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寫好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1
開學以來除了老師布置的電影,以及為了讀書而看的上個世紀的老電影之外,很少再看別的電影,總感覺看電影不如讀原著來的更直接一些。和家瑞說我看的電影還在《肖生克的救贖》《霸王別姬》等豆瓣top250。他說,你看的電影太少了,看看《我不是藥神》再說。類似的話他說過很多次了,我沒有刻意去看,可還是逃不了,最終還是看了。
不得不說,這是部好電影,和剛開始上映時朋友圈反映一致。我喜歡這種反應社會問題和小人物生存的電影。看完我還是想到了石一楓,前不久又讀了他的《營救麥克黃》。同樣是社會問題,和石一楓之前的電影一樣,反應道德,善惡,信仰等的問題,結局同樣殘酷,卻又給人希望。故事中,反應的社會問題是真的,但是故事中程勇、思慧、黃毛等人卻又充滿理想主義,現實中恐怕不會有這樣的人。這也就是電影或者文學的區別,就像老師所說的,文學所反映的現實都是充滿主觀性的現實,而程勇等人也是作者所故意去塑造的。
但電影終究還是反應了一些問題,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思考。文學有什么意義?文學所反映的現實再怎么真實,終究還是假的,那我們為什么還是要去讀文學作品,真的是為了逃避現實,在小說中構建自己的童話世界?我總是試圖從小說中尋找答案,但類似的小說結局卻可能很不相同,文學沒有答案,現實更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文學能讓你了解一種現實的可能性,同樣的經歷,結果會很不同。許子東在《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分析50篇小說》中,把50篇小說按照的發生時間的前后以及結果分為幾種情況來進行討論,進而通過這些小說更好的反映。這或許也就是文學的意義。
比起《我不是藥神》,前不久熱映的《無名之輩》我實在喜歡不起來,那天宿舍三個圍在一起看,邊看邊說拍得真好,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社會問題,但是后半部卻生生毀了這部電影,也許是前面的面太大,作者最后拉不回來,總是讓人感覺莫名其妙。而《我不是藥神》中,人物形象的豐滿,電影應該表現的深度,不會讓人覺得刻意。刻畫的比較好的人物應該是程勇,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對比,中間的變化過程合情合理。
而對于生活本身,越長大越覺得是非和善惡越難分清楚。我們該怎么生活?或我還是會選擇到文學中去尋找答案,而好的作家可能就是把問題和答案闡述的更清楚的那個人,而我為了尋找更貼近事實真相的答案,能做的也就是提高自己的審美鑒賞能力。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2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們看的電影是:《我不是藥神》我問媽媽為什么要帶我來看這部影片。媽媽回答:“這部影片評分是9。7,這是一部很震動人心的電影。”這部影片的主角叫程勇,程勇是個保健品店的老板,為了父親的醫療費和供養兒子生活費。他絞盡腦汁地想著掙錢的方法。隔壁店的老板給他介紹了一個人,那個人說要陳勇去印度走私治療白血病的假藥回來賣,剛開始程勇不同意這樣做,因為會觸犯法律。后來因為父親的病情加重,不得不馬上手術,于是程勇就走上了販賣印度假藥的道路……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說,藥的價格太高了,很多生病的窮人都吃不上藥,所以應該把藥的價格降低一些,藥生產多一點,這樣所有人都可以買上藥啦。剛看到那個老太太,哭著求警官的時候,我也哭了起來。我說不清楚這是一種怎么樣的心情,總之很難過:是對老太太生病的同情,也是對藥價提高的無奈,更是對法律規定的不理解,為什么能夠治病救人的藥要被稱為假藥?為什么程勇幫助病人還要坐牢?
我和媽媽說“我太不喜歡大人的電影了。”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3
我前幾天去看了《我不是藥神》。從我個人的觀影感受來說,在電影里,主角團體,病人,藥廠,醫院,警方,每一方都沒錯。病人為了生存,藥廠要維護利益,警方要捍衛法律。
電影后段印度仿制藥的藥廠關門了,進貨價從出廠價的五百一瓶,變成了兩千一瓶的零售價,主角仍然決定以五百一瓶的價格出售。從這時起,主角不僅僅是為了盈利而進貨,他是為了更多地幫助病人,支撐他們,讓他們有信念繼續活下去。主角不再是那個為了賺錢給長輩治病鋌而走險的粗俗小商人,他真正為別人的病痛而揪心難過,是一個靈魂透明的人了。
團的設置很有意思,一個長輩急需手術的印度神油商販,一個兒子剛出生的病患老呂,一個跳鋼管舞獨自撫養生病女兒的母親,一個慈眉善目的患病神父,還有一個生了病不想讓家人擔心離開家鄉的小黃毛。除了主角以外,其他幾人都是自己患病或者親人患病,所以會有主角中途退出的結果。電影中,對于藥物的作用并沒有神化,即便主角重新買到了藥,也沒有救回藥石無力的人。
電影中,有幾個細節很戳中淚點,我所有醞釀的眼淚,在看到那張回家的機票時爆發。電影的最后,曹警官說,正版藥納入了醫保,不會有人買仿制藥了。還有最后的字幕,真的充滿了人文關懷。還有一個細節就是一個老奶奶對曹警官說:“警官,你救救我們吧!我們因為吃藥吃光了所有家產,這種藥跟正品藥藥效是一樣的。”
整部電影,雖然是現實題材,但卻以溫柔結尾,推薦觀看。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4
“我發現其實這個世界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這是故事里的假藥販子張長林對程勇說的話,真實地揭露出當時人們買不起天價藥,沒錢治病,只能等死的現狀。
故事發生在中國上海,圍繞著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藥物——格列寧展開,一個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程勇原本平淡的生活,從此,他開始日復一日往返于中國和印度之間,從一心發財、唯利是圖的小商人轉變為救苦救難的辛德勒……
改編自“印度代購救命藥”真實事件的《我不是藥神》絕對是中國電影的突破之作,其現實意義遠超過電影本身,作為票房如此之高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是真的好看,內容很現實,帶給我很多的感觸。甚至有觀眾稱這是中國版的《熔爐》。
看完電影,里面的每個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一開始自私自利到后來無私奉獻的程勇、積極向上而又憂郁的呂受益、沉默勇敢的黃毛……其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由徐崢飾演的主角程勇。首先,他是一個好爸爸,即使在他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他依舊毫不猶豫地滿足兒子想要買雙球鞋的欲望,并且很有父愛地細心照料他兒子的日常生活。在即將入獄的時候,他也不忘交代警察曹斌告訴自己的兒子“他爸爸不是個壞人”。第二,他是個善人,雖然他最初的目的就如他所說的那樣“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賺錢”,并不是抱著要為人民分憂的初衷而去,但是,他最后寧愿自己掏腰包,也要讓這些生病的人有藥吃。電影結尾,程勇用五年的牢獄之災換來高昂藥品進了醫保,換取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這不是大愛是什么?第三,他是個好人,他知道思慧平時所受的侮辱,所以借助一次機會,他幫思慧好好懲罰了酒吧的經理,在那天他送思慧回家,思慧想用自己報答他的時候,他拒絕了思慧,此時思慧露出的那個笑容是在說程勇是個好人。
電影內許多處戳人淚點,當躺在病床上飽受清創之痛的呂受益對程勇說“吃個橘子吧”、當小黃毛(彭浩)不愿程勇被警察抓去,以身試險,不惜被卡車撞了、當程勇對警察說“他才20歲,他有什么錯?”、當思慧在一旁盡興地看程勇戲弄酒吧經理站在思慧每天跳鋼管的舞臺上惡心的扭動時,大聲地喊著“脫!脫!脫!”時,我的眼中充滿了淚。
其實,誰都沒有錯,有錯的是藥,藥太貴,太貴了,所以才說“錢就是命”。
反觀現在,依舊有數不清的病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藥,不是嗎?藥價需要調整,需要滿足大眾的需求,醫療制度更需要不斷改革,只有大家吃得起藥,得到好的治療,身體才有可能好,家庭也才會幸福,不是嗎?
“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這是影片最感人的段落之一,是一名患病老奶奶對警察曹斌的一段告白,這是一段生命的告白,讓警察都近崩潰。我相信,這個電影的放映,會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探究現今醫藥領域的發展形勢,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組成成分之一,隨著我國居民健康意識的加強、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以及醫藥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未來的醫藥行業有望保持持續的增長。就拿自身來說,隨便感個冒發個燒,再買個藥,就能花掉大幾百塊,而這幾百塊對于普通家庭來講,難道不是血汗錢嗎?而現狀是,有的家庭里的患者并不只是感冒發燒這么簡單,他們患的病很嚴重,每天的醫藥費可能就是家里一個月的開資,每天吃藥就如同吃的錢一般,他們內心恐懼,一方面,要飽受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要面臨經濟窘迫的壓力,其結果讓人難以想象。電影中的呂受益就是真實寫照,他最后不忍病痛的折磨,最終無奈地選擇了自殺的情節讓我真的很痛心,本來陽光積極的他就這么沒了,令人唏噓不已。
我是一名藥學生,我知道自己將來的職業崗位免不了要和藥物打交道,看了這部電影,我想起了屠呦呦,她發明的青蒿素不僅療效高,價格還便宜,拯救了成千上萬的患者。中國需要更多像屠呦呦那樣的人才,去研發取材簡單、藥效顯著的藥。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人類的健康服務,能夠讓廣大的老百姓吃上藥,吃好藥,免受疾病疼痛的折磨,這就我努力的方向。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5
電影內容主要反映的是白血病患者群體的生存狀況以及進口正版藥貴,盜版藥盛行的社會醫療問題。
在這部影片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那位老婆婆拉住警察說的話,她說:“警察同志,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嗎?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那種祈求和無助的眼神,讓所有人不忍,流下淚水。
另一個片段是一年后走投無路的呂受益老婆找到程勇,說呂受益因為沒錢沒藥而割腕自殺,幸虧搶救及時,此時呂受益已經病入膏肓,高昂的醫療費只能拖累這脆弱的家庭,看著老婆在病房走道抱著幼小的孩子時,他決定放棄生命,不再拖累他們了,于是跳樓自殺了。對于患者來說,痛苦的不止是承受苦難的病體,更是親眼看著親愛的家人因為自己陷入水深火熱當中的自責。
這部電影最讓人揪心的地方是,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無奈。站在病人的立場,自己患了病,家里又窮,但是窮就可以違法嗎?可是吃不起正版藥的患者不吃仿制藥就會死,為了活下去就只能吃效果相同的仿制藥,他們僅僅只想活下去,這難道有錯嗎?
站在藥品生產商的角度看,一種藥從研制到上市要經歷數年甚至數十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只有在投入市場后才能盈利。
再從法律的角度看,觸犯法律就是要接受審判,法律就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其職能就應該是嚴格依法辦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雖然程勇站在了道德的最高點上,但法不容情,對于走私藥品這種罪行,終將接受法律的制裁。
這部電影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思考,也有太多情節讓我們感動,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有白血病,還有不計其數的各種癌癥,病痛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痛苦,也只有在醫院里才能看到社會最真實的無奈,那里有嬰兒的啼笑,也有失去親人的悲痛,仿佛生與死都在這里更替。我們生而平凡,對在醫院忍受著病痛的人群來說,這種平凡確是最可貴的。
感恩我們擁有的寶貴生命和健康。感恩為這個世界的美好負重前行的每一個人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6
今天,我們本來打算到水上樂園玩。但是,仿佛老天爺不大贊成這種想法,便下起了小雨。我們就改變計劃,去電影院里看最火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電影的主人公程勇,為了自己的父親,不得不設法賺錢,他到印度進了一種治療白血病的藥,叫格列寧。他,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為了救自己的父親,這種藥在中國可是一瓶要賣4萬塊錢的。這些住院的病人們,大部分都買不起這種藥,所以只能垂淚等死,我很傷心。結束后我問爸爸,為什醫院要賣這么貴的藥,難道單單是靠賺錢,不是為了救病人嗎?他們為什么不能,先把藥給病人,然后,再讓他們慢慢的還呢。爸爸沒有回答我。我心想可能我心想可能這就是社會吧。而成勇最后自己賠錢,為了讓病人活下來,他放棄了自己的一生,寧可坐牢,也讓這些人活下來,最后,他被抓住了,那些人們都很感激他,都來為他送行。
有一個瞬間讓我特別感動,那就是黃毛看見了警察,他為了,救程勇,他把車開到了警察面前,闖了過去,最后出了車禍,丟掉了性命。
希望以后社會能越來越好,能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7
首先,我要說我欠徐崢一張電影票,因為在騰訊開放播放之后我才看。我說我欠他一張電影票,不為別的,就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無疑,我不是藥神的定位是喜劇,但是我想,沒有幾個人在看這部作品時是能真的笑的出來的,哪怕是幾個本來應該特別搞笑的鏡頭,也不能帶給觀眾笑容,反而有著一股濃濃的悲傷,讓人更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所以,其實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喜劇來講,可能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講,它是極為成功的,因為極好的觸碰到了觀眾的神經,引動了觀眾最真實自然的感情。
老實講,于我個人而言,看電影電視,不會特別注重演技特效,只要不是特爛,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尤其注重劇情。現在的電影大都是膚淺而沒有營養,純粹只是為了賺錢而拍,找幾個長得好看的流量小生,美女花旦,找一些消費性高的,沒有多大意義的題材寫個劇本,例如無厘頭喜劇,愛情主題片,豪門商場劇,后宮爭寵戲,傳奇英雄故事等等。完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為了謀利而誕生,于這個社會毫無營養。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所以正確和正義不一定能劃等號,但那也應該抱有一顆善良之心。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劇情推進,一種讓人窒息的悲傷,從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里擴散。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黃毛走的'時候,程勇這樣一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潸然淚下。當然,法不容情,不過這無關對錯,只關于善惡,或者說人性。老奶奶在警察面前說的那番話,為了吃藥,吃沒了房子,吃垮了家庭,不知道又戳中了多少人淚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里,我卻買不起”,所以他們最大的錯,就是得了最難治的病:“窮病”。所以窮人就應該窮著,就應該等死;所以想活下去,想聽到孩子叫自己一聲爸爸,就成了十惡不赦的罪?所以遏制著別人的生命,去賺取暴利就成了理所當然,甚至是天大的好事?
我不是藥神,它直接將這些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沒人說的,像是隱晦的一種規則似的東西,就那么明目張膽的曝光在了太陽底下。無疑,是膽大妄為的;無疑,是善良且正義的;無疑是極有營養價值的。我們對于“好電影”的定位是什么?應該是能夠為社會帶來一定積極影響與改變的,能夠喚起大家的一致共識的電影,這才叫好電影。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8
大家好,我是關蓮,歡迎收聽本期的藍媒之聲。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暑期票房20億的大片《我不是藥神》。
這部電影反映社會現實,看電影的時候腦子里一直回蕩著《我不是藥神》里的一句臺詞“全天下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這電影里百態的人生,生活讓我們不再單純善良,人性又讓我們剝開堅強的外殼。
這部電影的前半段還能叫人偶爾發發笑,直到病患的老奶奶抓住曹警官的手,苦苦懇求道,你們不要抓買藥的人,留給我們一條活路好不好……我吃瑞士格列林三年了,房子也賣了,我想活下去。看到這里無疑讓人淚奔。
讓我潸然淚下的,還是黃毛。黃毛為了保護程勇,開著裝藥的車引開警察,結果卻被警方追捕,在快成功的那一刻,卻被大卡車直接從側面撞上了。他最后的那一抹得意,那剛理好準備回家見父母的寸頭,在那一刻,定格了……到達醫院的程勇怒吼道:“他只是想活著,犯了什么錯,他才二十歲!”
整篇值得感動的片段遠遠不止這一處,于我而言,這部電影中沒有決定好人,也沒有決定的壞人。但他們的經歷、行為、一哭一笑,情節的跌宕起伏,無論是角色還是細節,都能引起共鳴和代入感。
人性真的消耗不起,一些人仍堅持住自己的道,堅持住自己的善良。讓大家看到人和動物的本質是有區別的,動物的世界沒有能力,只有利益。善良才是人類的本質,生活還是需要正能量的。
電影我不是藥神作文觀后感篇9
首先,我要說我欠徐崢一張電影票,因為在騰訊開放播放之后我才看。我說我欠他一張電影票,不為別的,就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無疑,我不是藥神的定位是喜劇,但是我想,沒有幾個人在看這部作品時是能真的笑的出來的,哪怕是幾個本來應該特別搞笑的鏡頭,也不能帶給觀眾笑容,反而有著一股濃濃的悲傷,讓人更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所以,其實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喜劇來講,可能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講,它是極為成功的,因為極好的觸碰到了觀眾的神經,引動了觀眾最真實自然的感情。
老實講,于我個人而言,看電影電視,不會特別注重演技特效,只要不是特爛,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尤其注重劇情。現在的電影大都是膚淺而沒有營養,純粹只是為了賺錢而拍,找幾個長得好看的流量小生,美女花旦,找一些消費性高的,沒有多大意義的題材寫個劇本,例如無厘頭喜劇,愛情主題片,豪門商場劇,后宮爭寵戲,傳奇英雄故事等等。完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為了謀利而誕生,于這個社會毫無營養。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所以正確和正義不一定能劃等號,但那也應該抱有一顆善良之心。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劇情推進,一種讓人窒息的悲傷,從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里擴散。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黃毛走的'時候,程勇這樣一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潸然淚下。當然,法不容情,不過這無關對錯,只關于善惡,或者說人性。老奶奶在警察面前說的那番話,為了吃藥,吃沒了房子,吃垮了家庭,不知道又戳中了多少人淚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里,我卻買不起”,所以他們最大的錯,就是得了最難治的病:“窮病”。所以窮人就應該窮著,就應該等死;所以想活下去,想聽到孩子叫自己一聲爸爸,就成了十惡不赦的罪?所以遏制著別人的生命,去賺取暴利就成了理所當然,甚至是天大的好事?
我不是藥神,它直接將這些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沒人說的,像是隱晦的一種規則似的東西,就那么明目張膽的曝光在了太陽底下。無疑,是膽大妄為的;無疑,是善良且正義的;無疑是極有營養價值的。我們對于“好電影”的定位是什么?應該是能夠為社會帶來一定積極影響與改變的,能夠喚起大家的一致共識的電影,這才叫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