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 奕玲 語文教案

寫教案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來撰寫,它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模板,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 學習運用精巧的細節描寫表現主題的方法,體會人物形象美。

2.品味揣摩語句,感悟語言對稱之美。

3.把握文章主旨,體會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及對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學習重點、難點】

1.品味揣摩語句,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 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系 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 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陽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魚塘,還有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情感漣漪……

一、尊老愛幼形象美

1.自由朗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⑴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⑵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⑶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⑷散步的過程發生了:分歧。(用原文的一個詞來回答。)

⑸結果如何?我”背母親,妻背兒子,一起走小路。

⑹根據以上信息,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本文通過記敘祖孫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現了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下面問題:

⑴散步的過程中出現了什么樣的分歧?決定權在誰?分歧是如何解決的?

明確: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本不愿出來。(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埋下伏筆。注意“熬”字。)兒子要走小路,因為小路有意思。決定權在我。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她走不過去的地方,讓我背著她。

3.跳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為什么?用“我喜歡 ,因為他(她)是一個_____的人,如:________。”的句式說話。

總結歸納:我:孝順、誠懇。

我的母親:慈愛順從,愛護小輩。

我的妻子:溫柔賢惠。

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二、詩情畫意情境美

1. 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卻抓住了瞬間的美麗,感受到特有的溫馨和 美好。你有發現美的眼睛嗎?找出文中你最欣賞、感觸最深、含義深刻的詞語、句子、段落。用“________一句很美,美在________”說話,先小組內互相說,再全班交流。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一句。 美在:⑴突出身體不好的母親度過這個冬天的艱難。⑵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度過這個嚴冬而慶幸。⑶與前文“太遲太遲”與“總算來了”相照應。

又如:“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一句很美,美在:開門見山,刻畫了簡潔而富有詩意的鏡頭,美在句式有強調的意味,顯得鄭重其事。

“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這一句很美,美在: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暗示“生命”的活力。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贊。

又如:“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這兩句美在:運用對稱的句式寫出了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一樣。這些句子將兩個方面集中在一起,互相映襯,形式上有對稱之美,內容上也富有情趣。

又如“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一句很美,美在:“世界”這個詞是大詞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大使命。

2.“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句中加點詞能否互換?請說出你的理由。

明確:不能互換。“強壯”是從母親看兒子的角度說,母親年邁,我正值壯年。“高大”是從兒子看父親的角度來說的,兒子還小,覺得父親高大。

3.《散步》是一篇美文,它不僅美在內涵,還美在句式的整齊、對稱。比如: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請從文中找出。

學生自已找出句子讀一讀,感受文句的整齊美。例如:①有的濃,有的淡。②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③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④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三、小中見大主題美

1.認真讀課文,深入理解:“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樣寫難道不羅嗦嗎?)

點撥: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現在的寫法,表現出了濃濃的親情。

“我”這個字擺的地方很重要,表現出“我”的一種責任感。

這個句子的句式很美,這樣寫很莊重,表現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2. 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點撥:假如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母親會怎樣想? 如果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母親走大路,妻子和兒子會怎樣想?)

明確: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我”作為一個中年人,處于一個中間的位置。“我”感到了身為中年人的責任的重大。

3. 說說你對“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點撥: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很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的,非穩當不可。這個形象有象征意義,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結束語:

當我們呱呱墜地,是父母付出自己的青春年華,把幼小的生命喂養成人。當我們漸漸成長,是父母站成一座高山,為我們擋風遮雨。羊羔用跪乳來感恩親情,烏鴉用反哺來回饋親情,孟郊用“三春暉”來贊美親情。讓我們回家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讓我們將點點滴滴的愛稀釋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2

一、定位

本課的教學,要實現如下目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味文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美和語言美,并學習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學生自主誦讀、體驗、感悟、評價本文的主題思想,并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等活動,獲得選材和語言表達的技巧;促成學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倫理意識的形成,進而獲得有益的生命啟迪。另外,根據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當今學生只知索取愛,不知奉獻愛,“孝道”的傳統道德意識普遍薄弱的現狀,特擬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樹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道德觀。

二、切入

激活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

2.師講述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

3.學生體驗家庭親情:尊老愛幼。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莫懷戚(《散步》的作者)的溫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兒孝”的氛圍吧。

三、探究

誦讀設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揣摩寫作特色。

學生概括讀了課文后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題、選材、語言等。1.喚起社會“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2.以小見大的選材特點;3.對稱整飭的語言美……)

跳讀理解:“我”這個人怎么樣;妻子性情怎么樣;母親性情怎樣;兒子性情怎么樣(“我”:孝,妻子:順,母親:慈,兒子:聽話)

品讀探討:

1.合作探究

探討《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寫的詩意美和語言美:

(1)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人性美的?[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勸母親散步、又熬過一冬、委屈兒子、背母親;妻子:溫柔賢惠:在外面,總聽我的;兒子:聽話: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改變主意)。他們真誠善良,溫和、謙讓、體貼,是真善美的典范]。

(2)文章有哪幾處景物描寫?這樣的景物描寫給你的感受是什么?[兩處: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嫩芽”、“冬水”……,第二處是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菜花、桑樹、魚塘……,這些景物蘊涵著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給人的感受是詩意般的美。]

(3)文章的語言美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試作分析。[一是情趣盎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系,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家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溫馨。二是含義豐富:“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僅供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文化在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是句式對稱整飭:“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這些句子語意對舉與反襯,于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韻味無窮]。

探究文章選材特點:作者獨具匠心,聚焦祖孫三代散步的平凡小事,喚起人們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道德。(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和補充。教師也參與其中,或引導或補充,與學生平等對話。

教師小結:我們從《散步》這篇散文中品味了洋溢其中的人性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也學到了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那么除此以外,讀了莫懷戚的這篇短文,你的心靈你的思想又受到怎樣的觸動呢?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愿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記得唐代詩人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了關愛,而我們又回報給父母了多少呢?疼愛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孝敬老人則不容易做到。學了本課,你的思想和今后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讓我們交流一下。

細讀感悟

1.組合作交流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人呢?

(2)你的父母給予了你千般的愛,萬般的寵,那么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

(3)你看到或聽到過哪些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事?

(4)我縣電視臺要采訪我們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典型學生,如果你被采訪,你想說些什么?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探究成果,并接受他人的質疑和補充。評選出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十位典型

四、拓展

1.課外閱讀“古今孝道”故事。

2.兩周后召開“我最孝”班會。

3.月底召開“古今之孝”故事會(吳孟代親供蚊噬、黃庭堅為母洗溺器、陳毅為母洗內褲……)。

4.閱讀課外書:讀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5.以“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播放滿文軍《懂你》的歌曲,以結束本課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撇開思維方式。把握文章的巧妙與曲折。

2、各種形式的閱讀,感覺文章語言的詩意美。

3、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題.

4、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學難點:

閱讀課文,了解為什么以“梨花”為標題。

教學活動設計:

一、課堂導入:

(課前播放輕音樂,播放梨花圖片)

我們身邊有很多美好,例如我們今天走進的課文,不僅有美麗的文章還有梨花林、美麗善良的哈尼族小女孩,更有高貴的中國品質。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的《驛路梨花》。

二、正課:

(一)曲折的情節

1、快速閱讀課文,并用“我”第一人稱來概括整個故事。

結合課前預習快速進行。

2、把握敘事角度,試圖總結整個故事。

例如:

(1)我是一家草屋,十多年前,是一群解放軍叔叔砍樹種草,方便過路人避風擋雨,搬到山上撿梨…

(2)教師點撥:敘述順序的特點和差異。

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主人是誰?

(1)學生思考;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構思巧妙的寫作方法。

(二)賞析品味

1、圈點勾畫好詞和好句,這些詞和好句子最能觸動心弦,標記它們或寫出你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師的提示:它可以從用詞、寫作和情感表達等多個方面得到欣賞。

(1)同桌交流

(2)小組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組的代表進行點評

教師適當點撥:這篇文章里的語言具有詩的意境,處處如詩如畫

2、升值而讀,讀,讀,讀出詩歌的美麗感受。

(1)指名學生讀;

(2)教師配音范讀;

(3)生配音讀。

(三)寫作背景

1、簡要介紹學生對作者的理解。

學生在課前結合課文并聯系作者的共同知識。

2、教師補充作者的生活經歷和寫作背景。

展示背景材料,引導學生結合背景理解彭荊風的作品。

彭荊風由于家境貧寒,只讀了兩年初中,成為學徒、校對員、記者、副編、文學團體“木葉文藝俱樂部”。他經歷了很多苦難,但他堅信自己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家。“__”中入獄7年。“梨花”是他出獄后的第一部作品。在經歷了這么多艱難困苦之后,他在他的著作中描述沒有怨言,但有些是人性的善與美。正如他自己所寫的:在經歷了普通百姓難以忍受的折磨之后,當我真誠地面對云南邊疆的純樸的少數民族,呼喚美好的未來時,我不禁表達了我對過去的想法!我只想發現和傳播生命的美,這就是為什么我寫的梨花。

3、學生聯系課文再談對作者和文章中一系列人物所彰顯的傳統美德。

(四)思考理解

1、思考“梨花”的梨花的含義,體會梨花精神。

2、明確“驛路梨花”做題目的妙處。

3、讀寫結合,選擇自己最欣賞的一種花,它有著怎樣的象征含義。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熟練認寫"瀑布""迸濺"等十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通過朗讀,把握紫藤蘿的特點,體會作者情感。

3、學習紫藤蘿和作者身上樂觀、頑強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受紫藤蘿蓬勃、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難點:結合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情境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提問學生導入:同學們,看一下這幾張紫藤蘿的瀑布,你們從中看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你說看到了淡紫色的紫藤蘿很茂盛,一簇緊挨著一簇,你說這一串一串的紫藤蘿就像垂下來的幕布一樣。嗯,同學們描述得很準確,也很有想象力,是啊,這一串串紫藤蘿就像流動的瀑布一樣,所以作家宗璞才把它稱作是"紫藤蘿瀑布",同學們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看看她筆下的紫藤蘿又是什么樣子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全文,圈點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與同桌分工合作,查字典解決,稍后全班進行分享交流。

明確:

"挑逗"一詞中的"挑"讀tiǎo,意為"逗引""招惹",讀tiǎo的還有"挑釁""挑眉""高挑"。

仙露瓊漿:又稱玉露瓊漿、瓊漿玉液,意為用美玉制成的漿液,中國古代神話中認為飲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漿汁。另外注意"漿"的字形和讀音,讀jiāng,注意與"槳"(jiǎng)的區分。

2、讀完全文,用自己的話來說一下,你喜不喜歡作者筆下的紫藤蘿,它又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師生問答/自由發言)

明確:茂盛、淡紫色、淡淡的芳香。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請同學自由分享自己喜歡的描寫紫藤蘿的句子(2-3句為代表),談感受,教師適時進行引導、總結。

明確: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前一句運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紫藤蘿的繁茂、壯大,這里請同學再次觀看紫藤蘿照片;后一句運用擬人和排比的手法,寫出了紫藤蘿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生動形象而富有感染力,這里運用朗讀教學,指點學生朗讀)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運用通感的修辭,把紫藤蘿的香氣說成是淡紫色的,花香也有了顏色,突出了其香氣的夢幻,也為下文"我"陷入回憶和沉思埋下伏筆,這里運用朗讀教學,指點學生朗讀)

學生再次朗讀同學們分享的這些句子,加深對詞句的理解。

2、是的,作者看到這么美麗茂盛的紫藤蘿,不禁回憶起了十年前家門口的一株紫藤蘿,這株紫藤蘿又是什么樣的呢?(師生問答)

明確:"稀落""伶仃"。

同樣是紫藤蘿,為什么十年前的那株就是稀落的呢?作者為什么說花和生活腐化有關系呢?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一下文章的寫作時間,推算一下十年前是什么時候。(師生問答)

明確:十年前也就是1972年(正處__時期)。

教師給同學補充__時期的歷史時代背景和作者背景(出示多媒體資料)。

明確:__時期,如果一個人穿著打扮很怪異或者作家不從事體力勞動,經常侍弄一些花花草草就容易被人批判是"小資產階級"趣味,不符合無產階級樸素的作風,就要進行批斗,所以作者在這里說花和生活腐化有關系;1982年,當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她的弟弟正身患絕癥。

3、學生結合上面的資料,小組交流討論5分鐘,思考作者在回憶紫藤蘿花的時候還想到了什么?又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呢?

明確:在回憶花的時候也是在回憶自己十年前的往事,自己一家也曾像紫藤蘿一樣,飽受摧殘。感悟出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4、那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學生結合閱讀經驗和自身經歷自由發言,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然后教師小結。

明確:作者寫了十年前紫藤蘿的稀落,又寫了現在紫藤蘿的茂盛,在寫花的經歷的同時,作者也看到了人的境遇,十年前一家人飽受摧殘,而_過后,人也慢慢從中恢復了過來,因此,不幸終究是暫時的,而生命的長河卻是無止境的,無論經歷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這也是作者從紫藤蘿身上獲得的啟發。

教師小結:是啊,一花一世界,花的生命何曾不折射出了人的生命呢?由物及人,這樣的寫作手法叫什么?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上一單元剛學的《愛蓮說》。(聯系前后知識,師生問答)

明確:托物言志。

(四)拓展延伸

1、作者在開頭說"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同學們現在知道是為什么了嗎?(師生問答)

明確:被紫藤蘿的美麗和茂盛吸引、震驚到了。

2、作者在結尾說"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作者為什么加快了腳步?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作者從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中獲得了啟發,獲得了力量,覺得人要珍惜生命,勇敢活下去,所以就加快了腳步。感受到人作為萬物之靈長,不管遭遇了什么,都應始終熱愛生命,積極向上,就像紫藤蘿花一樣。

最后,學生帶著情感再次自由朗讀全文。

(五)小結作業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紫藤蘿瀑布》,正如我們最開始看的紫藤蘿圖片,紫藤蘿那么茂盛、綿密、層層疊疊,有著淡紫色的顏色、淡紫色的芳香,而作者看到它也不禁回想起了十年前的紫藤蘿,想到了自己這十年的遭遇,最終超脫出來,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可貴,人和花一樣,不管經歷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

作業:相信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對生命也有了新的感悟,課下寫一段你對生命的感悟,可借鑒這篇文章的寫法,從一些草木入手,300字左右,下節課進行交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主要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生詞,朗讀課文能做到文通字順,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能用表格對比梳理文章內容,體會“我”的感情變化。

能正確分析文章中的動詞,形容詞使用的效果,提高鑒賞文章的能力。同時目標:能分角色表演,體味不同的人物心理能體味出文中傳達出的深深的母愛和對待生命的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內容

1.形聲字的形旁表示意義,聲旁表示讀音,根據字形,學會分析字的讀音和含義,如文中的“憔悴”“癱瘓”。

2.線索是貫穿全文可以使文章渾然一體,結構完整的,明含或暗含在文章的對象。找出文章中的線索可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應學會如何找線索,分析線索。如本文的線索“看花”。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四)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五)研讀文本,感受形象。

(六)升華情感,感悟人生。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內化情感。

(二)隨文練筆,加深感悟。

(三)背誦語段,豐富積累。

(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四、課后思考

1.作者用“艱難”一詞評價“母親”的一生,文中“母親”的艱難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全文概括歸納。

2.簡要分析文中兩處景物描寫的作用。

(1)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

(2)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3.說說你對“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這句話的理解。

4.文中母親說“好好兒活”和“我”說的“要好好兒活”各有什么含義?

5.文章中的母親令人難忘,請結合具體內容,談談文中母親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②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樹立遠大,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點

①朗讀訓練。

②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賞析詩歌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搜集有關為而奮斗的名人名言及其優秀事跡。

②預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準備發言材料。

③教師準備錄音磁帶,有條件的可制作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反復朗讀這首詩歌。

②把握詩歌的結構。

③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學們,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①范讀

最好由教師范讀或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教師不必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行調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②正音、正字、釋詞

③默讀

感知課文內容:

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主旨的?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構

④集體朗讀,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⑤課堂發言

小組代表發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構。

板書:

歷史意義(2、3)

的意義(1){人格意義(4、5、6、?)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并為之奮斗(12)

人生意義(8、9、10、11)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7

師:上節課我們劃分了文章層次,明確了各段段意,作者在第一段用了一個詞來贊譽濟南,是哪個詞呢?

生:寶地

師:既然說是寶地,都體現在哪些景物呢?

生:山(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水

師:濟南真可算是處處是寶地,是美景。今天我們重點分析描寫山的這幾段。來看看這些美景是如何通過語言展現的。我們可以分析具體語言,來把握景物特點,體悟作者情感。老師先來舉一個例子,“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一段文字寫了濟南的老城,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老城帶有生命的意味,寫出了濟南城安適、秀美的睡態,有著溫暖、恬靜、適宜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從這段中,同學們能不能再找出某個詞語、某句話,看看濟南到底美在哪?(可以提示學生答案不必求全,先分析詞語的一個方面)

生:“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師:搖籃的形態是怎樣的?(邊緣起伏舒緩,四面高一些,中間平坦舒適)搖籃給你什么感覺呢?

生:安全感、躺在里面很舒適、柔軟、溫暖。

師:常常說,母親把嬰兒抱入搖籃里呵護照料,文章中說一圈小山把濟南城放在搖籃里,那濟南城能夠感受到小山給予的什么呢?(若答不出來可再引導,小山像母親一樣,具有哪些情感)

生:母愛、慈愛、慈善可親。(板書)

師: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生: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師:小山形態秀美,不得不說是出奇的,是塊難得的寶地。誰能夠再找一句?

生:“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山人格化了。(板書:修辭,擬人)

師:哪個詞看出人格化了?

生:低聲地說,小山好像在和濟南城低聲細語。

師:為什么要低聲呢?大聲說行不行啊?

生:不行,老城還在“安適地睡著”,小山不忍打擾,只是像哼唱搖籃曲一樣“低聲地說”。

師:對,濟南冬天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安寧沉靜、溫暖舒適。同學們再想想,“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句話除了是對躺在搖籃里的濟南城說的,還是對誰說的?

生:對生活在城里的人們。

師:是這樣的,那大家說,生活在這樣的冬天里,人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生:熱乎乎的、不著急、好像馬上能到春天了。

師:沒錯,在小山的搖籃里,濟南的冬天是溫暖安適的,蘊含著感人的脈脈溫情,潛藏著朦朧的春意,所以人們才會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作者這樣寫,也使得寫景畫面靈動起來了。

師:如果只是陽光朗照下的山,是不是足以說明濟南是個寶地?下面我們來看第三段,第三段主要寫薄雪覆蓋下的山,作者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是哪個詞?

生:最妙的。

師:找的很準。雪,在冬天是最尋常可見的,作者卻說最妙。文章中的哪處描寫讓你感覺到小雪的妙處呢?試分析(3分鐘討論)

生:“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師:樹間上的雪,妙在哪了?

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雪的形態比成盤在頭上的一簇白花,非常貼切生動。

師:小雪連樹尖兒都罩不住了,好像是松樹頭發上戴著一髻白花似的,好像是松樹有意挑選這樣一朵花似的,顯出雪的什么特點呢?

生:小雪、精巧、可愛、靈動。

師:對,從色彩上來講呢?

生:白雪更白了,矮松更加蒼翠了。

師: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呢?

生:喜愛、驚嘆。

師:這一句,在比喻之外,作者還注意到了景物之間,色彩的相互映襯(板書:色彩映襯),濟南的雪一點也沒用抹煞冬天的色彩,由于白雪的襯托,矮松反而顯得越發青黑了。

師:來看看,接下來雪又呈現出哪些姿態和顏色了?

生:“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寫出了山脈上雪的白色、銀色。

師:雪霽晴巒,與什么交相輝映呢?

生:與藍天交相輝映。

師:還有哪句?

生:“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這一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帶水紋的花衣是比喻,穿是擬人。

師:為什么“穿”字可以判斷出擬人呢?

生:穿是人特有的動作,山和雪都不會真正地穿。

師:說得對,把人的特征、動作直接用在了景物身上,這是一處擬人。那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又是什么呢?

生:本體是一道兒白、一道兒黃,喻體是帶水紋的花衣。

師:本體中,白色無疑是雪的顏色,那暗黃呢?

生:是山坡上的草色、土石的顏色。把山上的草木、土石,以及覆蓋著的白雪比成了帶水紋的花衣。

師:大家看過水紋的形狀嗎?為什么“看著看著”水紋會動呢?給兩分鐘時間小組討論一下。

生:因為雪不厚,被風吹散了。

生:因為雪會融化,融化掉的部分就把山色顯露出來了。

師:沒錯,這些都是“動”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大家想一想,山勢是起伏不平的,各有凹凸,再聯想一下水的波紋形狀。(可簡單畫圖)

生:小雪依山而落,起伏不定,所以像帶水紋的花衣。

師:是這樣的,作者由一處山雪看到另一處山雪,看著看著,隨著視線的跳躍,整體上就成了帶水紋的花衣,而且好像會掀動一樣,看見山的肌膚。這樣寫,靜態的寫就好像動起來一樣,這是一種什么寫法呢?

生:化靜為動。(板書)

師:靜中有動,白雪覆蓋下的山呈現出一種動人的容色、迷人的色彩,這樣寫雪,就顯得氣韻生動。

生:“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雪在夕陽照射下的色彩變化,像害羞一樣。

師:既然是擬人,擬作一個什么人更合適呢?

生:少女、女孩、小孩子。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容易害羞,臉紅的顏色微微發粉。因為雪純凈無暇,小孩子的內心也單純。

師:少女臉頰緋紅,好像害羞一樣,面對雪這樣一種姿態,作者會懷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

生:喜愛,山雪非常可愛,情態可掬。

師:咱們再一起看看,這一段結尾說“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小雪落在山上,似乎引發了作者的某種情感,是什么呢?

生:喜愛。

師:作者的語氣似乎有點祈求老天爺,就是下小雪吧。那為什么不能下大雪呢?

生:小山太秀氣,下大雪承受不住。

師:作者看到山上蒙了一層雪,為山著想,為山考慮,這是一種什么情感?

生:擔憂、憐惜。

師:對,作者有幸在濟南生活,沐浴冬日暖陽,細品山間小雪,作者對這塊寶地是心存珍惜喜愛之情的,是心存什么的?

生:欣喜、感激。

師:帶著欣喜感激之情,請同學們集體朗讀這一段,感受美麗的雪景。

師:文章的第四段很簡短,寫到了濟南城外村莊的景象,看一看哪個詞語最吸引你呢?

生:小水墨畫。這是一處比喻。

師:水墨畫里畫了什么?

生:山坡、村莊、雪。

師:這幾處景物有什么色彩呢?

生:白色、黑色、暗黃色。

師:請大家想象,一張水墨畫,暗黃色的宣紙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黑色與白色潑墨點染在上面,這樣的水墨畫有什么特點呢?

生:古樸淡雅、素雅、古香古色、高古的。(板書)

師:對,還不是一般的古樸淡雅,作者帶著推測、商量的語氣和讀者親切交談,可能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流露出一種怎樣的情感?

生:視如珍寶,愛不釋手。

師:這一段里還有那個字眼吸引你?

生:臥。

師:臥這個動作帶給你什么感受?

生:放松、安適、寧靜、親近自然。(不是橫,不是重重的壓,村莊和房頂沒有抗拒雪)

師:精準地用詞可以表達出豐富的情感,臥字生動傳神地寫出了雪的輕盈、村莊的安寧祥和。(板書:精準用詞)

師:濟南素有泉城的美譽,在欣賞完濟南的山、雪、村莊之后,作者又把我們領到了水邊。說一說這一段展現了哪些景物。

生:綠萍、水藻、垂柳。

師:作者寫這幾處景物時,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生:綠。

師:作者極力描寫綠萍、水藻的綠,為什么呢?

生:好像在生長一樣,綠萍和水藻在冬天的暖陽里充滿生機與活力。

師:對,這就是積蓄在水中的綠的精神,接下來又寫到了垂柳要在水里找個影,說明水怎么樣?

生:清澈透亮,澄清的(板書)。

師:和水藻的綠相比對呢?

生:是色彩的映襯。

師:映襯之后,大概是為了突出什么吧?

生:寫水藻和綠萍的綠,是為了突出水的清澈透亮。

師:這是映襯的作用,寫水中植物的綠,就是為了寫水的清澈透亮。這里面還寫出了水的一種特點,是什么?

生:不忍得凍上。

師:為什么不忍的凍呢?

生:因為被那股綠的精神所感染了。

師:有道理,還可以想想,為什么不忍得凍,這一句從修辭上來講是什么?

生:擬人。

師:擬人的修辭,事物就會具備人的動作、思想、情感,那么水對水邊的其他景物有什么情感呢?

生:憐愛,水好像能和岸邊的垂柳對話,讓垂柳在冬天里照出自己的倩影,景物變得活潑歡快,有生命力。

師:藍水晶怎么理解?追隨作者的視線,由水面往上看,由下至上,把什么比喻成了藍水晶呢?

生:天空。

師:天空藍汪汪的,藍的發亮,像藍水晶一樣的天空有怎樣的特點?

生:空靈的、明凈、純凈的。(板書)

師:這又體現了作者什么情感?

生:喜愛。

師:藍水晶也是很貴重的,視如珍寶的,而且好像能像魔力水晶球一樣,包著紅屋頂、黃草色,包著濟南城,那作者擁有這樣一塊藍水晶,心晴是怎樣的?

生:珍愛、驚奇、贊賞。

師:讓我們懷著這些美好的情感朗讀文章第五段。

師:本文中,作者寫了濟南冬天里的氣候,濟南的山、雪、水,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精準的用詞以及色彩的相互映襯來加以展現。我們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板書),誰能夠總結一下,作者帶著怎樣的感情,創設了這樣美好的意境呢?

生:喜愛、熱愛、贊賞、憐惜。(結合某處語句)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8

教學目標

①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③聯系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布置學生去搜集關于“春”的詩文,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①導入新課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畫面,打亂次序。)

屏幕上這一幅幅的畫面,讓我們在美麗的春光中陶醉,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為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動。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麗的,當我們帶著對美好景物的熱愛、贊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動出充滿對生命熱愛的美妙無比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迤邐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飄蕩。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繪的景物就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樣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的。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感知內容

a.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疏通字詞,朗讀中教師正音,學生圈點。

b.感知性朗讀,朗讀時記住課文內容,并將大屏幕上的畫面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重新排列,從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輪廓:(板書或投影)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 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二、研讀與賞析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于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①潛心精讀: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 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言。全班討論回答,明確上述問題。

“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字用得好,“鉆”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鉆”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后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是一種幸福,并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后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著,盼望著”——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五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鑒賞、朗讀。

[教師小結]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文章開頭寫盼春,以“腳步近了”始,以“領著我們上前去”終,起于擬人,終于擬人,體現了結構的美妙和嚴謹。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向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讓我們追隨著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脈搏,調集起我們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去朗讀全文。

②聲情并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贊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258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侦探调查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调查事务所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狄仁杰国际侦探公司 | 福州仿石漆加盟_福建仿石漆厂家-外墙仿石漆加盟推荐铁壁金钢(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保障 |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振实密度仪-粉末流动性测定仪-宁波瑞柯微智能 | 热处理炉-退火炉-回火炉设备厂家-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低粘度纤维素|混凝土灌浆料|有机硅憎水粉|聚羧酸减水剂-南京斯泰宝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吲哚菁绿衍生物-酶底物法大肠菌群检测试剂-北京和信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合肥制氮机_合肥空压机厂家_安徽真空泵-凯圣精机 | 软文世界-软文推广-软文营销-新闻稿发布-一站式软文自助发稿平台 | 搪瓷搅拌器,搪玻璃搅拌器,搪玻璃冷凝器_厂家-淄博越宏化工设备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热风机_工业热风机生产厂家上海冠顶公司提供专业热风机图片价格实惠 | 广东机电安装工程_中央空调工程_东莞装饰装修-广东粤标建设有限公司 |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高尔夫球杆_高尔夫果岭_高尔夫用品-深圳市新高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谷歌关键词优化-外贸网站优化-Google SEO小语种推广-思亿欧外贸快车 | 庭院灯_太阳能景观灯_草坪灯厂家_仿古壁灯-重庆恒投科技 | 中山东港家具集团-酒店-办公-医养家具定制厂家| 河南mpp电力管_mpp电力管生产厂家_mpp电力电缆保护管价格 - 河南晨翀实业 | 标策网-专注公司商业知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 视觉检测设备_自动化检测设备_CCD视觉检测机_外观缺陷检测-瑞智光电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东莞ERP软件_广州云ERP_中山ERP_台湾工厂erp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高柔性拖链电缆_卷筒电缆_耐磨耐折聚氨酯电缆-玖泰特种电缆 | 亿诺千企网-企业核心产品贸易| 交联度测试仪-湿漏电流测试仪-双85恒温恒湿试验箱-常州市科迈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宁夏档案密集柜,智能密集柜,电动手摇密集柜-盛隆柜业宁夏档案密集柜厂家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专业生物有机肥造粒机,粉状有机肥生产线,槽式翻堆机厂家-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画册设计_logo/vi设计_品牌包装设计 - 华略品牌设计公司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nalgene洗瓶,nalgene量筒,nalgene窄口瓶,nalgene放水口大瓶,浙江省nalgene代理-杭州雷琪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 环比机械|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整合营销推广|营销网络推广公司|石家庄网站优化推广公司|智营销 好物生环保网、环保论坛 - 环保人的学习交流平台 | 重庆LED显示屏_显示屏安装公司_重庆LED显示屏批发-彩光科技公司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专业深孔加工_东莞深孔钻加工_东莞深孔钻_东莞深孔加工_模具深孔钻加工厂-东莞市超耀实业有限公司 | 欧版反击式破碎机-欧版反击破-矿山石料破碎生产线-青州奥凯诺机械 | 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推广平台-代写文章-网络广告营销-自助发稿公司媒介星 | SRRC认证_电磁兼容_EMC测试整改_FCC认证_SDOC认证-深圳市环测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