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教案反思
圣誕節教案反思篇1
活動背景:圣誕節就要來了。第一天,超超手里提著一個小圣誕老人來園;第二天,阿佳捧來了一個圣誕打扮的毛毛熊;第三天,丫丫頭頂著一頂大紅色的圣誕帽進了教室;丹尼爾帶來了天線寶寶的碟片,原來天線寶寶的山坡上長出了一棵巨大的圣誕樹……哈哈!我們就這樣同圣誕節越走越近了。
活動過程:
一、圣誕節在哪里
請家長和幼兒在來園或回家的路上找一找、說一說圣誕節在哪里,并鼓勵幼兒將找到的、聽到的告訴同伴和老師。
二、圣誕節要來了
因為圣誕節的到來,幼兒園里添了許多漂亮的物品及顏色,指引幼兒看看幼兒園里變化,發現圣誕節的象征物,感受圣誕節的到來……
三、打扮我們的教室
為了迎接圣誕節的到來,教師和幼兒不但用從家里帶來的裝飾物打扮我們的教室,還一起動手制作了許多圣誕節的象征物來布置教室的環境,有圣誕靴、圣誕帽、圣誕樹、圣誕許愿墻等等。
四、圣誕聯歡活動
我們托班幼兒和小班的哥哥姐姐一起過起了圣誕節,在聯歡活動中,幼兒表演了歌曲及舞蹈,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活動反思:
此次圣誕節主題活動的進行,幼兒始終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之中。對幼兒來說,這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活動,也讓幼兒能直觀地體驗到圣誕節的魅力,對于以后所要經歷的節日積累一些經驗,增長一些見識。本次的活動“圣誕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師在選擇主題內容時著重考慮的就是將“圣誕節”這個抽象的概念用一些圣誕節的象征物來具體呈象,通過具體的實物,再結合音樂、美工等藝術手段讓幼兒有所收獲。
圣誕節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了解圣誕老人、圣誕樹的由來,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圣誕節。
2、了解圣誕節的吉祥物,知道圣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圣誕樹和圣誕節的圖片,并制作成PPT。
2、圣誕樹和圣誕裝飾品、小禮物。
3、《圣誕節的由來》的PPT。
活動過程:
1、播放媒體課件,了解圣誕老人的傳說。
(1)圣誕老爺爺是誰?是什么樣子的?
(穿著紅衣服,背著一個大袋子,帶著一頂紅帽子……)
(2)圣誕老公公是怎樣給小朋友送禮物的?
(他騎著馴鹿背著一大口袋的禮物來送給小朋友的。)
(3)人們是怎樣迎接圣誕節的?
(每個人家準備一棵漂亮的圣誕樹,上面懸掛許多圣誕禮物,這些禮物是一家人準備贈送家人的禮物)
2、播放媒體課件,了解圣誕樹的傳說。
(1)圣誕老爺爺為什么會有一棵掛滿禮物的樹?
(2)圣誕樹用什么做的?
(通常是用冬青樹做的。)
(3)圣誕樹上掛著什么禮物啊?
(有些人會掛特殊的長襪,里面塞滿了糖果和小禮物。有的是閃著五顏六色的小燈、有的是用來裝飾用的雪花和拐杖。)
3、了解圣誕節的食物。
(1)圣誕節人們準備什么食物啊?
(圣誕節的餅干和糖果是特意為圣誕節準備的,還有烤鴨。)
4、欣賞歌曲《圣誕快樂》
(1)感受歌曲“四三拍”歡快的節奏,嘗試進行打擊樂的配器。
教師小結:
圣誕節是西方人的節日,在他們眼里就象我們的春節一樣重要。到了圣誕節,人們要裝飾漂亮的圣誕樹,圣誕老人坐著雪橇給小朋友送禮物。
圣誕節教案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圣誕樹上有各種圓形的裝飾品,感知圣誕樹裝飾的形狀及色彩。
2、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圖形或線條裝飾圣誕樹。
3、體驗圣誕節濃濃的節日的氣息,喜歡動手制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圣誕節和認識圣誕樹。
環境準備:裝飾教室,具有濃濃的圣誕節氣息。
物質準備:音樂《鈴兒響叮當》、已經定好的圣誕樹、蠟筆、貼紙,各種圖形色紙
活動流程:
1、觀察圣誕樹,激發興趣。
(1)出示圣誕樹,幼兒觀察。
指導語:這是什么呢?圣誕樹上有什么?有哪些形狀?
(2)根據幼兒回答,在黑板上出示不同的形狀。
(3)小結:圣誕樹真漂亮,上面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裝飾品,有圓形,有三角形,還有五顏六色的彩條。
2、示范裝飾圣誕樹,學習裝飾。
(1)出示圣誕樹,認識并學習裝飾圣誕樹的方法。
指導語:我想掛個大大的糖果,圓圓的,是橘子味道的呢,真好吃!我想掛個大大的彩球,里面藏了好吃的!(提示幼兒根據原先的形狀來進行)
(2)請個別幼兒嘗試裝飾圣誕樹。
指導語:還可以把什么禮物掛在圣誕樹上?誰來試一試?
3、幼兒個別操作,教師巡視。
指導語:請小朋友們都來試一試,貼一棵圣誕樹帶回家吧!完成的快的小朋友還可以將桌上彩色的貼紙來裝飾圣誕樹哦。
4、幼兒作品展示。
(1)教師引導幼兒評價作品。
教師:你喜歡那一棵圣誕樹,為什么?
(2)小結:今天我們在圣誕樹上把自己的想要的禮物畫了下來,我們把這棵圣誕樹帶回家,看看今天晚上圣誕老公公是不是真的就給你送來了禮物!
圣誕節教案反思篇4
一、 主題來源:
一年當中總是回有一些特別的日子,時令節慶是幼兒教育中很好且少不了的題材。“節日”不僅是我們生活經驗之一,也是文化習俗的表現。“圣誕老公公”可以說是幼兒幻想世界的人物,圣誕老公公讓孩子可以得到“許愿”的快樂,不管愿望有沒有實現,永遠讓人存在有希望和幻想,而且暗喻著生命的哲理。每年“誕節”總會喚起孩子們對圣誕老公公的好奇和期待。我們將透過“快樂圣誕節”主題,為孩子們提供一次充滿“愛、希望和想象”的學習之旅。在這一主題中,孩子們將自始至終地洋溢著探究的愉悅情緒與體驗。
二、活動內容:自制圣誕禮物
三、活動目標:
1、能運用已學過的技能為朋友制作禮物,增進同伴間的友情。
2、樂意參與圣誕制作,體驗制作禮物的樂趣。
3、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籃子、空瓶子、彩色紙等若干;剪刀、水彩筆、雙面膠、固體膠;圣誕裝飾的材料若干;百寶箱。
4、活動過程:
①以談話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 以出示圣誕禮物引入。
(2) 與幼兒一起討論說說自己是否收到過禮物?收到的是什么禮物?
②請幼兒討論圣誕節有什么特征,“你怎么知道圣誕節到了?”
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設計一份什么樣的禮物、送給誰等等。
③幼兒自己設計一份圣誕禮物。a) 鼓勵幼兒對賀卡的形狀進行創新、如在裝飾之前用剪刀將賀卡(畫紙)剪出想要的形狀,然后在上面進行繪畫,粘貼等。b)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④幼兒互贈禮物。
在圣誕音樂的的歡樂氣氛下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互贈禮物,互道圣誕祝語。
圣誕節教案反思篇5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粘貼技能,能將材料貼在紙面上,養成良好的粘貼習慣。
2、通過游戲讓幼兒喜歡美工活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
二、活動準備:
1、長條卡紙、圖形彩紙、漿糊、抹布。
2、鈴兒響叮當的音樂,訂書機,皮筋。
三、活動過程:
1、音樂游戲,找朋友。
老師:我們都有好朋友,老師請寶寶們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嗎?
2、學習粘貼圖形。
認識紙張和圖形。
老師:瞧,這里也有兩個好朋友,他們也想抱在一起,是誰?(出示卡紙)認識大大的卡紙。
(出示彩紙)這是什么紙?認識彩紙。它是什么形狀的?
這里還有一些圖形,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認識這幾種圖形和顏色。這些圖形想和卡紙做朋友,它們怎樣才能貼在一起呢?什么能幫助它們?(漿糊)
教師示范粘貼。
我們來試試: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請個別幼兒上來粘貼。提醒圖形要分開一點,不要疊在一起。
那邊還有許多卡紙和圖形紙,請你們也去貼一貼,做一做,好嗎?
3、幼兒操作,粘貼圖形。(輕聲播放關于圣誕的歌曲)
4、變魔術
卡紙還會變魔術呢,瞧它會變成什么?(教師示范做成一頂圣誕帽)
圣誕節馬上就要到了,我給大家變了一頂圣誕帽,漂亮嗎?你們想變頂圣誕帽嗎?那我們請客人老師變一下。請人幫忙要說:“請幫幫我。”
5、幼兒請客人老師裝訂圣誕帽。
6、戴上圣誕帽一起過圣誕節,讓客人老師給小朋友拍照欣賞。
“你的圣誕帽漂亮嗎?你喜歡你的圣誕帽嗎?”
圣誕節教案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立體制作的方法制作圣誕樹,并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
2.在原有經驗和各種圖片的幫助下,尋找各種裝飾圣誕樹的方法
3.感受圣誕節的歡樂氣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做個美麗的圣誕樹
活動準備
1.收集圣誕節的相關圖片和照片,了解圣誕節的故事
2.范例一個:立體圣誕樹
3.綠色印有圣誕樹輪廓的卡片紙(畫出兩個相同樹形,以及在1棵樹上畫上切口,另一棵樹上畫有下切口)卷帙芯各種彩色紙毛線金屬色紙脫脂棉花和彩色吸管等材料1組1份;剪刀膠棒和雙面膠等工具人手一份
4.幼兒用書
活動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將平面的樹制作成立體樹的方法。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平面圣誕樹,那這圖上的又是什么樣的圣誕樹呢?我們怎樣才能讓圣誕樹站起來啊?
2.教師示范講解,引導幼兒了解制作的方法。
1)教師演示制作立體圣誕樹的方法。
2)提問:你們準備用什么好看的東西裝飾圣誕樹呢?
3.幼兒自由制作圣誕樹,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1)教師交代制作的內容
2)幼兒制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