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教案
綠色環保教案篇1
一、活動背景:
早春三月,草長鷹飛間,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春風吹綠了枝頭上的嫩芽,吹綠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動了新華僑孩子們的熱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為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社區環境“對話”,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激發愛幼兒園、愛社區的情感,我們將在3月12日,組織孩子們開展“種一棵小樹,綠一方凈土”的植樹節愛樹護樹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在活動中,發揮主人翁和團隊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體諒,相互幫助,能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
2、能力目標:在實踐過程中每名幼兒要體現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發揮出綠色幼兒園成員的自豪與自律,從小鍛煉身體,向大家展示我們幼兒園的風采。
3、知識目標:了解“植樹節的來歷”、“植樹與環?!?、“有關植樹節的活動”等資料,向大自然學習,并去社區、街道向居民和行人宣傳。
三、活動準備:
1、每個班級布置相應的主題板:如小班“我和小樹同成長”;中班“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同的家園”;大班“幼兒園社區齊攜手,多片綠葉多份溫馨”。
2、幼兒園制作“綠化環境,美化家園”宣傳旗。
3、大班幼兒組建“小騎士護綠隊”
4、制作植樹節宣傳板塊(關于“植樹節的來歷”、“植樹與環?!?、“有關植樹節的活動”等資料)
5、擬定向家長、社區宣傳資料
6、澆樹種樹用的水桶鐵鍬等植樹工具。
7、樹苗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種一棵小樹,綠一方凈土”植樹節活動開始儀式
1、園長講解植樹節的來歷,宣布活動開始。
2、家委會代表講解種樹所需要的工具、如何種樹。
3、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代表向小朋友介紹種樹的意義,講解護綠愛樹的重要性。
4、為“小騎士護綠隊”揭牌,隊員從園長手中接過“綠化環境,美化家園”宣傳旗幟,提出口號“你來,我來,大家來,共創綠色幼兒園”,并向大家倡議:“讓我們的世界變成青青世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二)分年級開展不同主題的植樹節活動
1、小班家園活動主題“我和小樹同成長”
流程:給校園內的樹澆水、松土、修枝——與小樹合影,小樹比比高——和“樹姐姐”(扮演)做游戲。
2、中班家園活動主題“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同的家園”
流程:在幼兒園種植園地,和家長一起種植小樹——合影(寫上種植人及名稱如“愛心樹”“心愿樹”“成長樹”等)。
3、大班家園活動主題“幼兒園社區齊攜手,多片綠葉多份溫馨”
流程: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到社區周圍發放植樹節宣傳單。并認識各種樹木——繪畫樹木——把“小小綠意帶回家”開展家庭種植活動。
綠色環保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及動手能力,知道植物干枯了要澆水。
2、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德。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瓶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是離不開水的?
(人、動物、花草樹木、小魚等等)
(二)、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為我們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澆澆水了。
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哪些植物需要澆水了(枯黃、焉掉的、泥土裂開的需要澆水)
(三)、教師示范:找一棵需要澆水的植物。澆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要一次讓它喝的太飽,要不然要撐壞的。澆太多,會淹死的。
(四)、幼兒進行澆水活動。
教學反思:
在日?;顒又薪處熞層變荷朴谟^察,善于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創新精神,得到實踐能力。我班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以前他們對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過老師教育他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資源。通過澆水護花行動,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了。
綠色環保教案篇3
設計意圖:
首先,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碍h境教育”已走進課堂,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作為21世紀的主人,有必要讓他們盡早接受環境保護的&39;啟蒙教育。
其次,《綱要》中也指出,要讓幼兒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有認識和探索的興趣。
再次,近日,幼兒園在給花和小樹澆水,操場上,花池里到處都是水,有很多小朋友有的去踩水,有的則那著小玩具舀水,還有的幼兒拿折成小船在水里玩,一個個都非常開心。
最后,位于甘肅西部的嘉峪關是一個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城市,氣候干旱。所以,結合以上這些原因及特點,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我們的朋友——水》。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水具有溶解的基本特性,知道人們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水。
2、激發幼兒喜歡干凈水的愿望。
3、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白糖水一杯,奶粉,果珍,溫開水,小勺,水杯人手一個。
2、魚缸兩個,金魚若干條
教學過程:
一、欣賞兒歌《水》
提問,除了兒歌中說到的水,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水?
二、游戲《水娃娃變魔術》
剛才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水,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關于水的小魔術。
1、出示白糖水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請個別幼兒品嘗,說說是什么味道的。提問:水為什么會是甜的?
2、請幼兒觀察桌上的材料,說說都有什么?
3、幼兒操作,提出要求:
(1)只能選擇一種飲料粉進行沖調,
(2)先在小杯子里放入飲料粉,再到飲水桶里接溫水,不能接的太滿。
(3)使用過的物品要放回原處。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5、比較、探討“飲料粉”到哪兒去了。(幫助幼兒理解“溶化”,并引導幼兒發現:怎樣才能使飲料粉溶化的方法。)
6、品嘗活動,引導幼兒說說調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放入了什么飲料粉制成的。
7、討論:水除了可以融化糖,果珍,還能融化什么?
三、小朋友喜歡喝水嗎?不喝水會怎么樣?有一個小動物它也喜歡喝水,我們看看它喜歡喝什么樣的水?
1、老師出示小魚,
2、教師拿出兩個魚缸,一個裝干凈的自來水,一個裝臟的泥水。討論:“小魚會喜歡哪個家呢?”
3、將小魚分別放入不同的魚缸,讓幼兒觀察小魚的反應。(為了照顧幼兒的感受,注意不要讓小魚死掉)提問:在干凈水里的小魚怎么了?在臟水里的小魚呢?它們誰舒服呢?為什么?你喜歡什么樣的水呢?為什么?
4、小結:大家都喜歡干凈的水,不管是小魚還是小朋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水源,不要把大家用的水弄臟。
四、總結:水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嘉峪關水非常少,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節約用水,要愛護我們的水。請幼兒討論應如何節約用水?
五、結束:請幼兒繼續調配不同的飲料并品嘗。(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王建霞)
附兒歌:水
小小的水是淚水,大大的水是海水,
跳舞的水是噴泉,健康的水是汗水,
渾渾的水是泥水,靜靜的水是湖水,
甜甜的水是西瓜水,噴涌的水是自來水。
綠色環保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塑料制品不易腐爛的特點和某些塑料袋(盒)的有毒性,及其是形成危害人們健康的“白色污染”。
2、初步懂得遠離“白色污染”的內容要求,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教師隨意在活動室內放置塑料飯盒、塑料袋和塑料制品若干。
2、介紹白色污染的錄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進入活動室,能自覺將事先投放的垃圾隨手撿起。
2、討論:
A、這些塑料制品有什么特點?
B、各是干什么用的?
C、這些塑料制品有什么危害?
D、“白色污染”是什么意思?
3、集體欣賞:為什么要遠離白色污染
放錄音:
聽科學家介紹:塑料有的無毒、有的有毒,有毒的制品危害人的健康;由于塑料制品結實、不易腐爛的特點,如人到處亂丟,就會形成一種白色污染,污染著社會環境,影響人們的健康,污染嚴重的地方甚至會危害人們的生命;由于塑料多為白色的,所以用“白色污染”來形容;遠離白色污染的意思就是禁止使用有毒性的塑料袋(盒),改用易化解、易腐爛的可降解塑料袋(盒),要求人們不亂丟塑料制品。
集體討論:
A、白色污染和我們有沒有關系?為什么要遠離白色污染?
B、我們應該怎樣向“白色污染”宣戰呢?
表征交流:
“讓我們的環境永遠美”,將幼兒作品布置環境美墻飾
綠色環保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有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愿意從自我做起。
2.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知道生活中的的垃圾如何分類投放。
3.嘗試制作能提示幼兒園小朋友分類投放垃圾的提示圖。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對自然環境的愛護。
5.懂得垃圾與人類自然環境的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如何分類投放。
難點:明確垃圾的分類投放,能區分可回收、廚余、有害和其他垃圾。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進行了我身邊的垃圾調查活動,經過走訪、調查、記錄,總結出了生活中的常見垃圾種類,發現塑料垃圾比較多。
2.在走訪周邊的社區、公共場所中發現認識了不同標志的垃圾桶,知道有些東西是可以回收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出話題
(1)圖片導入:這些是什么?家里平時的垃圾都如何處理?幼兒園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
二、基本部分
1.激發幼兒興趣: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
(1)觀看垃圾與環境視頻,了解塑料垃圾對環境與自然造成的污染和傷害。
(2)觀看視頻了解垃圾的回收和在利用。
2.學習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
(1)認識分類垃圾桶:出示不同標記的垃圾桶,說說有什么區別?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了解如何根據標志投放垃圾:哪個標志投放哪些垃圾?
3.爭做環保小衛士:嘗試體驗分類投放垃圾
(1)互動:猜猜這是什么垃圾桶?這些垃圾應該投放那種垃圾桶?
(2)分類投放垃圾:這兒有很多垃圾,請大家幫忙投放到垃圾桶里。(根據大家的投放情況進行登錄環保小衛士相框)
(3)制作垃圾投放提示牌:播放保潔阿姨的訴求,引導幼兒為園內制作垃圾投放提示牌,幫助提示其他小朋友正確的投放垃圾,方便分類處理和回收。
三、結束部分
1.環保我先行:從我做起分類投放垃圾。
(1)展示垃圾分類指示牌,糾正錯誤,提示一些特殊垃圾的投放。
(2)教師小結:垃圾分類的意義,鼓勵幼兒將身邊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并提示身邊人分類投放垃圾,一起為環境的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2.延伸活動:環保在行動
(1)將垃圾分類指示牌的投放到幼兒園垃圾桶,提升全員師生分類投放垃圾。
(2)在園內創設有害垃圾回收點,回收幼兒園所有小朋友家庭中的有害垃圾進行集中處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愿意從自我做起,知道身邊的垃圾如何分類投放,在這個基礎上嘗試制作垃圾投放的提示圖。活動重點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意義,知道如何分類投放生活中的垃圾,難點在于明確垃圾的分類,知道到底哪些是能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如何分類投放。
活動中通過視頻了解塑料、紙、玻璃、鋁罐等常見垃圾回收和在利用的價值,了解生活中產生最多的塑料垃圾對環境與自然造成的污染和和傷害,回收再利用這些垃圾我們能做就是將身邊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方便回收再利用。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通過活動孩子們關注到了垃圾與人類自然環境的關系,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愿意從自己做起,本次活動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的預設目標,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分類投放生活中的垃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可以快速、準確的判斷垃圾的材質,準確的進行分類投放。
綠色環保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
2、了解地球日的意義。
3、初步認識地球,簡單了解其外形特征和運轉知識,激發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微機課件:
2、地球外形特征及運轉規律。
3、美麗的風光圖片。
4、污染環境的種種原因與現象;地球與太陽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課題
1、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
2、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誰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天呢?(出示卡片)4月22日是地球日。
3、為什么要確定地球日呢?(讓全世界的人們知道地球只有一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但地球上的環境污染嚴重,要求大家都來愛護地球,保護地球。)
二、認識地球的外形特征和運轉知識。
1、地球在哪里呢?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呢?課件展示(地球是圓形的,自西向東轉,它自轉一圈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轉一圈是一年。)
2、游戲“地球圍著太陽轉”:請一名幼兒扮太陽,一名幼兒扮地球,要求扮地球的幼兒圍著太陽轉的同時要自轉,并說自轉一圈是一天,圍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
3、地球這么大,我們怎樣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們根據地球的樣子做了個模型叫地球儀。(出示地球儀)
請幼兒在地球儀上找出我們的祖國———中國,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動物、植物)
三、保護和愛護環境。
1、課件展示:美麗的風光圖片。讓幼兒了解地球地球上美麗的大自然,激發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2、“地球媽媽生病了”課件展示:污染環境的種種原因與現象,讓幼兒了解人們亂倒垃圾,大量砍伐樹木,工廠排出的廢氣、廢水、廢渣等破壞和污染了環境。
3、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活動延伸:
1、實驗:地球上為什么會有“白天、黑夜”。
2、爭做“地球小衛士”,保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