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籃球簡單的配合技巧
籃球是一項集體運動,不但可以鍛煉體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籃球運動也有一定的配合技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解籃球簡單的配合技巧,歡迎閱讀!
圖解籃球簡單的配合技巧
籃球比賽中的配合技巧
在籃球技巧中,進攻技巧是很犀利的技巧,他決定著一場籃球比賽的勝負。一般而言,籃球進攻技巧包含以下幾點配合技巧:
一、傳切配合
它是進攻隊員之間利用傳球、切入等技術組成的簡單配合。它包括一傳一切和空切配合兩種。這兩種配合都要求切入隊員要根據情況掌握切入的時機,果斷快速
擺脫對手,并隨時注意接同伴的傳球。傳球隊員要運用假動作吸引牽制對手。當切入隊員已擺脫對手并處于有利位置時,應及時、準確地把球傳給他。
二、突分配合
所謂的突分配合就是持球隊員突破后,利用傳球與同伴配合的方法。想要進行突分配合,就必須狐疑突破要突然、快速,在突破過程中既要做好投籃的準備,又要隨時注意觀察場上攻守隊員的位置和行動,以便抓住有利戰機,及時、準確地把球傳給有利進攻的同伴。
三、掩護配合
掩護隊員采用合理的行動,用身體擋住同伴的防守者的移動路線,使同伴借以擺脫防守,或利用同伴的身體擺脫防守,從而接球進攻的一種配合方法。掩護時,
掩護隊員跑到同伴的防守者前、后或側面,保持適當距離(要符合規則要求),兩腳開立,膝微屈,兩臂屈肘于胸前,上體稍前傾,擴大掩護面積。當同伴利用掩護
擺脫防守時,掩護隊員要及時轉身跟進,準備搶籃板球或接回傳球。掩護配合可以由無球隊員給有球隊員掩護,也可以由有球隊員給無球隊員掩護和無球隊員給無球
隊員掩護。
掩護配合要求隊員們注意的事項:
[1]掩護時,隊員的身體姿勢要正確,距離要適當,動作要合理,行動要隱蔽。
[2]被掩護的對于要利用假動作配合行動,當同伴到達掩護位置時,擺脫對手的行動要及時、突然、快速。[3]兩人要配合默契,及時行動,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應變,爭取第二個攻擊機會。
四、策應配合
進攻隊員背對籃框或側對籃框接球,由他做樞紐,與同伴相配合而形成一種里應外合的配合方法。策應配合需要策應者要及時搶位要球,接球后,兩手持球于胸
前,兩肘外展保護球。策應者如果身材高大,也可把球置于頭上,要隨時觀察場上情況,以便及時把球傳給處于最有利位置的同伴,同時注意自己的進攻機會,根據
攻防情況,處理好內外結合的關系。在策應時,要用轉身、跨步等動作協助同伴擺脫防守或個人進行攻擊。配合隊員要根據策應者的位置,及時把球傳到遠離防守的
一側,做到人到球到,并設法擺脫防守,準備接球。配合結束(投籃)后,兩人立即跟進搶籃板球。
籃球運動的主要特點
●對抗性:籃球運動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 。
●集體性:籃球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技戰術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智慧、膽略、意志、活力與創造力,運動員也必須具備勇敢頑強的斗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
●觀賞性:籃球比賽中,可以欣賞到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準確的投籃、機智的搶斷、精彩的扣籃和出奇的封蓋,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從而使比賽雙方斗智斗勇,球場形勢變化富有戲劇性,能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得到心理的滿足和愉悅 。
●趣味性:籃球運動簡單易行,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健身強體的目的,進而提高社會的文明氛圍,充實人們業余文化娛樂生活 。
●健身性:人們通過參與籃球運動,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使個性、自信心、審美情趣、意志力、進取心、自我約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團結合作、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道德品質。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籃球比賽的常用術語
p副標題e
籃球比賽的常用術語
(1)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筐。
(2)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3)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后,這種步法叫卡位 (多用于沖搶籃板,卡位也有規則)。
(4)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5)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6)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后,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進攻人空手向籃跑動。
(9)一傳:獲球者由守轉攻的第1次傳球。
(10)蓋帽: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11)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1個防守人及時補占其正確的防守位置。
(12)協防:協助同伴防守。
(13)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14)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15)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來改變投籃出手時間。
(16)接應:無球進攻隊員,主動搶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轉換時,攻地雙方的布陣。
(18)策應: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移球的戰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19)溜底:進攻時在邊線附近站位,沿底線向另一邊的邊線附近跑動
(20)人盯人:一名球員對一名球員
(21)And One :加罰一球,既當持球進攻球員在做出投籃動作時被防守隊員犯規并且球進,則記該進球有效并且加罰一球。
(22)化學反應: 用于形容一只球隊的整體狀態,包含,球員狀態,團隊配合狀態,以及教練的戰術安排等等
(23)壓哨球:通常指在有時間限制的比賽中的最后時刻得分。只要是在吹哨前出手,并將球投進,就算得分.不管球在空中待多久。 吹哨后球再出手的就不算得分。
(24)Answer ball:籃球比賽中,一方隊員投中一球后,另一方立刻以相同的方式回敬對方一球。
籃球運動的主要意義
提高生命活力
籃球活動涵蓋了跑、跳、投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且運動強度較大,因此,它能全面、有效、綜合地促進身體素質和人體機能的全面發展,提高和保持人的生命活力,為人的一切活動打下堅實的身體(物質)基礎,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
促進個性發展
通過練習和比賽的過程,能使參與者的個性、自信心、情緒控制、意志力、進取心、自我控制與約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以及培養團結拼搏、努力協作、文明自律、遵紀守法、尊重他人等的良好道德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促進創新能力
籃球活動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所有技、戰術都既有原理和規格,又包含著個人的不同表現風格,沒有固定的、僵死的模式,每個人、每個隊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自己對籃球的理解。也正是由于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需要參與者必須根據當時情況隨機應變,及時、果斷、快速地做出應答行動。通過觀察進行分析判斷并做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參與者用自己的智慧創造性地去應對場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創新能力。
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籃圈在空中,而球可能處在任何位置,所以,籃球場上要展開地面與空間的全方位立體對抗。而且,所有的行動都要受到不同對手的制約,要求參與者依據自身實力,結合不同對手進行分析比較,斗智斗勇、揚長避短、克敵制勝。這能有效地促進參與者的心理(智力、意志力、個性等)、技能、觀察、應變等綜合能力的提高,鍛煉和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籃球運動的基本規則
①籃球運動是用手進行的運動,球是圓的,而且運球時不允許打手。
②手拿著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許的;
③運動員可以到場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響和妨礙對方運動員;
④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不允許發生身體接觸;
⑤籃圈應該是水平的。
根據這5條基本原則,奈史密斯先生制定出最原始的籃球競賽規則。最原始的籃球競賽規則一共有13條。這13條的基本內容是:
1.球員可以用單手或雙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員可以用單手或雙手向任何方向搶、打球,但絕對不能用拳頭擊球。
3.球員不能帶球走。
4.必須用手持球,而不允許用頭頂、腳踢球。
5.不允許球員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腳絆等方法來對付另一方的隊員。任何隊員違反此規則,第一次被認為是犯規,第二次再犯規,就要被強行停止比賽,直到命中一個球后才能重新上場參加比賽。如果有意傷害對方球員,就要取消他參加整個比賽的資格,且不允許替補。
6.用拳擊球就是違反第3條和第4條規則。
7.如果任何一方連續犯規3次,就要算對方命中一球。連續犯規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時間里,對方隊員未發生犯規,而本方隊員接連發生犯規。
8.如果防守者沒有觸到球或干擾球,當球投入籃內并停留在籃里就算中籃。如果球停在籃筐上,而對方隊員觸動了籃筐,也算命中一球。
9.當球出界,球將由第一個接觸球者扔進場內。若有爭論,裁判員將球扔進場內。擲界外球允許5秒鐘,如果超過5秒鐘,球判給對方。
10.主裁判員是球員的裁判,他有權吹犯規,不過,裁判如果包庇那隊,就會撤銷執照。當某隊連續3次犯規,他將通知副裁判員。他有權宣布取消某隊員的比賽資格。
11.副裁判員是球員的裁判,他可決定什么時候球在比賽中,并要計時、決定球的命中、記錄命中的球數以及承擔通常裁判員應該承擔的責任。
12.比賽在兩個 20分鐘內進行,中間休息5分鐘。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獲勝,如果平局,經雙方隊長的同意,比賽可延至再命中一球為止。
這原始的13條籃球競賽規則,雖然不系統,不完整,有些條文還不夠明確,但對初期籃球運動的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籃球運動發展到今天成為現代籃球運動,技、戰術水平越來越高,規則就顯得更加重要,它要求嚴格、科學、系統地管理籃球競賽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