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要簡繁得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幫助大人做家務活。
2、初步培養看圖說話的能力,學會用“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板書課題:21小燕在家里出示四幅放大的課文插圖。
這節說話課,我們要看圖說說小燕在家里干那些事。
說的時候要用上這樣的句式:(出示卡片)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看圖說話。
1、安圖的順序,練習分別用一句話說出每幅圖的圖意。
(1)指名按照以上的句式,用一句話說出每一幅圖的圖意。
(放學后,小燕在家里掃地。)
(2)集體評議。(平要求中的時間、人物、地點、事情四要素是否說全、順序有否點到。)
(3)各自準備,然后逐幅練說。
(第二幅圖意:吃過飯,小燕在家里擦桌子。第三幅圖意:掃完地,小燕在家旁邊倒垃圾。第四幅圖意:奶奶做針線活時,小燕幫奶奶穿針。)
2、變換詞序,練習說說每一幅的圖意。
移動卡片成:誰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指名按照以上句式,用一句話說出每一幅圖的圖意。
(2)集體評議。
(3)各自準備,然后逐幅練說。
3、練習用一句話說說小燕在家里會干那些事。
移動卡片成:誰在什么地方會干什么
(1)各自準備,同桌互說。
(2)集體交流,共同評議。
4、小結過渡:鋼材,我們按照一定的句式,看圖說話,小朋友發言很積極,說的也很好。小燕在家里,很勤勞,有許多勞動的本領,是個好孩子。下面老師給你們講個有趣的故事你們喜歡聽嗎?
三、聽錄音練說。
錄音內容:
最寶貴的東西
很久很久以前,有兄弟四個人去找仙人,清仙人給他們最寶貴的東西。
仙人問他們要什么,老大說:“我要高樓大廈。”老二說:“我要綾羅綢緞”老三說:“我要山珍海味”老四說:“我要勞動的本領。”仙人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到了最后,老大的高樓倒了,老二的零落綢緞破了,老三的山珍海味吃光了,只有老四學會的勞動的本領,能創造出各種財富,永遠也永不完。
1、第一次放錄音,要求邊聽邊想:果實發生在什么時候,故事里有哪些人?(聽后討論)
2、第二次放錄音,要求邊聽邊想:1、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各向神仙提出了什么要求,后來怎么樣?2、故事告訴我們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聽后討論)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勞動本領是最寶貴的東西,因為勞動本領能創造出各種財富,永遠也永不完。小朋友,那么,你有哪些勞動本領呢?你在家里會干什么呢?
四、按以上問題發言
五、總結。(略)
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向小燕學習,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初步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學會用“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說話以及“誰在哪里會……,會……,會……,還會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教學重點:
看圖用“什么時候,誰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教學難點:
把四幅圖連起來,用“誰在那里會……,會……,會……,還會干什么”的句式說小燕在家里會干哪些事。
教學準備:
四幅掛圖,四張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這節課是聽說訓練課。請小朋友們看第21課書上的四幅圖。圖中的小女孩名叫小燕,大家仔細地看清楚,小燕在干什么呢?
二、逐幅看圖說話
1、出示掛圖1(小燕掃地)
(1)請小朋友們仔細看這幅圖,說說小燕在干什么?(小燕在掃地)。指名回答,并在圖下貼出卡片“掃(sao)地”。
(2)然后問什么時候,小燕在哪里掃地。(早上,小燕在家里掃地)。指名回答。在黑板上寫出句式:“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讓學生看圖練習句式,做到大面積訓練。(可以是早上、放學以后不同時間);然后,班級齊聲說:早上,小燕在家里掃地。
2、依次出示掛圖2(小燕擦桌子)、掛圖3(小燕倒垃圾)、掛圖4(小燕幫奶奶穿針)。
(1)問小燕在家里還干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老師分別在圖下貼出卡片:擦桌子、倒垃圾、穿針(在擦、倒、針三字上標上拼音)。
(2)用“什么時候,誰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說出來。大面積訓練。然后分組訓練,同桌之間相互說,反復練習。
3、看掛圖4,想一想,小燕為什么幫奶奶穿針?(奶奶視力不好。);怎么看出奶奶視力不好呢?(奶奶戴著老花眼鏡。),以培養學生的觀點采擇能力和觀察力。
3、連貫的看圖說話
(1)按次序地看4幅圖,想一想,小燕在家里會干哪些事情,然后用一句話連起來說這四幅圖的內容。
哪個小朋友能看這四幅圖,按次序,用一句話說說小燕在家里會干哪些事?
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會( ),會( ),會( ),還會( )。大面積訓練。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會( )、( )、( ),還會( )。大面積訓練。
四、總結
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如果小燕的媽媽回家看到小燕做了這么多家務,一定會表揚她的。那么,媽媽會怎么說呢?(讓學生自由回答,要求展開想象,并模擬媽媽的語氣。)
五、聯系實際
老師知道,我們班上也有許多小朋友像小燕那樣愛勞動。那么,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會干哪些事?
出示替換詞“我”。用“我在家里會( ),會( ),會( ),還會( )”的句式和“我在家里會( )、( )、( ),還會( )”的句式說話。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看圖說話,學會了什么句式?指名回答后教師小結。這節課,小朋友們都很認真,能仔細看、認真聽、大膽說,學會了兩個句式。第一個是 “什么時候,誰在那里干什么”,第二個是“小燕(或我)在家里會( ),會( ),會( ),還會( )。或小燕(或我)在家里會( )、( )、( ),還會( )”。希望小朋友們都像小燕一樣熱愛勞動,多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做個好孩子。
七、作業練習
把4幅圖用“什么時候,小燕在哪里干什么”表述出來,并寫在方格本上,再把“小燕在家里會( ),會( ),會( ),還會( )”這句話寫在方格本上(注意標點符號)。
八、課外活動和作業
布置學生向小燕學習,幫助大人學做家務活,并且用學到的句式對爸爸、媽媽說話。
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大米飯和花衣裳是怎么來的,從而懂得要愛惜糧食,愛護衣服。
2、學會本課8個生字:飯、吃、真、香、糧、農、民、布;懂得“米飯、農民、漂亮、工人”等詞語的意思。認識食字旁,米字旁。
3、學會朗讀兒歌,背誦課文。
教學要點:
理解課題,初步了解兩節課文各些了什么。講讀第一節,學會“飯、吃、農、民、糧”六個生字,認識食字旁,米字旁。
教學過程:
一、揭題,倒入新課。
今天學習19課,白米飯和花衣裳(板書課題)
“白米飯”,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米飯。
教學生字“飯”:認識食字旁。第二筆是橫鉤,第三筆是豎提。書寫時左窄有寬。共7筆。
“花衣裳”,“裳”字讀輕聲。衣裳就是衣服。
白米飯和花衣裳是怎么來的呢?讀了課文就會明白了。
二、范讀課文。
1、聽清生字的字音。
2、思考:課文哪一部分寫白米飯?哪一部分寫花衣裳?(讀后討論)
三、學習第一節。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生字的音,并想想字形和字義。)
2、指名朗讀。(正音,包括“了”、“一”兩個讀輕聲的字音。)
3、齊讀一、二兩句話。
這兩句話哪幾個詞語說明大米飯很好吃?(板書:大米飯。學生回答后在板書:白香)
白米飯是香的,還有那些東西也是香的?(花是香的,燒好的魚也是香的......。)
4、大米飯,又白又香,人人多愛吃。課文中說吃了米飯應該怎么樣?(想一想)想什么呢?
教學“農”字:這個字念什么?(注意聲母是“n”,不是“l”。誰會寫這個字?(學生說,教師些,字形可與“衣”字比較。)
“農”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農業、農村)
教學“民”字:這個字怎么讀?(注意讀準前鼻音。)“民”的字形看老師些,數一數一共是幾筆寫成的(5筆)。書空。(這個字要放在大的田字格里寫。)擴詞:人民、農民
教“糧”字:“糧”字是什么結構?左邊是什么子?(左右結構,左邊是個米字。)米字做偏旁,叫“米”字旁,但“米”字做偏旁,“米”字的一捺要改成一點。現在我們一起把“糧”字寫一下。(學生說,教師些。)
那些東西是“糧食”?(玉米、大豆、大米、小麥等都是糧食。)
教“哪”字:“哪”字和什么字字形差不多?誰來說說看?“哪”字和“那”字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黑板,讓學生口頭選詞天空。
那哪
1、我看見()里有很多船。
2、天上的云,不知道多到()里去了?
3、()不是水,是石油。
4、你的家在()兒?
5、齊讀“沒有農民來重量是,哪來米飯白又香?”
(板書:沒有農民哪有)
“哪有”是什么意思?(哪里有,哪會有。)
讀了這兩行兒歌,你知道了嗎?我們吃的白米飯是哪里來的?(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沒有農民種糧食,我們會有又白又香的米飯吃嗎?
6、練習感情朗讀三、四兩句,要求用反問的語氣來讀。
7、想在看一下丁丁吃飯的時候,在想些什么?(看課文插圖,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8、齊讀第一節。
提問:我們吃的糧食哪里來的?糧食來的容易嗎?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9、小結(略)
四、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詞(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認讀)
2、指導寫字。重點直到“農、民、糧”。
五、作業。
1、抄寫本課學的生字。
2、朗讀課文。
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真、漂、布”3個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織布”等詞語。
2、能用“漂亮”說寫一句話,基礎好的學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課文創編兒歌。
3、懂得衣裳來之不易。
4、能背誦這首兒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段與衣裳有關的兒歌
二、學習課文
1、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兒歌(一生帶讀——女生帶讀)
(3)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2、學課文
(1) 第1、2行
①“真漂亮”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語,意思不變嗎?
②那么漂亮的花衣裳,你喜歡嗎?(指名讀——齊讀)
③能看圖用“漂亮”說一句話嗎?
④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漂亮的?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練習
⑤生活中漂亮的東西真多啊,你看冬冬今天多漂亮啊,她在干什么?看圖說話。
⑥如果你穿著又新又漂亮的衣裳,你會想些什么?
(2) 第3、4行
①出示:沒有工人來織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齊讀——指名讀)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③讓我們來看看衣裳是怎么做出來的
④說說你的感受
⑤再讀這句話,爭取比剛才讀得更好
三、創編兒歌
當當小作者,也來編兒歌(給圖提示)
_____________,真漂亮,
_____________想一想,
沒有_____________,
哪有_____________?
四、課中操
五、教學生字
1、出示:真、漂、布,請你讀一讀這些字,再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2、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讀——齊讀生字
3、注意
(1)真,注意里面三橫
(2)漂,注意西的變形
(3)布,一豎在豎中線
4、寫一寫
六、總結
1、學了這節課,你懂得了什么?
2、希望每個小朋友珍惜糧食和衣裳。
浙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住、海、金、沙、面、唱、各、拉,學會用海、面組詞。會正確得讀和寫。
(3)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有…有…還有…”說話。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一塊寫了生字并注音的小黑板
第1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海嗎?今天我們將學習新課《我家住在大海邊》。先聽錄音朗讀。
①拿出小黑板,讓學生跟著老師讀生字。讀3遍。
②讓學生在下面自由地拼讀,也可同桌互讀。教師仔細聽學生拼音,以及時糾正錯誤發音。
③指名請2-3位學生認讀、正音。
④小游戲:開火車。
(2)字形教學:
①指導學生寫“海”。
問學生“海”是什么部首,什么結構。在黑板上寫出“每”的筆順,讓學生邊書空邊說筆畫。
②對于“唱”字,指出右邊的“昌”應是上小下大,并不是一樣大的。
③指出“金”和“全”的區別,根據“全”識記“金”。(“全”的口袋里各放了一粒花生米就成了“金”了。)
知道學生寫“金”時應先寫兩點,最后才寫一橫。(先放花生米,再把口袋給拉好。)
(3)學習第一段
一齊朗讀。問:有誰知道第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我家的位置,在大海邊上)小朋友們有誰見過大海嗎?你們知道海灘上有什么嗎?(沙子,貝殼,螃蟹等)小朋友們都很聰明,知道那么多,下節課我們將學習第二段和第三段。看看課文里是怎樣描寫海灘的。
(4)布置練習
做課后練習題第3題。做完后指名2-3位學生說說他們的答案。
抄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要求:朗讀、理解課文,進一步學習鞏固字詞。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①小黑板指名認讀新學字的偏旁、筆畫、筆順。
②指名書空或板書“海”、“金”。
(2)朗讀理解課文
第2、3段
①指名讀句。問:通過這幾句,你們可以看出作者寫了海灘上有什么嗎?(沙子、貝殼)通過這兩段,你們有誰知道沙子是怎么樣的,(又松又軟)貝殼又是怎么樣的呢?(各種顏色)貝殼有哪些顏色呢?(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綠的)
②告訴學生:“有……有……還有……”是一種叫排比句的修辭方法。因為每一個“有”后面所接的都是結構類型相似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所以叫排比句。這句話是排比句,因為“紅、黃、白、綠”都是一種顏色,它們的結構類型相同。
舉個例子:同學們在大掃除,有的掃地,有的擦玻璃,還有的提水。
請學生把書翻到課后練習,做第4題,請學生根據圖畫用“有┅有┅還有┅”說一句話。
問學生:你們誰還能用“有……有……還有……”說一句話。
③問學生:今天我們學了幾個有關顏色的詞,你們能不能在班上找一找,看看哪里
有紅的、黃的、白的、綠的。指名請學生回答。等學生對這四種顏色有了初步認識后,做課后習題第1題。
(3)起朗讀課文第四段
教師講述:第一段點明了“我家住在大海邊”,最后一段又強調了“我家住在大海邊,我愛家鄉的海灘”,前后呼應,其作用是使文章有頭有尾,結構嚴謹。
問學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們能否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熱愛家鄉)
(4)復習幾個易混淆的熟詞,選字填空,指名回答。
躺 躲 藍 籃
( )椅 ( )藏 竹( ) ( )天
(5)以同桌對讀的方式朗讀課文。
(6)布置作業,課后朗讀課文5遍。
復習生字及詞語,下節課后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