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小編帶來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7篇,希望大家喜歡。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舞蹈中運動形象的觀察、記憶和表現能力;
2、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動作的形成,并大膽表現;
3、讓學生體驗、感受舞蹈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了解舞蹈動作的形成是靠身體各部位和諧優美的運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
大膽表現出各種優美生動的舞蹈動作。
教學具準備:
油畫棒、彩色砂紙等。
教學過程:
一、 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音樂《春之聲圓舞曲》,學生欣賞后談自己的感想。
2、揭示課題:《快樂的舞蹈》。
二、 初步感知,認識舞蹈。
1、師生互動,簡單介紹舞蹈的由來。
2、教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有代表性的中外舞蹈。
3、介紹兩位擅長表現舞蹈人物的畫家:法國的德加和中國的趙士英,讓學生初步感知繪畫中舞蹈的美。
三、 游戲引領,嘗試表現。
1、教師趣味示范,用骨架圖3秒鐘畫出站立的人物。
2、學生模仿表演教師出示的各種舞蹈動作圖片,體驗、感知舞蹈動作的形成。
3、通過課件展示各種舞蹈形象,用游戲“定身法”將優美的舞蹈動作“定住”,讓學生嘗試用骨架圖畫出幾個舞蹈中的人物。
四、深化認識,自主表現。
1、如何在骨架圖上畫出完整的人物形象?
A、課件展示各種舞蹈中的頭飾、服飾、道具等,啟發學生思維;
B、教師示范演示,將一個骨架人物添畫成完整的舞蹈人物。
2、作業要求:
A、選擇練習作業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個骨架圖動作,畫在作業紙上,并將形象表現完整;
B、構圖要飽滿;
C、注意畫面上色彩的搭配。
五、交流評析,欣賞提高。
1、欣賞學生作業,并用各種方式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
2、師生互動,手拉手圍成圈,一起跳著圓舞曲結束新課。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2
目標:
1、初步學會舞蹈,激發幼兒對跳舞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
準備:1、布置環境:小樹林2、老虎頭飾兩個,音樂《兩只老虎》。
活動指導:
一、幼兒學小鳥飛律動入室。
二、練聲曲:師生問好,要求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復習歌曲:小兔與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膽表演。
四、幼兒學習舞蹈:兩只老虎1、欣賞音樂,學唱歌曲。
師:我們大家來聽一首歌,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播放歌曲)第一遍:幼兒聽后,提問:這首歌里面唱到了誰?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兒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兩只老虎在樹林里跳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小樹林) 聽說,這個樹林里住著兩只可愛的小老虎,我們來看看它們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樂,"兩只老虎"在跳舞、(由兩名教師表演)(2)幼兒欣賞后,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兩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們在跳舞)它們是怎樣跳的?(幼兒自由模仿動作)3、教師有表情地示范舞蹈、師:老師也來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們先坐著看看伍老師學得像不像,好嗎?
4、引導幼兒學習舞蹈、師:小朋友,老師跳得像不像啊?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 你們要先學會一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范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重點指導幼兒左腳腳跟點地,右腳膝蓋彎曲,上身挺直。
(3)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跟跳舞蹈動作。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請幼兒表演舞蹈。
(6)讓幼兒邀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律動出室。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開火車把老虎送回家吧!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3
教學目標:
通過“聽覺”和“視覺”共同來完成舞蹈作品欣賞,并了解音樂對舞蹈表演起到烘托、渲染、點綴作用,從而起到對舞蹈內容的深化作用,并從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樂文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先后欣賞無音樂的、帶音樂的舞蹈錄像《多彩的腳鈴》片段。
思考
1、看了這段錄象后,你覺得舞蹈能離開音樂嗎?
2、你們認為音樂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P29
(音樂對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點綴作用)
二、欣賞藝術性的民間舞:我們知道在音樂中有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之分,而舞蹈可分為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下面,我們分別來欣賞這些舞蹈,首先欣賞經藝術家們加工、提煉、整理的藝術性的民間舞
1、《洗衣歌》
先請大家看書上的詳細介紹(P30、31),并熟悉音樂主題。
(1)請同學視聽這個舞蹈的片段。這個舞蹈具有什么特點?(藏族特有的踢踏舞節奏)舞曲在總體情緒上有們什么特征?體現了什么精神?
情緒:輕松、歡快、活潑、詼諧、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諧、團結精神及革命軍隊的樂觀主義精神。
(2)三段體結構的中段在節奏上、主奏樂器上與前后兩段什么區別?
節奏:前緊湊,后寬松。
情感:前表現女戰士的朝氣、青春氣息,后表現炊事員的詼諧感。
樂器:前以單黃管為主,后以大提琴為主。
(3)舞曲用西洋管弦樂隊演奏,在調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從調式上講,主旋律是采用中國的民族調式,隱隱感覺到海南地區民族音樂的某些特點。舞曲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樂的特點,又恰倒好處地融入了中國南疆地區的音樂語言。因此,這段舞曲在調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欣賞西洋芭蕾舞劇《天鵝舞》選段“四小天鵝舞”
大家還記得我們現在的下課鈴聲嗎?
讓我們先來哼唱這段舞曲的主題。
思考:你覺得這段舞蹈音樂有什么特點?(舞曲的節奏富有彈性,感覺輕松活潑。)然后放DVD“四小天鵝”,
三、欣賞現代舞《大河之舞》選段
2011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首場演出第一個節目《大河之舞》,你們認為它是愛爾蘭的民族舞呢,還是現代舞?(《大河之舞》舞劇最初是以愛爾蘭舞蹈為藍本的,但以后融合了愛爾蘭舞、踢踏舞、俄羅斯民間舞蹈,還有西班牙的弗拉門科等多種舞蹈形式,根據舞蹈的某些特點,人們又把它歸于現代舞的一種。)
現在讓我們來欣賞非常熱門的具有愛爾蘭民族風格的現代舞《大河之舞》
欣賞后請同學談談該舞蹈的特點。(愛爾蘭舞最獨特的地方是,舞者的兩只手總是放在身體的兩側,上身也幾乎沒有什么肢體語言,幾乎所有的舞蹈動作都是在舞者的兩膝以下進行的。為了制造出舞蹈時發出的那一陣陣有節奏的踢踏聲,愛爾蘭舞者需要穿非常堅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這個舞蹈中除了音樂伴奏外,還有什么聲音為舞蹈伴奏?(舞者的鞋底與地板接觸發出的節奏聲,這樣與音樂伴奏融合在一起,更具有一種震撼力。)
四、學生活動
以上我們欣賞了各種舞蹈,接著欣賞本班同學的舞蹈表演。
(新疆舞中典型的搖頭的動作,西藏舞中獻哈達的動作,然后再跳一段現代舞。)
小結:通過今天欣賞,請同學們談談感受。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漢族各地區也有各具地方風格特點的舞蹈,我國的民族舞蹈是豐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現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們要把別國舞蹈中優勢長處拿來為我所用,象中國民族芭蕾舞《紅色娘子軍》就是中西結合的典范。另外,我們要學會在各種舞蹈中作比較、鑒別、欣賞。
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了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通過欣賞我們了解了舞蹈與音樂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總是離不開音樂,我們從舞蹈與音樂的密切關系中,看到了音樂對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點綴作用等。
備課設想:我們用的是高中音樂欣賞一期教材,根據新的教育理念,我把新教材中《天鵝舞》、《大河之舞》片段舞蹈與一期教材作了整合,這樣,原來僅作中國民族舞蹈音樂的欣賞,現在加進芭蕾舞、現代舞,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國的音樂文化。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4
教學目標:
1、能用油畫棒的形式表現出舞蹈者的優美姿態。
2、學生能在快樂的音樂舞蹈聲中畫一幅快樂舞蹈的圖畫,并在繪畫中感受舞蹈的快樂。
教學重點:
將快樂的舞蹈用油畫棒的形式表現出來,在繪畫中體驗舞蹈的快樂。
教學難點:
能用馬克筆或油畫棒的形式表現出舞蹈者的各種優美姿態。
教學準備:
1、教具:教學課件、一張8K彩色卡紙、一支黑色馬克筆。
2、學具:彩色卡紙、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舞蹈嗎?
生:喜歡。
師:老師準備了一段舞蹈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可是在欣賞之前我想對同學們提個小要求,在看的過程中請同學們記下一種你認為最優美的舞蹈姿勢或者回憶一下你跳過的或看過的最優美的舞蹈動作。(播放視頻:兒童舞、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藏族舞、拉丁舞等)
二、引導回答
1、師:舞蹈可以很好的將我們內心的快樂表達出來,可以作為我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可以給我們美的享受。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舞蹈姿勢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
師:那你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嗎?
(生到臺上來模仿圖片上的舞蹈動作。)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他的姿勢,一個舞蹈姿勢的形成主要是看手和腳的動作。
師:你的姿勢真優美!
還有誰能模仿一下其他比較優美的舞蹈姿勢嘛?
(生模仿)
三、綜合體驗
1、師:同學們的舞蹈姿勢都很優美,老師已經記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舞蹈姿勢,現在老師畫下一個你們猜猜老師畫的是哪一種舞蹈姿勢。(邊示范邊講解)
生:......
師:像老師這種用簡潔的線條勾畫出來的畫,叫速寫。這種繪畫的方法對于五官不要求畫得很象,重點在于人物的動作。
說到畫舞蹈的人老師知道有兩個人非常厲害,你們想認識一下嘛?
生:想!
(出示畫家作品)(法國畫家德加《舞臺上的舞女》、畫家趙士英的速寫)趙世英的速寫也是用簡潔明了的線條表現了舞蹈者優美的姿勢。
小結:這也是我們繪畫的第一步,畫出人物的舞蹈動作。
(板書:步驟 第一步:畫出人物的舞蹈動作)
四、賞析評述
1、老師示范的舞蹈動作基本完成了,但是老師覺得畫面中只有一個舞蹈演員顯得很孤單,同學們來幫老師想一下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使畫面顯得熱鬧些呢?
生:(添加舞伴、添加背景等)
師:同學們都說得不錯。我們可以添加舞伴,還可以添加背景。這也就是我們繪畫的第二步。
(板書:第二步 添加舞伴、背景)
2、師:你們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樣表現舞蹈的場面的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學生作品)
師:比較一下這幾幅畫跟我們的畫有什么不同?(兩幅畫他們的色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生:(紅色為主的這幅感覺很熱鬧很喜慶,藍色這幅感覺很清新很優雅)
2、小結:同學們的觀察能力都非常強!你們在畫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色彩的運用,要大膽豐富。我們繪畫的第三步也就是涂上漂亮的顏色。
(板書:第三步 涂色)
我們的畫如果少了色彩、背景和舞伴的話,就少了些快樂了。這三步都做到了,那我們的畫就基本完成了,現在我們來看看,老師這副畫完成之后的效果是不是會熱鬧快樂很多!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拿起你們的畫筆把你認為最優美的舞蹈動作畫下來呢?
生:能!
(播放音樂,學生繼續作畫)
五、交流評析
1、師:誰畫的舞蹈動作表現的最棒?
生:......
師:誰的構圖飽滿色彩豐富?
生:......
六、小結
師:同學們都畫的不錯!今天我們學到的速寫,不僅僅可以用來畫跳舞的人,大家平??吹狡恋臇|西也可以用上速寫,將它畫下來!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5
目標:
1、學習壓腿的輔助動作,及繃腳動作。
2、拉伸幼兒的腿部韌帶。準備:磁帶。
過程:
1、復習站姿、手位練習及頸部動作。
2、學習新內容:
1)、繃腳。要求:腳尖盡量向地面壓,腿不能彎曲,像個“挖土機”。
2)、 壓腿:幼兒坐在地上,雙腿并攏前伸,然后身體盡量去貼雙腿。
要求:繃腳,直腿,上身不能拱起。
3、配樂練習。
目標:
1、復習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2、學習新內容:波浪手
準備:磁帶
過程:
1、復習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接糾正部分幼兒的錯誤動作。
2、學習新內容:波浪手
動作:以肩帶動肘、腕稍屈,手指放松下垂,接著肩膀稍稍下壓,肘、腕、指關節依次伸直至惻舉。
要領:由肩部開始發力,使肘、腕、指關節由屈至伸,形成依次連貫的推動運動。
3、配樂練習
4、開胯練習:青蛙趴
目標:
1、復習手臂波浪。
2、學習劈叉
準備:磁帶
過程:
1、開始部分:
1)活動關節——站立姿勢及手位練習
1) 腳步練習
2、學習新內容: 劈叉
動作規格:兩腿伸直完全至支撐地面,成一字形。
保護與幫助:
1)、握住幼兒上舉的手臂或肩部,幫助下滑成叉。
2)、在幼兒的臀部或髖關節處稍加力下壓。
3、復習波浪手。
目標:
1、學習仰臥起坐。
2、復習劈叉。
準備:磁帶
過程:
1、開始部分:
1)活動關節——站立姿勢及手位練習
2)腳步練習
2、學習新內容:仰臥起坐
動作要領:身體平臥地上,兩手上舉貼地,上體收腹上立,成直角坐。
常見錯誤:屈膝,上體不直,借助兩手向前揮力上立上體。
輔助練習動作:兩手抱頭,由同伴固定下肢做仰臥起坐。
3、復習劈叉
目標:
1、學習新動作“橋形”
2、復習壓腿、波浪手及踢腿。
準備:磁帶
過程:
1、開始部分:配樂練習“站立姿勢、手位練習”,活動各關節。
2、學習新內容:橋形的輔助動作
1)動作規格:手與腿盡量靠近,兩臂與兩腿完全伸直。
2)肩、胸柔韌性練習:手握把桿直臂壓肩、胸;背靠把桿兩臂上舉下腰。
3)保護與幫助:教師兩手扶住幼兒腰、髖兩側。
3、復習壓腿、波浪手及踢腿。
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壓腿、波浪手、踢腿及橋形輔助動作練習。
2、繼續感受體操的樂趣。
準備:
過程:
1、開始部分:活動各關節,頭、頸、肩、腿,配樂練習。
2、復習
1)壓腿:重點是要直腿
2)波浪手:重點是肩部發力,肘、腕、指關節由屈至伸,形成依次連貫的推動運動。
3)踢腿:重點是直腿,突然發力。
4)橋形輔助動作練習:仰臥在墊上,兩手撐在頭兩側,抬頭,挺胸、髖,同時手臂推直,腿逐漸伸直,并縮短手與腿之間的距離,成橋形。
目標:
1、學習壓腿的輔助動作,及繃腳動作。
2、拉伸幼兒的腿部韌帶。
準備:磁帶
過程:
1、復習站姿、手位練習及頸部動作。
2、學習新內容:
1)、繃腳
要求:腳尖盡量向地面壓,腿不能彎曲,像個“挖土機”。
2)、 壓腿:幼兒坐在地上,雙腿并攏前伸,然后身體盡量去貼雙腿。
要求:繃腳,直腿,上身不能拱起。
3、配樂練習。
目標:
1、繼續鞏固正確的站姿,學習頸部動作。
2、學習手位動作五位手——八位手
3、學習踢腿
準備:磁帶
過程:
1、復習站立姿勢及手位練習,糾正部分幼兒的錯誤動作。
2、學習新內容:手位練習5——8位手
3、學習踢腿
動作要領:左腳尖放在右腳膝蓋旁,向上踢出。三步一踢。
4、配樂練習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6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使學生對俄國19世紀古典舞劇音樂有所了解。
2、通過欣賞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舞劇對塑造人物性格、描繪景色,表現故事情節的重要作用。
教學內容:
一、場景(選自舞劇《天鵝湖》)
二、西班牙(選自舞劇《天鵝湖》)
三、那不勒斯舞(選自舞劇《天鵝湖》)
四、四小天鵝(選自舞劇《天鵝湖》
教材分析:
芭蕾舞劇《天鵝湖》是俄國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76年創作的,主部回幕舞劇取材于一個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
《場景》音樂選自劇《天鵝湖》第一幕的終場音樂也是第二幕的序曲音樂,這是貫穿全劇的天鵝的主題:憂傷動人、高貴莊重、樂隊的全奏強弱表現了經“天鵝”在絕望中的呼救。
《西班牙舞》選自《天鵝湖》第三幕,此舞常由兩對男女對舞或獨奏,原是西班牙三拍子波列羅舞具有強烈的節奏和熱烈的氣氛。
《那不勒斯舞》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的風俗舞全分兩段,第一段輕快活潑,但又從容不迫,由小號獨奏,后半段轉入更加活潑的節奏,情緒熱烈奔放,節奏緊湊。
《四小天鵝》是第二幕中四個小天鵝所跳的舞曲,樂曲為適當的快板,音樂形象活潑典雅,富有田園氣息。
教學重點、難點:
1、對柴科夫斯基及以芭蕾舞劇《天鵝湖》為代表的俄國古典舞劇音樂有所了解。
2、通過欣賞感受舞劇音樂對塑造人物性格描繪景色及表達故事情節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 學 程 序
師 生 活 動
教 學 意 圖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講故事導入:導入(略)以講故事的方法講述天鵝湖的故事情節教師采用提問方法,引導學生講故事,最后老師補充完整(出示課題)促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三、新課教學
1、簡介舞劇及柴科夫斯基生平
2、欣賞芭蕾舞劇《天鵝湖》片斷
①《場景》音樂跟鋼琴學唱主題聽《場景》
a.情緒怎樣?
b.為什么用慢音樂?
c.塑造一種天鵝什么樣的形象?
②欣賞《西班牙舞》
a.西班牙舞曲有什么特點?
b.塑造一種什么樣的人?
③欣賞《那不勒斯舞》
a.為什么用那不勒斯舞?
b.聽主題 c.塑造王子什么樣形象?
d.各個段落的情緒怎樣?
④欣賞《四小天鵝》
a.請學生用鋼琴彈奏
b.聽看《小天鵝》 c.簡介樂曲板書:天鵝形象(公主主題)
1、引導學生視唱主題:
2、聽賞音樂及錄像、
3、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
4、學生或者老師用鋼琴演奏《四小天鵝》,
5、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6、師生唱音樂主題熟悉音樂主題理解音樂
使學生在分組討論中發揮集體智慧,集思廣益。
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達到學生學習為主,老師引導為輔的輕松的教學與學的目的。
四、創作: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其中一首樂曲創作簡單的節奏型或者簡單的肢體動作。每首舞曲請1-2名學生表演自己創作的節奏或動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
五、小結:
1、什么是舞劇?
2、請你談談舞劇音樂的作用?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教師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從理性到聽覺上對舞劇音樂有所了解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基本上能理解和領會教學內容,通過各種方法的師生活動和創作活動,達到了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目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①學生的主體活動和創作活動,如果滲入到教學程序中的每個環節上,可能比將創作活動放到整個欣賞結束后更好。
②學生由于本節課的容量稍稍偏大,對四個舞曲的主題及結構未能深入探討,這也是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
舞蹈課教案模板范文篇7
活動名稱:煙花舞
活動目標:
用肢體動作表現煙花燃放的情景。
通過合作表演,模擬放煙花的情景,體驗“放煙花”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選一段節奏歡樂的音樂。
用各種顏色的皺紙,裁成細長條,數量是幼兒人數的3-4倍,按顏色分類放在筐里,分別放在活動室的四周。
活動過程:
回憶煙花燃放的情景。
——放煙花是小朋友在過年時候最開心的事了,你們還記得煙花在空中時怎么樣燃放的嗎?(一束一束的、先升上天空再散開、扭來扭去的、一閃一閃的、像柳樹一樣倒掛下來的……)
——煙花燃放時有哪些顏色?
讓煙花跳起舞來
——讓我們把煙花燃放的情景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吧!
——幼兒跟著音樂自由舞蹈,鼓勵幼兒表現出煙花燃放時的動態。
——出示皺紙條,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紙條,設想怎樣用皺紙條來表現煙花的樣子。
——幼兒自由結伴,借用皺紙條合作表現煙花燃放的情景。
歡天喜地“煙花舞”
——請個別幼兒展示煙花舞動的樣子,其他幼兒可自由模仿。
——教師將幼兒的動作加以組合,并配上音樂表演。
——教師與幼兒共同表演“煙花舞”。
——鼓勵幼兒動作到位、節奏正確,能愉快、大膽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