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科學教案 >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

時間: 新華 科學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并且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里給大家分享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方便大家寫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時參考。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

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教學準備: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內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出的?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反饋交流: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音樂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3、教師演示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三、課后總結。

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過程與方法: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將作繼續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嗎?

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聲物體

1、教師演示實驗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么感覺呢?水面有什么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教師演示實驗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出聲音。

觀察:發聲的皮筋和不發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出的聲音有關嗎?

3、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2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流程與方法:

1.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學習難點】

通過比較發現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2.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3.浸泡好的廢報紙、筷子、棉布

老師:古代造紙的錄像。

【學習流程】

一、導課

小游戲:各取所需

具體規則:教師出示木頭、紙、鐵、塑料,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材料,并簡單說明理由。具體情境設置舉例:做一個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導語:剛才同學們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我們認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這節課,讓我們來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誰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誰更容易吸水,為什么這樣想?把猜測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2.怎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出示稀釋的紅墨水、滴管,我們請這兩位朋友來幫忙,你們打算怎么做?(學生小組設計實驗,只要求簡單設想)

3、教師補充觀察、實驗要點:

①.實驗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盡量保持相同。

②.從側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

③.注意記錄,可以用圖畫和語言相結合,來描述觀察到的觀察。

④.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快的小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關?

4.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

可預期的發現:

①.紙的吸水能力、木頭次之、塑料和鐵最弱。

②.紙和木頭都能把水吸到內部,它們的表面比較粗糙,可能中間有空隙。

三、紙的觀察

1.提供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導語:紙的吸水性,有些同學猜想紙的中間可能有空隙,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更仔細地來觀察兩種紙吧。

2、我們可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呢?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鏡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順序。

3、小組觀察后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說出許多紙的特點,均應給予肯定,要注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紙的纖維和結構上去。

4、我們在鉛畫紙和餐巾紙里都發現了纖維,紙的纖維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把紙放入水中,輕輕攪拌一下,進行觀察。(學生觀察懸浮在水中的紙纖維)

四、介紹造紙術

導語: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紙是由許多纖維組成的。但不知道同學們了解過沒有,世界上第一張紙正是由我們中國人造出來的呢!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我們來看一看古人是怎樣造紙的,想想跟我們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關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紙的錄像。

說說古人造紙與我們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纖維)

五、我們來造一張紙

1.有沒有興趣用短纖維來造一張紙呢?出示造紙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廢報紙。學生動手造一張紙.

3.觀察:我們造的紙是怎么樣的?與我們使用的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都由纖維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紙纖維疊加的方式等。

4、我們能造一張厚薄均勻一些的紙嗎?紙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們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課堂小結:

1、通過對紙的研究,我們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與什么有關了嗎?

2、用過的紙還能再利用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用過的紙?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3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所觀察的事物的形態特征;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想知道,愛提問;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

知識目標:知道土壤的構成成分。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驗活動探究,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

實驗器材:

分組:酒精燈、易拉罐、盛有一半水的燒杯、玻璃棒、鐵架臺、放大鏡

1組-4組砂土、5組-8組粘土、9組-12組黑土、濕抹布、小盤

演示:滴管、裝有土壤溶液的錐形瓶、玻璃片、試管夾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1.談話:【出示泥塑圖片】正式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些手工作品,你知道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回答)其實制作泥塑的土叫做粘土,你知道粘土有什么特點嗎?

2.學生隨問題依次交流:

3.教師小結:由于粘所以可塑性強,除此之外粘土還具有顆粒細、耐火度高等特點。所以人們經常利用它來制作泥塑。

【教學過程、評價設計】

一、導入

1.談話:在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一些老師從不同的環境中取來的土壤,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面前的土壤,根據你生活中的觀察,判斷一下這些土壤是從哪種環境中取來的?開始吧!

2.學生匯報:哪個同學來說說你面前的土壤是老師從哪種環境中取來的?

3.教師小結:究竟這些土是從哪種環境中取來的?請看大屏幕:【出示圖片】1-4組面前的土是老師從學?;▔锶淼?5-8組面前的土是老師從學校的種植園取來的;9-12組面前的土是老師從樹底下取來的;這節課我們來共同研究這些土壤里都有什么。(板書:土壤里有什么?)

二、學習新課

(一)用眼睛觀察土壤

1.談話:你可以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法,觀察你面前的土壤里有什么?看不清的話,可以用老師給你準備的放大鏡來觀察,觀察過程中要可別忘記填寫記錄單。聽明白了嗎?開始吧!(發記錄單1)

2.學生觀察:

3.學生匯報:哪個小組的同學說說你們發現了土壤中有什么?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有的小組發現了土壤里有沙;有的小組發現了土壤里有黏土;還有的小組發現了土壤里有腐殖質。

(二)實驗探究土壤的成分

【猜想】

1.談話:現在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土壤中還會有其他的物質成分嗎?

2.學生猜測:你認為土壤里還有什么?說說你的理由。【隨學生回答板書】

3.談話:這些僅僅是我們的猜測!想要知道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4.學生交流:

生1:查電腦【網絡可以幫助我們驗證這些猜想,但課堂上老師沒給大家準備,我們怎么驗證這些猜想?】

生2:做實驗。

5.教師小結:因為有時我們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判斷會得出錯誤的結論,要想獲得正確科學的結論需要采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

【認識實驗材料】

1.談話:為了便于觀察和實驗,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些土壤和實驗材料,看一下,認識它們嗎?【生:認識】誰來介紹一下?

2.學生交流。

【設計實驗方案】

1.談話:利用這些實驗材料,你想怎樣驗證這些猜想呢?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或者幾個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并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注意,在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不要動手去操作,討論開始。

2.學生分組商量實驗方案、記錄:

3.學生交流:

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想研究土壤里有什么?你們的實驗方案是怎樣的?

【驗證空氣:我們小組想驗證土壤里含有空氣,我們想把土壤放在水中,看看是否有氣泡冒出,如果有氣泡冒出,說明里面有空氣,如果沒有氣泡,就說明沒有空氣。這個實驗方案有沒有道理?生:有道理。師:好!實驗方案通過!】其它的猜想我們怎么來驗證?

【驗證水:我們小組想驗證土壤里含有水。我們想把土壤放在易拉罐中加熱,看看是否有水蒸汽。如果有,說明含有水,如果沒有,說明沒有。師:其實,這個同學的方案沒問題,但是描述的有點問題,我們看到的并不是水蒸汽,看到的是水蒸氣凝結成的白汽。2、如果土壤里含水多,全班一起捏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含水少怎么辦?】

【驗證腐殖質:我們想知道土壤里是不是有腐殖質,我們的方法是把土壤放在易拉罐盒里,用酒精燈燒,如果有燒焦的氣味,說明里面有腐殖質,如果沒有那種氣味,則說明里面沒有腐殖質。師小結:其它的猜想我們怎么來驗證?

【驗證砂和黏土:師:哪個小組想驗證土壤里含有砂和黏土?生:我們小組想驗證砂子和黏土。我們想把土壤放在燒杯里,加入水攪拌均勻后,靜置一會兒,觀察燒杯的下面是不是砂子,上面是不是黏土?師:也就是說看看土壤會不會分層。老師提醒你——等待一會兒,實驗現象會更明顯。

【驗證養料、養份:師:養料、養分的驗證實驗比較難,這樣吧,我們先來驗證前面的四項內容,最后再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p>

溫馨提示:

1.土壤分層沉淀(dian)需要一段時間,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先做分層沉淀的實驗,把它放在一邊沉淀著,再做其它實驗,等其它時間做完了,沉淀也完成了,再進行觀察。

2.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接觸加熱后的實驗材料,防止燙傷!

3.觀察時,要及時把發現寫在記錄單上。

4.談話:那用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5.學生交流:

6.教師小結:同學們交流的都很好,老師也有幾點提示請看大屏幕(投影)

【實驗探究】

1.談話:大家聽清楚了嗎?那我可要考考你,做實驗時先做哪個實驗?為什么?做土壤分層沉淀實驗時,一直不停的攪拌嗎?那應該怎么樣呢?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嗎?下面請同學們利用你們想到的方法開始實驗吧!

2.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與交流:

解決難題

1.談話: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土壤里有水、砂、黏土、水、空氣?,F在我們一起來驗證土壤里是否含有養料、養份。

2.師邊演示,邊講解:我們知道養料用眼睛看是看不到的,能夠看到的是一些比較大的雜質或腐殖質等,因此我們必須利用過濾裝置過濾掉這些雜質,由于時間的關系,上課前,老師已經過濾好了土壤的溶液,在這。點燃酒精燈,用試管夾將玻璃片夾住,使用滴管吸出一滴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放在酒精燈上均勻加熱,待溶液蒸發后,觀察一下玻璃片會出現什么?怎么樣,會做了嗎?注意不要用手接觸加熱的玻璃片,下面請小組長到前面來取實驗器材,其他組員點燃酒精燈,按照老師的方法做一做吧。

3.學生操作:

4.學生交流: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現象?大家發現了嗎?

5.教師小結:這層白色的污漬就是養料的一種,我們把它統稱為無機鹽。(板書:無機鹽。)土壤里的養料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為了讓植物生長的更好,農民伯伯會在適當的時候為土壤施肥、補充養料。

三、拓展延伸

1.談話:通過實驗和觀察,我們初步了解了土壤里有什么,下面讓我們再通過視頻了解一些關于土壤的知識。播放視頻。

2.學生觀察:

3.教師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了解土壤里有水、空氣、腐殖質、砂、黏土、無機鹽等,土壤的成分搭配的合適,土壤才能肥沃,植物生長才會更加茂盛,任何一種物質的缺失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其實關于土壤的秘密還有很多,比如說,南方的土壤與北方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山上的土壤與平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搜集有關資料,也可以采集一些不同的土壤,觀察一下它們的顏色和特點,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土壤里有什么

石子砂微生物

黏土

樹葉、草根腐殖質

空氣

養料、養分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

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觀察春天常見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動植物的情感和對動植物的進一步了解的觀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大自然,能體驗與自然接觸的快樂和驚喜。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變化的活動。

教學用具:

春天里動植物的圖片、影象、剪貼畫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樂、課件

2、提問: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課件:春天悄悄的來了

2、尋找小動物

師:同學們在尋找春天的時候,除了花草樹木發生了變化,還看到了什么?

放課件:春天的小動物

三、總結

師:老師也去尋找春天了,你們想看看嗎?(放春天的錄象)

問:此時此刻,你想對春天說什么?春天美不美?是啊!春天給了我們這么多的禮物,嫩綠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溫暖的春風,動聽的鳥鳴。你想用什么方式贊美春天呢?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老師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可以嗎?(課件)

這么沒的春天,我們都看不夠了,你看:(簡筆畫)遠山變綠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樹發芽了,再畫上什么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描繪一幅春景圖。

這是課前同學們畫的,誰來帖一帖?

老師放音樂,幾個學生上黑板帖圖,其他同學唱歌。我們的春天真美麗,那么祖國的春天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我們美麗的祖國。(放課件)

齊讀:祝愿我們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2.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是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

4.學習按正確的方法抄寫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科學家說的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認字情況。利用抽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檢查。

2.聽寫詞語。

問題錯誤答案

(教師提醒學生的寫字的正確姿勢。)

教師巡視,抽生把聽寫的詞語拿到展示臺,師生一起訂正,可以強調書寫規則。教師問:誰能用“問題”一詞說句話呢?

抽生說。

問:孩子們說的真好,那你們知道本文講的誰的問題嗎?生:是科學家的問題。

教師板書:科學家的問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請孩子們打開書,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抽生讀科學家提的問題。齊讀帶有問號的句子。

孩子們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議論紛紛”的意思。孩子為什么有這么多離奇的答案呢?

師引渡:所有的孩子們都相信了嗎?生:瑪麗亞不相信。

2.學習三、四自然段。

(1)請同學們快速地讀第三、四自然段,從課文中找出能體會瑪麗亞不相信科學家提出的問題的句子。抽學生說。

當孩子說到瑪麗亞“滿腹疑惑”一詞,想象她會想些什么呢?從而理解這一詞語。

(2)年幼的瑪麗亞雖然不相信科學家提出的問題,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她請教了誰?(媽媽)媽媽是怎么對她說的呢?

(3)瑪麗亞聽了媽媽的話,她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句子來。請一名學生讀。

(4)瑪麗亞得出了什么結論?結合插圖和回家實踐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結論后,瑪麗亞很生氣。思考:她為什么生氣呢?

抽學生說。齊讀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會生氣嗎?

師引渡:是呀,瑪麗亞的確很生氣,我很崇拜的科學家怎么會騙小孩呢?得找那個科學家問問。

3、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四、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瑪利亞的問的句子。抽學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錯誤的問題來騙我們呢?”

師:這是一個反問句,語氣比較強烈。為什么她會這樣問呢?聯系前文說。體會瑪利亞這是心情怎樣的?把這種生氣的語氣送進句子中讀。指名學生瑪麗亞的話。從你讀中我聽出來了你是很生氣的。

(2)科學家聽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師:科學家回答這個問題時哈哈大笑?

生:科學家為自己提的問題而發笑。

生:科學家看到瑪利亞的認真實踐而高興。

(3)科學家為什么要提這個問題?

生自由回答。勾畫出反復讀。出示小黑板。齊讀。

(3)瑪利亞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多動手做才能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業:

(1)抄寫科學家的話。這道題是第一次出現,教師要求學生:把一句默記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個字或詞就寫。(教師巡視,如果發現沒掌握方法及時糾正)

(2)抄寫詞語。

議論紛紛滿腹疑惑

板書設計:

25科學家的問題

議論紛紛

滿腹疑惑

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現有材料,設計并制作簡易降落傘。能夠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降落傘緩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初步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3、認識到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促進作用。具有合作與參與的意識,主動進行分享和交流的品質。產生對科學問題進行反復嘗試與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棉線、衣夾、手帕、牛皮紙、塑料袋、剪刀

演示材料:降落傘下降的視頻資料,秒表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降落傘下降過程中受到的各種力的作用。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象,我們一起來看看。

2.播放降落傘的視頻錄象

3.大家認識錄象中的東西嗎?那你知道降落傘在下降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4.你們能用箭頭表示出來嗎?(指名一學生上黑板標注,其余學生自行在書上標注)

引導學生主要標出降落傘受到的重力和空氣的阻力。

(二)制作降落傘并測試降落傘下降速度

1.大家想親手來做個降落傘嗎?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棉線、衣夾、手帕、牛皮紙、塑料袋、剪刀、秒表。

2.每小組選擇相應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降落傘,并注意:

A:在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B:線段從四個角下垂到結的長度應相等。

3.現在我們來測試一下我們自己設計制作的降落傘

測試方法:

A:一位同學在教學樓二樓往下放降落傘,下面的同學用秒表記錄從降落傘打開到下落至地面的時間。

B:要保證降落傘下降的距離一致。

C:記錄員及時記錄時間數據

(三)研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1.每小組交流本組所制做的降落傘的降落所用時間

2.每小組降落傘下降所用的時間為什么一樣呢?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呢?

3.學生各自提出假設

4.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確立一個假設,填好小組活動研究方案:

問題:降落傘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假設:

保持不變的是:

需要改變的是:

5.交流匯報,師生共同指正小組研究方案中有誤或不全的地方。

6.小組開展研究,并填好數據。

結論:

(四)匯報交流:

通過研究,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五)布置作業。“潛水比賽”是一個拓展活動,研究物體在水中的下降情況。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布置學生課后自行研究。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7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適當工具,對紡織材料進行探究。

(2)能夠根據材料的特性、用途、來源或其他標準對紡織材料進行分類。

2.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一些常購買的紡織材料,如:棉、絲、毛和人造纖維。

(2)知道這些材料的主要區別、特點和用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2)意識到人們為了滿足各種需求,在不斷研究、發明、生產新材料。

二.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各種紡織布料,放大鏡、鑷子、火柴等。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學生帶來的紡織布料情況。

(二)自主學習:

1.認識纖維。

(1)師出示幾種纖維。人們穿的衣服都是纖維做成的。根據加工的方法,纖維一般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化學纖維又可以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

2.學生認識布料。

(1)4人小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帶來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圖的方法(棉布、絲綢、羊毛、合成纖維)分類。如果認為還有其他的類別,也可以列出。

(2)分組研究。

(3)小組匯報。

(4)同學分的對不對呢?

3.教師講解一些辨認的方法。

(1)講解用火燒的方法辨認布料。

棉、麻是植物纖維,燃燒時易燃,有燒紙張的氣味,燃燒后有灰燼。絲、毛燃燒時有燒頭發的氣味,燃燒后灰燼很少。合成纖維燃燒時成黏膠狀熔化物,燃燒后的灰燼呈黑色固體物質。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學生分組用火燒的方法辨認帶來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組匯報辨認情況。你們是怎樣做實驗的,你還發現了些什么現象?它們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

(6)通過衣服上的標簽來辨別布料的成份。

4.指導學生比較各種布料的不同點。

(1)讓學生通過用眼看、手摸、觀察纖維的光澤、粗細、長短和彎曲情況,比較各種布料的不同點??梢詮娜彳洷亍⑼笟庑浴⒗喂绦浴⑽?、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從以上幾點判斷布料的優劣。

5.研究布是怎樣織成的。

(1)利用放大鏡等工具,通過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樣織成的。

(2)學生匯報演示:布是怎樣織成的。

(三)課后作業;

搜集有關一些紡織材料的發展史。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8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銹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并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發現:比較的材料由于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最后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9

【教學目標】

根據相關內容的調整和課程標準要求,制定以下目標:

過程與方法

●知道人體有哪些感覺器官,能運用各種觀察器官進行觀察;

●利用放大鏡、望遠鏡、聽診器等工具觀察,體會到用工具觀察更有效;

●綜合運用各種感官辨識和配制飲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觀察;

●知道觀察的作用;

●知道各種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觀察是不斷發現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體驗到工具可以擴展人的感官功能——技術對科學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意識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觀察才會更全面、更準確。

●養成對周圍物體進行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裝有蘋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遠鏡,放大鏡,聽診器,顯微鏡,紅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紅糖,白糖,奶粉,小勺,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學實錄】

活動一:認識眼睛的觀察作用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片,想知道是什么嗎?

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師:(播放圖片)請靜靜地觀察圖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誰觀察得最仔細。

(生觀察圖片)

師:誰先來說說觀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誰聽得最認真。

(生描述觀察到的景物,師引導學生補充)

師:(點一位沒有發言的同學)他們說到的你都觀察到了嗎?

生:有些沒有發現。

師:為什么沒有發現呢?

生:我觀察沒他們仔細。

師:老師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們一樣仔細觀察的。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敏銳的雙眼觀察了圖片上這些景物,其實眼睛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感覺器官,我們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細地看,可以觀察到很多事物。

[課中反思1]: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觀察特點,選用觀察圖片來替代教材中觀察自己的眼睛的活動,便于學生與同學比較觀察同一物體時存在的差異。在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這一環節時,注重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在不斷補充、追問等多邊交流中讓學生體驗到觀察時要仔細、交流時要傾聽,強化了觀察和交流的正確方法。同時,對觀察活動中沒有進入角色的同學,及時給予提醒鼓勵,有利于全體同學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教學思想。

活動二:認識手、鼻、舌、耳的觀察作用

師:(出示一黑色塑料袋)這是什么?

生:黑色塑料袋。

師:不打開袋子,你知道它里面裝的是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這個袋里裝的是什么?

生:可以用手摸。

生:用鼻子聞也應該可以。

生:我覺得還可以用舌頭嘗。

師:真聰明,如果老師現在就讓你來確定這個袋子是什么的話,你會怎么做?

生:先用手摸。

師:你為什么先選用用手摸這種方法?

生:我覺得比較簡單。

師:可不可以先用鼻子聞或用舌頭嘗?

(學生自主的發生辯論)

師:對,不明的東西不能隨便聞、隨便嘗,我們要注意安全。

師:我們每個組也有一個裝有不明物的黑袋子,請小組長從實驗桌中取出來,組織小組同學閉上眼睛,用你們剛才想的方法試試。

(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閉眼摸物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活動進行得非常認真,值得表揚。誰來說說你用手摸準了哪些物體?

第2組:我們剛才用手一下子就摸出了荔枝,因為我們感覺到荔枝比較小,而且表面很粗糙,。

師:用手能感覺到物體的大小和表面粗糙程度。那些我們用手摸不能確準的,又該怎么辦?

生:還可以用鼻子聞。

(小組閉眼聞物活動)

師:聞到了什么?

第5組:我們這個組的小華特別喜歡吃蘋果,一下子就聞出了蘋果的味道。

(其余各組各抒己見)

師:你的鼻子真靈敏。在用鼻子聞不清楚的物體時,鼻子離物應該遠一點,用手扇一扇,然后慢慢的吸氣。

師:還有一些通過手和鼻子不能準確感知的,怎么辦呢?

生:還有一種方法可選用,那就是用嘴嘗味道。

師:剛才我們已經討論過,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嘗的。不過,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是干凈、安全的東西,你們可以放心嘗。

(小組閉眼捏鼻嘗物活動)

師:嘗出了什么味道?是用牙齒、嘴唇嘗的嗎?

第12組:跟第2組和第5組一樣,我們也是先確準了兩種,我們剛才用舌頭嘗出了梨子的味道。

師:哦,你們真棒,把袋子里的物體全認出來了。

[課中反思2]:把教材中分別用鼻、耳、手、舌等器官觀察的活動改為由閉眼摸物、捏鼻聞味、舌頭嘗味等游戲活動,既可以增加觀察活動的趣味性,又訓練了學生觀察的順序性和思維的邏輯性。)

活動三:認識耳朵的觀察作用

師:(播放音樂)你感覺到了什么?是用什么器官感覺到的?

生:我的耳朵聽到了美妙的音樂。

師:說明耳朵也能進行觀察,那我們現在靜靜的用耳朵觀察一下,看能發現些什么?

(學生聽并各抒己見)

師:剛才老師發現有幾個同學是閉著眼睛聽的,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這樣聽得清楚些。

師:是啊,有時候聽不清楚,我們就要想些辦法,你知道還可以用哪些辦法?

生:在聽的時候保持安靜。

生:我發現把手放在耳朵后面,可以把聲音都集中過來。

生:上周我到醫院看醫生,那位叔叔用一個戴在耳上的東西聽了我的心跳。

師:那是醫生用的聽診器。想用它來聽一下自己的心跳聲嗎?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聽診器,我們可以來試一試。

(各小組長取出聽診器,小組成員輪流聽心跳)

師:剛才我們用聽診器聽到了心臟跳動的聲音,很興奮吧!誰能把你用聽診器聽到的聲音描述出來。

(生模擬心跳聲音)

師:好,學得真像。課后我們還可以用它來聽聽大樹的“心跳聲”。

師:回憶一下,在前面的觀察活動中我們用到了哪些器官?

(生各抒己見,師相機板書:眼——看、手——摸、鼻——聞、舌——嘗、耳——聽)

師:由眼、手、鼻、舌、耳等感覺器官參與所經歷的這個認識過程就叫觀察。(板書:觀察)

[課中反思3]:在本環節的教學中,先用一段音樂激發學生興趣,使其認識到耳朵也是重要的感覺器官。緊接著引導學生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去猜想用各種辦法來聽清楚生活中不容易聽清的聲音,給學生充分表達、詳細描述的機會,并對學生的突發奇想給予鼓勵。最后讓學生用聽診器來聽自己的心跳,這樣,學生在經歷了運用各種感官認知事物的完整過程后,就能輕松地理解觀察的內涵,并在今后的活動中加以運用。這樣設計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活動四:認識工具對觀察的作用

師:好!現在我們來輕松一下。每個小組實驗桌中都有一張紙,上面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從桌中取出來讀一讀吧。

(生看著紙上的字好笑)

師:為什么好笑?

生:字太小,看不清楚。

生:讀起來很累。

師: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借助工具來觀察。

生:用放大鏡。

生:用顯微鏡。

師:放大鏡是一種最簡單的放大儀器,適宜用來觀察用肉眼看不清楚的很小的物體。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放大儀器,適宜用來觀察那些小的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微小的物體。這張紙上的字用放大鏡看就可以了。

在我們實驗桌下有放大鏡,拿出來讀一讀這個故事。

(各小組借助放大鏡觀察小字)

師:現在看清楚了嗎?

生:看清楚了。

師:用放大鏡和用眼睛直接觀察有什么不同?

生:用放大鏡看得更清楚。

師:放大鏡作為一種觀察工具能把很小的物體放大,我們已經看到了它的神奇。(拿出一臺顯微鏡)來認識一下,這就是一臺顯微鏡。請看書上55頁的兩幅圖,這是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猜猜看,它們可能是什么?

生:我覺得第一幅圖中是兩根木樁,第二幅圖是特殊的葉片。

生:我覺得第一幅圖像兩根手指,第二幅圖像絲綢。

生:我覺得第一幅圖更像遍地落葉中挺出的兩棵樹,第二幅圖更像孔雀的羽毛。

師:其實,第一幅圖中那像遍地落葉中挺出的兩棵樹其實是靠近頭皮的兩根頭發,第二幅圖中那像孔雀羽毛的其實是冬天窗戶上結的霜花。沒想到吧!瞧!顯微鏡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奇異的微觀世界。你們有什么感想啊?

生:顯微鏡下的頭發競然是這個樣子,真是太神奇了!

生:我也想用顯微鏡觀察一下。

師:好啊!課后大家可以到實驗室去觀察。那么你們還知道哪些觀察工具?他們可以用來觀察什么?

生:望遠鏡。

師:哪位同學用過望遠鏡?能夠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知道望遠鏡的知識嗎?

生:我家里有一臺,它可以使我們看清楚遠處的物體。

師:誰來用望遠鏡試試?

(學生用望遠鏡望窗外的景物)

師:把你們剛才的觀察情況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感覺到對面的迎春花就在我的眼前。

生:我剛才觀察的是操場邊的大樹,我也是感覺到它好像就在我的眼前,我還數清楚了它的一根枝條上有11片葉子,可是我用手卻摸不到。

師:用望遠鏡可以讓我們把遠處的物體看得更清楚。

師:還知道哪些?

生:我還知道潛望鏡,它可以在水中觀察物體。

生:還有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天上的東西。

師:你了解的真多!天文望遠鏡可以將我們的視線領入浩瀚的宇宙。

生:我好像聽爸爸說過有一種哈伯太空望遠鏡,可能是望太空的吧!

生:我還從書上看到過氣象衛星,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觀察。

師:你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借助氣象衛星可以從太空觀察地球,為觀察天氣提供依據。

師:你們覺得用這些工具觀察和用眼睛直接觀察有什么不同?

生:用工具觀察看到的東西更多。

生:更清楚。

師:對,這些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細致、更清楚、更全面的觀察。(板書:工具)

[課中反思4]:用放大鏡可以放大物體,是學生已有的經驗,用小紙上的小字活動來引入可以用工具幫助觀察。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對于教材中顯微鏡下的兩幅圖片,先讓學生描述和猜測,然后揭示答案,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工具在觀察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五:綜合運用多種感官觀察

師:大家今天表現非常棒,現在我宣布給每個組獎一杯飲料。這是杯什么飲料呢?請小組長取出來。

師;讓老師猜猜你們此時肯定在想:只有一杯,怎么喝啊?是啊,怎么辦呢?我們再來配制一杯和它一模一樣的飲料,好不好?那么怎么配制呢?

生:我認為先要知道這是杯什么飲料。

師:哦,你的意思是它怎么做成的,我可以告訴你們一點,就是水里面放了另外一種物質,放的是什么物質我也忘了,你們有辦法知道嗎?

生:可以先用眼睛看。

師:用眼睛能看出什么?

生:飲料的顏色。

師:根據它的顏色我們能判斷出什么?

生:能判斷出大概加的是什么物質。

生:還可以判斷出加了多少這種物質。

師: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鼻子聞。

師:用鼻子聞能聞出什么?

生:能聞出飲料的氣味,進一步判斷這種物質是什么。

生:還可以用舌頭嘗出它的味道,就知道是什么了。

師:用舌頭嘗的方法可以,除了能嘗出它的味道還能嘗出什么?

生:還能嘗出味道濃不濃,就可以知道到底加了多少。

師:把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用上了,非常好!相信你們都能準確辨別出是什么飲料。

師:如果準確辨別出來了,那又怎么才能保證配制的是一模一樣的呢?在配制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么?

生:往水中加物質的時候要一點一點的加,邊嘗邊加,盡量保證加的量大致相同,這樣它的顏色、味道也才能相同。

生:最后還要攪拌一下。

師:好,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用你們剛才討論的方法,先觀察出這是什么飲料,確定后再到前面來領取你所需要的材料,然后仔細地配制。比一比,看哪個組觀察得最仔細、合作得、配制得最準確!開始吧!

(小組探究、辨別、配制飲料活動)

師:(組織交流,展示樣品和配制的飲料)你們組是怎么配制的?用了哪些感官?配制出的是什么飲料?成功了嗎?

(全班交流)

師:(總結)11個小組綜合運用多種感官,成功地辨別和配制出來了一模一樣的飲料,說明大家已經掌握了科學觀察的方法。老師祝賀你們!但是,比觀察方法更重要的是觀察的態度和習慣。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但我們的科學觀察活動還沒有結束,平時,我們要多觀察和體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你將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課中反思5]:我覺得這個環節與上一個教學環節銜接得比較好,又掀起本課的一個小_。說是游戲其實是實驗,把觀察茶葉的活動改為了綜合各種感官觀察——辨別——配制飲料的活動。嗅覺、味覺、視覺的同時運用在這個小實驗中得到體現。課堂上,老師只是當了一個忠實的聽眾,并適時地“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為學生留出了一片“天空”,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0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2、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律的。

2、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教學準備教師演示:有窗簾的教室分組實驗:手電筒、4開的白卡紙、長方形的小木塊、鉛筆、尺子

三、教學重、難點: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引入。引導語:對于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我們這個單元的學習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關于影子產生的條件

1)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產生的,親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條件?

3)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的產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

3、關于“光源”的教學

1)影子的產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光呢?學生列舉

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點

1)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嗎?

2)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現自學科學書第25頁,看看是否明白實驗的方法、步驟、要求。

3)教師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

4)分組實驗,先在屏上畫下影子,最后再畫到課本上相應的地方

5)分組匯報,交流實驗發現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關系??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關系??

5、回顧和總結

1)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學了光的哪些知識,發現了什么規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1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流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學習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學習難點】

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學習準備】

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學習流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

5.調查結束后,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①調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并記錄下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下次還要再使用。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2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3、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測定時間

過程與方法

1、推測陽光下物體影子怎樣變化

2、利用簡易的日影觀測儀,觀測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并收集相關的數據。

3、一天中影子長變化的數據作出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柱狀圖

4、根據觀察數據,發現陽光下物體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規律

5、運用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的規律,解釋人們為什么能用影子計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和有規律的

2、能夠按活動要求堅持觀察如實記錄數據

3、能夠根據數據和現象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日晷的圖片或課件

分組實驗:簡易的日影觀測儀、指南針

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也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

3)看書上第26頁,根據我們上節課的研究,推測一下大樹的影子在一天中發生的變化情況,并讓學生說說理由。

2、觀察陽光下影子的變化

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

2)學生認真閱讀科學書上的說明,明白觀察的目的和觀察記錄的方法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但每個人都要記錄小組的觀測結果

3、整理我們的記錄

1)各小組匯報自己的觀測數據

2)教師講解如何把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數據整理成柱狀圖:縱軸表示影長,橫軸表示時間

3)每個學生自己將數據整理成柱狀圖

4)分析柱狀圖:一天中陽光下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時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我們還有什么發現?

5)關于祖國西部地區,影子最短時不是12時的說明

4、日影觀測儀

1)古人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

六、作業設計

作業本上的配套作業

七、板書設計

2.2陽光下的影子

鉛筆影子的變化

觀察時間

太陽位置和方向

影長

影子變化柱狀圖: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3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能舉例說出常見的人工制造產品。

科學探究

1、能對人工世界的物體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2、能對校園內和校園外的物體是否是人工制造的進行猜想。

3、能針對尋找人工制造的物體這一活動制訂簡單的計劃。

4、能用合適的語言簡單描述人工制造的物體。

5、能與同學討論、交流生活中常見的人工制造的物體。

6、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評價。

科學態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尋找人工制造的物體產生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2、能如實描述生活中的人工制造的物體。

3、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認識人工制造的物體。

4、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觀察結果,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讓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2、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造產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

教學準備

校園外人工制造產品的圖片和視頻。

學生準備

《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看視頻,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自然物體,還有什么?

《二》探究與發現

活動1、尋找校園里的人工制造的產品

制訂計劃:去哪里尋找,怎么尋找,需要帶些什么,小組同學怎么分工,觀察時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討論。

搜集信息

處理信息。完成手冊第六頁。

表達交流

得出結論: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車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們構成了人工世界。

(三)應用與拓展

1、說說自己了解的人造產品

2、老師從衣食住行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4

教學目標:了解植物對我們人類有哪些用途。

教學重點:植物的用途

教學難點:植物的用途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我們的許多食物來自植物。

2、新課教學

1、哪些食物來自植物?這些植物長什么樣?如: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等。

2、植物還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3、植物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珍惜和保護植物?學生思考作答,教師認真小結歸納。

三、拓展與應用:神奇的植物——黃花蒿。

小學科學教案的反思篇15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大樹的年輪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情能夠記錄時間的長短。

2、經歷一次運用各種方法尋找時間留下的各種痕跡的活動過程。

3、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事物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教學重點:會尋找時間的痕跡,知道時間的可貴。

教學難點: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事物所發生的變化。

教學準備: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舊衣物等,搜集能夠記錄自己生長過程的植物與動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我們都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不以我們人的意愿而停留,在這個世界里,是否存在一些事物能夠記錄自己所經歷的時間呢?

揭示課題:尋找時間的痕跡

二、探究過程

1、能夠記錄自己生長過程的生物。

(1)請學生介紹記錄時間的事物。

(2)師:剛才有同學講到大樹的年輪能夠記錄自己生活時間的長短。觀察書本上P40頁的大樹年輪,你能說出這棵大樹生長幾年了?

2、尋找時間的痕跡。

(1)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你能不能從你周圍的事物中尋找時間留下的痕跡?

(2)小組討論時間在哪些地方留下了痕跡,利用學生帶來的物品,全班匯報。

(3)參觀學校(或教室)并記錄時間在學校(或教室)留下的痕跡。

(4)交流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999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真空吸污车_高压清洗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电缆接头_防水接头_电缆防水接头 - 乐清市新豪电气有限公司 | 玻璃钢板-玻璃钢防腐瓦-玻璃钢材料-广东壹诺 | 400电话_400电话申请_888元包年_400电话办理服务中心_400VIP网 | 广域铭岛Geega(际嘉)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科技引领行业跃迁 |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罗氏牛血清白蛋白,罗氏己糖激酶-上海嵘崴达实业有限公司 | 新中天检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菏泽|济南|潍坊|泰安防雷检测验收 | 铝合金重力铸造_铝合金翻砂铸造_铝铸件厂家-东莞市铝得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沈阳缠绕包装机厂家直销-沈阳海鹞托盘缠绕包装机价格 | 河南空气能热水器-洛阳空气能采暖-洛阳太阳能热水工程-洛阳润达高科空气能商行 | 上海单片机培训|重庆曙海培训分支机构—CortexM3+uC/OS培训班,北京linux培训,Windows驱动开发培训|上海IC版图设计,西安linux培训,北京汽车电子EMC培训,ARM培训,MTK培训,Android培训 | 驾驶式洗地机/扫地机_全自动洗地机_工业洗地机_荣事达工厂官网 | 泰来华顿液氮罐,美国MVE液氮罐,自增压液氮罐,定制液氮生物容器,进口杜瓦瓶-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瑞典Blueair空气净化器租赁服务中心-专注新装修办公室除醛去异味服务! | 上海租车公司_上海包车_奔驰租赁_上海商务租车_上海谐焕租车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十字轴_十字轴万向节_十字轴总成-南京万传机械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架_电动密集架_移动密集架_辽宁档案密集架-盛隆柜业厂家现货批发销售价格公道 | pos机办理,智能/扫码/二维码/微信支付宝pos机-北京万汇通宝商贸有限公司 | 数显恒温油浴-电砂浴-高温油浴振荡器-常州迈科诺仪器有限公司 | 软启动器-上海能曼电气有限公司| 馋嘴餐饮网_餐饮加盟店火爆好项目_餐饮连锁品牌加盟指南创业平台 | 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哈尔滨失眠医院_哈尔滨治疗抑郁症医院_哈尔滨精神心理医院 | 飞扬动力官网-广告公司管理软件,广告公司管理系统,喷绘写真条幅制作管理软件,广告公司ERP系统 | 自动记录数据电子台秤,记忆储存重量电子桌称,设定时间记录电子秤-昆山巨天 | 欧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无锡欧景装饰官网 | 江西自考网-江西自学考试网| 酒水灌装机-白酒灌装机-酒精果酒酱油醋灌装设备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运动木地板厂家,篮球场木地板品牌,体育场馆木地板安装 - 欧氏运动地板 | 电地暖-电采暖-发热膜-石墨烯电热膜品牌加盟-暖季地暖厂家 | 德国BOSCH电磁阀-德国HERION电磁阀-JOUCOMATIC电磁阀|乾拓百科 | 扬州汇丰仪表有限公司 | 密集架-手摇-智能-移动-价格_内蒙古档案密集架生产厂家 | 云南成考网_云南成人高考报名网 粤丰硕水性环氧地坪漆-防静电自流平厂家-环保地坪涂料代理 | 打孔器,打孔钳厂家【温州新星德牌五金工具】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酒水灌装机-白酒灌装机-酒精果酒酱油醋灌装设备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定量包装机,颗粒定量包装机,粉剂定量包装机,背封颗粒包装机,定量灌装机-上海铸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井式炉-台车式回火炉-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