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
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的內容。
2、體驗相互關愛幫助的情感。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玩偶(小黃鴨)PPT,符合歌詞的&39;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偶,引出課題。
指導語:這是誰?我們一起來和小黃鴨打個招呼吧!
師:今天小黃鴨在來幼兒園的路上迷路了,后來它會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吧!
二、欣賞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第一遍。
提問:
(1)小黃鴨迷路了,他的心情怎么樣?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黃鴨后來找到家了嗎?
(4)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完整欣賞歌曲第二遍。
指導語: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這一次要交給你們一個小任務“聽出這首歌曲有幾段”。(教師再次演唱)
幼:兩段。
提問:(1)第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幼:小花鴨迷路了。
師:小花鴨在哪里迷路了?然后怎么樣了?
(幼兒回答)
提問:(2)哪位小朋友聽出來了第二段小黃鴨怎么了?
師:誰把小黃鴨送回家的?
3、理解歌詞內容。
4、指導語: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說說看。
(朗誦歌詞)
三、學唱歌曲。
指導語:你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呢?
先來試一試第一段(幼兒跟唱)
師:第二段也來試一試。
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篇2
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治性情的熔爐。現如今,音樂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另外,有科學證實,音樂的神奇力量確實有助于孩子的成長與發育,并對其一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我的好媽媽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合適的歌表演動作。
3.增強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1.音樂磁帶一盒。
2.請一位配班老師做好情景表演的準備。
3.簡單的場景布置(小桌一張、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張)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活動:
師:媽媽工作了一天,辛苦嗎?回到家,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照顧媽媽?(引導幼兒大膽地談一談怎樣關心、照顧媽媽。)
二、學習歌曲:
1.欣賞視頻。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關心她媽媽的。(播放視頻)她做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歌詞來小結。
2.教師范唱。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媽媽》。現在聽老師來唱一唱。
3.幼兒輕聲跟唱。
師:請你們輕輕跟著老師來唱一唱,老師想聽聽小朋友好聽的聲音。
4.完整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來自己唱一唱。
三、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大膽學習創編動作,并請創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師:請你聽著音樂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動作。(邊放音樂邊想動作)請一個小朋友來和老師表演。老師扮媽媽,小朋友做孩子。
2.幼兒做孩子,老師扮媽媽,邊唱邊表演。
3.請一半幼兒扮做媽媽,一半幼兒扮做孩子,邊唱邊表演。
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民謠兒歌《板凳謠》。
2、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3、幼兒初步學會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幼兒輕音樂磁帶;
2、幼兒自制打擊樂35三十五件(玻璃瓶、奶粉罐)
3、活動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貓、白鵝一套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問:小朋友們參加過運動會嗎?運動會上都有哪些項目?(師友討論)
2、小動物們也要開運動會了我們趕快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教授兒歌《板凳謠》。
(1)教師配著歡快的音樂一邊念兒歌一邊根據兒歌內容操作活動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貓、白鵝逐一出示)
(2)根據兒歌內容,教師提問,幼兒看圖回答,熟悉兒歌內容。
提問:最先坐在板凳上的是誰?乖乖出來干了什么?乖乖下來是誰坐在板凳上?小猴參加了什么項目?小猴下來是誰坐在板凳上?熊貓出來干來了什么?白鵝參加了拉拉隊,大家要去干什么?
(3)教師請幼兒看圖說兒歌。(教師提示)
(4)教師請幼兒拍手打節奏看圖說兒歌。
(5)教師請幼兒配上歡快的音樂有節奏的說兒歌。
2、師幼利用自制打擊樂打節奏說兒歌,熟練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教師示范第一種兒歌節奏,師幼打節奏說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節奏型:
(2)教師示范第二種兒歌節奏,師幼打節奏說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節奏型:
(3)配音樂打節奏說兒歌。
(三)結束部分——小動物們的運動會真熱鬧,我們也一樣愛運動,我們到操場上做運動吧!
總結:
此活動教師能通過美妙的音樂及活動圖片讓幼兒從聽覺和視覺上對朗誦兒歌產生興趣,同時又能運用自制樂器,打擊節奏,使幼兒從中感受民謠兒歌的韻律美。在動靜交替的活動中,不僅調動了幼兒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還體驗了樂器、兒歌融為一體帶來的快樂,順利完成了教育目標。
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有表情地演唱。
2、唱準曲調,唱好休止符,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即興表演。
3、體驗與朋友和好,和睦相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
2、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進活動室,動作自選。
二、基本部分
1、練聲,熟悉曲調。
采用拉拉勾的部分曲調,用“啊”和“啦”進行練聲。
2、學習新歌《拉拉勾》
1)教師生動地講述歌詞內容,幫助幼兒理解生氣時的表情動作與和好時的難為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2)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幼兒聽出老師是怎樣用聲音表現生氣和友好的。
3)教師彈琴并大聲演唱,幼兒輕聲跟唱兩遍。
4)分段字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準曲調,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
第一段:
師:假如你真的生氣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回怎么樣?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點還是唱得慢一點?重點兒唱還是輕點兒唱?是連貫地唱還是斷頓地唱。
第二段:
師:你現在和朋友和好了,一開始有點兒不好意思,該怎樣唱?后來已經和好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這時應該怎樣唱?
5)整首歌曲齊唱。
要求幼兒聽清前奏,并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唱,同時跟好教師的`琴聲。
3、即興表演
幼兒可以離開座位兩個兩個找朋友,邊唱歌曲邊即興表演,讓幼兒在自由、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通過自編的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加深情感的體驗。
三、結束部分
隨歌聲,讓幼兒自由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表演區中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學習《撥浪鼓》中前半段的二聲部輪唱。
2、在教師指揮動作和圖譜的提示下,遷移原有歌曲中回聲經驗學習演唱第二聲部。
3、愿意控制自己的音量,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2、已學會歌曲《撥浪鼓》后半段。
3、原聲和回聲。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教師和幼兒合作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回憶《山谷回音真好聽》中原聲和回聲的關系。
(二)欣賞歌曲《撥浪鼓》前半段,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1、教師和配班教師合作二聲部輪唱《撥浪鼓》,幼兒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
2、教師再次合作演唱,引導幼兒說出二聲部輪唱的方式并嘗試演唱。
3、教師范唱第一聲部,幫助幼兒了解歌曲內容。
(三)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習二聲部輪唱。
1、根據幼兒所聽到的歌曲內容,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并練習。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了解每個樂句的音值并正確演唱。
(三)幼兒嘗試演唱《撥浪鼓》,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1、教師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2、教師指揮,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3、教師指圖,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4、幼兒看圖譜輪唱歌曲前半段。
(四)完整演唱表演歌曲
幼兒自由選擇原聲或回聲,加入歌曲后半段,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園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親情、體會家的溫暖。
2、幼兒初步具有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借助手語及圖片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活動
難點: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點音符的唱法。
活動準備:
鋼琴伴奏、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讓愛住我家》,進入活動室,體驗家的溫馨。
提問:你們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感覺?你們覺得什么是幸福?
小結:聽到這首歌小朋友很開心,感覺幸福,愿望實現了就是幸福;經過努力收到了收獲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樂很高興,爸爸媽媽疼我們、愛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相親相愛就是幸福。
二、通過故事的方式、擺圖譜的方式,初步學唱歌曲過渡語:今天有一只豬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來聽故事。
1、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幼兒初步感受歌詞的內容。
提問:豬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詞內容進行小結。(用完整語言說歌詞)
2、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傾聽。
過渡語: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提問:聽到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歌曲里唱了誰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結:聽到這首歌很感動、幸福、舒服、優美。邊引導幼兒邊出示圖譜。
3、結合圖譜加伴奏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親情,體會家的溫暖。
1、帶領幼兒看圖譜,分句演唱歌曲。結合圖譜異步跟唱。
2、師幼同步演唱。
3、帶幼兒加動作分句演唱歌曲。
現在我們用手語來表演歌曲,豬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媽媽)
四、升華情感。
提問;豬小弟很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他,我們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媽媽是怎么愛我們的`呢?
小結:你的爸爸媽媽也很愛你,那我們怎么愛爸爸媽媽呢?
利用課件進行小結。
結束語:讓我們像豬小弟一樣,把這首幸福的歌送給你的好朋友,讓他們更加幸福吧!
活動反思:
總體看,《幸福的豬小弟》這個內容對于中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還是在兩個塊面,一對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學習可能會好一點。所以,一切的學習都要基于幼兒的經驗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