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
學習語文可以培養(yǎng)人的想像力。沒有想像就沒有科學的今天,沒有想像就談不上發(fā)明創(chuàng)造。想像力的高低對于提高寫作能力、學習數學等其他學科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學習語文正是發(fā)展想像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通過本文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各種電視機的特點和功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2、懂得說明文分類說明的特點,體會數據對說明事物特點的作用。
3、進一步理解“總起——分述——總結”的結構形式。
4、了解第6節(jié)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5、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特殊”、“智慧”、“隨心所欲”等詞語。并能用“特殊”、“智慧”造句。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了解各種電視機的特點和功能。體會數據,舉例等對說明事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用示課題
1、板書:日新月異
“日新月異”什么意思?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發(fā)展很快。
2、板書:日新月異的電視機。
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種電視機?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字連詞。
(2)說說“乖”的部首。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4)討論思考題。
板書:大屏幕、微型、多屏幕、遙控、電腦
三、初讀課文,理清結構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分段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找出解釋課題的句子。
3、思考:作者通過什么方法說明“電視機的發(fā)展速度快得驚人”?
4、課文中的第2~6節(jié)是圍繞第1節(jié)中哪一句話寫的?
5、齊讀第一段。
6、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組詞。
熒( ) 健( ) 鈕( )
營( ) 鍵( ) 扭( )
2、給多音字組詞。
調tiao( ) 屏ping( ) 系xi( ) 稱chen ( )
dua0( ) bing( ) ji( ) cheng( )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
2、思考:這段中介紹了電視機家族中的哪幾個成員?
3、默讀第2節(jié)。
(1)用直線劃出大屏幕電視機的特點,用曲線劃出大屏幕電視機的功能。
(2)引讀第2節(jié)。
(3)完成課后表格。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紹大屏幕電視機的?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主要運用數據進行說明。)
(5)小結學習方法。(一、默讀,二、劃句,三、填表,四、體會。)
4、用學習第2節(jié)的方法,學習第3-5小節(jié)。
5、默讀第6節(jié)。
(1)這節(jié)有幾句話?可分幾層?
三層,第1句第1層,第2-5句第二層,第6句第三層。
(2)師生配合讀。
師讀第1句。生讀第2-5句。
(3)問:第1句與第2-5句什么關系?(先概括后具體。)
(4)四小組分別讀第2-5句,集4讀第6句。
(5)問:第2-5句與第6句什么關系?第2-5句之間什么關系?(第2-5句與第6句因果關系,第2-5句之間并列關系。)
(6)完成課后表格。
6.齊讀第二大段。
小結:這一段分別介紹了大屏幕電視機、微型電視機、多屏幕電視機、遙控電視機的特點、功能。在介紹過程中,作者運用數據、舉例等方法加以說明,將被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了、形象化了。
三、學習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討論:這一段對全文起了什么作用?(起總起全文的作用。)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電視機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3、造句。
特殊——
智慧——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會認“炫垢”等7個生字及其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讀到寫,學會描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雨過天晴。空氣清新,正是我們出去走走的好時候,你有這樣的經歷嗎?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2、中國現代詩人戴望舒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潤過涼爽溫柔炫耀塵垢膽怯綻透飾彩曝著陽光涉過赤腳涉過圓暈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
(3)指名朗讀,糾正。
3.指名讀,想一想,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呢?(雨過天晴的時候,風景很美,告訴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詞析句,欣賞美景
1.輕輕讀一讀全詩,想想詩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把這些景物圈起來。(教師板書)
預設: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
2.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還有鳳蝶兒,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請默讀詩歌,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樣景物?為什么?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1)默讀,寫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涼爽又溫柔
師:走在這樣涼爽而又溫柔的小路上,呼吸著野外的新鮮空氣,孩子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小草:新綠
師:小草兒已沒有了往日的塵垢,這時候看起來是這樣的生機勃勃,聽一聽,小草在說些什么呢?
小白菊:不再膽怯,試試寒,試試暖,一瓣瓣地綻透
理解“綻透”(看圖片)
鳳蝶兒:自在閑游(看圖片)指導朗讀
小練筆: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游。
瞧,
有的落在嬌艷的花朵上,
在和花兒說著悄悄話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讀詩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這些景物,你覺得還會有什么呢?(小螞蚱、小螞蟻、小花、小鳥、蝴蝶……)
你會學著詩歌的樣子,也來當一回小詩人吧。
師:勤勞可愛的小螞蟻,
在泥路上來回穿梭,
親昵地擁抱著,
快樂地問候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孩子們,你們的想象豐富極了,你們用最純真的心靈寫著屬于自己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到小徑中去走走吧。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隨著詩人戴望舒去欣賞了大自然,我們也用自己的想象讓大自然更豐富起來,這個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們也來寫一首《在天晴了時候》,然后在周末懷著快樂心情出發(fā)吧!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字,會認7個字,正確讀寫“理所當然、蘊藏、辛勤”等詞。
2.默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潛心默讀,邊讀邊想的習慣。
3.通過閱讀,初步形成對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為貧窮村民著想,為窮人謀利益的品格,學習她從小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難點】
1.讀課文,體會蟬德拉只要大米作為獎賞和村民對她的選擇感到傷心的原因。
2.通過閱讀,初步形成對小姑娘的印象。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
教師:字、詞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
2.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頭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印度的王公有許多的大米,圍繞大米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生詞。
2.指導難寫、易錯的漢字。
3.讀通課文。
三、感知課文
1.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讀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1---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能表現蟬德拉個性愛好特點和思想特點的語句,想一想她的個性愛好特點與下文有什么聯(lián)系?她具有怎樣的思想,這種思想與后面的故事有什么關系?
2.學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內容在小組內作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
3.班級交流,回答問題,開展言語實踐訓練。
(1) 蟬德拉有什么個性愛好?你從哪些語句中知道的?聯(lián)系下文想想,這一個性愛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計算辦法有什么聯(lián)系?
(2) “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憤怒和不平”表現出蟬德拉怎樣的思想和感情?
4.指導朗讀。
(1) 對應朗讀相關語段:引導學生把“蟬德拉喜歡大象,也喜歡數字……”與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許……直到最后一個方格為止。
(2) 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連讀,評讀等形式,有感情地讀好“這一切令蟬德拉十分憤怒和不平”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
1.自讀,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說說獸醫(yī)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3.蟬德拉是怎么給大象看病的?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五、學習課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1.自讀自悟,思考蟬德拉為什么不要珍貴漂亮的珠寶作獎賞,而要求用大米作獎賞?先默讀畫出表明蟬德拉要大米作獎賞的原因的句子,思考這些句子表達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發(fā)現與同桌或小組的同學交流。注意讀好表示原因的重點句子。
2. 學生“把她注意上那個棋盤”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許…… 直到最后一個方格為止。”接連著自由讀讀,想想蟬德拉用什么方法計量獎賞的大米?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然后開展小組討論:你覺得這種計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3.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想想為什么村民對蟬德拉的選擇感到傷心?你認為蟬德拉的選擇對不對?為什么?在指名答問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和說明問題,注意組織評議。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體會蟬德拉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4
設計理念:
透過達麗瑪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是本課設計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走進達麗瑪的內心世界,深刻感受達麗瑪的情感變化。
2、理解“春天的雨點”的深層涵義。
3、感受教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愛。
教學重點:
結合故事情節(jié)的首尾照應,引發(fā)對達麗瑪情感變化的探究。
教學難點:
深入文本,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閱讀與想象中進行探究。
2、抓住重點句子,在朗讀、討論、感悟中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3、感受老師對學生的愛如春雨滋潤,感受草原的將來充滿希望。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是散文式的記敘文,其較長的篇幅和散文式的句子給學生增加了朗讀的難度。因此,課堂上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把課文讀通。有些句子含義較深(例如:她的心正和春風一起,游蕩在大草原上)以讀和積累為本,不一定給學生挖深挖透。課文最后一段與課題呼應,是理解的難點,學生不一定能夠理解到位,但是只要有所感悟就行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的基礎上抓住女孩和老師的言行進行朗讀、討論、感悟。本課有許多比喻句和好句子,讓學生記下來。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準備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以及春天草原景色圖片、背景、文中插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和希望的季節(jié),而春天的雨絲,灑向大地 ,潤澤萬物,有時也灑在人的心田!使人感到溫暖、幸福。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春天的雨點》。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回顧、復習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想想課文講述了哪幾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誰是主要人物? 教師相機板書。同學們,有句話叫做“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節(jié)課,咱們要透過達麗瑪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內心世界。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里,達麗瑪的眼睛看到了什么?請四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找出這些句子把它劃出來。
課件出示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
2、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fā)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3、補完課,達麗瑪才看見窗外飄灑著細細的春雨。
4、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fā)干的嘴唇。
5、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三、探究
這五句話中只有一句話寫了達麗瑪的內心世界,哪一句?另外四句都沒有寫達麗瑪的內心世界。
課件出示: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心想:……
3、補完課,達麗瑪才看見窗外飄灑著細細的春雨,心想:……
4、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fā)干的嘴唇,心想:……
5、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心想:……
老師在這四句話后面都加上“心想”二字,達麗瑪的每一次“心想”都想了些什么呢?要揭開達麗瑪的內心世界,咱們就必須認真地深讀課文。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
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處“心想”,將達麗瑪的心里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直接寫在課本上,作為你的讀書筆記。
四、交流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心想:……
參考:
春天多美啊,要是能騎上駿馬馳騁在大草原上,那該有多好啊!
2、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fā)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叫“發(fā)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請你用表示決心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達麗瑪為何要發(fā)誓?(知道自己錯了;老師沒有嚴厲地批評她,而是耐心地給她補課)
3、補完課,達麗瑪才看見窗外飄灑著細細的春雨,心想:……
參考:
呀!怎么下雨了?
可看出達麗瑪的專心致志。
4、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fā)干的嘴唇,心想:……
參考:
老師,是我不好,讓您費心了,對不起!
老師,您辛苦了,以后上課我一定會專心聽講的。
老師,謝謝您,喝口水再講吧!
可看出烏老師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
指導朗讀對話
“老師,下雨了!”
“你沒看見閃電嗎?沒聽見雷聲嗎?”
達麗瑪搖搖頭。
“你什么都沒聽見?”
“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5、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心想:……
參考:
老師,謝謝您的關心!您真是一位好老師!
老師,進屋坐坐吧,喝口水再走。
老師,請走好。
老師,相信我,我以后一定會認真學習的。
6、教師總結:烏罕娜是個多么好的老師啊,她不顧疲勞,在別人都回家的時候認真為學生補課,講啊講啊,達麗瑪聽出來了——生:老師的嗓子沙啞了。師:達麗瑪看到了——生:老師的嘴唇發(fā)干了。達麗瑪望著老師善良的面容,認真的表情,心中暗暗發(fā)誓:生齊讀:再也不能在課堂上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都印在了心里……達麗瑪被老師感動了,當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達麗瑪望著老師的身影消融在綠蒙蒙的的原野里,再一次感動了。
7、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用一句話來贊揚你心目中的烏罕娜老師嗎?
參考:烏罕娜老師您真是一個熱愛學生、認真負責的好老師。
五、解題
1、同學們,課文以“春天的雨點”為題,僅僅是因為這一天下著細細的春雨嗎?(不是)達麗瑪看到“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fā)勃勃生機”心里還想到了什么?(口頭交流)
參考:
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就像這春天的雨點滋潤著“我”(學生、孩子們)的心田。
孩子們就像這草原上的草在老師的關愛中茁壯成長。
草原的將來充滿希望,草原的將來一定會繁榮昌盛,草原人民的生活必將美滿幸福。
2、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話的? 指導朗讀最后兩句話。
3、教師總結后,學生滿懷深情地朗讀全文。
六、課外拓展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用詩用詞用文用畫在贊美著老師,他們把老師比作春蠶、紅燭、園丁……今天,課文又將老師比作春天的雨點。
課后請同學們去搜集贊頌老師的話。
板書設計:
春天的雨點
烏罕娜 發(fā)現 補課 護送 激動
師生情
達麗瑪 溜號 專心 感激 送傘
魯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8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讀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寫的景物與老漁翁垂釣的經過。
4、理解古詩內容。對古詩能熟讀成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充分朗讀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詩意,再來學習古詩,以讀促講,做到水到渠成 。詩文對照,感受詩歌的精煉與絕妙。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的美景,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教學重點:
學習1、2自然段,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 的情景。
教學難點:
讀文品境,體會1、2自然段描寫的意境:體會古詩語言凝練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生詞、課文1、2自然段、古詩、音樂《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題入手,解題質疑:
1、師板書“紀曉嵐”:知道紀曉嵐嗎?
師介紹人物資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寵臣,才華橫溢……)
2、師:有關他的故事民間流傳了許多,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其中之一。
師補充課題:“吟詩”。
3、指生讀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紀曉嵐做詩,不是念詩、誦詩)
4、讀出題意。指讀、齊讀。
5、讀了課題,還想知道什么?
預設:什么詩?在哪里發(fā)生的?什么時候?和誰一起?為什么要吟詩?怎么吟詩?吟得怎么樣?
6、師相機歸納板書: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7、小結: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幫我們很好的了解課文內容。翻書,讓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答疑解惑:
1、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
生讀書。
2、讀詞。(課件1)
紀曉嵐 光芒 乾隆皇帝 江畔
老漁翁 垂釣 重復 一遍
悠然 一篙一櫓 嵌入 沉靜
(注意讀音:畔、翁、沉、嵌,反復讀)
3、開火車讀課文段落。
師評:聲音洪亮、字音準確、句子通順……
4、解疑:這六要素你解決了哪幾個?生說,互相補充。
5、師教方法:把他們連起來說就是主要內容。指生說。
6、師教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事情的主要內容。
三、以讀促講,感受詩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覺得有詩意呢?(師板:詩意)
2、練讀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這些景物構成的畫面。哪些景物給你印象深刻?把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
3、生說江畔的景物。
(師板:落日、波浪、蘆花、水鴨、鐘聲)
4、把你喜歡的句子會說的說一說,想讀的讀一讀。
5、指生讀。
師引導:
問:“紅紅的落日,灑下金色的光芒。”為什么重讀“紅紅”、“金色”?
評:抓重點詞語想象畫面,再把感受讀出來。真是好方法。
評: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亮麗的色彩;從你的朗讀中聽感受到了活潑的動態(tài);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蘆花翻滾的壯觀;從你的朗讀中看到一群水鴨在夕陽的余暉下慢慢地游不見了……
6、師小結:亮麗的色彩,活潑的動態(tài),在古廟的鐘聲里構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圖。難怪乾隆皇帝會覺得有詩意。指讀,齊讀。(課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漁翁正獨覽這一江美景,靜靜地垂釣呢!(師板:老漁翁垂釣)
把描寫老漁翁的句子勾畫下來,再讀一讀, 邊讀邊想象畫面。
2、生練讀,指讀。看誰腦海中想象的畫面更生動更豐富。
3、指兩生分讀老漁翁釣到魚前的部分和釣到魚時的部分。
要求:要讀出老漁翁的變化。(課件3:第二自然段)
聽出了什么變化?(老漁翁動作的變化,老漁翁心情的變化)
4、師評:通過輕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漁翁由靜到動,由平靜到愉悅的變化讀了出來。
5、指生富于變化的讀一讀。男女生分讀。
6、可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漁翁嗎?為什么最后要寫水鳥呢?
7、小結:老漁翁置身于夕陽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釣魚,這情景真是富有詩意呀!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這優(yōu)美的意境吧!配樂朗讀1、2自然段。
四、詩文對照,體會精妙:
1、過渡:看了這樣的情景,難怪乾隆皇帝想聽紀曉嵐吟詩,也難怪紀曉嵐會吟出這么美妙的詩句。(課件4:古詩《秋江獨釣》)
2、指生讀古詩。
3、這首詩有什么特點?(七言絕句,嵌入十個一)
4、你能把它讀準確嗎?指讀,要求:能讀出詩意來嗎?能讀出老漁翁的變化來嗎?
5、將景色與詩句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詩中所寫的呀?與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饋:文中哪些景象被聰明的紀曉嵐寫入詩中的呢?生說。(分別讀句子,或是說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獨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誰?(老漁翁)
“占”呢?(占領、占據……)再點撥:聯(lián)系1、2自然段,他獨覽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釣魚,這可真是一種——“享受”啊!
9、 理解第四行詩。對應了哪部分內容?(1、2兩個自然段)
10、小結:紀曉嵐僅僅用了28個字,可謂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淵博學識的沉淀與迸發(fā)。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用優(yōu)美的朗讀把詩中的意境表現出來吧!
11、配樂齊讀。(課件5:音樂《春江花月夜》)
五、小結所學,鋪墊下文:
紀曉嵐不愧為一代文學泰斗,真是才華橫溢,機智過人啊!乾隆皇帝對他和他的詩作出了怎樣的評價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六、自設練習,鞏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練習我設計”的時間:
你打算針對這首古詩和1、2兩個自然段設計哪些精彩的作業(yè)呢?
預設:
1、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意境,寫下來或畫下來。
2、背誦古詩并默寫。
3、針對第一自然段填空。
4、問答題:明明有鐘聲,為何還顯得沉靜?
5、問答題:明明寫老漁翁,為何還要寫水鳥?
七、板書設計:
22紀曉嵐吟詩
詩 落日 波浪 蘆花 水鴨 鐘聲 時間 地點 人物
意 老漁翁垂釣 起因 經過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