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
公開課主題鮮明、任務明確,除了學生參加聽課外,還有領導及其他老師參加,是老師展示教學水平,交流教學經驗的好時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第一課時
看圖導入
,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貼圖導入
,激發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4、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5、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小學三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語言,聯系上下文理解“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的豐富內涵;讀懂“我是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3、領悟“任何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不僅要付出辛勤勞動,還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道理。
教學重點:
懂得彼得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什么?
2、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文中的主人公——彼得。弗雷特,他的夢想是什么?
3、請大家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今天我們繼續與彼得一起走上尋金之旅。
二、引思
1、彼得的夢想最終實現了嗎?你從哪知道的?(出示)指讀。
2、理解“不無驕傲”(非常自豪)
3、你能讀出驕傲的語氣嗎?
4、畫出“”,與前文哪個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理解“蜂擁而至”。
5、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三、讀悟
1、自讀課文剩下的段落,找出彼得能找到真金的原因,用筆畫出來,在旁邊寫寫你的想法。
2、交流:
預設①勤勞:
A、聯系“全部精力”談體會。(出示文字)
B、是啊,一個“全部精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畫面。(出示填空)
C、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看哪,這就是彼得的花園,這兒的鮮花一朵朵,一簇簇,一叢叢,開得嬌艷無比,真讓我們大飽眼福。你能用上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花呢?
D、這些都是依靠彼得的辛勤勞動換來的,難怪他那么驕傲呢!齊讀——
E、彼得在淘金時同樣也很勤勞,為什么沒有成功呢?(單靠勤勞是不夠的,還有什么原因?)
預設②善于觀察:
A、雨后發現土地不同。
B、聯想到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雷奈克,善于觀察發現也很重要。
預設③勤于思考:
理解“若有所悟”,他捂到了什么?指讀。
由雨后小草想到土壤肥沃;由土壤肥沃,想到可以種花;又由種花,想到成功。由成功還會想到什么?(體會理解省略號中包含的內容)
會思考是最可靠的財富,是可以隨身攜帶而且終身享用不盡的財產。
預設④機遇:
A、扣住“傾盆大雨”“三天三夜”大雨改變了彼得的命運。
B、面對著這樣一個上帝垂青的機會,你想說什么?“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預設⑤充滿信心,堅持不懈:
“五年以后”“終于”,聯系勾踐、布魯斯等成功的原因展開論述。
小結:同是這樣的土地,大多數人僅僅關注他是否藏有金子,而忽略了別的價值。而一場大雨讓彼得若有所悟,最終他尋找到了真金。同學們,你現在明白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了嗎?
說說你準備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四、拓展
1、本文是美國西部大開發中若干例子中的一個,其實彼得不是一個尋到真金的人,還有許多人獲得了成功。大家對牛仔褲很熟悉吧?今天老師還要給大家講一個“牛仔大王”的故事。
2、這些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真金,下面我們來看看各行各業的人對真金的理解。
3、課后練習。
小學三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3
設計思路:
《丑小鴨》是一篇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鴨子歷經種種挫折,磨難,最后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上,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讓他們體會丑小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幸以及變成天鵝后它的心情變化。在理解丑小鴨的不幸時,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更容易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內涵。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引導學生體會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跡,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在朗讀中理解詞、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鴨為什么能成為白天鵝,體會文章內涵。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格林兄弟的童話,誰一說是哪個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這篇故事是享譽世界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寫的,名叫《丑小鴨》。(板書課題:28丑小鴨)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線將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或查字典來解決。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生字的讀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讀音。
懲罰、嫉妒、姊妹、沼澤、嘲笑、自卑、清澈、清晰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可以小聲地跟著讀,進一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4.邊讀課文邊看圖,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指名回答上述問題。(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自出生以來就被人欺負,被迫離開家,在歷經了種種苦難、歧視、挫折之后,終于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的故事。)
6.出示《丑小鴨》的插圖,根據插圖講故事。
7.師生點評。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四、作業。
1.在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帶的詞,讀一讀,寫一寫。。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著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小鴨子因為太丑,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欺負他。)
聯系上下文理解“懲罰、排擠、嫉妒“等詞的意思。
為什么兄弟姐妹都欺負他?(因為他長的難看。)
為什么他們說小鴨子長得難看?
(因為他們是以鴨子的標準來衡量的,所以他們說小鴨子長的難看。)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小鴨子離開了家。)
最后使小鴨子下決心離開家的是誰的態度?什么樣的態度?
理解“冷漠”,指導朗讀媽媽的話,讀出冷漠的語氣。
如果你聽到媽媽用冷漠的語氣趕你出家門,你的心情回怎樣?(非常傷心、難過)
指導朗讀小鴨離家出走的句子,讀出非常傷心、難過的語氣。
(3)快速默讀閱讀1—2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括本段內容。(小鴨子不愿忍受兄弟姐妹的欺負而離開了家。)
2.學習3、4、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講小鴨子離開家后遇到的種種磨難。)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講過沼澤地時差被獵狗咬死,在婆婆家遭到母雞和貓的嘲笑。)
母雞和貓為什么要嘲笑他?(因為他不會生蛋。)
母雞和貓是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小鴨子的?(以自己的標準,貓會捉老鼠,母雞會下蛋,所以鴨子也應該下蛋。)
理解“嘲笑”,指導朗讀母雞和貓的話,讀出嘲笑、譏諷的語氣。
他聽到別人的嘲笑就離開了,這說明了什么?
(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人要活的有尊嚴,沒有尊嚴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還要去追尋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指名讀第4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冬天小鴨子差點被河水凍死以及遭到孩子們的追打。)
當小鴨子看到大雁媽媽帶領孩子們往南飛時,他的心情怎樣?(羨慕)
“羨慕”是什么意思?
小鴨子羨慕他們什么?這說明什么?(羨慕他們能在藍天展翅高飛,說明小鴨子雖然歷經苦難,可是他并沒有放棄生活的勇氣,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對生活依然充滿希望。)
指導朗讀,讀出小鴨對天鵝的羨慕。
(4)指名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3.指名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看圖、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經歷種種磨難的丑小鴨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當丑小鴨發現自己是美麗的只天鵝時心情怎樣?(欣喜、高興、快樂)從那些句子讀出來的?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欣喜的語氣。
三、有感情的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四、質疑。
五、拓展引申。
選擇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把對他們想說的話寫下來。
我想對丑小鴨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鴨媽媽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丑小鴨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貓說:―――――――――――――――。
我想對獵犬說:――――――――――――――。
我想對孩子們說:―――――――――――――。
板書:
丑小鴨
經歷磨難 丑小鴨 白天鵝
拓展閱讀:
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