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
勞動課,旨在通過勞動教育和實踐,提高學生對勞動含義的認識,逐步培養勞動觀,形成勞動習慣,具備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了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啟發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并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么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并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系。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干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系。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了勞動時的動態?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現方法?你認為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用彩泥制作大公雞。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有創意地制作大公雞
制作準備:
彩泥。
制作過程:
1、導入:
大公雞挺拔矯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總是顯得那么自信。我們來用彩泥制作大公雞。
2、觀察思考
彩泥制作的大公雞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點?
3、實踐探索
A、塑造身體
(1)選擇2—3、種顏色鄰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雞的身體,使其色彩更加豐富。
(2)將彩泥搓成一頭粗一頭細的條狀,并將細的一頭向上彎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協調。
B、刻劃頭部
(1)選擇紅色彩泥做雞冠,黃色彩泥做雞喙并安裝好。
(2)選擇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雞眼眶、眼睛,安裝在雞頭部的兩側。
提示:注意大膽使用鮮艷亮麗的顏色。
C、添加翅膀和尾
用搓、剪的方法裝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裝基座
做一個大小合適的基座。把大公雞安裝在基座上。
4、思考與實踐
你還能依據動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愛的小動物嗎?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驟,知道不同質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滌方法,還要用不同的洗滌用品。
2.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
3.通過實踐,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通過實踐,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
教學準備:
衣物質地標識,衣物洗滌說明標識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你平時在家要洗衣服嗎?事怎么洗滌的?看到家長又是怎樣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浸泡——擦肥皂——搓洗——沖洗——晾干
二、學習新知。
1.出示幾件質地不同的衣物,提問:這幾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嗎?為什么?
2.認識衣物質地標識和洗滌說明標識。
(出示)讓學生自己認自己記,然后逐個出示各種標識,讓學生說說代表的意思。
把剛才幾件衣物拿出來,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質地,該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動手實踐時的注意事項。
1.看書學習正確的洗滌方法。
2.查閱技術信息,獲得怎樣使衣物洗得更干凈的小知識。
3.根據自己所帶要洗的衣物,說說應該用什么洗滌用品?(讓學生自己在技術信息中查閱確定)
四、評價。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了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截取與連接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像,圖片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信息資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到的一些關于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①小鋼鋸的調整使用。
②釘錘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①楠木
②泡桐
③水曲柳
④水杉
⑤香樟。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①工具使用。
②紀律。
③工具擺放。
④空間。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截取和連接。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三、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教學內容
一、歌表演《洗手絹》
二、聆聽《勞動最光榮》
三、學唱歌曲《大家來勞動》
教材分析
一、歌曲《勞動最光榮》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第一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兒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歌曲的特點。全曲使用素材節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愛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二、指導學生用喜悅的心情、明亮的聲音演唱《洗手絹》。
三、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的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勞動最光榮〉
師:小朋友,讓我們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像小喜鵲、小蜜蜂那樣愛勞動?
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你的畫筆,把你想到的愛勞動的小動物畫到書本上來。
學生解釋畫面,教師指導學生唱新創作的動物形象。
三、律動創新游戲
師:我來邀請小朋友來玩模仿秀,愿意的請一起來參加。
(音樂響起,你可以跟著音樂模仿一個小動物勞動的動作,當音樂停下時,你馬上擺好造型,讓教師和小朋友來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學生參與。
四、學唱《洗手絹》,并表演
1、由小動物愛勞動是光榮的引導小朋友,如果你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經發現,在我們教室里放了很多勞動工具,請每組的組長去找一件勞動工具。生找到掃把、小桶、擦布。
2、請小朋友說說勞動工具的用途,并有節奏地用一用。
3、師問拿水盆、擦布的同學: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嗎?(搓)
4、一起用洗手絹的動作“搓”來和著音樂邊律動邊聽范唱。
5、小朋友看著自己把一塊臟手絹洗得干干凈凈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師:確實很高興,所以我們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著勞動的成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來把這首歌唱一遍。
6、歌詞創編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絹,還有哪些勞動的本領?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厲害,能做那么多家務活,現在小朋友分組講座一下,幫家長干什么家務活,然后編排一個節目,看哪組小朋友編行最好,演得最好。)
B、學生創編,師指導。
學生表演,教師及時鼓勵。
五、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以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趣導課,讓學生通過多聽音樂,反復感受、模仿、體驗、實踐等多種音樂活動的形式,循序漸進的來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感受及表現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
二、通過圖譜“走嘔”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三、聆聽《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洗手絹》,邊唱邊表演,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嘔”的節奏。
1、比較圖譜“小人”,兩個走是兩拍,四個“跑”是兩拍,一個“走嘔”是兩拍。學生分成三組依次讀出,再看教師指揮,形成三聲部節奏聲勢,反復讀,看手勢結束。為了讀得準確可邊拍手邊讀,準確掌握其時值。
2、創造勞動的聲響:啟發學生想像校園勞動的各種聲音,大同學幫助小同學修桌椅的聲音,同學們在操場上用大掃帚掃地的聲音,“唰—唰—”,學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聲音“擦擦”,讓學生自己安排勞動聲音出現的先后,最后匯合在一起,形成多聲部的勞動節奏。
三、聆聽《三個和尚》
1、初聽音樂,師啟發學生聽著音樂想像,音樂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啟發學生理解勞動換來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體學生在復聽音樂時隨著音樂表演,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合上音樂的節拍,用自己創造的動作,表現勞動的愉快心情。
四、學唱《大家來勞動》
1、聽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請學生自編動作來和著歌曲的節拍。
2、跟師有節奏地念歌詞。
3、指導學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感受、表現歌曲堅定有力的音調。演唱時要注意強調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動力感。
4、分組演唱。
5、小結評價,教育學生要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課后反思
這一課,我融合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既模仿勞動的聲響,體驗勞動聲響的節奏。通過對勞動動作的模仿,使孩子們的肢體動作進一步協調,并得到發展。我還讓小朋友結合平時的勞動邊唱邊表演,發揮他們勞動時的帶勁,小朋友們表現的很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6)
一、指導思想:
教育幼兒從小熱愛勞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時能為他人、為集體服務,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讓孩子們在“勞動真快樂”主題中親身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光榮”,從而萌發熱愛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二、具體安排:
1、時間:20__年4月26日~30日
2、地點:本園、各班
3、參加對象:全體教師和幼兒
4、活動負責人:各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教師
5、活動內容:各班結合“五一”勞動節主題活動,進一步挖掘潛在教育資源,開展“勞動真快樂”的主題活動。同時對幼兒進行假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并請家長協助進行安全教育。
小班活動:
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情,如:收拾玩具物品,拿拖鞋,倒垃圾等。
中班活動:
為班級做一件事情,如:整理圖書玩具,抹桌椅,澆花等。
大班活動:
為幼兒園做一件事情,如:幼兒園公共場所撿垃圾,擦洗墻壁瓷磚、樓梯扶手、門、窗臺等(安全的場所)。
三、注意事項:
1、各班活動要進行備課并在周計劃中予以具體安排落實。
2、小班可結合“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情”組織一節專門的談話活動。
3、大班年級組長做好各班活動內容、場地的協調。
4、活動期間組織有序,注意幼兒的安全。
學生勞動課主題教案(精選篇7)
活動目的:
通過慰問計生辦工作人員,為了表示對衛生院工作人員平時對我園衛生保健工作的支持,每年對我園學生進行免費體檢,慰問環衛工人,為了表示對環衛工每天及時清理校園及街道的垃圾對他們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讓孩子們從小懂得感恩和付出。
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時間:
20__年4月27日
活動地點:
參加對象:
__校園中班小朋友及六名老師
活動內容:
送鮮花和禮物
活動準備:
1、購買康乃馨鮮花
2、毛巾、香皂、水杯。
3、老師給獻愛心的孩子穿園服及帽子。
注意事項:
1、在來回行程中,能遵守紀律,不得出現打鬧雜亂現象。
2、不亂扔垃圾
人員安排:
1、園長負責總指揮
2、各班老師負責孩子的安全。
3、鄭老師負責照相留資料。
4、王老師負責發視頻到校園朋友圈做宣傳。
教學反思: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春天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通過開展這一活動,讓學生知道5月1日是勞動節,知道勞動是光榮的,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