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相近,它們的區別也體現了案例的特點和價值。同樣是對教學情境的描述,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于怎樣選擇,就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和功能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更新教學觀念是這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校的對學生進行“多元智能培養”的理論可以說是走在了新課程改革之前,走入了我們的課堂,它似一股新鮮的活力與新課改相融合,將課改的精髓與目標貫徹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步驟。我也將其滲透到我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以備更好的完成新課程改革賦予教師的職責。
我的基本教學觀念:人類個體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每個個體身上都至少存在著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等七八項智能
,當今社會是個多元化的信息社會,它要求每個人多項智能的全面發展及個性、才能的充分展示。所以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各項智能的發展,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智能。在教學設計中確保給學生提供多樣化和個別化的學習機會和學習途徑,強調智能的情境性,營造豐富的有利于兒童與他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學習環境。這樣可以
1、學生成為自己主動學習的老師;
2、使得學校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術專長和個人特長;
4、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處世能力。
我在本課教學中設立了幾個培養目標:
1、完成對知識的掌握理解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2、多元智能的能力培養
(1)讓學生主動學習,做好充分的預習。
(2)讓學生全面參與,創設身體運動與人際交往智能的培養情境。
授課時間:2003年10月8日
授課地點:安達小學
授課班級:三年四班
教學手段: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課外延伸,想想續寫
教學準備:課下預習,仔細研讀,認真排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學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三)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四)課外延伸,想想續寫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教學回顧: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多元化智能培養”與新課程改革的融合與目標的落實,教學步驟的第一環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使學生的語言智能與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協調發展。“角色演讀,體會感情”更是讓學生個性體驗、理解以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一可以深層次的理解課文的內容與某些關鍵的詞語;另外在各小組的排演過程中相互之間的評價,對角色表演的切磋,可以使學生人際間的交往進一步加強,也可凸現某些表現力強的同學的表演能力。課堂還給學生但老師的主導作用也沒有忽視“巧設疑問,升華感情”,老師的巧設懸疑,又將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收攏,并進一步將思想感情升華到一個層次上來,使課堂環節,環環相扣,螺旋向上。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做到了知情意的高度統一,也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融會貫穿于教學始終。
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2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從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
3.、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三、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談話交流:回顧第二組課文中認識的幾位名人,引出“宋慶齡”。學生自由交流課前所了解到的關于宋慶齡的資料。教師隨機引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并適當補充。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3、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又不能失信于誰?請同學們讀課文。
【設計意圖】導入揭示課題。
二、新授
1、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交流: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又不能失信于誰?
(3)簡單地講一講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慶齡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媽媽都_________,但她堅持____________。她真是個_______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隨機板書:守信用)
【設計意圖】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默讀課文:
(1) 你從哪些語言讀出她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邊讀邊找,作上讀書記號。
(2) 學生交流:(以下是學生可能交流的幾個方面,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指點、引導)
A、“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
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
慶齡很喜歡伯伯家的鴿子,但為了守信用,而放棄去伯伯家的機會。
(教師引導學生讀好兩個感嘆號,讀出宋慶齡對鴿子的喜愛。)
小結:那么漂亮的鴿子等著慶齡去,可為了等小珍,慶齡還是決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諾言的孩子啊!
B、“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是啊,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請同學們說一說,這時小慶齡在想什么?)
C、當父親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時,慶齡連說“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來。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也可隨機采訪“小慶齡”當時的想法。)從哪里讓你體會到了小慶齡的守信用?
D、當母親提出可以回來后再向小珍解釋時,慶齡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如肯定學生的朗讀:看慶齡說得斬釘截鐵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個守信的孩子!)
E、當父母贊同她留下來時,慶齡點點頭,甜甜地笑了。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慶齡此時在想什么?為何笑得那么甜?)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句子理解宋慶齡的可貴品質。
3、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4、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如果請你給這篇課文的題目加一個標點符號,你會加什么符號?
最好能說說理由。(隨機板書標點“!”,感受小慶齡態度的堅決)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齊讀課題,升華主題。
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板書:一諾千金)積累“一諾千金”,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表示誠實守信的詞語或名言。
(如詞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板書:言而有信。
【設計意圖】圍繞內容,深化主題,積累詞匯和名言,使學生知道誠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鞏固練習:
1. 引導發現:回憶這一單元里說的不同的形式:提示語在前的,提示語在中間的,提示語在后面的,提示語沒有的。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所讀的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說說發現了什么?
2.創設情景,讓學生用不同形式來寫一寫人物的對話:
一進教室,張聞就看到地上有支鋼筆,他撿起筆問方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方明搖搖頭說,“ ”
“____________”張聞又舉起鋼筆大聲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提示語的不同形式。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總結歸納,感悟中心。
五、家庭作業:
1、背誦有關誠信的名言。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3、請把你在課外書中或網上查找到的宋慶齡的有關材料,制作成一張小小知識卡片,并試著向身邊的人介紹介紹。
【設計意圖】鞏固深化,積淀積累,提高人文素養。
【板書設計】
8.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等12個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會寫“扇、枚”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1.播放秋天下雨時的情景的課件。
2.激發情感,大家喜歡這秋天的雨嗎?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篇課文,一定會有全新的感受。
3.板書課題:11.秋天的雨。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優美的文字。
2.出示課文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1)翹舌音:扇(shàn)爽(shuǎng) 柿(shì)
(2)后鼻韻母:糧(liáng) 楊(yáng)
3.讓學生說說是如何記這些生字的?
4.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互相正音。
三、質疑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補充說明。
2.讀詞。
四、練習寫生字
1.學習寫生字、交流寫法。
2.練習寫生字。
3.抄寫詞語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