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素描教案大全
素描的操作定義:使用單一色彩表現明度變化的繪畫。繪畫工具而在畫面載體上按照一定的繪制原則而有意塑造物體形態的美術活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美術素描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高中美術素描教案1
一、教學背景分析
江蘇省美術統考從20_年起加試速寫科目,以人物速寫為主要考試內容,速寫不同于其他美術科目,其需要長期不懈的大量練習,才能有所成就。速寫科目的加試成為美術統考最難的一項科目。本課介紹速寫的幾種方法,它不同于明暗素描寫生,主要是用線條或線面快速來表現生活中的物象,是一種較為容易掌握的方法。本課介紹了速寫在繪畫造型中重要的作用及審美價值;速寫藝術特征的三種類型;速寫寫生的要點等。通過欣賞歷成功的速寫作品,引發學生對速寫的審美感受,進而知道速寫在造型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為了讓學生體會速寫藝術的魅力,我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的速寫作品,期望通過欣賞名作、佳作,領略其中的韻味,提高他們的審美和表現水平。
二、學生分析:
高中二年級的美術特長學生經過一學期的素描訓練已經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對物象也有一定的繪畫功底、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但在技法上還是比較薄弱。通過速寫練習,可以提高他們對線的認識,對線條的利用,增強審美感覺。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速寫的認識、學習速寫的方法以及速寫的表現形式。
四、作業內容與提示:
采用以線條為主的形式,進行人物的寫生練習。
要求:線條流暢,構圖飽滿。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每人準備人物全身照片一張。
(一)導入課題:
師:每人取出一張32開白紙,把自己手中的照片里的情景用線畫下來,注意整體感。
學生認真描摹照片中的人物。
師:你們以前畫過這樣的作品嗎?你們知道這是屬于什么形式的繪畫嗎?
學:線描
師總結:剛剛我們大家所畫的畫就是用線來構筑形象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簡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那就是——速寫種類之一的線描。
(二)欣賞范例
師:欣賞兒童畫和大師作品四幅
什么是速寫:
看字面的解釋,顧名思義快速書寫,在較短的時間內用簡練、概括的手法,敏銳地抓取所需要表現的客觀對象的本質特征。速寫作為記錄和反映生活的有效手段,其特有的真實、生動與鮮活是其他表現形式難以替代的。
師:第一幅人物畫是以什么樣的表現方式表現畫面?
學:線條表現
師:第二幅兒童人物畫呢?
學:線面都有
師:第三幅速寫是什么表現方式?
學:線條
一次類推??????
師總結:
速寫的表現方法:1、以線為主,線面結合2、以面為主3、線描
師:這節課中我們主要學習第一種表達方式,以線為主,線面結合。
講授新課:
師:速寫學習中線條的運用極為重要,同學們再欣賞幾件作品,體會線的作用與表現。
通過繪畫元素來分析(形體結構、光影明暗、空間透視、質感量感、物象的內在力量與意蘊、物理性質、人的內心世界)
學生通過專業繪畫語言的元素分析畫面,
學生1:第一幅畫面以色調為主,黑白對比明確,體積空間感強烈。
學生2:第二幅畫面不具體,主要是用線描作畫,能看出形似,感覺作者畫的比較輕松。
學生3:第三幅自畫像運用素描的語言來表現,結構清楚,透視正確,形象特征突出,有黑白對比,但是比較弱。
學生4:畫面抽象,不是素描的基本元素表現,不太懂,有黑白對比,沒有空間變化,感覺人物內心不正常(此時學生哄笑)
學生5:這幅畫不像在生活中看到的樹木,不是寫實類的,但是還能看出是樹木,黑白對比弱,形體不具象,空間趨于平面。
師總結:以上幾幅畫面都是速寫的種類,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主觀表現在線條運用上,可以看出線條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是造型藝術表現力的藝術語言。
(三)技法表現:
出示幾件作品學生欣賞
思考問題:1.這些作品在表現風格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你能給它們分類嗎?
3.你喜歡哪幅作品?你覺得哪幅作品中的線條最美?為什么?
學生結合相關資料思考以上問題并回答。
學:比較喜歡寫實的作品,最看不懂的就是最后一幅抽象畫,好像是個人物,但是太難看了。不理解。
學:第一幅很漂亮,第二幅也很具體,是一張嘴,速寫太亂了。
師總結:
1.寫實性速寫——以展現客觀物象真實感為目標的線條繪畫。
2.表現性速寫——表現畫家對客觀物象主觀感受的線條繪畫方法。
3.抽象性速寫——為表現事物內在的精神、用純粹形式符號進行非物象化表現的線條繪畫。
速寫教學中離不開線條的表現,請同學們列舉一些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線(如地平線、沙灘的波浪線、冬天的樹枝、電線、人的輪廓、山巒流水、云彩等等)
師:這些景物中運用了哪幾種線?這些線條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成組討論并回答上面問題。
教師總結:
直線——剛強
曲線——溫柔
粗線——豪邁
細線——精致
斜線——飛躍、前進
水平線——靜止、平和
垂直線——嚴肅、動感
鋸狀直線——焦慮、不安定
師:繪畫中的線和數學中線的概念不同,它具有方向、形態、質感、明暗、虛實等特性,線之間也有遠近、疏密、前后、曲直、橫斜等對比變化。
通過上述的學習,請同學們根據你對線的感覺用筆修改你剛才的作品,注意線條的表現力
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并請兩名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繪畫內容以及采取了哪些線條的表現形式。
(四)本課總結
師:本課學習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了解什么是速寫
2.速寫的幾種表現方式
3.了解作品中線的運用。
4.歸納了幾種線形的區別
5.注意整體把握對象和線的形態和走向。
(1)寫實性線描寫生
整體——局部——整體
(2)表現性線描寫生:
整體觀察(局部——整體)
老師示范:現場作畫
(五)家庭作業:
作業題目:我的同桌同學
表現形式:以線為主,以面為輔
紙張要求:16開大小一張
畫筆材料要求:鉛筆、炭筆、鋼筆等
高中美術素描教案2
教學目標(情感、知識、技能)
1、學習速寫的表現方法,用簡潔的線條迅速地表現出人物的動態特征和精神狀態,畫出成功的速寫作品。(了解)
2、通過速寫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練習)
重點
訓練人的觀察對象的能力和以迅速、簡單的線條畫出對象的主要特征的能力。
難點
養成教育: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難收獲。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范作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
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
什么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表現一種動態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對象的形體、動作和神態。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作積累素材,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對象(描繪)的能力。
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葉淺予、黃胄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動態、神態。
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征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教師示范: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
(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特征,省略繁瑣的。
(3)細描。
指導練習:
記住:“站七坐五盤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系,才能畫出動態。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動態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高中美術素描教案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靜物構圖》是選取湖南美術出版社、現代美術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繪畫雕塑》系列中的《繪畫》模塊第二課《形的視覺印象》的延伸內容。這一課包括客觀物象在平面上呈現的形體、特征及我們怎樣梳理客觀物象給我們的印象,我從中選取怎樣梳理客觀物象給我們的印象這一節加以擴展——靜物該怎樣構圖,作為本節課的內容。本課從首先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照片或圖片進行描繪,然后通過活動,讓同學們給與意見,結合教師所說的理論知識進行修改再創造。采用學生上臺手繪、師生交流的形式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探討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再創作。
2、教學目標:
美術繪畫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繪畫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運用繪畫的理論,進而培養學生動手繪畫創作的能力。根據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靜物構圖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的觀察靜物取舍的能力
B.培養學生對靜物素描動手繪畫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B.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學生開拓新思維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創造生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靜物構圖的基本形式
(2)靜物構圖的基本原則
教學難點:靜物構圖的基本形式,如何取景
4、教師準備:
靜物作品圖片、知識
5、學生準備:
簡單的靜物:本子,書籍,筆,橡皮擦,文具盒等一些學習用品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繪畫欲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體會生活——總結體會——討論探究——知識擴展——再創生活
互動
師引導體會——說出問題——啟發點撥——匯總
歸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首先是回憶自己生活里的美麗圖片,自己是怎么把這些情景拍攝下來的,自己有過什么樣的想法沒有,也可請學生上臺來大概繪畫一下自己有過的好的設想或作品,并闡述一下自己的構思,之后師生一起進行點評,說出優點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請同學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見,之后教師結合構圖的基本知識點進行講解構圖的要素進而講到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靜物,并講解靜物構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則,結合我所畫的靜物構圖進行分析和闡述。然后要同學們結合靜物構圖理論,自己用眼前書桌上的東西擺設一組靜物并進行取舍描繪,之后再請同學上臺繪一次,并說明自己的想法,怎樣和靜物構圖理論知識結合,我們給與一定的意見,進行完善,并最后總結。在教學中,教師應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1、提問:以前出去拍照,你會怎么拍攝,怎樣構思,有沒有重點?或是自己喜歡的圖片是怎么樣的,喜歡的是它的什么?
學生回答
2、活動(一)請同學們把自己美好的回憶再描繪一下,并請同學在臺上進行描繪,闡述自己的觀點
3、大家一起進行點評,提出意見,老師也會提出意見并轉入思考自己該怎樣梳理一些身邊不注意的靜物,該怎樣發現美,并創造美
4、教師結合自己的靜物作品講解靜物構圖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則,并分析作品是如何進行的,另外注意存在的一些常見的構圖錯誤,分析錯誤。
5、學生結合知識要點對自己前面的作品進行修改,并相互交流,完了之后,再創作一幅作品——活動(二),就拿自己的學習用品作為道具,進行擺設,取景,描繪,并請同學上臺來展示。大家可以發表意見完善作品
6、總結內容,并發動學生課后去室外取景,并描繪下來
四、說注意事項
1、在活動(一)的時候是要求學生圖說并茂,叫兩個學生上臺就可以了,不拘束學生的思維,暢談自己的設想
2、在活動(二)中,要強調學生結合理論知識來重新認識靜物構圖,并自己創作一幅談自己的感受
3、在學生在下面繪畫時,教師應下臺觀察,選擇有畫的好的或很有想法的同學上臺描繪講解,適當的發問學生這么畫的緣由
4、本課的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加上活動式的教學法,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教師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把握好課堂的活躍程度。
五、小結
本節課以活動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新,課堂氣氛活躍;從教學效果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發展和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高中美術素描教案4
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三、素描的表現語言
1、線條、色調。對于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系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圖得當。
2、造型準確。
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系,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
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
2、切點定形。
3、形體分析。
4、鋪大調子。
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
6、整體調查。A、形體比例處理。B、形體色調表現。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
D、物體質感。
九、教師從總體上進行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
十、課后作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臨摹一幅石膏素描。
高中美術素描教案5
知識目標:學會有目的地選擇和運用色彩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從中品味繪畫色彩語言豐富的情感內涵。
能力目標:能夠結合生活中的色彩體驗并運用繪畫的相關知識欣賞評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現,在感知、領會、感悟作品的過程中,養成敏銳觀察、細致比較、層層分析的學習習慣。
情感目標:能夠通過豐富的色彩感受活動,激發通感體驗,并理解色彩心理屬性具有共同性與個體性特征,在色彩運用的實踐體驗中進一步深化色彩表現的色調知識,建構形象生動的色彩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豐富的色彩感受活動,激發通感體驗,并理解色彩心理屬性具有共同性與個體性特征;
難點:選擇和運用色彩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能夠結合生活中的色彩體驗并運用繪畫的相關知識欣賞評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引入:上課前,老師被一個問題難住了,我想請同學們出出主意,你覺得今天這樣的場合,老師該打什么顏色的領帶比較適合?
其實,剛才我們談的話題跟今天所學的內容有關,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色彩與人的心理活動.
展示課題:第三課《光色心情》P31
二、課題一:看得見的冷、熱、酸、甜
設問:冷、熱、酸、甜能看得見嗎?我們知道冷、熱是觸覺,酸、甜是味覺。
引導:大家能不能分清橙汁與咖啡的味道?(課件展示圖片)。
讓學生講出色彩的通感。
1、比較作品:《藍色睡蓮》法國-莫奈;
《薩達克尋找湮沒的水域》英國-約翰馬丁
引導學生說出兩幅作品的感受,得到:一般來說,紅、黃、橙等色常讓人聯想到暖烘烘的太陽、火光,感到溫暖,所以稱為暖色;而青色、藍色使人聯想到天空、冰川、河流、海水等,感到寒冷,所以稱為冷色。
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常常會利用這種色彩的冷暖感,營造出畫面所需要的氣氛,突出作品的主題。(學生討論怎樣運用冷暖感創作作品,如“沙漠行人”這個畫面色彩組織。)
2、比較作品:《故宅》吳冠中
《浙東石城》陳偉南
導問“兩幅作品同樣是畫房子、墻壁,你覺得重量是否一樣?”
得到:色彩是有重量感的。在同類型、同一材質對象的情況下,明度較高的色彩,給人的感覺較輕;相反,明度較低的色彩,給人的感覺較重。
3、圖片導出什么是色調:
課件展示:《天使無言》楊國辛;
讓學生說出每一個小圖的主要色彩,導出什么是色調:每一個畫面的色彩,都有其主要特征和基本傾向,稱為色調,也常被稱為“主調”或“基調”。
繪畫色調從明度上有高調與低調之分,對比欣賞《鬧房》、《E地風景之六》。
低調的畫面往往使人感覺厚重、深沉、壓抑等;
高調的畫面色彩明度高,往往給人以輕柔、明快、理性的感覺。
比較《天使無言》中四幅作品,讓學生談談不同的畫面色調帶給我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色調是畫家傳達作品主題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課題二:畫筆抹出的喜怒哀樂
1、欣賞《都市紅茶》(現代)周剛
青春、熱血、生命、興奮、激動以及活力是不是你從畫面中感受到的?分析是什么因素讓你感受到這些?
將作品《都市紅茶》變成藍灰色調以后感覺有什么不同嗎?
從心理反應來說,藍、綠等色被稱為冷靜色,相反,紅、黃等色,使人熱血沸騰或煩躁不安導致心理亢奮,則屬于興奮色。
2、色彩的聯想
其實,色彩給我們的聯想是非常豐富的,同一種色彩,能使我們產生不同的聯想和感受。
下面我們做一個色彩聯想的小測驗:
色彩聯想感覺情感經驗
黃秋葉枯萎衰敗
紅
白
針對學生的答案:設問為什么同一種色彩有些同學的感覺完全不同?
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生活經驗的人,會對色彩有不同的感受。色彩的感受會因性別、年齡、種族、風俗習慣而有個體與群體的差異。(學生討論)
另外,不同的形狀、肌理、構圖、空間也會對色彩的表達形成制約。(展示圖片)
3、對比欣賞:《云飄來云飄去》胡冰;
《云卷云舒》劉欣
與人類的個性一樣,色彩也具有明朗與陰郁的區別,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感情。
明度高、對比強、色度偏純且色性偏暖的色彩給人以明朗的感覺,而明度低、明度對比弱以及純度偏低且色性偏冷的色彩往往給人以陰郁之感。
4、思考與交流
將畢加索《少女像》改變色彩以后,你能結合人物形象談談每一幅作品的色彩所表達出的不同情緒嗎?
四、拓展
1、借助色彩和形狀(包括肌理和筆觸等)畫一組小畫,表達自己近階段的心情。
2、在生活中尋找紅色,如:紅喜字、紅燈籠、紅花、鮮血、警告牌、火焰等等,提取需要的元素,畫一幅用紅色表現情感的作品。
附:色彩的聯想測驗表格
色彩→聯想→感覺→情感經驗
黃秋葉枯萎衰敗
紅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