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案
。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命運,但并不是一定改變命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案1
單元背景及設計意圖:
本單元是圍繞“國際理解和友好”組織教材內容。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有兒童詩《太陽是大家的》,借世界各地兒童共同擁有一個太陽來表達對和平的熱愛;敘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紅旗》、《賣木雕的少年》反映了外國朋友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尊重;新聞報道《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內容是中國人民幫助阿爾及利亞地震受災群眾的事情。教學本組教材,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關心世界大事,培養熱愛和平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理解教育”是一個很大的教育概念,教學時應注意挖掘每一篇課文具體豐富的內涵。
《一面五星紅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動中發生了事故。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我”拒絕了面包老板用國旗換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理解和尊敬。由此,的思想內涵定位為“愛國者在每個國家都能得到尊敬,愛國者是最值得尊重的”,“只有熱愛自己祖國的人才能贏得外國人的尊重。
文本的思想內涵通過語言這一載體自然流露,細細品讀本組教材,其中敘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紅旗》、《賣木雕的少年》都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因此,在《一面五星紅旗》教學中,我們要帶動學生深入細致地研讀課文對人物動作的細微描寫,揣摩人物內心,體味人物的愛國情愫,為下篇課文的學習滲透研讀課文、體悟思想內涵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態度的變化,感受我的愛國之情。
難點: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人物內心情感的寫法。
學習目標:
1、在朗讀中認識“攤、奈、凝、豎、拇”5個生字,會寫“窄、脖、段……”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假日、防止、脖子、漆黑……”等詞語。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外在動作中讀懂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國旗的尊敬和熱愛,感受到面包店老板對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學流程:
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搜集關于國旗的資料。
一、了解“國旗”,導入揭題
1、播放奧運會中中國國旗徐徐上升的情景,讓孩子們說說這意味著什么?引入課后資料袋,了解“國旗”,明白國旗代表的是自己的國家。
2、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紅旗飄揚。
__廣場、學校的升旗儀式,航海船只上飄揚的國旗,首次登上珠峰、南極都要插上國旗。因為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
(設計意圖:雖然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但并不理解“五星紅旗”真正意義,就有必要補充相關的語言和背景資料,是孩子們肅然起勁,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調。)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用自己的話粗略概括文章大意。
3、課題是“五星紅旗”,文章從頭到尾,都緊緊圍繞“五星紅旗”展開。請你再整體閱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五星紅旗的句子,看看課文有幾處寫到“五星紅旗”?
(1)、將學生找到的關于紅旗的句子在課件(word)上顯現。隨機正音。
(2)、引導學生概括第一處標題:手舉五星紅旗
(3)、再讀句子,照樣子列出其他標題
脖系五星紅旗
拒換五星紅旗
花擁五星紅旗
三、精讀感悟,體會“我”的愛國情愫
在四處描寫國旗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部分?
(設計意圖:使學生的目光聚焦到“拒換”這一環節中,以此帶動學生深入細致地研讀課文對人物動作的細微描寫,揣摩人物內心,體味人物的愛國情愫。)
1、自由地朗讀4-11小節。想: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我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意。
2、交流,讓自己的想法
●“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那么鮮艷。”
1)、老板看到我脖子上的紅旗,驚奇地問:“那是什么”時,我猶豫了一下。我在猶豫些什么?
2)、關注“慢慢解下來”、“展開”細微的動作——動作小心,愛護國旗。
3)、“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那么鮮艷。”在我眼中,紅旗依然那么鮮艷。紅旗陪著我,經歷危險和困境,卻依然那么鮮艷,國旗依然保持她的神圣和莊嚴,表達我熱愛國旗的赤子之心。
4)、朗讀指導。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國旗。
1)、當老板告訴我可以用這面國旗換面包時,我愣了一下,久久凝視著手中的旗幟。當時,我在想些什么呢?
2)、充分交流,隨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回答:
A、在漂流失事后,我的處境是怎樣的?——又累又餓、隨時會倒下,急需幫助。
“頭和身子被撞了好幾處”、“筏子和背包都無影無蹤”、“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轉了近三天。(讀得低沉)。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包是我的救命糧食。但我不能拿國旗去交換,因為她是祖國的象征。她的價值高于救命的面包,高于我的生命!
B、我在漂流時帶上國旗,說明我是中國人,希望祖國陪伴我,希望國旗能陪伴我渡過漂流中的困難;在遇到危險時,我先想到把國旗系在脖子上,她不能丟。在歷經困難后,國旗仍然那么鮮艷,她那么神圣、莊嚴不可侵犯。我不能拿她換面包。
……
(設計意圖:以點帶面,以“拒換”鏈接到前文的“手舉”、“脖系”。讓學生去感受“我”對五星紅旗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3)、朗讀指導
●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
1)、搖頭:斷然拒絕!
2)、吃力、趔趔趄趄、摔倒:無法支撐卻還不愿意交換國旗。維護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
3)、讀得干脆,堅決。
●……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系后文,加深體驗,在揣摩人物的神情、動作中感受我對國旗的尊重,對祖國的熱愛。)
四、品評比較,體會老板的國際友情
1、文中除了我,還有另外一個主人公,那就是——面包店的老板。
面包店的老板又是個怎樣的人呢?找出描寫面包店老板前后態度的句子,讀讀,體會他的態度。
●“老板聽懂了我的話,卻把雙手一攤,表示一臉的無奈,說:“我講究平等交易,我給你面包,你能給我什么呢?”
“我身無分文,只好脫下新買的大衣。老板接過去看了看,聳了聳鼻子,還給了我。”
●“他見我醒來,沖我豎起大拇指,說:“安心養一養,費用由我來付。”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品讀老板的語言、神情、動作,去體會面包店老板前后態度的變化——由“公平交易的生意人”到最后的“樂于助人”
2、老板前后的態度為什么會截然不同呢?(他被感動了。)
被什么感動了?被“我”感動。被“我”不用國旗換面包所感動,被“我”熱愛國旗、熱愛祖國的精神所打動。
齊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再次鏈接“我”的行為動作,加深體會“我”的愛國情懷。在此基礎上提煉文本的主題就水到渠成:)——
在無法支撐的情況下,“我”如此維護國旗的行為,贏得老板的敬重和理解。是呀,只有愛國者在每個國家都能得到尊敬,愛國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也只有熱愛自己祖國的人才能贏得外國人的尊重。
1、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點和特色,教學設計精當巧妙。本篇課文以“一面五星紅旗”線索,緊緊抓住店老板前后不同的行為變化進行探究互動,整堂課流暢有序,層層深入,學生的感情也隨著理解的深入而不斷深化。
2、學習閱讀,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寫了什么,怎樣寫,還要讓學生體悟到為什么要這樣寫。這節課的設計,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對文本中“猶豫”“慢慢地解下來”“展開”“久久地凝視”等詞語、句子的推敲直視“我”當時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去觸摸“以人物外在的表現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的寫作方法,在語言的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案2
1、合理安排讀書時間。
(1)晨讀:短新聞發布會、五分鐘讀報、優秀詩文誦讀。
(2)課前:“書海拾貝”、“談天說地三分鐘”、“成語沙龍”、“一分鐘演講”。
(3)晚上:記自己喜歡的新聞;搜集、剪貼自己喜歡的信息資料,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
(4)雙休:小組共讀、個人自讀、親子共讀,天天總閱讀時間不少于2小時,并做閱讀筆記。
2、把握一般讀書程序。讀書一般先看封面書名,再看內容提要、目錄、扉頁,然后逐頁閱讀,邊看邊想,不懂之處做上符號。閱讀全書后再理清條理,思考不懂的問題,把握中心,最后寫出讀書筆記。讀報也要有閱讀順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內容后,再抓住重點細看,把握文章內容。
3、認真實施讀書要求。一為眼到、心到、手到;二為不懂就問,善于思考;三為要與“說話”、“作文”緊密結合;四為持之以恒。
4、背誦古詩16首,背誦《三字經》、《弟子規》四分之一。
5、開展活動,鞏固閱讀效果。
6、背詩大王:根據學生的背誦情況評選,并授予稱號。
7、讀書日記:把所讀的書在日記上有所紀錄,有計劃安排,每學期檢查一次。
8、手抄報:辦有關方面的讀書內容,一個月一次。
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教案3
【教材簡析】
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是一篇略讀課文。寫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
本單元前兩篇課文都是寫外國人幫助中國人的故事,本課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國際理解的內涵,即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也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盡力幫助其他國家。本課采用的是通訊報道的常用寫法,按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安排材料,敘述清楚,并有適當的議論。
【設計意圖】
注重語文教學的情性:
本課的教學以情感為紐帶。
注重語文教學的感性:通過研詞析句、感情朗讀、想象體驗、讀寫結合等語文實踐,推進對課文的體驗與感悟。
【預設目標】
1、讀準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悟重點段落、重點詞句的過程中逐漸深入地體會中國國際救援隊的真棒。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
【預設流程】
一、導入,簡介中國國際救援隊
這支隊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國政府根據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組建的一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二、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三、再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讀課文,遇到長句子、生字詞特別多的句子反復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2、匯報交流。
3、課文讀完了,你最想對中國國際救援隊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四、品析悲慘,了解處境
1、出示來到這座城市,展現在救援隊員面前的是一片悲慘景象臭氣。
2、理解分析。
3、朗讀感悟。
4、教師小結。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是哪些詞語或句子讓你感受到救援隊真棒,用筆劃出來。
2、學生匯報(預設)。
出示:他們一下車,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⑴學生品析。
⑵感情朗讀。
出示有的隊員用聲波搜尋著廢墟下的幸存者
⑴學生口述。
⑵理解分析。
⑶展開想象,有的隊員還在怎樣地救援。
⑷教師拓展,投影出示相關圖片。
⑸面對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嗎?
(學生暢所欲言)
⑹回讀: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雖然這個地方不屬于中國前往救援。
⑴學生理解分析。
⑵教師點撥、啟發想象:
當救援隊發現并救出在廢墟中掙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當地群眾會怎樣表示感激。
六、回顧開頭,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別時,前來送行的阿爾及利亞群眾又送上了他們真誠的祝愿:
投影出示課文第一段,學生齊讀。
七、圖文賞析,升華中心
1、出示圖文。
2、激情寫話。
3、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