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案課件
一年級教案課件篇1
《咕咚》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二、教學內容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獅子問“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里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建議學時數:2課時
三、學生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么長的課文,因此要充分保證學生自由朗讀的時間,針對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可運用形象有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在讀書的過程中形成和落實體會和感悟。
四、設計理念
體現“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讓語文學習更具生機與活力。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與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潛能,使有著個性差異的學生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誘導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設計特色]
充滿激情地讀,思維敏捷地說,動之以情地演,將思維訓練、語言發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進,整體提高。
五、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認真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咚”是誰發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建議:用筆勾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把這些字讀準;對于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
3、再讀課文,看誰能通過自己的讀來解決問題。
三、學習生字
1、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2、認一認
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認識嗎?(賽讀詞語)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識字卡片,互相認讀
②摘果子,(多媒體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分別寫了生字,認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
4、議一議
①小組合作學習,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誰愿意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再讀品悟
1、自己練習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2、四人小組輪著讀課文,互相評一評,讀的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讀好的。
3、朗讀檑臺賽
4、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選“看”“玩”擴詞。
2、同桌間說一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師范寫(重點指導寫好新偏旁“羊”和“足”)
4、生臨寫
5、練寫,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從字形,書寫速度,書寫姿勢等方面評價)
第二課時
一、激趣復習,導入新課
1、(多媒體:湖邊長著幾棵木瓜樹,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配“咕咚”聲)
2、聽,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可就是這個聲音,卻讓森林里小動物們,(引導說到“亂哄哄”)為什么呢?
二、創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
(示圖1)聽到聲音,小兔什么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為什么害怕?你也有過嗎?
4、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誰來喊一喊?
5、指導朗讀
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了!咕咚來了!”
(二)學習3—7自然段
1、聽到他的喊聲,狐貍、猴子、小鹿、松鼠,他們是怎么做的?(跟、跑)讀3、4自然段。
2、獅子跟他們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問)讀5—7自然段,劃出描寫獅子的句子。
3、(示圖2、圖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獅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么?(慌慌張張、不慌不忙)
動物們慌慌張張是因為
獅子不慌不忙是因為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答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8—10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兔的話)
(四)學習11—12自然段
睢,連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為什么?(沒思考)怎么辦呢?讀11、12自然段。
(示圖4)這時,小動物們會說什么,小兔又會怎樣呢?
三、總結深化
1、現在,你最想對誰說句話,說什么?
2、戴頭飾表演“咕咚”這個故事。
四、布置作業
1、把課文中喜歡的詞填到“詞語花籃”中。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讀《同步讀本》中的《數星星的孩子》。
一年級教案課件篇2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確姿勢,要求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發育。
教材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具和學具:
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每天都要坐在教室里上課,哪個同學來講講,你們在幼兒園是怎樣坐著上課的?到講臺上來表演一下好嗎?下面的同學想一想,你們在幼兒園時也是這樣坐的嗎?
(指定一個學生到講臺上示范坐姿,再組織學生匯報自己在幼兒園時是怎樣坐的)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坐姿。
(1)師:剛才你們都說了在幼兒園里坐的樣子,很好。今天,你們是小學生了,除了有椅子,還有供你們寫字、放書包的桌子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坐呢?剛才幾個同學說的都很好,坐的時候身子要正直。我們小學生上課時間長,還要聽講,坐時除了身子正直,不要趴在桌上外,兩只臂膀可以自由下垂,雙手放在腿上,雙臂也可以放在桌上,但這時要注意抬頭,挺胸。你們哪個同學會做?(教師請一學生上臺示范)
(2)師:你們看到__坐的樣子了嗎?知道怎么做了吧?現在我來看看你們坐得怎樣?(巡視學生坐姿,并隨時糾正不當的姿勢。接著出示坐姿圖。請講臺上的學生回座位)
2、小結:
師:我們坐時就應該像剛才那個學生那樣,身體要正直,抬頭,挺胸,兩臂下垂,手放腿上,或雙臂抱住,平放桌上。這種姿勢,就像一口鐘一樣紋絲不動,所以古人稱“坐如鐘”,意思是坐要正。
三、游戲
1、師出示游戲規則:請6個人上臺,5把椅子,聽音樂搶座位,誰先搶到,并且坐姿正確的為獲勝者,沒座位的被淘汰出去。
2、學生開始游戲。
3、評價。(集體評價)
四、拓展延伸
讓學生回家觀察家人的坐姿,看看誰坐姿。
五、總結下課。
一年級教案課件篇3
一、復習引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
(學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著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現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二、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課桌有多高?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后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準?(學生活動)
2.活動結束后,請學生匯報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3.請估計準確的同學把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估計的方法進行評價)
4.你們測量的課桌的高度是多少?
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5.活動后集體匯報。
(對于測量同樣物體長度的小組進行比較,檢驗測量是否準確。)
三、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1.請同學們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從腳底到頭頂的高度)
(2)先估計,再測量。可以自己測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說說測量的方法。
2.測量自己的步長。
(1)步長是指什么?(腳尖到腳尖或腳后跟到腳后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2)先估計一步有多長,再測量。可以小組合作。
(3)誰估計的最準,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方法。
(4)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
4.利用身體上的尺子進行估計活動。
剛才同學們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其實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師要檢驗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請同學估計他的身高,并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2)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②請估計一下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③現在我想知道這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長進行估計活動。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②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③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5.介紹人體各部分長度關系小常識。
四、練習。
1.P18第2題。
(1)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請學生估計一下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引導學生注意記錄的方法。
2.P19第3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教案課件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11個要求認的生字,會寫7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新部首“四點底”“口字框”。
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價值觀
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樂觀、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要求認的生字,會寫7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新部首“四點底”“口字框”。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樂觀、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誘導質疑
1、你和小伙伴們一起約好了去做一件事情、但小伙伴卻失約了。那時,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2、小熊和小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它們約好了一起去種樹,但小熊在家等啊等,卻一直不見小鹿來。很明顯,小鹿失約了。接下來的事情會是什么樣的呢?學了這篇課文你就明白了。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自學生字
1、首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課文。
3、再讀課文,要讀得流利、有感情。
4、檢查生詞認讀,尤其是生字的讀音及書寫、識記。
5、分組朗讀,相機指導。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探究
1、你從那些地方看出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小熊為什么不去奶奶家?
3、學生交流,板書
小熊
(想去奶奶家)
“答應過在家等他”
4、指導分角色朗讀小熊和媽媽的對話。
5、在你的眼里,小熊有什么優點?
6、小熊等來小鹿了嗎?指名學生談談自己遭遇伙伴不守信用后的感受。
7、小鹿是不守諾言的孩子嗎?你從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板書
托爸爸捎信
8、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鹿,會怎樣做?
板書
請爸爸捎口信
9、小結
小鹿和小熊都是(守信用)的孩子。
板書
守信用
四、質疑討論
五、反饋小結
1、說一說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都愛踢足球。
都。
2、和同學談談自己的收獲。
六、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七、指導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小熊和小鹿
小熊小鹿
(想去奶奶家)(生病住院)
“答應過在家等他”請爸爸捎口信
守信用
一年級教案課件篇5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
(二)培養學生推理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具和學具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40000簡寫成( );70000簡寫成( )。
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定一名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70+80= 520+400= 64-38=
530-400= 730-300= 80-54= 430+70=
540-200= 35+16= 360-8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過去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兩位數加、減整百數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今天學習的與過去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復習中最后一道口算題改為250+470,即課本題中的例1,也就是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
1.教學例1。
口算:250+470。
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
有250+400的基礎,同學們可能會想到:先用250+400=650,再用650+70=720。
教師肯定上面的算法是正確的`,然后提出:還可以怎樣想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可以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想法:
(1)50+70=120,200+400=600,600+120=720;
(2)25+47=72,推出250+470=720。
教師肯定以上幾種想法都是正確的。
2.教學例2。
口算:540-370。
啟發性提問:同學們會口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那么怎樣口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商量,然后全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540-300=240,240-70=170;
(2)54-37=17,推出540-370=170;
(3)140-70=70,500-100-300=100,100+70=170。
教師肯定以上想法都是正確的。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你認為哪種方法容易就用那種方法。)
360+180= 520-150=
410-240= 370+580=
(2)列出算式,口算出得數。
一個數是390,另一個數比它多150。另一個數是多少?
3.教學例3。
口算:
(1)17萬+8萬=________萬
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
學生可能會說出: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 24萬+19萬=________萬
因為24+19=43,所以24萬+19萬=43萬。
(3)27萬-4萬=________萬
因為27-4=23,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萬
因為35-28=7,所以35萬-28萬=7萬。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列出算式,并口算出得數。
一個數是820萬,另一個數比它少150萬,這個數是多少?
(三)鞏固反饋
1.全體同學筆答。
(1)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與橫行的每個數相加)
(2)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作被減數,分別去減橫行中的每個數)
訂正時,個別的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提問:
(1)觀察表(1), 在加法中,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變了,引起和有什么變化?
(2)觀察表(2),在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變化了,引起差有什么變化?
2.全體同學試做練習四的第5題。
溫泉鄉今年修了4條水渠,總長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在試作的基礎上,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說一說解題思路。從問題出發來想:
要想求“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必須知道今年修多少米,去年修多少米。已知今年修的水渠總長是1608米,去年修多少米沒有直接告訴,但告訴我們今年修的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去年修的米數。
根據學生的講述,教師畫出下面的解題思路圖。
由學生獨立列出等式,并解答出來。
答:今年比去年多修1072米。
提問:題目中“今年修了4條水渠”這個條件怎么在列式中沒有用上?
(這個條件和要求的問題沒有關系。)
3.課后練習:
練習四第1,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內容是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整百及整十數的口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學習整百整十數相加減和整萬數相加減的口算。
本節課先復習前面學過的有關口算內容,為新課作好準備。由已學過的250+400引出例1,啟發學生想出口算過程比較自然,同時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來想。學生口算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怎樣想得快就怎樣算。這樣安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2減法的口算,啟發學生根據加法的口算方法遷移到減法的口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本節課的練習比較充分,除了邊講邊練外,還安排了集中練習。在集中練習中,除了練習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外,還引導學生觀察和、差的變化,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對課本練習題中的一些難點,在課堂上解決,達到了當堂鞏固,減輕學生課外負擔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板書設計
口算加減法
例1 口算250+470=(720)
這樣想:
(1)250+400=650
650+70=720
(2)50+70=120
200+400=600
600+120=720
(3)25+47=72
250+470=720
例2 口算540-370=(170)
這樣想:
(1)540-300=240
240-70=170
(2)54-37=17
540-370=170
(3)140-70=70
500-300-100=100
100+70=170
例3 口算
17萬+8萬=25萬
24萬+19萬=43萬
27萬-4萬=23萬
35萬-28萬=7萬
一年級教案課件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
2.掌握循環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等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等概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口算
0.8times;0.5= 4times;0.25= 1.6+0.38=
0.15divide;0.5= 1-0.75= 0.48+0.03=
(二)計算
21divide;3= 15divide;3= 12divide;3= 10divide;3=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7
例7 10divide;3
1.列豎式計算
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教師用兩種顏色的筆分別將商3和余數1描一遍)
使學生明確:因為余數重復出現1,所以商就重復出現3,總也除不盡.
所以10divide;3=3.33……
(二)教學例 8
例8 計算58.6divide;11
1.學生獨立計算
2.因為余數重復出現數字3和8,所以商就重復出現數字2和7,
所以58.6divide;11=5.32727……
3.觀察比較 10divide;3=3.33…… 58.6divide;11=5.32727……
教師提問:你有什么發現?
(小數部分有的數字重復出現;有一個數字、有兩個數字重復出現;)
4.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教師板書:循環小數.像3.33……和5.32727……是循環小數.
5.簡便寫法
3.33……可以寫作 ;
5.32727……可以寫作
6.練習
把下面各數中的循環小數用括起來
1.5353…… 0.19292…… 8.4666……
(三)教學例9
例9 一輛汽車的油箱里原來有130千克汽油,行駛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約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兩位小數)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130div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車大約裝21.67千克汽油.
2.集體訂正
重點強調:保留兩位小數,只要除到小數點后第三位即可.
3.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先用循環小數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兩位小數寫出它的近似值.
28divide;18 2.29divide;1.1 153divide;7.2
(四)討論: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會有幾種情況出現?
1.除到小數部分的某一位時,不再有余數,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數能夠被除數除盡.如3divide;2=1.5.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2.除到小數部分后,余數重復出現,商也不斷重復出現,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
三、課堂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哪些商是循環小數?
5.7divide;9 14.2divide;11 5divide;8 10divide;7
(二)下面的循環小數,各保留三位小數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1.29090…… 0.0183838……
0.4444…… 7.275275……
四、布置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用循環小數表示商,再保留兩位小數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9.4divide;6 38.2divide;2.7 204divide;6.6 6.64divide;3.3
(二)一列火車從南京到上海運行305千米,用了3.5小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保留兩位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