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信心。好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

活動目標:

1、認真聆聽雨的聲音,比較不同雨聲的特點,用‘_____的’的表達方式描述不同季節雨的特點。

2、主動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秋天到來”的各種變化,描繪秋天的故事。

3、傾聽散文的配樂朗誦,跟隨音樂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重點難點

1、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

2、為散文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不同季節的雨聲錄音。

2、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秋天圖景。

3、秋天的葉子、果實等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并抓住幼兒愛玩的天性,以闖關游戲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動。

動物王國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動物來保衛他們的森林,報名的小動物要經歷聽、說、仿、編、演等五關層層選拔,最后挑選最勇敢、最能吃苦、最愛動腦筋的小動物來保護他們共同的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參加啊?

1、第一關:聽雨辨不同(感受雨聲)聽放音樂,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聲,再不同季節的雨聲,引導小朋友去感受雨聲的變化與不同之處,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點。

小結:教師要幫助小朋友豐富和補充語言以及糾正不正確用詞,啟發他們去感受音樂中雨聲的細微變化,為他們打開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第二關:說說‘我與秋天’的故事說

2.1請小朋友舉手發言,說一說‘我’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秋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用“______的”的表達方式敘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節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發現的?

天氣、穿的衣服厚薄、樹葉的顏色、開的花兒、成熟的果實、糧食等等,春夏秋冬各舉一到二個例子。

2.3秋天的樹木和花草有什么變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實和豐收的糧食都有哪些?舉例說明。

2.5秋天的小動物在干什么?

小結:本階段既是對已有經驗的再感知,又是為學習散文作鋪墊,教師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話將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觸散文的語言。

第三關:學我說話(走近散文)仿

3.1放配樂散文,跟隨音樂一同走進秋天,感受來自散文的美。

師:散文聽完了,小朋友感覺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

3.2結合畫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賞下雨前后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幼兒把雨比作一把鑰匙。可對幼兒進行反問,進而幫助他們理解雨的清涼和溫柔。

師: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

師:秋天的雨下過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就好象一把鑰匙輕輕地把門打開,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畫面:在畫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問題。重點指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花卉的色彩變化。

師:秋天到了,各種植物都有了變化。銀杏樹的葉子變黃了,水稻成熟變得金黃,各種顏色的菊花都開了,有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所以美麗的秋天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3)呈現果實畫面,引導幼兒從氣味上說出秋天的雨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

師:小朋友從圖上看到了什么?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準備好的水果籃拿到幼兒面前,讓他們聞一聞,并用“_____的”說出自己聞到的味道。

師,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是從哪里來的?

師: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都發出很多好聞的香味。而且在秋天遠遠都能聞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畫面:引導幼兒感受動、植物的過冬方法。

師:畫面上的是什么?是誰的喇叭?怎么聽聽他要告訴小朋友什么?教師朗讀喇叭的話。

師: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落葉樹的樹葉紛紛飄下來,工人叔叔也開始為小樹過冬作好準備,冬眠的小動物忙著造房子、儲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準備過冬了。顯示小動物過冬的畫面。

5)水果和糧食成熟的畫面,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

教師小結,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賞一遍,并學習運用散文詩中的句子來講述。

師:這次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把你最喜歡的、寫秋天最美的句子記在心里,等會兒告訴大家。

第四關:視頻觀賞(進一步傾聽、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情境美。)

4.1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再次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說出散文中的句子。

4.2認真看視頻

4.3邊聽邊做跟著音樂自由創編動作

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散文內容進行動作創編,教師適時介入并給予指導和幫助。

本部分創編動作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屬于最近發展區,但要對接觸較少的散文進行動作創編就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在活動中可采取合作創編與自由創編兩種方式。以合作創編為主,鼓勵獨自創編。一方面可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為幼兒在獨立創編時積累一定的創編經驗。創編動作的過程中,是一個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創造性。

4.4分組表演與展示創編成果,引導小朋友互相學習

階段小結:教師對本階段小朋友的表現要更進一步的進行指導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學習階段,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與試誤,自身內部的評價系統會給以反饋,小朋友相互之間的評價也會給以反饋,在幼兒的評價系統還未發展完善的時候,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不太客觀,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師要通過不斷地觀察,適時介入孩子們的活動中,引導和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并通過總結幫助小朋友更加客觀的評價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第五關:表現散文演

5.1本階段是一個融合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兒童運用普通話有感情的跟讀散文,體驗散文的內容,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情境美,從而喜歡散文,喜歡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5.2播放音樂視頻,有感情的朗誦散文并結合本組小朋友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1、聯想詩歌的內容自由畫畫,設置展示欄,讓小朋友相互交流與學習。

2、家園合作,家長在平時要注重幫助孩子收集與豐富該季節的知識。

活動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語言特別有韻味的寫景美文。我在教學之前便給它定位為重點讓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的韻味,感受秋天絢麗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聲音,讓學生以各種形式的讀來感受和想象。

教學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節特點導入,然后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聽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通過詞語分組讓學生感受新詞的層次,在這里我沒有在田字格里給學生范寫,這是一個關鍵的失誤,三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獨自認讀、寫字的能力,這一點以后我會多加注意。

重點講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中抓住兩個重點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讀中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句子并同桌討論,再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然后拓展訓練“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讓學生欣賞優美句子的同時,讓學生發揮想象,能說能寫。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說說秋天有那些顏色?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在重點字詞上,抓住“郵”這個字,用換詞的方法,例如換成“帶”可不可以,讓學生體會“郵”字的好處,并進行交流。

上完這節課,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獲也有遺憾,教學中,首先是師生都走進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時能較好地落實知識點并拓展,收到較好的效果。但也有遺憾,安排計劃只能是預設的,而課堂是多變的。當學生不能按照我的預設回答問題時,我有一些手忙腳亂,安排欠妥,在某些環節放開了沒能即時收回來,造成時間不夠,沒有時間“回讀”感受也說明我的教學不嫻熟,沒有做到“教育機智”。而且這篇課文應以讀為主,但在指導學生朗讀上功夫不夠,沒有讓人感覺到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有層次的進步的朗讀,應該讓學生也嘗試配樂朗讀。

在安排課時上第一課時應該重點強調字詞基礎,把生字和生詞砸實,比如組詞,多音字,偏旁等,讓學生在預習的同時自己來交流反饋。并且把練習冊的練習當堂訂正反饋。而我在教學中省略了這些步驟,有失妥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該多多注重細節,靈活應變,爭取進步。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2

《窮人》這篇課文列夫·托爾斯泰從“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內心獨白,環境烘托等不同表達方式,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寫活了。這個經典的片段,語言很簡潔,層次很清晰,具有學習和借鑒的價值。所以,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

作者在描寫桑娜時,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心理描寫:讓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么呢……”或者從旁邊介紹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她的心跳得很歷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此外還用了幻覺描寫“仿佛有人進來,桑娜一驚!”景物襯托“古老的鐘嘶啞地敲……”等方法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表現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

從文中找出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桑娜的美好品質對學生并不困難,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出這樣寫作的妙處。我以為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進行藝術再創造應該是可行的。在引導學生比較自己的補白和原文的留空后,就能很快發現作者描寫這些心理活動時的精妙之處。

在讓學生理解了心理活動描寫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后。我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聯系主題叢書中的文章《虛職實愛》,運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心理活動的句子,理解人物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3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落花生》一文正是落實這一教學理念的范本,因此,本教案設計引導學生充分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重點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感悟課文內容的時候,注意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花生的圖片,搜集關于作者許地山的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語。

2.搜集關于花生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趣入課

1.導入:(多媒體出示謎語)同學們,你們都很喜歡猜謎語吧?現在就請大家聽聽老師的這則謎語:“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植物?

2.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PPT出示作者照片及資料)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其父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因而常用筆名“落華生”。那么,關于花生,他的父親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課文去看一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篇以趣味謎語引入新課,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花生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簡介作者,暗示課文主題,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1)會讀、會認生字。

(2)理解字義、詞義,不理解的查工具書。

(3)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師生交流,并檢測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區別掌握易錯的字音、字形。

便:多音字,有pián和biàn兩個讀音。通過組詞區分讀音。

榨:讀翹舌音zhà,不要讀成zhá。

矮:讀ǎi,不讀nǎi。

(2)借助工具書并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①指導學生解釋詞語時,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②學生聯系課文具體語言環境理解“播種、吩咐、榨油、愛慕”等詞語的意思。

3.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設計意圖:提出要求,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教師適時點撥學習詞語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三、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引導學生快速讀一遍課文,思考文章圍繞“花生”寫了哪些事情。(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2.再次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劃分全文的段落,討論每一部分的具體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獲節。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寫過收獲節時吃花生、議花生。

設計意圖:細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再讀課文,分清主次

1.快速掃讀課文,了解文章重點內容。

2.引導學生小結:同學們,課文題目是“落花生”,你們認為課文著重描寫的是什么?你們從課文內容中發現了什么?圖片引導學生發現:從種花生到收花生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作者卻只用幾個詞語一筆帶過,而過收獲節只是一個晚上的事,作者卻用了大量篇幅,可見過收獲節時對花生的議論是重點。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對全文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會寫字,播放書寫動漫,讓學生觀察。

2.教師強調書寫要點。

澆:右下不是“元”。

慕:下面是“小”的右側多一點。

矮:右下“女”的橫較長。

3.教師范寫“播、榨、慕”。

4.學生練寫,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寫字既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又是鞏固識字的一種手段,是學生學習功課的必備技能。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1.提問: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么?

2.導入: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父親的一席話,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情。帶著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課文重點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學習課文,品讀理解

1.自由讀“種花生、收花生”的部分,理解內容。

(1)多媒體出示第1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這個自然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先寫種花生,再寫收花生。)

(2)課文中哪些詞語是寫“種花生”的經過的?這些詞語能顛倒位置嗎?為什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這些詞語是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不能顛倒位置。)

(3)“居然”寫出了什么?在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寫出了種花生的結果,也寫出了收獲時大家出乎意料的高興的心情。因為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對能否收獲沒有把握。沒過幾個月收獲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一詞寫出了大家那種驚喜的心情。)

(4)練習用“居然”說一句話。(注意:寫句子時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議花生部分,思考:課文中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姐姐說味兒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之處是它的果實埋在地里,它雖不好看,但很有用。)

3.哥哥、姐姐和“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進行了幾次議論?這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

(1)多媒體出示父親的第一次議論。

圖片①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的?(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蘋果相比較。通過對果實的樣子、果實結出時的

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

②教師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花生的特點。

①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上,是不是花生故意鉆進土里不讓人知道,桃子、石榴、蘋果故意炫耀自己?(不是的。)為什么?(這是由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決定的。)

②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埋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么?(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3)多媒體出示父親的第二次議論,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4.通過品讀,體會句子的含義。

(1)多媒體出示填空題:

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3)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啟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作者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對突出文章主題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講過收獲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時間,把整件事敘述完整了。第二句說明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說明了作者在收獲節上的收獲之大,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5.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2~15自然段。

6.練習根據課文的主題,分清主次。

圖片(1)結合“我”的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主題。(課文通過收獲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說明人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長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長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主次有具體的感受,對文章主次與主題的關系有比較具體的認識。)

(3)小結:這篇課文重點敘述的是過收獲節、議花生,著重寫了父親的議論,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題。其他內容對文章的主題起說明交代的作用,略寫。我們在習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設計意圖:加強文本閱讀,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以上設計就是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認真揣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每一個環節的教學,層層深入,讓學生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表達意圖。

三、總結寫法,感悟道理

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燈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物,都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作貢獻的人。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讀寫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學習作者借物喻人、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四、課外延伸,妙筆生花

1.花生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作貢獻的人。看到竹子、梅花、蜜蜂、路燈等事物,你會想到身邊哪些人?讓我們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試著選擇其中一個,寫一段話。

2.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后練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思考主要寫了哪件事,課文中他們是怎樣議論花生的。找出他們對花生的議論,看看父親是怎么議論花生的,重點從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的道理。這樣使得本節課教學條理清晰、主次分明。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展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么不同)。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引導學生理解“奇觀”的意思)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2.學生談看錄像后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漲”卡片,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偏旁相同,都是形聲字。)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出示“猶、據、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踮腳、恢復……

(3)出示“罩、薄、崩、霎”,說說特點:上下結構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悶”:里外結構。組詞:悶雷。讀音:èn

(5)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如“罩”字,口訣:“桌”子缺兩腿,上邊變“四”蓋。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

(時間順序)

教學反思:字詞的理解、學習太過粗略。雖然是四年級,是向高年段過度的時期。但對于字詞的理解掌握不夠重視。對個別詞的運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積累的機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么?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2、(放錄像)編導游詞,然后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偉壯觀。如在讀、議、品的環節里,我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學生喜歡哪句我便導哪句,打破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而改為學生學,老師導,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師主導性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語。

2、學習課文的1—4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藝術家表演藝術的精湛。

3、激發學生對京劇等傳統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重點詞句感受藝術家表演藝術的精湛,激發學生對中國戲曲藝術的熱愛。

教學準備: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欣賞一段戲曲,感受氛圍。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老師不是一個專業的戲曲演員,今天作家葉君健為我們請來了我國的京劇藝術大師,他在舞臺上塑造了許多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婦女形象,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6課《看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審題,揣摩內容。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初讀要求:

(1)自由大聲朗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語,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課文按怎樣的順序記敘,主要寫了怎樣一件事?

(3)同桌互相交流。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3、交流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正音后,齊讀。

(2)說說課文記敘順序及主要內容。

教師相機指導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學習第1、2自然段,體會人們對京劇藝術的熱愛。

1、學生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畫出相關詞語并寫一寫你的感受。

2、讀議: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從這一自然段中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

(2)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3)議:第2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

扣“每個……都是……連……都……”、“簡直”、“人海”等重點詞句體會看戲的觀眾多。

3、感情朗讀第1、2自然段,體會觀眾對梅蘭芳先生戲曲藝術的熱愛之情。

四、學習第3、4自然段,體會梅蘭芳表演藝術精湛。

1、學生自學課文第3、4自然段。

(1)出示自學要求。

認真讀3、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①戲開始了,你有什么感覺?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畫出有關詞語句子。

②女主角是怎么樣出場的?觀眾們的反應怎么樣?你是從哪個句子知道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③你還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演出很精彩?說一說你的感想。

(2)學生按照要求自學。

2、讀議:根據以上問題讀議課文,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表情達意方法。

(1)學習第3自然段,理解“蜃樓”和三個“有……也有……”句,體會戲臺虛幻而美麗的場景。

(2)學習第4自然段。

①通過“輕盈而矯健”“陡然卷起了暴風雨”“觸了電似的”“雷鳴般的掌聲”等詞句把人們對這位藝術家的認可、熱情、熱愛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作者用怎樣的方法寫出了觀眾的反應?為什么要把這一內容寫得如此具體細致?

②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女主角表演藝術精湛?又是通過哪些詞句表現出來的?

通過“顫動”“遼遠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鏗鏘”體會女主角歌喉圓潤;

通過“像珠子似的”“滾下來”“滴在”“濺到”“落進”“引起”等詞語體會其演唱抑揚頓挫、字正腔圓、婉轉圓潤,充分體現演員唱功精湛、美妙和嫻熟。

(方法:提出問題——找、讀句子——理解句意——理解重點詞語——領悟表現方法——再讀)

3、教師小結過渡:同學們,梅蘭芳先生在演出這出戲時,已是66歲高齡,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梅老先生正是緣于對藝術的熱愛與長期的勤學苦練,才能在66歲之時仍能步子輕盈、矯健;身段婀娜、優雅;歌喉圓潤、婉轉。他用自己美輪美奐的表演使觀眾們與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這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這樣好的戲曲,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呢?這樣好的藝術家,我們怎么會不喜愛呢?下面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愛之情,齊讀第4自然段。

三、總結。

四、作業:

1、繼續收集梅蘭芳的有關資料。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把握文章結構,了解激光的特點及用途。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說明方法。

4.通過閱讀課文,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創新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激光筆火柴氣球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初步了解激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會發光?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科普說明性文章,認識一種新型的、人造的光——激光。

板書課題《奇異的激光》,齊讀課題。

2.檢查生字詞。

指導“凸”字的書寫,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把握結構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激光的奇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2.把握文章段落特點。

三、研讀感悟、滲透方法

1.自由朗讀“最亮的光”。

思考:激光到底有多亮?作者是怎樣把它的亮度說清楚的呢?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仔細想一想。

⑴.品味句子:最亮時它比太陽還要亮100億倍呢!

朗讀感受激光亮度。

討論作者運用的說明方法。

⑵.比太陽還亮100億倍到底是多亮呢?

研讀作者接下來舉例說明的句子。

學生讀文。

朗讀感悟,品味文字

①刺眼、目眩、失明。

②暫時——永久

明確寫法,感知激光亮度。點撥分號的用法。

⑶.了解激光方向性強的特點。

⑷.了解激光的運用。

播放視頻,激發探索激光奧秘的興趣。

⑸.回顧學法。

明確激光方向性強的特點,知道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來介紹激光的亮度和用途。

四、自主合作、交流匯報

提示學法

1、默讀課文。

2、獨立思考,填寫表格。

3、小組討論,交流。

4、朗讀感悟,準備匯報。

奇異的激光特點運用的說明方法用途

最亮的光方向性強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軍事上

最快的刀

最準的尺

小組匯報

“最快的刀”介紹了激光的什么用途?

課文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介紹的。這樣寫的好處。

學生匯報,教師因勢利導。反復朗讀,加深體驗。

五、感知“奇異”,升華情感

1.教師小結。

這種光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它就是——奇異的激光

2.激光演示,激發探索精神,感知“奇異”。

六、提示下節課學習任務

下節課繼續討論激光是“最準的尺”部分,交流自讀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鞏固新知

聽寫新詞,積累詞語

二、合作學習,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讀“最準的尺”,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三、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1.學習最后一部分激光的多種用途,感知激光的奇異。

2.簡介被譽為“中國光谷”的武漢東湖高新開發區激光產業及優勢。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創新精神。

四、遷移運用、形成能力。

1.完成課后練習題,討論分號的用法。

2.以“激光的自述”為題,向大家介紹激光。

嗨!大家好,知道我是誰嗎?……

3.推薦閱讀美籍華裔科學家沈致遠先生的《科學是美麗的》《科學是大眾的》這兩部書。

4.收集有關激光的資料。

五、板書設計

20奇異的激光

特點說明方法用途

最亮的光方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軍事上

最快的刀向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工業醫學上

最準的尺性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出現的四個字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錢塘江大潮來時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游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

觀潮

(齊讀課題。)

二、預習入手,了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⑴同桌互讀互查:

同桌互相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合作將這篇文章讀完,看是否讀正確、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讀得好,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讀時遇到了困難,也請你幫幫他,好嗎?

(反饋情況:獲得表揚的同學請舉手。)

⑵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據說籠罩薄霧猶如霎時余波恢復漲高

悶雷滾動人聲鼎沸踮著腳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風號浪吼

(開火車讀,齊讀。)

⑶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嗎?

相機板書:

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

三、朗讀感悟、發展語言

1、你們看見過錢塘江大潮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錄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課件:

錢塘江大潮錄像

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感受?

2、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呢?

3、自由練讀三、四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讀得精彩些,待會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的喜歡的理由或者你的感受,好嗎?

(學生練讀。)

4、學生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情況依次出現課件內容:

⑴出示課件內容一: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①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悶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誰來學學看?

(指名學,齊學。)

板書:

悶雷滾動

②作者用悶雷滾動形容潮水的聲音,真是太形象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

⑵出示課件內容二: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①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么?東邊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人們是怎樣沸騰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看看。

(學生用歡呼、尖叫等各種聲音來表示。)

板書:

一條白線

②這就是沸騰,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能形容這種場面,能找到嗎?

(人聲鼎沸。)

③能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嗎?

指名讀,齊讀。

⑶出示課件內容三: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①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板書:

橫貫江面

②讀出這種感覺來。

(指名讀,分組比賽讀,齊讀。)

⑷出示課件內容四: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條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①你從這句話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多么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板書:

白色城墻

②分男女比賽讀。

⑸出示課件內容五: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①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里?

板書:

白色戰馬山崩地裂

②喜歡這句話的舉手。老師也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要讀好它還真不容易,下面我們大家再準備準備,待會來比比賽,看誰能讀出這種氣勢。

③指名讀,評價鼓勵。

④能讓我也試試嗎?

教師讀。

⑤該你們了,喜歡這句的一起來,讓我也為你們喝彩!

(學生有感情的齊讀。配樂朗讀。)

⑹出示課件內容六:

①我們把出現白線和白線橫貫江面的句子合起來讀一讀,再來體會一下大潮的宏偉氣勢,好嗎?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齊讀。

②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5、作者描寫潮來時的景象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呢?

(遠──近)

快速默讀3、4自然段的內容,找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6、練習背誦:

⑴這么優美的詞句,這么精彩的段落,你們愿意將它背下來嗎?

⑵你可以根據板書背誦,也可以根據這些表示描寫順序的提示語來背誦,老師還可以提供錄像幫助你背誦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

⑶自由背誦,指名背誦,根據錄像背誦。

7、提示語練習背誦: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頓時()。過了一會兒,()。那條白線()。再近些,()。浪頭越來越近,();那聲音()。

四、積累詞語

1、從學過的3、4自然段中找出四個字組成的詞語,用橫線畫下來,讀一讀。

2、學生匯報。

3、課件出示詞語:

悶雷滾動人聲鼎沸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橫貫江面

白色戰馬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飛奔而來白色城墻

(學生帶讀或齊讀。)

4、詞語運用:

⑴大家找得非常準,讀得也很好,那么是否會用呢?老師這有幾幅圖,你能用上這些詞語把圖上的內容說一說嗎?

課件出示圖片。

⑵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句式說話。

五、拓展作業(作業任選)

1、把潮來時的景象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有關祖國風景名勝的資料、圖片,準備下節課與同學交流。

3、了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思考人們為什么選擇八月十八日這一天來觀潮?

(能完成第一題,可以得三顆星星,完成第一二題,可以得四顆星星;完成第一二三題,可以得五顆星星。)

〖板書設計

潮來前

悶雷滾動

遠一條白線

觀潮潮來時橫貫江面

白色城墻

近白色戰馬

山崩地裂

潮來后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驚弓之鳥”這個成語故事的內容,并學習使用這個成語。

2、運用學過的朗讀技巧,讀出魏王疑問、驚嘆的不同思想感情。

3、懂得“驚弓之鳥”、“能手”等詞語。并能選擇“直”的解釋條,通過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到與“直”的含義相對應的詞──“拼命”。

4、訓練因果句式。

【教學重點】

掌握“驚弓之鳥”的內容,并能正確使用這個成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整體進入

1、師: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的偉大民族,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世界里,有一顆永不磨滅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語。成語對于我們的口頭和書面表達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學們,你都知道哪些成語?

2、剛才,有同學說到了“驚弓之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驚弓之鳥”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3、這個成語來自于一篇古典作品,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找到突破口

1、師:那么,課文哪一節重點寫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2、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概括板書。

“孤單失群”是什么意思?(離開同伴,無依無靠)

這兩句話前后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

出示:因果──先果后因

3、讀書上更羸說的第二句話:男同學讀“果”,女同學讀“因”。

男:它飛得慢──女:是因為……

男:它叫得悲慘──女:是因為……

4、下面由老師引讀因果句式,同學接讀。

師引讀:之所以飛得慢,是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

師引讀: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所以──(叫得悲慘)。

師引讀: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所以──(飛得慢)

師引讀:叫得悲慘,是因為──

(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小結:通過朗讀,我們理解了更羸說的第二句話兩組分句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5、默讀更羸說的第三、四句話,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聽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傷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書:

弦響→害怕→高飛→使勁→裂開→掉下

6、下面,由老師范讀這兩句話,誰能聽出老師在哪些地方讀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讀,齊讀。

7、師:前面,我們知道了更羸說的第二句話是因果句式,其實,第二句與第三、四句話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系,下面由老師引讀,同學接讀:

師引讀: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所以一使勁──(生)……

師引讀: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所以它一聽到弦響──(生)……

師: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斷出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呢?

師引讀:因為更羸觀察到──(生)它飛得慢……

師引讀:他又分析到──(生)飛得慢……

師引讀:最后更羸判斷出──(生)它一聽到弦響……

三、進入對應點

1、師:更羸的判斷是不是準確,在文中哪一節可以找到印證更羸的話?快速默讀課文。用手勢告訴老師(第四節)

2、指名兩組讀第5自然段,找一找這段中哪一個字與“驚弓之鳥”中的“驚”字有聯系?把它圈出來。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用弓弦的響聲使大雁受到驚嚇。)

3、指名讀第5自然段,并說說哪些詞應該讀出重音?(嘣,直,忽然)

再指名讀,齊讀

4、這個“直”字有4種解釋,出示:

直:

⑴不彎曲;

⑵使直,把彎曲的伸開;

⑶爽快,坦率;

⑷一個勁兒地。

默讀解釋條,文中應取哪條解釋,用手勢告訴老師。齊讀解釋條。

5、這個“直”字,根據它的解釋,對應了最后一段中的哪一個詞?默讀第八節。交流。(拼命)

老師請一個同學把這個解釋代入“拼命”這個詞來讀這句話,體會含義。

四、朗讀訓練重點

1、師: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當時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說了幾次話,請同學來讀一讀。指名朗讀。

2、出示三句話: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疑惑地問,“你有這樣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樣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問:“你怎么知道的?”

3、師:朗讀對話要按照以下這四步來讀句。出示朗讀步驟:

(讀好句子語氣:一找提示語;二找標點;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讀。)

按照這個方法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一句。

⑴我從這句話的提示語中找到____一詞,這句句子要讀出____語氣。

⑵我從標點符號上知道這是一句____句,語氣應(上揚,下降,平直)。

⑶我認為這句話中____應該讀出重音。

⑷我認為這句話應該這樣讀____。

根據老師教的方法,分小組討論如何讀好2、3句。

分別指名讀。

4、齊讀這三句話。

5、下面由老師和同學配合分角色朗讀,老師做更羸,同學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讀說的話。

五、朗讀總結

1、師:更羸怎么能聽出大雁叫的聲音很悲慘,在書上第一節中找答案,指名讀句。

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釋:

能手:是指對某一頂技術、某一種工作特別熟練,干得特別出色的人。

師:織布技術特別熟練,布織得特別好的人稱“織布能手”,種菜特別出色的人稱“種菜能手”,我們班的龔毅敏同學因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

出示句式:(我的__因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圍的同學、老師、父母、親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請你用上“我的__因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來說話。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寫字能手,繪畫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術很高明的人就稱“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說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術特別高明,射箭的經驗特別豐富。)

(師:正因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獵很有經驗,因此他聽到大雁鳴叫的聲音能辨別出來它叫的聲音很悲慘。)

2、分角色朗讀課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領是什么?

3、交流:善于觀察、分析、判斷事物

我們小朋友也要學會善于觀察、仔細分析、準確地判斷事物。

六、引申

1、這只大雁一聽到弦響,心里就害怕,以為又有箭射來,拼命往高處逃命,可見這是一只──(生)驚弓之鳥(師指課題)

“驚弓之鳥”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嚇怕了的鳥。)

2、師:說得對。“驚”就是驚嚇;“弓”就是弓弦得響聲;“之”就是“的”。“驚弓之鳥”是個成語,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受過驚嚇,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就特別害怕的人,說這種人成了驚弓之鳥。你們在電影、電視或者讀過的故事里看到過這種人嗎?

(師舉例:有人打了敗仗很恐慌,聽到風吹草動以為是追兵來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這些人就是驚弓之鳥。)

(解放戰爭時期,反動派軍隊被解放軍打得暈頭轉向,一聽說解放軍來了,嚇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們也是驚弓之鳥。)

(有的人被蛇咬過一次,以后看到草繩就害怕,成了驚弓之鳥。這種人是膽小鬼。)

3、師:說得對。有的人受過一次打擊下次就害怕了。這種人必定膽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們小朋友不應該學習這樣的人。

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9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真摯”、“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容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員在一所普通的鄉村小學上了一節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后詞語。

2.讀通課文,思考:①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別。“崇”與“祟”的區別。

3.詞義:結合課文理解。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那么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請你劃出來,并讀一讀。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疑,做標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一)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3次)

(二)三次出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的地方?怎樣出現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么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1.指名讀。

2.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達了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也將于1999年回歸祖國。我想,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寫......等字,會讀并理解......等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方式,提高......能力,體會......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產生......共鳴;培養......精神;陶冶......情操。

例:《竊讀記》

知識與技能:會寫“竊、腋”等7個生字,會讀并理解“竊、傾盆大雨”等14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遣詞造句的精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是教材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著重指導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內容。

教學難點:本課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就是學生對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難點的確立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依舊拓新、承上啟下、開門見山、設置疑問、引起懸念、直觀演示等。

2、講授新課——初讀

自主探究:默讀、輕讀

字詞:讀正確、通順,弄清詞義

內容: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情感:畫出感動的句子,記錄你的感受。

字詞關:

范讀朗讀:教師/名家

交流匯報:記憶方法,解決途徑

個別糾正:重點識記

指名朗讀:共同評價

內容關:思考文中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3、講授新課——析讀

要求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如何提問、如何啟發、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等。

例:《觸摸春天》

A.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找出文中相應的句子加以說明。

(1)作者用哪些人物描寫方法刻畫安靜觸摸春天?(動作描寫)

(2)哪些動詞體現出安靜觸摸春天的過程?(流暢、磕磕絆絆、慢慢、伸出、伸向)

“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換做是你,你做的到嗎?為什么安靜可以?

(3)一個盲女孩不是呆在家中,而是整天在花香中流連,穿梭,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女孩?

(4)文中哪個詞語體現出安靜觸摸春天帶給主人公“我”的震撼。(極其準確)

(5)試著讀一讀,體會應該用什么語氣。

B.安靜是怎么處理這只蝴蝶的呢?

(1)安靜為什么放飛這只蝴蝶?(讓蝴蝶回歸自由,善良)

(2)那安靜能看見這只飛走的蝴蝶嗎?(看不見)

(3)那她為什么還要“仰起頭來張望”。(用心感受)

(4)想象安靜此時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樣的?(向往、好奇、期待......)

(5)這說明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女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C.面對此情此景,身為主人公的我都做些什么?

(1)為什么說安靜的心上,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她想象蝴蝶飛走的樣子)

(2)我在看到安靜抓蝴蝶和放蝴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由驚訝到感動)

(3)從中你能感受到主人公“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4、講授新課——品讀

文章寫的感人至深,你覺得是哪里寫的好呢?

品手法:比喻、對比、排比、首位照應、說明方法、感官等等

品情感:感人、啟發(聯系生活實際)

這首詩通俗易懂,卻耐人尋味,你認為哪里寫的好呢?為什么?

四、鞏固練習

要求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慮到進行的方式和所需時間。

討論主旨,聯系現實——改寫劇本,小組表演——分享經歷,代表匯報——拓展閱讀,對比感悟。

要考慮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以及所需時間。

五、課堂小結

可以采用教師總結的方式,也可以用學生總結的方式。具體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進行選擇。

六、作業安排

要考慮布置哪些內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等。

學科內:

識字寫字——閱讀培養——口語交際——寫作練習

學科間:

語言——音樂美術——數學

行動類:

學科內:

(1)識字寫字:摘抄喜歡的美詞美句

(2)閱讀培養:搜集......風俗習慣

(3)口語交際:將這篇文章復述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4)寫作練習: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隨作者一同進入......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學科間:

(1)語言:搜集詞匯

(2)音樂美術:分享描繪......風光的歌曲和畫作

行動類:

搜集各民族風俗習慣,小組合作辦一份”......“為主題的板報。

七、板書設計

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板書要求科學性、整體性、條理性。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1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縣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創作集童話、詩歌、散文于一體的文學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本課就選自張秋生的童話集《小巴掌童話》。

4.法國梧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于上海的租界內,故稱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差不多。正式的名稱叫“三球懸鈴木”,屬落葉喬木,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稱。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1.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記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2.小組內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當作另一物來寫。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5.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學路上,發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練習。

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

(2)梧桐樹的落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3)棕紅色的小雨靴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

(4)我還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樣子寫詞語。

(濕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綠油油)的麥苗 (青靈靈)的樹葉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2

一教學目標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從中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說說第1自然段寫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默讀第2自然段。

1、想想:這一段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這幾句話都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討論上述問題。

這一段共5句話。第1-3句具體介紹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第4句寫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點明了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一段是圍繞第5句話寫的。

3、重點理解句子(用投影儀展示)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學生研究這個句子,質疑。如:

①“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

②“這種設計”有什么作用?

③“創舉”是什么意思?

④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2)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認真讀課文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3)口頭填空(練說)

“這種設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創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稱它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__________、_____兩點好處。

4、這一段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雄偉、堅固)

5、總結學法:抓住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齊讀第三自然段。

1、運用抓重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找一找:這一段主要是圍繞哪一句寫的?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從全文看,這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從這一過渡句中,知道這一段是講趙州橋的美觀;從一段話來看,是概括句;從句子關系分析,是遞進關系的句子。)

2、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3、用“﹏﹏“劃出寫趙州橋美觀的句子。(重點理解”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描寫龍的不同姿態來說明圖案的精美。)

(1)比較下列句子,讀一讀,說說讀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②在學生充分經歷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四)小結

課文第2、3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是用過渡句連接起來的。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等詞語。

2、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繼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5、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1、琥珀形成過程課件。

2、搜集有關琥珀的資料。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學生自學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

你可以介紹自己記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某個生字的讀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

(4)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后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部分。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來的;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聽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4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課件:__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__曾這樣評價魯迅先生(課件出示,老師朗讀或者指名讓同學朗誦):“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珍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強、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連五個“最”,論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39;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倒霉病逝于上海。“趕快收殮,埋掉,拉倒”“忘記我,管自身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遺言。然而,人們真的會忘記他嗎?事隔13年,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一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

有的人

二、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同學自由讀詩,注意讀流暢。

2、指導同學讀出節奏。

3、指名讀,師生評議。

4、齊讀,注意讀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達

1、選擇自身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讀。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結合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對魯迅的了解以和課外收集的資料,談談理解和體會。

(可以談難理解的詩句,可以說說詩句的深刻含義,也可以點評詩人的斟詞酌句藝術,還可以品評詩歌的表示手法。)

3、集體交流學習心得,鼓勵同學勇于發表自身的見解。

4、引導同學采用多種形式,朗讀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聯系實際,總結反思

1、談談自身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和感受。

2、說說自身還知道哪些像魯迅先生一樣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們給了你怎樣的教育和啟迪?

五、安排作業

1、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兩節小詩,寫作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

3、根據本單元小課題研究情況,辦一期手抄報:“走近魯迅”。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5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本堂課緊緊把握了這一點,在教學中利用自然的實景把學生帶入課堂,而后又通過巧妙提問啟發學生想象,把學生的思維帶出課外,帶到更廣闊的自然空間,最后以演促讀,動畫結尾,使得整堂課處處閃耀著靈動的火花,快樂的情趣和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體會作者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難點: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秋雨特點,感受秋天的美以及色彩美。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鋪墊情感

1.(課前5分鐘)放配樂導入課件,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秋天的美景畫面。

2.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伴著綿綿的秋雨走進秋天,走進快樂的天地!

3.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課前5分鐘的秋景課件,加上《秋日私語》的動人音樂,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美妙的秋日意境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

昨天我們學了生字詞,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請看大屏幕: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重點強調“鑰匙、菠蘿、扇”的讀音)

(1)生自由讀。(2)指名認讀。(3)齊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5位同學分段讀文,其它同學邊聽邊想:秋雨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2)讀后交流: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銀杏葉、紅楓葉、金黃的田野、小青蛙、小松鼠、……)

師:是啊!秋天的雨就像一把鑰匙,幫我們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板書:鑰匙)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大意)

三、深入局部,品讀課文

(一)感悟“五彩繽紛”。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尋找描寫的顏色詞語。

(1)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描寫顏色的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

(2)師問:秋天的雨把這些顏色都給誰了?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課件。

2.想不想看看這些多彩的顏色和美景呢?

(播放秋景課件,顯示圖片時教師作適當配說。)

3.重點體會,指導美讀。

現在就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先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1)學生輕聲練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用筆畫下來。

(2)反饋: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理由,多媒體顯示相應句子及畫面.師分別作朗讀指導。

4.仿寫:秋雨還把什么顏色送給了誰?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說幾句嗎?

生:秋雨把紫色給了茄子。

生:秋雨把紅色給了高粱,紅紅的高粱像一個個火把。

生:秋雨把紅色給了蘋果,一個個蘋果向我們露出誘人的笑臉。

……

5.秋雨給我們帶來的顏色可真多真美啊!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生:五彩繽紛.)誰會運用“五彩繽紛”這個詞?

生:五彩繽紛的圖畫

生:五彩繽紛的衣服

生:五彩繽紛的花朵

……

(學習第二段時,緊扣了“顏色”這一重點,通過找顏色詞,品讀美句,看秋景圖,仿寫秋色語等方式讓學生在自然而然中理解了“五彩繽紛”的含義,深刻感悟到秋天的美,并通過仿寫、練說、配樂朗讀等,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拓展,情感得到盡情發揮。)

(二)體會“氣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許多好聞的氣味呢。

(板書:藏著氣味)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這一段?

1.指名讀。

2.你還知道秋天的雨里藏著什么香味?誰能仿照”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來說說?(生:棗甜甜的;葡萄酸酸的…)

3.師:啊!秋天的雨里原來藏著這么多成熟的果實呢?連我都聽得流口水了,更何況小朋友呢!現在,就讓我們畫餅充饑,先美美地讀讀這一段來解解讒吧!(配樂齊讀)

(仿說練習的設計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豐滿了學生對秋季的理解。)

(三)表演朗讀。

秋天的雨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顏色和好聞的氣味,她還是個熱心人呢!瞧!她現在正拿起金色的小喇叭在喊話呢!聽聽,她在說些什么?同學們,我有個好主意。咱們來把第四段的內容演出來,好嗎?

1.師生互動,以演促讀。

(1)師:(拿起小喇叭)朋友們,冬天快來了,大家作好準備啦!小喜鵲,你在哪兒呢?

生:我在這兒呢!

師:你在干什么?

生:我在忙著造房子呢!

師:哦,你真勤快!那忙吧,再見!生:再見!

……

2.你們真是出色的小演員。這么快樂的景象,你們想不想大聲地讀出來呢?那就請你們自由讀讀這一段吧!(課件出示第四段內容)

(這一段采用了以演促讀的方式,即避免了教學形式的單一,體現了教學的多樣化,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的互動中輕松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可謂一舉多得。)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結。同學們,現在,你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板書:美麗歡樂……)

2.配樂齊讀課文。

3.欣賞朗讀動畫片。

(動畫片是小學生最愛看的,這一設計既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給課堂帶來了一個無比快樂的結尾。)

五、布置作業

1.選擇你喜歡的內容背誦下來并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你心中的秋天。

3.出去尋找秋天,并把你看到的秋景寫下來。

板書設計

總評: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美,但對于缺乏生活觀察的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本堂課在突破這一難上有以下幾處亮點:

一、借助直觀圖景和鋼琴音樂感性表現文本,實現了文本和現實完美的結合,使學生能透過文字更深地理解了課文,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美,促進了感情朗讀。

二、多處的仿寫練習,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學生思維,訓練了學生語言組織運用能力,使得整堂課妙趣橫生,生機盎然,時刻閃現著靈動的火花。

三、以演促讀激發了學生表演欲望和探究文本的興趣,也展現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實用最新篇16

一、我會寫

一yī(一個、一人、一生)

二èr(二人、二個、二哥)

三sān(三人、三個、三只)

上shàng(上下、上山、上車)

二、我會認

四sì(四個、四只、四片)

五wǔ(五人、五個、五朵)

下xià(下車、下人、下一個)

三、反義詞

上——下

四、認識筆畫

一(橫)(豎)

五、筆順規則

從上到下

六、問題解疑

1.文中包含哪些數字?一二三四五。

2.“金木水火土”被稱為五行。

737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叶|绿叶投资|健康产业_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LED显示屏_LED屏方案设计精准报价专业安装丨四川诺显科技 | 首页-恒温恒湿试验箱_恒温恒湿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_苏州正合 | 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轻质砖设备,蒸养砖设备,新型墙体设备-河南省杜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洗地机-全自动/手推式洗地机-扫地车厂家_扬子清洁设备 | 全自动端子机|刺破式端子压接机|全自动双头沾锡机|全自动插胶壳端子机-东莞市傅氏兄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谷歌关键词优化-外贸网站优化-Google SEO小语种推广-思亿欧外贸快车 | 船老大板材_浙江船老大全屋定制_船老大官网 | 亿立分板机_曲线_锯片式_走刀_在线式全自动_铣刀_在线V槽分板机-杭州亿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缝纫客| 微妙网,专业的动画师、特效师、CG模型设计师网站! - wmiao.com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柴油机_柴油发电机_厂家_品牌-江苏卡得城仕发动机有限公司 | 杭州画室_十大画室_白墙画室_杭州美术培训_国美附中培训_附中考前培训_升学率高的画室_美术中考集训美术高考集训基地 | 云南外加剂,云南速凝剂,云南外加剂代加工-普洱澜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瓜尔胶系列-化工单体系列-油田压裂助剂-瓜尔胶厂家-山东广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红外光谱仪_红外测油仪_紫外测油仪_红外制样附件_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生产服务厂商 | 轻型地埋电缆故障测试仪,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静荷式卧式拉力试验机-扬州苏电 | 活性氧化铝球|氧化铝干燥剂|分子筛干燥剂|氢氧化铝粉-淄博同心材料有限公司 | 冷却塔减速机器_冷却塔皮带箱维修厂家_凉水塔风机电机更换-广东康明冷却塔厂家 | 农业四情_农业气象站_田间小型气象站_智慧农业气象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数字展示在线_数字展示行业门户网站 | 波纹补偿器_不锈钢波纹补偿器_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ET3000双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_ZSR10A直流_SXJS-IV智能_SX-9000全自动油介质损耗测试仪-上海康登 | 驾驶人在线_专业学车门户网站 | 电子厂招聘_工厂招聘_普工招聘_小时工招聘信息平台-众立方招工网 | 儿童乐园|游乐场|淘气堡招商加盟|室内儿童游乐园配套设备|生产厂家|开心哈乐儿童乐园 | LZ-373测厚仪-华瑞VOC气体检测仪-个人有毒气体检测仪-厂家-深圳市深博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带式过滤机厂家_价格_型号规格参数-江西核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云仓-天津仓储物流-天津云仓一件代发-顺东云仓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广州番禺搬家公司_天河黄埔搬家公司_企业工厂搬迁_日式搬家_广州搬家公司_厚道搬迁搬家公司 | 米顿罗计量泵(科普)——韬铭机械 | 谈股票-今日股票行情走势分析-牛股推荐排行榜 | 生物风-销售载体,基因,质粒,ATCC细胞,ATCC菌株等,欢迎购买-百风生物 | 巨野月嫂-家政公司-巨野县红墙安康母婴护理中心 | 钢衬玻璃厂家,钢衬玻璃管道 -山东东兴扬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家德利门业,家居安全门,别墅大门 - 安徽家德利门业有限公司 | 山东钢衬塑罐_管道_反应釜厂家-淄博富邦滚塑防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次氯酸钠酸钙溶液-天津氢氧化钠厂家-天津市辅仁化工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