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生物教案 >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

時間: 沐欽 生物教案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如何寫?千百年來,人類在農、林、牧、漁、醫(yī)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關于植物、動物、生物和人體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纳飶土暯贪父呖純热萜咂M蠹夷軌蛳矚g!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1

一、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比較詳細地講述了酶和ATP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植物、動物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過程和特點,以及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等知識基礎。使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地基礎,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征。所以說它是我們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2、本節(jié)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jié)教材主要講述了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葉綠體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1)光合作用的發(fā)現,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上,安排了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和場所等方面講述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中的幾個的實驗。

(2)葉綠體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過實驗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分離,使學生自己動手,親自看到從上到下依次的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的出現。

(3)光合作用的過程及重要意義,首先,教材從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入手,說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從而引出根據是否需要光,將光合作用的過程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之后教材對這兩個階段分別從反應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得出兩個階段是一個整體,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二者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辨證結論。緊接著講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最后還補充了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小結】:所以說節(jié)內容既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是整個高中生物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 (B:理解)

(2)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 (A:知道)

(3)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過程及其有關問題; (C:掌握)

(4)光合作用的過程; (D:應用)

(5)光合作用的實質; (D:應用)

(6)光合作用的意義。 (D: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學習科學家們研究科學的精神和方法;

(2)通過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學習的方法。

(3)初步掌握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方法,滲透“線條學習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意義來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從而引起學生對世界未來的關注;

(2)通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fā)展的艱辛、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進而說明學習方法的重要;

(3)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滲透物質與能量,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辨證關系,使學生樹立科學的辨證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1、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

2、光合作用的場所;

3、光合作用的過程;

4、光合作用的意義。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的選擇

1、 堅持啟發(fā)式家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體方法是: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由教師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復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結論;

2、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本節(jié)課的實際出發(fā),使用多媒體教室,將許多地方用多媒體課件來表達,從而增強直觀效果。

(二)學法的指導

1、指導學生如何從本節(jié)的學習中掌握設計實驗的方法,

2、指導學生在實驗中如何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分析問題、總結規(guī)律。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課前準備

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前準備好在教學中用到的多媒體課件。

二、引入新課

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光合作用的知識體系,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問,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從而引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 講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多媒體課件)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的過程。

(二)講授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根據概念,導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并把它和初中學習過的光合作用的反應式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區(qū)別與聯系。分析其中的原因,從而引入到光合作用的發(fā)現。

(三)講授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

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在1771年所做的實驗,并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從而引入以下幾個的實驗。

1、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J,von Sachs,1832—1897)做的這個實驗:他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個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yǎng)物質被消耗掉,然后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fā)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fā)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現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分析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并引導學生注意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的應該注意的地方)

2、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C.Engelmann)用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他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里,然后再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fā)現,好氧細菌只集中在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集中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他的實驗證明了:氧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分析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并引導學生注意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的應該注意的地方;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問,并結合學生的回答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講解恩吉爾曼的實驗巧妙之處) 恩吉爾曼的實驗巧妙之處 A 用水綿作為實驗材料。水綿不僅具有細而長的帶狀葉綠體,而且葉綠體螺旋狀地分布在細胞中,便于觀察和分析研究。 B 將臨時裝片放在黑暗并且沒有空氣的環(huán)境中,排除了環(huán)境中光線和氧的影響,從而確保實驗能夠正常進行。 C 選用極細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細菌進行檢測,從而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水綿細胞中釋放氧地部位。 D 進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對比實驗,從而明確實驗結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3、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S.Ruben)和卡門(M.Kamen)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們用氧地同位素--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成為H218O和C18O2,然后進行兩組光合作用實驗:第一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在相同的條件下,他們對兩組光合作用實驗釋放的氧進行了分析。(利用多媒體課件分析這兩組實驗并從中得出結論,最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示蹤元素及同位素標記法。)

四、結束新課

簡單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

五、布置作業(yè)

思考題: 這些科學家為什么會成功?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方面?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2

【教學重點】光合作用的發(fā)現過程;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顏色及其吸收的光譜;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實質、總反應式、光反應、暗反應的具體過程;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qū)別與聯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植物栽培與合理利用光能的關系。

【教學難點】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qū)別與聯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手段】板圖、掛圖、多媒體課件、實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言

本節(jié)可引入的話題很多,如:

①可從全世界面臨的一些生態(tài)危機,如糧食、化石能源、環(huán)境污染等入手;

②或從花卉、農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產的措施入手;

③或從一些自然災害,蝗災、沙塵暴等入手;

④或動物、植物的同化作用區(qū)別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

⑤還可通過教材提供的光合作用的發(fā)現所列舉的幾個實驗為切入點進入光合作用的學習,其中較易作為切入點的實驗有:德國科學家薩克斯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淀粉的實驗(學生在初中就做過);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場所,且氧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實驗;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

教師應特別重視光合作用發(fā)現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因為通過分析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學生可以不僅了解到放射性元素示蹤技術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從中也可以深切體會到技術的發(fā)現和應用,特別是物理、化學技術的使用對生物學起到的推動作用,因此有人說“技術是人類延長了的手臂”。

2、葉綠體及其光合色素

用板圖或掛圖顯示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提問復習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教師應適時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葉綠體中進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這些酶分布在葉綠體的基質中和片層的薄膜上;二是在基粒片層的薄膜上,有吸收轉化光能的色素,這樣就引出了葉綠體上的光合色素這一教學內容。

(1)學生做《實驗八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可作為探究實驗,也可作為驗證實驗,但實驗過程都應讓學生自己看書總結,之后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問題:

①“想要做好《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學生應注意哪些問題?

這個實驗是高中生物學實驗難度較大的一個,涉及的藥品多,實驗原理復雜,實驗操作也較煩瑣,而且實驗現象也不是很明顯。如何才能順利地完成這個實驗呢?下面就這個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做一些說明。

提取光合色素過程中,關鍵是速度。提取光合色素過程中,因為光合色素都是脂溶性的,因此用丙酮這種有機溶劑作為提取液,因為丙酮易揮發(fā)且有一定毒性,因此提取過程要速度要快,同時提取液要用膠塞塞好,以防止其揮發(fā);利用二氧化硅硬度極大的特點,其粉末可增加研磨時磨擦力,加快研磨的速度;又因為葉綠素容易破壞,因此需要保護,而碳酸鈣的作用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把綠葉剪碎的目的也是為了加快研磨速度。

劃濾液細線是本實驗的結果明顯清晰的關鍵。濾液細線必須待第一次完全干燥后才能劃第二遍,重復次數可多一些,濾液細線要齊、細、顏色深,其中齊更重要一些。

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時,特別要注意濾液細線一定要處于層析液的上面,否則光合色素會溶解于層析液中,而不會沿層析液向上擴散、分離,這會使實驗效果極差,甚至不發(fā)生分離,導致實驗無效;另外,層析液是石油醚、丙酮、苯等有機溶劑的混合液,具有揮發(fā)性且有毒,要注意密閉。

正常的實驗現象從上到下應為: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葉綠素(b),一般可看到下面三種色素,最上面的胡蘿卜素如果操作不適當效果可能不很明顯。

還有這個實驗過程用了有毒的有機藥品,因此實驗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凈。

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光合色素的種類、色素顏色、色素的吸收光譜及在濾紙條分布。

②學生實驗結束后,教師可給學生演示葉綠體的色素吸收光譜的現象。方法是:用紅、橙黃、綠、藍紫色的薄膜,分別遮住同一光源。把盛有葉綠體的色素提取液的試管,分別放在紅、橙黃、綠、藍紫色光前、讓學生觀察這些光透過色素提取液的情況。可明顯地看到紅和藍紫色光透過的較少(暗),橙黃和綠色光透過的較多(亮)。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象,得出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在此基礎上,出示教材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譜曲線,引導學生分析曲線含義,總結光合色素吸收光波的不同特點。

③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葉綠體結構特點與其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例如: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各種酶集中分布于葉綠體中,有利于光合反應高效地進行;再如,葉綠體內的片層薄膜,垛疊成基粒,每個基粒由10~100個片層結構組成,這樣的結構可增大葉綠體內的膜表面,擴大色素的附著面,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2)有條件的學校或班級還可引導學生對色素、光合色素有關的問題做較為深入的討論,比如可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①學生知道我們平常吃的韭黃和蒜黃是怎么培育出來的嗎?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植物葉綠素合成時的條件問題。

葉綠素是光合色素中最重要的一類色素。綠色植物的葉綠體中有四種色素,綠色植物只在光下才能合成葉綠素,這樣學生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韭黃、蒜黃是在黑暗條件下培育出來的,因為植物此時不能合成葉綠素,只能長成黃化苗,而黃化苗的薄壁細胞比較多,所以吃起來比較嫩,口感比韭菜、蒜苗好一些。但要注意,植物不能長期處于無光條件下,這個道理學生應該是明白的。

葉綠素的形成除了有光照之外,還與什么因素有關呢?葉綠素是一種較復雜有機化合物,其中心存在一個鎂離子,因此葉綠素的形成還與鎂這種礦質元素有關,沒有鎂,葉綠素也是形成不了的。

②如果土壤短期缺鎂,植物的葉片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可給學生適當的提示,鎂與葉綠素是以不穩(wěn)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學生可以想一想我們在植物礦質代謝中學習的內容,還記得嗎?有兩類礦質元素可以移動,一是像氮、磷、鉀這樣以離子態(tài)運輸的礦質元素,還有一就是像鎂這樣與不穩(wěn)定化合態(tài)存在的礦質元素;另一類礦質元素不能自由地在植物體內移動,如鈣、鐵這樣以穩(wěn)定難溶的狀態(tài)存在的化合物。能移動的礦質元素才能被重復利用,而且這些礦質元素一般都運輸到植物體生長比較活躍的地方,如莖尖、芽尖、幼葉等處。因此土壤中短期缺乏鎂這種可移動的離子時,整個植物體中的葉片受損傷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此時老葉先受損變黃,而幼葉暫時不會受到缺鎂的損傷,依然鮮綠。反之,如果土壤中缺乏的是鈣、鐵這些不能移動的離子,植物體首先受損傷的則是新葉。

③淺海中自上而下為什么會出現綠藻、褐藻、紅藻等藻類植物的分層分布現象?

這也是一個和光有關的生物學問題。

我們平常看到的物體的顏色實際上是這個物體反射的光,如學生看到葉片是綠色,說明葉片反射綠光,而吸收了其它色光;學生看到一個物體是白色的,說明這個物體不吸收任何光,并全部反射回來;學生看到一個物體是黑色的,說明這個物體把所有光都吸收了,沒有反射任何光。這是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通過上面的分析學生可能已經知道,綠藻反射了綠光;褐藻反射了黃光,而紅藻反射了紅光。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細胞的分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2節(jié)內容。本節(jié)內容包括兩塊知識,一是細胞的分化,一是細胞的全能性。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fā)育的基礎,是細胞生命中的重要現象。高度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這是細胞的全能性。前面學習了細胞的分裂,它是理解細胞分化和細胞全能性的基礎,而細胞分化與后面將要學習的細胞癌變,基因的表達,有著密切的關系。學好這一課,有利于完善學生對細胞生命現象的整體認識,同時有利于學生對后續(xù)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2.三維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是:闡明細胞的分化;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圍繞上述知識目標,本節(jié)課將實現以下能力目標:首先通過學生收集分析有關干細胞的資料,從而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通過探究細胞分化的特點和細胞全能性的體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生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課上進行交流討論,進而關注健康,珍愛生命,從而實現本節(jié)課的情感目標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細胞分化是分子與細胞的主干知識,是生物高考的高頻考點,所以我把它作為教學的重點。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和動物的克隆,其原理都是細胞的全能性。細胞全能性與生物前沿科學緊密聯系,知識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我把它是確定為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學習了克隆羊的形成過程,前面又學習了細胞分裂,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同時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這節(jié)課的成功學習奠定了基礎。由于學生還沒有學習基因的表達,所以細胞分化的本質和細胞全能性的體現就顯得難以理解,教學中要注意這部分的處理。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課前讓學生搜集造血干細胞相關的資料,為課堂上的交流做好準備,同時我準備了胎兒發(fā)育的錄像,胎兒組織細胞的圖片,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圖解,克隆羊形成過程的示意圖,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歸納知識結論。

四、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一)引入設置:播 放“胎兒的發(fā)育”錄像,錄像展示了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發(fā)育成一個胎兒的全過程,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看完后,我追問學生: 一個受精卵,如果只進行細胞的分裂,能形成一個胎兒嗎?答案是否定的。細胞通過分裂只產生相同的細胞,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細胞的分化。

(二) 新課設置:

1、細胞分化

⑴細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胎兒和一些組織細胞的圖片

設疑:

① 你能據圖說出組成人體胚胎的部分細胞嗎?

②這些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功能上有何不同?(簡述肌細胞、神經細胞,血細胞的不同)它們都來源與一個相同的受精卵,為什么不同?因為發(fā)生了細胞分化,那么什么是細胞分化,與細胞分裂相比,它又有什么的特點?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交流討論,準備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舉例說明,歸納出細胞分化的概念,(體會細胞分化后形成形態(tài)、結構、功能不同的細胞)和特點(持久性、穩(wěn)定性、不可逆性)

⑵ 細胞分化的意義

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為什么要發(fā)生分化?

追問:沒有細胞的分化,有人體產生嗎?

引導學生歸納出:有了細胞的分化,才會形成不同的細胞,進而形成不同的組織、器官、人體,因而細胞的分化是個體發(fā)育的基礎。

⑶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探討以下問題:

① 細胞分化是否意味著細胞中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為什么?

② 同樣來自一個受精卵,且每個細胞都攜帶有相同的遺傳信息,為什么還會出現差異?

教師舉例:紅細胞和肌細胞

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討論分析出:

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細胞在遺傳信息控制下合成特異性蛋白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 細胞的全能性

⑴細胞的全能性實例展示

已經發(fā)生高度分化的細胞,還能像早期胚胎細胞那樣,再分化成其他細胞嗎?

多媒體演示實驗過程:

①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養(yǎng)成植株的過程

觀察現象: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②綿羊“多莉” 整個克隆過程展示

觀察現象: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具有發(fā)育成個體的能力。

根據上述事例引導學生思考:何為細胞的全能性

思考:高度分化的動植物細胞為什么具有全能性?

教師點明:

高度分化的動植物細胞由于細胞核中具有該物種全套的遺傳物質仍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3、干細胞的研究

我們體內還有沒有可以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造血干細胞資料

教師展示圖片并提問:造血干細胞有何特點?有何功能?

骨髓移植是什么意思?有何意義?

學生觀察、讀圖,思考回答相應問題。

思考:人體還有哪些干細胞,研究用途有哪些?

教師補充:

將干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出組織和器官,解決器官移植治療疾病的難題

4、設計課堂練習:

設計一道典型的課堂練習題:通過當堂練習,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反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改進教學。

5、師生共同小結

6、布置課后作業(yè)

五、說課反思

1、短時間內準備,能脫稿說課,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說完;2、說課程序周到全面,在15分鐘內將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意圖,教學手段的使用介紹得清晰、明確;3、由于知識點較多,為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說完,語速就較快,顯得較匆忙,語調無法抑揚頓挫,顯得激情不夠;4、在說教學過程時,先定好框架,這樣便于非專業(yè)評委了解你的大致教學程序,在非專業(yè)評委面前,說得越簡單越好,越形象越好!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4

名詞:

1、細胞的分化: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相同細胞(細胞分化的起點)的后代,在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的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2、細胞全能性:一個細胞能夠生長發(fā)育成整個生物的特性。

3、細胞的癌變:在生物體的發(fā)育中,有些細胞受到各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細胞分化,變成了不受機體控制的、能夠連續(xù)不斷的_的惡性增殖細胞。

4、細胞的衰老是細胞生理和生化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反應在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

語句:

1、細胞的分化:

a、發(fā)生時期:是一種持久性變化,它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活動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限度。

b、細胞分化的特性:穩(wěn)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c、意義:經過細胞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多細胞生物體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細胞增殖和分化發(fā)育而成,如果僅有細胞增殖,沒有細胞分化,生物體是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的。

2、細胞的癌變

a、癌細胞的特征:能夠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了變化;癌細胞表面發(fā)生了變化。

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輻射致癌;化學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細胞癌變的病毒叫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c、機理是癌細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細胞發(fā)生轉化引起的。

d、預防:避免接觸致癌因子;增強體質,保持心態(tài)健康,養(yǎng)成良好習慣,從多方面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3、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a.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代謝減慢;

b、有些酶活性降低(細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會導致頭發(fā)變白);

c.色素積累(如:老年斑);

d.呼吸減慢,細胞核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

e.細胞膜通透功能改變,物質運輸能力降低。

4、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應該具有全能性。在生物體內,細胞并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細胞、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當植物細胞脫離了原來所在植物體的器官或組織而處于離體狀態(tài)時,在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條件下,就可能表現出全能性,發(fā)育成完整的植株。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概述DNA分子的復制。

2.探討DNA復制的生物學意義。

(二)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拉鏈和DNA復制的比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猜測,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分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學情分析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DNA分子復制的條件、過程和特點。

2.教學難點

DNA分子復制的過程。

三、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討論法演示法、講授法

媒體課件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內有DNA復制過程的動畫);實物展臺

展示學生推導的DNA半保留和全保留復制的結果及相應的實驗結果示意圖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由【問題探討】引入新課

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回答

【提示】兩個會徽所用的原料應該選自一塊石材;應先制造模型,并按模型制作會徽;應使用電子控制的刻床;刻床應由一名技術熟練的師傅操作,或完全數控等。(以上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推測回答,事實是原料確實選自一塊石材,但由于時間緊迫,兩個會徽是由兩名技術最好的師傅手工雕刻的)。驗證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兩個印章的圖形蓋在白紙上進行比較(學生也可能提出更科學、更現代化的方法)。

【教師】DNA既能作為遺傳物質,就必須具有精確的自我復制能力,那它是怎樣進行復制的呢?

(二)講授新課

1、對DNA分子復制的推測

【引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P5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后,又發(fā)表了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假說。進而總結出“半保留復制”的概念。

【講述】在復制過程中,原來雙螺旋的兩條鏈并沒有被破壞,它們分成單獨的鏈,每一條舊鏈作為模板再合成一條新鏈,這樣在新合成的兩個雙螺旋分子中,一條鏈是舊的而另外一條鏈是新的,因此這種復制方式被稱為半保留復制。

2、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

【講述】我們知道,當假說通過實踐檢驗并被證明是正確的后,才能上升為科學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被應用到DNA分子復制的研究中。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

【講述】大家閱讀課文P53,結合圖3-12,利用物理、化學知識體會科學家實驗設計的方法、原理、步驟、結果、結論及它的巧妙之處。

強調:該實驗證明了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進行的。

3、 DNA復制的過程

【學生思考】:

①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②什么叫“子鏈”?復制一次能形成幾條子鏈?

③簡述“子鏈”形成的過程。

DNA復制后兩個子代DNA分子和親代DNA分子是否完全相同?為什么?

【教師】師生共同歸納得出以下知識:

1.概念: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DNA的復制實質上是遺傳信息的復制。

2.時間: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場所:細胞核(主要)、線粒體、葉綠體

4.條件:⑴模板:兩條母鏈

⑵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能量(ATP)

⑶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5.過程:

①解旋提供準確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兩條多脫氧核苷酸鏈配對的堿基從氫鍵處斷裂,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這個過程叫做解旋。解開的兩條單鏈叫母鏈(模板鏈)。

②合成互補子鏈:以上述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以周圍環(huán)境中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在有關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一段子鏈。

③子、母鏈結合盤繞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隨著解旋過程的進行,新合成的子鏈不斷地延伸,同時每條子鏈與其對應的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從而各自形成一個新的DNA分子,這樣,1DNA分子→2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6.特點:①DNA分子是邊解旋邊復制的;②是一種半保留式復制。(即在子代雙鏈中,有一條是親代原有的鏈,另一條(子鏈)則是新合成的。)

7.“準確”復制的原因:

①DNA具有獨特的雙螺旋結構,能為復制提供模板;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6

一、概述

本節(jié)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章第2節(jié)內容。在學習本節(jié)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孟德爾遺傳定律”,已有了“遺傳因子”(即基因)的概念,同時學習了“減數分裂”,了解染色體在遺傳中的變化規(guī)律,本節(jié)則是將兩者聯系起來的必不可少的內容,學好基因和染色體的平等關系,為后面遺傳的結構基礎和功能的關系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內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jié)課預計為1課時上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依據和實驗依據。

(2)會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說明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

2.過程與方法:

(1)嘗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2)聯系所學知識進一步歸納“假說—演繹法”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同基因的物質基礎。

(2)參與討論、探究、分享,形成合作、交流的能力。

(3)認識科學的本質,認同科學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過程。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完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之后,對遺傳規(guī)律、遺傳圖解等知識已經比較熟悉,而學習第2章第1節(jié)《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之后,對于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也已經了解,通過“類比推理”方法的介紹,只要稍加點撥即可得出兩種存在平行關系,因此此塊內容不存在太大難點。而對于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學生存在的難點是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體X或Y上?抑或是兩者都有?此內容正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的遺傳圖解自己探究,既可以突破難點,又可加深印象。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以輔為主,順利地完成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的學習。

四、教學策略

本節(jié)課設計的整體思路是“假說—演繹法”為主線,根據“觀察實驗、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說”、“設計實驗、驗證假說”、“歸納綜合、總結規(guī)律”幾個環(huán)節(jié),分別解決“薩頓的假說”、“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現代解釋”等幾個主要問題。其中涉及到與舊知識的聯系較多,在教學方法上則更多地采用任務驅動、問題串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列表比較、探究、分組合作等方法展開學習,輔以一定的講解和課件展示,適時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過度和理解。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已有知識的準備。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組織與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復習導入 問題:在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中我們學習了孟德爾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假說—演繹法”,同學們能說明其中的科學程序嗎? 思考,回答:“觀察實驗、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說”、“設計實驗、驗證假說”、“歸納綜合、總結規(guī)律”等程序。 復習導入新課,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線。 問題探討

類比推理

一、薩頓的假說

思考與討論 師:善于發(fā)現問題是科學發(fā)現很重要的基礎。比如本文開篇的“問題探討”提示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能聯想到什么?

師:這種“聯想”其實是科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類比推理”。

舉例:由“我們都是黃皮膚、黑頭發(fā)、黑眼珠,我們都講中國話”等,能推測出“我們都是中國人”。

問題:

1.類比推理有科學的必然性么?

2.推理的正確性取決于什么?

師:1903年,美國的遺傳學家薩頓在研究蝗蟲生殖細胞形成過程時,發(fā)現了一些問題,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他所用的方法即“類比推理”法。同學們能不能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參考課本內容,用表格的形式呈現薩頓假說的依據?

師:如果你也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請在圖中染色體上標注基因符號,解釋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答案各式各樣,如“遺傳因子就是染色體”、“遺傳因子在染色體上”等。

閱讀課本“類比推理”的概念及例子,思考回答:

1.沒有。

2.取決于兩者共同屬性的多少。

閱讀課本,分析孟德爾的假說中基因(遺傳因子)的動態(tài)變化和減數分裂過程染色體的動態(tài)變化,嘗試列出表格(從“在體細胞中的存在方式”、“在體細胞中的來源”、“配子中的數目”、“形成配子時的組合方式”等方面分別比較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特點。)

填圖,嘗試解釋。 以“問題探討”引入薩頓的假說。

介紹科學研究的方法,為下面的學習墊定基礎。

通過自行設計表格、整理等過程,嘗試運用“類比推理”法解決問題,并進一步明確薩頓假說的內容。

進一步明晰基因和染色體的平行關系。 二、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材料的選擇

果蠅雜交實驗

果蠅染色體組成

對果蠅雜交實驗結果的解釋

師:正因為類比推理的非必然性,薩頓的假說遭到同時代的遺傳學家摩爾根的強烈質疑。因此,摩爾根開始了尋找證據之路。

首先是選取實驗材料,材料選對了就等于實驗成功了一半。后來,他們找到了果蠅作為實驗材料。正如孟德爾的成功有豌豆的一份功勞,果蠅也具有跟豌豆一樣的優(yōu)越性,誰能歸納一下?

師:摩爾根偶然在一群紅眼果蠅中發(fā)現了一只白眼雄果蠅,于是做了下面的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是否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

2.特殊在什么地方?

3.當時,性染色體已經發(fā)現,據此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

展示果蠅染色體組成模式圖,介紹常染色體及性染色體。

師:結合剛才看到的實驗結果,白眼果蠅都是雄果蠅,大家可能會做出什么推斷?

師:現在我們有不同的幾種意見,時間關系,不允許每個人都推導一遍,我們可以將全班分成三個組,分別對一種可能性作出判斷。要求大家寫出遺傳圖解。

師:指導,個別點評。

師:從大家的探究結果來看,只有一種情況是說得通的:

SHAPE MERGEFORMAT

也即: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生:1.有多個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

2.生長周期短、繁殖快;

3.后代個體多—統(tǒng)計。

了解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過程,回答問題:

1.符合。

2.此實驗中白眼果蠅都是雄性。

3.果蠅眼色的遺傳可能跟性別有關系。聯系到前面提到的假說,可得出:決定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了解。

自由發(fā)揮,可能出現不同的答案: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白眼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白眼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上。

分好組,分別寫出遺傳圖解,并派代表到黑板上寫出遺傳圖解。

明確實驗解釋。

前后對照。

從實驗現象中學會發(fā)現問題。

生物復習教案高考內容篇7

群落的演替

版本:人教課標版

學校:濮陽市油田第四高級中學

學科:生物

年級:高二年級

姓名:許華

課型:新授課

必修三 第四章 第4節(jié) 群落的演替

一、教材分析

這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四節(jié)內容,是學生在前面學習了種群和群落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分析群落的演替過程,引導學生比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可以加深對群落的優(yōu)勢種、群落結構和類型等知識的理解,為以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穩(wěn)定性、多樣性作鋪墊。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四章的前三節(jié)已經學習了種群和群落的相關基礎知識,對種群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對群落演替的現象并不陌生,只是沒有建立起概念與現象之間的聯系。高中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知識,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fā),始終圍繞著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聯系與相互作用,以動態(tài)發(fā)展觀引導學生對演替的本質進行思考。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②舉例說出群落演替的類型。③舉例說出闡明群落演替的過程。④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2.能力目標: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②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全面獨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3.情感目標:①關注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認同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②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群落的演替過程(通過引導學生自學教材、填寫學案、閱讀圖片材料,學生小組合作歸納)

難點:群落的演替過程;鍛煉學生提煉重點內容進行匯報(后者主要通過學生課前自主收集并整理相關資料、教師和學生一起制作多媒體課件突破)

五、教學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談話法。

六、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案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課前準備:第一小組收集影響群落演替的內外因素有哪些。第二小組在校園內觀察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圍雜草的分布特點及分析原因。第三小組收集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入侵情況。第四小組收集我國有關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的情況。與教師一起制作多媒體課件。

九、設計思路:

十、教學過程

(一)問題探討——案例引入

教師組織引導:出示火山爆發(fā)的圖片資料并組織學生觀察閱讀課文P78的“問題探討”后,設疑: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2、這一地區(qū)有可能恢復原來群落的結構嗎?引出課題“第4節(jié) 群落的演替”(板書)

學生活動:觀看圖片,閱讀“問題探討”,思考

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結合案例,引出群落演替的課題和概念。

(二)演替的過程和類型

過渡:光裸的巖石上是怎樣長出森林的呢?

1、裸巖上的演替過程:

1.1 學生閱讀課本79圖4-14“發(fā)生在裸巖上的演替” 過程圖片。思考學案中問題:

①光裸的巖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為什么不是苔蘚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②地衣階段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怎樣的基礎?為什么苔蘚能夠取代地衣?

③在森林階段,還能否找到地衣、苔蘚、草本、灌木嗎?取代的含義是什么?

④在此演替過程中,土壤怎么變化?特別是植物的變化有怎樣的特點?

⑤在此演替過程中,群落的豐富度、空間結構和抵御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有什么變化?

1.2一名學生板書裸巖上的演替的幾個階段;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逐步回答問題①②③;多媒體投影展示相應圖片。

1.3 在教師引導下,得出演替的概念,多媒體投影并板書

1.4 多媒體投影裸巖上的演替的幾個階段;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逐步回答問題④⑤;通過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群落演替的有關規(guī)律并多媒體投影總結。

1.5與導入呼應: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喀拉喀托火山爆發(fā)后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那么這一地區(qū)還有可能恢復原來群落的結構嗎?學生回答。

學生活動:觀察閱讀圖文資料,層層分析解決問題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層層深入地分析解決問題。

過渡:群落的演替是否只能發(fā)生在裸巖上?

2、棄耕農田上的演替

2.1學生閱讀課本P80圖4-15“棄耕農田上的演替” 過程圖片。思考學案中問題:

2.2一名學生板書棄耕農田上的演替的幾個階段;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回答問題。

3、演替的類型

3.1教師用多媒體投影展示“發(fā)生在裸巖上的演替”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的過程圖片, 引導學生觀察并相比較,分析討論兩者的不同點。師生共同歸納:群落演替的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區(qū)別。并展示相應圖片。

3.2群落的演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演替的漫長過程中,影響群落演替的內外因素有哪些?第一小組同學匯報成果。師生共同歸納:在這個演替的漫長過程中,不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可成為引起演替的重要條件。說明群落是一個開放的、動態(tài)的生命系統(tǒng)。

學生活動:觀察圖文資料對比分析討論? 歸納總結

教學意圖: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過渡:不可忽略的還有人類的活動。你了解的有哪些人類的活動會影響群落的演替呢?

(三)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1、多媒體出示圖片,引到學生說出魯迅先生的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是否觀察過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圍雜草是怎樣分布的呢?課前,我們請第二小組的同學在校園內進行了觀察,現在請他們來給大家說一下觀察的結果。(學生上講臺展示課前調查成果)

學生活動:觀察并分析討論踐踏對草地群落的影響。

教學意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利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現象的能力

2、隨著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人類有意或無意的活動使物種的遷移也越來越頻繁。

2.1第三小組展示課件相應信息

2.2從資料的描述中,你知道外來物種入侵后,增長有什么特點?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嗎?

3、教師出示圖片了解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負面影響。

人類的活動都是破壞現有的各種生物群落的嗎?視頻展示寧夏治理沙漠情況。

4、師生共同總結以下兩點:人類的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系。

相關資源《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免疫調節(jié)》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種群的特征》精品PPT課件、教案、學案、試題下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目錄第1章 人體的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第1節(jié)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第2節(ji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346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粘度计,数显粘度计,指针旋转粘度计 | 篷房|仓储篷房|铝合金篷房|体育篷房|篷房厂家-华烨建筑科技官网 知名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球阀生产厂家|价格透明-【固菲阀门官网】 | 对辊破碎机_四辊破碎机_双齿辊破碎机_华盛铭重工 | 不锈钢复合板|钛复合板|金属复合板|南钢集团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 空心明胶胶囊|植物胶囊|清真胶囊|浙江绿键胶囊有限公司欢迎您! | 橡胶粉碎机_橡胶磨粉机_轮胎粉碎机_轮胎磨粉机-河南鼎聚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代写标书-专业代做标书-商业计划书代写「深圳卓越创兴公司」 | 土壤养分检测仪|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测定仪|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土壤仪器网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FFU_空气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_空调过滤网-广州梓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法钢特种钢材(上海)有限公司 - 耐磨钢板、高强度钢板销售加工 阀门智能定位器_电液动执行器_气动执行机构-赫尔法流体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国资灵活用工平台_全国灵活用工平台前十名-灵活用工结算小帮手 | 低粘度纤维素|混凝土灌浆料|有机硅憎水粉|聚羧酸减水剂-南京斯泰宝 | 临朐空调移机_空调维修「空调回收」临朐二手空调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设计制作开发公司-外贸独立站建设【企术】 | 工业铝型材-铝合金电机壳-铝排-气动执行器-山东永恒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顶呱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贷款_个人贷款_银行贷款在线申请 - 成都贷款公司 | 制氮设备-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制氧设备-杭州聚贤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亮化工程,亮化设计,城市亮化工程,亮化资质合作,长沙亮化照明,杰奥思【官网】 | 安全光栅|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音叉料位计|雷达液位计|两级跑偏开关|双向拉绳开关-山东卓信机械有限公司 | 水质监测站_水质在线分析仪_水质自动监测系统_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_水质传感器-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合肥格力空调专卖店_格力中央空调_格力空调总经销公司代理-皖格制冷设备 | VI设计-LOGO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导视设计-杭州易象设计 | 餐饮小吃技术培训-火锅串串香培训「何小胖培训」_成都点石成金[官网] | CTAB,表面活性剂1631溴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上海升纬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 欧版反击式破碎机-欧版反击破-矿山石料破碎生产线-青州奥凯诺机械 | 禹城彩钢厂_钢结构板房_彩钢复合板-禹城泰瑞彩钢复合板加工厂 | 南京兰江泵业有限公司-水解酸化池潜水搅拌机-絮凝反应池搅拌机-好氧区潜水推进器 | 驾驶人在线_专业学车门户网站| 粤丰硕水性环氧地坪漆-防静电自流平厂家-环保地坪涂料代理 |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 骨密度检测仪_骨密度分析仪_骨密度仪_动脉硬化检测仪专业生产厂家【品源医疗】 | 双相钢_双相不锈钢_双相钢圆钢棒_双相不锈钢报价「海新双相钢」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_dxa骨密度仪_双能x线骨密度仪_品牌厂家【品源医疗】 | SF6环境监测系统-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瑟恩实业 | 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哈尔滨精神病医院哪家好_哈尔滨精神科医院排名_黑龙江精神心理病专科医院 | 神马影院-实时更新秒播 | 布袋除尘器-单机除尘器-脉冲除尘器-泊头市兴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布袋除尘器|除尘器设备|除尘布袋|除尘设备_诺和环保设备 | 智能交通网_智能交通系统_ITS_交通监控_卫星导航_智能交通行业 | 薄壁轴承-等截面薄壁轴承生产厂家-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