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從而避免課堂上的混亂和無效性。優秀的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

濃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間注滿愛鳥之情。他對大雁的遷徙飛翔由衷欽敬,他為大雁擔驚受怕,為遍體創傷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傷哀痛,他為大雁歸來而欣喜歡樂,對大雁的種種鳴叫聲由衷喜愛。學習本文抒情的語言,重在朗讀,體會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學習使用最合適得體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每當蕭瑟的秋季,仰視寥廓的萬里霜天,時常可見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飛行的鴻雁,它們組成整齊的行列,單行橫空,宛如一個“一”字,雙行交叉,形成一個“人”字,如紀律嚴明的軍隊般,行動劃一。雁,飛翔在秋季的藍天上,也飛翔在古人的詩篇里。

今天我們學習《大雁歸來》,看看這篇文章能為我們增添哪些有關雁的記憶。展示大雁的圖片(人字形群體高飛圖,單只棲息特寫圖)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要點,把握文意:提問:根據不同的時間段,說說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明確:文章描寫了三月大雁的歸來,覓食前后的鳴叫,四月間群居沼澤時的鳴叫,即歸來、覓食、集會。

2、從作者的描述中,我們看到這是一種怎樣的大雁?以這樣的句式說:讀句(段),我發現這是一種的大雁。

明確:大雁是具有靈性的侯鳥,是報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很強的聯合觀念。

3.作者在《沙鄉年鑒》的序言中提到在大雁身上找到可“失去的東西”,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你覺得作者找到了哪些“失去的東西”?

三、研讀探究本文是翻譯作品,有些句子長而且難理解。

不妨設計一個品讀語言的環節。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找出問題,合作討論。

教師作學法指導:

(1)用縮句的方法理解。

(2)聯系上下文解讀。

四、拓展延伸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2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間表達的濃厚感情。

2.品讀含義豐富的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特別是品評鑒賞能力。

3.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親情的濃漿,縱然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到溫馨的親情。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讀準下面這些加點字的讀音。

散步(sàn)熬(áo)咕咕(gū)

分歧(qí)霎時(shà)粼粼(lín)

2.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3.作者簡介

莫懷戚,1951年生,重慶人。當代作家,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從事文學創作二十余年,用多種體裁創作,以小說見長。著有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中篇小說《詩禮人家》,長篇小說《經典關系》《透支時代》等。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把握溫和、親切中含著莊重的語氣和平穩的語調,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并思考下列問題。

1.散步的地點在哪?哪個季節?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時發生了什么?

【交流點撥】散步的地點是:田野;散步的季節是:初春;散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散步的過程發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樣產生的?

【交流點撥】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交流點撥】“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走大路。母親固然聽兒子的,但在這種特定的情景下,更愛孫子,“變了主意”走小路。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

4.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誰做得?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研討中對每個人物作簡要的分析并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注意品評,讀出感情。

【交流點撥】

(1)可以說每個人做得都好,因為“我”:孝順善良;母親:慈愛親切;妻子:溫柔賢惠;兒子:聰明乖巧。

(2)家庭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他們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系鏈,那是因為有親情。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出這種永恒的情感,闡釋了一個重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5.在解決分歧時“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交流點撥】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文章告訴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責任重大。

6.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對于“我”和妻子來說,背起來應該很輕松,可為什么我們都走得很慢很仔細?

【交流點撥】“我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人的尊敬,對小孩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7.這是怎樣的一家人?

【交流點撥】互敬互愛、溫馨幸福、融洽和諧、尊老愛幼。

(二)深層探究

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交流點撥】這句話表達了文章主旨。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大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為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2.這篇短文為什么大詞小用、小題大做?

【交流點撥】大詞小用確有好幾處。一處把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說成“分歧”。一處說面對“分歧”,“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一處把自己的話說成“決定”。一處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樣的大詞小用,小題大做,透露出作者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這件事講一個道理,即:對家庭的熱愛,對親情的珍惜和重視。

3.作者選取“散步”這個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親的關系為主線,逐步展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和睦、互敬互愛的關系。那么作者是怎樣由小見大,從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

【交流點撥】通過散步,體現美好的家庭生活,寫一家人的互敬互愛。“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我小時候是一個乖孩子,很聽母親的話;母親現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親很尊重我。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充滿骨肉之情。“我的母親老了……她總是聽我的。”母親老了,尊重我的選擇;兒子還小,習慣聽我的話;妻子呢?在外面往往聽從我的意見。一家人互敬互愛,非常和諧。

通過細節描寫表現祖孫三代的感情。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對母親的尊敬。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嶇,孩子感興趣。母親慈祥,想讓孫子高興,改變了主意,反映了老母親對孫子的愛護。

(三)語言品析

1.寫景的句子

(1)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交流點撥】這段文字描繪了新綠、嫩芽、冬水,展現了春天的氣息、生命的呼喚,寫得富有詩意,讀后使人似乎聞到了鄉間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現出勃勃的生機,同時也襯托了一家人散步時祥和、歡樂的心情。

(2)她的眼順小路望過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交流點撥】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點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現了母親理解孫兒愿望的內心世界,同時渲染了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師生適時點評)

(1)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兒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

【交流點撥】這幾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態都顯現出來了,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情態畢現。“正因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缺乏文化修養的人,話是不會這樣說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現什么樣的情態,就要用什么樣的語言。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交流點撥】比得多妙!從內容上說,有回環的關系,把母子關系一下子追溯到幾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溫順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交流點撥】

(1)有的濃,有的淡。

(2)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3)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4)我蹲下來,背起了我的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我們的兒子。

(5)我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很輕。

(7)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作用:語言精美,兩兩對稱,整齊和諧,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4.含義深刻的語句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交流點撥】“我”是家庭主腦,如果處理不好母親、兒子兩者間的“分歧”,會影響家庭和諧。“我”把這種“分歧”的處理看得很重,可見“我”對家庭的重大責任感,表達了“我”對母親、兒子兩人濃濃的親情。

【小結】本環節意在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美點,引導學生學會尋找“美”的感覺、表達“美”的感受、增強“美”的判斷、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幫助學生養成一種閱讀習慣,拓寬學生觀察課文的角度與視點。同時指導學生以后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樣的語言,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要的只是一份樸實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四)寫作技巧

本文采用了哪些寫作技巧?有怎樣的作用?

【交流點撥】生甲:以小見大,小題大做,大詞小用。文章以平常事來探討家庭倫理中的大原則,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由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行為到原則,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幾處大詞小用更有利于主題的表達,展現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興波,一波三折的寫法。母親不愿散步卻讓“我”勸出來了,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決——“我”決定走大路,母親卻改變了主意。親情、倫理、人性的亮麗之光在波谷與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輝。

生丙:語言平易樸實卻生動活潑,內涵豐富,音韻鏗鏘。全文無生僻華麗的詞語,更無令人費解的句子。不少句子充滿著生活的情趣,表現了家庭的幸福和溫馨,不少句子言微意遠,意在言外,含義豐富。句式的整齊與錯雜,語意的對稱和反襯,似乎都是信手拈來,于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

四、板書設計

開篇點題:寫一家人一同在田野上散步

散步散步路上環境情趣

化解分歧——表現親情

五、拓展延伸

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么辦?請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學們分享。

【交流】把遙控器交給爺爺奶奶;主動將臺調到戲曲節目頻道。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3

【教學目標】

準確抄寫單韻母,能用“圓、燈、年”擴詞,能用“覺得”造句。初步認識。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聽寫:節日立正家家戶戶歡慶花燈金魚真好一年

二.抄寫aoiuü6個單韻母,抄寫時主義者幾個字母都站中格。

三.組詞,看誰組得多。

圓:()()()()

燈:()()()()

年:()()()()

四.仿照例子說一說。

這個彩燈,我覺得很奇妙。

這個,我覺得很好吃。

------,我覺得。

五.認識對聯

出示兩幅對聯

明月照九州明月皎皎千門雪

花燈映萬家華燈盞盞萬戶春

1.學生借助拼音讀對聯。

2.觀察對聯有什么特點。

3.你還看到那里有對聯。

【課堂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發言積極,你們學得真棒!

【教學回顧】

多數學生能掌握本節內容,個別學生在補充句子時有困難。

【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組詞,看誰組得多。

圓:

燈:

年: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篩選關鍵信息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學習通過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及結構層次更有條理地來介紹說明對象。

2、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順序,通過仿寫、點評、修改等方式進一步理解,并學會運用說明文相關知識。

3、通過對比閱讀感受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學習概括、篩選信息及如何抓住事物特征進行介紹和說明,理解文章通過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及結構層次更有條理地來介紹說明對象的寫作要點。

教學難點:

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順序,通過仿寫、點評、修改等方式進一步理解,并學會運用說明文相關知識。

教學創意:《中國石拱橋》是統編版八年級上冊的第一篇,也是初中階段第一篇說明文。本課的設計思路是:1、通過小組探究、模擬導游等方式在把握本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問答互動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說明文知識的理解。2、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到本文的人文情懷。3、通過補寫現代石拱橋的典型例子的方式,考察學生對說明文知識的運用。由課內到課外,由古代到現代,由知識到人文,由學習到實踐,希望能以文本閱讀為支撐,以口頭表達與寫作訓練為落腳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賞橋,了解橋之義

學生活動:(展示各種各樣橋的照片)這些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你能結合自己的觀察和理解,用一句話說說“橋”是什么嗎?(生交流)

明確:架在河上、陸地上、峽谷上的連接兩岸可供人們通行的建筑物,就是橋。

二、說橋,領悟橋之理

學生活動:本文約1700多字,請大家用三分鐘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勾畫關鍵語句,再組合文章的關鍵句為大家介紹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①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在世界橋梁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

②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它們幾乎到處都有,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的盧溝橋。

③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有優良傳統,建成的橋,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再其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材,這也為修造石橋提供了有利條件。

④兩千年來,我國修建了無數的石拱橋。解放后,全國大規模興建起不少石拱橋。近幾年來,全國造了總長二十余萬米的這種拱橋,其中的一孔,長達150米。我國橋梁事業的飛躍發展,表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個角度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會放在初中階段第一個說明文單元的第一篇?

提供以下四個思考角度:

①從說明方法的角度思考:通過組合關鍵句已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那其他內容是不是可以刪除?為什么?

②從說明文語言的角度思考:本文的說明語言準確嚴謹,但是一些不確定表述,如“大約”“可能”“幾乎”等詞多次出現,你如何看?請結合具體語句作簡要分析。

③從說明順序的角度思考: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例子能調換先后順序嗎?為什么?文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

④從說明結構的角度思考:文章的題目是《中國石拱橋》,那么開頭兩段講石拱橋的特點是否多余?最后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三、游橋,欣賞橋之美

學生活動:這么多例子里面,作者將趙州橋和盧溝橋重點介紹,那么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怎樣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征的?請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分成兩個導游小組,組員進行如下分工:

①說明圖繪制:根據課文內容,畫出趙州橋或盧溝橋的示意圖,在相應的位置上標出數據。

②導游詞整理:根據課文內容,大體按照以下格式有條理地梳理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導游詞,可在書中相應位置批注。

如:歷史悠久——趙州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

③趙州橋(盧溝橋)介紹:根據課文內容、導游詞以及自己的合理發揮,有條理、有重點、有詳略、有趣味地為大家介紹一座橋。

(兩個組分別派代表上來在黑板上邊畫圖邊介紹這座橋)

四、布置作業

①請在積累本上完成本課重要字詞字音詞義的積累。

②根據文章內容,完成【思考探究】第一題的表格。

③文中還有哪些沒說全的說明方法?請課下批注,并交流。

第二課時

一、比橋,體會橋之情

學生活動:看【積累拓展】五的材料(一),與文中第6—8自然段對比閱讀,看看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明確:《中國橋梁史料》選段集中介紹盧溝橋本身的情況,分橋拱、橋墩、橋面、橋欄等幾個部位,列舉大量數據與事實,一一介紹。課文則重點介紹盧溝橋的結構特點、橋欄上的石獅子,也介紹盧溝橋的審美價值和歷史意義。因為《中國橋梁史料》是部橋梁學的專業著作,所以主要從學科專業的角度,介紹盧溝橋作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術細節;課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讓普通讀者在有限篇幅內比較全面地了解盧溝橋,自然不能過多聚焦技術細節,但又要讓讀者對盧溝橋的建筑特點有所了解,所以選擇結構特點和最的石獅子作為說明重點。

二、寫橋,領略橋之韻

世界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貴州省羅甸縣大小井特大橋即將在今年建成,當地人民都非常開心,其中有個同學想把這座橋補寫到說明文《中國石拱橋》里,以此告慰我國橋梁專家茅以升爺爺的在天之靈。在準備寫作的過程中,這個同學產生了疑問,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學生活動:看鏈接資料,想想大小井特大橋適合補寫到《中國石拱橋》里嗎?為什么?

補充資料:大小井特大橋資料及圖片

【資料一】:大小井特大橋的簡介

大小井特大橋始建于20__年6月29日,工期38個月,全長1、5公里,主橋主跨為450米,20__年6月30日橫跨在貴州省羅甸縣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橋順利合攏,大小井特大橋是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關鍵性工程,是世界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全橋共58個吊裝節段,節段凈吊重達160噸。橋臺所在山坡峰頂與河底相對高差約250米。上百噸重的節段被一節一節吊到200多米的高空后再精確移動到位拼結起來合龍。

【資料二】:大小井特大橋的施工環境

作為我國典型的高山峽谷大跨度鋼管拱橋和世界同類型橋梁之最,大小井特大橋結構、技術復雜,質量要求高,施工難度大。

大橋拱座施工現場地形陡峭,邊坡開挖高度高,開挖方量大,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技術難度大,拱腳預埋件安裝精度要求高。纜索吊機安裝施工主塔拼裝高度高,主索安裝跨度大,施工安全風險高。主拱安裝施工拱肋縱向運輸距離長,吊裝重量大,主拱對接精度、線形及高程控制要求高,主拱懸拼施工時間長,斜拉扣掛施工難度高。山區機制砂C60自密實混凝土技術難度高,混凝土頂升高度高。

同時,大橋本身也將成為當地景區的一道風景線。大小井特大橋建在布依族居住的大小井風景區。景區河水碧綠清澈,兩岸古榕參天蔽日,翠竹亭亭玉立,農田阡陌縱橫。還有鬼斧神工的溶洞,神秘莫測的天坑。已合龍的大小井特大橋,與景區相互襯托,遙相呼應,成為景區又一道風景線。遠處觀望大橋,整個大橋猶如一座"天橋"。橋梁建設者們在"空中"修起了"天路",在"天路"上建起"天橋"。

【資料三】:大小井特大橋的修建意義

該橋是貴州本地企業完全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橋。大橋預計20__年8月全部竣工,年底實現通車,通車后從平塘縣到羅甸縣只需1個小時,比走省道快2個小時,對打通貴州的"斷頭路",加快黔南地區橫向連接運輸大通道的形成,加快貴州建設交通強國西部示范省,助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脫貧攻堅有著重要意義。

明確:材料選擇符合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可以補充進去。

學生活動:試著將大小井特大橋補寫進課文里。之后選一篇代表習作集體修改、點評。

引導學生學會搜集、取舍鏈接資料,運用所學的說明文知識進行片段寫作,綜合提高語文素養。

三、尋橋,領略橋之新

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代人民創造了石拱橋建設的無數奇跡。以茅以升為代表的現代橋梁專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設的新局面。今天,有“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當代橋梁建設者們,不斷開創新的造橋技術、刷新橋梁建設的世界記錄,大小井特大橋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還有更多創新的橋梁工程等著我們去了解、介紹和贊頌。

四、布置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觀看紀錄片《超級工程2》第二集《中國橋》,搜集20__年中國新建大橋的相關資料,試著再給其中的一類或一座橋寫一段說明文字。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完成偏旁歸類練習,掌握認字規律。

2.比較“非常”和“經常”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造句。

3.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會勇敢的品質。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完成偏旁歸類練習。

1.分別出示偏旁“子”、“鳥”、“心”、竹字頭及例字讓學生說說偏旁名稱,讀一讀例字。

生練習:在書上寫出帶有以上偏旁的字。

名回答并口頭組詞、訂正。

二、學生用“非常”、“經常”造句。

1.出示例句,讀一讀,比較“非常”和“經常”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在小組內說一說句子。

3.指名交流、訂正。

三、組織展開討論“在課堂上怎樣做才算勇敢?

1.出示討論題,小組間討論。

2.各個小組選派代表,參加班級討論。

3.老師小結。

四、讓學生看圖,并練字說話。

1.學生看圖,展開想象說說圖上發生了什么事?

2.學生說說自己在家害怕嗎?介紹自己獨自在家的經歷

五、讀一讀,表演故事。

1.先請學生自己讀一讀短文,說一說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冬冬家里發生了什么事。

2.演一演。

3.說一說,總結。

學習了這一單元,你覺得要怎么樣做才算是勇敢的孩子?

學生自由發言。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駢文的兩大特征——對偶與用典。

2.學習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及其表達方式。

3.背誦全文,積累文化知識。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用典的內涵。

2.熟讀本文直至背誦,感受文章的內容美和形式美。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讀著這氣勢磅礴的詩句,我們便會想到王勃為這首詩所作的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解題

1.寫作背景

《唐摭言?卷五》說:“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言。又報云‘落霞與孤鶩齊飛,長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2.關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人,祖父是隋朝學者王通。王勃六歲即寫文章,十四歲便科舉中第。沛王李賢聞其名聲,邀請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殺官奴而犯罪,父親也受連累貶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親,途經南昌正趕上當地都督在滕王閣上設宴。王勃在宴會上賦詩并寫下了這篇著名的《滕王閣序》。隨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驚悸而死。本文遂成為他的“絕唱”

三、研習課文

1.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疏通文句,做到讀音準確,斷句恰當。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種情況,即二二式,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六字句的情況大致有四種,如: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七字句的情況則更復雜一些,如: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戢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蟾帷暫住。

2.整體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段:扣“洪府”,地勢雄偉、物產珍異、

人才杰出、賓主尊貴。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閣”,樓閣壯麗、山川勝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餞”,宴會勝況,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窮且益堅

第六、七段:扣“別”,自敘遭際,謝主引賓

3.學生集體齊讀全文,要求做到讀音準確、節奏和諧。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練習背誦2-5段。

深入理解全文,體味文章的語言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滕王閣序》能流傳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語言藝術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兩點:工整的對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二、品析鑒賞

1.對偶品析

這篇文章是駢體文。文中四字為一語、六字為一語的句子很多,前后語句完全對偶(沒有成對的,只有“嗟乎”“所賴”“勃”“嗚呼”“云爾”九個字),還講究字的平仄關系,所以聲調讀起來十分和諧。試就第一段看其對偶關系:

不僅句與句對偶,還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詞或詞組也對偶,這叫做“當句對”,如第一段中的: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三江”對“五湖”、“蠻荊”對“甌越”)

騰蛟起鳳,……紫電清霜,……(也屬于“當句對”)

2.“警句”品味

《滕王閣序》對警句的提煉,方式靈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繁華富庶;后者形象的說明了南昌一帶人才濟濟。有的&39;是語句表面矛盾而意思連貫,如:“老當益壯,寧移百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中的“老當益壯”和“窮且益堅”就是把“老”和“壯”,“窮”和“堅”這兩個對立面,從相反相成中統一起來,突出了“貧賤不能移”的美好節操,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此外,如“東隅已失,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東隅”已失,則“桑榆”必晚,而王勃卻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雖身處逆境也不悲觀的態度。有的是把不少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從而造成獨特的意境。例如“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關山難越”和“萍水相逢”,在意義上本無聯系,但一旦組成對偶句后,就順理成章的表達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獨,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獨。文中類似的對偶句很多,不一列舉。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不求一律。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7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學會運用“!”“?”并了解它們的用法。

⑵認讀新字新詞或學習詞語的搭配。

⑶學會連接動類與偏正類的詞組。

⑷積累(讀背)節氣歌。

⑸進行口語交際。

⑹學會寫一種小動物。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語文知識的了解,通曉感嘆號和問句的用法。

⑵通過對漢字的結構認識學習新字。

⑶通過背誦積累節氣(氣候)知識。

⑷通過了解動物世界學習寫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習興趣,培養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與“?”的用法。

2、學會新字新詞。

3、能正確搭配詞語。

【課時設計】

三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感嘆號、問號與句號并了解它們的用法。

2、認讀新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聰明的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步入《語文園地五》,相信大家會有新的收獲。

二、我的發現

1、出示句子:這書上有字

生:齊讀句子。

師:誰能給句子加上兩個不同的標點,使兩句話的意思不一樣。

生積極考慮。

生:我給“這書上有字”加“。”。

生:可以加“?”。

師出示相應的句子:這書上有字。

這書上有字?

同學讀句子,要讀出不同的語氣,讀后要講一講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用“。”說明講的話是真實的。

生:用“?”表示值得懷疑,代表疑問。

師:同學們真聰明,發現了句號、問號的不同用法,老師為大家鼓掌。

2、運用相同的方法學習下一組句子,引導同學了解感嘆句的用法。

3、出示幾組句子進行練習:

⑴今天老師沒來。

⑵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師沒來明天是你的生日

三、讀讀認認

1、出示生字:

材、攔、蚪、猴、伴、膀、慢、祖

同學認讀生字。

2、再出示新字:

財、欄、抖、喉、拌、榜、饅、租

3、同學猜讀后教師出示拼音拼讀:

同學說說不同處和相同處。

4、同學自主的認識生字,同桌間說說自身的識字方法。

5、用擴詞和抽讀的方法鞏固生字。

四、總結

師:時間過的真快,一節課又結束了,同學們有新的收獲嗎?

同學談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搭配詞語。

2、讀背節氣歌。

〖教學過程

一、我會連

1、課件出示:

打開方向茂密的烏云

區分寶藏滿天的空氣

尋找窗戶清新的枝葉

⑴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⑵明白題意后連一連,師巡視指導。

⑶指名匯報學情。

⑷講要點:前后詞語要恰當。如:“打開”只能對窗戶、門、抽屜、盒子等可以緊閉的東西。再如:“區分”只能對方向、色彩、圖案、腳印等內容。

⑸再出示幾個進行練習。

二、讀背節氣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多少個節氣嗎?你們會讀節氣歌嗎?

同學們積極考慮,也許有的同學說的不太完整,鼓勵他們知道幾個說幾個。

1、出示相應的節氣歌。

2、同學自讀,要求:讀準字音。

3、指名讀,師生正音。

4、師范讀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針對每一個季節出示相應的節氣。

6、了解“暑相連”與“秋處露秋”的意思。

7、同學質疑,相互提問,一起解決。師參與到同學中去。

8、熟讀成誦。

三、課后延伸

師:我們不只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而且還會讀、會背節氣歌,回去后把這些知識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和你的朋友們,好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把自身了解的動物和與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與大家積極交流。

2、寫出自身熟悉的一種動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老師今天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愿不愿意去?(愿意)看,這是什么地方?(課件出示動物世界)

生觀察后回答:動物世界(師板書:動物世界)

師:動物世界都有哪些動物?你知道這些動物的特點嗎?

生看后積極回答:鸚鵡能學人說話;大象能幫人運東西;經過訓練的狗能為盲人領路……

師:大家知道真不少,真是:不看不知道,動物世界真奇妙。(板書:奇妙的)

二、自由組合,生生交流

師:動物世界真奇妙!你身邊有哪些動物,你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嗎?你和這些動物之間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趕快說出來,跟同學交流交流吧!

同學們可以自由組合,把自身了解的動物和與動物之間發生的事說出來。在別的同學說的時候,可以提出自身的疑問。(師巡視指導)

三、組織同學,班內交流

選取幾名代表上臺交流,同組的同學可以補充。

四、組織評價

同學們進行評價,優勝者選取自身喜歡的&39;小動物,以示鼓勵。

五、寫一寫

師:同學們說的都特別好,老師聽的津津有味,愿意把自身熟悉的一種動物寫出來,讓更多的小朋友們都來了解它們嗎?(愿意)

1、出示寫話要求:可以描寫它可愛的樣子;可以寫它有趣的生活習性;可以寫與它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

2、同學練習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3、同學寫好后,與本組同學進行交流。

4、選寫的生動的讀一讀。

六、總結

師:同學們說的、寫的都特別好,而且還懂得了維護動物,就是維護我們的家園,維護動物是大事。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8

教學要求:

1、認讀本課的16個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竊竊私語、免費、長途旅行、稀有金屬、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個怎么樣的地方,激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具準備:

1、CAI課件、多媒體電腦。

2、展牌:光、聲音、動物、植物、礦物

3、頭飾: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見過)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嗎?

2、(放錄像)你們看,這就是大海!那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就象一堆堆白雪,多美呀!那大海深處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放錄像)欣賞海底世界。

4、看完錄相,你們想說些什么?

5、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書: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個點。請大家齊讀題。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老師巡視觀察)

2、(出示課件)這些字你們會認嗎?誰來試一試?其它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借助拼音讀一讀。

3、默讀課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話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問題?(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提醒“異”的書寫。

4、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呢?(想)我提議,咱們來開一個有關“海底世界”的新聞發布會吧!

三、精讀課文

1、創設情境:在開新聞發布會之前,我們要做些什么準備工作呢?(收集資料)對,現在我就是船長,你們是潛水員,快快潛入課文中的海底世界吧,看看你們能發現些什么,發現了情況立即向我報告。(總結并發牌子:光、聲音、動物、植物、礦物)

2、潛水員們,你們的發現可真不少!在這些發現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還有誰和他一樣也對這感興趣?呆會兒就請你做小組長帶領你的伙伴坐在這一起來探究你們的發現。你對什么最感興趣呢?(引導分組)

3、明確要求:下面就請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讀懂課文,討論疑難問題,準備好本組的發布內容,并回答記者們的提問。(老師引導各小組采用不同的形式來發布本組的內容)

4、主持人:我宣布海底世界新聞發布會現在開始!請各小組按照課文描寫的順序上臺發布。提醒臺下的同學:現在你們就是記者,注意認真聽,聽完這組的新聞發布后,你們可以圍繞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準備好了嗎?

5、開始新聞發布:

(1)光:

A、組長:我們組想用朗讀的方式向大家發布我們的發現。

B、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朗讀)

C、組長:記者們你們感受到了海底世界,那黑暗中卻有光亮的奇異景象嗎?歡迎大家就我們所介紹的內容提出問題。

D、提問:你好,我是__電視臺(雜志)的記者,

(a)請問你們剛才說到的“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寧靜”中的“依然”一詞還可以換什么詞來理解?

(b)請問你們知道深海里哪種魚是帶有發光器官的?

(2)聲音:

A、組長:我們組的發現是,海底并不是一點聲音都沒有,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要用水中聽音器就能聽見各種聲音,下面我就把我們收集到的聲音播放給大家聽一聽。

B、邊放錄音邊解說: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出警報,

C、組長:海底的聲音是多么的豐富呀!我們的介紹完了,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__電視臺(雜志)的記者,

(a)請問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b)請問海底里只有這些聲音嗎?

(c)你們能用“有的像什么,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好像……”的句式說一段話嗎?

(3)動物:

A、組長:我們組想用表演的方式向大家發布我們的發現。

B、扮演不同的海底動物,表演各自的活動方式。

C、組長:海底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就有三萬多種,還有許多的不為人知,等待我們去發現。我的發布到此結束,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__電視臺(雜志)的記者,

(a)我認為你們在表演x種動物的活動方式上不夠準確。

(b)你們還能為我們介紹幾種其他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嗎?

(4)植物:

A、組長:我們組想邊放錄象邊向大家發布我們的發現,這樣將更加直觀形象。

B、播放錄象,介紹相關內容。

C、組長:海底的植物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真是物產豐富,景色奇異呀!謝謝,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__電視臺(雜志)的記者

(5)礦物

A、組長:除了剛才幾個組說到的內容外,在海底還蘊藏著大量的礦物。歡迎大家提問。

D、提問:你好,我是__電視臺(雜志)的記者,

(a)請問什么叫稀有金屬?

(b)為什么海底里會蘊藏這么多的礦物呢?

6、小結:剛才各小組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發布了各自的發現,記者們也積極踴躍提問。此次新聞發布會進行得非常成功。最后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全文。

四、拓展活動

1、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了解到了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

2、課后同學們還可以通過上網、到圖書室或書店查閱書籍、從一些媒體上收集更多有關海底的知識,下節課我們再在一起辦個“海底世界”展覽。

教學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說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如何讓學生認識“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認為可以采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海底世界》正是運用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海底的景和物的。

海底的“寧靜”和“黑暗”,學生不易體會到,更不易認識深刻。課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較,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紹了海底的“靜”和“暗”。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認真讀描繪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見過的情景,對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積和漆黑。

海底的“各種聲音”是一個謎團,學生難以想象、猜解和區分。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舉出來,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對聲音進行了描摹。這樣,海底各種動物發出的不同聲音就介紹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學時,抓住這四個句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模擬一下蜜蜂“嗡嗡”、小鳥“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聲音,比較他們的不同,從而想象出海底動物發出的各種奇異的聲音。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學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寫的內容。

課文第四段介紹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其中介紹海底動物的行進時,用速度很慢的“海參”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魚”作比較。到底梭子魚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課文又用火車和它作比較。

課文第五段介紹海底植物,用“最小的單細胞海藻”與的海藻長度作比較,具體說明了海底植物大小。

由此可見,通過比較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海底世界的景物。教師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內容中的可比較之處,啟發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產,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獲得“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這樣一個認識,進而使學生產生開發海底物產、造福人類的理想和志愿。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2.學習本文優美的語言。

3.了解相關文言知識及文學典故。

4.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5.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理解作者復雜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讀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3.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

教學難點

文中的語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我們祖國這塊神奇的大陸上,積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遺產,宮殿園林,樓閣廟宇,比比皆是。在這眾多的人文景觀中,“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因其精美的建筑流傳千古,更因為名人的.游歷題詩而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名揚天下。它們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鸛鵲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王勃的《滕王閣序》。

二、關于文體

駢文,是魏晉以后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文多以四、六字句為主,兼以雜言,所以后來也稱駢文為“四六文”。

駢文講究排比、對偶,注重藻飾和用典,講究運用平仄,聲韻要求嚴格。一般說來,駢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縛內容,自無可取,但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性。

三、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關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縣),初唐文學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詩和絕句成就較大。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的詩歌從內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齊梁香艷詩的框框,為初唐詩風的轉變和近體格律詩的成熟做了貢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后人傳誦的名句。《滕王閣序》是他的文章,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也因其開闊的意境,宏大的氣勢,而成為千古絕唱。

2.關于本文寫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后,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唐才子傳》則記道:“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四、通讀全文

1.通讀全文,解決生字注音。

2.對照書下注釋,粗通文意,劃下不理解的語句。

3.分段請同學在全班誦讀,教師糾正字音,明確停頓。

五、作業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分組分段朗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進入文章情境。

二、課文分析

1.第1段

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起筆先介紹滕王閣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著由天及地,寫天地的廣大,寫滕王閣的具體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一句,更寫出了滕王閣的宏大氣勢。

如此靈秀美麗的工地,一定也會產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馳”一句由陳述地理位置轉而對人進行描寫。在盛贊了賓主之后,又盛贊了這次盛會,最后,又謙遜委婉地介紹了自己參加這次盛會的原因。

2.第2段,第3段。

2、3兩段寫景。

先點明時間,深秋季節,驟雨初歇,山巒景物全都籠罩在一片暮靄之中,從樓上向下眺望,繡闥,雕甍,山原川澤,閭閻撲地,舸艦彌津,再襯以水面上傳來的縷縷魚歌以及穿空飛過的大雁的啼叫,有聲有色,亦動亦靜,引人入勝。

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千古傳誦。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渾然一色,可算是全詩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傳統悲秋的習慣,將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邁,使景物描寫平添了一份灑脫之氣。

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當堂背誦,背誦時抓住景物描寫的特點及重點句。

教師可請一兩位同學當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時間,不同層次的學生不要強求。

3.第4、5段。

寫宴會盛況,并抒發人生感慨。

第4段作者緊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寫,說到美麗的景色使自己情緒激動。極寫管弦之感,歌聲之美,鋪陳宴會賓主歡飲娛樂的場面,多次使用典故,簡練、含蓄的表現宴會的豪華。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難并”,心緒一轉,不由得“興盡悲來”,由喜悅漸生憤慨。接下來的幾句,一方面體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嘆人生無常,感情基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此看出,“興盡悲來”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脈。

“興盡悲來”,而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空有絕世才華、卻遠離都城,無可施展;心懷君主,卻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見,不由得讓人感慨“時運不齊,命運多舛,”大有生不逢時之感。然而作者并沒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勱,在文中明確地表達了自己樂觀向上,不懈追求的決心和勇氣。其中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思想意義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難執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處逆境也不輕言放棄的積極、樂觀、堅定的品質。“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棄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觀。

4.第6、7自然段

述說自己的身世以及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知己難遇。

三、作業

1.背誦課文2-5段。

2.完成課后練習二、三、四題。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完成課后練習二、三、四題的檢查。

三、總結駢文特點。

可采用學生自己歸納,匯總后老師指導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駢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結構相互對稱,詞語對偶。講求平仄,用韻嚴格,注意藻飾和用典。

四、課上練習

1.填空。

①中國江南三大名樓指_______________。

②“初唐四杰”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勃,字_________,繹州龍門人,初唐文學家。

2.《滕王閣序》中出現的成語有哪些?

3.默寫

①落霞與孤鶩齊飛,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陳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③老當益壯,寧移百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海雖賒,扶搖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一副名勝古跡的對聯,閱讀后回答問題。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請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陽城東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①“一樓何奇”中的“樓”指。

②“兩字關情”中的“兩字”指。

參考答案:

1.①滕王閣,岳陽樓,鶴雀樓,黃鶴樓。②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③子字。

2.物華天寶,老當益壯,鐘鳴鼎食,人杰地靈,高朋滿座,萍水相逢,一介書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馳,窮且益堅,青云之志。

3.略

4.①岳陽樓②“憂”和“樂”

附:板書設計

滕王閣序

王勃

一、作家作品及本文寫作背景

二、駢文

駢儷文,四六文。

三、分析

地勢雄偉,地靈人杰

樓閣壯美,山川勝景

宴會勝況,個人遭際

自敘經過,謝主引賓。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0

《沁園春·長沙》實錄

講《長沙》之前,讓學生看了單元知識——朱光潛的《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告訴學生讀詩的一些方法,然后才上課。

師:詩歌怎么鑒賞,首先要重視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能品味語言。所以下面請大家放聲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要讀出味道來。

(生讀)

師:停!讓我們一起將這首詩從頭到尾讀一遍,包括標題和寫作時間。

(生齊讀)

師:剛才我聽大家很認真的讀了。我們再來聽聽配樂朗讀,我準備了兩個不同的朗讀,請大家仔細聽,哪一種讀法更好。

(多媒體播放朗讀,學生認真聽)

師:好,大家剛才聽了這兩種讀法,請大家做個評委,哪種讀法更好?

(生一致認為后一種更好)

師:為什么這樣認為呢?

生:第二種讀得有輕有重,有節奏感。

生:第一種太平淡了,沒有激情。

……

師:哦。大家分析得很不錯。讀詩必須是全身心的投入,把你的個人的情感、個人的理解融入到詩歌中去,并注意節奏和輕重音的變化,才能讀出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多讀,才能明白詩歌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那好,我們就跟著第二種讀法一起再讀一讀。

(放朗誦,學生跟著讀。在讀的過程中,有的地方范讀停頓了,而學生沒有停頓,于是出現混音,但學生努力在適應,讀了一遍后,感覺學生讀得不到位,于是又讓學生跟著讀了一遍,并在旁指導,說諸如“注意,慢下來”“停頓”“快,加快語速”等提示語。如此學生又讀了兩遍,感覺學生讀得差不多了。)

師:好的,我們跟著讀了好幾遍,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讀法了,那哪位同學來試著讀一讀?

(一生馬上舉手)

師:好,你來!

(生讀,看得出讀得很認真,讀完后,學生鼓掌)

師:真不錯,還有哪位來?

(一生又舉手,讀,鼓掌。之后舉手的學生越來越多,都極欲表現自己,我又點了幾位學生朗讀,再有學生舉手,就打住了)

師:好啊!大家都很積極,也讀得很不錯,還有很多同學想讀,但因為時間有限,就不再一一點名朗讀了,請大家課后再認真地反復地誦讀。那么下面我們跟著范讀讀一遍。

(學生再讀)

師:好的。剛才我們認真的誦讀了這首詞,下面我們來探究學習這首詞。我想大家像以往一樣,先研讀,在就不懂之處提出問題。

(生看了一陣,但無人提問)

師:沒有疑問了嗎?那就表明看懂了,我就請一位同學談談讀后的感受(我知道學生并沒有弄懂,雖然告訴了他們鑒賞詩詞的方法,但是沒有實踐過,肯定無從下手。)

(點名學生回答,果然不知鑒賞)

師:這首詞的表面意思弄懂了沒有?

生:沒完全弄懂。

師:那就再給一段時間,對照注釋和課后資料,仔細品讀。

(生開始自行研讀)

師:要注意作者在詞中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為什么如此寫。

(師巡視)

師:看完了沒有?

生:看完了。

師:那好,我請幾位同學來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生:我覺得作者抒發了胸中的豪情壯志,如詩中說“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就體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

生:作者有憂患意識,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句,就表明作者對國家的憂慮。

師:恩,說得不錯。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要深入詩詞,也應像散文一樣,先了解作者寫了些什么,我們首先看作者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么內容,然后再深入理解。

(師板書上片、下片,并要求學生總結出內容)

生:上片先寫景,后提問,下片寫回憶。

師:好,作者寫景寫了哪些景呢?

生:“看萬山紅遍……萬類霜天競自由”

師:他怎樣寫的?可以根據詩詞內容想象一下,他此時在哪里?

生:站在秋風中,在橘子洲頭。

師:是的,他迎面看去的萬山是哪里?

生:岳麓山。(因為我們是長沙的,學生很清楚是怎么看的,這一點我們占了地利)

師:那是……

生:遠景。

師:后面“漫江碧透”呢?

生:近景。

師:再后面的鷹擊長空呢?

生:上面,高處的

師:怎樣才能看到?

生:抬頭,哦,是仰視。后面看魚是俯視。

師:是的。就是說詩人的視野很開闊,不僅有遠看近視,還有仰視俯瞰,所寫的景物空間范圍很大,后面又寫“萬類霜天競自由”。前面的可以說是特寫鏡頭,后面的“萬類”句則是將視野伸展開來,觸及到所有生物。我們學習散文時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當時的心情,這些景物實際是有意蘊的,我們一般提到秋天,會說它哪些特點?

生:蕭瑟、凄涼。

師:是的。秋天是白花凋謝、樹木枯木之時,但是此時作者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景象呢?

生:一片生機。

師:對,富有生機,而且是有色彩的。山是“紅遍”,水是“碧透”,這與一般寫秋的景色是不同的,如果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愁苦的,他不會如此寫,比如《天凈沙·秋思》……

(生背此曲)

師:正因為愁苦,才會描繪枯藤等物,而此處作者描寫的是萬山、層林,是在長空中搏擊的老鷹,那他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說明作者心胸開闊,有進取心。

師:我記得初中時學過曹操的《觀滄海》……

(生開始背誦)

師:你看,曹操說是去觀海,但他僅僅只是看海嗎?

生:不是,還看到“日月星辰”。

師:“日月星辰”與海的關系又怎樣?

生:大海包容了日月星辰。

師:這表明曹操怎樣的心胸。

生:包含宇宙的心胸。

師:所以他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什么志?

生:他的勃勃野心,想一統中國。

師:是的。那么我們來看毛澤東接下來的提問。蒼茫大地指什么?

生:中國。

師:那是什么意思?

生:誰來主宰中國的命運,民族的命運。

師:這個問題不是一般能提出來的,沒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會這么說的,比如我們學過歷史,陳勝說過……

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師:他在耕作時說……

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師:他最終成就了大事。再看本詞的作者,面對當時的時代,他看到那些有生機的景物,心中油然而生豪情,由此提出誰主宰國家民族命運的問題。

師:剛才我們分析下片是寫回憶,我們說提出了問題,就要——

生:回答。

師:但下片寫回憶,作者是不是沒有回答上片的問題呢?

(生討論)

師:好,停止討論!有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看法嗎?

生:我認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回答了問題,說明是與作者一樣的有志青年、同學主宰命運。

生:我認為最后三句話指出了由誰來主宰,“浪”指的是全國人民,“遏”就是阻止,可以引申為控制,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可以主宰國家命運。

生:我基本同意剛才那位同學的觀點,但我認為并不是“全國人民”,而是知識分子,有志氣的知識分子。

生:我認為下片并沒有具體指出是誰,下片的寫法比較含蓄,作者回憶了往昔的同學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指陳時敝,但具體誰能主宰國家民族的命運,作者并沒有說出來。

……

師:討論很精彩。總結一下大家的發言,有認為是有志青年,有認為是全國人民,有認為沒有直接說出來的。我們鑒賞詩歌,一定要立足原文。我們看回憶的對象是誰?

生:同學。

師:是和他一起求學的同學,作者回憶了他們那時哪些事情?

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師:那是什么意思?

生:批評時局。

生:他們有志向,希望能干一番大事。

師:我們再看,“中流擊水”,一看到“中流”,我們會想到一個,是……

生:中流砥柱。

師:“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

(生齊答)

師:好,我們明白了中流砥柱的含義,那就應該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作者提了一個問,表明心中還有疑惑,再看,這首詞是什么時候寫的?

生:1925年。

師:是啊,1925年寫的。此時離他求學的時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時的同學有的沒有聯系了,作者也不知道他們現在的情況,所以用一個問句來結尾,表明他什么心情?

生:哦,可能有的同學志向改變了。

師:對!問句的用意就在這里。如果志向沒變,那么這些同學可能會成為國家民族的主宰,如果變了,可能就不是了。所以作者在此處還是含蓄的回答了上片的問題。好,對《沁園春·長沙》,我們就學習到這里,希望大家課后再仔細品讀,并能夠背誦。

本課時的教學,自我感覺不好。只有朗讀落實了,但后面的詩歌鑒賞,學生做得不好,我的引導也不很好,基本上學生是在我的提問下完成的,牽了學生的鼻子。

不過,可能剛進高中,要學生就有那樣高的鑒賞能力,是不實際的,我希望以后能好一點。

上面是在實驗班的基本的實錄,在我自己班上時,有一個小變動,就是要求學生自行研讀后,有學生提出問題,即不知道全詞最后三句話的內涵,后面就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過程與上面的基本相同。

[1]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1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美好心靈。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展開合理的想象,續編《窮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桑娜的行動和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

搖籃圍裙烤鵝凍僵火焰薄紗櫥窗

灌進來暖烘烘圣誕樹明晃晃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檢查預習

1.《窮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讀過他寫的什么文章?讀過他寫的《跳水)

2.《窮人》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誰能用兩三句話把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說一說?(請兩三個學生說說,大概意思正確就行。)

3.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濺、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開火車朗讀課文(按座位順序每人朗讀一段)。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2.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講漁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從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講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從第十二自然段到結束是第三段,講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讀課文

1.同座互相練習朗讀。

2.指名分段朗讀。

五、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每個字寫兩遍,能組成詞的組成詞寫。

六、布置作業

根據課后“思考·練習”第一、二題,進一步自學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課文第一~三段。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抓住重點語句閱讀理解

1.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窮人》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抓住重點語句來閱讀思考。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畫出了哪些重點語句?還有哪些不懂的語句?請提出來。

2.學生提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語句,大家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二、指導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從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樣?(生活很艱難。)怎么看出來的?

(學生讀講有關的語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艱難,課文中為什么說“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呢?

(從兩個方面來體會:首先,“溫暖而舒適”是對照屋外的寒風呼嘯來說的;第二,這個“溫暖而舒適”是__漁夫冒著生命危險和桑娜的勤勞能干來維持的。)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桑娜在把兩個孩子抱回家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她沒有怎么想)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個句子中看出來的。)

3.從“非這樣做不可”這幾個字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桑娜抱回兩個孩子的時候,想也沒想,只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這充分表現了桑娜善良和樂于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4.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覺得沒法對丈夫說,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會揍她。)她為什么這樣想?(因為生活實在太艱難了,丈夫的擔子實在大重了,再增加兩個孩子,這不是鬧著玩的。桑娜這樣想,是為丈夫擔心。)

5.從“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頓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兩個孩子,肩己寧愿挨揍。從這里、我們__一次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和樂于助人。)

四、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漁夫聽說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趕快把他們抱來。)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這句話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這個“熬”字,說明漁夫準備過更艱苦的生活。從“總能熬過去”可以看出,漁夫已經下了決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難,也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這說明漁夫和桑娜一樣,很善良。樂于幫助別人。)

五、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練習要求:把整篇文章連起來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在練習本上,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一寫。

2.學生按要求練習概括中心思想。(課文通過漁夫和桑娜主動收養鄰居西蒙死后留下的兩個孩子這件事,贊揚了漁夫和桑娜勤勞、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3.作者是怎樣一層一層地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寫了桑娜家生活的艱難,漁夫出海打魚冒著風險,再講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舉動和她的心理活動,最后講漁夫決定撫養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層一層講下來,就使我們看到了這兩個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看到了他們勤勞、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六、布置作業

1.想一想,漁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以后會怎么樣。

2.看看“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準備聽寫。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2

一、拓展閱讀《樂山龍舟會》:

1、激情導入:出示圖片,引出課文;

2、自讀品味,思考:這篇文章重點寫了什么活動?

3、小組交流,并深入學習樂山龍舟會重點寫的三項活動“龍舟奪標”“搶鴨子”“放漂燈”,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樂山龍舟會的盛況?

4、師生交流,小結全文;

5、拓展延伸:課后繼續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民間風俗節日活動;

二、暢所欲言

(一)、日積月累

1、積累和“龍”有關的成語。

2、積累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

3、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二)書法欣賞

1、欣賞“龍”字的各種寫法。

2、了解有關的書法家的資料:王羲之、顏真卿、米芾、懷素、張旭、王鐸......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3

教學目標:

1、練習寫字,觀察同類的字;

2、練習補充句子;

3、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生物常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精神。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學生了解一些現在比古代更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或事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寫字,描一描。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出示“前”字,練習書空。(注意“前”字的筆順筆畫。)

3、觀察“前”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學生練習寫“前”字。

二、看一看。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出示有口字旁的字,學生先讀。觀察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意思和什么有關系?

4、學生分小組自己學習第二組字,自己找規律,填空。

5、學生在全班交流。

三、照樣子說一說。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讀例句,說說誰怎么樣?

3、指導完成補充句子,再讀一讀句子。

4、分小組將自己補充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一、讀一讀。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3、學生自己讀短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4、同桌互相讀讀課文,正音。

5、全班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6、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展示。

二、表演《想飛的烏龜》。

1、復習課文,讀一讀;

2、分小組表演;

3、在全班表演,學生評價。

三、說一說。

1、讀一讀書上的例句,說說講了什么?

2、古時候,人們有什么想法沒有實現,而現在卻實現了?將來,我們還會做出什么樣的成就?

3、學生分小組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4、在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四、老師.總結,完成作業。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背誦課文,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學準備

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題綱

1、讀準生字詞。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資料和作品。

3、搜集積累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一、情景導入。

師:1、播放一段時鐘的“嘀嗒”聲,引導學生談自己聽后的感受。

2、介紹朱自清,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生默讀全文;

2、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讓學生初步了解全文,感悟作者情感,抓住“嘆”、“悔”二字統領全文。

三、研讀課文,理解文意。

(一)研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找出并細讀“嘆”的段落。

2、注意“碗”、“伶俐”的寫法及讀音;

3、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說說作者怎樣寫時光匆匆的,并仿照這樣的寫法寫上幾句;

5、體會文中疊詞運用的巧妙;

6、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1、找出并細讀“悔”的段落。

2、注意“徘徊”、“裸”的寫法及讀音;

3、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體會作者悔意何來;

5、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

6、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三)略讀課文第一、五自然段

1、通過刪讀體會排比句的優美,講解“;”的用法。

2、文章開頭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四、再讀課文,深化感受。

1、談談自己學了本文后想到了什么?

2、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說明時光飛逝或勸人惜時的詞句。

五、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匆匆

朱自清

嘆——時光飛逝

悔——碌碌無為

勸——珍惜時光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通過句子的對比,找出句子在描寫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處,掌握對比的修辭手法;了解什么是“一詞多義”,學習如何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詞義的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把握七言絕句的朗讀節奏;了解詩人李白;理解并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老朋友分別之際難舍難分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詞多義”,學習如何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詞義的句子;

3.理解并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老朋友分別之際難舍難分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一詞多義”的詞語;

2.學生查找相關詩人李白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4篇課文,今天,我們將學習語文園地一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一)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都是在寫什么的?(寫事物)僅僅是寫事物嗎?是有沒有其他內涵?(蘊含作者濃濃的感情,引發作者深深的思考)

二、交流平臺

1.既然同學們已經發現了我們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事物,并且通過對事物的描寫,或蘊含作者濃濃的感情,或引發作者深深的思考,那么現在,請同學們齊讀一下【交流平臺】中第2.3位同學說的話,并回顧《白鷺》和《珍珠鳥》兩篇課文,想一想,這兩篇課文是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把你的發現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完畢,請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白鷺》一課通過描寫白鷺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白鷺平凡之美的贊美和對白鷺的喜愛之情;《珍珠鳥》通過描寫珍珠鳥由怕人到親人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及抒發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思考: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總會用到類似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手法,比如:媽媽包的餃子,餃子里蘊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愛。還有沒有同學能夠舉出其他的例子呢?(梅花——不畏寒冷,喜歡在冬天開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2.學習完【交流平臺】這一板塊的內容,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修辭手法。請同學們看【詞句段運用】的第一題,齊讀句子并說說它們的相同之處。

①句子有什么相似之處?(用某種事物與其他事物作比較)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

③這種通過比較來描寫事物的方法,在修辭手法中叫做什么?(板書:對比)

④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造一個句子。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回顧了本單元的課文內容,我們學習了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還掌握了一種修辭手法叫做(對比),在以后的寫作中,同學們可以大膽運用這些方法技巧,來給我們的文章增加亮點。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媽媽包的餃子、梅花、蠟燭等)

修辭手法對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課,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和一種修辭手法叫做(對比),那么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一個新的知識點。請同學們到課文p14【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

2.比較例題中的加點詞語,你發現了什么?學生交流。

(這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時意思是不同的。)

3.①讀第1、2句,說說這兩個“開辟”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個開辟是開創的意思,第二個開辟是開發的意思)

②讀第3、4句,說說這兩個“姿態”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個姿態是指物體呈現的樣子,第二個姿態是風格、氣度的意思)

4.像這種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不同的詞,我們叫做“一詞多義”(板書:一詞多義)

二、結合理解,深入運用

1.下面我們用課文中的溫和來造兩個句子,注意結合不同的詞義。學生完成練習,自由發言分享。

2.那么在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一詞多義”的詞語呢?思考一下,請同學們回答交流。

(眉目:這個女孩眉目清秀。這件事情總算有了眉目。)

(意識:我意識到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他的意識漸漸模糊,最后暈了過去。)

(算賬、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漸進,日積月累

1.通過上節課和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語言中蘊含的內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學中,有一種文學體裁,正是語言高度凝練的體現,這種文學體裁,就叫做——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日積月累的這首古詩吧。(板書詩題)請同學們一起齊讀這首古詩。

2.(板書作者)請同學們分享所搜集的關于詩人李白的相關資料;

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絕句,一般情況下七言絕句的朗讀節奏是什么樣的;(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

4.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詩題:

①通過詩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因此,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

②理解詩題。黃鶴樓是地點,送是送別,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動詞,意思是去、到,廣陵即揚州。詩題僅有10個字,就把地點、人物、事件全部表達出來,可見古詩語言的高度精煉。(再次齊讀詩題)

5.讀中有感,從讀中悟:

①齊讀一、二句,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從何得知?(故人)不錯,還有呢?(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揚州,所以在黃鶴樓與作者告別)

討論:三月前面的“煙花”一詞,是什么意思?(引導理解:三月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的花有什么特點?)

那么,這兩句詩就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意思是說?(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鮮花爛漫的三月去往揚州。)從內容上看,這是描寫(板書:送別時)的情景。

②齊讀三、四句,這兩句中寫了哪些景物?(孤帆、遠影、碧空、長江),從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詩人看著朋友遠去,心里空蕩蕩的)不錯,還有沒有同學有更深一層的發現?(朋友乘船離開后,詩人還在那里望著,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際,詩人還沒有離開)

思考:從這一細節我們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師引導理解:詩人與老朋友的深情厚誼;詩人與老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舍;詩人送別朋友后內心的孤獨……)

結合我們的理解,這兩句詩應該怎么解釋?(孤帆的影子遠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邊流去。)從內容上看,這是描寫(板書:送別后)的情景。

③再次齊讀全詩。通過朗讀和理解,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呢?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④學生匯報交流成果。(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離去而依依不舍,表達了作者的依依惜別之情及深深的眷戀,同時也體現出兩人深厚的友情。)

⑤試著背誦全詩。

四、小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語言藝術更是博大精深,一個詞就有多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應注意體會和充分運用語言種不同的意義,短短幾句詩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老友分別之際難舍難分的畫面,所以,在以后學習語技巧。

五、布置作業

1.自己搜集兩個“一詞多義”的詞語,并根據不同的語境造句;

2.熟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并背誦,體會作者與友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3.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請寫一段話,表達你們之間的深情厚誼吧。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了解“門”字的字理演變過程。

2、進一步掌握字理識字、韻語識字、拼音識字等識字方法。

3、借助拼音讀懂謎語,朗讀并且背誦謎語,學習猜謎語。

4、培養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強對“手”和“眼’的了解與認識及懂得如何保護。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字理識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借助拼音讀懂謎語,學習猜謎語。

2、學習3個要求會寫的生字:“開、子、門”。

3、增強對“手”和“眼”的了解與認識及懂得如何保護。

4、熟讀《小孩兒不小歌》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學習漢字家園(二)的第3課《謎語》,請同學們大聲讀一遍課題。(生齊讀課題)

2、《謎語》顧名思義一定藏著小秘密,你能在學習中把秘密找出來嗎?(學生馬上會很興奮)

3、讓我們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尋找“秘密”吧!(生大聲讀文)

二、讀文討論,情境識字

1、讀完課文,誰找到謎底了?

2、同學們真能干,真聰明,有這么多的謎底到底誰的對呢?讓我們趕快揭秘吧!

3、師出示“手”和“眼”的圖片和字。(猜對的同學每人獎勵一顆智慧星)

4、下面請猜對的同學帶領大家讀一讀謎語吧!

5、沒猜中的同學敢不敢向他們挑戰,失敗乃是成功之母,雖然沒猜中可讀課文決不認輸!(指名競賽讀)

6、同學們不僅借助拼音讀通了謎語中的句子,還讀準了字音,下面請同學們看黑板,如果摘掉了字寶寶的拼音帽子,你還能讀出它們嗎?

a指名讀

b領讀

c開火車讀

d競賽讀

7、學習“開、子、門、五”這幾個要求會寫的字,其中“子”“門”進行字理識字,“開”與“井”進行對比識字,并擴詞,練習說話。“五”字用“丑”字減一筆來識記。

三、指導書寫

1、隨教師在虛空格中書空寫,注意筆順

2、在書中生字表中描紅后,在本上寫2個。

3、子:三筆組成,第一筆是橫撇,第二筆是豎鉤。

四、借助拼音讀兒歌《小孩兒不小歌》

1、借助拼音讀兒歌。

2、在兒歌中畫出新結識的生字朋友。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說一說,通過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五、作業:把今天學的謎語回家后,講給父母聽,讓他們猜一猜。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3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千、萬、兩、間、關、粒、”。

2、游戲識記課后詞語。

3、完成書后認字交流。

教學內容:

一、啟發談話,學習新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謎語二則,誰能把謎語說給大家聽一聽呢?

二、激發興趣,情境識字

1、謎語讓我們結識了新字朋友,老師想考考你們,記得它們嗎?(指名讀)

2、謎語二中也藏著幾個想要和我們交朋友的字寶寶,(師出示謎語二)請同學們猜一猜是誰想把我們加為好友?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千、萬、兩、間、關、粒、”貼在黑板上。

4、“千”與“干”“萬”與“方”對比識字。

5、游戲識字:找帽子,請學生把拼音帽子給字寶寶戴上。

6、游戲:找朋友,給字寶寶擴詞。

7、書空寫“萬、千”字的筆順。

三、課后詞語鞏固練習:

1、男女生對抗賽

規則:男女生各派一組代表,(3—5人)每人手里拿一張詞卡,不讓對方看見,“一、二、三”對面兩人同時打開詞卡,先讀出對方者為勝。

2、心有靈犀

規則:

生自己選擇搭檔,出示本課生字,其中一名學生做動作,另一名學生猜出來后,擴詞并說話。

四、指導書寫

萬:第二筆是橫折鉤

五、完成書后說一說,讀一讀

1、同學選擇喜歡的話題相互表達。用“我是…….”這一句式。

2、注意表達完整,吐字清晰,條理清楚。

六、識字交流

學生交流識字途徑和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新知識。

七、作業

1、背誦謎語二則

2、書寫本課生字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7

教學目標:

1、能理解“儒雅、沉吟、舉手之勞”的意思;復習鞏固學過的字詞“疑惑、歉意、摁響、叩頭、鞠躬、感慨、儲蓄”。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例舉1、2件生活中“舉手之勞”之舉給人們帶來方便與歡樂的事。

3、能理解“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儲蓄幸福。”這句話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例舉1、2件生活中“舉手之勞”之舉給人們帶來方便與歡樂的事。情感與態度:能理解“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儲蓄幸福。”這句話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例舉1、2件生活中“舉手之勞”之舉給人們帶來方便與歡樂的事。

2、能理解“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儲蓄幸福。”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題滲透:能理解“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儲蓄幸福。”這句話的含義。資源與技術:投影、字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件發生在鄰里之間的普通而又感人的小事。

2、齊讀課題

二、理清線索,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自由讀文,初步感受師: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到底是怎么一個故事,請同學們輕聲地讀讀課文。、

2、交流讀文,理清線索;

(1)師:下面就讓老師聽聽你們的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認真傾聽,邊聽邊思考,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分?

(2)生交流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師:這3部分內容分別講了什么呢?現在老師要請你們來概括一下。先自己默讀這3部分,思考如何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然后選擇你最有把握的一部分在小組內交流。組長注意協調好組員,是每部分的內容都能在組內交流到。

(2)指名多個小組交流,互相修正、補充。

(3)師:明確了三個部分的主要意思,課文的主要內容就一目了然了,只要把三部分的主要意思進行合并,

(4)指名多人交流。

(5)聽寫課文主要內容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現在就讓我們落實到筆頭上。請同學們聽記課文主要內容。

(6)出示主要內容,生自己核對。

(7)齊讀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品讀詞句;

理解“儒雅”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學習。作者和他的妻子第一天搬入新居,剛剛送走最后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門鈴響了,而站在門口是他們素不相識的一對儒雅的夫婦。你能說說對“儒雅”這個詞語的理解嗎?

生交流

品讀描寫夫婦言行的句子,領略中心;

師:儒雅是這對夫婦留給作者的第一印象,而從后文對這對夫婦的描寫上來看,他們確實舉止優雅,知書達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找出對這對夫婦言行的描寫,并結合重點詞語,說說他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交流,隨機出示有關句子;

①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單元防盜門的時候,能不能輕點關門,我老父親心臟不太好,受不了重響。”說完,靜靜地看著我們,眼里流露出一股濃濃的歉意。

②李太太解釋道:“其實我們也不喜歡住一樓,既潮濕又臟,但是老爺子腿腳不方便,而且心臟病人還要適度的活動。”聽完后,我心里頓時一陣感動,便答應以后盡量小心。兩口子千恩萬謝,弄得我們挺不好意思的。、

指導朗讀;

①師:同學們能從這對夫婦說的話中感受到他們知書達理的為人,那么他們在說這些話時語氣是怎樣的呢?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生挑選一句交流讀

③分角色朗讀

師:這對儒雅的夫婦不僅給作者,也給我們留下了好印象。我們來分角色朗讀這部分內容。請男生讀李先生的話,女生讀李太太的話,老師來讀作者的話,旁白一起讀。

四、創設情境,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引讀課文的四、五小節

師:正是因為這對夫婦對老人的一片孝心感動了這個單元住的所有人,所以大伙——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年過去了。有天晚上——我急忙扶起詢問——前些時候,他對兒子交代過——我用眼睛偷偷一掃——夫婦根據李老爺子臨終前的交代,挨家挨戶地向鄰居們致謝。讓我們再來讀讀李老爺子臨終遺言——

2、創設情景,小組排演課本劇;

(1)師:根據李老爺子的話,老師請你們想象一下,當夫婦倆來到了王大爺的家,他們會怎么做?怎么說?王大爺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四人小組合作,先編編臺詞,再分角色排演一下。

(2)小組表演課本劇。

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全班)

2、創設情景,小組排演課本劇。

語文教案范文怎么寫篇18

【活動目標】

1、有情趣地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懂得“金錢并非萬能的”道理。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繪本《一塊錢買一夢》和課件

2、錢袋一個及各種面值的錢幣

【活動過程】

一、回憶買東西的經驗

——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

——你用錢買過什么?

游戲:(導入:今天,楊老師也要給你們錢,讓你去買東西。)

——你拿了多少錢?想去買什么?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

1、觀察封面,引出故事。

——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他也想去買東西。猜猜看,他想去買什么?

2、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1-10)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松鼠發現自己沒有做夢,決定怎么辦?(決定去買夢)

(買到嗎?他都去問誰買了?咱們接著聽故事)

2)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1-14)

——小松鼠問誰買夢?他是怎么問的?大鯉魚是怎么回答的?

(——你好,大鯉魚!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

(——我常常做夢,可是我沒有辦法賣給你,你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

3)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5-16)

——小松鼠問誰買夢?他是怎么說的?天鵝小姐是怎么回答的?

(——天鵝小姐,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

(——不行吧?夢好像是不能買,也不能賣的。)

4)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7-18)

——小松鼠問誰買夢?小白兔是怎么回答的?

(——做夢要靠自己,你不可能用錢買到夢的!)

5)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19-28)

——小松鼠最后得到了一個夢,他是怎樣得到的?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是能夠有錢買到了,但也有很多東西用錢買不到的,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錢買不到的,要怎樣才能得到?

附故事:

一塊錢買一個夢

小松鼠住在一棵橡樹上,這里的果子很多,他的日子過得很快樂。有一天,飛來了一只小紅鳥,小紅鳥告訴小松鼠:“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五顏六色的大孔雀。”“真的啊!會做夢真好!”小松鼠羨慕地說。

小紅鳥走后,小松鼠心想:“我今天晚上也要做一個夢!”他很早就上床睡覺了,睡得好沉、好香、好舒服。天亮了,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小松鼠醒來后,摸著頭想:“我怎么沒有做夢呢?”小松鼠非常地失望,想不通為什么自己沒有做夢。

小松鼠決定去向別人買一個夢。他打開錢包,拿出一塊錢,高高興興地走出了家門,要去買一個屬于自己的夢。

小松鼠來到池塘邊,遇見了大鯉魚。小松鼠說:“你好,大鯉魚!你能賣一個夢給我嗎?”大鯉魚從水面探出頭來,奇怪地看著小松鼠。他這輩子第一次聽說有人要買夢,他很客氣地對小松鼠說:“我常常做夢,可是我沒辦法賣給你,你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說完,大鯉魚又潛入水中游走了。

小松鼠又遇到了天鵝,他急忙問天鵝:“天鵝小姐,你能賣藝個夢給我嗎?”“不行吧?夢好像是不能買,也不能賣的。”天鵝說完話,拍拍翅膀飛上了天空。

小松鼠買不到夢,感到很沮喪。白天過去了,夜晚來臨了。小松鼠坐在床上想:“別人都會做夢,為什么我不會呢?”

想著,想著,小松鼠累了,睡著了。突然間,他看見自己跟大鯉魚在水底游泳,水底的世界真的很漂亮,很特別。接著,他騎在天鵝的背上,跟著天鵝飛上高高的天空,四處去旅行。

喔喔喔——公雞叫著,天亮了。

清晨,暖暖的陽光照在小松鼠身上,小松鼠醒了過來,心里好高興,因為他做了一個又長又好玩的夢。

685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制氮设备-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制氧设备-杭州聚贤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2-羟基泽兰内酯-乙酰蒲公英萜醇-甘草查尔酮A-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酒精检测棒,数显温湿度计,酒安酒精测试仪,酒精检测仪,呼气式酒精检测仪-郑州欧诺仪器有限公司 | 复盛空压机配件-空气压缩机-复盛空压机(华北)总代理 | 气力输送设备_料封泵_仓泵_散装机_气化板_压力释放阀-河南锐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美国查特CHART MVE液氮罐_查特杜瓦瓶_制造全球品质液氮罐 | SF6环境监测系统-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瑟恩实业 | 粤丰硕水性环氧地坪漆-防静电自流平厂家-环保地坪涂料代理 | 杭州ROHS检测仪-XRF测试仪价格-百科 | 百度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SEO优化-搜索引擎营销推广 | 防爆正压柜厂家_防爆配电箱_防爆控制箱_防爆空调_-盛通防爆 | 电线电缆厂家|沈阳电缆厂|电线厂|沈阳英联塑力线缆有限公司 | 石家庄救护车出租_重症转院_跨省跨境医疗转送_活动赛事医疗保障_康复出院_放弃治疗_腾康26年医疗护送转诊团队 | 国产频谱分析仪-国产网络分析仪-上海坚融实业有限公司 | 珠海网站建设_响应网站建设_珠海建站公司_珠海网站设计与制作_珠海网讯互联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厂家报价[汽车教学设备运营18年]-恒信教具 | 杭州成人高考_浙江省成人高考网上报名| 小程序开发公司-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定制-咏熠软件 | 泰安办公家具-泰安派格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 无锡市珂妮日用化妆品有限公司|珂妮日化官网|洗手液厂家 | 青岛空压机,青岛空压机维修/保养,青岛空压机销售/出租公司,青岛空压机厂家电话 | 钢木实验台-全钢实验台-化验室通风柜-实验室装修厂家-杭州博扬实验设备 | 乐考网-银行从业_基金从业资格考试_初级/中级会计报名时间_中级经济师 | 过跨车_过跨电瓶车_过跨转运车_横移电动平车_厂区转运车_无轨转运车 | 艺术生文化课培训|艺术生文化课辅导冲刺-济南启迪学校 | 消防泵-XBD单级卧式/立式消防泵-上海塑泉泵阀(集团)有限公司 | TwistDx恒温扩增-RAA等温-Jackson抗体-默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校车_校车价格_19座幼儿园校车_幼儿园校车_大鼻子校车 | 皮带式输送机械|链板式输送机|不锈钢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械设备——青岛鸿儒机械有限公司 | 本安接线盒-本安电路用接线盒-本安分线盒-矿用电话接线盒-JHH生产厂家-宁波龙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焊锡机_点胶机_螺丝机-锐驰机器人 | 深圳侦探联系方式_深圳小三调查取证公司_深圳小三分离机构 | 武汉印刷厂-不干胶标签印刷厂-武汉不干胶印刷-武汉标签印刷厂-武汉标签制作 - 善进特种标签印刷厂 | 冷油器,取样冷却器,热力除氧器-连云港振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无锡网站建设-做网站-建网站-网页设计制作-阿凡达建站公司 | 西点培训学校_法式西点培训班_西点师培训_西点蛋糕培训-广州烘趣西点烘焙培训学院 | 量子管通环-自清洗过滤器-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沼河浸过滤器 |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济南品牌设计-济南品牌策划-即合品牌策划设计-山东即合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