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的教學方法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1
一、指導思想
“二期課改”中提出的“以學生發展為本”不僅要體現在學習活動中,而且更要體現在對教學的內容安排上,給學生提供的學習活動空間。包括學習活動時間、內容、方法要使學生意識得到的張揚,本課的教學內容是按照二年級的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的。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的動起來,激發學生的活動能力和活動興趣,在快樂的活動中學到知識。
二、相關分析
1內容的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走:創建幾何圖形和投擲小沙包這兩個教學內容,走是體育運動中最簡單最基礎的運動,正確的走路姿勢能提高自信心,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階段,這一節段他們身體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加強正確姿勢的要求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協調能力。擲小沙包運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他們喜歡的項目,小學生都是好動的對什么都是好奇的通過個種沙包的游戲培養他們互相之間的合作、互相鼓勵、團結向上的精神。使他們在游戲中學到知識。
2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是二年級(1),該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善于表現、思維敏捷、好奇新強,根據這一情況我把走的創設幾何圖形活動前,設計了一個小模特走秀配合上音樂,給枯燥的走增添的活力,我運用小足球式的黑白兩種小沙包進行擲遠練習,通過新奇的器材提高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創想走幾何圖形不僅培養身體的協調的能力而且還提高學生的動腦思維的能力。
2學習快速揮臂擲小沙包來,激發學生投得更快更遠的欲望。
3在愉快的學習中,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的過程
我一上課就給學生們設計了一個懸念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我們這節的內容,然后以優美的音樂進入我們的第一個版塊熱身活動“拳操”,在一陣歡快的拳操結束后,進入我們的第二個版塊走,“小朋友咱們是不是在數學上學了三角行、正方行、圓形、長方形,以前我們是用手來畫的圖形現在我們走成這些圖形可以嗎?”分成小組進行創想圍繞標志物能走出什么圖形,進行嘗試,最后小組展示。
我把枯燥的走配上了音樂,使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進行走幾何圖形并不感覺到枯燥。教師提醒動作要領,表揚個別的學生做的不錯、很好、挺棒的,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老師的表揚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接下來進行我們的第二個小環節“精靈的小鬼”,教師發口令、打手勢,進行走、跑、停等練習。在走與跑的游戲的形式中提高學生的反應及協調能力。第三個版塊就是我們擲小沙包,我通過游戲的打腳尖,讓學生對小球產生興趣,接下來就是我們投小沙包,先是徒手進行動作模仿,然后就是分組進行投擲,學生討論、互相幫助投沙包,最后進行投擲比賽,同學中選出我們班的投擲冠軍、亞軍、季軍。最后一個版塊我設計了健身秧歌,讓同學們在愉快的舞蹈中結束,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發言一節課來學到的知識。
五、結束語
在整課堂中教師通過個種游戲的形式進行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在練習過程中嘗試創新、合作,體驗成功樂趣。
本課是我對二期課改新理念的一種理解與體現,通過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工作不盡是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要上好一節課既要遵循教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又要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構思,以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以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益。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2
教學思路:
小學全面推行新課程教學,標志著新課改進入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對《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都給予了適當的關注。在這樣的前提背景下,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這堂課的教學:第一個方面,在教學理念上,本課立足體現基于健身課所提到的健康第一,以學生健康發展為本,健身育人等教學理念;第二個方面,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教學中,教師要熟悉學生、理解學生,我覺得這是以學生發展為前提,雖然這是二年級學生,但他們不是一張白紙,他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時代,他們已接受過一年多的學校教育,對合作、探究已不在陌生了,特別他們通過一年級的《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對于跳躍和單跳雙落等一些教材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嘗試,因此,在學習跑幾步一腳起跳越過一定障礙的動作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享受基于成功的快樂;第三個方面,強調教與學方法的改革,在跳躍教材的教學中,我是通過問題情景的設制和引導來教學的',在進行螞蟻搬家游戲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交流和互動。
教材分析:
跳躍是著力發展學生的彈跳和膝踝關節的支撐能力,提高下肢及下肢小肌肉群力量,培養力量及靈敏協調素質,是小學體育教材的必修教材,也是全民健身運動的一項主要內容。
跳躍練習也是小學低年級發展跳躍基本活動能力的主要內容,它是小學生形成跳躍運動技能、技巧的基礎,也可以起到發展身體素質,激發鍛煉興趣的目的。
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二年級學生生性活潑、自控能力相對薄弱,注意力容易轉移;學生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勞,運動能力開始出現差異;開始逐漸懂得教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評價,并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目標:
學生運動技能目標:基本掌握跑幾步一腳起跳越過一定障礙的動作方法,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起跳距離,發展學生跳躍能力、技巧以及奔跑能力,全面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學生運動參與目標:讓學生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同時對體育課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生身體健康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立正、稍息、跑步走的身體姿勢。學生心理健康目標:讓學生感受運動過程中,學、練帶來的歡愉和成功的情感體驗。
學生適應社會目標:學生個人信心的建立,同伴友誼的產生及相互合作的培養。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水平一)和小學生的生理特點,以情知教學為依據,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通過教師組織引導,創設各種情景和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力求達到身,心,知,智同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學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選取水平一階段跑部分的內容,通過跑的系列練習,發展學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動能力,同時安排一些個人與集體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個人與他人合作的區別,增強合作意識
2、教學對象分析:
二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采用情境教學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積極模仿、主動練習、開動腦筋,從而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1、知道趣味接力跑和兩人合作跑的動作方法與要求。
2、通過趣味跑“植樹造林”等系列活動的游戲,發展學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動能力,力求跑得輕松、自然。
3、在活動中能體驗個人游戲與他人游戲的區別,增強合作意識。
四、學習重點與難點:
重點:自然地邁開步子向前快跑;難點:跑得輕松自然。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法:情境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激勵法等;學法:觀察法、嘗試法、游戲法、合作法、競賽法等。
六、教學思路:
1、開始部分
加強學生常規意識,知道本課主題。
2、準備部分
通過熱身,讓身體充分活動開,防止運動損傷。通過小游戲熟悉器材,了解變換器材的方法
3、基本部分
通過跑的練習:“植樹造林”系列活動,發展學生自然奔跑的基本活動能力,同時安排一些個人與集體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個人與他人合作的區別,增強合作意識。通過游戲:趣味跑——建設家園,發展跑的能力,培養同伴之間相互配合的品質。
4、結束部分
通過放松練習,讓學生身心都得到放松,針對教師點評,學生對本課表現及掌握情況進行自評。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4
學習目標: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樂于進行反復練習,能與同學合作開展活動。
學習內容:隊列隊形練習游戲:快快集合
學習時間:第一周
學習步驟:
一、復習隊列隊形
教師活動:
1、集合學生,進行課堂常規教育,明確課堂要求。
2、排體育課隊形,調整學生站位,并組織學生進行隊列練習:稍息、立正、向右看齊。
3、學生注意力集中較短,在練習中穿插小游戲——集中注意力練習。
4、復習學過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齊,動作規范,注意力集中,反應快。
5、及時糾正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邀請學生上臺展示動作,并點評。
6、教師及時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個別學生耐心地指導。
學生活動:
1、集中注意力聽講,遵守課堂常規,不講話打鬧。
2、積極參與隊列練習活動。
3、積極投入小游戲活動,明確游戲方法,思想集中,反應迅速。
4、能熟練做出稍息、立正、向右看齊的動作。
5、對自己充滿信心,勇于糾正同學的錯誤動作。
6、學會堅持,加強自我控制能力。
組織: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交流合作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分組自主練習隊列(重點:原地踏步),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學生進行隊列展示,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3、再次分組練習。
學會活動:
1、積極參與隊列練習活動,能與隊員和睦相處,相互配合,認真完成任務。
2、認真做好動作,大膽展示自己,能積極發言評價。
3、樂于反復練習,相互指導幫助。
組織:散點
三、快樂游戲:快快集合
教師活動:
1、游戲的`規則要求講清楚,讓學生聽明白。
2、組織學生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去。
3、對游戲中出現的問題,立即糾正。
4、引導學生正確參與游戲。
5、以小組進行相互比賽,評價優秀的小組,加以表揚,鼓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求“快、靜、齊”。
學生活動:
1、仔細聽明白要求,按要求完成游戲。
2、積極參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及時糾正自己錯誤。
4、培養團隊意識,學會相互交流,體驗集體活動和個人活動的區別。
組織:四列橫隊四路縱隊
四、 總結評價
教師活動:
1、對課堂進行整體評價,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課堂常規強烈要求。
2、師生互動評價。
學生活動:
1、記住老師的要求。
2、師生互動評價。
組織:四列橫隊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5
教學目標:
通過跳長繩比賽的工作練習,讓更多的朋友們都體會和認識到了比賽過程的重要性。幫助孩子們在比賽階段對于運動更為熱愛和喜歡,同時對于集體榮譽感以及團結互助的精神,得到更好地實踐和發揮,相信這是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希望看到的結果。
教學準備:
準備兩條到三條的長繩,可以將男女進行混合玩樂,這對于相互之間的默契配合有很大的幫助。另外繩子的質量可以選用牛筋材料,盡量不要選擇塑料的以免發生磨損破裂的狀況發生,影響比賽的順利進程。
教學過程:
1、老師可以在前方進行示范教學,并且將跳長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表述,要確保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游戲的娛樂活動安排,從而幫助大家體會到體育游戲的快樂。
2、采用輪流搖繩子的規則確保比賽過程中的公平性得到應用,尤其身為男生老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擔當起搖繩子的工作,這對于一個男子漢的責任心培養是很有幫助的。
3、當全部的.比賽進程都已經熟悉之后,老師可以組織一場跳長繩的比賽,對于比賽的最終獲勝者大家進行掌聲鼓勵,達到激勵孩子們對于體育課的興趣。
結束:
跳長繩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游戲工作,在這款游戲活動里面朋友們會體會到比賽的快樂,相信會為學生們在對待體育課的態度上得到適當的改變與提高。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90%以上的學生能判斷跑的正確擺臂動作;
2、通過教學,使85%以上的學生能初步學會正確的原地擺臂技術,并有60%的學生能在跑的`過程中正確運用,同時使學生的速度、靈敏、協調等素質得到提高;
3、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創造性情境教學活動中正確認識《龜兔賽跑》的新寓意,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積極進取、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4、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保持前后擺動時前臂與上臂有合理的夾角。教學難點跑的過程中正確的擺臂姿勢與下肢的協調配合。
部分教學內容教師主導學生活動教學要求組織時間
情景導入:
1、師生問好
2、情景導入教師問:小朋友,準備好了嗎?
講述《龜兔賽跑》故事,結合提問,引入課題情境,激發學生創編故事的興趣。學生答:我們準備好了,我們來啦!
稍息,靜聽。
積極想象。歡快、活潑、
精神飽滿。
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跑向老師,圍著老師站位。
情景
1、熱身跑
小鳥飛
2、動物模仿操
蜜蜂操
小鴨操
孔雀操
青蛙操
小兔操
教師領跑:
1、跟老師飛
2、教師導入大森林場景,帶領大家模仿森林小動物歡快嬉戲。
1、教師領頭,學生自由跟隨。
2、認真聽、仔細看,高興地模仿。學生情緒歡快活躍
3、學生站位:散點圍著老師。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7
一、引出(體育課堂的要求?)
二、課堂常規的.教育(學生)
1、學生要在上課鈴響前到達操場,上課鈴響后,立即靜、齊、快地按規定隊形排好隊、等候老師上課。
2、在體育委員整隊,向老師報告人數和老師宣布本課的內容時,學生要立正。
3、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因故不能上體育課的,要課前請假,并寫好請假條(事假由班主任簽字,病假由校醫證明)。
4、上室外課時不戴帽子、圍巾、手套、不穿大衣、裙子;不帶鋼筆、小刀等尖利物品和穿膠底鞋上課。
5、嚴格組織紀律性,注意安全,嚴防傷害事故發生。
6、愛護場地器材;未經許可,不得動用教師課堂前布置的場地和器材。課前體育委員要組織同學協助老師布置場地、器材。課后教師指定組要收交器材,并及時收交器材室。
四、師生互相討論
五、拍手游戲:
分組進行練習(同桌)
五、歸納小結下課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8
教學內容:
1、體操基本動作(側舉、上舉)
2、柔韌性練習(壓肩)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體操基本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培養學生身體的協調性。
2、通過各種練習發展學生各個部位的柔韌性。
教學步驟:
一、開始部分(10-9`)
1、學生自己按大小個男女生排成二列橫隊。
2、學習1—2報數
3、教師領學生進行象形模仿游戲。(螃蟹、小鳥、大象、狗熊、鴨子等)
二、基本部分(20`)
(一)體操基本動作(側舉、上舉)
1、側舉(上舉):(1)教師下達側舉(上舉)口令讓學生憑自己的想象感覺做動作。(2)教師找出做的比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并讓學生自己說出怎么做的。(3)教師講解側舉(上舉)動作的要領和練習的要求(4)下達口令集體練習(隨時提示方法和要領,鼓勵表揚學生)(5)分組練習后選的一組示范并進行鼓勵表揚(6)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7)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8)分散再練(9)驗收成果
(二)柔韌性練習(壓肩):(1)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2)教師指導學生兩人一組練習(3)選優示范并鼓勵表揚(4)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散練習(5)激勵學生再次集體練習(6)分散再練(7)驗收成果
三、結束部分(5-4`)1、復習本課內容
2、象形游戲,放松
3、小結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9
學習目標:通過觀察能隨同集體完成各種必要的隊列動作
學習內容:隊列游戲——跟我做
學習步驟:
一、室內部分:
1、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2、布置本課學習內容。
3、出示掛圖讓學生觀看立正、稍息、向前看齊動作圖。
4、自我模仿圖中動作,同座位同學相互糾正、學習。
5、請學生說一說做出正確動作時的感受。
二、室外部分:
1、在老師的指導下集體練習立正、稍息、向前看齊。
2、每組同學按順序出列觀察、糾正本組同學的動作。
3、講解“跟我做”的游戲方法:游戲開始,指揮者邊做動作(如立正、稍息等)邊說:“請你跟我這樣做”,游戲者邊回答邊做出相應的動作“我就跟你這樣做”。
4、在老師帶領下做“跟我做”游戲。
5、同學間相互結伴做“跟我做”游戲。
6、比一比看誰的.姿勢最正確,并給予獎勵。
7、放松活動:
8、小結,并宣布下節課直接到操場上排隊。
課的設計思路:通過圖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自我模仿能力,同時在游戲中也能充分體現互幫互學、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年級的教學方法篇10
目的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簡單的原地轉法的隊列方法。
2、培養學生身體的良好的姿態,以及行動迅速和聽從指揮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發展良好的身體姿態。
順序教學內容場地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數時強
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
1、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報告人數、檢查服裝。
2、宣布課的內容和任務。
二、準備活動:
1、隊列: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廣播操。
3、專項準備活動。組織:
同上隊列四列橫隊。
1、教師語言要清晰。
2、教師講解課堂要求和任務。
3、講解隊列練習的.要求。
4、師生一同練習。
1、學生站四列橫隊。
2、學生認真聽講,注意關查。
3、聽從指揮注意力集中。
4、學生充分活動各關節。
基本部分
一、隊列:
原地的轉法:
重點:轉體;
難點:腿要靠攏不要外掃。
組織:
同上隊列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1、教師講解動作方法和要領。
2、教師做分解和完整動作示范。
3、教師給學生個別指導。
1學生認真聽講動作方法和要領
2學生集體練習。
3學生分組練習。
順序教學內容場地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數時強
基本部分
一、復習:
(廣播操)
第八套廣播操(全套)
重點:各節動作的要求和熟練性。
難點:動作準確,優美大方,精神飽滿。
組織:
4、找學生表演。
1、教師講解游戲要求和規則。
2、學生練習比賽。
3、教師做正確評定勝負。4神飽滿動作輕松整齊一致
1、學生認真聽講游戲規則。
2、學生練習比賽。
3、分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