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
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篇1
教學目標:
1.感知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唱準附點音符。
2.學習去點子默唱,并嘗試用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示默唱部分的節奏型。
3.體驗用多種方式演唱的快樂,培養幼兒的演唱能力,游戲時提高自控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指棒一根,油性蠟筆一支,干抹布一塊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名字叫小花,喜歡搖尾巴,夜晚睡門口,小偷最怕他”(出示小狗圖片)師:你還記得謎面里小狗的名字是什么?(小花)我們一起來和小花打個招呼!
幼:你好,小花師:小花會是誰家的小狗呢?(老爺爺)教師模仿老爺爺咳嗽聲音師:小花原來是張家爺爺的小狗。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叫做《張家爺爺的小狗》
二、學習新歌,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演唱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提問:剛才老師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張家爺爺的小狗》(請1—2名幼兒說)你聽到了什么?
2.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初步學唱
(1)幼兒回憶歌詞,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小朋友看這張圖譜,你覺得哪里最特別?
教師解說點卡圖示:這里有三行點,表示三句話,每一句話有五個點,每個點表示一個字
(2)引導幼兒朗誦歌詞師:看著圖譜我們一起把歌詞有節奏的說一說。
(3)初步學唱(2遍)師:試著把它唱一唱吧!會唱的小朋友請你用好聽的聲音來演唱!
3.學習用輪唱和齊唱、疊加和齊唱的的方式進行演唱
(1)教師與幼兒一起分析圖示,討論演唱方法。
師:這里有三行點,正好我們也有三組,可以怎么唱?(每一組唱一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大家一起唱。
看指揮學習用輪唱和齊唱
(2)師:在打擊樂《雜技表演》活動中,我們學了一種新的演奏本領,你還記得嗎?(疊加)疊加是什么意思?(一組一組加進來)看指揮學習疊加唱和齊唱提醒幼兒:小眼睛看仔細了才能唱得更好聽!
三、學習默唱,體驗歌唱的快樂
1.教師分別劃去每句歌詞的后三個字、后一個字、后四個字進行默唱,鼓勵幼兒在默唱時嘗試用不同的身體動作有節奏的表示(拍頭、拍肩、拍腿等)師:今天我們要挑戰一個新的歌唱本領,有沒有信心!
(1)教師先劃去每句歌詞的后三個字師:我劃去了幾個點?是哪三個字?應該唱哪兩個字?待會兒我們把劃去的字唱在心里,用不同的身體動作來表示幼兒學唱中間三句后完整演唱
(2)劃去每句歌詞的前兩個字,學習默唱師:剛才我們把劃去的字唱在心里,這種唱法稱為默唱。
(3)劃去每句歌詞的后一個字,學習默唱,在默唱時用拍手動作表示。
2.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去點子的方法,在默唱時做木頭人(請2—3名幼兒上來去點子)
四、玩游戲,對默唱游戲進行復習鞏固
1.教師交代游戲要求師:待會兒我們站起來玩游戲,邊唱邊走,當默唱時馬上做一個木頭人的動作。
2.幼兒起立玩游戲
五、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挑戰了新的歌唱的本領,就是去點子玩默唱游戲,課后小朋友可以試著再唱一唱,讓你的歌唱本領越來越強好嗎?
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后音樂的輕柔與優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
2、嘗試運用語言、節奏、動作等方式表現《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后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變速曲中所體現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
3、萌發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軍》;海軍生活VCD;海軍帽、彩旗等。
活動過程:
一、演唱《小海軍》,進一步感受與表現原曲雄壯有力的性質
1、幼兒隨進行曲入場。
2、師幼共同表演《小海軍》
3、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原曲雄壯有力性質的體驗。
提出問題:聽了這首音樂有什么感覺?音樂中的小海軍們正在做什么?
(幼兒紛紛用“雄壯、有力量、神氣、有精神”等詞匯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并且用動作、語言等方式表現和描述音樂中的小海軍正在開炮艇、格斗、射擊、瞄準、操練……由此可見幼兒對原曲音樂性質的理解比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觀看表現海軍生活的VCD,同時欣賞《小海軍》變速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變速后輕柔、優美的性質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提出問題: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現在聽起來感覺怎么樣?和原來有什么不同?音樂中操練歸來的小海軍們在做什么?
(幼兒能運用“優美、安靜、很慢、很輕、輕柔"等詞匯來表達自己聽完小海軍的變速曲后的感覺。
剛開始他們只感受到和原來相比音樂速度變慢了,并沒有發現音樂強弱的改變。教師將原曲和變速曲再次對比,并通過手勢變化引導幼兒感受兩曲之間力度的不同。幼兒感受到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音樂的強弱、快慢改變了,聽起來的也就感覺不一樣了。
由于幼兒對海軍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較陌生,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海軍身上,認為操練歸來后海軍會做吃飯、洗衣服、睡覺等事情。)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節奏等方式表現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
(頭、肩、手、腿、膝、腳等身體部位都成了幼兒表現的道具,他們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身體節奏較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快慢、強弱,不難看出他們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入了)
3、觀看海軍生活VCD后,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現變速曲中小海軍的生活情景。
(1)師幼共同表現。
(表現海軍生活的VCD是幫助幼兒了解海軍操練歸來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過觀看VCD,幼兒能用動作表現彈吉他、拉小提琴、寫信、看書、打電腦等小海軍操練歸來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現中,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如有的幼兒一直做看書的動作,沒有變化。)
(2)教師伴隨音樂有表情地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再次感受和表現變速曲所表達的情景。
(在散文詩的啟發下,有些幼兒能邊聽音樂邊根據詩的內容相應地變化動作。)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海軍》原曲與變速曲的區別。并表現小海軍操練與生活的情節
1、幼兒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現小海軍操練的情景。
2、幼兒登上“軍艦”;完整地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
(活動至此,幼兒能較自主地、完整地運用體態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尤其對原曲的表現從動作與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兒運用體態表現變速曲時動作的美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嘗試,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們熟悉、喜歡的歌曲《小海軍》作為活動的載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動中我們運用聽聽、看看、說說、身體節奏、體態表現等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并表達原曲與變速曲之間的不同感覺。同時,通過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和環境創設,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教學策略得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下一步進行解決:(1)在幼兒聽完第一遍變速曲后就請他們說出原曲與變速曲之間不同的原因還早了些,放在身體節奏之后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2)幼兒在運用體態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的美感還不夠,在下階段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系。
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運用肢體動作,感受并表現歌曲中休止符和間奏。
3、感受拉拉勾做好朋友的情境。
活動準備:圖譜、指偶、鋼琴伴奏過程:
一、游戲《拉勾勾》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和大家做朋友,你們愿意嗎?那我們來拉勾勾做朋友吧。
師:請你跟著我一起做(教師邊念邊做動作兩遍)師:那我們現在來做好朋友拉拉勾吧!(教師邊唱歌邊與小朋友拉勾勾)
二、欣賞歌曲《拉勾勾》,理解歌曲第一段。
1、教師有表情的清唱歌曲一遍師:能跟你們成為好朋友真開心,你們開心嗎?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好像不開心我們聽聽看發生了什么!
提問:
師:剛才兩個小朋友怎么了?他們開心嗎?(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歌曲里面是怎么表現出不開心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2、欣賞第二遍,邊唱邊畫休止符。
師:它是怎么表現不開心的?這是什么意思?
師:是的,生氣了就不說話了,就會做這個動作。你也可以一起生氣
3、教師唱歌,幼兒做生氣的動作師:哈哈,在你們的幫助下,我也很生氣,我的歌唱得更好了,你們要不要來試一試?
4、大家一起邊做動作邊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
1、師:兩個小朋友生氣了,不理對方了,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們重新變成好朋友嗎?(補充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出示圖譜)師:誰來跟我拉拉勾(教師與一名幼兒拉鉤)師:我們一起跟你旁邊的小朋友拉拉勾吧!
師:咦,這中間的四條線什么意思?它們在兩段的中間,是讓我們休息一下。
師:這首歌真有意思,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又是好朋友,我們再來唱一唱吧!
2、出示指偶,師:這兩個小動物生氣了,我們一起用歌聲來幫助他們成為好朋友吧!
四、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兒歌名字叫《拉勾勾》,以后我們好朋友生氣了,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重新變成好朋友。
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篇4
一、活動目的:
圣誕節是徒紀念耶穌的誕生的節曰,是一個西方的節曰,但是近年來,他卻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并且漸漸被賦予了許多中國式的特色和內容。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了解和體驗到圣誕節的氣氛,結交新朋友,促進溝通,增進彼此感情,并且度過一個愉快而又有意義的圣誕節,我們營銷策劃研究會策劃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
圣誕之夜PARTY
三、主辦單位:
營銷策劃研究會
1、時間:20__年12月25曰19:00~20:30
2、地點:師生活動中心
3、對象:
①營銷策劃研究會全體會員,以及,愿意參加的全體成大師生
②營銷策劃研究會全體會員,以及嘉賓(如其他社團骨干)
4、活動步驟:
A、19:00前的等待時間,播放圣誕歌曲,營造圣誕氣氛,如《叮叮當,叮叮當》《平安夜》《聽,天使報佳音》,活動要求每位參與者攜帶一張圣誕賀卡,在入場時交給工作人員。
B、19:00活動準時開始。
C、19:00~19:05首先由主持人致詞,內容為圣誕祝福,圣誕由來,以及世界各地的圣誕風俗等。
D、19:05~19:30,進行第一個活動“拍七令”,目的是為了炒活現場的氣氛,讓所有人都參與到其中來。
活動規則如下: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后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在所有到場者中循環3~5次。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給予一定的處罰。
處罰方式:每循環一次的所有出錯者一起出一個表演,可一起合作,也可選派代表。
興奮點:沒有人會不出錯,雖然是很簡單的算術。
E、19:30~19:50,第二個活動:“椅上功夫”。先不宣布活動內容,邀請多名到場者參與,并把參與者按人數分為多組,然后進行比賽,若比賽中人數不夠,可再邀人加入。
概要:在一張椅子上站最多人的游戲
方法:
1、各組互相商量要如何才能站上最多的人。
2、依照號令比賽,哪一張椅子上站最多的人。
3、可以規定一個時限,如3分鐘。
獎懲方式:對于人數最多并且站到椅子上的每個人給于一份小禮品;對于人數最少的一組且站到椅子上的人,則給于相應懲罰(即,頭頂2~3本書學模特走臺步一圈,若掉了,則表演一個節目。)。
F、19:50~20:10,第三個活動:祝福傳遞,將開始前收到的所有圣誕卡片放到一個大的布袋里,讓每人抽取一張,把美麗的圣誕祝福帶給每一個人,在抽取卡片時,播放圣誕歌曲,適當緩解一下剛才激動的心情,最后邀請嘉賓把自己抽到的賀卡上的內容念出來。
G、20:10~20:20第四個活動:圣誕老人,即派送5份禮物,采取抽簽的形式,抽中者站出來,但是有次小小的考驗,有三種形式可以選擇:
a、先大笑5秒之后,忽然又大哭5秒鐘,反復2-3次。
b、面對墻壁或其他物體,大聲地喊三聲:“我愛你!”
c、把禮物抱在胸前,閉眼睛,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再睜開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
H、20:20~20:30,由主持人主持,所有人一起做一次互動,臨近的人相互說:“MerryChirsmas!”并且致結束詞。然后播放圣誕歌曲,參加者可以相互交流。
四、宣傳:
1、12月20曰在各宿舍樓張貼欄上張貼POP海報,23曰再次于主要教學樓一樓張貼處張貼海報,需要海報約15張,由宣傳部負責海報的制作。
2、12月20曰前后,在尋知、尋夢橋頭懸掛橫幅,如“(贊助者)預祝營協圣誕之夜圓滿成功”云云。
五、獎品設置:
略
六、會場布置:
1、入口:放圣誕樹
2、玻璃:白色的噴雪,寫為MerryChristmas,其他顏色的噴雪,畫成各種圖案
3、墻壁:張貼一張雪白大紙,上面繪上松樹等裝飾,請到場者寫上在圣誕節最想說的一句話,活動結束后,可作為協會活動的紀念物,可懸掛氣球、彩帶等具有節曰喜慶色彩的物品
4、空中:放20個氫氣球,在線上掛上有一定重量且賞心悅目的小物件,讓其懸空在距地面1、6米處
5、椅子:
七、資金預算:
宣傳:海報:3元/張×15張=45元
橫幅:
會場布置:圣誕歌曲的CD:20元/張×1張=20元
氫氣球:1、5元/個×20個=30元
紙張(最想表達的一句話):2元/張×2張=4元
油性筆:3元/支×3支=12元
獎品:
總計:
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篇5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月兒彎彎》。
2、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音樂做出合適的情緒反映,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情景中感受星空的美麗、奇妙。
2、學生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自然大方;能較準確地用肢體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3、能自覺地用自然的聲音整齊的演唱,不喊叫。
4、能積極與同伴合作,并從中得到快樂。
三、教材分析
《月兒彎彎》是一首采用五聲羽調試寫成的具有民歌風格的兒童歌曲。旋律與歌詞結合自然,給人以如歌如訴的感覺,表現了少年兒童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期盼。
四、重點、難點:能用自然的聲音、吐字清楚的,整齊的演唱歌曲《月兒彎彎》,并能將少年兒童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期盼在歌聲中表現出來。
五、教學準備:鋼琴、收錄機、磁帶
六、教學過程:
1、音樂律動。(律動音樂《閃亮閃亮的小星》)整隊,帶領學生進教室,隨音樂節奏變換動作,感受其歡快活潑的旋律。
2、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3、歌曲新授:
①這個小朋友坐在彎彎的月亮上想些什么呢?(出示幻燈片)
②老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歌詞。
③聽錄音范唱《月兒彎彎》歌曲。
④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⑤讓學生伴著《月兒彎彎》錄音跟老師做劃船律動。
⑥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4、課堂小結。(學生在歌曲《月兒彎彎》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怎么寫音樂教案幼兒園篇6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搞好素質教育,進一步展示我校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及表現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學校組建了舞蹈興趣小組,并力求整個活動能順利、高效地開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舞蹈興趣小組的成員由1—3年級的舞蹈特長學生組成。由于學生較小,無基礎也無舞臺經驗,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力都是剛剛開始發展,雖然有較強的積極性,但是手腳并不聽使喚,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習。這便需要我們老師策劃出新穎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能力。
三、活動設想
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素質不斷提高。
四、活動措施:
1、教育學生嚴格遵守訓練紀律,保證每次訓練時間。
2、熱身運動:在訓練的.幾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讓學生做一些輕松、簡單的熱身運動,主要目的是創造一個融洽的學校氛圍,使孩子們的身體和情緒適應課堂訓練的準備,避免用力過度。
3、教學手段:影象教學、個別指導、分組教學等
4、能夠隨著音樂做動作,節奏準確,充分表現音樂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即興創編能力和學生的創造能力。
5、排練1——2個精品舞蹈,通過這些組合來鍛煉學生,同時為演出比賽做準備。
五、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的優美體態和對藝術的審美能力。
2、訓練扎實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軟度及開度
3、培養孩子聽音樂時能找到節拍,動作節拍準確,跳舞有自娛感。
4、培養孩子載歌載舞的習慣和舞蹈時愉快的心態。
5、培養孩子的表現欲望和基本的舞臺感覺。
六、參加人員:
一(1)班:史佳寧、趙一冉、鄒可可、陳文靜等
一(2)班:齊思雅、陳曉娜、楊欣穎、何海娟等
二(1)班:彭凱欣、趙佩潔、姜玥含、師怡菲等
二(2)班:王夢揚、王歡歡、郭宇軒、王夢瑤等
三(1)班:唐博蕊、何一聰、潘玉敏、王若彤等
三(2)班:趙玄冰、席夢穎、建怡爽、建怡炫等
七、活動安排:
1、輔導教師:___
2、輔導時間:每周輔導一次,每次30分鐘。
3、輔導內容
第1周
扶把組合練習
第2-3周
1.練習隊形,站立姿勢。
2.交待舞蹈的常規要求。
3.隨音樂協調地進行點頭,聳肩等動作。
4.復習手位,勾繃腳,點頭,聳肩等活動組合。
第4-5周
1.手位組合練習。
2.大眾健身操一級練習。
3.上學期兩個成品舞蹈練習。
第7-8周
1.練習前壓腿、旁壓腿的動作。
2.復習前踢腿,旁踢腿,能隨音樂節拍做動作。
3.鍋莊舞教學。
第9-10周
1.練習壓胯的動作,根據音樂協調地做壓胯動作。
2.舞蹈練習
3.學習小碎步組合。
4.學習在單一舞蹈動作的基礎上進行隊形變換,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復習并排練匯報演出的舞蹈。
第16周
1.復習以前學的基本功及舞蹈。
2.考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