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1】
活動名稱:
注意安全用電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fā)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電器的用途: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品,你知道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么作用?
(2)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么呢?
(3)你知道電從哪里來?(發(fā)電站)(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fā)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fā)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么辦?(用專用膠布包裹)(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么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里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fā)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并知道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看圖說說: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這樣做對嗎?
使幼兒知道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前給幼兒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在安全用電環(huán)節(jié)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錄像,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讓幼兒分組自由討論的方法,自由的探索家用電器的名稱、功用等,幼兒興趣很濃,討論得很激烈,很多幼兒能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講出自己知道的想法、結果。最后又啟發(fā)幼兒用記錄的形式區(qū)分家用電器。很多幼兒能分辯出是否是家用電器,本次活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的教學效果。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家居用電的基本知識,認識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掌握安全用電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養(yǎng)成良好的用電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難點:讓學生真正理解并在實際生活中遵守安全用電的規(guī)定。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演示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3 分鐘)
通過播放一段因用電不當引發(fā)火災的視頻,引起學生對家居用電安全的重視,導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
知識講解(15 分鐘)
(1)介紹電的基本知識,如電的產生、傳輸和作用。
(2)講解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列舉一些因用電不當導致的事故案例。
(3)詳細說明家居用電的安全方法和注意事項:
認識電源插座和插頭,了解不同類型的插座和插頭的用途。
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或插頭。
不要在電器周圍堆放易燃物品。
不要私自拆卸電器。
發(fā)現(xiàn)電器故障或漏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并通知家長或專業(yè)人員維修。
案例分析(10 分鐘)
展示幾個家居用電安全的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案例中的錯誤行為和正確的處理方法。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fā)言,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演示操作(5 分鐘)
教師現(xiàn)場演示正確使用電器和插頭的方法,以及如何切斷電源等操作,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安全用電的方法。
總結歸納(5 分鐘)
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強調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用電安全。
布置作業(yè)(2 分鐘)
讓學生回家后向家長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并檢查家中的電器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對家居用電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安全用電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演示操作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在教學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一些專業(yè)術語的理解還存在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講解和引導。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勇敢精神,激發(fā)其自信心。
2、提高幼兒在危機時刻的自我保護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獨自在家時的自我保護方法,能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5、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準備: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練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請幼兒觀看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請小朋友觀看小節(jié)目,看過后,你就會找到答案。
二、展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獨自在家》,老師進行旁白。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什么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為什么?"教師: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請小朋友再觀看一遍表演。
2、請幼兒再觀表演老師重點講述能表現(xiàn)亮亮勇敢的地方。
提問:
——亮亮一個人在家時,為預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準備?
——當他聽到"嘀嘀嗒嗒"聲音時,他又是怎么做的?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為什么?"小結:亮亮獨自在家,想了許多辦法克服困難,真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好孩子。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沒有獨自在家呆過?獨自在家時感受如何?你認為自己勇敢嗎?"
4、請幼兒自由結伴互相討論:獨自在家時可以干什么?如果陌生人敲門、有電話找爸爸媽媽、突然停電等情況發(fā)生,該怎么辦?
5、請幼兒共同為獨自在家時出點子,想辦法。
老師設計幾種情景,請幼兒來表演。
如:陌生人敲門、來電話了、下雨了等,讓幼兒充分體驗生活是錯綜復雜的',要學會自我保護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做一個真正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互動的孩子,頒發(fā)小獎品,激發(fā)幼兒下次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信心。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jīng)驗準備: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
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xiàn)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xiàn)象,發(fā)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三)教師總結
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以及安全標志。
2、能仔細觀察、分析哪些食品時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隱患。
3、在生活中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克制自我,少吃零食。
活動準備
1、各種食品包裝袋及瓶、罐。
2、霉變及變質的食品若干。
3、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注意過食品包裝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規(guī)超市買的食品外包裝上會有生產日期和安全標志,你們明白嗎?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觀看教學掛圖,認識生產日期和安全標記。
①教師出示掛圖上的生產日期及安全標志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辨認。
教師提問:圖中的食品包裝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數(shù)字和圖案?它們有什么用?
②教師給出正確答案:這是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安全標記,它們能夠告訴我們所購買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能夠放心食用,在保質期內的食品時安全的,過了保質期就壞掉了,吃了可能會生病,有安全標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沒有安全標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購買和爸爸媽媽去買食品,能夠提醒他們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安全標志,如果你不會計算保質期到什么時候,能夠問問身邊的大人。
(2)觀看教學掛圖,學習分辨變質食品的正確方法。
①教師出示掛圖上其他三幅圖片
教師提問:面包上方有什么,還能吃嗎?開封后擱了一段時光的食品怎樣才能明白有沒有變質呢?牛奶、豆?jié){能在溫室下放很久嗎?
②請幼兒回答,大家評論
③教師小結:在吃食物之前,我們要確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能夠先用眼睛仔細地觀察一下有沒有霉點,是不是變色了,還能夠用鼻子聞聞有沒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顏色和味道改變,就說明這個食物壞掉了,不能吃了,新鮮牛奶、豆?jié){在室溫下不能放太久。
3、活動展開:實地觀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隱患
①師:我那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裝以及各種食品,請小朋友來當食品檢驗員,檢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②每次請3~5名幼兒,并群眾檢查討論。
③討論零食中的安全隱患,克制自我,少吃或不吃零食。
教師小結:所以,小朋友們要少吃或不吃這樣的零食,才會健康成長。
活動總結:注意食品安全。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6】
一、教育目標:
1、感受與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2、知道在家要如何注意安全。
3、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知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有安全教育的基礎。
物質準備:拱形門、紅綠色線、PPT、彩色 圖片、小房子,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幼兒按照事先教師發(fā)給的入場券陸續(xù)進場尋找自己的位置。
2、活動主體:
師:我們有兩個媽媽,特別的苦惱,她們的孩子們太調皮了,希望小朋友們幫他們的孩子,告訴他們在家應該怎樣做,小朋友們愿不愿意?
(1)教師講述游戲規(guī)則(兩隊各派出代表來參加比賽,只有答對了題目才能夠繼續(xù)進行游戲,對方隊伍的.人做裁判進行裁決)。
(2)雙方首發(fā)隊員入場,進行答題。
紅隊所遇題目:
第一題:陌生人敲門怎么辦?
第二題:在家是否可以爬到高處?
第二組隊員替換。
第三題:碰煤氣對與否?
第四題:看見貌似好吃的東西應不應該放到嘴里。
綠隊所遇題目:
第五題:碰不碰刀 具?
第六題:在家里是否能夠獨立洗澡或者碰觸浴室東西。
第二組隊員替換。
第七題:在家能否玩火?
第八題:陌生人在家附近一直轉,想進來怎么辦?
四、活動結束:
雙方幼兒通過所有所遇關卡之后會到達終點,教師在小房子中準備了獎品,獎勵通過關卡的勇敢的小朋友。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大家拿到什么獎品?我們拿著獎品去參加PARTY好不好?
幼兒與教師一同退場。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家居火災的危害和原因,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掌握家居火災的預防方法和逃生技巧,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責任感,養(yǎng)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家居火災的預防方法和逃生技巧。
難點: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正確運用火災預防和逃生技巧。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模擬演練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3 分鐘)
播放一段家居火災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火災的危害,導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
知識講解(15 分鐘)
(1)介紹家居火災的危害,如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
(2)分析家居火災的原因,如電線短路、過載使用電器、用火不慎等。
(3)講解家居火災的預防方法:
定期檢查電線和電器設備,及時更換老化的電線和損壞的電器。
不要在室內亂扔煙頭,不要在床上吸煙。
做飯時要有人看守,避免油鍋起火。
不要在樓梯間、通道等地方堆放雜物,保持疏散通道暢通。
(4)介紹家居火災的逃生技巧:
迅速撤離,不要貪戀財物。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
按照疏散指示標志的方向逃生,不要乘坐電梯。
如果無法逃生,應關閉門窗,用濕布堵住門縫,等待救援。
案例分析(10 分鐘)
展示幾個家居火災的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案例中的火災原因和逃生方法是否正確。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fā)言,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模擬演練(10 分鐘)
組織學生進行家居火災逃生模擬演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逃生技巧。教師在演練過程中進行指導和點評。
總結歸納(5 分鐘)
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強調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消防安全。
布置作業(yè)(2 分鐘)
讓學生回家后與家長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火災逃生計劃,并進行演練。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對家居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火災預防和逃生技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模擬演練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逃生技巧,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在演練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緊張情緒影響了逃生的速度和效果,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心理輔導和訓練。
學生居家安全班會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尖利、危險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結合重點教育幼兒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對幼兒加強安全知識教育。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應變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平時能接觸到的尖里利物品,如筆、筷子、剪子、小刀、小樹枝等
2、故事《家里突然來了陌生人》,視頻欣賞《豬小弟最怕誰》
活動過程:
1、 介紹準備好的一些尖利物品的`名稱、形狀及用途。讓幼兒了解這些物品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2、 讓幼兒根據(jù)切身體會談尖利物品使用不當時,會對人造成危害(劃傷、割破等)。
3、 討論如何正確使用尖利物品,保護自己或別人不受到傷害,學習正確使用筆、剪刀、筷子、等。
小結:在使用尖利物品時,不能將尖利的物品拿在手上隨意揮舞,也不能含著筷子、吸管或用小棒串著的食物追逐。尖利的物品用完后要及時收拾好。(特別要提醒幼兒,他們年紀還小,有一些尖利的物品還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嘗試,更不能當玩具玩。)
利用情境表演引導幼兒了解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辦法。
讓幼兒看情境表演,學會"家里突然來了陌生人"的處理辦法。
當你一個人在家里,有人敲門,如果這個人你不認識,你該怎么辦?如果這個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又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小朋友遇到有陌生人來訪,沒有先打開門,而是先問清來人是誰。現(xiàn)在社會上有壞人,如不問清,很可能會讓壞人鉆空子,小朋友們也要當心。對待爸爸媽媽的客人要禮貌熱情。
幼兒在沒有成人看護時應該注意以下幾條:
1、不能從高處往下跳或從低處往上蹦。要告訴幼兒不爬樹、爬墻、爬窗臺。
2、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推門時要推門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門縫里。在家中手和頭不伸出窗外。
3、不能將玩具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傷害等等。
4、對幼兒進行防觸電教育,首先要告訴幼兒,不能隨便玩電器,不拉電線,不用剪刀剪電線,不用小刀刻劃電線,不將鐵絲等插到電源插座里等等。
5、告訴幼兒,一旦發(fā)生觸電事故,不能用手去拉觸電的孩子,而應及時切斷電源,或者用于燥的竹竿等不導電的東西挑開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