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表達學生對美化環境、保護環境的美好愿望。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情況、事例。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老師自由發揮)。
二、具體事例,初步認識。
師:其實,在我們周圍,破壞我們生存環境的遠遠不止是工廠的黑煙與汽車的尾氣,還有很多?;顒忧敖写蠹胰フ{查過。下面請同學們說說。
生:工廠向江河排放廢水。
生:人們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
三、分析事實,深化認識。
請同學們針對上面的現象,說說它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1、先說水源是怎樣被污染的。
生:小時候我們能在門前的河里游泳,后來被建工廠的人堵塞了。村里的生活污水流進河里,有很多的小蟲子在游來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還有一股臭味,非常難聞。
生:我們以前常在家門前的小河釣魚,現在魚少了,而且還會釣到一些頭小尾大的怪魚。
生:今年初在粵東一帶海面出現的赤潮,科學家也說是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
師: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現象,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喝水中毒的事。可見水源污染不是小事。
2、隨意砍伐樹木、開墾土地,也會危害我們人類,請舉例說明砍伐樹木造成的危害。
生:我們的《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文中所講的就是黃河決堤,使得兩岸人們叫苦不迭,這除了自然的原因,都是因為人為的砍伐樹木,開墾草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黃河,使河床升高,黃河成懸河,洪水來時易決口。
生:還有今年長江、松花江的水災,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上游大量砍伐樹木,使雨水得不到積蓄,大量流入江中,使得洪水泛濫,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
生:還有森林里的動物越來越少,比如大熊貓和老虎,有些動物甚至絕跡了。
師:由此看來,間接的環境破壞,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我們的生存。
四、聯系身邊事實,加深學生對環境污染的認識。
請同學們匯報自己所了解的當地環境污染的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了很多環境污染的現象以及害處,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是十分關心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什么要保護環境?怎樣保護環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議嗎?
要求學生討論后,發表意見。
五、以后我們怎樣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呢?
要求學生討論后匯報。
六、教師總結。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精選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營造的學習環境,每個人都應該主動地參與學習環境的創設。
2.掌握一些參與班級環境創設的技能。
3.形成初步的團結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內容
本課分為兩大部分:一方面引導學生對裝扮教室所需要的材料、工具有所了解,知道在裝扮教室過程中,自己可以承擔什么任務、怎樣合作布置等有關內容,另一方面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裝扮好了的、充滿童趣的、設計新穎別致的教室。這些取材于同年齡學生的真實的教室布置,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中的學生是如何裝扮自己的教室的,激發裝扮自己教室的興趣。
難點:掌握一些參與班級環境布置的技能。
四、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創設一系列的創作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的舞臺,體驗合作的重要性與快樂。
五、教學準備
教師:提供具有啟發性的、裝扮好了的教室資料,準備一些可以用來布置教室的材料。
學生:參觀學校里的其他教室。分好小組。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這幾天,我們參觀了學校里其他教室,能說說你印象比較深刻的教室嗎?
2、現在,你們再仔細看看我們的教室,覺得怎么樣?
3、想不想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出示課題:裝扮我們的教室
(二)出謀劃策
過渡:要想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又漂亮又整潔,你有什么好點子?讓我們學著書中的小朋友,一起來出出主意。
1、觀看書中圖片,說說圖畫告訴你什么?
2、學生交流。
師歸納板書:教室里扔些什么?
教室里的角落怎么利用?
班級的特色在哪里?
我能做些什么?
3、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對以上一至兩個問題進行討論。
4、全班交流。
教室里扔些什么?(書法、繪畫、紙工等學生作品,小型動植物、圖書、獎章等,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等)
教室里的角落怎么利用?(圖書角、生物角、衛生角、學習園地、爭章園地等)
班級的特色在哪里?(很多小朋友喜歡研究植物、昆蟲等,有些小朋友寫的字特別漂亮,有些是小小畫家)
我能做什么?(我可以收集一些材料;我愿意從家里帶來一盆花;我會畫畫,……)
(三)制定方案
1、觀看圖片,你喜歡其他班級的教室布置嗎?說說你喜歡的地方。
2、分組制定裝扮計劃,討論所需材料、工具,以及每個小組成員所承擔的工作。
(四)布置任務
這節課上,小朋友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裝扮教室的法子。請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小組內布置的任務,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
(五)欣賞成果
1、欣賞教室里的布置。
2、介紹自己在裝扮教室過程中做了什么。
(六)交流感受
1、小朋友,通過大家的勞動,我們的教室已經煥然一新,說說坐在這樣的教室里,你有什么感覺?
2、學生交流感受。
3、分享經驗,交流在布置教室過程中發生的小故事。
(七)總結
小朋友們通過動腦想,動口討論,動手操作,把我們的教室裝扮得那么整潔又漂亮,今后,我們要愛護好自己的教室,每個人都做班級的小主人。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班級處處有規則,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了解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3、能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重點難點:
重點:1、知道班級處處有規則。2、了解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一些規章制度。
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人。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遵守規則的事例,可采用照片或錄像等多種形式展示。
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公民道德規范》。
學生準備:
1、調查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
2、搜集身邊守規則和不守規則的事例。
教學設計:
一、了解班級處處有規則
1、教師談話引入: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里,應處處遵守規則。
2、學生看圖,并說一說圖上講了哪些我們必須遵守的規則。
3、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我們應該遵守哪些規則?
學生討論。
4、教師:日常生活中,總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遵守規則,給別人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不便。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反光鏡”,談一談感受。
5、教師:你曾經看見過哪些不文明的現象?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不守規則的事例。
6、教師鼓勵學生用這面“反光鏡”對照自己,看一看是否也曾有過不守規則的行為。對于勇于承認錯誤的學生,教師應予以表揚。
二、討論我們應遵守哪些規則
1、教師: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的規則有哪些?
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后班級交流。
2、教師:你還知道哪些規則?全班可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公民道德綱要》進行討論。
三、制訂班級公約
1、分組討論:分析班級現狀,找出不足之處。
2、針對問題,小組制訂相關規則--《班級公約》。
3、全班討論《班級公約》,民主表決。
4、小結:這份規則是大家一起制訂的,所以大家共同來遵守。
四、課后延伸
執行《班級公約》,對學生的執行情況及時檢查,相互督促,定期評議。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規則的概念。
2、懂得學校的生活離不開規則。
3、初步樹立規則意識,開始將“小學生守則”等學校規則內化。
重點:知道學校處處有規則,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難點:做自覺遵守規則的人。
教學方法:激學法、補學法
學習方法: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
活動準備:學生收集學校關于“安全、禮貌、衛生、守紀”等方面的規定。
教學流程動態修改部分
一、導入
1.體驗游戲,認識規則: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平時都喜歡做哪些游戲?說說你的游戲是怎么玩的?
[學生自由組合做游戲,之后匯報游戲玩法]
師:做游戲一定要遵守游戲的規矩,否則游戲就進行不下去了,游戲的規矩也稱規則,它是參加游戲的人必須共同遵守的要求,游戲有規則,我們的生活在()年()班這樣的大集體里,為了保證同學們的學習和健康成長也應該遵守規則。否則班級也會一團亂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班級生活有規則》
二、新授
(一)班級生活放大鏡
1.談一談:我來夸夸我們班級講文明,守規則的地方
2.談一談:我們班級也有不大文明的現象,誰來說一說
[出示自覺遵守規則的課件]
3.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不守規則了會怎么樣?
4.說一說:我們大家一起來約定
(1).重溫規范記規則。
生讀《小學生守則》
介紹《中小學生守則》
(2).學生在班里還應該遵守那些規則,我們一起來制定一個規則表吧
小組討論交流,并填寫班級規則表。全班交流。
三、自我評價,深化導行。
[出示不遵守規則圖片]
我是小法官:這樣的做法對不對
討論:為什么有時候明知道規則要求,但沒能自覺遵守呢?
[小組討論,交流,今后打算怎樣做]
四、誦讀兒歌,益智激情。
《人人夸我好寶寶》
五、活動總結:過去是老師家長要求大家遵守班級規則,現在同學們自己懂得了班級規則,我們也制定出了自己的班級規則,那你就要做班級規則小衛士,讓我們的班級更加美麗,規則是我們學習和成長不可缺少的,相信同學們會在今后,自覺遵守班級規則,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只有這樣,我們的班級才更加和諧。
第二課時
一、制定班級規則文明棋
二、同桌之間一起下棋,感知規則
三、你發現了什么?
四、教師總結:遵守規則會讓我們進步的更快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
以后你要怎么做?
六、拓展
把文明棋帶到家里和家長一起下,做家庭規則小小監督員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熱愛同學、老師和班集體,有集體榮譽感和班級主人翁意識。
2、知道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班集體,通過設計班徽的活動,讓自己做班級的主人。
3、養成團結同學、尊敬老師、自覺維護班級榮譽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認識同學,了解集體,熱愛集體,體驗在集體
中的樂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知道自己是班級的一員,熱愛班集體,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維護集體榮譽;在活動中培養團結一心、努力向上的集體榮譽感。
教學方法:激學法、補學法
學習方法: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及手段:課件、圖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班級生活快樂多
1.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其實班級也是我們共同的家。每天早上,老師都看著大家背著書包笑瞇瞇地走進校園,是什么讓你們這么高興的來上學呀?
2.學生交流:一起學習、一起游戲......
3.師:你們平時都玩些什么游戲呢?
4.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出示:跳繩、毽子、橡皮筋、沙包?
5.師:好,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玩玩這些游戲吧!挑選幾名學生上臺游戲6.游戲小結:哦,原來是靠集體的力量,集體的力量真是大無窮呀!你們靠團結合作獲得第一,來!老師為你們頒發“團結之星”獎,同學們我們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7.師:在剛才的游戲中,同學們都覺得非??鞓贰3嗽谟螒蛑杏X得快樂外,在咱們班還有哪些事讓你覺得快樂呢?說出來讓我們共同分吧!(板書:在集體中我快樂)
8.師:在集體中能得到這么多的快樂,咱們班可真好!在這個班級中一定也有許多讓你感到溫暖的事吧?。ㄒ龑W生談師生情、同學愛,讓學生感受到
在集體中不僅快樂,而且溫暖)
9.師小結:一個另人快樂的班集體,一個充滿溫暖的班集體,在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中我們一天天長大,(2)班就是我們快樂的家。每天生活在這個快樂的大家庭里,你們覺得幸福嗎?
全班:幸福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唱《幸福拍手歌》吧!
【設計意圖: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因此,課的開始就讓學生回到平時的班級生活中,將他們平時的游戲、學習、同學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真實生活展現在課堂上。使學生體驗到在班級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同學、熱愛老師和熱愛班集體之情】
活動二、團結友愛的同學們
師:集體帶來的快樂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集體給我們的溫暖讓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可是我們的班集體還需要大家為它來爭光彩。
1.師:課前老師了解到咱們班在學校舉行的接力賽跑中,拿到第一是嗎?
真棒!聽說為了這次比賽大家積極準備,說說你們是怎么做的?
2.大家都想為這次比賽盡自己一份力,所以在咱們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第一。在這個爭奪榮譽的過程中,你們又有哪些收獲呢?
3.師: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看來集體活動要多參加。為班級爭榮譽不僅僅表現在獲獎上,在很多小事上我們也能為班級爭榮譽,誰來說說。
4.師:看來為集體爭榮譽是每個同學的愿望,這不學校要開運動會了,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讓我們來看看吧?。ㄩ喿x教材34頁,說說運動會前班上發生了什么事)
5.師:大家對這件事有什么樣的看法?(此時班上出現兩種意見爭執不下)
6.小小辯論會:該不該讓東東參加運動會?
7.師:東東特別想為班級爭榮譽,可惜自己的能力達不到,你們幫他想一想,他還可以為運動會做什么?
8.小結:只要我們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為集體爭光。
9.輕松小游戲:照鏡子(出示一面鏡子)誰愿意來照照,說說自己滿意的地方。
10.剛才兩位同學通過鏡子看到的是自己的外表,其實我們除了外表美外,更重要的是內在美。誰能通過鏡子看到自己的內在美。
11.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引導:那你能為班級做什么呢?
12.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如果大家發揮自己的優點為班級服務,我想一定能為班級爭不少光,添不少彩。(板書:我為班級爭光彩)
第二課時
活動一認識隊徽與校徽
1.課件圖片導入:教師展示少先隊隊徽圖片。(背景音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師:聽到令人熟悉的歌聲,再來看看這張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嗎?(學生回答)
2.誰來說說我們隊徽的圖案是由什么組成的,代表什么意義呢?(學生回答,師補充歸納,資料見附件一)
3.課件出示本校?;請D案。師:大家看看這個圖案像什么?你覺得它又有什么意義呢?(生說一說)
4.小結:隊徽是少先隊員的標志,校徽是我們學校的標志,每當我們看到這些標志時,心中就會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學生對班級的熱愛之情,
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設計班徽的積極性】
活動二我的班徽我設計
1.教師出示上節課師生共同制作的榮譽樹。師:同學們班級就是我們快樂的家,下面我們一起為這個家設計一個班徽,好嗎?(學生回答)
2.師:要想設計好班徽,首先我們就要了解什么是班徽?(學生交流)3.師:班徽的確應該是一種有著特殊含義的圖案。讓我們先來看兩幅班徽設計圖。
(出示教科書第38頁的班徽設計圖)你能說說他們設計的圖案代表了什么意義嗎?(生說一說)
師:那咱們班具有什么特點呢?什么樣的班徽能突出這一特點呢?(學生交流看法)
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歸納班徽設計要求。(板書:體現班風和特點,設計新穎有創意)
5.師小結:剛才我們討論了對班徽的設計要求,下面同學們可以分組進行設計,設計完后要講出自己設計的班徽含義。
(播放輕松背景音樂,學生按要求分組設計,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動手創作的熱情,表達對班集體的熱愛和美好祝愿】
二年級道德與法制教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知道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節日。
2、制作月餅,感受與教師、同伴共慶佳節的快樂,萌發愛教師、同伴的情感。
3、對中秋節有初步的了解,幫助學生了解關于中秋節的相關資料,收集中秋月的詩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知道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節日,了解秋天里的節日和習俗。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知道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節日
教學方法:激學法、補學法、實踐法
學習方法: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及手段:多媒體課件彩泥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3分鐘)
1.出示月餅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你在什么時候吃過他
3.聽音樂《爺爺給我打月餅》,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
揭示課題: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團團圓圓過中秋》
二、授新(23分鐘)
(一)中秋節的來歷
1.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節的傳說,和中秋節的意義
2.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呢?
3.結合14頁圖,了解世界各地人們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二)中秋節,團圓夜
課件出示15頁的插圖,引導學生獨立讀課文
討論:中秋節具有怎樣的意義?
三、總結(2分鐘)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2分鐘)
1.中秋月詩詞大會
月亮是中秋節的標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們賦予相思和團聚的意義,你知道哪些寫月的古詩詞呢?我們來比一比吧
2.制作月餅,開展中秋慶祝活動。
制作月餅,感受與教師,同伴共度佳節的快樂。
3.向父母收集還有哪些秋天的節日。
第二課時
一、導入(2分鐘)
上節課學習了什么?
中秋節是在哪個季節的節日?
這節課我們學習“秋天里還有什么節日”。
二、授新(36分鐘)
(一)誰能說一說你收集到秋天的哪些節日了
1、九月九日重陽節
2、新年
3、元旦
(二)了解重陽節意義及其習俗
1.重陽節又叫敬老節(課件出示16頁下小故事)
2.你們怎么過重陽節
3.出示關于重陽節的詩句,了解重陽節的習俗
(三)少數民族特色節日
1趕秋節
2望果節
你還知道關于秋天的哪些節日?說說看
三、總結(2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