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全冊表格式教案
教案是教師課后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依據。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全冊表格式教案,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全冊表格式教案1:記金華的雙龍洞
第一課時
一、揭題
把你了解到的有關金華雙龍洞的情況介紹一下,教師瀏覽網頁綜合介紹。
二、整體感知
課文是怎么寫的呢?自讀課文,讀準,讀通,遇到難以理解的詞句或聯系上下文解決,或請教同桌、教師。教師巡視,發現普遍性的問題及時講解。
說說課文都寫了什么?(游了哪些地方,怎樣的景致、當時的心情等)
三、探究閱讀,理清脈絡
1、課文哪些語句提示了游覽順序,讀讀畫畫,并畫出游覽示意圖:
個人準備,然后小組討論,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新疑問在小組中提出,互相討論。此時教師巡視各組,適當加以點撥。選定一組的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參觀路線圖,并做介紹。
2、根據討論,梳理課文:
可以把整個過程分為“路上見聞”“外洞”“通過孔隙”“內洞”四個部分。
3、分別請各小組輪讀各段,注意正音,同時對一些難解詞進行釋義。如:盆栽、突兀、森郁、蜿蜒、石鐘乳等詞語。
4、作業練習,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
圍繞“在游覽過程中,作者怎樣把看到的景致、內心的感受寫出來的”這一問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品析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體驗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通過琢磨怎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然而然地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情感。
1、第一部分的學習,教師引路:
“路上見聞”一段,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你怎么把它讀出來?(抓住描寫油桐、映山紅、溪流等景物的句子來體會)
指導朗讀,試著默記或背誦這些語句。
2、第二部分的學習,學生自學,然后交流。
(體會如何寫出外洞的“高”“大”)
3、第三、四部分的學習,同桌合作體會:
這兩部分是重點,可引導圍繞以下幾是探究學習:
⑴ 作者怎樣寫出“孔隙”中擠壓的感覺?
⑵ 課文怎樣表達內洞的寬大?
⑶ 描寫石鐘乳、石筍就兩句話,卻寫出了這些巖石的形狀變化多端以及觀賞的樂趣。
相互商定各選一部分,按“讀讀、說說、背背”三步與同桌交流,聽方需做出評價、提出疑問。雙方相持不下時可請教老師。
二、知識內化
分學習小組,任選其中的一部分做為自己的導游講解內容。(可以結合板書示意圖做導游講解)
在四人學習小組充分練習講解的基礎上,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小組其他成員幫助他(她)進一步完善導游講解詞,可以增添課外了解、搜集的資料。接下來全班同學組成“金華雙龍洞旅游參觀團”,各組代表到講臺前擔任一次導游。全班同學進行評論,總結經驗,改正不足之處。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全冊表格式教案2: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學習目標
①認識8個生字。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從中受到啟示,增強環保意識。
③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課前準備
①教師準備關于黃河及黃上高原的課件。設計形象介紹“流域、河道、懸河、河段、河床”的課件。
②教師準備小黑板,上面寫有“資料袋”內容。
③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隨心所欲、數管齊下”等詞語。
A案
●激情導入,扣題質疑
①播放課件:江水濤濤、奔騰不息的黃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黃河流域;暴雨頻頻、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
(音樂──由舒緩到嚴肅、高亢)
●觀看了這段關于黃河的片子,你最想說什么?
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大家讀了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呢?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提出的重點問題;黃河發生了什么變化?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治理黃河呢?課文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④指導方法: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重點問題來閱讀課文,解決疑問。
●讀思結合,圈點勾畫
①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讀順,并認讀生字詞。教師適當檢查。
②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默讀、輕聲讀、跳讀),邊讀邊思考問題,在書中圈點勾畫,還可以在語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師巡回指導,表揚善于學習的同學,耐心輔導學習吃力的學生。
③選擇自己樂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由學生或小組代表自主向全班匯報讀懂的問題,教師引導全班同學針對重點問題充分發表意見,抓住重點語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當交流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時,可引導學生采用對比的方式感悟黃河由“搖籃”變成“禍河”,適時出示課件,形象介紹什么是“流域、河道、懸河、河段、河床”,抓住數字體會黃河之“禍”,感受黃河之禍的嚴重性,談出憂患之情。
當交流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時,可采用圖示的方法,引導重點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社會原因。

當討論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時,對緊扣“數管齊下”歸納要點,適當補充有關黃河治理的情況。
●聯系“資料袋”,暢敘感受
讀讀課文及課后“資料袋”,以一分鐘即興演講的方式暢談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鼓勵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狀況暢談感受。
●小結學法,延伸拓展
①學生小結學習方法與收獲。如學習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閱讀的。
③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為治理黃河出出主意,在“展示臺”進行交流。地處黃土高原地區的師生,可結合本文的學習和國家、地方的有關政策、措施(如“退耕還林”“計劃生育”、為治黃移民等),開展向家長、親友、鄰居進行宣傳的課外實踐活動。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全冊表格式教案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教學目標】
1、能在讀中理解詩的大意,體會詩表達的感情,激發對戰爭的憎恨和愛好和平的情感。
2、品析詩,提高對語言文字的鑒賞力。
3、有感情的朗讀,提高朗讀能力和技巧。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餓事例與圖片,特別是兒童方面的了。
2、真情表達:
聽了這些事例,看了這些畫面,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3、播放大海,沙漠,草地課件畫面,教師配以情景描述:
大家看,蔚藍色的大海,寬廣的沙漠,綠瑩瑩的草地,快樂的學堂……世界本來多么美好,充滿著祥和。但是一聲聲的轟炸,使這美好的一切化為烏有,我們美麗的家園遭到破壞,多少兒童喪失生命……“停止戰爭,我們要和平”這是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心愿,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正是一位和平愛好者的真情呼喚。
二、學文
1、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反復讀,讀到有所感悟,比比看誰感悟多,提出要求:可感悟詩意,詩情,字、詞、句的品析。
3、交流感悟:
⑴ 先在小組內感悟,然后全班交流。
⑵ 交流時根據學生匯報,隨機點撥,引導其他學生也感悟同一方面內容。
4、感情朗讀:
⑴ 自己根據感悟,品析內容,放開讀一讀。
⑵ 展示,在班上讀一讀。
⑶ 評,評那里讀的好,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建議。
⑷ 自由讀,可同桌結合,可小組在一起讀。
⑸ 齊讀。
三、總結
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肯定學習成果,激發讀書熱情,鼓勵閱讀。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共5個小節,作者抓住自然界人們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將其原有的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加以對比,說出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維護和平,制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