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二單元《畫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習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認識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還能幫助我們畫角。

本班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學習風氣比較正,大多數學生能自覺學習,只有兩名學生因年齡小有些吃力,學生合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難點: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愿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寬松的環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并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都相等?

師巡視,發現:

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現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一采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5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58頁

(2)展示借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1)畫出下列度數的角:

40度140度

(2)在點和射線上分別畫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

(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畫150度角

3、畫15度角

在發現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后,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后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估計、實驗、推算、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培養學生數感,并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受到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學生準備:計算器、作業紙、數學書;

教師準備: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張表格圖及下面的算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經歷估計——驗證的過程,借助時間體驗一億有多大。

師:這是作業本,老師數一數1、2、3、4、5、6、7、8……照這樣的速度數一億本作業本,你估計要多長時間?(學生估計3小時、5小時、24小時……,師板書)

師:同學們估計得怎么樣呢?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

議一議:怎樣能夠得到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呢?

小組討論。(數100本、50本、20本……作業本的時間,再推算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

實驗: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數本子,數50本,老師記時。

數50本作業本大概是40~50秒,學生得出數100本作業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時間,從中取一個中間值大概90秒。

師: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推算一下數一億本作業本所需要的時間。

(課件出示下表)本數時間(秒)90師生共同討論,完成上表。

師:通過推算我們知道了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是90000000秒,這段時間長不長?這么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為應該采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把9千萬秒換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換算成分,再換算成時,最后換算成年)出示書上的算式:()÷60=()分()÷60=()時()÷24≈()天()÷365≈()年(學計算,并保留整數。)

師: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想法?(學生交流)

小結:

數一億本作業本,有的同學估計要……,而實際結果卻將近要3年的時間。在這三年里,我們有沒有去掉吃飯時間,有沒有去掉睡覺時間,也就是說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數下去要3年哪,同學們,看了這個漫長的時間,你有什么感受?(一億實在是太大了、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太長了……)

三、再次經歷估計

驗證的過程,借助長度體驗一億的.大小。

師:課間老師經常發現同學們喜歡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會有多長呢?(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必回答)

師:憑空想象有一定的難度,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頭道羊岔吧,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長不長,老師告訴你,這條公路全長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有沒有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長呢?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這樣的長度?(學生估計2個、4個、3000個……師板書)

小組討論:怎樣能得到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呢?(測量5個、10個、10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推算出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測量1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各組組長上來,每三個人一組負責測量,注意方法正確。

其他同學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靜。

(實驗收集數據。實驗時注意,從第一個同學的手指尖量到第10個同學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大概12米。)

師:剛才我們測量出1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們就可以進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師生一起推算)

人數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長度(米)12120再算一算,這個長度有幾個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長?

出示算式,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120000000÷1000=120000(個)回過頭來比較學生估計的數據與實際數據,再次感受一億的大小。

四、總結方法,指導學法。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什么方法知道了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計再推算,最后比較,了解了一億有多大。)

師:你們會用這樣的方法再次體驗一億的大小嗎?五、拓展研究大數的方法,放手讓學生借助重量體驗一億的大小。

師:觀察一下你們的桌面,看一看我們還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來了解、感受一億的大小?(用天平稱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億粒大米的重量)學生說說怎樣用上面學到的方法進行實驗。

分組實驗:

學生用天平稱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組合作推算出一億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單位,與剛才的估計進行比較,進一。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會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對小數大小進行比較。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能進行兩位小數的加減及其混合加減運算。

4、能運用小數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對小數大小進行比較。

2、能進行兩位小數的加減及其混合加減運算。

3、能運用小數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課時:

1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第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書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小數的意義

1、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2、小組交流

3、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5、歸納小數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運用拓展

1、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是1,請你表示0.01可以嗎?小組討在此處鍵入公式。論一下,你打算怎么樣表示?為什么?

1、閱讀書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數。

2、學生試著解釋這些小數的意義。

3、一同探究小數意義。從長度單位“米”來研究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有諸多不便。有時不足1米,因此我們可以把1米怎么樣?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4

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收集數據、歸納總結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11——12頁《近似數》

教材分析:

近似數是在學生學習了本單元億以內數的認識、讀寫和大數的比較和改寫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什么是近似數以及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在本節知識學習中學生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是近似數的求法(位數的確定,是舍還是入),特別是需要進位時,前面是“9“的連續進位,應重視數位的確定和數字的入舍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2、提高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正確進行近似數的改寫。

教學關鍵:

找準數位,看清入舍,注意約等號。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的數據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認識近似數

(1)明確準確數和近似數。

師:同學們說一說你家里有幾口人?我們這個班一共有多少同學?你們小組又有幾個同學呢?這些數都是準確數嗎?

師:那么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哪位同學知道我國現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呢?(生答)

師:13億是一個準確數嗎?960萬平方千米呢?

這樣的數又是什么數呢?

點撥: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學等這樣的數就是準確數。

像我國人口大約有13億,我國國土面積大約有960萬平方千米,這樣的數就是近似數,一般來說近似數前面都要帶上“大約”兩個字。

(2)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判別。

①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收集的數據按照準確數和近似數進行分類,并討論這些數據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②小組匯報,交流。

二、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提問:我們找到了這么多近似數,在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個數的近似數呢?(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思考、發言)

同學們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個數的近似數,那么我們怎樣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你愿意嘗試一下嗎?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1頁看“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某市在校學生今年共植樹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約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約148300棵;

觀察第一組數據小組討論:①原數的個位是幾?四舍五入后是幾?它的十位有變化嗎?說明什么?

觀察第二組數據小組討論:②原數的十位是幾?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幾?它的百位發生了什么變化?說明什么?

提問:通過以上觀察分析你們從中有什么發現?(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準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萬位呢?)

學生嘗試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約()棵;

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棵。

知識反饋,強調重點。

小結:把一個數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夠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數改寫成“0”;如果后一位不夠5,舍去(四舍),尾數改寫成“0”。在四舍五入時關鍵是要找準數位,看清入舍。

學生自學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

①出示:148264≈()萬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說明方法。

(提示:①找準數位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并添寫單位⑶用什么符號)

“≈”是約等號,讀作“約等號”。

②學生兩人結合互相出題,并檢查。

引導學生總結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強調約等號的使用。

三、作業設計

(1)判斷題

①新絳縣人口有32萬。()

②100000≈10萬()

(2)教材第12頁第1題。

在做之前,可以先帶領全班同學共同做“31777精確到萬位是多少”這道題。學生說方法,然后獨立完成后面的練習。做完之后,可以請學生把這些省市的森林面積按一定順序排列。

(3)教材第12頁第三題。(強調連續進位的方法)

(4)思維訓練:括號里能填幾?

49()835≈50萬49()835≈49萬

(5)課后延伸

閱讀13頁數學知識,搜集信息,了解數的發展史。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近似數

35人→準確數約13億→近似數

某市在校學生今年共植樹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約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約1483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約()棵;

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棵。

148264≈()萬

“≈”是約等號,讀作“約等號”。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P43P45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運用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總結規律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并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位置的移動為什么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復習舊知。

出示題目:比較大小:0.26和0.260、1.500和1.5、1.42和14.2、50.2和5.02。

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變數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而后兩題,因為小數點的位置發生了移動,所以數的大小也發生了改變。

2、導入新課。

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點移動帶來的小數的大小變化。

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二、探索發現

第一環節探究規律

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情境圖,讓學生根據連環畫的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0.009m、0.09m、0.9m、9m。

引導學生思考:小數點移動與金箍棒的長短有什么關系?

2、小數點移動后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

把0.009m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書:0.009m=9mm)

(2)移動0.009m的小數點。

向右移動一位,變為多少毫米?大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板書:0.09m=90mm,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向右移動兩位,原來變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變化?

(板書:0.9m=900mm,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三、總結。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發現、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運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究、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請兩位同學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機場見到了我,你們會怎么樣?

生:(齊)高興激動。

生1::打個招呼,宋老師好。

生2:宋老師好!

師:我把這個過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來,提問是有兩個宋老師嗎?

生:不是,是分別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聲地)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習新課埋下伏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非常高興。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

1、引入主題圖(:植樹情景及信息):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1)閱讀理解: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生2:每個小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書:(4+2)×254×25+2×25

2.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么符號連接?生讀等式

板書:(4+2)×25=4×25+2×25

生讀算式(4+2)×25=4×25+2×25

3、春季運動會李老師欲訂購9套運動服,上衣每件58元,褲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錢?

口頭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讀等式)

4、觀察這兩組算式,請你寫出一些類似的式子.

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寫出幾組算式,有很多學生已經用字母或圖形表示的。(3個學生寫錯,2名學生自己改過來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

(3+2)×4=4×3+2×4

(10+2)×5=10×5+2×5

(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錯的,括號里應該是兩數之和。

生4:(+)×=×+×

(a+b)×c=a×c+b×c

a×(b+c)=a×b+a×c

師;嘗試用文字總結發現的規律

生:兩個數相加,乘第三個數,可以先把第三個數分別與前兩個數相乘,再相加。、、、、

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體歸納。

抓住:兩個數和、分別相乘

小結:這個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是我們的數學前輩們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也就是---(電腦出示下面的文字)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6、討論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師:乘法分配律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不同,大家討論一下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課前老師與兩位同學見面一樣,老師和兩位同學分別握手再求和。

生2:括號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學回來,站在門外,爸爸和媽媽在房子里,我進門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媽媽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

學生的方法很多。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模仿寫算式和尋找記憶方法的環節,讓學生體會理解分配律的本質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三、鞏固新知,嘗試練習

1、數學王國正在舉行有獎競猜的活動,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獎品嗎?

(12+200)×3=□×3+□×3

15×(40+2)=□×40+□×2

2、數學游戲:找朋友

(1)找出得數相等的兩個算式,(將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一共出示了四組算式,讓學生在辨別正誤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提問:22×7+18和(22+18)×7是朋友嗎?如果要讓它們成為朋友,該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兩組

甲組乙組

①100×31+2×31①(100+2)×31

②9×(37+63)②9×37+9×63

③(22+18)×7③22×7+18×7

分組計算比賽:女生計算甲組的三道題,男生計算乙組的三道題.看誰算的快。

(設計意圖:制造沖突,引出認知矛盾)

男同學這組為什么算的慢?你們認為這樣比賽公平嗎?你們有沒有辦法很快算出得數?(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簡便計算的方法:把乙組題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種形式,使計算簡便。)

小結:能口算,并且能湊整十、整百數,算起來比較簡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這一環節進行充分運用,滲透簡便運算的意識)

四、運用規律,內化新知

(8+4)×25=34×72+34×28=

先觀察,說一說算式特點,再嘗試計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前后呼應,既顯示了內容的完整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堂總結與評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意識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4+2)×25=4×25+2×25

(a+b)×c=a×c+b×c

甲組乙組

①100×31+2×31①(100+2)×31

②9×(37+63)②9×37+9×63

③(88+12)×7③88×7+12×7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探索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測量活動”這一內容,教材呈現的是在教室里進行測量活動的一個情境。在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課桌等物體來進一步感受體會小數的意義。通過自己動手測量,學生將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小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通過活動加深對小數的理解,并能進行簡單的復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這節課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為以后學習有關小數的其它知識奠定基礎。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全部來自農村。學生通過近四年來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基本的測量方法,因此,本節課知識的認識過程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同學交流等方式來獲取新知。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上一節活動課(板書課題)。你們已經學會了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現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活動,測量我們的課桌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并記錄下來。

學生測量后匯報:

小組1:長6分米,寬45厘米。

小組2:長60厘米,寬45厘米。

小組3:長6分米,寬4分米5厘米。

……

(師板書記錄)

(二)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結果,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或疑問?

生1:三個小組的結果各不相同。

生2:不是結果不同,而是單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見,因為三個小組使用的單位不同,所以我們一眼看不出他們的結果是否相同,只有將他們的結果化成同一個單位才能看出他們的結果是否相同。

師:這個同學的意見很好,同學們想一想長度單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還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師:請同學們用“米”為單位表示出課桌的長和寬。

(小組內討論活動)

交流匯報:

生1:我們小組用“米”作單位表示。我們測量的課桌長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寬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們用厘米作單位表示。我們測量的課桌長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60米,寬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質疑)課桌的長怎么一個是0.6米,一個是0.60米?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誰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師;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所以小數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寫,就像我們過去學習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

(三)鞏固應用

師:下面我們運用所學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出自己身邊物體的長度,然后把測量結果填入表格。

(師每組發一張表格)

(學生立刻投入到活動中去,氣氛活躍)

活動完畢,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糾正錯誤,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練習

1.稱質量

師:通過剛才的測量活動,同學們掌握了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現在同學們在小組內用天平稱一下數學課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來。

(生自由活動,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

小組1:數學課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師:你是怎樣想的?

小組1:我們認為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和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是一樣的,因為1千克=1000克,數學課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組表示認同)

2.猜體重。

師:大家來猜一猜我的體重是多少?

(生爭先恐后的猜測)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

師:告訴你們吧,老師的體重是58千克300克,誰能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出來?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師: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學會了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大家表現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數表示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

(五)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生1:我覺得在課堂上自己動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學得很快樂。

生2:我不但學會了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還知道了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生3:我知道了無論是長度單位還是質量單位都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頗有感想:

1.數學教學要充分聯系實際。比如:“稱質量、猜體重”等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新知,在活動中鞏固知識、拓展運用。

2.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體驗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了知識的自主構建。

3.教學環節設計比較緊湊,教師角色定位較為合理,我注意在很多中同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如0.6和0.60是什么關系,由學生思考做出回答。

六、案例點評

在這節課中,教師注意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人。

1.關注了學生的探究過程,實現自主體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要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自我發展。比如:在測量課桌面的長和寬時,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簡單的復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過程,在教學中不必告訴學生單名數。復名數等詞語。。

2.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觀察,注重學生的感知體驗,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經歷知識發展和探索的全過程。

3.在本節課中,教師始終注重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80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盟ce检测认证_reach检测报告_第三方检测中心-深圳市威腾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 新疆系统集成_新疆系统集成公司_系统集成项目-新疆利成科技 | 书法培训-高考书法艺考培训班-山东艺霖书法培训凭实力挺进央美 | 信阳网站建设专家-信阳时代网联-【信阳网站建设百度推广优质服务提供商】信阳网站建设|信阳网络公司|信阳网络营销推广 | 昊宇水工|河北昊宇水工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BESWICK球阀,BESWICK接头,BURKERT膜片阀,美国SEL继电器-东莞市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热风机_工业热风机生产厂家上海冠顶公司提供专业热风机图片价格实惠 | 上海公众号开发-公众号代运营公司-做公众号的公司企业服务商-咏熠软件 | 牛奶检测仪-乳成分分析仪-北京海谊|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新型玉米工机械生产厂家-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起草单位】,骨密度检测仪厂家 - 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 | WF2户外三防照明配电箱-BXD8050防爆防腐配电箱-浙江沃川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 超细|超微气流粉碎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机|磨粉机|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 | 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提升泵站-一体化泵站厂家-山东康威环保 | 精密交叉滚子轴承厂家,转盘轴承,YRT转台轴承-洛阳千协轴承 | 法兰连接型电磁流量计-蒸汽孔板节流装置流量计-北京凯安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电缆故障测试仪_电缆故障定位仪_探测仪_检测仪器_陕西意联电气厂家 | 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等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宁夏档案密集柜,智能密集柜,电动手摇密集柜-盛隆柜业宁夏档案密集柜厂家 | 上海单片机培训|重庆曙海培训分支机构—CortexM3+uC/OS培训班,北京linux培训,Windows驱动开发培训|上海IC版图设计,西安linux培训,北京汽车电子EMC培训,ARM培训,MTK培训,Android培训 | RV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洗车机减速机-减速机厂家-艾思捷 | 永嘉县奥阳陶瓷阀门有限公司| 手持式浮游菌采样器-全排二级生物安全柜-浙江孚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清管器,管道清管器,聚氨酯发泡球,清管球 - 承德嘉拓设备 |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游动电流仪-流通式浊度分析仪-杰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乐之康护 - 专业护工服务平台,提供医院陪护-居家照护-居家康复 | 哲力实业_专注汽车涂料汽车漆研发生产_汽车漆|修补油漆品牌厂家 长沙一级消防工程公司_智能化弱电_机电安装_亮化工程专业施工承包_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阻垢剂,反渗透阻垢剂,缓蚀阻垢剂-山东普尼奥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国际学校_国际学校哪个好_国际课程学校-国际学校择校网 | 铸铁平台,大理石平台专业生产厂家_河北-北重机械 | 直读光谱仪,光谱分析仪,手持式光谱仪,碳硫分析仪,创想仪器官网 | 连续密炼机_双转子连续密炼机_连续式密炼机-南京永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慈溪麦田广告公司,提供慈溪广告设计。 | 重庆波纹管|重庆钢带管|重庆塑钢管|重庆联进管道有限公司 | 北京翻译公司_同传翻译_字幕翻译_合同翻译_英语陪同翻译_影视翻译_翻译盖章-译铭信息 | 铁素体测量仪/检测仪/铁素体含量测试仪-苏州圣光仪器有限公司 | 激光内雕_led玻璃_发光玻璃_内雕玻璃_导光玻璃-石家庄明晨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内雕-内雕玻璃-发光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