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化學教案 >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

時間: 沐欽 化學教案

初三化學中考驕傲都有哪些?初中化學是為了滿足初中教學需要,減輕學生負擔而修改的化學體系,同時避免了一些復雜而往往有力的理論或事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三化學中考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1】

[教學目標]

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目標,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課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目標要切實可行,可操作、可檢測。

[教學重點]

不僅要有知識內容的重點,還要有學生技能發展的重點。

[教學難點]

要著重分析學生在知識構建和方法內化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

[教學方法]

不求統一的模式,不求統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注重激勵參與,注重合作學習,注重聯系實際,注重鼓勵質疑。倡導教學靈活性、多樣性和實效性的統一。

[教學過程]

這部分是教案設計的重點,必須寫得具體。完成時可從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或學生接受知識的認知過程來展開,也可綜合這兩條主線優化設計。

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學習,把以問題作線索來組織教學作為過程設計的重要策略。

教學過程不僅要有知識的內容和呈現的程序,還要有具體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手段。認真選擇能夠體現“減負”與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方法。

要重視組織學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動式的學習活動,以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評價。活動的安排要明確。

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練習的設計,并安排當堂訓練,以便檢測目標的達成度。練習后要及時評價,反饋矯正。練習的難度要有層次,對難度大的要給出標識。要以“低起點、多反饋、段段清”的策略,加強基礎訓練。課堂教學中要因人而異,加強個別輔導,重點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教學過程后期師生共同進行小結與評價。教學過程還可結合具體內容適時地組織學生反思和質疑,以進一步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布置作業]

應控制數量,控制難度;作業的內容要突出教學的重點,作業的題型要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能力,務必使重要的知識點、能力點得到充分地落實。

初中化學教師教案模板二

教學內容:

1、知道化學的定義。

2、初步了解化學發展史和物質的微觀構成。

3、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感受化學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的聯系。

4、關注與化學有關的問題。

5、領悟化學的`價值觀,樹立學習化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第一節課,是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重要課題,本課題從生產生活、醫藥、工業等各個方面簡述了化學的重要作用,從而得出了化學的重要定義,再又對化學發展的歷史給予了講解,特別是中國在三個時期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對每個時期的貢獻和特點需要學生有所了解。

教學目標:

1、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通過生產生活,實際感受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

3、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化學研究的方向。

2、了解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學習化學的重要信心。

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法講解法學生討論法練習提高法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樹立學習化學的正確方法和學習化學的信心,加強基礎知識的記憶,認真養成觀察化學實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上課前一首《青花瓷》化學版給學生欣賞。

2、給學生提問:a、什么是化學?b、你對化學是怎樣看待的?

3、給學生學習化學的幾個要求:每個同學有個筆記本,記錄基礎知識及考點內容,上課的內容記在書上;上課前把書筆練習冊等準備好;上課鈴聲響后開始讀基礎考點;不要遲到;化學記憶內容多,作業不超過15分鐘,每個同學的作業必須交。

3、完成幾個興趣實驗:a、魔棒點燈實驗。b、變色實驗:水中加酚酞,再加稀氫氧化鈉,變紅色,再加濃度稍大的鹽酸。讓學生來做。c、鎂帶燃燒。觀察現象。

二、化學:

(一)、化學的用處:

1、化學在生產、生活、醫藥、航天、新材料的研究方面的作用。

2、化學就是要研究物質及其變化,它不僅要咬緊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物質,還要更加需要研究和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

如:電阻幾乎為零的超導體材料;新型農業化肥;新能源新材料;新藥物等等。

如:食鹽,除了做調料還可以做消毒液,輸液藥水等等。

(二)、化學: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組成

研究物質性質變化規律

結構

三、化學發展史:

古代化學近代化學現代化學

1、古代化學:從事物質的轉化探究階段,制得實用產品。特別是火的發現和利用。

我國古代化學的貢獻:

公元前1700年的商代:青銅

春秋戰國時期:冶鐵煉鋼

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化學成績:火藥和造紙

燒瓷器

2、近代化學:進入物質的微觀階段。

原子化學變化中不會破裂,重組

物質的微觀構成

分子可破裂,變為原子

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和意大利化學家阿伏伽德羅提出了原子論和分子學說,他們認為: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本質。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也是化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元素有100多種。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排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學的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3、現代化學:合成新分子階段。

主要任務是合成大量的新分子,解決社會發展的需要。

中國對世界作出的貢獻:

1965年,我國的科學工作者第一次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

20世紀80年代我國工作者合成了核糖核酸,為人類揭開了生命的奧秘。

1993年,中國科學院運用納米技術和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操縱硅原子寫出“中國“字樣。

四、教材知識:

1、納米技術: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納米銅的性質。

2、隔水透氣的高分子材料:鳥在水中游。

3、破冰斧柄:強度高

4、直徑6毫米的尼龍。

5、人類發現和合成的物質有3000多萬種。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2】

第一單元 化學改變了世界

第一節 奇妙的化學(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通過與實際生活,生產聯系感受化學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

2、 能復述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含義及基本特征,會判斷常見的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

3、認識化學的兩面性,初步樹立綠色化學觀。

自主探究:

一、 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仔細觀察教室中的各種物品,包括我們的學習用品、衣著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教室的物品有:

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

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

通過觀察和統計你有什么感想:

二、 觀察化學變化

生活中有很多變化,試比較下面變化的區別:

1、涼水燒成熱水 2、木炭燃燒變成灰燼 3、布料做成衣服

4、葡萄釀成酒 5、水結冰 6、鐵礦石煉成鋼鐵

7、酒精揮發 8、礦石粉碎

將這些變化分類:

你這樣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歸納總結:1、 是物理變化。

是化學變化

2、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

實驗探究:完成以下實驗

1、 點燃鎂條,觀察現象。

2、 在試管里加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

3、 將一粒鋅放入試管中,加入1~2毫升稀鹽酸,觀察現象。

4、 取3~4毫升硫酸銅溶液于一試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

回答問題:

1、 這些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理由是什么?

2、 這些變化伴隨著什么現象?

結論:1、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 ,化學變化的過程常常伴隨著 、 、 、 、 等現象。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這些現象來推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有 生成,而物理變化只是物質在 、 發生了變化。

3、化學變化不但生成新物質而且還伴隨著 的變化,這種變化經常表現為熱能,光能和電能的放出和吸收。

4、人類開展化學研究的基本目的是 或 。

化學造福著人類,然而化學對環境的污染也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威脅,治理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社會倡導綠色化學。閱讀課本“多識一點”后總結什么是綠色化學?

我的收獲:

1、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絕大多數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這些材料都是通過 變化制得的。

2、物質的變化一般分為兩大類: 變化和 變化。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化學變化過程中伴隨的現象不能作為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

3、綠色化學的理念是 。

當堂測試:

1、發生的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沙塵暴 C.閃電引發的森林大火 D.汽油揮發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發光發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B.固體變成氣體一定是化學變化

C.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有沉淀生成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陶瓷地板 B.鋁合金門窗 C.玻璃 D.木質桌椅

4、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化學變化,后者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燈泡通電發光發熱;瓷瓦破碎

B.煤炭燃燒;水的蒸發

C.酒精揮發;食物腐爛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鐵生銹

5、幾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從事的活動中,使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建筑房屋 B.磨制石器 C.用麻織布 D.燒制瓷器

6、下列廣告語中你認為不科學的是( )

A.食用含碘食鹽可預防甲狀腺腫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預防齲齒

C.本飲料由天然物質配制而成,絕對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D.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的礦泉水中含有少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是一種健康飲料

7、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 ,而物理變化只是在

和 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同一物質在不同條件下可發生不同變化,如加熱蠟燭,溫度稍高就可融化,這是 變化,溫度再高就可燃燒,這是 變化。

第一節 奇妙的化學(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每一類原子稱為一種元素。

2、 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系的思維方式。

自主探究:

閱讀課本第7---8頁后討論并完成以下問題

1、 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 (如分子、原子等)構成的。例如我們熟悉的物質水就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而每個水分子又是由兩個 和一個 構成的。

2、 自然界中的氫氣是由 構成的,氧氣是由 構成的。每個氫分子又是由兩個 構成的,每個氧分子又是由兩個 構成的。

3、 什么是元素?水、氫氣、氧氣分別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4、 什么是化學?

化學就是在 的水平上研究物質的 、 、 及其 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

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無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們會得到什么?

合作探究:完成課本第9頁挑戰自我2

歸納總結:

1、宏觀物質都是由 組成的,又是由極其微小的 構成的。

2、構成物質的粒子有 、 等。

3、分子都是由 構成的。

當堂測試:

1、化學研究的對象與物理、生物、數學、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取一塊食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

A.食鹽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B.食鹽的產地在哪里

C.食鹽有什么性質和用途

D.食鹽的微觀結構如何

2、水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關于它的組成結構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C.一個水分子是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

D.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

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C.實際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總稱

D.把每一類原子稱之為一種元素

4、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物質是由許許多多微小的粒子構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B.有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而有的物質則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C.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能拍攝到鐵原子,說明原子是真實的存在的

D.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實現了對原子、分子的移動和排列

5、下列廣告用語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補血口服液”可補血補鐵,防止缺鐵性貧血

B.本飲料由天然物質配制而成,絕對不含化學物質

C.含氟牙膏可以預防齲齒

D.礦泉水中含鉀、鈉、鈣、鎂等元素,是一種健康飲料

6、打雷閃電的時候,空氣中有極少的氧氣( O2)變為臭氧(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變化是物理變化

B.該變化是化學變化

C.氧氣和臭氧是同一種物質

D.氧氣和臭氧不是同一種物質

7、1993年8月,我國科學家利用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一塊晶體硅(Si)的表面通過探針的作用搬走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個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上述操作中發生了化學變化

B.上述操作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

C.這兩個漢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

D.這標志著我國科學已進入操縱原子的階段

8、人類的下列活動中,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的是( )

A.設計新程序開發電腦軟件

B.培育新品種,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和提高品質

C.提煉石油,生產各種燃料

D.利用指南針航海

9、“民以食為天”。下列過程中,主要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碾米B.淘米C.洗菜D.釀酒

10、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主導方向。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消滅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產生的化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毀等內容。泰安市在整頓音像市場的活動中,查獲了一批盜版光盤,并進行綠色銷毀。以下做法屬于“綠色銷毀”的是( )

A.潑上汽油焚燒 B、倒入大汶河中

C.埋入土中 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2)了解原于結構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化學性質的關系;

(4)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間相互討論、交流,增強學生歸納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

(2)運用多媒體動畫片、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演示離子的形成過程,化抽象為直觀,增強學習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付值觀

(1)初步體會物質構成的奧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粒子性”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的形成。

難點: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談]原子的結構

[體驗]畫出原子結構草圖

(二)復習回顧,課前熱身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

2.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帶正電,電子帶負電,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電子數: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二、核外電子的排布

活動1:

[討論]核外電子的運動是否如同學們所畫的?

[歸納]核外電子運動是否像行星繞太陽旋轉有固定的軌道,但卻有經常出現的區域。

[提示]核外電子運動經常出現的區域叫電子層。

[設問]核外所有電子是杏都經常出現在同一區域?

[點撥]核外電子就像人一樣,小時候完全靠父母,隨著年齡,對父母的依賴程度小。那么電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運動的區域離核有遠有近。

[提示]能量低,離核近,能量高,離核遠。

活動2:

[體驗]核外電子在不同電子層內運動的現象說明什么問題?

[歸納]核外電子是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這種現象叫做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有1層,最多的有7層。

2.離核最遠,能量最高的電子層叫最外層。

[明確]各原子的最外層可能不相同。

[小結]電子層: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離 核: 近……→遠

活動3:

[提問]稀有氣體化學性質表現如何?

[歸納]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難與其他物質反應。

[設問]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有何特點?

[投影]1-20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交流]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個。

[提示]若第一層為最外層,則為2個。

[點撥]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最多不超過8個。

[歸納]穩定結構: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達到8個(若第一層為最外層,達到2個)的結構。

活動4:

[操作]請同學們根據上述知識畫出氫、氧原子的結構草圖。

[討論]該圖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帶的電荷數、核外電子的運動。

[歸納]化學上把表示原子結構的圖形叫原子結構示意圖。

活動5:

[討論]以氧原子為例,回答圖中各部分的意義。

[歸納]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

二、離子的形成

活動6:

[投影]1~20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討論]哪些屬于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三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及其結構是否穩定?

三類元素的原子在反應中怎樣使其結構穩定?

[歸納]

[小結]元素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最密切。

活動7:

[設問]原子得失電子的結果是怎樣的?

[課件演示]動畫:氯化鈉的形成

[歸納]1.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分為陽離子和陰離子兩種。

2.陰、陽離子由于靜電作用而形成不帶電性的化合物。離子也可構成物質。

活動8:

[討論]如何表示離子?

[歸納]離子符號的書寫:

先寫元素或原子團符號,然后在符號右上方先標電荷數值(數值為“1”時省略),后標“+”“-”號。

[提問]2Mg2+中數字“2”表示何意義?

[歸納]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一個離子帶的電荷數。

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離子的個數。

活動9:

[議一議]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小結]1.不同點:

①原子結構一般不穩定(稀有氣體除外);而離子結構穩定。

②原子不顯電性,離子帶電。

[拓展]若單核粒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則該粒子為原子;

若單核粒子中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則該粒子為陽離子;

若單核粒子中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則該粒子為陰離子。

③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變,離子可能變。

[點撥]帶電的原子團這類離子在化學反應前后可能變。

④原子用元素符號表示,離子用離子符號表示。

2.相同點(聯系):

①都能構成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

活動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離子、物質間的關系。

[歸納]

[明確]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三種。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A~E共表示四 種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號,下同);③表示陰離子的粒于是 A、D ;④表示陽離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 A、D、E ;⑥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的粒子是 B 。

3.鈉原子和鈉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如下:請回答:

(1)由于它們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所以它們都屬于鈉元素。

(2)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總結反思,拓展玨伸

[總結反思]本課學習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和離子的形成。啟示:.比較、歸納是學習化學基本概念的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A,它的陽離子Mn+與N元素的陰離子Nm-核外電子排

布相同,則N元素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 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電子變為陽離子,得電子變為陰離子,且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對于“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電子數 B.不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一定是同種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可能是同種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課堂跟蹤反饋

夯實基礎

1.下列變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D )

A.水受熱后汽化 B.貯氮氣的鋼瓶受熱爆炸

C.氧氣溶解于水 D.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2.三種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已知n>p,則它們的核內質子數(依次用X、Y、Z表示)關系為 (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圖中,表示+2價陽離子的是 ( C )

4.下列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原子的是 ( B )

6.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 C )

7.某元素負2價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 所示,則該元素原子所含的質子數為 ( B )

A.6 B.8

C.10 D.12

8.(2001長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的是 ( A )

9.(2002山西省)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的是 ( C )

提升能力

10.(2002吉林省)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

A.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可以再分

B.單個SO2分子有刺激性氣味

C.純凈的氫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的物質是由同一種粒子構成

D.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有關該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 D )

A.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6 B.原子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

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 D.屬于金屬元素

12.對Fe3+、Fe2+、Fe三種粒子的判斷,正確的是 ( C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 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等質量的三種粒子所有的質子數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則該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 ( A )

A.1 B.2

C.8 D.10

開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結構示意圖的是 ( B )

15.1996年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了H3+離子和H3分子。請回答:

(1)1個H3+離子中含有 3 個質子, 2 個電子。

(2)構成H3分子的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是 C (填序號)。

(3)H3屬于 單質 (填“混合物”、“單質”或“化合物”)。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溶解現象,從微觀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兩種變化過程和吸熱、放熱現象。

⑵、知道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其關系,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溶劑。

⑶、了解乳濁液的形成,知道幾種常見的乳化現象,并能簡單地區分“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現象。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實驗介紹和思考,學會對實驗進行簡單的描述,并進行簡單的分析。

⑵、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與生活、生產的緊密聯系,認識到化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其關系。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溶解現象及其和“乳化”的區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敘述】同學們喝過糖水嗎?嘗過鹽水嗎?他們有什么味道?為什么他們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樣呢?因為糖水和鹽水中溶解了糖和鹽。今天我們來學習“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動一:認識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憶思考】

生活中大家都喝過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過程嗎?

【總結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結合教材中的實驗,教師可以簡單的介紹這些實驗。)

活動二: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討論交流】

生活、生產中你見過哪些有關溶液的用途?(化學實驗中在溶液中反應可以加快反應;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醫療過程中的注射現象;魚池中的魚較多時用噴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濁液的形成

活動三:認識生活中乳化現象

【討論交流】

結合教材中的實驗,回憶生活中使用洗滌劑的過程,討論乳濁液的形成和乳化現象。

【總結交流】

共同總結乳濁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現象。(用洗滌劑清洗油污)

活動四:區分“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現象

【討論交流】

根據教材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討論“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區別?

【師生總結】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的`分子或離子擴散到另一種物質的分子當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濁液”則是一種液體被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種混合物。“溶解”與“乳化”是一種過程,具體區別如上。

3、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

活動五:探究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實驗設計】

學生根據教材第30頁“活動與探究”內容,設計實驗。

【閱讀教材】

學生閱讀教材中第31頁的內容,了解溶解過程中的“擴散”和“水合”過程。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思考練習】

完成教材第33頁中的“習題”內容:第1、2、3、5題。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反思】

學完本節課,我們知識了哪些內容?

【拓展資料】

教材第31頁的“資料”內容。

五、布置作業

1、教材第33頁“習題”第4題。

2、教材第32頁的“家庭小實驗”。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離子鍵的概念;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能夠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發展,綜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學會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宏觀到微觀的研究過程,逐漸養成科學的探究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離子鍵、離子化合物的概念。

【難點】

離子鍵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通過學習元素的知識,思考氯化鈉是由哪幾種元素組成的?

【學生回答】鈉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問題】鈉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鈉的?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播放視頻】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

【提出問題】觀察實驗現象,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學生觀察并回答】金屬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產生很濃的白煙。

【提出問題】思考產生的白煙是什么,如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這一過程?

【學生回答】產生的白煙是氯化鈉固體,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問題】如何從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學生回答+教師解釋】氯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有7個,鈉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有1個,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鈉原子會失去一個電子,氯原子會得到1個電子。由此可知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變成Na+,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變成Cl-,Na+和Cl-共同構成氯化鈉晶體。(教師結合原子結構示意圖板書或者動畫的方式進行講解。)

【教師講述】利用電子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講解原子的電子式如何書寫。)

2.離子鍵

【提出問題】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鈉晶體的構成粒子是什么?

【學生回答】氯離子和鈉離子。

【提出問題】既然氯化鈉晶體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說明陰、陽離子的電荷并沒有中和,這說明陰、陽離子之間存在哪些作用力?

【學生回答】陰陽離子結合在一起,彼此的電荷不會中和,說明陰陽離子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說明陰陽離子之間除了吸引力之外還存在排斥力。

【教師引導】這種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稱為離子鍵。

3.離子化合物

【教師提問】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稱為離子化合物。觀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屬于離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學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師補充】NH4Cl、(NH4)2SO4也屬于離子化學物。

【教師總結】離子化合物存在于:

(1)活潑金屬(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屬元素)與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間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屬元素與酸根離子之間形成的化合物(酸根離子如硫酸根離子SO42-、硝酸根離子NO3-、碳酸根離子CO32-等等)。

(3)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之間,或銨根離子與非金屬元素之間,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潑金屬氫化物。

環節三:鞏固提升

【提出問題】如何用電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過程。

解析:用電子式表示如下,教師要強調帶有相同電荷的離子分開來寫。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布置作業: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過離子鍵形成物質之外,還可以通過什么形成物質?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對比的學習方法。

4.使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5.通過了解侯德榜制堿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和水、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小燒杯、鐵架臺、鑷子,na2o2、na2co3、nah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課時安排:

共1課時

第一課時:

鈉的氧化物:氧化鈉與過氧化鈉

教學過程

[設問]有人打電話119,意味著有什么事情發生?

[學生]有火情發生。

[設問]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用什么滅火呢?

[學生]水、滅火器等。

[講解]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是由于反應產生了比空氣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來點火,大家相信嗎?

[演示實驗2—6]蘸有na2o2的脫脂棉與水的反應。

[補充實驗]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脫脂棉劇烈燃燒。

[補充實驗]也可以用此法:用脫脂棉包一定量的過氧化鈉,請學生用玻璃管吹氣,過一段時間,棉花就會劇烈燃燒,所以也叫“吹氣生火”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過氧化鈉]

[教師]原來,是這種叫做過氧化鈉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于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鈉的化合物

[板書]一、過氧化鈉

[教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檢驗生成的氣體,并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講解]由剛才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和溶液變紅可推知,na2o2與水反應后生成了相應的堿naoh和o2,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2na2o2+2h2o====4naoh+o2↑

[講解]na2o2與co2反應時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了na2co3。na2o2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補充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學生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講解]上述實驗說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投影思考題]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來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設問:na2o2與鹽酸反應產物呢?學生完成

[學生活動]2na2o2+4hcl====4nacl+o2↑+2h2o

[過渡]同樣是由鈉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2o,卻有著與na2o2不同的性質。

初三化學中考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了解空氣的組成;

(2)通過對空氣、氧氣等幾種常見物質的比較,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3)通過對空氣污染情況的調查,知道空氣污染的危害,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治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

(2)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3)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內容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大類物質。空氣是人人都離不開的物質,由于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只知其重要,卻又不十分清楚空氣到底是什么。

本單元選擇空氣和氧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具體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因為小學自然課中對空氣和氧氣的知識已有過介紹,如空氣有體積、有質量、形成大氣壓、空氣流動就形成風等;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們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條件、是化工生產的廉價資源;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須臾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還因為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元素,它能與多種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過對它們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

選擇以空氣為題,開始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是符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科學教育”的原則的。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

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系,并逐步深入。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總的看來,本課題教學是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可以說不存在什么教學難點。

本課題主要研究空氣的成分及空氣污染的有關知識。小學自然課中學過有關空氣的知識,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從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把“空氣”作為較系統地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開始,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化學殿堂。

【教學模式】

調查與討論,實驗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利用電腦播放一段身邊美麗的自然環境,藍天、白云、溪水、綠樹、陽光,引出我們須臾離不開的空氣

請大家做個深呼吸,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無色無味不易察覺的空氣確實存在嗎?

討論發言:

能夠說明空氣確實存在的實驗或實例。

學生互相評價。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引導學生探究,激發探究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

實驗導學探究原理

(過渡)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現空氣組成的故事。

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實驗2—1]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

1、有關儀器的名稱;

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聽故事、思考問題:

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現氣體減少了1/5的?

搶答有關問題。

連接裝置,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并及時記錄。

通過搶答,鞏固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知道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過程,體驗實驗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

觀察記錄分析討論

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

由于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實驗現象;

2、小結并交流成功的經驗;

3、尋找并分析失敗的原因。

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分析討論

1、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而我們在實驗中,為什么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紅磷熄滅后瓶內還有沒有殘余的氧氣?

分組討論、交流結果:

1、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

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

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2、沒有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形成歸納總結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閱讀教材的有關內容,歸納空氣的組成成分,形成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化學符號。

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規范表達能力。

觀看課件

播放課件空氣的成分測定

觀看思考

通過課件,加深學生對空氣成分的測定的認識

收:

分析討論

合:

得出結論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小結)

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這樣的物質叫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比較各物質的異同,歸納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總結

回憶歸納總結本課題知道了哪些知識?

引導總結本課題內容要求。

讓學生了解空氣的成分。

36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外仓系统|国际货代系统|退货换标系统|WMS仓储系统|海豚云 | 重庆磨床过滤机,重庆纸带过滤机,机床伸缩钣金,重庆机床钣金护罩-重庆达鸿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米顿罗计量泵(科普)——韬铭机械| 客服外包专业服务商_客服外包中心_网萌科技 | MOOG伺服阀维修,ATOS比例流量阀维修,伺服阀维修-上海纽顿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轻型地埋电缆故障测试仪,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静荷式卧式拉力试验机-扬州苏电 | 上海办公室设计_办公楼,写字楼装修_办公室装修公司-匠御设计 | 合肥白癜风医院_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_合肥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合肥华研白癜风医院 | 天津货架厂_穿梭车货架_重型仓储货架_阁楼货架定制-天津钢力仓储货架生产厂家_天津钢力智能仓储装备 | 酒店厨房设计_中央厨房设计_北京商用厨房设计公司-奇能商厨 | 合肥宠物店装修_合肥宠物美容院装修_合肥宠物医院设计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知名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球阀生产厂家|价格透明-【固菲阀门官网】 | 昆明网络公司|云南网络公司|昆明网站建设公司|昆明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制作|新媒体运营公司|APP开发|小程序研发|尽在昆明奥远科技有限公司 | 喷砂机厂家_自动除锈抛丸机价格-成都泰盛吉自动化喷砂设备 | 专业深孔加工_东莞深孔钻加工_东莞深孔钻_东莞深孔加工_模具深孔钻加工厂-东莞市超耀实业有限公司 | 单螺旋速冻机-双螺旋-流态化-隧道式-食品速冻机厂家-广州冰泉制冷 | 国资灵活用工平台_全国灵活用工平台前十名-灵活用工结算小帮手 | 酒万铺-酒水招商-酒水代理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工控机,嵌入式主板,工业主板,arm主板,图像采集卡,poe网卡,朗锐智科 | 六自由度平台_六自由度运动平台_三自由度摇摆台—南京全控科技 | 德国GMN轴承,GMN角接触球轴承,GMN单向轴承,GMN油封,GMN非接触式密封 | 月嫂_保姆_育婴_催乳_母婴护理_产后康复_养老护理-吉祥到家家政 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除氟除磷剂-复合碳源-污水处理药剂厂家—长隆科技 | 电子巡更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巡检【金万码】 | 无锡装修装潢公司,口碑好的装饰装修公司-无锡索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房屋质量检测-厂房抗震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 | 航空铝型材,7系铝型材挤压,硬质阳*氧化-余润铝制品 | 卷筒电缆-拖链电缆-特种柔性扁平电缆定制厂家「上海缆胜」 | 考勤系统_人事考勤管理系统_本地部署BS考勤系统_考勤软件_天时考勤管理专家 | 螺杆泵_中成泵业| 即用型透析袋,透析袋夹子,药敏纸片,L型涂布棒-上海桥星贸易有限公司 | 披萨石_披萨盘_电器家电隔热绵加工定制_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南方综合保温材料厂 | 铣刨料沥青破碎机-沥青再生料设备-RAP热再生混合料破碎筛分设备 -江苏锡宝重工 | 实战IT培训机构_IT培训班选大学生IT技术培训中心_中公优就业 | 辽宁资质代办_辽宁建筑资质办理_辽宁建筑资质延期升级_辽宁中杭资质代办 |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_风冷式工业冷水机_水冷螺杆冷冻机组-深圳市普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湖南成人高考报名-湖南成考网 | 河南中整光饰机械有限公司-抛光机,去毛刺抛光机,精密镜面抛光机,全自动抛光机械设备 |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凝胶成像仪,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