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
運動不等于勞動,它還包括消費活動,勞動只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人的消費活動與勞動往往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消費活動通常包括勞動,勞動伴隨著一定的消費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認真值日是愛勞動的表現,也是對班集體盡職盡責,教育學生熱愛勞動。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①同學們,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境里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幾個同學值日?你們給大家說一說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
(同學們討論后,引導學生說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臟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③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班會活動的主題是什么?
(板書:我們愛勞動)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畫)
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雅得很亂、黑板沒擦;
圖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亂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衛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心里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3、怎樣勞動?
①出示掛圖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
②這些事怎樣才能做好呢?
(a、學生動手實踐,老師指導。b、討論說出全小組同學齊心合力,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
4、談體會明道理。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輪流當值日生呢?
(引導學生說出:值日是為了同學們能在干凈的教室里學習,值日勞動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動手做,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都應該認真勞動。)
5、辨是非升華認識。(圖片出示題學生判斷并說出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兩腳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②玲玲掃地時,滿教室都飛著灰塵;
③小剛拖完地說:強強咱倆去倒臟水。強強說:我是擺桌椅的,我不去。小蘭跑過來說:我去。
④今天冬冬當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學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課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紙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這些值日生。
①各小隊討論選出優秀值日生。②組織大家說一說他們是怎樣當值日生的。③給優秀值日生贈小紅花,并發小獎品。
活動總結:
1、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應該做的,值日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認真負責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圍環境打掃干凈并保持整潔,使同學們能在干凈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生活。我提議:人人爭當值日生,做一個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學生。
2、全班齊唱勞動最光榮。(隨著歌聲班會結束)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并初步掌握縫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養興趣,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縫制不同形狀的沙包。
3、發揚合作探究精神,運用縫沙包的基本技法,制作其他小制品。
二、教學重難點:
1、設計不同形狀的沙包以及縫制的技能、技巧。
2、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
三、教學準備:
1、老師準備:實物投影儀,不同形狀的沙包若干個,方塊布,棉線,縫衣針,剪刀,黃沙。
2、學生準備:長16厘米、寬8厘米的較結實、耐用的布塊,棉線,縫衣針,剪刀。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兩位學生上臺做丟沙包的游戲,其余的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兩位學生在做什么游戲?猜一猜這種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過嗎?揭題:縫沙包。
2、出示范作。
教師逐一出示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沙包,進一步激發學生學做沙包的樂趣。
(二)學習教材,講解制作方法。
1、請你們仔細欣賞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
2、比較一下,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3、誰能說說手縫的幾種基本針法呢?
手縫的基本針法:攻針,回針,操針。
4、誰能說說縫沙包的步驟嗎?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
步驟:(1)裁剪;(2)對折;(3)縫合(留口);(4)翻面;(5)裝沙;(6)封口。
5、縫合時要注意什么呢?用攻針針法縫合行不行?為什么?你覺得封口時用哪種針法比較好?為什么?
(三)學生實踐,教師巡視。
1、縫沙包的方法你掌握了嗎?那就動手做一做吧!
2、播放音樂。
3、教師巡視,如發現個別學生有困難,引導同組互助合作,如有困難學生較多,請做得好的學生在投影儀器前演示。
(四)作品展示,互動評價。
1、自評、互評,比比誰的沙包縫得好,并在空格內填上“☆”、“☆☆”、“☆☆☆”。
2、評出小組里的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并交流縫制沙包的經驗。
(五)總結回顧,啟迪創新。
1、利用縫沙包的技法,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課后進行嘗試。
五、板書設計:
縫沙包
(1)裁剪;(2)對折;(3)縫合(留口);(4)翻面;(5)裝沙;(6)封口。
六、教學反思:
由于學生在體育課及課間玩過沙包,因此對縫沙包非常感興趣。但縫沙包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尤其是先要掌握幾種不同的針法,因此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有部分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出現了手忙腳亂的現象,但是也是正常的,因為畢竟現在的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是比較少的。但學生們基本能完成沙包的縫制,盡管有的學生縫得不盡人意。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欣賞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線材料和銅片的特點。
2.鞏固結、穿、繞、纏、編、抽等編法技術,學會用云雀編制一個茶杯套。
3.理解技術和應用之間的關系、養成熱愛勞動技術和生活的積極情感。
教導重點:用云雀結編制茶杯套
教學難點:運用打結方法編制富有創意的花紋
教學準備:毛線、銅片、茶杯、剪刀
教學過程:
一.觀察實物,感受材質
1.引導學生觀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不同材質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2.用我們已學的中國結編制方法,就能制作出魅力的茶杯套。
二.研究茶杯套底部的編制方法
1.教師示范:
①.根據茶杯的高度確定線繩的長度,一般線繩的長度為茶杯高度的2倍
②.根據銅片的大小,剪下若干段線繩,并運用云雀結繞銅片盤法
③.在距離銅片1.5–2cm處,將相鄰的兩根線繩打云雀結
④.打完第一圈的結后,接著打第三圈的結,同時保持長度不變
⑤.一次完成所有的云雀結
⑥.用剪刀剪去杯套頂部的多于線繩
⑦.取三根線繩,編結成麻花辮
⑧.將辮子繩穿過杯套的頂部
2.學生嘗試練習
1).控制線繩的長度
2).杯底的云雀結是否扎實
三.學習云雀編制茶杯套的花紋
1.教師示范
⑴在線繩的不同長度的位置打結,讓學生觀察菱形花紋的格狀是否發生變化
⑵采用不同的交叉組合,讓學生觀察花紋是否有幻化
⑶小杯套的收口
2.學生嘗試練習
⑴通過線繩的交叉改變花紋
⑵順利完成收口
⑶對個別同學進行指導
四.編制實踐
選擇自己喜歡的線繩和圖文,編制1只小杯套
五.茶杯套的展示
1.在班中展示完成的茶杯套
2.講茶杯套在杯子上試一試.再次調整
3.鼓勵學生用小被套盛放各種物品,感受他的使用價值
六.課堂總結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4)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從小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
2、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
活動過程:
主持人:(1)班“勞動最光榮”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1886年5月1日,在美國芝加哥,20萬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這一斗爭得到世界各國的支持。后來,國際工人組織為了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就把這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主持人:“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每當唱起這支歌,親愛的同學們,你會想到什么呢?對,小喜鵲靠勞動為自己建造新屋子,小蜜蜂靠勞動換來甜蜜的蜜糖,是勞動為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勞動最光榮!下面,由我們全班同學齊唱:《勞動最光榮》。
主持人: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回的老牛是我同伴……每當唱起這首《鄉間小路》時,我就想起“農民老伯伯勞動回來,小伙伴放牛回家”的情景,請欣賞詩朗誦《晚回》
主持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的勞動著,為我們創造了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請聽詩朗誦《礦工的太陽》
主持人:彭德懷是我們國家的開國元勛,也是八路軍的總指揮,他非常體諒農民伯伯的辛勞,請聽《彭德懷開田的故事》
主持人:勞動是人間最亮麗的風景線,幸福的生活靠勞動創造,請聽詩朗誦《五一頌》。
主持人:勞動創造了世界,光榮永遠屬于偉大的勞動者,請聽故事《我的名字叫勞動者》
主持人:浪漫從詩篇中走來,走向轟叫的機床,走向勞動者光榮的崗位。勞動永遠是美麗的,勞動永遠伴隨著芳香的浪漫。
主持人:勞動者的世界豐富多彩,勞動者的心靈細膩透徹,傳世的樂曲在思念中,追述著勞動者的浪漫。
主持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勞”。請聽詩朗誦《勞動創造幸福》
主持人:勞動創造了今天的業績,勞動裝點著祖國的繁榮,請聽__為我們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勞動者的故事》
主持人:沒有建筑工人的辛勤勞動,就沒有我們漂亮的教試冬舒適的房間,請聽詩朗誦《平凡的勞動者》
主持人:勞動描繪了美好的遠景,勞動釀造了甘甜的美酒,歡樂與我們共享,幸福與我們共享,讓我們一起為祖國干杯,讓我們全班為勞動者一起高唱《蝸牛與黃鸝鳥》
主持人:“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采蜜糖,勞動的歡快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同學們,用我們的雙手往勞動,用我們的雙手往釀造更甜蜜的生活!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植樹造林的意義和方法
2.初步學會植樹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
3.養成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植樹的一般操作和養護管理的操作
教學難點:栽植的深淺,操作時學生難以把握
教學準備:樹苗、鐵鍬、剪刀、水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植樹造林有什么作用?
①植樹造林不但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而且可以維護生態平衡,減少自然災害
②植樹造林關系到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大事
2.我國每年的植樹節是幾月幾日?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植樹節前后,全國各地都要集中進行植樹造林活動
3.為什么選擇3月12日為植樹節?
春季,在下雨前的一兩天植樹,因為這些天氣的空氣濕度大,栽植前后樹葉水分蒸發減少,能使數目成活率高
二.介紹植樹的一般方法
1.植樹的工具:鐵鍬剪刀水桶等
2.植樹的一般掌握
①側枝:若果樹苗的枝條過多,移栽后仍需蒸發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養不足,使樹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樹木時要進行合理剪枝,以減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樹木的成活
②挖坑:用鐵鍬在將要植樹的地面上挖一個樹坑,樹坑的深度和直徑要比樹苗的根系或所帶的土球大一些
③栽植:先在樹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將樹苗輕輕的放入樹坑中扶正,一邊填涂土一邊將土踩實
④澆水:泥土回填完畢后,現在樹坑周圍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內地應大于樹穴,槽約10cm,然后向土壤內澆足夠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緊密結合,以利用根系的發育,最后蓋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澆水時一定要澆足澆透)
三.課堂交流
1.為了讓小數健康成長,使其造福人類,植樹后的養護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對比,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事情呢?
2.學生交流討論
3.總結:養護管理時應該澆水,施肥,除草等等
四.時間活動
1.聯系區委會,少工會給學生創作機會
2.在時間過程中,增強環保意識,安全意識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6)
一、活動總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了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激發幼兒尊重各職業的勞動人民的情感;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推理能力,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4、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
二、活動內容:
方案一:《螞蟻搬豆》
活動目標:
1.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的事
2.知道食物來之不易,愛護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沙包、球若干個,布、水桶、紙盒箱等可以搬運的工具;
活動過程:
老師們可以將幼兒分成6人一組,請幼兒角色扮演成小螞蟻,每次2人看家,4人一起尋找食物(沙包、球),自選工具將食物運送到家(布、水桶、紙盒箱),與家人分享,幼兒可以交替外出尋找食物。看哪組找到的食物最多,哪組獲勝。
方案二:《采摘活動》
活動目標:感受勞動人民的辛苦,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形式:親子活動
活動流程:
1、確定采摘地點、時間、人數、出行工具;
2、以班級/家庭為單位進行采摘;
3、將采摘的食物,進行販售,體現幼兒的勞動成果。
方案三:《職業體驗》
建議幼兒園聯系當地幼兒職業體驗館,帶著小朋友們進行職業體驗,通過活動讓幼兒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學會尊重父母、尊重各行業的從業者。
學生勞動課課程教案(精選篇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
2、懂得勞動是最光榮的。
3、有參與勞動的熱情和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勞動工具或替代物品。
2、教學掛圖:《勞動最光榮》。
3、歌曲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1)教師:歌曲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幼兒看教學掛圖,再次欣賞音樂。
(2)教師:你們想學習歌曲中的誰?為什么?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們是怎么樣勞動的。
幼兒隨音樂做模仿喜鵲、蜜蜂等勞動的動作。
2、了解"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含義。
(1)教師:人們為了歌頌勞動者,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節日,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節日嗎?
(2)教師:你們知道有哪些人在這一天過節呢?
(3)教師:為什么這一天是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老師的共同節日呢?
3、游戲"我也來勞動"。
(1)教師:小朋友長大以后也會成為一個光榮的勞動者,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幼兒自選一樣能代表自己理想的勞動工具或替代物。
(2)幼兒隨《勞動最光榮》的歌曲,手拿勞動工具或替代物,根據自己對相應職業的想象隨音樂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