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高中免費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一份優秀的教案應該考慮到所需教具的準備,例如教學用具、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等,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怎么寫好高中免費教案?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免費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高中免費教案

高中免費教案篇1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基本史實,理解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背景及實施步驟;

2、掌握歐亞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各國內部的民主改革;華沙條約組織;經互會等史實,歸納二戰后社會主義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國的分裂;朝鮮半島的分裂;古巴導彈危機等史實,正確分析“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過程與方法 問題探究 對比分析 史料研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兩極世界的形成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大國的爭霸是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要維護世界和平,必須反對霸權主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蘇兩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中最重要的兩股力量,團結合作,共同為打敗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戰后,兩國的合作關系逐漸發生變化。

(多媒體:打出丘吉爾在富爾頓發表的演說中的一句話)

提問:丘吉爾的演說表明了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態度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正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師:戰后美、蘇兩國的對峙爭霸,使世界進入了“冷戰”時期。

提問:什么叫“冷戰”?

一、美國的“冷戰”政策

師:接下來我們首先要了解有關冷戰的背景(多媒體播放雅爾塔會議上三巨頭圖片)

提問:二戰后期,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上討論了哪些問題?

過渡:雅爾塔體系,奠定了戰后兩極世界格局的框架。從此后開始,美蘇兩國開始在各個領域進行爭霸活動。

師:(多媒體打出有關戰后美、蘇兩國經濟、軍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國家利益不同的材料)

提問:美國發動對蘇“冷戰”的原因何在?

師:(介紹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及其8000字電報)

(敘述)1946年,丘吉爾在富爾頓的演講,成為了美國對蘇聯實行“冷戰”的導火索;

1947年3月,杜魯門發表演說,標志著“冷戰”的開始。

師:(多媒體打出問題,思考)

美國的冷戰具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有何表現?

(多媒體提供有關戰后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殘破、政治的典型事例)

提問:美國對歐洲提供經濟援助的原因?

過渡:對西方國家進行援助,對于東歐各國不愿與美國合作的國家政治上進行遏制,經濟上的封鎖

(多媒體投出“北約海軍軍事演習”圖片以及美國建立“東南亞軍事條約網”的相關資料)

提問:北約軍事集團的建立對世界局勢產生的影響?

二、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

過渡:隨著美國開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也加強了相互聯系,以打破美國的遏制。

提問:社會主義陣營中主要有哪些國家?重點強調:

1、東歐各國中很多國家是在蘇聯的直接幫助下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對蘇聯又很強的依賴性。

2、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對維

護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2)提問:歐亞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過渡:除此之外,社會主義各國為了進一步加強在經濟、軍事上的合作。

(3)提問:蘇聯等國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抗?

三、“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師:處于美蘇冷戰下,整個世界處于戰爭的威脅中,雖然從整個世界看,美蘇實力的均衡,對峙保證了世界的相對穩定,但從局部地區來說,美蘇的沖突卻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裝沖突。

柏林危機

(多媒體提供相關的柏林墻圖片,文字資料)

朝鮮戰爭

(討論:你認為柏林及朝鮮分裂以及美國發動朝鮮戰爭的原因)

師:(點評)

1、朝鮮分裂是由于美蘇在戰后處于政治原因認為的割裂了朝鮮半島,處于美蘇自身的戰略需要,不顧弱小國家的利益。

2、美國發動戰爭是為了保證其在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利益,維護亞洲地區的戰略軍事。

過渡:美蘇除了政治對抗外,在軍事上也激烈對抗,尤其是古巴導彈危機,使整個世界處于核戰爭邊緣

(多媒體打出相關的歷史圖片,地圖,數據和文字資料)

討論:古巴導彈危機最終解除的內在原因?

(蘇聯的實力要略遜于美國,同時雙方都保持了克制)

高中免費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橢圓是圓錐曲線的一種,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所以這部分內容中的知識點學生必須達到理解、應用的水平;

2、利用投影、計算機模擬動點的運動,增強直觀性,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對橢圓定義的理解,其中a>c容易出錯。

教學難點:方程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www.fwsir.com):

(1)復習

提問:動點軌跡的一般求法?

(通過回憶性質的提問,明示這節課所要學的內 容與原來所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為后面橢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作好準備。)

(2)引入

舉例:橢圓是常見的圖形,如:汽車油罐的橫截面,立體幾何中圓的直觀圖,天體中,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等等;

計算機:動態演示行星運行的軌道。

(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學習橢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計算機形成生動的直觀,使學生印象加深,以便更好地掌握橢圓的形狀。)

(3)教學實施

投影:橢圓的定義:

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和等于常數(大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橢圓。這兩個定點叫做橢圓的焦點,兩焦點的距離叫做焦距(一般用2c表示)

常數一般用2表示。(講解定義時要注意條件:)

計算機:動態模擬動點軌跡的形成過程。

提問:如何求軌跡的方程?

(引導學生推導橢圓的標準方程)

板書:橢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略)

(推導中注意:1)結合已畫出的圖形建立坐標系,容易為學生所接受;2)在推導過程中,要抓住“怎樣消去方程中的根式”這一關鍵問題,演算雖較繁,也能迎刃而解;3)其中焦點為F1(,0)、F2(c,0),;4)如果焦點在軸上,焦點為F1(0,)、F2(0,c),只要將方程中,互換就可得到它的`方程)

投影:橢圓的標準方程:

()

()    

投影:例1平面內兩個定點的距離是8,寫出到這兩個定點的距離的和是10的點的軌跡方程

(由橢圓的定義可知:所求軌跡為橢圓;則只要求出、、即可)

形成性練習:課本P74:2,3

(4)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橢圓的定義中,

②橢圓的標準方程中,焦點的位置看,的分母大小來確定

③、、的幾何意義

(5)作業

P80:2,4(1)(3)

高中免費教案篇3

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2、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重點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學習演講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文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作者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難點:作者如何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設想

1、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2、從課外搜集梁啟超事跡,讓學生講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練習給課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學習語文理應進行的一項專門的基本訓練。本課在練習當中設了一道作旁注的題,是一種引導,以后每學一課都照此辦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課之前呢,先請同學們拿出一支筆,一張紙。今天上課之前呢,先讓同學們做個知識競猜題。請根據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誰?

①他聰穎過人,“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6歲時中舉人,被譽為“嶺南奇才”②他是中國近代百年歷史中,成就與貢獻巨大的人。③他是廣東新會人。④他著作頗豐,著有148卷,長達1000余萬字的《飲冰室合集》。

同學們都有答案了嗎?是的,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主人公――梁啟超。

那說起梁啟超,想來同學們對他并不感到陌生。初中時候歷史書上見過他的名字,我們學《再別康橋》的時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敵”梁思成是他的兒子。那同學們能不能告訴我梁啟超有哪些事跡啊?(戊戌變法、云南起義、康梁)。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赴北京參加會試,追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1896年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編輯《西政叢書》,次年主講時務學堂,積極鼓吹和推進維新運動。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戊戌變法后逃亡日本。初編《清議報》,繼編《新民叢報》,堅持立憲?;?,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紹西文資產階級社會、政治、經濟學說,對當時知識界有較大影響。辛亥革命后,以立憲黨為基礎組成進步黨,出任袁世凱政府司法總長。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__反袁;后又組織研究系,與段祺瑞合作,出任財政總長。五四時期,反對“__孔家店”的口號。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頗有特色。晚年在清華學校講學。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學、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學等。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從歷史書上,我們知道,梁啟超是個叱咤政壇的人。但同學們知道嗎?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那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著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梁實秋(1902-1987),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原名治華,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學于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貒?,曾先后任教于東南大學、暨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主編《時事新報》副刊《青光》《益世報·文學周刊》《中央日報》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編《新月》月刊。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臺灣省立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續集),文學評論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原名:梁治華

成就: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續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莎士比亞全集》《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三、默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并思考:

1、齊讀生字詞:戊(wù)戌(xū)叱咤(zhà)蒞(lì)臨

迥(jiǒng)異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

酣(hān)暢薊(jì)北

2、文章記敘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音容笑貌學者風度

3、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為什么梁啟超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說他在演講時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并參照課后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

板書如下: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形

梁步履穩健神

任氣質風神瀟灑(瀟灑自信)兼

公眼神光芒四射備

演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講聲音:沉著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穩睿智)

特內容:豐富有趣,旁征博引(博聞強識學識豐富)

點動作:成為表演,手舞足蹈(自由灑脫)

表情:狂笑太息痛哭(酣暢淋漓感情豐沛)

總結梁任公的形象:撇開政壇上的梁任公不說,在文壇上,梁任公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4、文中是如何展示梁任公特點的?

——對梁任公的特點不是抽象的概說,而是具體化為各種表現,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有形貌特點,表情特點,聲音特點,動作特點,氣質特點,講稿特點等,可以籠而統之概括為: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致,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健而瀟灑。

5、如何品味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

——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蔽淖植欢啵軅魃瘛?梢苑謨蓪樱呵耙粚訉懮聿?、肖像、衣著,后一層寫精神氣質,也就是說既寫實相又寫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點,又略有夸飾?!帮L神瀟灑”“光芒四射”就是夸飾,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由衷的贊美之情。

6、本文是敘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敘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對梁的敬仰、欣賞、贊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①直接表達

A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著無限的景仰

B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C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A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B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

C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達

A描寫外貌,著重于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梁,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四、重點研讀

(一)第四自然段

讓學生模仿這極富個性的開場白,并借機向同學們講一些演講知識:

從演講內容上說要注意文章結構、論點、論據及其構思要新穎,在論述過程中能旁征博引,適當增加一些其他因素如手勢,或者其他恰當的肢體動作來為演講增色,此外還要注意語速、語音、詞匯和表情。具體說來可以分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主題

1、主題鮮明,思想性強

2、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3、思維敏捷,邏輯性強

語言表達

1、語言優美,準確簡明

2、抑揚頓挫,鏗鏘有力

3、表達流暢,口齒清晰

4、普通話標準

藝術表現

1、富有__,感染力強

2、精神飽滿,表情自然

3、肢體語言使用恰當

演講效果

1、觀眾反應好

2、氣質、形象、著裝

3、時間掌握好

(二)第五自然段

①樂府詩《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耐公何。

古今注: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

一年夏天,下了一夜的暴雨。早晨,霍里子高來到渡口,看到河水暴漲,河面上籠罩著一層蒙蒙水氣。他想,今天不會有人渡河了。他剛要轉身回家,忽聽遠處傳來一陣叫喊聲……

霍里子高抬眼望去,看見一個老人,披散著滿頭白發,手舞足蹈,瘋瘋癲癲,提著一把大酒壺,向著急湍的河流一路狂奔而來。老人一邊狂跑,一邊提壺喝酒,有幾次差點摔倒,也不知是有瘋癲病還是喝醉了?

霍里子高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眼看那老人就要沖進急流之中,他的妻子在后面抱著箜篌,跌跌撞撞地追趕著,高聲呼叫著:不要下河!不要下河!然而,一切都晚了,瘋癲的老人終于沖進河里,頃刻就被咆哮的河水吞沒了。

那位妻子趕到河邊,怔怔地望著河水,欲哭無淚。她抱起箜篌,邊彈邊唱: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

當奈公何!

聲音悲哀凄愴,一曲唱罷,也跳進水里,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回到家里,向妻子麗玉述說了這段故事,麗玉早已是淚流滿面。她彈拔箜篌把曲子和歌聲記錄下來。

從此以后,人們經??吹揭粚Ψ驄D,在老人落水的地方彈撥箜篌而歌:“公無渡河,公竟渡河……”過往的人們聽到這悲傷的旋律和歌聲,無不吞聲落淚。這首歌曲名字就叫《箜篌引》。

失去心智的男人,極力阻止的女人,悲挽嗚咽的箜篌曲。不加任何修飾,通過婦人之口,用十六字描述出來。使人看過以后有一種無名的傷感,久久不能散去。泯泯中能感受到那人生的無奈。男人自己過不去自己這道坎,緣何癲狂以至投河?女人過不去感情這道坎,因何悲歌而徇情?

(三)第八自然段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64代孫,他和《長生殿》的作者洪晟被合稱為“南洪北孔”,他倆是清代劇壇上的一對雙子星座?!短一ㄉ取返膬热菔墙鑿蜕缥娜撕罘接蚺c秦淮名__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歷史。再適當地向學生介紹桃花扇的來歷“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權__者也;權__者,魏閹之余孽也;余孽者,近聲色,羅貨利,結黨復仇,隳三百年之基業者也?!?/p>

五、課堂小結

作者從細微處著筆,通過對梁任公的言談舉止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博聞強識、幽默、睿智的學者形象,使我們對學者的梁啟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并從作者身上學習到了如何展示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手法及從梁任公那學習到了如何演講的有效方法。

六、布置作業

1、朗誦課文,從中完成課后習題。

2、結合課堂上老師講的演講技巧,找一篇文章進行實踐。

3、預習新課。

高中免費教案篇4

一、自我介紹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政治第一節課,我是大家的政治老師,在接下來的一年半年,我會跟大家一起度過。為什么是一年半呢,因為高二下學期我們會文理分科,如果你選擇文科的話,我們也許還會一起度過三年。我們這節課先放松一下,聊一些題外話。今天這節課我們都聊什么內容呢?請看大屏幕

首先我來簡單地介紹下自己。名字就不再多說了,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當老師,所以就上了師范學校。在這里也希望大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早點規劃,不要等到報志愿的時候才發現對自己一點也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我留下了電話和其他聯系方式,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聯系我,如果你想和我真誠的溝通,歡迎騷擾

二、學習態度

相信每個上高中的同學來到這里都是為了學習,要學習之前我們先來討論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首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1、你的夢想是什么?

夢想這個詞現在很泛濫,為什么我們以前不說呢?因為我們以前的生活條件不具備實現夢想的條件。當高考不再是成才的途徑,當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再是課堂,當你沒有了內心的原始動力時,我們也許需要的是“夢想教育”而不是“飯碗教育”。夢想才是你內心的原始動力,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有一句話叫“人若無志,與禽獸無異”。要有目標,要趁早定目標,要定明確的目標。我們今天的生活狀態是由昨天決定的,明天的生活是今天目標的確立和實現的結果。如果你的目標是做星星,就算落下來也比樹高。所以高中時代的我們,目標要早一點確立。很多學生高考之后給我說,老師,我最后三個月瘋狂的學習,效率比前兩年半都高。但是如果我從高一就早一點努力,堅持不斷的努力,我也許就可以上一個更好的學校了。希望大家在三年之后高考完了不要對我說這句話,我們要過一種不后悔的人生。這就需要我們要早立目標,每天改變一點點,每次改變一點點。當人心中沒有目標,心里就會一片漆黑,有目標的人猶如內心舉著火把,照亮你前行的路。

我們高中的目標固然是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格局大一點,眼界放的寬一點。學習不僅僅是獲得高分,學習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四書大學》有這樣的話,“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齊家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薄案裎镏轮笔侵袊糯寮宜枷胫械囊粋€重要概念,希望大家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首先做到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同時兼顧學習,學有余力的情況下,盡量發展自己的興趣,通過閱讀擴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做一個有激情、有理性、視野廣闊、有家國情懷的中學生。

2、你打算如何去實現夢想?

電影《大圣歸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認為《大圣歸來》就是其實講的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就是自我的回歸。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定位自己?如何找到自己?讓孫悟空重新找回所有能量、急速變身分分鐘秒殺大boss的鑰匙是什么?是被需要的感覺,是自己堅定的決心。當我們每個人有一種強烈的被需要感和堅定決心時,內心就會噴薄出未知的潛能。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層次的需要。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如果你去看原著《西游記》,就會發現無所不能的孫悟空經常有絕望地落淚的時候。當生活慢慢湮沒了激情,當挫折磨光了斗志,當奮斗沒有了目標時,我們的動力該從哪里來?解鎖自己內心的鑰匙在哪?其實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就是自己強烈想改變的決心。成就別人也是為了成就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鑰匙在我們自己心中,關鍵是你是否愿意去改變。

當你的內心決定了一個終點并相信能夠達到這個終點時,你的大腦就會自動尋找通往終點的道路。

3、什么時候開始改變?

柴靜火了一把,因為她的《穹頂之下》。這本不是她的分內之事,但是她管了。她有句話很有道理,“權利不去爭取,就是廢紙。放棄權利等于放棄國家。如何去改變?就是此時,就是此地,就是此身?!比绻阆胱瞿呈?,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就怕你想了半天,猶豫半天,琢么半天還是沒有邁出那關鍵性的一腳。萬事開頭難,但是總比開始容易,最后越來越難好吧

高中生活將會非常忙碌與緊張,但是我們將會度過人生中最充實的三年。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著思考自己的人生與未來,為自己的將來邁開步伐,一步一步走下去吧。

三、走進經濟學

1、思想政治是什么學科?

我的學生經常問我,老師,學政治有什么用啊?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真的要回答,那我會說,就眼前而言,政治沒什么用。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學政治?

高中的政治分為經濟常識、政治常識、哲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經濟學讓人活得更睿智,政治學讓人活得更理性,哲學讓人更深刻,文化讓人更有情調。我認為,高中階段我們學政治,最重要的是養成一種思維方式,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那么政治呢?就是用政治的思維方式正確看待時局,在復雜的時局中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其實無論是政治還是其他,學習都不應該是功利的。學生的人文社科類的相關知識和素養缺乏折射的是整個社會的功利與浮躁。我們應該不僅僅關注自身,整天糾結于自己的小煩惱、小情調之中,還應該培養一下自己的人文情懷,擴大一下胸懷和視野,站在一個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去看待社會、國家、他人和自己,

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哲學,文化,它們無法改變世界,無法阻止危機和災難的發生,但是它滋養心靈,它可以改變你與這個世界相遇的方式及面對它的態度。

讀書在今天有什么用?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考大學?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成功的道路有很多,并且成功不是以考上來界定的。但是我非常建議你去讀一讀大學,因為它決定了你和一群什么樣的人共度青春。

水滸里有個人物叫“吳用”,其實無用方是大用。正如老子所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音希生、大象無形?!边@處處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多讀一些看似“沒用”的書,好好學學看似“沒用”的課,也許在以后的某個時刻,你會從心底感受到曾經學習過的`看似沒用的文化的力量

2、為什么要學習經濟學?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經濟現象,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有些現象非常的有趣。比如,我們為什么能夠拿一張薄薄的鈔票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超市里面貨架上的商品擺放有講究嗎?大家都愿意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為什么房價跌了大家都不買了呢?這種現象太多了!我們怎樣才能看透生活的本質,活得更清楚更明白?要學習經濟學!

打開電視看新聞,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名詞CPI和GDP、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同比增長和環比增長、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等等,你了解其中的含義嗎?要學習經濟學!

馬克思認為,一個民族離開了勞動,哪怕是一個星期都將使這個民族難以生存下去,這是一個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是如何運轉的?要學習經濟學!經濟學就是解決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在哪生產?等一系列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3、怎樣學習經濟學?

學習效率金字塔告訴我們,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講授給他人,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學習經濟學要:理論聯系實際,實際聯系理論。做一個主動思考者、學習者、實踐者和分享者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后的最開始速度最快,然后逐漸減慢。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及時復習,那么今天所講的內容,明天你會忘記90%。記憶,對于我們文科的學習非常重要,如何更好的去記住該記住的內容呢?答案是,及時復習。并且同時努力提高學習的動力,使記憶材料成為學習中需要的、感興趣的材料。

四、教學要求

1、學習模式:時政新聞+理論點評2’+自主學習10’+講解知識點20’+課堂檢測10’;

2、作業要求:不定期上交《課時訓練》和《默寫本》、《總結本》

3、課堂紀律:請注意自己的言行,慎做跟學習無關的事情,請不要帶手機等容易讓你分心的電子設備進教室、否則你將失去更多……

五、祝福

師生是講究緣分的,我們師徒一場,讓我們珍惜彼此的緣,努力做彼此的貴人,成全彼此的成長。

高中免費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雷雨》第二幕.著重分析主要的矛盾沖突及矛盾沖突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挖掘全劇的主題;

2、了解話劇的特點,品味個性化語言。

教學思想:

引進“以人為本”的民主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感悟和體驗,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分析矛盾沖突和通過矛盾沖突把握全劇的主題是重點,把握周樸園性格的復雜性是難點。

教學方法:

情境法、啟發法、討論法、表演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使用:

計算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和劇情:

曹禺,原名萬家寶,19__年生于天津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潛江。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出現的有很大成就和廣泛影響的劇作家。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四幕劇《雷雨》在一天的時間(上午到午夜兩點鐘)、兩個舞臺背景(周家的客廳,魯家的住房)內集中地表現出兩個家庭和它們的成員之間前后三十年的錯綜復雜的糾葛,寫出了那種不合理的&39;關系所造成的罪惡和悲劇。它寫的主要是屬于資產階級的周家,同時又寫了直接受到掠奪和侮辱的魯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結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變成了瘋子。劇本的這種強烈的悲劇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資產階級的罪惡和他們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導觀眾和讀者不得不追溯形成這種悲劇的社會原因。這正是《雷雨》這一名劇深刻的思想意義之所在。

二、分析劇情和矛盾沖突:

(1)梳理人物關系:說說下列人物存在哪些沖突?主要矛盾是什么?(顯示人物關系表)

(2)第一場戲的劇情如何發展?

三、分析在沖突中所表現的人物性格

(1)周樸園懷念魯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實?請試加分析。

(2)周樸園對魯侍萍相認前和相認后的態度變化是否矛盾?為什么?

(3)你認為周樸園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周樸園的性格特點可以用四個詞概括:自私、虛偽、陰險、狡詐。他對侍萍的懷念是有真誠的成分的,但他懷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會對他的現在構成威脅的梅小姐,從這點看,他又是虛偽的。當現實的利害關系占了上風,侍萍的出現會破壞他的形象,威脅他的名譽、地位的時候,他兇相畢露,殘酷、自私的一面暴露無遺。正如繁漪所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偽君子。

四、分析主題:

《雷雨》在糾纏著血緣關系和命運巧合的劇情中深刻地反映著現實的社會內容,魯侍萍、魯大海和周樸園的沖突本質上是階級沖突,沖突的殘酷體現了歷史的必然要求;魯侍萍、四鳳等人的悲劇有力地揭示了舊社會、舊家庭的罪惡。

五、欣賞人物語言:

(1)試分析下面一段對話: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2)有感情朗讀下面幾句話,體會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周樸園什么?魯大海?他!我的兒子?

周樸園(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現在要多少錢吧!

魯侍萍(淚滿眼)我——我——我只要見見我的萍兒。

魯侍萍(大哭)這真是一群強盜?。ㄗ咧林芷济媲埃┠闶瞧?,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

六、布置作業:

(1)全劇的標題“雷雨”有什么象征意義?

(2)魯侍萍到底有沒有出路?請發揮你的想象力,以“走出周公館的侍萍”為題目寫一篇短文,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雷雨

魯侍萍——私生活角度

自私、虛偽

周樸園大資本家的罪行

陰險、狡詐

魯大?!鐣窢幗嵌?/p>

高中免費教案篇6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一堂展示“歷史”的活動與探究課,設計者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利用課下的空余時間,指導學生收集各種資料,課上只作為展示的時間,可最大限度節約教學時間。

本教學設計的獨到之處在于將課堂搬到禮堂中進行,并邀請校領導和學生家長作為嘉賓,共同完成這堂展示“歷史”課。這一做法可充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教學設計共分三大部分:展示——總結——評選,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一堂活動與探究課的教學目標。

本教學設計只是為教師們提供了一種開展活動的思路,教師們可以以其為參考充分開拓思路,嘗試各種教學形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收集改革開放前后能夠反映人們不同年代生活水平的票證、物證等實物資料,增強對社會生活和歷史變化的實際體驗,并初步了解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學會查閱和積累資料,提高對歷史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不同時代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資料的比較研究,了解歷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家庭衣、食、住、行變化的展示,體會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歷史發展過程帶給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認識改革開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生機,它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掌握查閱、積累和處理資料的方法。

(二)教學難點

了解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小組分工法,探究式教學法等。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

(二)素材準備

改革開放前后能夠反映人們不同年代生活水平的票證、物證等實物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班長作為主持人:首先歡迎各位老師和家長們的到來,今天我們共同聚在這個禮堂里,觀看我們的展示“歷史”課,懇請各位老師和家長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我們的知識,很多都是通過所見所聞在觀察中獲取的。如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它們可以直觀地使同學們了解歷史的變化,增長見識,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認識。第四單元,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學習已經告一段落了,今天,這堂活動與探究課,將作為對前一段學習的總結。通過展示活動,學習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了解人們在生活方面的變化,可以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板書)第18課展示“歷史”

(講授新課)

班長主持人:第一部分活動是展示“歷史”。

(板書)一、展示“歷史”

班長主持人:課下,同學們已經按照小組分別展開了準備,收集了各種類型的歷史資料,包括改革開放前城市和鄉村中普遍使用的各種票證,如各地發放的糧票、布票、油票、工業券、購貨證、購煤證等;反映人們衣食住行變化的各種照片、報刊資料、回憶文章、衣物用品等,甚至有心的同學還把家中一些無法攜帶的家用物品拍攝了照片。之后,同學們又將收集到的各種歷史資料按類別或時期加以整理,在每一種票證、照片或報刊資料旁,用單獨準備的稿紙寫明其來源、時間、用途等情況介紹。

經過一周的準備工作,每個小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今天我們就要把這些成果展現出來。首先有請第一小組同學們的展示——“你還記得嗎——老票證”。

(板書)第一組:你還記得嗎——老票證

(以下是第一組解說同學的部分講解稿,與小組同學配合,利用多媒體電腦出示一些圖片、視頻等。)

你還記得嗎——老票證

今天上午,一個名為“讓昨天告訴今天”的北京商品票證回顧展作為首都紀念改革開放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在市檔案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主辦者希望告訴人們,商品票證是短缺經濟的產物,它誕生于百廢待興、乍暖還寒的共和國初創時期,消逝于經濟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改革開放新時代。它像一面鏡子,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再現了一部艱苦奮斗、除舊布新的歷史。

……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發行面粉購買證,上面寫著“遺失不補、過期無效”的字樣,這枚票證被收藏者俗稱為“開門票”,它標志著后來整整實行了40年的商品票證制度的開始。

……

到1962年4月1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對55類290種日用工業品實行憑購貨券供應。購貨券發放標準:每名職工按月工資收入,每20元發給購貨券一張。

按照規定,買一雙尼龍襪子除付款外還需購貨券2.4張。以月收入38元左右的普通職工為例,其每月的兩張購貨券尚不足買一雙尼龍襪,這也就難怪,當時誰要是穿一雙尼龍襪就顯得相當“時髦”了。

由于提倡“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縫紉機被視為家庭“老三件”(還有手表和自行車)中最實用的一件。而買一架縫紉機需購貨券97張,這就需要東挪西借、經年累月地積攢了。

即使有了縫紉機,要做衣服還得買布。據記載,當時購買毛料每米需31張購貨券。所以孩子在過年時得到一件新衣服的喜悅,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象的。

此后,北京市逐步對農業、工業、商業等實施一系列改革,經濟加速發展,市場日趨繁榮。到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證終于在北京退出了歷史舞臺。

——摘自《北京青年報》1998年12月10日

接著,按順序分別進行其它小組的解說。板書隨之更新。

班長主持人:謝謝同學們,小組展示部分到此為止,下面請各位老師、家長和同學們暢談觀感和意見。

(板書)二、總結

班長主持人:謝謝各位老師、家長、同學們的寶貴意見,下面有請我們的歷史老師做總結。

(教師根據課下同學們的表現和展示課上的表現進行總結,并點明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

班長主持人:謝謝歷史老師。現在,請各位老師和家長填寫您手中的評選表,根據各小組的展覽設計和情況介紹等評選出本堂課的最佳內容設計獎、最佳圖片獎、最佳解說獎和最佳團隊獎等。

(板書)三、評選

(評選結果出來后,當堂宣布獲獎名單并由老師頒發獎狀和獎品。)

(課堂總結)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配合團隊協作,完成的一系列準備活動和展示活動,很好的配合了書本知識,使同學們在獲得趣味性的同時,加深了對前邊所學知識的鞏固,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高中免費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源分類。

2、山西煤炭資源有哪些優越的開發條件。

3、我國怎樣加強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設。

(二)過程與方法

1、閱讀相關地圖,理解山西省煤炭資源的分布特點,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礦。

2、閱讀相關圖表,了解我國如何加強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充分認識能源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我國能源結構的特點,并自覺養成節約用能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能源基地的建設

2、難點: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39;特點

四、教法

我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講授法結合討論法進行教學,加強師生雙邊活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資源開發條件和能源基地建設

引入:神舟飛船發射成功,并順利返回離不開充足的能源,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充足的能源,同學們初中和高一都學習過能源資源的內容。

高中免費教案篇8

課前預習

一、安培力

1.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叫做___○1____.

2.大?。海?)當導線與勻強磁場方向________○2_____時,安培力最大為F=_____○3_____.

(2)當導線與勻強磁場方向_____○4________時,安培力最小為F=____○5______.

(3)當導線與勻強磁場方向斜交時,所受安培力介于___○6___和__○7______之間。

3.方向:左手定則:伸開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個手指__○8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___○9___,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___○10____,并使伸開的四指指向_○11___的方向,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__○12___方向.

二、磁電式電流表

1.磁電式電流表主要由___○13____、____○14___、____○15____、____○16_____、_____○17_____構成.

2.蹄形磁鐵的磁場的方向總是沿著徑向均勻地分布的,在距軸線等距離處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總是相等的,這樣不管線圈轉到什么位置,線圈平面總是跟它所在位置的磁感線平行,I與指針偏角θ成正比,I越大指針偏角越大,因而電流表可以量出電流I的大小,且刻度是均勻的,當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時,安培力的方向隨著改變,指針偏轉方向也隨著改變,又可知道被測電流的方向。

3、磁電式儀表的優點是____○18________,可以測很弱的電流,缺點是繞制線圈的導線很細,允許通過的電流很弱。

課前預習答案

○1安培力○2垂直○3BIL○4平行○50○60○7BIL○8垂直○9同一個平面內○10垂直穿入手心○11電流○12受力○13蹄形磁鐵○14鐵芯○15繞在線框上的線圈○16螺旋彈簧○17指針○18靈敏度高

重難點解讀

一、對安培力的認識

1、安培力的性質:

安培力是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是一種性質力。

2、安培力的作用點:

安培力是導體中通有電流而受到的力,與導體的中心位置無關,因此安培力的作用點在導體的幾何中心上,這是因為電流始終流過導體的所有部分。

3、安培力的方向:

(1)安培力方向用左手定則判定:伸開左手,使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個平面內,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開的四指指向電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

(2)F、B、I三者間方向關系:已知B、I的方向(B、I不平行時),可用左手定則確定F的唯一方向:F⊥B,F⊥I,則F垂直于B和I所構成的平面(如圖所示),但已知F和B的方向,不能唯一確定I的方向。由于I可在圖中平面α內與B成任意不為零的夾角。同理,已知F和I的方向也不能唯一確定B的方向。

(3)用“同向電流相吸,反向電流相斥”(反映了磁現象的電本質)。只要兩導線不是互相垂直的,都可以用“同向電流相吸,反向電流相斥”判定相互作用的磁場力的方向;當兩導線互相垂直時,用左手定則判定。

4、安培力的大?。?/p>

(1)安培力的計算公式:F=BILsinθ,θ為磁場B與直導體L之間的夾角。

(2)當θ=90°時,導體與磁場垂直,安培力最大Fm=BIL;當θ=0°時,導體與磁場平行,安培力為零。

(3)F=BILsinθ要求L上各點處磁感應強度相等,故該公式一般只適用于勻強磁場。

(4)安培力大小的特點:①不僅與B、I、L有關,還與放置方式θ有關。②L是有效長度,不一定是導線的實際長度。彎曲導線的有效長度L等于兩端點所連直線的長度,所以任意形狀的閉合線圈的有效長度L=0

二、通電導線或線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運動判斷方法

(1)電流元分析法:把整段電流等效為多段很小的直線電流元,先用左手定則判斷出每小段電流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從而判斷出整段電流所受合力方向,最后確定運動方向.

(2)特殊位置分析法:把通電導體轉到一個便于分析的特殊位置后判斷其安培力方向,從而確定運動方向.

(3)等效法:環形電流可等效成小磁針,通電螺線管可以等效成條形磁鐵或多個環形電流,反過來等效也成立。

(4)轉換研究對象法:因為電流之間,電流與磁體之間相互作用滿足牛頓第三定律,這樣,定性分析磁體在力的作用下如何運動的問題,可先分析電流在磁場中所受的安培力,然后由牛頓第三定律,再確定磁體所受作用力,從而確定磁體所受合力及運動方向.

典題精講

題型一、安培力的方向

例1、電視機顯象管的偏轉線圈示意圖如右,即時電流方向如圖所示。該時刻由里向外射出的電子流將向哪個方向偏轉?

解:畫出偏轉線圈內側的電流,是左半線圈靠電子流的一側為向里,右半線圈靠電子流的一側為向外。電子流的等效電流方向是向里的,根據“同向電流互相吸引,反向電流互相排斥”,可判定電子流向左偏轉。(本題用其它方法判斷也行,但不如這個方法簡潔)。

答案:向左偏轉

規律總結:安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1)用左手定則。

(2)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只適用于磁鐵之間或磁體位于螺線管外部時)。

(3)用“同向電流相吸,反向電流相斥”(反映了磁現象的電本質)。可以把條形磁鐵等效為長直螺線管(不要把長直螺線管等效為條形磁鐵)。

題型二、安培力的大小

例2、如圖,一段導線abcd位于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且與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垂直。線段ab、bc和cd的長度均為L,且。流經導線的電流為I,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導線段abcd所受到的磁場的作用力的合力

A.方向沿紙面向上,大小為

B.方向沿紙面向上,大小為

C.方向沿紙面向下,大小為

D.方向沿紙面向下,大小為

解析:該導線可以用a和d之間的直導線長為來等效代替,根據,可知大小為,方向根據左手定則.A正確。

答案:A

規律總結:應用F=BILsinθ來計算時,F不僅與B、I、L有關,還與放置方式θ有關。L是有效長度,不一定是導線的實際長度。彎曲導線的有效長度L等于兩端點所連直線的長度,所以任意形狀的閉合線圈的有效長度L=0

題型三、通電導線或線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運動

例3、如圖11-2-4條形磁鐵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正中的正上方有一導線,通有圖示方向的電流后,磁鐵對水平面的壓力將會__(增大、減小還是不變?)水平面對磁鐵的摩擦力大小為__。

解析:本題有多種分析方法。⑴畫出通電導線中電流的磁場中通過兩極的那條磁感線(如圖中粗虛線所示),可看出兩極受的磁場力的合力豎直向上。磁鐵對水平面的壓力減小,但不受摩擦力。⑵畫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中通過通電導線的那一條(如圖中細虛線所示),可看出導線受到的安培力豎直向下,因此條形磁鐵受的反作用力豎直向上。⑶把條形磁鐵等效為通電螺線管,上方的電流是向里的,與通電導線中的電流是同向電流,所以互相吸引。

答案:減小零

規律總結:分析通電導線或線圈在安培力作用下的運動常用方法:(1)電流元分析法,(2)特殊位置分析法,(3)等效法,(4)轉換研究對象法

題型四、安培力作用下的導體的平衡問題

例4、水平面上有電阻不計的U形導軌NMPQ,它們之間的寬度為L,M和P之間接入電動勢為E的電源(不計內阻).現垂直于導軌擱一根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棒ab,并加一個范圍較大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與水平面夾角為θ且指向右斜上方,如圖8-1-32所示,問:

(1)當ab棒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為多少?

(2)若B的大小和方向均能改變,則要使ab棒所受支持力為零,B的大小至少為多少?此時B的方向如何?

解析:從b向a看側視圖如圖所示.

(1)水平方向:F=FAsinθ①

豎直方向:FN+FAcosθ=mg②

又FA=BIL=BERL③

聯立①②③得:FN=mg-BLEcosθR,F=BLEsinθR.

(2)使ab棒受支持力為零,且讓磁場最小,可知安培力豎直向上.則有FA=mg

Bmin=mgREL,根據左手定則判定磁場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mg-BLEcosθRBLEsinθR(2)mgREL方向水平向右

規律總結:對于這類問題的求解思路:

(1)若是立體圖,則必須先將立體圖轉化為平面圖

(2)對物體受力分析,要注意安培力方向的確定

(3)根據平衡條件或物體的運動狀態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解并驗證結果

鞏固拓展

1.如圖,長為的直導線拆成邊長相等,夾角為的形,并置于與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當在該導線中通以電流強度為的電流時,該形通電導線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

(A)0(B)0.5(C)(D)

答案:C

解析:導線有效長度為2lsin30°=l,所以該V形通電導線收到的安培力大小為。選C。

本題考查安培力大小的計算。

2..一段長0.2m,通過2.5A電流的直導線,關于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所受安培力F的情況,正確的是()

A.如果B=2T,F一定是1N

B.如果F=0,B也一定為零

C.如果B=4T,F有可能是1N

D.如果F有最大值時,通電導線一定與B平行

答案:C

解析:當導線與磁場方向垂直放置時,F=BIL,力最大,當導線與磁場方向平行放置時,F=0,當導線與磁場方向成任意其他角度放置時,0<f<bil,a、d兩項不正確,c項正確;磁感應強度是磁場本身的性質,與受力f無關,b不正確.<p="">

3.首先對電磁作用力進行研究的是法國科學家安培.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探究影響安培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如果想增大導體棒AB擺動的幅度,可能的操作是()

A.把磁鐵的N極和S極換過來

B.減小通過導體棒的電流強度I

C.把接入電路的導線從②、③兩條換成①、④兩條

D.更換磁性較小的磁鐵

答案:C

解析:安培力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成正比,與電流強度成正比,與導線的長度成正比,C正確.

4.一條形磁鐵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上方靠S極一側吊掛一根與它垂直的導電棒,圖中只畫出此棒的截面圖,并標出此棒中的電流是流向紙內的,在通電的一瞬間可能產生的情況是()

A.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

B.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增大

C.磁鐵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磁鐵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如右圖所示.對導體棒,通電后,由左手定則,導體棒受到斜向左下方的安培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磁鐵受到導體棒的作用力應斜向右上方,所以在通電的一瞬時,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磁鐵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此A、D正確.

5..質量為m的通電細桿ab置于傾角為θ的平行導軌上,導軌寬度為d,桿ab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有電流時ab恰好在導軌上靜止,如圖右所示.,下圖是沿b→a方向觀察時的四個平面圖,標出了四種不同的勻強磁場方向,其中桿與導軌間摩擦力可能為零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中通電導體桿受到水平向右的安培力,細桿所受的摩擦力可能為零.②中導電細桿受到豎直向上的安培力,摩擦力可能為零.③中導電細桿受到豎直向下的安培力,摩擦力不可能為零.④中導電細桿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摩擦力不可能為零.故①②正確,選A.

6.如圖所示,兩根無限長的平行導線a和b水平放置,兩導線中通以方向相反、大小不等的恒定電流,且Ia>Ib.當加一個垂直于a、b所在平面的勻強磁場B時;導線a恰好不再受安培力的作用.則與加磁場B以前相比較()

A.b也恰好不再受安培力的作用

B.b受的安培力小于原來安培力的2倍,方向豎直向上

C.b受的安培力等于原來安培力的2倍,方向豎直向下

D.b受的安培力小于原來安培力的大小,方向豎直向下

答案:D

解析:當a不受安培力時,Ib產生的磁場與所加磁場在a處疊加后的磁感應強度為零,此時判斷所加磁場垂直紙面向外,因Ia>Ib,所以在b處疊加后的磁場垂直紙面向里,b受安培力向下,且比原來?。蔬x項D正確.

7.如圖所示,在絕緣的水平面上等間距固定著三根相互平行的通電直導線a、b和c,各導線中的電流大小相同,其中a、c導線中的電流方向垂直紙面向外,b導線電流方向垂直紙面向內.每根導線都受到另外兩根導線對它的安培力作用,則關于每根導線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導線a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B.導線c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C.導線c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導線b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B

解析:首先用安培定則判定導線所在處的磁場方向,要注意是合磁場的方向,然后用左手定則判定導線的受力方向.可以確定B是正確的.

8.如圖所示,在空間有三根相同的導線,相互間的距離相等,各通以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電流.除了相互作用的磁場力外,其他作用力都可忽略,則它們的運動情況是______.

答案:兩兩相互吸引,相聚到三角形的中心

解析:根據通電直導線周圍磁場的特點,由安培定則可判斷出,它們之間存在吸引力.

9.如圖所示,長為L、質量為m的兩導體棒a、b,a被置在光滑斜面上,b固定在距a為x距離的同一水平面處,且a、b水平平行,設θ=45°,a、b均通以大小為I的同向平行電流時,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靜止.則b的電流在a處所產生的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為.

答案:

解析:由安培定則和左手定則可判知導體棒a的受力如圖,由力的平衡得方程:

mgsin45°=Fcos45°,即

mg=F=BIL可得B=.

10.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下端掛有一匝數為n的矩形線框abcd.bc邊長為l.線框的下半部處在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與線框平面垂直.在下圖中,垂直于紙面向里,線框中通以電流I,方向如圖所示.開始時線框處于平衡狀態,令磁場反向,磁感強度的大小仍為B,線框達到新的平衡.在此過程中線框位移的大小Δx______,方向______.

答案:;位移的方向向下

解析:設線圈的質量為m,當通以圖示電流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1,線框處于平衡狀態,所以kx1=mg-nBIl.當電流反向時,線框達到新的平衡,彈簧的伸長量為x2,由平衡條件可知

kx2=mg+nBIl.

所以k(x2-x1)=kΔx=2nBIl

所以Δx=

電流反向后,彈簧的伸長是x2>x1,位移的方向應向下.

高中免費教案篇9

目標

1、通過觀察粘貼活動,尋找兩個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據特征進行嘗試擺放;發展幼兒多緯度的思維能力。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準備

?水果找家》、《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個1張(no.86—87),幼兒每人相同內容練習紙2張(見練習冊no.4—5),如圖(1)和圖(2)。

過程

(一)觀察

1、出示《水果》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分別有什么?各有幾個?

(2)左圈內的水果么特征?(有葉子)

(3)右圈內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葉子且有梗子)

2、出示《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分別有什么特征?各有一個?

(2)左圈內的東西有什么特征?(紅色)

(3)右圈內的東西有什么特征?(個數是5個)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東西有什么特征?(紅色且個數是5個)

(二)區分

讓幼兒思考:依據特征,如把右邊的水果或左邊的娃娃臉擺放到圈內,該分別放在哪里?

個別幼兒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圖(1)中的桃子該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為桃子有葉無梗;圖(2)中的圓臉娃娃該放在兩圈相交部分,因為她是紅色且組成的圓形個數是5個。

(三)粘貼

幼兒在練習紙上將左(右)邊的各圖示物一一撕下,分別粘貼在兩個圈中的相對位置。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正確粘貼)

建議

(一)本活動設計內容亦可分兩次進行。

(二)亦可用實物材料在集合擺放圈中進行分類擺放,見《兒童數形寶盒》說明圖29。觀察記錄與評估。

高中免費教案篇10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通過運用任務型教學原則優化教學過程,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促進他們知識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活動導學案的運用則是基于上述理論運用過程中而形成的教學思維模式,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能力。這種活動導學能夠通過創造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活動導學案概述

活動導學案就是在任務教學過程中,通過活動的引導創造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教學,深化學生的理解感悟和綜合運用。

該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主要具有如下特點:(1)整體性,活動導學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優化升級,具有全面整體性;(2)互動性,活動導學是師生等教學力量的互動交流,能夠形成互動生成的有效情境;(3)發展性,通過活動導學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鼓勵學生綜合表達運用。

2.活動導學案運用方法

2.1明確活動任務,優化導學氛圍。

在課程教學中,應該明確一定的活動學習任務,通過任務引導優化導學的環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變得更為活躍,有效增強學習運用能力。

根據活動學習任務的需要,以學生學習發展需要為根本,優化活動學習任務,就是要在尊重學生學習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的文化背景,建議學生運用互聯網絡資源、英語報紙雜志等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根據任務學習探究目標、過程,以及表達的發展需要優化導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通過明確這樣的學習任務激活學生的學習認知思維,增強學習體驗。像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withEnglish)模塊七Unit1“Livingwithtechnology”的ReadingBTVandaudiodevices:areview教學中,根據活動任務要求,可建議學生通過展示自己拍攝的DV畫面激發學習興趣。教師逐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WhatdoyougetfromTVandaudiodevices?并結合“ReadingA”中的習題幫助學生加深對語言文本的整體理解。

2.2注重活動過程,增強學習體驗。

活動導學案的運用重點在于活動探究的過程,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習體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增強學習體驗。通過這樣的形式優化教學,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認知思維能力。

在活動導學過程中,我們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多元化的方式參與課程教學,更有利于提高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優化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予以必要的引導??赏ㄟ^同伴合作加深理解,增強認知體驗;通過小組合作加深理解,增強學習效果。同時,針對學生的學習認知實際情況,注重綜合語言的表達運用,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探究,增強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

以這樣的形式進行探究,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能力。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三Unit1“Theworldofoursenses”的Reading:Fog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ReadingA”中的習題,就“What’sthecharacteraboutthepeopleinthenovel?”進行思考探究,讓學生形成有效的自主學習和綜合運用思維的能力。以這樣的形式進行教學,更是課程教學中值得探究的話題。通過這樣的理解感悟,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能力。

2.3關注導學反思,深化綜合運用。

活動導學案在不斷的反思中成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教學要求,對課程的教學過程及具體目標任務進行有效的反思。這種反思不僅是對新課程英語教學過程和方法的總結和歸納,更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需要。

在反思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實際情況,尤其是學生在活動導學過程中的表現實際優化教學過程,豐富學習體驗。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從語言知識優化和學習思維方法等方面進行反思,以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這些學習反思更是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學習策略的重要體現,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創新的能力。學生通過這樣的反思,更能夠深化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這樣的教學反思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和思維得到充分激活,有效增強課程教學效果,加深理解感悟。學生在有效的學習思考反思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予以呈現,以此培養他們正確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的能力,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導學案的需要,做到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能力。

3.活動導學案運用的反思

3.1活動導學案運用應該體現學生的學習地位,圍繞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3.2活動導學案運用應該突出互動學習生成,鼓勵學生在互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語言知識技能。

3.3活動導學案運用應該注重啟發引導。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注重引導式教學,幫助學生增強學習體驗。

綜上所言,活動導學案的運用能夠在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過程的基礎上,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內化生成。學生在活動探究的過程中,更能夠加深理解,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免費教案篇11

秦始皇

中國古代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1、統一六國,結束分裂割據混戰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開創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2、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

4、采取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

5、修筑長城,抵御游牧民族騷擾,保障中原農業生產。長城后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

以上措施,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有利于封建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形成,促進歷史進步。說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們應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為了穩固統治,他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迷信法家,刑法嚴酷,濫用民力,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個暴君。正是由于暴政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唐太宗

中國古代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唐太宗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①政治上:虛心納諫,選賢與能;加強中央集權。

②經濟上:強調“存百姓”思想,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③法律上:慎用刑法

④思想上:文德治國,崇儒尊孔

⑤民族關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強與邊疆少數民族的往來和控制

⑥對外關系上:采取積極友好的開放政策和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善于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對以后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我評價“功大過小”。

康熙帝

中國古代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1、鞏固國家統一;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加強了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加快了臺灣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平定噶爾丹叛亂加強了對外蒙古和新疆地區的控制。

2、維護國家主權:抗擊沙俄侵略、簽訂《尼布楚條約》。

3、緩和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傳統,崇尚儒學,尊奉孔子;恢復開科取士、延攬漢族文士,與內外蒙古首領會盟,冊封四大活佛;既緩和了階級、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滿族文化的發展;加強了與蒙、藏民族的團結。

4、但在他統治時期加強君主專制設南書房,大興文字獄,違背了時代發展潮流,阻礙社會進步。

康熙帝締造了鞏固和空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開創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繁盛時代――康乾盛世。

高中免費教案篇12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對歷史現象一般都能形成比較感性的認識,但由于初中階段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歷史知識基礎普遍非常薄弱,還不太適應高中歷史的模塊式教學,歷史思維能力也很稚嫩,有待于培養提高。對于古羅馬政治,由于學生在初中學習中接觸過一些,因此對古羅馬國家的形成、帝國的擴張有粗淺的印象,但古羅馬法律知識,初中教學中從未涉及,學生知識儲備為零。

教學方式:

講述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

利用圖片、文字、音視頻等信息技術手段

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了解《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等基本知識;理解并掌握羅馬法的核心內容、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提高閱讀各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歸納表達觀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個別案例的思考,合作討論,培養學生掌握從政治、經濟背景中分析歷史發展趨勢的方法;通過閱讀分析材料,使學生學會古今知識聯系思考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羅馬法起源與發展的過程,認識到羅馬法的演變是古羅馬歷史變遷的反映,羅馬法對世界文明進程影響巨大;認識到進行法制建設的艱難性;理解不斷發展的法理觀念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價值,值得珍惜和弘揚。

教學重點:羅馬法影響深遠,澤被后世,如何理解其影響。

教學難點:羅馬法從產生到最終體系完成跨越千年,其中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清晰地整理出脈絡,并使學生對每一階段羅馬法的發展原因有所了解。

4、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課件:古羅馬司法女神塑像】

同學們好,如果說古希臘以民主著稱于世,古代羅馬就以法律聞名于世,我們先觀看一尊古羅馬司法女神塑像,觀察她手中拿的物品,分別象征著什么?寶劍、天平和蒙眼的裝束,分別象征著正義、公平、權威和不帶主觀色彩的理性。這是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所決定的,但法律發展之路絕非易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在西方世界影響最大的古代羅馬法的發展的道路。

講授新課:

一、什么是羅馬法?

【課件:羅馬法的釋義】

引導學生閱讀定義,初步建立對羅馬法概念的印象。

二、羅馬法的發展歷程

引導學生思考:羅馬法發展歷程跨越千年,之間呈現出了明顯的階段性,請結合教材,劃分羅馬法發展的幾個階段。

【課件:案例一】

展示“羅慕洛將軍的遺囑與遺產糾紛案件”,請學生分析法官判案的依據,由此

總結并加深習慣法的特點的認識。

比較習慣法與《十二銅表法》,找出其區別。

【視頻:古羅馬領土的擴張】觀看古羅馬領土擴張視頻,并結合課本歸納,領土擴張帶來了哪些新問題?羅馬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都有哪些原因?(設計意圖:用形象直觀、高度概括的視頻材料呈現羅馬的擴張,增強學生對其擴張的深入認知,了解其速度、規模、范圍、相應時間,并深入思考其原因與影響)

【課件:古羅馬領土擴張帶來的問題和影響】客觀上形勢所迫,公民法內容不足以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主觀上統治者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也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此時法學家也不斷提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先進思想。

【視頻:《埃及女王入羅馬》】

觀看視頻短片《埃及女王入羅馬》,引發學生興趣,并進一步思考,隨著羅馬疆域的不斷擴大,大量非羅馬公民成為羅馬國家境內的被統治階層,他們不能得到羅馬公民的身份,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否有利?(設計意圖:增強對歷史現象的直觀感受,增強歷史現場感,并進一步思考其出現原因與帶來的新矛盾)

【課件:西塞羅《論法律》片段】閱讀材料,指導學生去辨析理解法學家西塞羅提出的自然法原則其內涵。

引導學生總結萬民法形成的原因。

講述6世紀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高中免費教案篇13

1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總結本文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解并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鑒賞課文鮮明的人物形象。

2重點難點

學習重難點

1、理解并把握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2、鑒賞課文鮮明的人物形象。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課文導入

古往今來,有許多憑一人之力而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張飛在長坂坡的一聲嘶吼,斥退了萬千曹軍;諸葛亮的一副古琴,擊退了司馬將軍的上萬精兵;藺相如在澠池之會,憑自己的智慧挽回了趙國顏面,趙王的尊嚴。這樣的事情在中國兵法史上舉不勝舉。兵法曰:“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戰之上策”,而我們今天學習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力挽狂瀾,讓老百姓免受戰爭之苦的英雄,他就是燭之武。今天我們具體賞析這篇課文蘊藏的文化魅力。

活動2【講授】重點字詞及特殊句式

二、歸納字詞意義和用法

學生代表總結,其它同學集體朗誦課文,最后對總結進行評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貳于楚也古:從屬二主,動詞;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個人;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一)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表處所,在東邊)

2.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②與鄭人盟(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鄰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勢力;薄,單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數詞活用

且貳于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一詞多義

(一)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例: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復。(例: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國以鄙遠”)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保?/p>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保?/p>

3.許

①準許(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保?/p>

⑤表處所(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保?/p>

4.闕

①què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于中闕《史記·扁鵲傳》)

②què城樓

③què皇宮,引申為朝廷(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杜甫《歲宴行》)

⑤quē,缺點,過錯(有馳慢之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⑥jué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

⑦jué挖掘(若闕地及泉《左傳·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國勢衰微)

③卑賤(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保?/p>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假如沒有。(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保?/p>

②謙詞敝人

③疲憊(例:《資治通鑒》:“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保?/p>

④損害,衰敗。(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于此)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有何厭)

2.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①以其無禮于晉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鄭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語

①(晉惠公)許君焦、瑕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燭之武)夜縋而出

④(燭之武)許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

2.省賓語

①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指鄭國)

3.省介詞

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省略介詞“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的呢)

活動3【活動】課文賞析

三、課文賞析

1、請用四字短語概括每段內容。

明確:第1段:秦晉圍鄭。第2段:臨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師。第4段:晉師撤離。

2、《左傳》寫人敘事已經非常成熟,本文首段安排非常巧妙,試分析其作用。

明確:

A、晉秦聯軍來勢兇猛,兵臨城下,為人物出場鋪墊。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B、但分駐兩地,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下文的成功分化伏筆。

C、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都直接關系到晉國,與秦國無關,為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為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

3、分析燭之武的游說藝術。

1、以“利”巧攻心理。

晉國圍攻鄭國,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秦國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晉同屬于一個軍事集團的,他們之間有盟約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兩個原因中,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單刀直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睜T之武作為鄭國的子民,先講自己國家的處境“既知亡矣”,隱含意思是說鄭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所以也無法考慮鄭國的利益了,但鄭國的土地最后被秦國還是晉國得到呢?這還是個未知數。燭之武從這點做文章,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不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還贏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過讓步假設推理出不攻鄭的好處,以利益來引誘秦伯,讓秦穆公動心;“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希望秦穆公為了秦國的利益不受損害而放棄圍攻鄭國的計劃,言辭懇切,從而堅定秦穆公與晉國毀約的決心。

2、以“害”巧析形勢。

一從現實狀況來看,“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编嵧龊蟮那闆r如何呢?如果秦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越國以鄙遠”,是很難辦到的,即使辦到了,也是不好統治的;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話,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二從發展來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的貪得無厭,讓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險的存在,從而快速作出決策,否則貽害無窮。燭之武說辭切中要害,強而有力,且用反問句來加以突出強調,真是氣勢凌厲,銳不可當。

3、以“史”巧施離間。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游說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

燭之武對秦晉兩國關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見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鄭國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勢的同時,始終不忘離間兩國關系。如果說在“亡鄭”還是“舍鄭”的利害分析上,燭之武的挑撥離間還是隱性的話,那么他拿出歷史事實,“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指出晉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不可共事,則是赤裸裸地挑撥秦晉關系,以“夫晉,何厭之有?”把火燒得更旺,不僅使秦穆公覺得枉費心機,又頓感危險將至。燭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真是妙哉!

四、燭之武退秦師的利弊探究

小組討論,發散思維,合作研究,攻克難關!

活動4【練習】文學小練筆

五、文學小練筆

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拯救了國家,讓老百姓免受了戰爭之苦。在鄭國國家電視臺推舉的感動人選之中,燭之武以高票當選。現在,你作為燭之武的推薦人,寫一段頒獎詞,有幸也會被電視臺采納。

活動5【作業】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

1.鞏固背誦課文的成果。

2.借助古漢語詞典進一步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義。

高中免費教案篇14

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識”,而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已有的美德。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開始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學藝術領域表現出來。文藝復興“文學三杰”:薄伽丘,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但丁,長詩《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德意志的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就可以得救;②每個_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影響: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法國:(領袖)伏爾泰——君主立憲、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盧梭——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峰,之后,又傳播到其他國家。

德意志:康德——強調人的重要性、主權在民,自由平等是天賦人權、人要自律。啟蒙思想的進步意義:①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沖擊了歐洲的封建_統治;②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高中免費教案篇15

一、教學內容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高一英語第一冊上unit12ArtandLiterature的reading部分。本單元是高一學生在掌握了本學期語言知識后的一個沉淀,主要講的是文化與藝術,在擴展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具有重要作用。而我所要講的閱讀harrypotter小說是藝術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社會上很受歡迎。通過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能培養學生對文化和藝術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我將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知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使學生了解到英國作家羅琳的系列小說《HarryPotter》的內容,同時學習introuble,comeacross,fightagainst,succeed,share,believein等短語和單詞。

2、情感目標

通過對主人公harrypotter的生活,學習,性格和信念的了解,啟發學生如何面對困難,堅定信念從而最終克服困難。

3、技能目標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其熟練地掌握運用略讀與精讀的技能,有效地提取信息。

以上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并分析usedtodo,beusedtodo,beusedtodoing等短語。

2、教學難點是正確理解Wheresomeoneisbornandwhatapersonlookslikeisnotasimportantaswhatheorshegrowsuptobe.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以問答方式幫助學生瀏覽整篇文章。以略讀,詳讀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細節。

五、教學手段

教學工具主要以ppt、圖片和教科書為主。

六、教學程序

Step1、導入

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張關于harrypotter的電影海報,再結合pre-reading的問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Step2、略讀

讓學生首先略讀課文找出每段的主旨句,并回答一個問題。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使得學生了解了文章的體裁,把握了文章的結構和段落大意。()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讀文章,作習題,提高了學習效率。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每個段落的開頭和結尾部分。

Step3、細讀

學生詳讀課文,捕捉細節,并結合post-reading的問題回答一些細節問題,獲取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利用關鍵詞發現細節問題的能力。

Step4、語法講解

讓學生明白課文后,劃出他們不明白的詞,短語,句子。把重點的詞句在大屏幕上展示,并講解,同時寫在黑板上,重點分析以下句子:Wheresomeoneisbornandwhatapersonlookslikeisnotasimportantaswhatheorshegrowsuptobe.

以此培養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Step5、鞏固練習

完成書本上的trueorfalse練習,以及對harrypotter的啟示,檢查學生對文章的掌握。

step6、作業

為了擴展學生對Harrypotter這一內容的理解,可以建議有條件的學生觀看Harrypotter的電影。并寫一篇影評。

七、板書設計

黑板正上方寫題目harrypotter,左邊寫課文的主要結構,中間寫一些相關信息,右邊寫語法知識點。

以上為我的說課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高中免費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戰國策》及相關知識,把握古代記敘散文的特點。

3、理解分析荊軻、太子丹、秦武陽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介紹相關歷史背景,讓學生在歷史大背景中觀照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2、引導學生提要勾玄地閱讀課文,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敘事脈絡,做到綱張目舉,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設計思考題,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古代散文簡潔、精煉、細節傳神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理解領會荊軻不畏__、不避艱險、舍生忘死、扶弱濟困的英雄精神。

2、引導學生領略英雄的才華與品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分析荊軻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為

2、積累重要文言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領會古代記敘散文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教學方法】

1、講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諸多風流人物之中,有一位僅有短短兩句吟唱,而這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唱,這就是荊軻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詩中透露出無限的悲涼和對人生的留戀,但荊軻仍然一無反顧,“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許多英雄就這樣永遠地走入歷史深處。今天,讓我們在前人的記述中再來探尋英雄的足跡,傾聽歷史的回音。(板書課題)

二、【《戰國策》簡介】

多媒體展示,學生齊聲朗讀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著,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背景簡介】

多媒體展示,教師簡述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當初,燕王為了結好于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后,秦大舉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__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四、【掃清閱讀障礙】

1、讀準字音(多媒體展示,師生齊讀)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創(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無且(jū)

2、疏通疑難語句(多媒體展示,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疑難語句由學生預習得來)

①秦王必說見臣:

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

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聞教:

乃,語氣副詞,表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這里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現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__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愿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

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⑦北之人:北方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人。

蠻夷:古代泛指少數民族。

鄙:邊疆,邊遠的地區。

高中免費教案篇17

 一、指導思想:

新高中課程標準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學中我們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我們的教學要切實有利于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對我們教師來講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只有認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實踐才能適應新課程需要。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本著拓展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技能、放寬教學視野的指導精神,積極摸索和總結教學規律,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認知能力和求知興趣,實現歷史教學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歷史必修一呈現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內容包括中國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歷史時期。本書內容可分為四個方面:(1)中國和外國政治制度及發展特點;(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發展過程中涌現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歷史現象。

通過了解這些歷史內容,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歷史上出現的重大政治斗爭,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對歷史的回顧,還能更清醒的把握當今中國和世界政治特點及未來走向。

三、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不重視。

四、本學期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學習搜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并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點工作及具體措施:

(一)重點工作:

(1)明確教學任務、抓好教學常規、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2)精心備課,把每一堂課當成優質課來準備,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

(3)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方法。

(二)具體措施:

1、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相較于初中生來說,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理性思維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畢竟高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和單一的理性分析還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他們對于事件本質和事件規律的認識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較強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逸聞,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轉變教學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每堂課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鐘復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后3-5分鐘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

(2)每兩周一次總結測查,把兩周內所學主要內容以提問形式或試卷形式考察一遍。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補缺,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3、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研究能力

(1)每學完一個單元引導學生概括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概括總結能力。

(2)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題的演練,培養他們的應考意識。

(3)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會組織學生擴大歷史閱讀領域,拓寬知識面,培養他們的聯系能力

六、教學方法:

綜合考點內容,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有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歷史上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復雜的,他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等一起構成了人類歷史上多彩的社會活動。只要同學們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高中免費教案篇1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詩歌內容的把握。

2、通過分析意象,強化對作者愛情觀的理解。

二、教學步驟:

1、導入: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偉人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穆旦的赤子情懷,而此刻,我們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

2、作者介紹: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寫有許多著名的朦朧詩,如《四月的黃昏》《這也是一切》《呵,母親》《思念》《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雙桅船》《也許》等。其中《雙桅船》獲中國作協第一屆全國新詩二等獎,《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獲1979——1980全國青年優秀詩歌獎。

3、朦朧詩:

產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還有顧城、北島等。

4、分析課文:

(1)這位朦朧派代表詩人的愛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屏神靜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先聽錄音,再訂正讀音,再請同學們齊讀。)

(2)作者否定了哪幾種愛情觀?為什么?

讓我們先聽聽美麗的木棉樹的回答吧!她說:愛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①老師范讀。

②分析: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于不顧,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情?這是一種“極力攀附”的愛情。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予以否定。課文中有三個字:“絕不像”!其中哪一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B、其次,癡情的鳥兒。

為綠陰重復單調的歌曲的鳥兒,木棉樹又抱有什么樣的態度呢?

課文中也有三個字,“絕不學”!因為這種鳥兒是單方癡戀,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愿飛出橡樹的庇護,不愿飛向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這是一種“只知癡戀”的愛情。

C、接下來,詩人又分別列舉了“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于被贊美對象,那么在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度呢?

同學們回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

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因為它們為了橡樹的蓬勃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給與,卻忘了給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所以,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

擴展:作者在寫到“日光”“春雨”這兩個意象時,不像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如果讓你補充完整,這兩個句子應該怎么寫呢?

例: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溫暖你的心靈;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撒愛的甘霖,滋潤你的心田。

D、小結: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作者是持不贊同的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癡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愛情是什么樣的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3)作者肯定的愛情觀。她說:愛情應該是這樣的。

①請全班女同學齊讀至結尾。

②分析:

A、首先,作者強調的是愛情的基礎。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p>

這兩句指出了只有以獨立的人格、高貴的尊嚴為前提,才可以論及“愛情”,也即強調了愛情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

B、“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這幾句強調了愛的雙方應緊密結合、相親相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C、作為愛的雙方,又應該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呢?

男生齊讀: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作刀、劍、戟,枝干像銅、像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形象應是偉岸挺拔、堅強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女生齊讀: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認為女性應有“紅碩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應該是青春秀美的,充滿生機的。有了美麗的外表,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內涵。

后面兩句:“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在這里為什么選用了這兩個比喻?

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的一部分意識到了社會強加給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們試圖改變不公正命運帶給自己的屈辱,但是常常以悲慘的結局告終()。她們中的另一部分人喪失了做“人”的權利,只能像附屬品從屬于男性社會,而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無疑又加深了她們自身的悲劇色彩()。女詩人作為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沉重的嘆息。由此可知,作者認為女性,尤其是覺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還應該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這也正是女性的內在美成熟之美的體現。而“英勇的火炬”則突出女性更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的勇敢、頑強的品質和熱情友愛的態度,能給別人帶來力量、光明和溫暖。所有這些加起來,構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愛情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

“我們分擔……卻又終身相依?!?/p>

作者認為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應該能夠分擔各種不幸和痛苦,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

F、最后,詩人大聲表白: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男女生齊讀最后幾句。

(4)橡樹、木棉分別象征什么?(全班齊讀)

橡樹:男性的陽剛氣概。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銳利。

木棉:女性的柔韌氣質。健康活潑、深沉博大、堅韌不屈。

(5)總結全文:詩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藝術構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接著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這兩種愛情觀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強調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

女性的獨立宣言:本詩寫于1977年,當時正好是在“10年浩劫_____”后對“10年浩劫_____”中人性扭曲、等級明顯的社會現象的反思,女詩人回想幾千年來中國婦女總處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狀態下,以飽含情的筆觸,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獨立的,與男性是平等的,應該與男性公民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詩可以理解為女性的獨立宣言。

(6)作業:既然木棉向橡樹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那么,橡樹聽了這些,會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樹,你又會向木棉說些什么?

請以《致木棉》為題,寫一首詩或一篇文章。

高中免費教案篇19

一、教學內容:

高一歷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歷程。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

二、指導思想:

新高中課程計劃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確保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積索。所以教學中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為了適應這一形勢,確保高考的順利推進,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前進,教學中要切實有利于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教材分析:

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問題是極其復雜的。

歷史必修(I)的8個學習專題,共27課。主要是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站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市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從而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類的政治活動既受制于經濟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又發作用于經濟及其他活動,給社會發展以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學習歷史,了解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共5個班,每個班將近50個學生,生源質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學當中一定要進行分層次分階段地鞏固和提高。針對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則要進行一定較難的作業布置和試卷的布置。針對學情和特點略講某些章節教學中一定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并以基礎知識為主。

五、教學方法:

綜合考點內容,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有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高中歷史教材的主體結構按“學習專題”購建。共八個學習專題,包括導語、學習建議、主要介紹專題的歷史發展線索或學習重點,并提出一些學習方法上的建議。正文后輻射自我測評、材料閱讀與思考,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歷史上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復雜的,他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一起構成料人類歷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動。只要同學們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一定會有許多預料不到的收獲,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高中免費教案篇20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二)教具

1米長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管內注入水,并留約2厘米長的一段空氣柱,管口被封閉;節拍器(或秒表)。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完成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要求有單位換算的過程。由兩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進行練習。

教師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對學生所答進行講評。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課本圖1—5甲圖中木塊的實際長度。要求每個學生動手測量。由同學說出測量結果。鞏固上節所學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正確讀、記測量結果和減小誤差的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學

1.新課的引入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前大“?”的內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為什么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

板書:“第二章簡單的運動

一、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

(1)什么是機械運動?

運動是個多義詞,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提問并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對于回答中所舉機械運動實例,教師要明確指出是哪個物體相對什么物體有位置的改變。

組織同學看課本圖2—2,提問:圖中的哪些物體在做機械運動?

答:圖2—2中運動員、足球、列車、地球、人造衛星、太陽系、銀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機械運動。

問:圖中的鐵軌,地球上的樹木、高山,我們教室中的課桌和椅子是運動的嗎?

答:它們都在跟隨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他們也在做機械運動。

小結: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板書:“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課本圖2—3,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

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其次根據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因為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說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板書:“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①: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②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p>

(2)提問:看課本圖2—4,卡車和聯合收割機在農田里并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為它們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

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4.勻速直線運動

(1)自然界中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2)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演示實驗:啟動節拍器,使兩響之間間隔1秒鐘(如果沒有節拍器,可由學生讀秒表)。將1米長的內封氣泡的玻璃管豎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氣泡由管底豎直上升,從零時刻開始,在每個節拍時,在氣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個短橫線(以氣泡的上沿或下沿為準),這些橫線由下到上等距離排列。

改變節拍器擺錘的位置,增大(或減小)擺的周期,重做上述實驗。此時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組記畫橫線不可重疊。

用刻度尺測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氣泡通過的距離。

提問:你認為氣泡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教師講述:運動的氣泡經過的路線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距離相等,即快慢是不變的。這種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板書:“3.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p>

勻速直線運動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見,但是許多運動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

提問:百米跑運動員,從起跑線起跑,跑到終點,他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嗎?(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

5.小結本節知識要點

三、布置作業

課本P2—4,練習1、2、3、4。

四、說明

由于在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試用)中,參照物并未作為教學內容列出。建議在教學中只需讓學生對參照物的概念有個很初步的了解,懂得要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個參照物就夠了,不要在教學中補充較為復雜的例題,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

8729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污水处理公司,长春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长春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布袋式除尘器|木工除尘器|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刮板输送机|除尘器配件-泊头市德佳环保设备 | 沈阳楼承板_彩钢板_压型钢板厂家-辽宁中盛绿建钢品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磁力抛光研磨机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去毛刺设备-中锐达数控 | nalgene洗瓶,nalgene量筒,nalgene窄口瓶,nalgene放水口大瓶,浙江省nalgene代理-杭州雷琪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 杭州货架订做_组合货架公司_货位式货架_贯通式_重型仓储_工厂货架_货架销售厂家_杭州永诚货架有限公司 | 冷镦机-多工位冷镦机-高速冷镦机厂家-温州金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电气控制系统集成商-PLC控制柜变频控制柜-非标自动化定制-电气控制柜成套-NIDEC CT变频器-威肯自动化控制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电动防火阀产品生产销售商-德州凯亿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次氯酸钠厂家,涉水级次氯酸钠,三氯化铁生产厂家-淄博吉灿化工 | 商秀—企业短视频代运营_抖音企业号托管 | 石家庄律师_石家庄刑事辩护律师_石家庄取保候审-河北万垚律师事务所 | 天津热油泵_管道泵_天津高温热油泵-天津市金丰泰机械泵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陕西安玻璃自动感应门-自动重叠门-磁悬浮平开门厂家【捷申达门业】 | 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三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强氯精-消毒片-济南中北_优氯净厂家 | 液氮罐_液氮容器_自增压液氮罐_杜瓦瓶_班德液氮罐厂家 | 苹果售后维修点查询,苹果iPhone授权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 修果网 拼装地板,悬浮地板厂家,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石家庄博超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种植牙医院【官方挂号】_南京治疗种植牙医院那个好_南京看种植牙哪里好_南京茀莱堡口腔医院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掺铥光纤放大器-C/L波段光纤放大器-小信号光纤放大器-合肥脉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气力输送设备_料封泵_仓泵_散装机_气化板_压力释放阀-河南锐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东莞市踏板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_正宗桂林米粉_正宗桂林米粉加盟_桂林米粉加盟费-东莞市棒子桂林米粉 | 丝印油墨_水性油墨_环保油墨油漆厂家_37国际化工 | 真空冷冻干燥机_国产冻干机_冷冻干燥机_北京四环冻干 | 自动记录数据电子台秤,记忆储存重量电子桌称,设定时间记录电子秤-昆山巨天 | 净化车间_洁净厂房_净化公司_净化厂房_无尘室工程_洁净工程装修|改造|施工-深圳净化公司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翻译公司-专业合同翻译-医学标书翻译收费标准-慕迪灵 |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上分客服微信19116098882| 网优资讯-为循环资源、大宗商品、工业服务提供资讯与行情分析的数据服务平台 | 挨踢网-大家的导航!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知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ZiKeys.com)-品优低价、种类齐全、过程管理透明、速度快捷高效、放心服务,知企专家! | 礼堂椅厂家|佛山市艺典家具有限公司 | 冷水机-冰水机-冷冻机-冷风机-本森智能装备(深圳)有限公司 | 锻造液压机,粉末冶金,拉伸,坩埚成型液压机定制生产厂家-山东威力重工官方网站 | 讲师宝经纪-专业培训机构师资供应商_培训机构找讲师、培训师、讲师经纪就上讲师宝经纪 | 北京翻译公司_同传翻译_字幕翻译_合同翻译_英语陪同翻译_影视翻译_翻译盖章-译铭信息 | 科客,主见不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