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1

歐洲西部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1、以自學為主了解歐洲西部位置、地形、氣候概況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了解歐洲西部主要的國家和特征。

3、了解歐洲西部發畜牧業的有利條件和主要畜產品。

4、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及學科參與意識,使學生獲得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思維能力及學習方法,拓寬學習空間;

教學重點

歐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氣候概況

教學難點

利用地圖說明其位置、地形、氣候特點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輔助講解,分組討論,合作突破

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43--------46

導入新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對外敞開了國門。我們周圍也出現了很多出國留學、打工或旅游的人。不管他們以何種目的的出國,他們一般會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呢?(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世界上有一個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你們知道在哪兒嗎?(歐洲西部)關于歐洲西部,你們都知道些什么?(歐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點;歐洲西部的經濟:歐元、歐盟等)這么好的地方,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要想去歐洲西部,首先我們要確定它的——?[(地理位置)我們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那么出門旅行,尤其行程較遠的時候,我們要隨身攜帶一些衣物,這就需要提前了解歐洲西部的——?(氣候狀況)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備無患。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歐洲西部有哪些獨特的自然景觀;要觀賞這些景觀需要到哪些國家去;這些獨特的自然景觀為什么會出現在這些地方。這就需要了解歐洲西部的——?(地形、地貌概況以及河湖狀況)

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特征:國家眾多、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歐洲西部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是推動歐洲各國求同存異,走向聯合的動力。本區主要國家是英、法、德、意等。還有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大家馬上就可以進入“歐洲西部”開始你們的異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請隨老師進入“氣候”圖中,觀察山脈走向的變化及暖濕氣流的深人情況。提問:假如阿爾卑斯山脈走向發生變化、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消失,歐洲西部的氣候會有變化嗎?(生:阿爾卑斯山脈變為南北走向,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就不能長驅直人,歐洲西部大范圍也不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而應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消失,有利于海洋氣流的深入,使整個島嶼顯示溫帶海洋性氣候。)

二:氣候和農業

歡迎大家進人“歐洲西部”開始你們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時別忘了動動你腦。請大家在欣賞之余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可以相互討論、研究。

1、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他們的這種飲食結構與哪些地理因素有關?

2、歐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氣候為主?這種氣候對當地的農業產生哪些影響?

3、假如阿爾卑斯山脈走向發生變化、斯堪的納維亞LU脈消失,歐洲西部的氣候會有變化嗎?

4、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有什么好處?有沒有弊端?

這里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多陰雨,熱量少,以畜牧業為主,荷蘭和丹麥都是世界著名的乳蓄大國。很多國家的畜牧業產值占本國農業產值的一半以上。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這里盛產柑橘和葡萄,是亞熱帶水果的主要產區。

學生:閱讀46頁,了解歐洲西部農業的特點。

總結應用

我們今天主要學習了歐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圍,了解了本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和主要國家,還有發達的農業生產。

板書設計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2

教學目標

1、對照地圖和課文,學生能在圖上指出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并能據圖說出歐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點。

2、學生運用地形圖歸納歐洲西部的地勢及地形特點,解釋地形與當地畜牧業生產的關系。

3、學生能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說出歐洲西部氣候的特點以及其后對當地發展畜牧業的有利影響。

4、學生能通過實例說出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

教學重難點

1、 學生運用地形圖歸納歐洲西部的地勢及地形特點,解釋地形與當地畜牧業生產的關系。

2、 學生能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說出歐洲西部氣候的特點以及其后對當地發展畜牧業的有利影響。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從圖片導入歐洲西部

(教師板書)歐洲西部

一、(教師板書)工業密集,發達國家集中

1、學生自學本小節圖文內容,圈畫出有關重點,并學會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注。

重點:文中重要表述;文字進圖中;圖中圈文字。

2、同學交流,看看誰做得好:……

文字圈畫有重點:……

文字進圖中,位置準確:……

圖中圈文字,是否圈出了其它圖片文字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名稱:……

3、教師補充:

A、人口稠密:

B、國家眾多:歐洲西部面積約為我國一半,卻有30多個國家

C、工業發達:我們國家用上億件服裝換回一架空中客車飛機。哪種產品消耗資源能源多,耗費人力資源多,利潤低,哪種產品知識密集,產品利潤大?

一條分界線:沿芬蘭、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含以上國家)東側國家線連線,這條線的西側多數為發達國家。

4、 賽一賽。完成P53活動。國家與首都連線。小組之間的較量,看哪個組正確率高。

瑞典 芬蘭 英國 法國 希臘

倫敦 雅典 斯德哥爾摩 赫爾辛基 巴黎

瑞士 德國 西班牙 意大利 葡萄牙

柏林 伯爾尼 羅馬 里斯本 馬德里

讀圖8.18歐洲西部的牧場,引出下一個小節:現代化的畜牧業(教師板書)

二、民以食為天,歐洲人的食譜中牛、羊的肉制品和牛奶制品最為常見。你能從這個食譜中看出點什么嗎?

1、閱讀課文的文字和圖片,畫出關鍵,標注你的理解。

思考:人類的飲食習慣主要受什么因素影響?

歐洲西部國家的農業以什么為主?

2、學生結合P56-57活動,分析說明圖8.17歐洲人飲食結構神獸自然環境影響框圖。

(步驟:個人獨立完成-同學討論互助-交流-教師點撥補充)

著重理清三張圖之間的關系:飲食與環境的關系。

位置:中緯度,瀕臨大西洋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勢地形:平原廣闊,主要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于濕潤氣流進入內陸地區

植被:水草豐茂

農業生產:畜牧業發達

工業生產:畜產品、乳制品生產水平高,產品附加值大

飲食習慣:多使用牛羊等肉制品和乳制品

(學生能說出其中四個方面即合格)

結論:可見,人類的生活習慣總是受環境的制約,對生活方式起決定性影響的是環境因素。

三、繁榮的旅游業(板書)

1、播放一組歐洲西部地區旅游風光圖片。

自然景觀(板書)

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

挪威 峽灣風光(補充:)

瑞士 滑雪勝地(阿爾卑斯山脈)

人文景觀(板書)

丹麥 美人魚

巴黎 埃菲爾鐵塔 凱旋門 盧浮宮

倫敦 大本鐘和塔橋

西班牙 斗牛

威尼斯 水城 古羅馬斗獸場

希臘 奧林匹克遺址公園

荷蘭 風車

波蘭華沙 肖邦雕像

2、旅游業發達,旅游收入居世界前列。

發展條件:自然風光豐富、人文景觀特色鮮明

其他:……

3、將下列事物與其所在國家連線:

艾菲爾鐵塔  西班牙

斗牛     法國

威尼斯    荷蘭

風車     意大利

課后小結

本節課欣賞了歐洲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希望大家通過學習,運用地理知識解釋圖片中蘊含的信息,做到學以致用。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3

地球和地球儀

【重點】

(1)會觀察地球儀。

(2)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難點】

(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

(2)東西半球劃分。

(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分小組、每小組至少準備一小地球儀、乒乓球、鐵絲、膠布等。

2、教學器材:教學地球儀。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學生討論、小組交流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舉例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

學生看圖“地球的大小”,讀出地球的大小提問、引導,師生共同總結。

地球的模型

——地球儀觀察地球儀,制作簡易地球儀引導、指導、評定、表揚

緯線和經線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看圖思考、回答。指圖、引導,邊提問、邊啟發、邊與學生討論,讓學生分析、歸納規律,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利用經緯網定位學生讀圖回答問題,小組討論,互幫互學。提問,及時糾正、輔導。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

(板書)地球的形狀、大小

1、地球的形狀

(展示圖片)地球衛星照片

(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討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天園地方→天如斗笠 →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球體 → 地球衛星照片)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說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嗎?

A、(可能出現的事例):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圖“觀測帆船”)

B、(事例2)發生月食偏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C、還有地球儀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提問)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討論,教師啟發、解釋。)

(總結)準確反映地球形狀科學證明是地球衛星照片。

(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板書:2、地球的大小

(承轉)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圖片)地球的大小

(學生活動)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

(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展示)地球儀

(提問)1.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么區別?

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啟發學生積極回答)

(講述)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

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

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

(板書)三、制作簡易地球儀

(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提供的關于地球儀模型制作的活動進行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強調制作環節中的要領,通過制作地球儀起到鞏固本節知識的作用。最后,評出制作最好的優勝組,進行表揚。

(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

【板書設計】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的形狀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三、制作簡易的地球儀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激發學生對地理的探索興趣,讓學生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理環境中存在著許多地理之謎、地理問題。

2、通過聯系實際,使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經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離不開地理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注意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動態的地理知識和發展中的地理知識。

2、通過熟悉我們生活的地理環境,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師通過豐富的圖片、生活實例及愉快、融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對今后的地理課產生一種“企盼心理”。

2、通過了解地理與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地理學習具有很強的美學價值。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了解地理學科,培養對地理學習的熱情、興趣。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地理與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及風土人情的密切聯系。

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法

教材準備

搜集一些有關沙漠、海洋、山峰、南極、四季景觀、風土人情、日常生活等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人們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樣的詞句來稱贊一個人的博學多才、知識淵博。那么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地理”嗎?它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呢?

二、課前熱身

欣賞所搜集的圖片,并讓學生討論:地理到底研究什么內容?我們耳邊有哪些地理問題呢?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我們已經初步知道地理學方面的內容以及身邊的地理知識,那么地理與我們的生活、生產、人文環境等有何密切聯系呢?請同學們圍繞這一問題自學課本內容。

2、四邊互動

互動1:你知道為什么有的地方沙漠茫茫?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變成了世界最高山峰?為什么酷寒的南極大陸沉睡著萬頃煤田?為什么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嗎?……這都是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你能解答這些是為什么嗎?這也都是大家心中的地理之謎。本節課我們無法一一解決,需要留等以后學習中逐一了解。

(讓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互動2:地理與我們日常生活有何關系?(可以進一步熟悉自己生活的環境、懂得確認方位、知道天氣與氣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進而提高我們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互動3:生產建設包括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等許多方面,那么地理與我們的工農業生產有何聯系呢?(人類的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農業生產必須因地制宜、工業生產也要考慮生產運輸等方面的條件。)

互動4:展示千姿百態的風土人情,并提示風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藝術、宗教語言、體育活動、風俗習慣等方面。(地理在顯現世界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又給我們展示了各地風土人情的絢麗畫卷,不同的種族與民族,多樣的語言與服飾,各具特色的文化與宗教,體現地域特點的民情與風俗,可見地理就存在于我們生活和生產的各個方面、擁有豐富的地理知識是一個未來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3、達標反饋

(1)完成教材中習題

(2)談談你的居住地存在的環境問題

4、學習小結

(1)知識總結

指一名學生匯報本節課的收獲

(2)方法小結

本節課主要采用讀圖、舉例、討論等多種方式,而且在愉快的氛圍中去學習。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5

(課堂導入)

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猜一猜片中展現的景觀在哪里?(播放一段關于亞洲的錄像資料,如長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馬拉雅山脈等)

學生發言:中國、亞洲、日本……

(講授新課)

板書 第一章 認識大洲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二頁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找到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學生閱讀。教師進行總結。

板書 一、“亞細亞”和“歐羅巴”

1.大洲名稱的由來

2.亞歐大陸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在一起,合稱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

學生通過閱讀圖6-1,進行討論后總結。

提問 亞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書 3.亞洲的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緯度范圍:南緯10度~北緯80度之間;

經度范圍:東經25度~西經170度之間;主要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2)海陸位置

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們通過對亞洲的學習,直到認識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應該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來說明。

承接:通過我們對亞洲的學習,請同學們都歐洲的地理位置,來描述一下。

學生通過讀地圖6-1,對歐洲的地理位置進行描述。

活動:分小組討論,發表各自意見,然后進行總結。

歐洲:

緯度范圍:北緯36度~北緯71度之間;經度范圍:西經9度~東經66度之間。

總結歸納:了解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學生回答: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

點撥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亞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驟來分析掌握歐洲的地理位置。

(學生小組探究完成)

(1)讀圖6-1:歐洲大陸經度范圍:9°W~66°E;緯度范圍: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絕大部分位于東半球。

(3)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鄰,西北隔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面與亞洲相鄰。輪廓破碎,海岸線曲折。

(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圖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來分析。了解了亞洲和歐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板書設計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

一、“亞細亞”和“歐羅巴”

1.大洲名稱的由來

2.亞歐大陸

3.亞洲的地理位置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說出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和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通過活動,學會以極點為中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能根據資料比較自然環境的差異,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注重讀圖,以問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和知識為主線的開放式課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地理、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和特殊的自然環境。

難點:運用地圖在極地辨別方向

教學過程

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四個問題:

1、在南極地區,一條銹跡 斑斑的鐵鏈被放到戶外后,一段時間后就變得光亮如新,為什么?

2、在南極地區,一塊鋼板從空中墜落能摔得粉碎,為什么?

3、在南極地區,各國科學考察站都把防火當作是性命攸關的大事,為什么?

4、為什么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冷?

出示北極的地圖,認識周邊的海洋和陸地。出示南極圖,學生不但要認識到南極大陸的輪廓象大象,而且要會辨認周邊的海域。(順口溜:腳太平洋,頭頂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經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還有周圍的陸地分布。

北極是“陸包洋”,南極是“洋包陸”。

結合相應的練習,鞏固知識

1、閱讀材料p94頁《南極地區的大風》,學生得出南極地區“風庫”的特點。

2、閱讀課件“極地氣候資料”:得出南極地區降水少的特點,稱為“白色荒漠”。

3、閱讀課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圖”,知道南極大陸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稱為“冰雪高原”大陸

4、課本活動p95:讀圖10.5,比較南北極氣溫,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極,稱為地球的“寒極”。

教師引導并小結:南極地區是世界最冷的地方。進一步擴展解釋南極比北極冷的原因(1)下墊面不一樣,南極是陸地,北極是海洋。(2)南極海拔高。(3)南極被冰雪覆蓋,對太陽光有很強的反射作用。(4)風大

情景對話:由學生和老師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對話,由學生分析對話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教師在課間上相應指出四個科學考察站的地理位置和時間,特別要向學生提醒長城站在南極圈以外。分析建站時間和地理位置。從南極三個站的選址,也看出我國科學考察的技術越來越先進。補充我國2013年2月在南極建立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泰山站的相關資料。

問題:我國為什么要建立科學考察站?供學生思考,帶入下一節課的內容。

學生對這四個問題很感興趣,紛紛討論,但老師要求學生不用急著馬上回答,帶著問題去聽課

根據老師出示的課件圖片,學生認識兩極周圍的陸地和海洋,認識到兩極獨特的地理位置

觀看“溫度計”上的幾組數字,比較南北極的年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得出南極比北極寒冷很多的結論,小組交流并回答南極比北極寒冷的原因

學生參與企鵝媽媽和企鵝寶寶的情景對話

閱讀課本p96資料,并在地圖上圈出科學考察站的位置并比較不同(經緯度)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

(2)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與大小的認識過程,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夫窮盡的,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征。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

(板書)地球的形狀、大小

二、展示目標

即教學目標中知道與技能目標

三、自學引導及點撥

1、地球的形狀

(展示圖片)觀看教材地球衛星照片

(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討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直覺→邏輯推測→實踐證明→新“眼”目睹)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說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嗎?

A、(可能出現的事例):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發生月食偏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C、還有地球儀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提問)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討論,教師啟發、解釋。)

(總結)準確反映地球形狀科學證明是地球衛星照片。

(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板書:2、地球的大小

(承轉)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圖片)地球的大小

(學生活動)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

(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展示)地球儀

(提問)1、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么區別?

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啟發學生積極回答)

(講述)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

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

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

四、提出問題,探索解決

結合自己的地球儀觀察思考,同學先小組交流,推薦發言人回答下列問題:

緯線和緯度

1、緯線有什么特點,想想緯線可以有多少條?

2、緯度以哪條緯線為起點,標度范圍是多少?不同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3、如何區分南緯與北緯?如何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南緯和北緯?緯度大小的變化規律有什么特點?

4、低、中、高緯度是如何劃分的?

5、緯度最大值的緯線有什么特征?該最大值出現在哪個地區?

6、南北半球是怎么劃分的?北緯是否都在北半球?南緯是否都在南半球?

7、你知道赤道紀念碑建在哪嗎?為什么要建在這個位置?

經線和經度

1、經線有什么特點,想想經線可以有多少條?

2、經度以哪條經線為起點,標度范圍是多少?不同經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3、如何區分東經與西經?如何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東經和西經?經度大小的變化規律有什么特點?

4、東經180度與西經180度經線有什么特點?

5、東西半球是怎么劃分的?東經是否都在東半球?西經是否都在西半球?

6、每兩條相對的經線所組成的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均分成左右兩個半球嗎?為什么不采用0度與180度經線所組成的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

6、你知道什么是本初子午線嗎?地球上真實的本初子午線在哪?

七年級地理教案怎么寫篇8

第三節地圖

第一課時

迷語導入:“容納千山萬水,胸懷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渾身絢麗多彩。”(迷底:地圖)同學們猜得對,是地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地圖的知識。

板書:第三節地圖

提問:一張地圖怎么能容下千山萬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學生:把實物縮小,用符號表示??

提問:下邊我們就實驗一下,把實物畫在紙上。

學生活動:用尺子測量自己課桌的長度和寬度(60×40),然后畫在筆記本上;請一學生畫在黑板上

提問:同學們畫的非常好,誰能告訴大家,畫圖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一點是什么?學生:把課桌縮小。

提問:你們把課桌縮小了多少倍?

學生:縮小了10倍

提問:我們把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叫做比例尺。寫成1:10(注意單位用厘米)。板書:一、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

學生活動:打開地圖冊,找一找地圖上的比例尺,請一學生寫在黑板上

(根據學生寫的比例尺的形式歸納出比例的三種表示形式)

板書:比例的三種表示方式: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提問:數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現地圖縮小的倍數,線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義。三種形式可以相互轉換。注意轉換時單位換算:由千米換算成厘米時,要在千米數字后加上五個零,由厘米換算成千米時,要在厘米數字中去掉五個零。

學生活動:

提問:地圖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圖縮小的程度,可以用來量算距離,看地圖不僅要會讀比例尺,還要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板書:二、地圖上的方向

演示:指導學生讀P19“C圖-c”、分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經線指示什么方向,緯線指示什么方向?

2)標出圖中甲、乙、丙三點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3)圖中的甲點在乙點的什么方向,丙點在乙點的什么方向?

學生: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甲點在乙點的正北方向,丙點在乙點的正東方向

提問: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網來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板書:1、經緯網定方向

提問:同學們打開書,看圖P19“C圖-a”,誰發現了這張圖與“C圖-c”有什么不同?

學生:這張圖沒有經緯網,有一個標志。

講解:這個標志叫指向標,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要注意:指向標指向北方。板書:2、指向標定方向

學生活動:1)分組討論,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動;

2)1、2、3組同學將指向標改成,4、5組同學將指向標改成斷:汽車沿什么方向行駛?

黑板畫板圖:

講解:有的地圖既沒有經緯網,也沒有指向標,這樣的地圖怎么判斷方向呢?

學生:用人們常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學生活動:1)分別說出B、C、D各點在A點的什么方向;

2)假如圖中B、C兩點的實地距離是90千米,分組討論怎樣確定該圖的比例尺。

學生:B點在A點的正東方,C點在A點的正南方,D點在A點

圖2的西北方向。

提醒學生:知道實地距離,確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圖上用直尺量出B、C兩點的圖上距離,再與實地距離相比,可得出該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2厘米2厘米即:1:90千米9000000厘米實地距離

板書:3、一般定向法

提問: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地球上有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個方向?學生:站在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當站在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學生活動:各小組同學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據什么來確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個小組的點子多?

學生:1)可用指南針

2)白天可以利用太陽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極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確定方向

提問:同學們想的點子非常多,說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許多知識,也說明了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地圖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種景物,是怎樣表示出來的呢?請同學們翻開書,觀察“一些常用圖例”。

板書:三、圖例和注記

提問:圖例和注記幫助我們區別不同類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們的特性。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一種特殊語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圖例。

學生活動:

1)分組討論,怎樣盡快記住一些重要的圖例,相互交流記憶方法;

2)每人發三張卡片,畫出三種圖例;

3)小游戲:出示卡片,學生搶答。

課后小結:地圖是日常生活、生產以及我們學習地理所必須的重要工具。地圖有三個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在地圖上辨別方向、量算距離、識別圖例和注記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識。

布置作業:利用課余時間,分小組觀測校園內的主要地理事物,繪制一張校園平面圖。板書設計:

第三節地圖

一、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圖上距離

實地距離

比例的三種表示方式: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二、地圖上的方向

1、經緯網定方向

2、指向標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圖例和注記

559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生型双针压力表-高温防腐差压表-安徽康泰电气有限公司 | 智能楼宇-楼宇自控系统-楼宇智能化-楼宇自动化-三水智能化 | 电镀标牌_电铸标牌_金属标贴_不锈钢标牌厂家_深圳市宝利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金联宇电缆总代理-金联宇集团-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商秀—企业短视频代运营_抖音企业号托管| 净化车间_洁净厂房_净化公司_净化厂房_无尘室工程_洁净工程装修|改造|施工-深圳净化公司 | 临海涌泉蜜桔官网|涌泉蜜桔微商批发代理|涌泉蜜桔供应链|涌泉蜜桔一件代发 | 123悬赏网_发布悬赏任务_广告任务平台 | 期货软件-专业期货分析软件下载-云智赢 | 九爱图纸|机械CAD图纸下载交流中心 | 户外-组合-幼儿园-不锈钢-儿童-滑滑梯-床-玩具-淘气堡-厂家-价格 |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气流筛分机|筛分机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武汉画册印刷厂家-企业画册印刷-画册设计印刷制作-宣传画册印刷公司 - 武汉泽雅印刷厂 |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气流筛分机|筛分机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德国BOSCH电磁阀-德国HERION电磁阀-JOUCOMATIC电磁阀|乾拓百科 | 分光色差仪,测色仪,反透射灯箱,爱色丽分光光度仪,美能达色差仪维修_苏州欣美和仪器有限公司 | 水轮机密封网 | 水轮机密封产品研发生产厂家 | 办公室家具公司_办公家具品牌厂家_森拉堡办公家具【官网】 | 北京成考网-北京成人高考网 | 精雕机-火花机-精雕机 cnc-高速精雕机-电火花机-广东鼎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氧化钾厂家直销批发-济南金昊化工有限公司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水篦子|雨篦子|镀锌格栅雨水篦子|不锈钢排水篦子|地下车库水箅子—安平县云航丝网制品厂 | 媒介云-全网整合营销_成都新闻媒体发稿_软文发布平台 | 上海办公室设计_办公楼,写字楼装修_办公室装修公司-匠御设计 | 超高频感应加热设备_高频感应电源厂家_CCD视觉检测设备_振动盘视觉检测设备_深圳雨滴科技-深圳市雨滴科技有限公司 | 10吨无线拉力计-2吨拉力计价格-上海佳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Q361F全焊接球阀,200X减压稳压阀,ZJHP气动单座调节阀-上海戎钛 | 煤棒机_增碳剂颗粒机_活性炭颗粒机_木炭粉成型机-巩义市老城振华机械厂 | 高低温万能试验机_拉力试验机_拉伸试验机-馥勒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便民信息网_家电维修,家电清洗,开锁换锁,本地家政公司 |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 杭州火蝠电商_京东代运营_拼多多全托管代运营【天猫代运营】 | 振动筛,震动筛,圆形振动筛,振动筛价格,振动筛厂家-新乡巨宝机电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净化板-洁净板-净化板价格-净化板生产厂家-山东鸿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 苏州防水公司_厂房屋面外墙防水_地下室卫生间防水堵漏-苏州伊诺尔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青岛成人高考_山东成考报名网| 快速门厂家批发_PVC快速卷帘门_高速门_高速卷帘门-广州万盛门业 快干水泥|桥梁伸缩缝止水胶|伸缩缝装置生产厂家-广东广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装饰-北京万达中意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