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科學教案 >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

時間: 秀媛 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搜集生活中應用杠桿原理的事例說明杠桿的作用。

2、會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并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杠桿是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桿時的三種情況: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2、留心周圍事物,關注有關機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學重難點:

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并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演示實驗器材:果糖罐頭、螺絲刀、一根比較結實且長的木棍、支撐用的木墩;

分組實驗器材:簡單機械實驗盒、杠桿尺、鐵架臺、鉤碼、彈簧秤等。

2、學生準備:

鉛筆、硬幣、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種工具(剪刀、鉗子、鑷子、開瓶器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研究主題

1、談話:老師需要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現在我打不開罐頭。你們誰能幫助我?

【說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讓學生直接用手開;如果打不開,再問學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來幫忙。

2、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3、提問:如果現在要你移動的不是罐頭的蓋子而是一塊你根本搬不動的大石頭,你怎么辦?(學生討論并發表意見)

4、操作演示后揭示:這種用來撬開或者提升物體的工具叫杠桿,是人們最早使用的最為簡單的機械之一。相傳古埃及人就是用這種“棒”搬動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談話:這些“棍”、“棒”有什么特點?它們為什么能產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能撬動大石頭的裝置——杠桿。

二、認識杠桿的結構,探究杠桿的功能

1、談話: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所以要構成一個杠桿,必須有哪些材料?

(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

2、教師畫杠桿的示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分析,認識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等。

3、分組實踐操作活動。

⑴要求每個小組有一把尺子、一支鉛筆和一些硬幣。

⑵把鉛筆(支點)放在尺子的中間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兩端各放一枚硬幣,觀察發現了什么。

⑷指導學生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

⑸預測: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幣上再加一枚,會發生什么?

⑹做測試,并記錄結果。

⑺找出一種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兩枚硬幣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實驗并記錄他們的答案。

⑻在尺子兩端放不同枚硬幣的前進下,尋找到多種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討論實驗數據。通過實驗你有什么收獲?

5、討論:

⑴杠桿是否都省力?

⑵杠桿在什么情況下省力?在什么情況下費力?在什么情況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作簡單示意圖表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認一認大家帶來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嗎?

2、說說杠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桿?(剪刀、起釘錘、開瓶器、撬棒、老虎鉗、手推車、夾殼器、園藝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費力的杠桿?為什么費力還要用它?它還有什么作用?(鐵鍬、掃帚、鑷子、釣魚桿等,因為使用它們可以使操作活動變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種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天平、蹺蹺板)

3、觀察課本插圖: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費力的?

4、討論: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把整個地球撬起來。他說得有道理嗎?你覺得是否可行?

四、課后小結: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2

1、觀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征。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3、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植物之間也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

1、教師在校園內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2、觀察記錄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在上節課了解了有生命物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展開研究。本課的'編排始終圍繞植物的形態進行。通過對植物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獲取有關植物的多樣性、植物的外部形狀等方面的信息,滲透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知識。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利用“說說認識的校園里的植物”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聚焦在“植物”上,同時也為認識植物的多樣性尋找一個“增長點”。本課的主體活動是對植物進行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認識植物

1、了解學生事先觀察到的校園植物:說說你認識的校園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說名稱,也可描述外形。)

師生交流。

2、指導如何觀察,提出觀察要求:下面我們要到校園里去觀察這些植物。出示表格,講解要求。

我認識的校園

里的植物名稱生長環境生長特點

(可以寫也可以畫)高矮排隊

(按由矮到高順序排出)

……

3、學生實地觀察,教師隨時指導。

4、匯報交流。

5、小結:植物的外部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二、從局部認識植物

1、提出觀察任務:我們要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樹皮、樹葉和花。

2、講解如何觀察樹皮:先摸,有什么感覺?再拓樹皮,看拓下來的圖案有什么不同?

3、講解如何觀察樹葉:在樹枝的一個節上看葉子是怎樣長的?把它畫下來。

4、講解如何觀察花:比較兩種花形狀的不同,也把它畫下來。

5、師生觀察后交流。

6、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我們觀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點?

(集中在都有根、莖、葉、花、種子等結構特點上,都需要水分、空氣、陽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長大,都要呼吸……)

三、認識植物多樣性,給植物分類

1、看教科書第17頁,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還認識哪些植物?

2、談話:我們來給它們分類,說說你想怎樣分類。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電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風能、水能、熱能等)轉換來的二次能源。

本課共有三個活動:

1、了解各種各樣的電池。教材中列出了干電池、光電池、蓄電池、紐扣電池,以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了解它們把哪些能量轉化成了電能。

2、我們來發電。教材中安排了用電動機模擬發電的活動。教材中的用電動機來發電,難度很大,小電動機很小,露出來的小螺絲口很難拴住繩子,為此,我對這個實驗進行了改進。詳見教學過程,活動一。

3、了解發電真的電能從哪里來。

學情分析

在上一課中,學生認識了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這一課認識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這就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電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轉化。

第一課中學生已經能夠制成電流檢測器。學生對于電轉化成磁有了直觀感性的認識,這一課將磁鐵也纏上線圈,移動起來,反過來,就產生了電,可以用第一課的電流檢測器來檢驗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電池是把化學能或者光能轉化成了電能。發電的方法有多種。

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來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和閱讀資料認識電能的來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第二個活動,我們來發電,將磁能轉化成電能。

難點

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來的。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本課采取,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完成對“電能是哪里來”的理解。

1、借助第一課和前幾課對電產生磁,引出電能轉化成磁能,進而通過分組實驗,探究磁能轉化成電能的過程直觀看到電磁之間的互相轉化,轉化的方法。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發電廠的電是哪里來的。

2、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解剖一節電池,讓學生觀察電池的內部構造,理解電池作為有毒垃圾的特殊處理方法。

做一個濃鹽水電池和水果電池,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解剖好的一節1號電池

2、銅片、鋅片,導線,濃鹽水

為每個小組準備:

1、電流檢測器(羅盤和線圈組成的)

2、條形磁鐵

3、導線一米長

4、手搖發電機

實驗記錄單一份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1分鐘

同學們好,這個單元第一課我們學習了通電導線和線圈能引起磁針的移動,那么如何磁鐵移動是不是會產生電流呢?

出示做好的電流檢測器,說說構成和使用方法。

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里面其實也包含著,可逆性這一認知。比如,我們可以從一樓走到三樓,那么反過來,我也能從三樓下到一樓。

新授

活動一:我們來發電

分組實驗

(20分鐘)

1、每組一塊條形磁鐵,將導線纏到磁鐵上,和纏到鐵釘的方法一樣,注意兩端留出線頭,以便和電流檢測器相連。

這樣一個簡易的發電器就做好了,我們在進行電產生磁的實驗中,發現小磁針來回晃動。那么我們現在來回晃動磁鐵,是不是就產生了電呢?

2、觀察各組的實驗情況,適時停止實驗,進行小結。

3、教師小結:

這個實驗說明了,電能是從磁鐵晃動來的。磁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手搖發電機,也是利用搖把搖動使磁能轉化成了電能。

那么電能都是從磁轉化來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書:63頁各種各樣的電池。

1、各小組按照老師要求,做出簡易發電器,然后,開始實驗如何證明這個發電器發出了電,如何和我們前面做的電流檢測器連在一起。

2、討論交流實驗發現:

a、電能產生磁

b、磁鐵來回移動產生了電,電流檢測器里面的小磁針擺動起來了。

c、……

3、給每組下發手搖發電機,讓每個學生進行操作,觀察小燈泡是否亮了,進一步了解發電機的原理。

動手操作,教師適當引導做出簡易發電器,再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通過動手操作,真正理解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新授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電池(演示實驗)

(10分鐘)

提問:教材中列出了哪些電池,說說是將什么能轉化成了電能。

大家一定對電池很 感興趣,下面請大家看看老師解剖好一個一號電池,看看它的內部構造。

1、教師解剖一個一號電池,讓學生觀察里面的化學藥品。

2、濃鹽水電池:

將銅片和鋅片(廢電池外殼)插入盛有濃鹽水的杯中,用導線連接在“電流檢測器”上,可以看到產生了電流。

3、水果電池

做一個水果電池,將銅片和鋅片插入水果中,也可以產生電流。

請學生思考回答:電池為什么不能亂扔?

同學們感興趣,可以回到家里,也可以做一個水果電池。

新授

活動三:(5)

發電站的電是哪里來的?

現在我們了解了電池里的電是哪里來的,那么發電廠的電呢?

我們使用的絕大部分電是來自發電廠,發電廠都是用發電機來發電的。發電機和我們剛才做的簡易發電器類似。

煤電

是用煤燒鍋爐,化學能變成熱能,并把熱量傳給水,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帶動蒸汽輪機轉動,熱能變成動能,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動能變成了電能。

風力、水里發電就是靠風力和水流動的力量,推動渦輪機,渦桿轉動磁鐵產生電流。

填寫:64頁表格

課堂小結

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電是哪里來的,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

1分鐘

做一個水果電池

閱讀課外讀物,關于電學知識。

板書設計

電從哪里來?

來回移動纏著線圈的電磁鐵

銅片和鋅片 放入濃鹽水

產生了電流

電流檢測器里的小磁針轉動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運水游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3.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起學生對水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么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學的身上弄濕)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運水。

(1)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水槽里的水運到那邊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著撒了水。)

(2)學生運水。(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圖片。

師:看著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會流東,水很珍貴,要節約用水;誰能給人們帶來方便,也能帶來危害。)

(三)活動延伸:

師:今天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讓小水輪轉起來。(兩人一組)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5

一、平時作業

第一次作業

1、你對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有何看法?

2、國外科學課程標準對我國科學課程標準的制定有何啟示?

第二次作業

1、如何實現多種課程資源的合力作用?

2、為什么要重視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次作業

1、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兩種理性假設。

2、闡述小學科學課教師專業素養的構成。

具體要求:

(1)字跡清晰,書寫認真

(2)要點準確,內容充實

(3)統一用學校大的作業紙,分開寫,每次作業單獨存檔

(4)不做或整篇抄襲的,0分

二、副卷作業

任意選擇一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編寫教學設計方案。具體格式見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來,手填具體內容;“教師意見”不用填。

三、期末考試

題型: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業的提交時間截止20__年1月9日下午5點。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6

探究目標:

1、能設想出多種使物體運動起來的方案。

2、能夠用實驗證實自己的設想。

3、能夠正確描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知識目標:

1、能說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靜止轉為運動。

2、能辨別出物體的運動主要是由哪種力(如風力、水力、重力、彈力等)作用的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愿意動腦筋想出使物體運動起來的多種方法。

2、能夠與其他小組交流假設和實驗方法,并找出最好的辦法。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目標:

能聯系生活實際,舉出更多的力使物體運動發生改變的例子。

教學重點難點:能設想出多種使物體運動起來的方案,能夠用實驗證實自己的設想。

教具準備:橡膠球、大頭針等;其它:觀察記錄表、拓展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從學生們喜歡玩乒乓球、籃球,引入新課中小球的玩法:想出各種辦法讓小球由靜止運動起來,并且想想是什么力使它動起來。

二、活動:讓小球動起來

建議:3人一小組,先猜想與設計,然后自己驗證,再請同位同學學驗證。

1教師提出問題:你能用幾種方法讓小球動起來?看誰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妙。

2、想與設計:將自己的想法記在觀察記錄表中

3、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與設計。

設計讓小球動起來方案 實驗驗證 什么力

同學評價

4交流匯報:

小結:有多種方法可以使小球運動起來

5交流與評價:誰想的方法多而奇特

6思考:

⑴ 實驗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靜止變為運動的?并將結論寫在教材的橫線上(P38)。

⑵ 結合課本P38中圖片請學生說出圖中的物體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開始運動的?

⑶ 讓學生結合生活舉出更多人們如何利用力使物體運動發生改變的例子。

物體運動方式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1、物體運動起來方式是不是一樣的?

2、結合P39圖請學生自己說說這些運動分別屬于哪種運動方式:平動、轉動、振動的特點:并分辨出每種形式的特點。

3、學生舉例說說物體運動的方式。

三 、拓展延伸(每個學生一份)

1、填空:

⑴ 我知道 力,可使小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⑵ 我知道帆船、箭、碾子分別在 力的作用下開始運動的。

⑶ 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屬于轉動的是 ;屬于平動的是 ;屬于振動的是 。

A、轉椅的運動 B、鐘擺的運動 C、滑滑梯 D、敲擊音叉后產生的運動 E、拉抽屜 F、自行車輪的運動

2、帆車比賽(課外小組自己組織完成)

A、比賽規則:

⑴、只能用嘴吹一口氣。⑵、吹車的什么部位都行。⑶、車的行程遠者為贏。⑷、各大組組長負責組織本組學生課外比賽,將結果匯報給老師。

B、比賽帆車說明:

學生課外自己參考下面材料和右上圖制作一個帆車:塑料瓶蓋、彩紙、吸管、厚紙板、剪刀、膠帶、大頭針、乳膠。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化后,它的性能會發生改變。

2.性能得到改變與優化的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學探究:

1.通過折的方法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造,比較紙在改變前后的變化。

2.在老師引導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紙折疊前后紙的承重、隔熱、彈性等方面的變化。

科學態度:

1.激發學生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

2.嘗試多角度、多方式地認識材料。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了解材料會隨著人類的需求而不斷改進。

二、教學準備

1.學生材料:普通A4紙、橡皮、訂書機、方形塑料盒、熱水、活動手冊、小盒子、卡紙帶。

2.教師材料:瓦楞紙板、課件、紙彈簧、普通A4紙、紙彈簧禮盒。

三、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張普通A4紙)小朋友們,認識嗎?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板書:普通紙)它有什么特點呢?(板書:薄、軟、容易撕、可以畫……)

2.你有什么辦法讓這張紙發生變化嗎?

3.今天,老師沒有帶剪刀、彩色筆等工具,所以,我們用折的方法讓它發生神奇的變化。注意,是神奇的變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們來看,這張普通的紙橫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塊的重量。(演示)我們要來折一折,讓這張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想挑戰嗎?(ppt出示要求:挑戰任務1:讓加工后的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挑戰時間:2分鐘,音樂響起,停止挑戰。)注意,成功的小組要保護好自己的紙,等會要上臺來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紙每人一張,塑料盒和訂書機同桌共用。

4.學生活動:每人一張白紙,嘗試著用折的方法讓白紙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

5.(瓦楞狀紙)上臺接受挑戰,展示說一說,你是怎么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學也是這樣折的嗎?一樣的嗎?

(二)實驗探究、交流研討

1.是什么讓這張白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呢?這兩張紙有什么不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折疊后白紙側面的形狀。這種波浪形的紙,(板書記錄紙的側面形狀)我們把它叫做瓦楞狀紙。(板書:瓦楞狀紙)

2.經過我們的加工,瓦楞狀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較重的東西,那它還有其他方面的變化嗎?讓我們一起來測試一下紙的變化。怎么測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實驗記錄單。會操作嗎?真的會?那老師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該怎么來操作?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小小的提醒:兩人合作;每個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完成后,整理材料上交。特別提醒,手拿玻璃瓶時小心燙手!!!

3.匯報交流(板書:承重本領好,隔熱好,有彈性)

(三)舉例應用、引導思考

1.你在哪里見到過瓦楞狀紙?介紹瓦楞狀紙的應用。

2.觀察瓦楞紙板。瓦楞紙板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3.(ppt)出示各種瓦楞狀紙的應用,思考:這些物品為什么要用瓦楞狀的紙做?

4.小結:我們把一張白紙折成瓦楞狀的紙后,它的承重能力變強了,隔熱效果好了,而且還有彈性了。

(四)課后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們利用了折一折這么簡單的方法,加工了一張白紙,使這張白紙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對一些常見的材料進行加工改造,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2.課后,我們嘗試著在報紙上刷一層食用油,再拿一張沒有加工過的報紙,往兩張紙上分別滴上一滴水,觀察它們的變化。播放視頻。(活動手冊)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參與制造人工彩虹實驗,知道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了解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所反射的光的顏色所決定的。

2、能對本小組的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對其他小組的設計提出合理的建議。

3、養成在實驗過程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發現新問題的好習慣。

其中組織學生參與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是教學重點,設計提出研究問題、實驗方案是教學難點。

教學流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探究

1、談話: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原理,我們解決了生活中許多地方的采光問題,還設計了自己的“陽光小屋”。你設計的“陽光小屋”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什么問題嗎?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匯報設計的陽光小屋和問題

3、教師小結,提出新的研究問題——怎樣才能是我們的陽光小屋充滿色彩?

設計意圖:問題來源于生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活動中的基礎,學生經歷了陽光小屋設計,學生在匯報交流中總結了小屋的特點,一是陽光要充足,二是通風效果好,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提出“怎樣讓小屋充滿色彩?”,探究問題自然生成,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實驗導學、交流導疑

1、引入實驗:學生閱讀課本25也中的資料卡——課件欣賞圖片——匯報收獲和啟示

2、小組實驗(一)——制造人工彩虹

——教師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欲望。

——介紹實驗材料,展示實驗要求(實驗材料:三棱鏡、手電和白色紙板;實驗要求:①在準備的實驗材料里找出實驗所需的器材:手電、白紙片和三棱鏡。②實驗中認真觀察,把看到的現象記錄下來。③實驗后小組討論,根據觀察的現象對陽光的顏色做出結論。)

——小組實驗,觀察現象,分析結論

——匯報展示,在交流中理解光的色散現象和光的顏色(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并且是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序列排列的)。

設計意圖:把學生置于實驗探究活動。學生探究怎樣讓小屋充滿色彩,一是感到突然或者困難,教學時利用課本中的資料和彩虹圖片做啟示,學生會有新的想法,把陽光變成彩虹,便自然引入“制造人工彩虹實驗”,直接要求學生實驗,也會是一籌莫展,以演示實驗示范、展示要求規范實驗、匯報交流突出探究,讓實驗順利進行,并能有所收獲。

3、小組實驗(二)——物體的顏色

——問題引導,紅花綠葉這些物體的顏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小組實驗:將人造彩虹投射到不同顏色的紙板上,紙板會呈現什么顏色?

——全班交流,解開疑惑

——引導小結,歸納結論(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式。學生把普通白光分離出七色光后,便會對物體的顏色產生疑問,有了前一個實驗和猜想的基礎,讓學生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將實驗探究引向深入,能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檢測導練、知識應用

應用解釋現象:

1、夏天人們都喜歡穿淺顏色衣服,特別是白色的,不喜歡穿深色衣服,特別是黑色的。這是為什么?

2、房間里人們為什么總喜歡把墻壁刷地又光滑又白?

3、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設計意圖:知識在應用中鞏固。學生探究了有關陽光的顏色組成和物體的顏色知識,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把探究出得知識應用于生活,起到應用、檢測和鞏固的作用。

(四)交流總結、拓展延伸

1、匯報收獲,體驗成功

2、實驗延伸:用平面鏡和水做實驗在制彩虹。

設計意圖:在匯報收獲時體驗成功,在閱讀“知識鏈接”延伸,在要求繼續研究中拓展。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9

一、設計思路: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課堂教學要“重學生發展”,輕“知識傳授”;重學生“研”,輕教師“教”;重“探究過程”,輕“探究結果”。擺脫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發展。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著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作為探究的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新課程的教學思路,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重視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結合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律,把知識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情感、態度的過程中,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認識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了解古代造紙技術和現代造紙工藝一般流程。知道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2、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經歷“制漿——灌漿——濾水——壓干成紙”的簡單手工造紙過程。讓學生體驗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

3、情感目標:

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勤儉節約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簡單的“造紙”過程,進一步理解紙是由各種纖維經過加工而成的。

四、教學難點: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經歷造一張紙的完整過程,并探究解決有關紙的相關研究問題。

五、教學準備:

1、紙巾、玻璃杯、清水、攪拌棒、棉布、毛巾等每小組一份。

2、古代和現代造紙工藝的影像、圖片或文字資料。

3、民豐造紙工廠的造紙工藝流程的錄像。

六、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二)實驗探究

(三)交流成果

(四)拓展延伸

教師活動設計

師:上節課,我們研究了許多紙的性質。你們還記得嗎?

師:那么誰能告訴大家,造紙術是哪個國家最早發明的,又是怎樣造出來的?

師:(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觀看古代造紙的過程。

師:(課件演示)

師:看了這些圖片與資料,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愿望,你們猜猜看是什么?你們又有什么想法?

師:對,造紙,今天我們也來造一張紙。

師:看到桌上的材料,小組成員討論一下,我們小組打算采用怎樣的方法,選用哪些材料,按照怎樣的方法來造紙?

師:請各小組發表自己的設計方案。

師:請大家選擇合適的方案進行分組實驗。

師:一邊巡視指導,一邊以一個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實驗中。

師:剛才大家的探究很投入,研究的成果也出來了。現在誰能告訴大家,紙是怎樣一步一步造出來的?

師: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共同歸納造紙工藝的一般過程。

師:(板書)造紙的過程:

(1)調制紙漿。

(2)濾水壓平成“紙”。

(3)從棉布上把“紙”揭下來。

師:召開造紙工藝成果發布會。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師:誰還愿意說出自己的發現?

師:比較一下,我們造的紙的厚薄一樣嗎?紙面平整嗎?怎樣才能造一張厚薄均勻的紙?

師:我們現代的造紙工廠,是不是也像我們這樣造紙的嗎?

師:(出示錄像片)觀看嘉興民豐造紙廠的造紙工藝流程,教師略加解釋、補充、說明。

師:本節課你的最大收獲有哪些?還有什么疑問?還有什么想法?

師:(總結)。

小小一張紙,涉及到那么多的科學知識,請大家在課外搜集一些紙品材料,準備下一節課繼續探究有關紙的相關問題。

學生活動設計

生:紙由各種纖維組成的。不同的紙在顏色、光潔度、厚薄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生:學生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發現。講述古代造紙的工藝流程。

生:觀看課件。

生:造紙,自己親手造一張紙。

生:各小組成員,紛紛商量自己的活動方案。

生:各小組發表自己的實驗研究方案。其他小組的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的方案。

生:學生實驗操作開始。

生: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情況。

生:各小組紛紛推出自己的作品。

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組給予補充、完善。

生:學生根據查閱的有關資料,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生:觀看有關錄像。

生: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與困惑。

生:整理器材,離開教室。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比較現代自行車與過去自行車的差別中發現自行車的傳動方式。

2、能夠通過觀察和實驗發現一些傳動裝置的結構和作用。

3、能夠對兩種傳動方式進行比較。

4、會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方式。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傳動裝置及傳動裝置的.作用。

2、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結構和功能。

3、了解自行車是怎樣傳動的。

4、認識玩具和常見機械的傳動裝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樂于進行有關傳動的研究活動。

2、能夠留心觀察所見到的機械傳動方式。

教學準備:

自行車、齒輪、鏈條、皮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1、你們知道自行車為什么會向前進嗎?

2、交流。

3、比較兩種自行車的差別。

4、重點觀察現代自行車。

5、讓學生交流使自行車向前進的動力來源。

6、教師講解部分結構,齒輪、鏈條。

二、探索和調查

1、自行車是如何利用齒輪和鏈條行進的,請學生畫出示意圖。

2、展示、交流示意圖。

3、制作鏈條傳動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講解鏈條傳動的概念。

6、讓學生解釋,鏈條傳動需要哪些基本構件。

7、讓學生說,鏈條傳動的作用。

8、如果沒有了條,兩個齒輪之間可以構成簡單機械嗎?

9、出示齒輪傳動裝置。

10、講解齒輪傳動的構成和名稱。

11、比較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區別。

12、觀察傳動裝置的正轉和反轉。(大輪帶小輪和小輪帶大輪的區別)

13、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在生活中分別適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顧和解釋

1、研究自行車蹬一腳踏板,后輪轉幾周。

2、量量自行車車輪轉一圈,在地上行進多長距離。

923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网站建设-企业网站建设-建站公司-做网站-北京良言多米网络公司 | 磁力加热搅拌器-多工位|大功率|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司乐仪器官网 | 层流手术室净化装修-检验科ICU改造施工-华锐净化工程-特殊科室建设厂家 | 粘度计,数显粘度计,指针旋转粘度计 | 汽液过滤网厂家_安平县银锐丝网有限公司 | 威海防火彩钢板,威海岩棉复合板,威海彩钢瓦-文登区九龙岩棉复合板厂 | 四川职高信息网-初高中、大专、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信息网 | 防爆鼓风机-全风-宏丰鼓风机-上海梁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磁力反应釜,高压釜,实验室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 | 圆窗水平仪|伊莉莎冈特elesa+ganter | 泵阀展|阀门展|水泵展|流体机械展 -2025上海国际泵管阀展览会flowtech china | 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学模型|急救护理模型|医学教学模型上海康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皮带式输送机械|链板式输送机|不锈钢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械设备——青岛鸿儒机械有限公司 | 合肥宠物店装修_合肥宠物美容院装修_合肥宠物医院设计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无轨电动平车_轨道平车_蓄电池电动平车★尽在新乡百特智能转运设备有限公司 | 衬塑管道_衬四氟管道厂家-淄博恒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压接机|高精度压接机|手动压接机|昆明可耐特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胶泥瓷砖胶,轻质粉刷石膏,嵌缝石膏厂家,腻子粉批发,永康家德兴,永康市家德兴建材厂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震动筛选机|震动分筛机|筛粉机|振筛机|振荡筛-振动筛分设备专业生产厂家高服机械 | 伊卡洛斯软装首页-电动窗帘,别墅窗帘,定制窗帘,江浙沪1000+别墅窗帘案例 | 储气罐,真空罐,缓冲罐,隔膜气压罐厂家批发价格,空压机储气罐规格型号-上海申容压力容器集团有限公司 | 创绿家招商加盟网-除甲醛加盟-甲醛治理加盟-室内除甲醛加盟-创绿家招商官网 | 北京网络营销推广_百度SEO搜索引擎优化公司_网站排名优化_谷歌SEO - 北京卓立海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礼至家居-全屋定制家具_一站式全屋整装_免费量房设计报价 | vr安全体验馆|交通安全|工地安全|禁毒|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体验教室-贝森德(深圳)科技 | 无硅导热垫片-碳纤维导热垫片-导热相变材料厂家-东莞市盛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货架订做_组合货架公司_货位式货架_贯通式_重型仓储_工厂货架_货架销售厂家_杭州永诚货架有限公司 | 土壤墒情监测站_土壤墒情监测仪_土壤墒情监测系统_管式土壤墒情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石油/泥浆/不锈钢防腐/砂泵/抽砂泵/砂砾泵/吸砂泵/压滤机泵 - 专业石油环保专用泵厂家 | 石家庄装修设计_室内家装设计_别墅装饰装修公司-石家庄金舍装饰官网 | 深圳公司注册-工商注册代理-注册公司流程和费用_护航财税 | 成都办公室装修-办公室设计-写字楼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四川和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曙光腾达官网-天津脚手架租赁-木板架出租-移动门式脚手架租赁「免费搭设」 | 搪瓷反应釜厂家,淄博搪瓷反应釜-淄博卓耀 | 济南轻型钢结构/济南铁艺护栏/济南铁艺大门-济南燕翔铁艺制品有限公司 | 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 丹佛斯变频器-丹佛斯压力开关-变送器-广州市风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河南生物显微镜,全自动冰冻切片机-河南荣程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