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體驗大樹和樹葉之間的親密關系。
2、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學習用舒緩、跳躍聲音來演唱不同的段落。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磁帶以及錄音機教師自備秋天背景圖;自制活動教具小樹葉若干片;幼兒人手一份小樹葉道具。
活動過程(預設)
(一)、換位移情。
提問:小朋友,你們離開媽媽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呢?
(二)、學唱歌曲。
1、熟悉歌詞。
(1)、秋天到了,許多小樹葉離開了樹媽媽,它們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呢?我們去問問它。
教師朗誦第一段歌詞,并將小樹葉粘貼在秋天背景圖上。
(2)、“我們一起來問問小樹葉吧!”幼兒學習按節奏朗誦第一段歌詞。
(3)、猜想:小樹葉會怎么說呢?
(4)、我們來聽聽小樹葉是怎么說的,引入第二段歌詞。
幼兒學習按節奏朗誦第二段歌詞。
2、欣賞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問: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覺?
(2)、教師分段范唱,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提問:(第一段)離開了媽媽的小樹葉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出對小樹葉的關心呢?(教師引導幼兒用舒緩、連貫的聲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離開媽媽的小樹葉非常勇敢、堅強、樂觀、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出小樹葉的堅定、勇敢?(教師引導幼兒用跳躍、斷頓的聲音演唱第二段。)
3、幼兒學唱。
(1)、幼兒隨弦律哼唱兩遍。
(2)、幼兒邊唱邊嘗試用“小樹葉”道具做動作表達自己的感情。
(三)、嘗試領唱和伴唱。
1、教師領唱,幼兒用“啦”伴唱旋律。
2、個別幼兒領唱,其他幼兒用“呣”伴唱旋律。
教學反思:
孩子對落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逐步學會了用歌聲表達歌曲變化的情緒。同時,教學應體現在生活化中,活動之后,要及時了解反饋孩子勇敢獨立的變化情況,用《小樹葉》的形象再次鼓勵,促進孩子勇敢,大膽品格的發展。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歸納整理歌詞,并能用體態動作創造性地表現.
2、用歡快活潑的情感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并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正確唱法.
活動準備:
1、活動背景圖一幅,節奏譜二張,圖譜一張.
2、符號標志若干,《郊游》、《歡樂頌》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份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室。
幼兒在《郊游》歌聲中歡快的邊動作邊進入。
二、練聲、節奏型練習。
引導幼兒看節奏譜,模仿動物叫聲: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題,并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①師清唱,邊唱邊指圖譜。
②提問:a、聽了剛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師指圖譜)
b、解釋腳印:因為我們大家多么快樂,又唱歌來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腳印。
2、完整朗讀歌詞。
四、掌握歌詞內容。
1、用各種動作創造表現歌詞內容。
①個別幼兒表現。
②自由組合表現。
2、老師指圖譜,幼兒坐下安靜完整朗讀。
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動作邊朗誦邊打出節奏。
五、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放錄音磁帶)
2、用象聲詞“啦”唱,熟悉旋律。
3、幼兒自指小圖譜,聽音樂學唱。
4、師生共同指大圖譜唱。
5、出示符號“▼”、“(”,引導幼兒唱好頓音、連音和強音記號。
6、吿訴幼兒歌曲名稱。
7、合唱:
①幼兒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詞。
②幼兒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詞。
六、結束:
幼兒手持話筒,邊唱歌邊走出活動室。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篇3
目標:
1.自編節奏譜,初步感受分聲部合奏,體驗演奏的樂趣。
2.能用樂器表現音樂作品氣勢雄壯的特點,抒發愛祖國的情感。
準備:節奏卡片、節奏總譜、樂器(小鈴、鈴鼓、響板、竹筷、大鼓、沙錘)
過程:一、聽音樂感受樂曲
幼兒聽音樂并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感受
T:這幾天我們在研究什么呀?(中國)
對呀,我們知道中國的各個省市自治區,還畫了天安門,舉行了升旗儀式,昨天我們也聽了一首很好聽的歌頌祖國的歌,是哪一首?(大中國)
今天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遍,不用唱出聲音,用耳朵來摸一摸音樂。好嗎?(好)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氣勢雄壯)
二、熟悉節奏,培養節奏感
1.徒手拍節奏
T:昨天我們討論出來了一個節奏總譜,而且用自己制作的樂器等演奏過是嗎?那怎樣的拍子才能表現出《大中國》氣勢雄壯的特點呢?對了一拍一拍的,________和切分音符是不適合的。好讓我們一起用拍手的方法來聽音樂打節奏。
2.用相聲詞表現節奏
T:接下來我們用聲音來演奏好嗎?請你想一想小鈴用什么聲音?鈴鼓用什么聲音?沙錘用什么聲音?
3.用動作表現節奏
T:在這首歌里你有沒有找到輕和響兩個反義詞好朋友?請你用動作表現輕和響好嗎?
三、自編節奏譜
1.幼兒分成六組
a-小鈴
b-小鈴
c-鈴鼓
d-響板
e-竹筷
f-雙響筒
T:今天我們要學一個新本領了,自己編節奏譜,怎么編呢?每個小組都會有一本樂譜本,和四張節奏卡,挑選兩張制作成節奏譜,并把它夾在樂譜本上,按照從左往右的習慣,演奏樂譜。(教師示范)有的節奏卡放在一起很好打,有的卻很難打,你們可要注意了,如果覺得這兩張節奏卡放在一起很難打,就可以動動腦筋換一張卡試試。
2.幼兒按小組形式協商自編節奏譜(作兩個小節的節奏),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聽音樂演練,教師指導。
四、集體演示。
1.幼兒分組演奏自己的節奏譜。
2.其余幼兒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議。
五、嘗試合奏,感受不同樂器合奏的特殊音效。
六、用自制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創作的快樂。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篇4
設計意圖:
表情是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的東西,也許作為成人并沒有關注這些細碎的東西,但作為幼兒,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于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有有著強烈的興趣,《表情歌》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幼兒喜歡表現自我的教材,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本活動設計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所以這個教材的選擇和設計是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活動目標:
1.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學唱《表情歌》。
2.初步感知__X的節奏型,練習用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動重點:
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學唱《表情歌》。
活動難點:
初步感知__X的節奏型,練習用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匹配的ppt課件
2.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歌曲的內容。
(1)出示ppt高興的小熊,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有兩位朋友來咱們小一班做客,看看第一位是誰?圖片上的小熊什么表情?學一學。猜猜它為什么這么高興?你這樣高興過嗎?是什么事情?你高興的時候會怎么做?小熊也和你們一樣,高興的時候會拍手,還一邊唱歌,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學說歌詞:我高興,我高興,我就拍拍手。
(2)根據圖譜,練習了__X節奏型。(拍手)
(3)出示ppt生氣的水滴,知道水滴為什么生氣嗎?學一學。你有生氣的時候嗎?為什么?你生氣的時候會怎么做?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學說歌詞:我生氣,我生氣,我就跺跺腳。
(4)根據圖譜,練習了__X節奏型。(跺腳)
(5)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有小朋友把高興的小熊和生氣的水滴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就叫“表情歌”,小朋友們想不想聽一聽?在聽之前,咱們先來看一幅圖,看看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嘗試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達不同的心情。
(1)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圖譜的內容。
(2)師幼共同邊看邊有節奏地念歌詞。
(3)幼兒跟隨教師嘗試用不同的表情練習演唱歌曲。
(4)幼兒跟隨老師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三、創編歌詞的新動作,體驗豐富的表情。
(1)提問:高興時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表示?(如“我高興,我就點點頭”、“我高興,我就扭扭腰”、“我高興我就哈哈笑”等)生氣時又會怎樣?(嗚嗚哭等)
(2)提問:除了高興和生氣還會有什么其他的表情?(如開心快樂傷心難過等)
四、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會了表情歌,而且表現也非常好,現在咱們一起去外面玩一玩,做各種各樣的表情和動作好不好?(跟著音樂出教室)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歡快的情緒與節奏特點。
2.能夠有控制地用身體動作和樂器表現音樂的節奏及內容。
活動準備
打字機圖片及視頻、碰鈴、《鍵盤的舞蹈》CD、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1.通過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的對比欣賞,初步感知《打字機》這首樂曲歡快活潑的風格。
2.完整欣賞,引導幼兒通過打自己圖片和視頻了解打字員的工作場景,理解音樂的內容。
3.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情緒和節奏。
(1)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模仿打字員的動作并嘗試用拍手表現出“叮”的聲音,初步感知音樂的難點。
(2)出示節奏譜,借助語詞準確感知并讀出節奏。如:噠噠噠噠噠噠。
(3)邊看圖譜邊聽音樂,準確用拍腿、拍手的動作表現音樂節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復進行練習。
4.嘗試有控制地用樂器表現音樂。
(1)出示碰鈴,引導幼兒控制樂器音色來表現“叮”處的節奏。
(2)幼兒聽音樂邊看節奏譜邊嘗試用碰鈴的短音的表現音樂中的“叮”。嘗試有控制地演奏樂器。
(3)加入鍵盤,幼兒分角色配合練習演奏:一組演奏碰鈴,一組用鍵盤表現打字節奏。可交替演奏。
出示小鳥圖片,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在大樹上。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簡單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親情、體會家的&39;溫暖。
2、幼兒初步具有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借助手語及圖片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活動
難點: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點音符的唱法。
活動準備:
鋼琴伴奏、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讓愛住我家》,進入活動室,體驗家的溫馨。
提問:你們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感覺?你們覺得什么是幸福?
小結:聽到這首歌小朋友很開心,感覺幸福,愿望實現了就是幸福;經過努力收到了收獲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樂很高興,爸爸媽媽疼我們、愛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相親相愛就是幸福。
二、通過故事的方式、擺圖譜的方式,初步學唱歌曲過渡語:今天有一只豬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來聽故事。
1、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幼兒初步感受歌詞的內容。
提問:豬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詞內容進行小結。(用完整語言說歌詞)
2、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傾聽。
過渡語: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歌曲,咱們一起來聽聽吧。
提問:聽到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歌曲里唱了誰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結:聽到這首歌很感動、幸福、舒服、優美。邊引導幼兒邊出示圖譜
3、結合圖譜加伴奏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親情,體會家的溫暖。
1、帶領幼兒看圖譜,分句演唱歌曲。結合圖譜異步跟唱
2、師幼同步演唱
3、帶幼兒加動作分句演唱歌曲。
現在我們用手語來表演歌曲,豬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媽媽)
四、升華情感。
提問;豬小弟很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他,我們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媽媽是怎么愛我們的呢?
小結:你的爸爸媽媽也很愛你,那我們怎么愛爸爸媽媽呢?
利用課件進行小結。
結束語:讓我們像豬小弟一樣,把這首幸福的歌送給你的好朋友,讓他們更加幸福吧!
活動反思:
總體看,《幸福的豬小弟》這個內容對于中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還是在兩個塊面,一對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學習可能會好一點。所以,一切的學習都要基于幼兒的經驗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