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
科學探究是小學科學學習的核心,是促進學生構建科學知識,形成科學能力的關鍵環節。你知道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怎么寫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1
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了解給大自然記日記的好處。
2、知道如何給大自然記日記。
3、培養學生長期觀察、記錄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識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準備
有關竺可楨的資料、日記本、筆、氣溫變化曲線圖、天氣情況統計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談話:上次上課的時候,布置同學們搜集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資料。請同學們交流一下竺可楨爺爺的故事,講一講竺可楨爺爺是怎樣給大自然記日記的?以及給大自然記日記的好處。
2.學生交流。
二、記日記的方法。
1.談話:剛才同學們交流了竺可楨爺爺給大自然記日記的情況。討論一下:竺可楨爺爺為什么要給大自然記日記?
2.學生討論、匯報。
3.教師提問:我們怎樣才能給大自然記好日記呢?
4.學生閱讀課本第70頁的“自然日記”,討論怎樣記日記?記哪些方面的內容?
5.學生匯報記日記的方法。
6.教師提問:給大自然記日記還需要準備什么?
三、布置日記任務。
談話:竺可楨爺爺從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1974年2月6日),共計38年零37天,從未間斷。每天記錄天氣陰晴、風力級別、氣溫高低,以及相應的物候現象。他的自然日記有40多本,有近千萬字。從這里我們知道,給大自然記日記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同學們在給大自然記日記的過程中會不會像竺可楨爺爺那樣堅持不懈,從不間斷呢?今天,同學們準備好日記本,明天,就讓我們像竺可楨爺爺那樣,每天都給大自然記日記。一個季節完了,我們再來整理我們的自然日記,看看從我們的日記中能有什么收獲!
四、整理自然日記。(在記錄完一個季節的自然日記之后進行)
1.教師提問:在自然日記中記錄了哪些內容?有什么發現?誰能一下子說明白?
2.談話:竺可楨爺爺共計38年零37天從未間斷地給大自然記日記,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寫出了備受人們歡迎的《物候學》一書,在83歲時還發表了《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我們也可以像竺可楨爺爺那樣對我們的自然日記進行整理,看看從我們的自然日記中能發現什么?
3.教師提問:怎樣整理自然日記呢?學生討論、匯報整理日記的內容和方法,教師板書。(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氣溫變化情況、天氣變化情況、動植物的新現象和人們的新活動等方面進行整理)
4.學生整理自然日記。并討論:經過對自然日記的整理,有什么新的發現?
5.學生匯報整理日記的情況和新發現的情況。
五、推測。
1.教師提問:明年的這個季節,氣溫會怎么變化?天氣情況會是什么樣的?動植物會出現什么現象?人們會出現什么活動?
2.學生討論。
3.我們的推測正確嗎?怎么驗證?(引導學生堅持長期給大自然記日記)
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2
人體的司令部和健康生活
教學目標:知道大腦的作用,掌握合理用腦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游戲:測試反應速度
被測者手半握拳,拳眼向上放在桌上,測試者手拿鋼筆,使鋼筆下端與被測者拳眼處于水平位置或略高于拳眼置于拳眼上方。測試者突然松手,被測者看到鋼筆下落馬上握拳,聽不到鋼筆與桌面撞擊聲者為反應快。看誰能做到。
二、新課學習
1、解釋游戲中出現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鋼筆撞擊桌面才握拳的現象呢?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游戲過程。鋼筆下落時,被測者的眼睛首先覺查到,于是眼睛就把這一消息報告給大腦,大腦馬上向手發出指令“握拳!”手接到指令后馬上執行任務。但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從眼睛看到鋼筆下落到握拳這段時間往往大于鋼筆從松手到落到桌面的時間。所以大多被測者來不及握拳鋼筆就落到桌面上了。
2、觀察第46頁圖,說說他們的反應是不是很快。他們為什么會對準目標把球踢出去或把球接住?
原來人體受到刺激后,就會把信號傳送給大腦,大腦迅速作出反應,向身體的有關部位發出指令,這些部位就迅速執行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足球向你飛來時,眼睛把這個消息報告給大腦,大腦根據足球飛來的高度、速度、方向等參數迅速判斷該怎么處置(接還是踢),然后向身體有關部位發出相應指令,接到指令的身體部位就按指令做出動作。這就是人體反應。
3、活動1看看你的反應有多快
參照教材第47頁內容,逐個測試學生的反應速度。手捏的地方離尺子下端越近,表明反應越快(每人測3次,取平均值比較)。
4、活動2猜猜你摸到的是什么?
指名學生,蒙上眼睛,摸一件物品,邊摸邊說摸到物品的特征,判斷摸到的物品是什么,說說判斷的根據,是利用哪些器官和功能判斷的。
5、討論:根據大腦的功能和作用,說說為什么說大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6、討論:人為什么要睡覺?
7、資料:勞逸結合,合理用腦
研究表明,用腦所需要的血液比肌肉工作時需要的血液多15~20倍,所以長時間用腦會使人頭昏腦脹,反應遲鈍。因此用腦一段時間要及時休息。比如上40分鐘課要休息10分鐘,活動一下身體,腦子會清醒一些;工作學習一天,晚上睡一覺,能消除大腦疲勞;合理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可避免大腦過度疲勞,所以學科學習要交替進行。
8、說說你平常是怎樣用腦的,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應注意什么,今后怎樣改善。
三、小結
四、作業:舉例說明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課后反思:常言道,腦越用越靈,經常動腦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人就會越來越聰明,但這并不是說連續用腦時間越長越好。我們每天寫家庭作業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先放一放,等腦子清醒了再做。
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3
建立“地球檔案”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的構造
2.了解有關地球過去與現在的知識
3.培養學生的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4.學會整理搜集到的資料,小組制作一份“地球檔案”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小組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
教師準備;準備有關地球的影像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談話:到目前為止,地球是我們人類生息繁衍的惟一場所,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幾百完年,地球有許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
2.學生交流有關地球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地球的構造。
(1)提問:關于地球的構造,你們知道些什么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出示地球構造示意圖,教師講述:地球的構造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徑平均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2.了解地球的過去與現在。
(1)談話: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以前發生過許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變化,關于地球的過去,你們都了解些什么呢?
(2)學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3)播放影像資料,講述:同學們你們收集的資料很豐富,我們用更直觀的方法來了解一些地球過去的事情。
(4)談話:剛剛我們一起經歷了地球的過去,那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地球的現在,你們又了解多少呢?
(5)學生交流討論。
(6)播放相關的影像資料。
3.建立“地球檔案”。
(1)談話:今天我們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這么多,干脆我們把它們整理起來合理的利用它們,為地球建立一個“檔案”,你們覺得怎么樣?
(2)談話:可以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一下,談談自己的想法,怎樣制作“地球檔案”呢?
(3)學生討論,小組整理制作“地球檔案”。
三、拓展延伸
舉辦“地球檔案”展覽。評一評,哪些小組制作的最有創意。
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4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河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沖力。
過程與方法:組裝氣球小車和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難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
【教學難點】對小車反沖運動的解釋。
【教學準備】小車反沖運動實驗套材、長線一根、噴氣式飛機等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玩氣球,教師把吹足氣的氣球放開,氣球會飛走,
引導語:玩過嗎?請你也來這樣玩一玩,想一想氣球為什么會飛出去。
2、學生實驗、解釋。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這樣的現象?
3、揭題:能不能把這種力來驅動小車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二、安裝小車
1、交流討論安裝方法。
2、出示小車安裝示意圖
3、學生動手操作。
三、用氣球驅動小車
1、調試小車。
2、測量小車能行駛多遠。
(1)討論測量方法
(2)測量
3、提問:如何讓小車行駛得更遠?說說為什么?
4、實驗。
5、出示反沖力的概念。
6、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沖力?
(1)學生匯報
(2)出示噴氣式飛機、火箭的圖片
四、小結
1、提問:怎樣才能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
2、提問:怎樣才能讓小車運動得更快?
小學的科學公開課教案5
安全用電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電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
2.能夠應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用電安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夠和同學交流。
3.能夠搜集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資料,并運用資料展開辯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2.在辯論中善于與人合作,禮貌交流。
科學知識
1.懂得一些安全用電的常識。
2.了解常用安全標志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材料:支持自己辯論觀點的資料。
教師準備:各種電器的圖片或者實物、各種用電安全的警示標志圖片或者實物、生活中常見的用電安全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用電安全嗎
1.辯論會
邵友謙組(正方):用電不安全僚幕小組(反方):用電很安全
總結:如果注意了用電安全,電可以為我們服務,如果沒有注意用電安全,電就會給我們帶來危害。
2.怎樣做到安全用電?
⑴、絕緣體的應用
出示各種電器圖片:人們在設計或選購電器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證安全。這些電器是怎樣保障用戶安全的?
如果它們的外殼受到損壞,還能使用嗎?
⑵、用電安全標志
為了用電的安全,人們設計了許多提示大家注意的安全標志:
分別出示用電安全的警示標志圖片,介紹每個圖片代表的意義。
說一說,你還見過其他安全用電的標志嗎?
⑶、日常用電小常識
你還知道哪些用電安全小常識?
小組交流、整理
集體交流。(注意糾正學生“自以為”安全用電的行為)
二、對與錯
1.判斷課文中的案例
出示課本圖片,以下事例中,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說出你的道理。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安全用電的做法?
2.觸電救護小常識。
爭分奪秒脫電源,就地搶救莫誤延。
松衣解帶助呼吸,全力救治別放棄。
3.學習安全用電歌:
大地人體都導電,風箏遠離高壓線。
濕布不能擦燈泡,修理電器要斷電。
晾衣莫掛門前線,安全用電記心間。
見人觸電先斷電,就地搶救莫拖延。
火警電話119,速離險境求援救。
4.安全用電人人有責:
檢查學校的電線,是否有絕緣皮損壞、暴露出金屬線的,向家長和學校領導反映,請他們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