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音樂既然是聲音的藝術,那么,它只能訴諸于人們的聽覺,所以,音樂又是一種聽覺藝術。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1】
長白山下的歌謠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朝鮮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鮮人民的思鄉之情,了解他們勤勞、儉樸的個性。
2、能用愉快、風趣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 嘿呀》,體驗朝鮮民歌“安旦長短”(節奏)的韻律,并能為歌曲伴奏。
3、能積極主動地參加本課的各種音樂活動,增加自己對祖國民歌音樂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長短”為歌曲伴奏。
2、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我國有哪些名山,你們知道嗎?
2、在我國有座長白山,山下住著一群朝鮮族的人們,我們去那兒看看。
二、聽長白山的樂曲
1、聽賞朝鮮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謠》。
2、對比聽賞合唱曲《道拉基》。
3、聽管弦樂曲《道拉基》。
4、說說這三種表現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5、談談感受與理解。
三、拍長白山的節奏
1、介紹長鼓。
2、用小鼓拍節奏。
3、說出強弱規律,引出節奏特點:“安旦長短”。
4、分組自選打擊樂器演奏,教師指導。
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體用打擊樂器和樂打擊。
6、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朝鮮族的民歌節奏叫什么?
2、你能哼一哼《道拉基》嗎?
二、唱長白山的歌謠
1、播放歌曲《 嘿呀》,學生用“安旦長短”伴奏。
2、出示歌譜,集體跟琴輕唱。
3、出示各小節中的“ 嘿呀”歌詞,引導學生用興奮、愉快的聲音學唱“ 嘿呀”。
4、小組互相學習,依譜唱詞。
5、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6、學生評價糾錯,教師指導糾正。
7、集體跟琴齊唱。
三、課堂小結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2】
教學內容: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呢?
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同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
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3】
西部放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黃河船夫曲》,了解小節、小節線、終止線 教學目標:
1、了解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 2、感受音樂形象和情緒,弘揚民族精神。
3、了解并認識能分辨小節、小節線、終止線,認識4/4拍號 教學重難點:
了解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
能分辨能分辨小節、小節線、終止線,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詩詞,提問:這幾句詩詞都詩描繪什么的?是我國第幾長河? 2、簡單介紹黃河的歷史文化。 3、揭示欣賞曲目
思考并回答
聽一聽,看一看,了解黃河的歷史文化。 二、欣賞《黃河船夫曲》 1、播放《黃河船夫曲》,提問:你聽過能聯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紹改編的鋼琴協奏曲《黃河船夫曲》。出示協奏曲的概念。每聽過一段,引導學生想象
當時的情景。 (l)、聆聽
師:這歌聲來自哪里呢? 生:黃河上。
師:河面上飄來的歌聲會是誰唱的呢?他們在干什么? 生:船夫,在邊劃船邊唱歌
師:對,這首歌就叫《黃河船夫曲》。你聽出它有幾段歌詞?以什么形式出現? 生:兩段,一問一答的形式。
師:我有幸在黃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們的歌聲,我們一起來聽聽! (播放船夫的歌。)
師:太地道了。聽完了這兩個版本的《黃河船夫曲》,你能說說這首歌的風格特點嗎?師:這首歌的節奏是緊密的還是自由舒展的? 師:這么悠長的節奏,讓你感受到什么? (2)跟唱
師:好,我們就在這開闊的黃河上,拉開嗓子,一起唱起《黃河船夫曲》。 (全班隨樂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獷。) 師:最后一句比較難一點,跟我唱。 師: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語言?
陜北方言。 “我曉得”的“我”,唱成“e”。 3、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顏色塊表示這三段旋律 初聽歌曲,初步感受其音樂形象及情緒。 思考并個別回答。 知道協奏曲的概念。
分段復聽鋼琴協奏曲《黃河船夫曲》。 思考并回答聯想到的每一段的畫面。
1、放磁帶,初聽歌曲,感受明快的曲風 2、再聽,并進行跟唱
3,比較兩首歌曲的風格,說說感受 四、音樂知識
1、 出示旋律,介紹小節、小節線、終止線 2、 拓展,請生找一找
3、 復習4/2,4/3拍號,認識4/4拍號,擊掌體會強弱, 五、總結全課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各項音樂活動。
2、通過實踐活動——欣賞、摸唱、摸奏、再創造等方式,牢固地運用已學過的樂器知識。
3、通過此活動培養學生大膽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西洋樂器可以分為哪幾大類?每一分類各舉兩種樂器。
弓弦樂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樂器:長笛、雙簧管、大管、單簧管。
銅管樂器:小號、長號、圓號
打擊樂:定音鼓、大鼓、小軍鼓
2、揭示課題。
3、故事梗概。問:有誰知道這個故事的內容?
4、人物介紹。
二、分段欣賞。作品中每個人物和動物的主題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場5、老爺爺出場
2、片段二,小鳥出場6、狼出場
3、片段三,鴨子出場7、動物們的反映
4、片段四,貓出場8、智斗
9、放繩10捉狼11獵人出場
三、總結人物的個性與音樂的關系
彼得—弦樂四重奏——勇敢堅定
小鳥——長笛——靈巧活潑
鴨子——雙簧管——笨拙
貓——單簧管——狡猾的
狼——圓號——窮兇極惡的
老爺爺——大管——絮叨
獵人——定音鼓和大鼓——槍聲
四、分角色進行表演
五、根據每個小組的表演情況進行評獎。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5】
祖國在我心中
教學目標:
1、 能學會演唱《祖國印象》。用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在聽賞合唱《我愛我的祖國》時,感受、體驗“我”和祖國之間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2、能積極參與二部輪唱,體驗輪唱的樂趣;能在音樂活動中將曲子按拍號分類存檔。 教學重難點:
了解二部輪唱、體驗二部輪唱的樂趣;
通過各項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談話導入
你們知道我們為什么在每周都要進行升旗活動嗎?每當舉行升旗儀式的時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課題
二、用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1、 全班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2、 聽錄音范唱,整體感受歌曲的情境及節拍特點; 3、 復習3/8拍子的含義及強弱規律;
4、 引導學生說出6/8拍子的含義及強弱規律,并討論歌曲中幾種典型節奏 x,x.,x.x.6/8拍子中各唱幾拍;
5、
6、 隨琴跟唱歌詞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帶詞演唱; 7、 突破難點,分組劃拍演唱; 8、 藝術處理:
學生討論,老師歸納。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國》
1、初聽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和節拍特點;
2、復聽全曲,體驗“我”和祖國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聽全曲,表現情感,可跟唱,身勢律動等。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演唱歌曲《祖國印象》,并隨機評價。 二、讀譜學唱《美妙的歌聲》
1、介紹各種演唱形式; 2、隨琴識讀樂譜; 3、熟唱歌曲;
4、將全班分成兩個輪唱組,并進行輪唱練習
(1) 要求:輪唱是不同時開始,但同時結束的演唱形式,結束時兩個聲部一定要整齊。
(2) 方法:當第一聲部唱到回時,第二聲部從 處進入,第一聲部將 反復一次,以便兩個聲部同時結束。
5、說說輪唱與齊唱的氣份是否一樣,輪唱有何特點。 三、給下載的音樂存檔
1、學生回憶2/4,3/4拍子的含義及其規律;
2、教師彈奏譜例,學生隨及輕輕劃拍,辨別拍子;
3、請學生為教師彈奏的譜例存檔,將相應的拍子寫上序號。 四、課堂小結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6】
綠色的呼喚
教學目標:
1、能用熱情、愉快的聲音學會演唱《小鳥,請到這里來》,積極參與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動參與即興接唱的音樂創遍活動。
2、能認真聽賞電子音樂《森林晨光》,并能用語言描述音樂所表現的情景。
3、能用歡快,明亮的音樂跟唱《綠色的歌謠》。體驗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動搜集與環保相關的資料并參與課堂交流。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輕快、圓潤的聲音演唱《小鳥,請到這里來》。
怎樣指導學生創遍歌詞、歌曲是本節課老師值得探討的問題。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講述《小鳥的故事》
二、導入
播放音樂《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聽了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結合你看到的一些現象來說一說。
三、導學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
2、即興接歌詞
用響板擊拍節奏:
2 | x| 4
師:小鳥 請到 這里 來。學生按此節奏接著說:這里 。 師:小鳥 請到 這里 來。生:這里 森林 長成 排。
這里 草地 像綠 海。
這里 鮮花 為你 載。
這里 清泉 為你 開。
聽老師彈奏四段曲子,想一想:這四個樂句之間有什么聯系。
3、排列旋律
(1) 聽旋律(1~4句);
(2) 說聯系,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組裝詞曲
將首先接歌詞的內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學唱歌曲
1、 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對比一下,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們創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1)用小鳥展翅的動作解決八分休止音的節奏問題。
(2)用“啦”輕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樂段。
3、全班齊唱歌曲
第二課時
一、表現創作
1、情感處理
(1)第一樂段;
①學生輕聲唱一遍,感受體驗歌曲情緒;
②分析討論:小鳥們漸漸地飛回來了,飛來了。力度?情緒
(2)第二樂段:
①輕唱一遍,感受、體驗;
②分析討論:小鳥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興地呼喚著小鳥快回來。這里力度?情緒?
③老師總結:
很好,這一段我們應該唱得跳躍一些,用明亮的聲音表現小鳥那種自由飛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現歌曲
(1) 全班隨樂輕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勢動作為歌曲配節奏。
七、交流體會,升華美感
1、和小鳥做游戲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聽賞樂曲《森林水車》,感受樂曲主部與插部不同的音樂形象。
2.能記憶樂曲主部主題,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的結構圖式。
3.能運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
教學重、難點:
1.聆聽樂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的結構圖式。
2.教師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以水車圖片及樂曲前奏中的水車音響引入樂曲《森林水車》。
2.如果班里有農村的學生,可請他們介紹水車的作用。
二、聽賞樂曲主部主題A
1.播放樂曲《森林水車》主部主題A,學生感受主題音樂形象,邊聽邊看曲譜(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題曲譜)。
教師提問:
(1)主題A的節奏是舒緩的還是密集的?(比較密集)
(2)主題A是由什么樂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樂曲《森林水車》主部主題A,并提問:主題A表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樂曲《森林水車》主部主題A,要求學生進一步熟悉主題旋律。
三、欣賞樂曲
1.初次完整聆聽樂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車》樂曲,并提問:主題A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三次)
樂曲《森林水車》中,主題A在樂曲中出現了三次。除主題A外,樂曲還有序奏、兩個插部(分別用B、C來表示)和一個尾聲構成。下面我們先聽序奏部分。
2.聽賞樂曲序奏。
播放樂曲《森林水車》序奏部分,學生感受音樂形象,邊聽邊看曲譜。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篇8】
教學內容:《盧溝謠》
教材分析:
《盧溝謠》是“唱響中國”入圍的36首歌曲中一首寫給孩子們唱的歌,它以中國歷史文化為創作背景,用孩子的視角將盧溝橋見證的民族興衰與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來,以極富畫面感地語言將人們帶入了過往的歷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謠形式表達,即大氣深邃又空靈婉轉,抒發出一種發自肺腑的愛國情懷。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盧溝謠》,正確把握歌曲情緒。
2、掌握歌曲中的附點節奏,4拍長音,反復記號,把握歌曲的旋律特點。
3、通過學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潤同學們的心靈,培養學生正確的藝術審美觀,傳承民族精神,挖掘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學會歌曲,掌握歌曲中的節奏,旋律特點,正確把握歌曲情緒。
教學難點:歌曲中附點節奏,四拍長音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清點人數
二、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同學們還記得嗎?
生:……
師:那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七個基本音級、拍號、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師:看來同學們都掌握的不錯,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歌《盧溝謠》
三、教學過程:
1.作品簡介:
《盧溝謠》是今年“唱響中國”入圍的36首曲目中一首寫給孩子們唱的歌,它是一首歷史童謠,是一首站在盧溝橋頭唱中國歷史的歌,唱中國精神的歌。
2.節奏練習(為掌握歌曲節奏作準備)
讓學生看樂譜,教師提問:這首歌的拍號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練習這首歌中的節奏。(掌握四拍長音和附點四分音符的節奏)
3.旋律練習
⑴音階練習
1 2 3 4 5 4 3 2 1(用“啊”唱)
⑵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識譜練習(要求學生劃節奏,加強四拍長音
附點音符的掌握)
⑶全曲的識譜練習(根據學生情況教師給予糾正,講解反復記號)
⑷唱譜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詞練習
⑴歌詞朗誦
⑵帶入歌詞反復練習(邊唱邊糾正學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⑶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寫《盧溝謠》是希望通過它抒發一種發自肺腑的愛國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