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不知對于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你們了解了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年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范本,歡迎參閱。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一
《夸父追日》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一定很喜歡聽故事吧?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學一個神話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師板書)
2、指名讀,正音。
3、你對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題:夸父追日。
指名讀——-同桌讀——-齊讀
5、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預設:夸父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樣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結果如何?
二、初讀課文
過渡語:
同學們真能干,緊緊抓住追日這個主要內容,提出了3個有價值的問題,就讓我們一起帶著這3個問題,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夸父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寫了他是怎樣追日的?寫夸父追到日沒有,又是課文的哪個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反饋較對
①夸父為什么要追日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評價
②寫夸父怎樣追日的是哪個自然段?(2~4自然段)
學習生字:虞淵渭河翰海大澤
伏下身子向前一拋
咕嘟咕嘟頹然手杖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請3位學生分別朗讀2、3、4自然段,正音。
③齊讀夸父追日的結果,也就是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研讀追日的原因
過渡語:
我們已經知道了寫夸父為什么追日,怎樣追日和結果如何的段落。那么,夸父為什么要追日?具體原因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線劃出最能概括原因的句子。
1、自由讀,找句子
2、指名讀——-小組讀——-齊讀,你讀懂了什么?
3、小結:夸父喜歡光明,喜歡看到神州大地永遠充滿光明。因此,他要去追趕太陽,抓住太陽,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4、指導朗讀。
四、研讀追日的經過
過渡語:
那么夸父是怎樣追日的呢?老師這兒有3個詞語,誰來讀一讀?
1、出示:與日逐走、渴欲得飲、道渴而死。
指名讀——-齊讀
2、這3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詞語,讀讀課文2~4自然段,并且用直線劃出哪些句子能讀懂這個詞語?
3、反饋交流
“與日逐走”
①找句子,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夸父跑得快)
②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像風似的、一眨眼、兩千里)
③指導朗讀。
④簡單說說詞義。
“渴欲得飲”
①找句子,讀句子,說詞義。
②你從哪句話看出夸父很口渴?
③指導朗讀。
“道渴而死”
①找句子,讀句子。
②理解句子:夸父為什么要到大澤去?但他還沒到大澤就……,夸父只能遺憾地……
③讀了這一段話,你有什么感受嗎?
A、遺憾。夸父還沒追到日,就死了。很遺憾!
B、難受、可惜。
C、了不起!夸父為了自己的追求,也為了整個神州大地光明,甘愿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這種執著、這種奉獻和犧牲精神讓我們為之感嘆。(師板書:執著、奉獻、犧牲)
五、課外延伸。
1、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學生續讀)
2、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那個追尋光明的人,當你吃著鮮美的桃子,看著茂密的桃樹林時,你有什么想對夸父說的呢?
六、考考你
“夸父追日”這個神話故事最早出現在《山海經》里,是這樣記載的:“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學了課文之后,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它的含義嗎?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二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將自己感悟到的語氣讀出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3、培養學生思辨能力,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個生字,會寫%個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利用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小動物頭飾。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請同學們讀讀課題———紅蠟燭。隨即指導生字:蠟燭。怎樣記住它們?課件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這個童話講的什么事呢?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請小朋友們借助漢語拼音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1、自主學習。
(1)自己讀文,畫出本課要認的!"個生字,標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反復讀一讀。
2、小組學習。
(1)同桌分自然段輪流讀課文,互相聽、評,注意把課文讀正確。
(2)遇到讀不準的地方,兩人多讀幾遍。
(3)互相當小老師,出示小卡片檢查生字認讀。
3、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個生字及詞語,指名開火車認讀、小組競賽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書,學生間評價。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讀感悟,重點突破。
1、抓住人物語言進行朗讀感悟。
課件出示猴子的話,指導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情感、讀出自己的體會。
(1)自己先試著讀一讀:“危險!危險!不能離它太近,會炸的!”
(2)師生評讀,讀出猴子的心情,并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3)分角色在小組中表演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全班交流評價,要能說出自己為什么這樣說,這樣演。
2、抓住人物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默讀自然段,畫出描寫他們動作的詞語,想想什么意思。
(2)自選一個小動物,讀出它的表現。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讀。
(3)匯報交流,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見解。
指導:
小烏龜:“只好、剛剛、再也不敢”讀出害怕、膽小。
黃鼠狼:“光繞著花炮轉悠,就是不敢去點火。”
野豬:“跑上前去,把那家伙點著了。”感悟野豬非常勇敢。
3、再完整地讀讀這三個自然段,看看插圖,想想別的小動物的動作、表情,注意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整體感悟。
完整地讀讀課文,這個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你最喜歡哪個動物呢?
(四)拓展實踐,訓練想象。
想一想:當大家知道原來是一枝蠟燭后,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演一演:課下在小組中合作表演,比一比,誰的想象最有新意?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表演上節課的續編故事,評選表演小組,想象個人。
2、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生詞。
(二)學習生字。
1、自主識字:自學會寫字,讀準字音,觀察字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2、討論交流記字方法。
(1)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知識,根據字的形義特點記字。
同學們可以用舊字加、換偏旁的辦法記;也可以根據字的形義特點記;還可以創造自己的方法。
(2)生字找朋友游戲。把字的部件和偏旁拆開,發放到小朋友的手中,聽到這個字的讀音后,這兩個小朋友立即組成相應的生字。
3、詞語拓展積累。
(1)找出課文中的詞語
(2)拓展生活中常用的詞語(展開小組競賽)
(3)積累我喜歡的詞語:
(三)指導書寫。
1、觀察本課的生字,按照不同結構特點,給它們排排隊。
2、分別觀察這些字在田格中的位置,你覺得哪個字、哪一筆不容易寫好?
重點指導:爬。注意左邊的捺要托住右邊的“巴”。
教師再次提示:寫好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寫字姿勢。
(四)學生試寫字頭,教師巡視指導。
個別輔導與生生評價結合。
(五)《紅蠟燭》多有意思啊,給爸爸媽媽講一講。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三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自己感悟到的語氣讀出來,培養朗讀能力。
3、練習講童話故事,學習編童話故事。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詞,學習編童話故事。
教學方法:
游戲法、競賽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這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童話故事,同學們喜歡學習這樣的課文嗎?
那我們今天繼續學習27課《紅蠟燭》。
2、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指導讀準字音,學生評價。
3、畫出生字詞,同桌互相學習,組詞、說話。
4、小老師上臺教讀生字,擴詞。教師正音。
5、教師帶讀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三、送生字寶寶回家,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齊讀生字、指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
2、游戲鞏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戲、找朋友游戲。
3、學習詞語庫:
(1)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理解詞義。重點指導“小心翼翼”、“你推我搡”。
(3)在這一課里你還積累了哪些好詞?
二、精讀、品讀課文。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學生評價,教師正音。
2、品讀課文。
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發表見解,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利用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指導學生的朗讀。如寫烏龜和黃鼠狼的表情和動作的句子,教師要抓住他們的動作特征,進行朗讀感悟。
第三課時
一、分角色表演課文。
二、講講《紅蠟燭》的故事。
三、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一字開花”游戲。
3、仔細觀察生字,發現生字書寫的特點。
注意指導:火字旁的書寫以及“處”的書寫。
4、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寫。
5、進行組詞練習。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四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勇于實踐,從實踐中去弄清事實真相。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自己感悟到的語氣讀出來,培養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自己感悟到的語氣讀出來,培養朗讀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掛圖、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二、學習課文。
1、自主學習。
①自己讀文,標出自然段。
②借助拼音讀課文,反復讀句子。
2、小組學習。
同桌分段讀課文,互相聽、評,把課文讀正確。
3、反饋練習。
①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學生評價,教師正音。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讀感悟,重點突破。
1、抓住人物語言進行朗讀感悟。
①自己先試著讀:“危險!危險!不能離它太近,會炸的!”
②師生評讀,讀出猴子的心情,并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2、抓住人物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①自己默讀5、6、7自然段,畫出描寫他們動作的詞語,想想什么意思。
②自選一個小動物,讀表現。
③匯報交流,讀出感受,說見解。
指導:
小烏龜:“只好、剛剛、再也不敢”讀出害怕、膽小。
黃鼠狼:“光繞著花炮轉悠,就是不敢去點火。”也很害怕、膽小。
野豬:“跑上前去,把那家伙點著了。”感悟野豬非常勇敢。
④再完整地讀讀這三個自然段,看看課文掛圖,想想別的小動物的動作、表情,讀感受。
四、整體感悟。
完整地讀讀課文,這個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五、分角色表演課文。
學生們戴著動物頭飾,把課文演繹出來。
六、拓展實踐,訓練想象。
想一想:當大家知道原來是一支紅蠟燭后,他們會說什么?
七、總結。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五
《王二小》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二小是為了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光榮犧牲的小英雄。教育學生熱愛小英雄,學習小英雄。
教學重點
重點是通過課文學習,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
難點是有些詞語學生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掛圖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第8課《小八路》講的是一個勇敢的、愛學習的小八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講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課文。(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什么是兒童團嗎老師告訴你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建立的少年兒童的組織,叫兒童團。參加兒童團的孩子叫兒童團員。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學生注意“王”的韻母是后鼻音。“常”的聲母是翹舌音,韻母是后鼻音。“軍”、“前”、“面”三個字的韻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和指導長句子的停頓。
四、教師范讀(或放朗讀課文的錄音)
討論: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體上說正確就行。)
五、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提問:王二小正在干什么(板書:放牛、放哨),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兩件事同時做,書上用了什么詞把它們連起來(用“一邊……一邊……”連起來。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兩件事同時做。這么做不耽誤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護,幫助八路軍放哨,監視敵情。)
4、指導朗讀。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要讀出贊揚的語氣。
5、輕聲自由讀第2自然段。
討論:敵人為什么叫王二小帶路(敵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敵人以為王二小是個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給八路軍放哨。結合學生看過的影視片,理解“掃蕩”。
6、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
7、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第3、4自然段。著重提示理解如下幾個問題。
(1)哪個詞語最能體現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精神(“順從”是聽從的意思。“裝著順從”是假裝聽從。這是為了讓敵人想念他。這樣就能把敵人帶進八路軍埋伏圈,然后消滅掉。)
(2)“埋伏圈”是指周圍有八路邊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說明周圍都是八路軍,敵人被包圍了。
(3)為什么稱王二小是小英雄(他為了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而光榮犧牲了,所以稱他是小英雄。)
8、指導朗讀。
“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加點的詞要重讀。要表現出王二小暗中喜悅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要讀得低沉,表達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齊讀第5自然段,要讀出八路軍取得戰斗勝利喜悅的心情。
六、朗讀全文(齊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2、指名朗讀課文。
3、指名說一說王二小是怎樣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的。
二、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樣”、“響”的字形。重點指導識記以下幾個字。
員:下半部不是“見”,最后一筆是點。
路:左面是足字旁,右面上邊是折文兒,不是反文兒。
軍:上面是禿寶蓋兒,不是寶蓋兒。
2、課后練習第2題。
先讀生字,用筆描寫后,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王:三橫要平行,長短不同,第三橫最長。
前: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些。左下的“月”第一筆是豎。
響:左窄右寬,左邊的“口”處于中間偏上部位。
三、朗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課堂練習
課后練習第3題。
先指名讀一讀詞,“長長”與“常常”,都讀chángcháng,但是它們的意思不同。“長長”是很長的意思。“常常”是經常的意思。
學生自由讀句子后口頭填空。第1、2句填“常常”,第3句填“長長”。
啟發學生用這兩個詞說句子,如“媽媽的頭發長長的。”“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走進烈士陵園。”“教師常常表揚我。”“夏天常常下大雨”等。
五、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然后齊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