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活動教案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四年級活動教案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四年級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游戲,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發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重點:
利用發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難點:
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教學活動:
活動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出示天平)
今天我們要在天平上做游戲,通過游戲你們將發現一些規律。現在我在天平的左側放5克砝碼,右側也放5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
(兩邊的質量相等。5=5)
2.現在我在天平的左側再放2克砝碼,右側也加2克砝碼,你們發現了什么?
怎樣用算式表示。(5+2=5+2)
3.分別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相同質量的砝碼,你們發現了什么?怎樣用算式表示。
生動手實驗,列算式
4.左側的砝碼重X克,右側放10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知道左側的砝碼重多少克?
5.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X=10)
6.如果左側再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右側也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
7.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現了什么?(小組交流)
8.你們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減去相同質量,天平會怎樣。先看書,再動手驗證你的想法。
9.通過剛才兩組游戲,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的話,你發現什么數學規律?小組交流。
(通過天平游戲,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活動二:解釋運用:解方程
1.求出X+8=10中的未知數X
(1)什么是未知數?
(2)根據剛才我們的游戲,你會求X?
方程兩邊都減去8
X+8-8=10-8
X=2
(3)怎樣檢驗?
2.試一試:求未知數X
理解題意,解方程
活動三:建立模型。
1.看書:說一說你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
2.等式兩邊都乘上一個數(或都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能成立嗎?你怎樣驗證?
3.解釋運用:解方程
(1)餅400克,你能提什么數學問題?
(2)怎樣列方程?
4X=400
(3)怎樣解方程?
4.試一試:解方程。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
學生完成練習八的第7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本上。
學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數,
同桌互批,全對的打一顆星。
(二)自主練習,鞏固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8題
0.45+2.85=17.6+3.9=
6.1-5.78=143.9=
集體校對,分別訂正。
說說計算時的注意點。
提醒: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把小數點對齊后加減。
(三)分層練習
練習單
1.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練習
說說如何思考的過程。
如何求王曉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數量關系式怎樣?
2.練習八第10題。
(1)讀取題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書中的三個問題。
提醒:正確找到他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開始時的體溫和一天結束時的體溫。
3.練習八第11題。
(1)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點撥:媽媽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
提醒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隨意增加條件,符合用加減法計算的意思。
4.練習八第12題。
學生獨立練習
全班交流,說說如何思考的。
點撥:要求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頃,要知道上午耕地數和下午耕地數,根據書本上的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數。
5.創編題
①修一條公路,已經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點撥:先求出剩下的米數,再求出公路的全長。
②一桶油連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后,連桶還重6千克,原來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點撥: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后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后求出桶的重量.關注學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宮(練習八中思考題)
(1)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小組交流想法。
(2)請學生自己解答,再次說說想法。
教師提示:引導學生先寫出5.1一()=2.76,利用已有經驗算出減數,然后再用5.1加上算出的這個數。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38頁的第1、3、5題。
《補充習題》第39頁6、7.
提高題:
小馬虎在計算3.42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于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5。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五)家庭作業
《課課練》44頁。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3、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領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4、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2、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描述事物,體會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①(師拿出準備好的蟋蟀圖片),同學們認識它嗎?
師板書:蟋蟀(生書空)
②這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好斗、唱歌、建住宅)。
師板書:住宅
③今天,我們就跟著文中的作者去參觀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好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①請你自由地讀課文,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邊讀邊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的?
②檢查自學情況:
a、教師相機出示幾個難讀的生字、新詞,正音、鞏固。慎(shn)重、選擇(z)、洞穴(xu)、隧(su)道、挖掘(ju)、傾qng)斜
b、齊讀、指名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①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蟋蟀住宅的哪幾方面的內容?(選擇住址、住宅的特點、怎樣挖掘)
②生找出相對應的段落(給文章分段)
③指名讀蟋蟀選擇住址的自然段。
a、板書:隨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嗎?
b、隨遇而安,從字面看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c、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誰不喜歡隨遇而安?請勾畫出重點詞語。
別的昆蟲:臨時隱蔽所
蟋蟀:慎重選擇不肯隨遇而安
d、讀了這一段,你喜歡上蟋蟀了嗎?是文中的哪些詞讓你喜歡它的?(不肯隨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點一點……)
同學們,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當看到別的昆蟲還在為尋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卻已有一個非常好的.住宅時,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驕傲)
e、帶著這種心情朗讀這一節。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它又是怎樣挖掘的?讓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研究。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字。
①指名讀生字、新詞。
②指導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指導:蔽、毫、拋
b、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①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掌握情況。
②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知道蟋蟀選擇住宅的時候,不肯隨遇而安,慎重地選擇住址。現在讓我們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這住宅究竟是什么樣的。
二、精讀住宅特點,加深感悟
①自由讀3—6自然段,用橫線畫出住宅有什么特點,想一想,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②反饋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書。(向陽、傾斜、隱蔽、像隧道、彎曲、九寸深、一尺寬、有“門”、有“平臺”、墻壁光滑、簡樸、清潔、干燥、衛生)
③這小家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就有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這么出名呢!
④你怎樣評價蟋蟀的住宅?帶著贊賞的語氣讀3—6段。
轉換角色,練習說話
①現在,你們就是蟋蟀工程師本人,要去參加昆蟲建筑經驗交流大會,請你們馬上做好準備,介紹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點!
②學生自由準備后發言
③有感情地朗讀5、6兩個自然段。
三、學習挖掘部分,體會蟋蟀的工作艱苦
①現在你知道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嗎?(因為它的挖掘工具太簡單了!)
課文是怎么寫的呢?指名分節讀7—9小節。
畫出蟋蟀挖掘動作的詞。
②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嗎?巢穴挖好了還要干什么呢?(整修)
③齊讀,讀出蟋蟀的工作艱苦。
四、總結全文
①讀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紹,你喜歡蟋蟀嗎?為什么?能用自己的話贊美它嗎?
②交流
五、安排課后作業
①把你認為最喜歡讀的句子抄一抄。
②看誰先把5、6兩節背出來。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了解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宇宙的過程。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培養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3、情感目標: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他們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再現神奇、美好的畫面。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祖國燦爛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先輩留下了許多美妙的神話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話故事?
2、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題目叫《盤古開天地》
3、讀了課題,你知道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思考剛才的問題。
2、學習生字新詞(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找一找形聲字讀一讀。
找一找月字旁的字,說說為什么是月字旁。
找一找表示動作的詞語,做一做。
讀準多音字“倒”和“汗”
3、開火車讀課文
4、讀了好幾遍課文后,誰能說說對課文或盤古的感受?
三、學習課文一二段
1的確,盤古真是了不起,能夠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開天辟地,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遠古時代,親自看看宇宙當時的情景吧!(課件出示)
2、誰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景?
3、是啊,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大團氣,里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黑漆漆的一片,課文里用了哪個詞?讀第一段。就這樣一直到十萬八千年的一天,混沌之中一位名叫盤古的巨人醒了,他是怎樣開天辟地呢?
4、自由讀第二段,劃出有關句子。
5、指名讀,為什么要這樣讀?應該怎樣讀?指導朗讀:“猛劈過去”要讀重一點,清和輕應該輕讀,要是讀重了就會掉下去了。
6、再讀讀這段話,讓我們用朗讀來感謝盤古給我們帶來明朗的天和堅實的土地。(齊讀)
7、在讀著段文字時你有什么發現嗎?同學們,你們發現作者在寫這段神話時用了很多的什么詞?請趕快找出來。并校對。
8、(去掉其他的內容,留下反義詞)我們能利用這些反義詞和近義詞把天地分開的情景說清楚嗎?(自由練說――指名說)
9、小結:作者用上了這么多的反義詞和意思相近的詞,使神話情節形象起來了,講起來就更有味道了。同學們,天地分開后,盤古怕他們還會合在一起,就(出示盤古那種頂天立地的畫面,)請找到課文的語句讀讀吧。
四、課文的第三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或者齊讀(提示:把天和地分開后就挺累得,還要使勁蹬著地,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3、朗讀:(中間穿插導語:同學們,盤古為了不讓天和地合在一起,就像巍巍的巨人一樣,直挺挺的撐在天和地的中間,孤獨寂寞的、辛苦地站住那里。十年過去了、百年、千年、萬年――一站就站了一萬八千年,天就變得很高很高,高到了九千丈,地就變得很厚很厚,天和地終于被固定住了,但盤古也到了精疲力盡的時候,所有的精力也消耗殆盡。終于有一天,他轟的一聲,倒在地上死去了。此時,你又想對盤古說什么?讓我們把想說的話送到朗讀中去把!
4、過度:就算他倒下了,可他還是用自己的整個身軀把這個世界變得美麗。讓我們下節課再去看看他是怎樣創造美麗的宇宙吧!
五、寫字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過度: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盤古開天辟地之后,累得倒下了,可就算他倒下了,他還是用自己的整個身軀來創造美麗的宇宙。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創造的?
二、學習課文的第四段
1、自由讀
2、提示:同學們,邊讀書邊想著畫面,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習慣,咱們去試試好嗎?(學生再讀)
3、你剛才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呢?(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交流)
4、到底是什么詞語使我們聯想到了這么美麗的畫面,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你發現了嗎?
師:“飄動的云”,像這樣的詞語,在這一段還有好多呢,找找讀讀吧。
出示:飄動的云隆隆的雷聲遼闊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訶茂盛的花草樹木滋潤萬物的雨露
5、誰能讀出這些詞語的意思,使人家一聽,就能聽懂意思了。誰來試試。
6、放到課文中去讀讀,就能讀的更好了。(指名讀――齊讀)
7、我們看看當時神話般的情節吧!(出示課件)
小結:同學們,盤古雖然倒下了,但他沒有忘記把自己的全部留給他開創出的天和地。所以后人稱贊盤古是“垂死化身”,他用了自己整個的身體來使這新誕生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和美麗。那么你們也想作者一樣,進行大膽的、合理的想象,盤古的其他部位變成了大自然中的什么呢?(課堂小練筆)
8、交流(用上怎么樣的什么,這樣的詞語)
預設:他的牙齒、骨頭、骨髓則變成了蘊藏在大地下的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美麗的珍珠和濕潤的玉石。就連他身上的汗水也變了,變成了無盡的雨露和甘霖。肉變成肥沃的土地,筋骨變成條條寬闊的道路。他高興的時候是睛天,發怒的時候是陰天。
9、由此引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10、是呀,正因為盤古的獻身,才使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草木,才有了現在這個美麗的世界,這就是開天辟地的神話,人們喜歡這些神話,一談起歷史,常常就說從“盤古開天地”起。這是因為盤古是我們人類的創世神,那在神話中說是誰創造了我們,(而民間認為女媧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是始祖神,盤古和女媧作為和創世神和始祖神,廣泛而又長久地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崇拜。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神話故事嗎?讓我們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這座巨大的寶庫里,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吧,引讀民族神話千字文
三、課外拓展(民族神話千字文)
鴻蒙未辟,宇宙洪荒。億萬斯年,四極不張。盤古開天,濁沉清揚。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經天,星宿列張。江河行地,浩浩湯湯。女媧補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氣賁張。精衛填海,蕩氣回腸。后羿射日,功德無量。神話故事,意味深長。民族精神,積厚流光。
四、寫字指導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混合的實際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加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的總分高呢?高多少?”的問題,隨后呈現了常見的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用分步列式計算,另一種是用綜合列式進行計算。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在研究的過程中,將計算方法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在探究的過程中,教材在解決問題之前先讓學生估計一下結果,滲透估計的思想。
對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專門用語,如“專業得分”“綜合素質得分”,我要給學生稍作解釋。當學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先估算,再組織學生獨立探索,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練習的設計中“購物”取材于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并且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有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基礎良好,對學習數學抱有濃厚的興趣。經過幾年對新教材的學習,學生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意識,敢于質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有個別學生學習習慣不太好,設計教學過程需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播放實況錄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師參加全鎮教職工聲樂比賽的實況錄像,學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聲,并議論紛紛:“我們音樂老師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幾?”“一定是冠軍!”)
師:同學們,田老師在這次比賽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評委的好評,經過初賽、復賽,最后她與小張幼兒園的賈春風老師爭奪冠軍。想不想看看她們的最后成績?
生:(急切的)“想!”
(多媒體出示兩位選手及其成績的畫面,形式與教材基本相同,5號選手變為田老師,9號選手變為賈老師)
師:同學們,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誰能得第一呢?
生2:賈老師能得第一,因為它的專業得分比田老師的高。
生3:不對,田老師的綜合素質得分比賈老師的高,所以田老師能得第一
生4:我不明白“專業得分”和“綜合素質得分”是什么意思?用哪個成績決定她們的表現呢?
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從電視上見過,專業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綜合素質得分就是音樂理論知識得分,把每個人的兩項得分加起來進行判斷誰是冠軍。
師:你真是個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說的人們一般是將兩項得分加起來判斷誰的成績好一些,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判斷她們誰表現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師:誰能估計一下她們的總分大約各是多少?
生1:(思考)她們的成績差不多,都超過9分了。
生2:她倆的成績很相接近,我們必須具體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
師:該怎樣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看誰的方法歡迎!(學生立刻行動起來)
師:誰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1:5號選手的總分已經知道了,我要求出9號選手的總分,再和5號選手的得分進行比較。我的列式是: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田老師是冠軍,比賈老師高0.38分。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樣,但是我是把兩個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
師:為什么要有小括號呢?
生3:因為要先算出9號選手的總分。
師:像這樣的加減混合題,同學們會一步一步計算出得數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師: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生:在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在加減。
(三)拓展應用
教師展示購物清單。
新世紀超市購物清單
2005.09.15 15:41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 小計
面包 2 2.70元 5.40元
醬油 1 4.85元 4.85元
應收:10.25元
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師:從這張購物單上,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我想核對一下2個面包和一瓶醬油的總價對不對?
生2:我想給阿姨驗算一下,看錢是否找對?
……
師:看來同學們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那么,這些問題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吧!
(學生活動后匯報)
生1:第一個問題:2.70+2.70+4.85=10.25(元),和購物小票上一樣。
生2:第二個問題:20-10.25=10.75(元)
生3:第二題不對,結果應該是9.75元,他忘記退位了!因為被減數是整數,小數點在個位的后面,所以我用豎式時,在20的后面點上小數點,然后補上兩個0再計算。
生4:我們也是這樣想的,這樣退位時不容易發生錯誤。
生5:老師,我們沒補寫0,但我們心里是這樣記著的。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不錯,在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少時,列豎式時,要給被減數的末尾添上0,如果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也可以不把0寫出來。
2.自編自算
出示數據4.12 12.3 5.08
師:用這些數能寫出連加、連減或加減混合的算式嗎?
(學生編算式、交流)
生1:4.12+12.3+5.08
生2:4.12-12.3-5.08
生3:他編的題我們現在沒法算,應改成12.3-4 .12-5.08
生4:12.3-(4.12+5.08)
師:現在我們就來計算自己編的三道題,在計算時要注意同學們提醒的幾個問題。
五、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與之聯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中。田老師是我班的任課教師,學生十分關心田老師能否得冠軍,這種心理促使學生急切的想知道賈老師的總分,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中。
練習的設計我盡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我組織自己編題自己算,使枯燥的計算富有趣味性,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教師注重為學生創設現實生活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實現了自主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本節課從課題的引入到教學過程都注重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例中挖掘教學素材。例如:為學生創設了本校教師參賽的實況,學生關心自己教師的成績,學習興趣油然而生,使課堂充滿了情趣,并且使學生真實的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了數學源于生活。
2.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本節課的教學不管是新知識的探究還是知識的應用。教師都能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去計算,去思考,去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學生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互動空間。
3.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思想。從創設情境——探究算法——提高應用,充分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理念。特別是練習的設計, “購物”和“自編自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不但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而且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6
Good morning ,everyone .Today I‘ll talk about Unit 6 Oxford Primary English Boook 4: Let’s go by taxi. I‘ll finish this Unit in four lessons,today I’ll talk about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Unit .
This Uni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is book……The Uni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Unit 8 Oxford Primary English Book3. It provides the new words of places:station ,supermarket,library,theatre,hospital and airport.The new phrases: by train,by plane,by minibus and on foot.When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new phrases, the Ss will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new pattern: Shall we go to …by …? As we know there isn't a long histroy that the Ss have learnt English in the primary school,so 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teaching English is to cultivate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and the synthetic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co-operation and investigation.And to cultivate their good sense of English.
(本課是本冊教材中較為重要的依棵,它是牛津小學英語3A第八單元知識的一個延伸。在本單元中提供了六個地點類的單詞及四個交通工具類的單詞和學生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將會遇到的一個新句型Shall we go to … by…? 我們知道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這一堂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將一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及與人交流合作和初步調查研究的能力和較好的英語語感。)
ⅠTeaching contents:
1.The new words of the places: station, supermarket, library and so on.
2.The new words of vehicles: train, plane, minibus and foot.
3.The new pattern: Shall we go to … by …?
Ⅱ Teaching aims:
1.The aims to the knowledge
a. To enable the Ss to read and spell the new words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b.To help the Ss learn the new pattern: Shall we go to … by …?
c.To enable the 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 using the new pattern.
2.The aims to the abilities
a.To improve the Ss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b.To encourage the 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 actively.
3. The aims to the emotion
a.To educate the Ss to be polite and helpful to the others.
Ⅲ The key pionts:
1.To enable the Ss master the new words.
2.To enable the Ss study in groups and co-operate with the others.
3.To arouse the Ss‘ interest in English.
Ⅳ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to increase the Ss’ability of learning English by themselves and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this peroid,I‘ll use the teaching methods below:
(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和學習英語的自主能力,為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這堂課中,我將會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Communication method(交際法)
I‘ll set up a real situation,in this way ,the Ss can say in pairs or in groups,they can say freely and needn’t worring about making mistakes.
2.Task-based method (任務法)
That is to say I‘ll let the Ss finish a task by making a short dialogue and acting it out.To help the Ss get a better undersang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
Ⅴ Teaching aids:
In this lesson, the CAI,some pictures will be used.
Ⅵ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Warm up
1.Sing a song >.
2.Make a free talk between the T-S ,S-S.
Are you happy today?
Let‘s go to the park,OK?……
This step is to form a better situation for rhe students by singing and speaking.They will come into the real surrounding of English learning,And it can also review the learnt knowledge for the next step.(這一環節通過唱歌和自由對話為學生營造了較好的語言環境,他們會很快地進入英語學習的情境中來,在此同時也復習了舊知,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Step 2 Presentation
I‘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period.
1.Learn the new words of places
a.CAI shows a big beautiful picture of a city.
b.A little cat go around the city and tell the Ss what place it is .
c.Write down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Ask them to read and spell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d.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places,ask sb to say and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places on the blackboard.
e.Practise the new words:
(1) Show some signs of the places and ask them to guess what place it is.For example show a red cross to guess that is a hospital.
(2) Guide them to make a short dialogue and practise with their partners.
Shall we go to …? All right.
This step is not to present the new words one by one,just with the help of the CAI and the pictures,it can provide a real situatian to underst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to arouse the Ss‘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A competition can encourage them to try by themselve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learning. (這一環節,并不是簡單地逐個呈現要學的新單詞,而是借助于多媒體和圖片,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學會新知,對所學新單詞的意思有比較好的理解,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設置的競賽的環節能夠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能力。)
2.Learn the new words of vehicles
a.CAI provide some sounds of the vehicles,and ask them to guess
b.Listen to the sound and learn the new words.
c.Read and spelll the words .Have a competition:Who can recite the words quickly .
d.Practise the new words:
1. Look at part of the picture and guess.
2. Learn the new phrases
Act and say:(邊表演邊說)
Train,train,go by train
Plane,plane,go by plane
Minibus,minibus,go by minibus
Foot,foot,go on foot
This step I use the CAI to show the sounds and let them to guess,they will be happy to try and be interested in the procedure of the learning.And the acting will help them get a mor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rases.(這一環節,我使用多媒體提供不同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讓學生去猜一猜,他們在學的過程中會很高興地去嘗試并會對學習的過程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邊說邊演的環節,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讓他們對所學詞組的意思有更好的理解,同時印象也更深刻了)
Step 3 Practise
1.A guesssing game
The CAI show a big picture.There are many places in the picture,and there are different vehicles in the way to the different places.Ask them to guess and give them a smiling face or a crying face.There can be 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groups.Using the structure: Shall we go to … by…?
2.Work in pairs
Ask them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their partners.They can speak to several classmates who they want to co-operate with,so they can walk freely in the class.
This par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e lesson.The Ss‘ abilities of speaking and communic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Use the CAI to set a real surrounding and encourage the 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They can say loudly and freely .They will feel happy and successful during this part.By way of communication ,the Ss will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structure better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firmly.(這部分在這一課中非常重要,因為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說和與別人交流的能力將會得到很好的鍛煉。用多媒體創設真實情境,鼓勵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他們可以大聲自由的說英語。在這過程真他們會體驗到快樂和成功。通過與別人的交流,真實的語言運用,學生對重點句型的意義用法也有了很好的理解,這將促使他們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Step 4 Consolidation
The CAI show two characterswho are fimilar to the Ss.Give them a task: Make a short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to talk about their weekends.
This part is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key structure,and also is an extensive activity for the Ss.During this part ,the Ss can think and say by themselves,they will be glad tous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t,and their creative power will be well trained. (這一環節是對重點句型的復習鞏固,也是給學生設置的一項拓展延伸的學習活動。這部分,學生可以自己大膽的思考,大膽的說,非常樂意地去用所學的知識與他人對話,他們的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Step 5 Homework
Do a survey
Investigate they can go to some place by which vehicle.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認識“硝、觸、搐”等7個生字。
3、體會抗戰中軍民是如何以民族大義為重,同仇敵愾,抗擊日寇的。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有一位國民黨軍隊的起義將軍在臨終前,將一個保存了34年的別缺口且發黑的干饅頭拿了出來,說:“把這個饅頭永遠傳下去,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們……聽。”這是為什么呢?這究竟是一個怎樣感人的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缺口的饅頭》(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呢?這個饅頭為什么會有“缺口”?是誰留下的“缺口”?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在讀的過程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饅頭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思考后,出示:
課文內容我知道: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國民黨軍隊的少校奉命( ),途中遇到 ( ),最終( )的故事。
3、追問:送饅頭是因為(),搶饅頭是因為(),送回饅頭是因為()
4、回答看到課題時產生的疑問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 自主學習。 是啊,這個故事中,小女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畫出文中描寫小女孩的句子,來體會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出示:
自主學習:
畫出文中描寫小女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
的句子,用心體會一下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2、學生匯報、交流:
(1)在車尾,一個大約十二三歲的小女孩,餓得雙眼深陷,渾身的瘦骨駭人地撐著肉皮,一雙臟兮兮的手抓著兩個饅頭,嘴里還咬著一個饅頭,雙眼驚駭而哀憐地望著大胡子少校!
當學生匯報時,適時提問這是對小女孩的什么描寫?(外貌),你從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饑餓、可憐)
(2)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將手里的饅頭遞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饅頭也遞上去:“叔叔,你給前邊打鬼子的叔叔們說一聲,這個饅頭我咬了一口,請他們不要嫌棄,請他們吃飽了多殺鬼子……好嗎?”
當學生匯報時,適時提問這是對小女孩的什么描寫?(語言、動作),你從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恨日本鬼子、有一顆抗戰的心)
這是在什么情況下,小女孩這么做的?(大胡子少校跪下)
(3)小女孩有氣無力地答道:“我叫尤(yóu)小翠。”提問這是對小女孩的什么描寫?(語言、神態),你從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餓得無力)
(4)小女孩吃力地點點頭,臉上露出稚氣的笑。 提問這是對小女孩的什么描寫?(神態、動作),你從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相機引導)
3、討論。在小女孩的帶動下,所有的饑民都將抓到手里的饅頭默默地放回車上。出示:
討論:
一個小小的饅頭,在那硝煙彌漫的抗戰歲月里,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但是課文中的小女孩和其他饑餓的人們卻把手中的饅頭送回了軍車,這是怎樣的一種選擇呢?
他們選擇了什么?(死、犧牲)
表現出了什么?(團結一心、抗擊敵人)
是啊,這是中國人民戰無不勝的原動力,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認呢?
4、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師長再一次來到陷車的地方,他們來兌現自己對小翠許下的承諾,結果怎樣呢?
5、大胡子少校和耿師長跪在尤小翠的墳前,他們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6、總結:
是啊,這個有缺口的饅頭,留下的僅僅是個缺口嗎?它留下的是什么呢?(它留下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國難當頭,犧牲自己、圍結起來、一致抗日的精神)
讓我們也永遠記住這個故事,把它講給自己的親人、朋友聽,好嗎?讓這個有缺口的饅頭永遠閃爍光芒!
四、認讀生字
認一認:
饅硝 觸 搐 栓 栗挪 嚎
饅 硝 感 抽 槍 戰 挪 嚎
頭 煙 觸 搐 栓 栗 動 叫
五、練習(積累詞語):
1、成語
硝煙(滾)(滾) 危在(旦)(夕)
手無(寸)(鐵) 彈(盡)糧()絕
2、ABB式詞語
臟(兮)(兮) 怯(生)(生)
3、填量詞
一(籃)饅頭 一(個)饅頭
一(座)小墳 一(挺)機槍
4、在()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凄厲)的槍聲 (瘋狂)地彈跳
六、作業:
練筆:可敬的小翠妹,我想對你說
板書設計:
一個有缺口的饅頭
搶 咬
保存
團結一心 抗擊敵人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8
四年級的科學教案(精選2篇)
四年級的篇1
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
會對小車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總結
會對比不同情況下小車運動的不同,總結出空氣對它們的影響
2、知識與技能:
知道有的飛行器要借助空氣運動,例如飛機、帆船等
空氣也可以對運動的物體形成阻力
了解噴氣式飛機的工作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生活中體驗科學的無處不在
激發學生對飛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興趣,產生對人類發明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影響物體的運動(阻力、借助空氣運動)
難點:空氣對運動物體的阻力作用
教學準備
長型氣球2個、膠帶、剪刀、小車模型、卡紙、塑料繩、塑料紙、白紙,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還是來研究空氣,前幾節課我們研究了空氣的一些重要性質,知道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有質量,但很輕。那空氣對物體的運動有影響嗎?
二、自主學習
1、空氣對運動物體的阻力作用
(1)如果我要大家跑步的時候,拿一把打開的傘跑,會怎么樣呢?
(2)為什么跑不快,而且覺得很累呢?
(3)是什么有這么大的力氣擋住我們呢?
請一位同學在教室外跑,對比計時。
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把傘收起來再跑,會怎么樣呢?
接觸空氣越大的物體跑的越慢
(4)為什么不拿撐開的傘跑起來就快點?你想到了什么?
2、空氣對不同形狀物體運動的阻力作用
(1)小組討論你們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商量個辦法驗證你們的猜想
(2)研究P9實驗中的第一個問題:哪些條件應該相同?唯一不同的條件是什么?
(3)小組實驗分析比較實驗記錄。
你能驗證你的猜想嗎?你還有什么發現?
(4)描述不同外形的小車運動時,空氣對它們的影響是怎樣的
對比實驗中的條件
小組討論分析數據,共同研究出結論
注意:不同點只能有一個
知道空氣對不同形狀的物體有影響
會對比不同情況下小車運動的不同,總結出空氣對它們的影響
3、噴氣式飛機的工作原理
(1)所以飛機是什么樣子的?飛機有很大的翅膀,但從飛機前面看是什么樣子的?
空氣有時候也能推動物體運動。
(2)你知道現在最快的飛機是什么飛機嗎?它是怎么飛上天的?
(3)模擬實驗,先講解實驗方法,提實驗要求: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充氣多少與跑的速度和距離有什么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飛機正側面的圖片了解噴氣式飛機的工作原理;知道有的物體是要借助空氣運動。
4、具體運用
(1)觀察P11圖片,哪些設計是借助空氣或是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2)你還知道哪些?
出示相關圖片了解在生活中對空氣的運用
三、課外拓展
制作竹蜻蜓、小降落傘
四年級的科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
2、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過程與方法:
1、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2、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教學準備】
1、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象歸類表格和關于天氣網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天氣現象
1、出示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這是一幅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圖,圖中顯示了哪些天氣現象?
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匯報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
3、認識“網狀圖”的使用: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打開書本第3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
三、總結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四、課后作業
1、寫出你知道的天氣現象?
2、一般天氣預報包括哪些內容?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邊讀邊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課時劃分 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雪景,質疑導入
1、配樂欣賞松坊溪雪景圖,導入課題,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帶著你的疑問,讓我們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松坊溪的雪景,讓作家郭風印象深刻,他用非常優美的文字記錄了那片雪景。讓我們來讀讀他的作品,讀了課文,松坊溪的雪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雪的?先寫(下雪)時的景色,再寫(雪止)時的景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開始欣賞美文吧。
3、課文哪些段寫下雪時的景色?哪些段寫雪后的景色?
三、研讀課文,感悟景美
(一)研讀“下雪了”一層。
1、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雪中美景的段落,一邊讀一邊想象,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你的同桌聽聽,最好能講講喜歡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學習感受。
2、朗讀、交流。
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交流得也不錯,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咱們在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的順序分別投影重點句子點撥: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課文把在風中飛舞的雪比作柳絮、蘆花、蒲公英帶絨毛的種子。連用三個比喻寫出了雪花輕、柔而潔白的特點,還寫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飛舞有許多種姿態。
帶著你們的體會再來讀句子。抽讀。學生相互評價,是否讀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讀。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蓋著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好像有兩只白色的獅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幾只白色的熊,正準備從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了動感,把溪石寫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蓋著白雪,還會像什么呢?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看誰想得最美妙。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來的橋,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來的橋是什么樣子的。這樣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橋落滿雪,潔白如玉,描寫出了雪中石橋的美麗。)
(4)你們看,置身于這么美的雪景中,你們的心情會怎么樣?指導讀“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讀出歡快喜悅之感。
(二)研讀雪后美景一層。
讀書是做“學問”的,邊學邊問,邊讀邊動腦。讓我們來看看描寫雪后景色的有關段落,把你喜歡的句子寫一寫、讀一讀、背一背,讀出你的感受來,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來。
重點研讀:
1、“我看見溪中有一個發亮的白雪世界。”“發亮的白雪世界”是指遠山、石橋、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麗景象。溪中映著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這樣的山倒映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圍繞著這樣的山”的句子。這樣美麗的畫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這不就是一幅畫、一首詩嗎?真是“畫意在眼前,詩情在心中”啊!詩一般的文字怎么能讓它只躺在書里呢?讓我們美美地讀讀吧。配音樂朗讀第9段(詩情畫意,無限深情)。
2、水中還有小生靈呢,溪魚又有什么特點?(多、美、活。)
小魚兒們是那么漂亮,那么活潑。同學們,如果將你們自己想象成這一條條小魚兒,那么你們在這么美麗的溪水里暢游,心情會是什么樣的?你最想對你的家園松坊溪說什么?
3、為什么寫雪后景色要寫溪魚呢?
這樣描寫使靜中有動,寒中有暖,潔白中有色彩,嚴寒中蘊含著生機。魚兒們使這原本恬靜、雪白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了。魚兒們,你們繼續向前游吧,去飽覽松坊溪周圍無限的冬日風光吧。你們又看到了什么呢?又能聽到什么呢?請寫下來好嗎?
4、交流賞析。
5、同學們寫得真棒,讓老師身臨其境了,仿佛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真不知道該用什么話來表達此刻的心情,這樣吧,請允許老師用作者郭風的一首散文詩來表表心聲吧。(師讀散文詩)
四、積累拓展,讀寫遷移
1、這么美的雪景,這么生動的文字,讓我們牢牢地記在心里吧!選擇你最喜歡的句段讀背。
2、教師配樂讓學生有感情地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3、師生交流課前搜集的其他寫雪景的詩文或作家郭風的作品,課后可辦成小報。
板書設計
8 松坊溪雪景
下雪了:雪花 輕盈柔美
溪石 千姿百態
石橋 潔白如玉
雪止了:村莊 溪水 溪魚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2.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培養對1億大小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準備:
課件、一包打印紙、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一)猜想1億有多大
師:我們學過了許多大數,看,這個數是多少?(課件出示:100000000)對,是1億,1億大嗎?猜想一下1億有多大?(學生大膽猜想,學生根據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能會結合不同的量進行猜想。)
(二)引入
師:從同學們的猜想中可以感覺出,大家都覺得1億是個很大的數,確實是這樣的。1億到底有多大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設計意圖:根學生運用自己對數的認識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想象1億有多大,不同的想象會產生不同的猜想從而使學生對“1億有多大”充滿好奇心,產生去探索、研究的興趣。】
二、活動范例
(一)確定研究課題
1.師:(拿出一張打印紙)這是一張紙,它很薄,1億張紙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
2.師:大家猜的都不一樣,1億張紙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們從1億張紙有多厚研究起。
(二)確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體
1.師:要想研究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億張紙摞起來直接進行測量?不能直接測量怎么辦?(可以先測量一部分紙的厚度,再算出1億張紙的厚度。)
2.師:真是個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體,那“一部分”應當取多少張紙呢?(10張、100張、1000張……)
3.師:有沒有想到362張、1510張的?為什么不選擇這樣的張數?(1億不是362的整倍數,不好推算)
4.師:再說說我們要怎樣研究?(先量出100張紙的厚度,算出1億是100的幾倍,就用幾乘100張紙的厚度,求出的結果就是1億張紙的高度。)
(三)進行實驗:測量、計算
1.師:知道怎么做了嗎?那大家就以小組為單位,取100張、500張或1000張紙來測量厚度,推算出1億張紙的高度。
2.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分成A、B、C三組:
A組:測量出100張紙的高度,然后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B組:測量出500張紙的高度,然后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C組:測量出1000張紙的高度,然后推算1張億紙的高度。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幫助。
(四)建立1億表象
1.師:1億張紙有多高?說說你們的研究成果。
(1)A組:100張紙大約厚1厘米
100000000÷100=1000000
1×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
(2)B組:500張紙大約厚5厘米
100000000÷500=200000
5×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
(3)C組:1000張紙大約厚9厘米
100000000÷1000=100000
9×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
(4)師:為什么推算出的結果卻不同?(測量的張數越多,誤差就越小。)
2.建立1億表象
師:1億張紙大約有1萬米高,你知道1萬米有多高嗎?
師:世界上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瑪峰)它有多高?(8844米)與1億張紙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覺?(比珠穆朗瑪峰還高)
師:我們站在1億張紙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瑪峰了。
3.小結:我們是怎么研究1億張紙有多高的?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確定研究課題、設計研究方案、實驗研究、得出結論”的全過程。在具體情境中體驗1億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三、自己設計方案,再次體會
(一)確定主題
1.師:剛才我們研究了1億張紙的高度,你們還想研究哪些有關1億的問題呢?(1億粒大米有多重?1億顆黃豆有多重?1億秒有多長時間……)
2.師:每個小組先確定一個研究課題,設計好研究方案(先測量多少?怎樣推算?),然后開展實驗研究,得出結論。
(二)學生自主設計方案研究
(三)匯報
1.1億粒大米有多重
(1)100粒大米約重2克
100000000÷100=1000000
2×1000000=2000000(克)=2000千克=2噸
(2)師:如果一個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億粒大米夠一個人吃多長時間?(一年按365天計算)
2000000÷500=4000(天)
4000÷365≈11(年)
(3)師:我國約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粒米,全國1天就可節省大約13億粒大米,這些大米夠一個人吃多長時間?
13×11=143(年)
(4)師:全國每人每天節約1粒米,就夠一個人吃一輩子還多,你有什么想法?
2.1億秒有多長時間
(1)100000000÷60≈1666667(分)
1666667÷60≈27778(時)
27778÷24≈1157(日)
1157÷365≈3(年)
(2)師:1秒只是1眨眼的時間,1億秒卻有3年多,再說準確些大約是3年62天的時間,你有什么感想?
師:是呀,1秒鐘的時間很短,僅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們所重視,但1秒1秒地累加起來,我們就在這眨眼之間浪費了3年多的時光,這就是“光陰如箭,歲月如梭”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過程,體驗由局部推算整體的研究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學生在活動交流中,從不同的具體情境中感受1億的大小,發展數感。同時向學生進行節約糧食,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四、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1億有多大?
1億確實很大,但它再大,也是從1開始,積少成多。節約應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從節約每一張紙,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1
《牛和鵝》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動作、語言、神志描寫理解人物的心情,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難點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示圖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你能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那你覺得這句有道理嗎?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4.作者介紹。(對“任”進行正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帶有生字的新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工具書。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1)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2)男女生賽讀。
(3)指讀象聲詞。
(4)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熟讀課文,引導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鞏固新知
1.抄寫詞語。
2.摘錄描寫生動的語句。
板書設計:
牛和鵝
初讀課文→梳理有價值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活動。
2.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難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復習文中部分詞語。
2.根據上課時學生質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
二、精讀課文,引導感悟
1.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第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讀,師巡)
2.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第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指名讀第6自然段,畫出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鵝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你能讀出鵝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讀一讀。
5.我們害怕鵝,可是金奎叔不怕啊!找出描寫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6.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
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9.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
三、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大受啟發吧!請你用幾句話簡單地寫下來。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語文教案-蟋蟀的住宅。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鉗子、耐煩、寬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3.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4.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蟋蟀是怎樣建筑住宅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認識蛐蛐嗎?它的學名叫蟋蟀。你對蟋蟀有哪些了解?
2.蟋蟀不僅會叫、好斗,而且有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領。今天我們來學習《蟋蟀的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二、布置預習
1.學習本課生字,說說書寫時注意的問題。
2.讀讀課文,找出描寫蟋蟀住宅樣子的句子畫下來并讀一讀。
3.讀課文,想想蟋蟀是怎樣修建住宅的。
4.質疑。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按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導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宅”、“慎”、“址”、“驟”是翹舌音。“燥”是平舌音。
3.出示帶生字的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鉗子。
4.組詞練習
慎()址()掘()崛()搜()
鎮()扯()倔()屈()艘()
燥()操()澡()蔽()樸()
躁()噪()藻()撇()仆()
四、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哪部分寫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哪部分寫了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2.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蟋蟀住宅的特點。
第三段(第8至10自然段):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五、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蟋蟀出名的原因?
2.結合生活實際談一下蟋蟀為什么因唱歌和住宅而出名?
六、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部分分幾層意思寫蟋蟀住宅的特點?
(1)住址的選擇;
(2)使用的工具;
(3)屋內外的情形。
2.逐層深入理解:
第一層:
(1)“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2)“慎重”什么意思?找出蟋蟀“慎重地選擇住址”體現在什么地方?
(3)蟋蟀有特別好的挖掘工具嗎?柔弱的工具指什么?
第二層:
指名朗讀,自由說說蟋蟀的挖掘工具怎么樣。
第三層:
(1)圖文對照,默讀思考:蟋蟀的住宅從外部到內部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2)師生交流歸納,板書:偉大的工程
(3)指名讀第三層。“偉大的工程”對什么而言?(柔弱的工具)
3.指導學生用贊嘆的語氣朗讀第二段。
七、小結
讓學生對照板書總結蟋蟀住宅的特點。
八、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蟋蟀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課文,說說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蟋蟀怎樣建造住宅的。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
2.作者寫蟋蟀怎樣建造住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先寫動工時間,再寫怎樣挖掘,最后寫不斷整修)
3.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同桌討論。
(1)勾劃出描寫蟋蟀建造住宅過程中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的作用。
(2)“休息一會兒”和“不大一會兒”說明什么?“‘我’看得有些不耐煩”又說明什么?
(3)蟋蟀是隨什么來對它的住宅進行長時間的修整?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4)“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說明了什么?
4.匯報自學情況。
5.讓學生總結第三段內容,并讓學生用簡煉的詞語進行板書:(初寒動工、不懈工作、長期整修)
6.教師歸納講解。
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認真,一點兒也不馬虎,可見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板書:辛勤勞動)
四、小結
播放錄像,思考:這篇課文是怎樣介紹蟋蟀住宅的?
五、朗讀全文
找出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并討論其妙處。
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七、布置作業
運用在本組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一篇短文。要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寫清楚,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不寫錯別字。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本課時主要單詞。
2.能聽懂指示語,并按照指令作相應的動作。
教學重點:
1、學習What’sintheclassroom?
2、學習相關單詞:classroom,window,door,picture,blackboard,light。
教學難點:
1、window一詞注意w的發音,不要與v的發音混淆,教學中應及時糾正。
2.在回答“What’sintheclassroom?”時,注意單詞復數的讀音。
教法與教具準備:
1.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課件[Unit1Let’s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3.教師自制的單詞卡
4.一張畫有教室的大圖
教與學的活動:
修改補
充內容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教師播放第一冊Recycle1單元中得“Chantandfind”部分,學生跟著錄音一起說。
2.教師出示與chant內容相符的圖片,問:“What’sinthepicture?”讓學生進行回答。Picture一詞由這里引出。
3.復習pencil,ruler,bag,book,pencil-case,sharpener,eraser,crayon,pen等單詞。
4.引導學生用以上單詞做問答練習,如:What’sinthebag?What’sinthepencil-case?
5.在學生回答出問題后,教師可再追問:Howmanypencils/pens…?使學生能用復數進行回答。如:What’sinthepencil-case?Aruler,twopencils…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設置情景,新學年開學了,同學們換到了一個新的教室引出Wehaveanewclassroom.教師出示Sarah和ZhangPeng的面具,問:Who’she?Who’sshe?學生回答出Sarah和ZhangPeng后,教師介紹新人物并展示情景對話Theyhaveanewclassroom.Doyouwanttohavealook?Ok,Let’sgoandsee.
2.教師把一張畫有教室的大圖貼到黑板上,說:Thisisaclassroom.What’sintheclassroom?(讓學生先熟悉一下對話情景。)
3.學生聽懂后,教師可先試著讓學生回答,能說出英文的學生給與表揚(desk,chair,picture都已學過),也可讓學生用中文回答。
4.展示有關classroom的內容,教讀單詞。
5.讓學生觀看本部分的教學課件2遍。
6.讓學生看著課件的畫面回答:What’sintheclassroom?
Aboard,twolights,manydesksandchairs…
當學生只回答出board,light,desksandchairs時,教師進一步再問:Howmany?引導學生說出:Aboard或Oneboard.Twolights.教師可以直接把many一詞告訴學生。
7.教師分別指著黑板,燈,桌子和椅子讓學生說出單詞。
8.教師在學生學習了對話的基礎上,擴充詞匯量:Therearemanythingsintheclassroom.Whatarethey?
9.讓學生觀看教學課件,學習其它單詞。可從已學的單詞過渡到新單詞。
10.教師指著教室中的相關事物問學生:What’sthis?讓學生回答。
11.教師出示單詞卡,讓學生進行認讀。
12.看黑板上所貼的單詞卡,讀出單詞。
13.從單詞過渡到詞組,如door,領讀door,door,openthedoor.以下單詞也是,這樣從單詞到詞組,過渡自然,let’sdo節奏較強,在歡樂的節奏中結束課程。
。
(三)家庭作業(Homework)
練習新學習的單詞讀音以及let’stalk課文。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4
(一)、激情導入。
1、這節課我們學習我國著名作家矛盾寫的一篇散文《天窗》,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2、你知道什么叫天窗?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天窗?
(設計意圖:針對題目引導學生質疑,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與教材編排意圖產生碰撞,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天窗雖小,卻有許多神奇之處。請同學們一邊看動畫,一邊聽課文朗讀,感受一下天窗的魅力。(出示課件)
2、看完畫面,你對天窗有什么感受?指名學生說一說。師相機出示重點句子。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為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過度:是啊,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課件出示這兩話。)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中去,進一步去體驗天窗神奇之處。
(三)、細讀課文47自然段,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默讀47自然段。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在什么時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透過這扇天窗,孩子們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分別用和~~在文中畫出來。
2、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你對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這句話的理解。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匯報交流。
師相機出示課件,指導朗讀、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說一句話。
5、指導朗讀47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理解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感悟、品味,恰到好處的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也訓練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四)、學習8、9自然段。
是啊,天窗雖小,卻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了無盡的想象。你們認為這個天窗怎么樣?(是神奇的)
1、出示課件: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學生齊讀)
2、為什么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8、9自然段,思考問題。
3、討論交流,師相機出示重點句子,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1)、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聯系到的種種事件!句中的兩個它指什么?句中的兩處否定,誰能改成肯定形式讀一讀。
(2)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更復雜,更確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抓住文中難以理解的句子,反復朗讀理解感悟,結合生活實際,加深理解。真正體會到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五)、總結拓展。
1、師總結: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了僅有的光明,孩子們通過天窗看見了雨點、閃電、星星、云彩,使孩子們的童年充滿了無盡的想象。這些都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這個天窗是多么神奇啊!
2、把自己在生活中透過各種窗口,如自己家的窗戶、乘坐汽車或火車時,從窗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給同學們聽聽。
(設計意圖:把閱讀和生活結合起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板書設計:
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
天窗看見想象是放飛心靈的
雨腳雷電星云無窮無盡一線天空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5
SectionA1a—2c
【學習目標】:1、熟悉掌握詞匯nameclock等
2、學會介紹自己并詢問他人姓名,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打招呼.
3、能聽懂聽力對話并能對根據聽力對話進行自由交際.
【學習重點】:使學生學會打招呼和介紹自己,并詢問他人姓名的句型.
Nicetomeetyou.What&syourname?Mynameis......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教師寄語:Knowledgeispower.)
學習任務一:熟悉掌握詞匯name,clock
1、認真觀察第一頁的圖畫,小組討論你所認識的物品的英語單詞.
2,、試著寫出含有的物品的英語單詞.
3、小組競賽,展示(看誰總結的多,寫的準確)
學習任務二:學會介紹自己并詢問他人姓名,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打招呼.
1、教師自我介紹,引導學生介紹自己.
A:Hello,IamGina,What&39;syourname?
B:MynameisAlan.
2、小組競賽,兩人一組,詢問他人姓名,介紹自己.
3,、分角色朗讀1A對話.
學習任務三:能聽懂聽力對話并能對根據聽力對話進行自由交際.
1,、聽錄音,給1B的對話編號.
2、根據聽力對話進行自由交際.
3、小組競賽,展示對話交際。
二、合作共建(教師寄語:Manyhandsmakelightwork.)
小組討論我們所學的英語名字和漢語名字的區別,如何用英語拼寫
你的名字?
三、系統總結(教師寄語:Nomancandotwothingsatonce.)
1,、歸納你所學到的問候語.
2、自己編寫一個打招呼并詢問姓名的小對話.
四、診斷評價
(一)單項選擇.
1._______yourname?MynameisGina.
A.WhatB.What&39;sC.WhoD.which
2.Goodmorning,MissWang!_____________!
A.HelloB.HiC.NicetomeetyouD.Goodmorning
3.I_______Sally,What______yourname?
A.am,isB.is,amC.is,isD.am,am
4.______nameisLilei.
A.IB.IamC.MyD.you
5.—_______,What&39;syourname?
—JohnGreen.
A.HiB.OkC.sorryD.Excuseme
(二)寫出下列單詞的完全形式,并寫出漢語意思.
I&39;m___________________what&39;s__________________
name&39;s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出下列單詞.
時鐘_______我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___名字_______遇見_________
(四)嘗試翻譯下列句子.
1.見到你很高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叫王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叫什么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據情景補全對話.
A:Goodafternoon!
B:____________________!
A;I______Lucy._________yourname?
B:My______isJim.Niceto______you!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后反思】(教師寄語:Neverdothingsbyhalves)
任務熟練掌握基本掌握沒掌握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6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2.了解歐陽海舍身救列車的經過,學習他奮不顧身排險,把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學習重點】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遇險排險”這部分的內容。
【學習難點】
體會歐陽海這種舍生忘死的英雄氣概
【學習準備】
收集有關歐陽海的資料,以及當代英雄的事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自己喜歡的名言嗎?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歡的名言呢?
學生說自己喜歡的名言。
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了一句,請看(出示)——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
看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感受
這是歐陽海在自己的日記中寫的一句樸實無華的話,也是他的人生寫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歐陽海。板書課題:“壯麗的青春”。
你對歐陽海有那些認識呢?說說你收集到的資料。
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二、整體感知,自學課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自己來讀懂,有信心嗎?你們準備怎么讀懂?
學生說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啟發。
請同學們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出示閱讀要求: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通過小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決。
2.自由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遇險排險犧牲)
3.邊讀邊在你的頭腦里想象作者所描繪的場面。
4.找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動作、神情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注意讀出自己的感受。
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弄懂課文內容中你遇到的問題,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讀、說體會等方式匯報自己的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三、重點探究,體會感情
當時的情況“萬分危急”具體表現在哪里?歐陽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1.出示有關句子:
情況萬分危急(出示有關句子:列車駛近了……死活不動……就要發生……越逼越近……)
你從那些字詞中了解到了情況的危急?讀讀,談談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感嘆號所表達的感情。
2.歐陽害挺身而出(出示有關句子:箭步飛身……搶……臉不變色……心不跳……推出……)
讀一讀,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讀到這里,我想你一定被歐陽海的精神所感動,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學生說。再讀,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3.一場慘禍就這樣避免了,可是我們的戰士歐陽海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最后四個自然段,注意把此時此刻的感受讀出來,讀出你對歐陽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假如你就站在旁邊,你會怎么想?怎么說?把你要說的話說一說。
交流、評價學生所說的內容。
現在就在歐陽海犧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來寫塑像的介紹,你會怎么寫?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指導鼓勵。
四、總結拓展
1、在緊急關頭歐陽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勇氣來犧牲自己解救別人?你是怎么認為的,你明白為什么說是“壯麗的青春”?請你來談談。
學生談自己的認識,感受歐陽海那種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過進一步學習課文,我們對歐陽海又有了新的認識,同學們,再讓我們來讀歐陽海的那句話——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讀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請你說一說。
交流學生感受。
3、同學們,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這是多么樸實的一句話,讓我們飽含激情齊讀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
學生齊讀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
五、作業
1、把英雄歐陽海、雷宏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2、抄錄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7
學習內容:
P61頁例5
學習目標:
通過合作探究,總結出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習重難點:
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一、【知識鏈接】
1、小數的性質是什么?
2、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3、比較下列每組數的大小。
0.54○0.540
2.8○2.80
03.26○32.6
6.19○61.9
小結:一個小數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沒有變,是因為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也發生了變化。
二、【自主學習】
自學課本第61頁例5,回答問題:
①0.009米=()毫米
②0.09米=()毫米
③0.9米=()毫米
④9米=()毫米
三、【合作探究】
1、從上往下觀察,從0.009米變成0.09米,小數點向移動了位,即長度由毫米變成了毫米,長度到原數的倍。因此,小數點向移動一位,小數就到原數的倍。同理,比較①和③,小數點向移動了位,即長度由毫米變成了毫米,長度到原數的倍。比較①和④,小數點向移動了位,即長度由毫米變成了毫米,長度到原數的倍。
從下往上觀察,小數點的位置依次向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到原數的___。
2、練習:4.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是(),向右移動兩位是()
0.305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是3.05,向左移動()是0.0305,向()移動()是305,向()移動()是30.5。
3、小結:小數點移動要牢記:右移,左移。移動一(二、三……)位是擴大(或縮小)10(100、1000……)倍,位數不夠用補位。
四、【拓展延伸】
原數擴大還是縮小由什么決定?移動的位數決定什么?
五、【課堂小結】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到原數的__。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到原數的__。
六、【課堂檢測】
1、填空
(1)把6.2擴大()倍是62。
(2)把59縮小到它的()是0.59。
(3)0.28去掉小數點得(),原數擴大了()倍。
(4)73.21變為0.7321,原數就()。
2、判斷
(1)、0.8的小數點向右移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到了它的1/1000()
(2)、3.69擴大1000倍是36.9。()
(3)、把一個數縮小到它的1/10,就要把這個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
四年級活動教案篇18
一、課堂導入:
1、同學們,二年級時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你們還記得黃山有什么嗎?黃山不僅有奇異的巨石,還有險峻的山峰呢,而黃山最高最陡的山峰就是天都峰。
2、板書天都峰
3、PPT展示圖片。孩子們快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天都峰的圖片,看完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
4、天都峰簡介。
5、孩子們,你們想不想跟著老師一起去攀登這又高又險的天都峰啊?但是你們的經過挑戰才能乘上去天都峰小火車呢,你們有信心嗎?
二、字詞教學:
三、理解課文
1、用朗讀將字寶寶、詞寶寶送回課文中吧,將字音讀準,將句子讀通。
2、同學們,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時間、人物、地點、干什么。
3、第二自然段。
(1)天都峰有什么樣的特點?
(2)用橫線將課文中第二自然段描寫天都峰特點的句子畫出來。
(3)用三角形標出描寫天都峰特點的關鍵字詞。
(4)有感情朗讀。讀出天都峰的險峻。
(5)面對險峻陡峭的天都峰,我心里肯定特別,這時我在想什么呢?
4、自由朗讀3—5自然段。
(1)正在這時候誰來啦?
(2)老爺爺說了什么?
(3)為什么老爺爺要用一個“也”字呢?
(4)為什么我也要用也呢?
(5)分角色朗讀,讀出疑惑之情。
5、齊讀6—7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兩個自然段寫什么?
(1)我和爺爺爬天都峰。
(2)我是怎么爬的,用橫線畫出來。
(3)在橫線中用三角形標出關鍵詞。
6、
(1)我和爺爺為什么要互相感謝?
(2)我在爬的過程中在想什么?老爺爺在想什么?
(3)你從爸爸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