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教師們在教八年級學生物理的同時,往往都會制定一個好的八年級物理生意教案讓學生更能理解里面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1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 理解機械效率,會計算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根據生活事例認識物理知識,并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3)學習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初中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1) 理解機構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2、難點:理解機械效率
(三)教學準備
長木板、木塊、彈簧秤、刻度尺、細線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小明家最近買了一處新樓房,三樓。想把洗手間、廚房裝修一下,需把沙子運到三樓。請同學們根據需要,選擇器械幫助小明家解決這個問題,看看哪個小組選的辦法最好?
二、進行新課
假如用動滑輪提升沙子,請同學們觀著提沙子的過程。
對誰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
(板書有用功:我們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們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書額外功:工作時,對于額外負擔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書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假如我們用下面三種方法搬運沙子,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討論回答。(第三種方法最好,因為第三種方法做的額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學中,用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板書機械效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機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那么,機械效率應該怎樣表示?
根據公式計算,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機械效率沒有單位,小于1,常用百分數表示。)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知道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機械效率都一樣嗎?請同學們再來觀察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
下面我們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板書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通過觀察上面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對斜面的機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提出問題。
(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什么關系?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關系?……)
請同學們猜想上面提出的問題。
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做出的猜想,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出實驗的方案。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的方案。
小組實驗,同時設計表格記錄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五)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1. 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 機械效率:定義、公式、計算;
3.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六)作業
1、根據生活中你使用的機械,想想:怎樣提高機械效率?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2、動手動腦學物理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什么及物理的一些重要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
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
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教學用具
1.鐵夾、鐵架、燒瓶、酒精燈、燒杯、水。
2.錄音機、揚聲器、紙盒、小紙人。
3.大鏡、漏斗、乒乓球。
4.雞蛋、氣球、小杯、鹽、水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
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課本圖0.1-1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
(1)裝水的燒瓶在火焰上加熱一段時間會看到。(水沸騰)
(2)燒瓶從火焰上移開。(水停止沸騰)
(3)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停止沸騰的水會再次沸騰)
[生]問題:
1.什么冷水能使水再次沸騰?
2.水能使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嗎?
3.雪能否使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
4.什么加熱水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泡?這些泡從哪來的?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非常好,說明大家不僅對實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而且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本著這樣的態度,同學們一定能夠學會、學好我們這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通過你們自己的努力找到它的答案。
[演示]圖0.1-2。
用硬紙板做成一個紙盒,盒上面做成一個“舞臺”,紙盒內一個揚聲器連在錄音機上,揚聲器緊貼紙盒內的上表面。用紙片做小人的身體,截下一截毛刷上的毛粘在小人的下面做成小人的腳。
(1)請演員“上舞臺”,一位同學打開錄音機:
“舞臺”上的小人隨著音樂“起舞”。
(2)關掉錄音機音樂:
舞蹈自動停止。
[師]問題:
1.人為什么會跳舞?
2.什么音樂停,舞停,它們之間有聯系嗎?
通過下一節課的探究活動,同學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做幾個有趣的小實驗。
[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問題:“放大鏡”為什么會使物體縮小了呢?
前者大家熟悉,后者并不熟悉,他們往往認為放大鏡看東西總是放大的。這樣可以引起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進一步安排學生回去用祖母的老花鏡觀看遠、近處的物體,再用自己的近視鏡觀看物體,通過自己的探究,能否發現它們的區別,為以后更有興趣地學習埋下伏筆。
2.乓球會落下嗎?
倒置的漏斗里放一個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從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氣,并將手指移開,乒乓球會下落嗎?
注意:開始時不要把球和漏斗貼的太緊,允許一些空氣從球和漏斗的縫隙中流出。
吹氣前可以先猜測結果,實驗結束后,結果和同學們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學生不僅要善于思考,還要勤于動手。
[師]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
[師]這些現象不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因為有了發電機和電燈的發明,才使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光明,才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豐富??
因為有了聲、光的發現,才使我們的眼中看到了色彩斑斕,五彩繽紛
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物理的用途是如此的廣闊,同學們一定都想學好物理。
[板書]怎樣學習物理。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觀察”不同于我們平時的“看見”,觀察是有目的的。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3
問題:
1.字路口的紅綠燈哪個顏色的燈在左面,哪個顏色的燈在右面?
2.行車從平路駛向坡路時想要省力,后軸的齒輪應該換用較大的還是較小的?為什么?
3.天,從冰箱拿出冰棒會看到什么現象?
[生]冒白氣。
[師]冒出的白氣是向上還是向下?為什么?
[師]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不是大家沒有“看見”,而是多數人都是“視而不見”,沒有有意識地去觀察。如果有目的地去觀察,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得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人們的許多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經認真的思索總結得出的,因此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同時還要多動手多實踐。
[學生實驗]
要求做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并能敘述實驗及現象。
1.蛋的沉浮
新鮮雞蛋在水中會下沉,陸續向水中加鹽,并輕輕攪拌,會看到什么現象?繼續加鹽,雞蛋在水中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生]逐漸加鹽,雞蛋會懸浮在鹽水中。
2.球吸杯子
氣球吹起來,用開水把杯子燙熱,立即扣在氣球上,氣球能把杯子吸住,為什么?
同學們在實驗的時候,不僅要善于觀察,勤于動手,而且要開動腦筋、多問自己為什么,用疑問的眼光看待發生的現象,只有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因此要學好物理還要:
[板書](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已經了解,物理知識是從實際中來的,還要應用到實際中去。所以,物理課的學習中還不能忘記:
[板書](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如果沒有物理學和其他現代科技的成就,就沒有我們今天方便、快捷的生活。但是人們在享受著高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文明成果的同時,由于不恰當地使用科技成果,也給人類自身帶來了許多的問題,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后果。
同學們可以就這個問題小范圍內討論,發表你了解的情況、并能給出建議。
(學生自由討論并提出建議)
[師]同學們講得都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繼續關心這樣的問題。相信有了廣大同學們的參與,環境會越來越好,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現問
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業(略)
六、板書設計
組長簽名:
課后反思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2.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2.通過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體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并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初中光學內容主要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折射現象,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有廣泛的應用。本節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平面鏡成像的前提條件,因此,本節課內容在光學中處于基礎地位。對于光的反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本節內容的難點是從實驗現象中總結出反射規律,以及應用光的反射規律來解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作光路圖的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光的反射規律是光學中的重要規律,是理解平面鏡、球面鏡作用的基礎,也是本章的重點知識。
教學重點: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規律。
教學難點:用光的反射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三、教學過程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5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學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繼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學規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因此,如何上好這節課,這節課能達到什么效果對后續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學用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提出了詳細要求。這些要求看似簡單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時上課自認為教材很熟,備課時常常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課堂上學生實驗的實驗器材的準備和改進也著實讓我費了一番心思。實驗中的激光燈的光束效果不明顯,所以想到了用香火制造煙霧;煙霧需要收集并保存所以想到了空盒子,并且就地取材把實驗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儀的空盒子倒置過來即可;由于涉及到角度問題,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貼上自畫的量角器,并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復斟酌改動多次。
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在輕松中學到了知識。我在感動的同時也對自己做了一下反思。一 探究實驗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關系時沒有設計相應的表格,只是讓學生大體對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學生只做了一次實驗就輕易地得出了結論;二 反饋練習少且針對性不強,這點在學生的課后作業中很容易就看出來了。三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沒有畫出詳細的光路圖來解釋。沒能讓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概念。四 課堂的各個環節不連貫,備課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五 沒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層面和接受能力,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考慮不周全。六 沒有板書設計,在授課時很容易造成板書凌亂,沒有條理。
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準備,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充分考慮到課堂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好應變。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為中心教學,以課堂上生成的東西為主,提高自己的課堂應對能力,努力使課堂教學成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