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統編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每一個四年級語文老師都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四年級語文老師都要知道如何寫四年級語文教案,它能夠讓老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統編”,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統編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
3、理解和掌握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4、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及體會教教師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字詞卡片、搜集贊美教師的名言。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在教師節之際,您想對培養、教育過自己的老師說些什么?板書課題:1、老師,您好!
2、是啊,老師向孩子們傳授知識,她的諄諄教誨喚起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對未來的憧憬;孩子們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長,他們對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師生情,這是人世間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飽含深情的詩歌。
二、初讀全詩
1、教師范讀: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同學們仔細聽,想想應該怎樣讀。
2、學生自讀:同學們親自去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3、指名分節朗讀全詩,學生點評,展開賽讀,適時正音:
4、認讀生詞,認準字形:讀準字詞是讀好課文的基礎
(1)哪位同學自告奮勇來讀一下今天的新詞?(出示小黑板)指名讀,正音,齊讀
(2)老師要強調字形了,會最先強調哪個呢,聰明的猜猜看?好的,讓我們用放大鏡把它放大一下: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說筆順
5、齊讀全詩:字詞讀準了,詩肯定會讀得更好了,讓老師來聽一下!老師在傾聽你們每一個人的聲音!
6、再讀全詩,想想這首詩共有幾句,寫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細讀第一小節(1-5句)
1、指名讀:下面老師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誰來表現?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師的事業多么崇高!
追問:“崇高”是什么意思?(尚,崇敬)
3、過渡:你是從那里體會出教師事業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a.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個有成就的人都離不開學校教育和教師的培養,所有人的成長都包含了教師的辛勞)
b.比較句子:讀一讀,體會哪種說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個…不…古今中外,每個…都…(前一語氣強烈,強調教師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涵著教師的辛勞!
說說意思。(創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創造的人是由老師培養的)
5、指導朗讀這三句
6、過渡: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社會的進步同樣離不開老師,于是詩人送老師這樣一句話。
7、出示: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
(1)指名讀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現實,理想分別指什么?
(2)指導理解句意
8、學了這幾句詩,同學們有什么話要對老師說嗎?詩人又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老師,您好!)
(1)齊讀,體會對老師的無限感激
(2)哪個詞語最能突出學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老師,您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來的?
(3)再讀:讓老師再感受一下你們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讀第一節
四、作業: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2、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
1.自由讀課文第一節,思考:第一節哪一句集中贊美了教師的事業?(啊,教師的事業多么崇高!)
2.默讀課文,思考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教師事業的崇高?按順序從前往后找。
3.討論歸納。(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橋)指導理解:
A.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結合課文插圖想想,老師是鋪路.架橋的嗎?
B.小結: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是靠老師通過傳播知識,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實現的,教師的事業連接了過去和未來,所以老師起著鋪路.架橋的作用。
C.指導朗讀這兩句。
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苦!
指導理解:
A.這里:“哪個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個人)
“哪一項”是指多少項?(所有的.每一項)把這兩句話換成肯定的說法,怎么說?這樣一改更能突出教師的辛勞
B.舉例說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師的培養下成才的。如--------)
C.指導朗讀這兩句。
4.引讀:教師的事業這么崇高,對社會的貢獻這么大,我們對教師有什么樣的感情呢?(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尊敬、熱愛)
齊讀第一節最后一句。(每當看到-------老師您好!)
A.指導理解:這句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對老師的感情強烈?
(“涌起——這種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強烈)
B.指導朗讀這一句。
C.指導朗讀第一句。
四.學習課文第二節,自由讀.指名讀,要有感情的讀,找出一些優美的句子。
1.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思考這一節又是哪句話贊美了教師的事業?
(啊!教師的事業多么美好!)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節哪幾句話具體寫出教師事業是美好的?按順序從前到后找。
3.討論歸納。
(1)第一句(用真理-------心靈閃耀)
指導理解:
A.釋詞:春暉(春天是溫暖的陽光)朝霞(早晨太陽出升的云霞)
B.師講解:教師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靈。所以說教師的事業多么美好!
(2)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
指導理解:
A.這兩句把教師的事業比喻成什么?(春蠶編織絲線;甘露灑向新苗)
B.“筆尖飛舞”指的是什么?(教師粉筆書寫,鋼筆備課批改作業)“笑語盈盈”是什么意思?(老師講課的話語,對我們諄諄教導,語重心長,苦口婆心)
C.指導朗讀。
4.引讀:教師的事業是美好的,更是辛勞的,我們除了要贊美老師還應該對老師有什么感情?
齊讀這節的最后一句(每當看到---------教師,您好!)釋詞:“衷心”(發自內心地)
5.指導感情朗讀第二節。
四.聽錄音,欣賞;邊準備齊背課文
自由練讀指名背齊背
五、作業設計:
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浸透(jīnjìn)塑造(sùsuò)
衷心(zhōngzōng)編織(bīnbiān)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蘊含()崇高()閃耀()
祝愿()塑造()波濤()
3、寫出下列詞語意思相反的詞。
蘊含()崇高()閃耀()
祝愿()塑造()波濤()
4、小練筆:《老師,我想對您說》
讀題明要求。出示要求:可以用各種形式,敘說自己想說的話。
導情入境: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在我們和老師之間同樣也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親愛的老師說說來自心底的話語。
板書設計:
哪一個不浸透每當…就…崇高
1、老師,您好!哪一個不蘊含每當…就…涌起
教師的事業美好
工作辛苦感激之情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統編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神奇。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作業設計、安排:課內做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填空。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起興趣。
1、關于火燒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2、開火車讀課文。
3、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燒云寫得很美,找出來讀讀看。
三、精讀,積累語言。
(一)學習課文第3小節
1、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美在什么地方?
2、讀第3小節,圈出表示顏色的詞。
3、看了這么多,這么美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
4、既然顏色這么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5、這么多描寫顏色的詞,你已經把它記住了嗎?
(二)我們再來看4、5、6小節,它們是寫火燒云的什么呢?(板書)。
1、分組自學4、5、6節,要求:a、你認為哪一節寫得好,為什么?b、你能把它讀好嗎?
2、交流,小組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3、這么多的形狀,你想用哪個詞來概括?
4、這三小節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云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云寫活了,下面教師要讓大家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想,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
5、學生看圖想象。(先自己說,再小組說,最后比賽誰想得妙。)
四、熟讀,理清脈絡。
1、課文中除了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么?
2、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下來了……
五、想象,知識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火燒云給了你怎樣的印象?
估生:變化多端,形狀各異等。
師總結:火燒云是那么得變化極多,那么從哪兩個方面可以看出來呢?
二、感知課文內容,引導主動參與
1.自由朗讀2—7自然段,思考火燒云變化極多是從哪兩個方面看出來的?(顏色和形狀)
2.仔細觀察,說說這些顏色有什么特點?(估:是ABB型ABAC型)
師:這么多的顏色用了不同的這些(師引導)詞語來寫,前面的是事物加上后面的是顏色,對啊,我們把這樣的詞語類型用簡單的符號來表示——事物+顏色。還能說說這種類型的詞語嗎?(只要合理都可以采取)
師總結:這么多的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歸納嗎?
4.師引導:火燒云不僅顏色多,變化快,而且它的形狀也是千變萬化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5.自由朗讀4—6自然段,找一找寫了哪些動物?(馬、大狗、大獅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來讀一讀。(生讀)
師引:是的,這三種動物是各有姿態,多可愛啊,你們還想讀一讀嗎?
生:想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邊讀邊想象一下你心目中那可愛的小動物吧(齊讀)。
師引:通過想象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師生齊說)“出現了什么?什么樣兒?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師引導學生舉例說說其中一種動物。
師:接下去,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按照這個順序來想象復述一下。
6.天空中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火燒云在不斷地變化著,聰明的你猜想一下還會有其他的形狀嗎?
7.模仿其中的一段,(發揮想象),仿寫一種其他事物形狀的變化。寫在練習本上。
8.生展示自己心目中可愛的小動物。
三、學習第三部分課文
1.火燒云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
估生:恍恍惚惚一會兒工夫
2.齊讀
四:學習了這篇課文,你一定被火燒云千姿百態的變化深深吸引了吧,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五:作業
把你想說的寫在練習本上。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統編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體會到為人真誠的重要性。
2.學認本課10個生字,7個二類生字。并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采用多種方式與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語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啟發。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設計(A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認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在課文具體語句中學習生字
兼:會意字 上下結構 八 部
(1)同時涉及或具有幾方面的情況:兼職 兼顧 德才兼備 軟硬兼施(2)加倍、合并:兼并、兼程 兼辦 兼任 兼課 兼管
歉:形聲字 左右結構 欠 部
(1)感到對不住別人:道歉 歉意 抱歉
歉疚(2)莊稼收成不好:歉收 歉年
謊:形聲字 左右結構
(1)假話,騙人的話:撒謊 說謊(2)假的,不真實的:謊言 謊話 謊稱
擴詞:謊報 謊信 扯謊 彌天大謊
罪:會意字 上下結構 四部
(1)觸犯法律的行為:罪行 犯罪 罪證(2)過失,過錯:罪過 歸罪于人(3)痛苦,苦難:受罪 遭罪(4)刑罰:判罪 死罪罪有應得 罪人 問罪 得罪 定罪
吾:上下結構 口部
(1)我,我的,我們的:吾國 吾輩 吾人
(2)姓
抑:會意字 左右結構
壓下去,壓抑:壓抑 抑郁 抑強扶弱
擴詞:抑揚頓挫 抑制 抑止
諒:形聲字 左右結構
(1)寬容:諒解 原諒 體諒 見諒
(2)預想,料想:諒不見怪 諒他也不敢做
悶:形聲字 半包圍 門部
mēn(1)空氣不流通(2)不說話,不張揚(3)聲音低沉(4)在屋里呆著(5)不透氣
擴詞:悶熱 悶氣 悶頭 悶聲悶氣
mèn心情不舒暢:悶悶不樂 悶氣 愁悶 苦悶
均:形聲字 左右結構 土部
(1)相等:平均 均攤 勢均力敵
(2)都,全:均等 均分 均衡
沮:(神色)頹廢:沮喪
三、自由練習讀全文。
四、小結,布置作業:方格本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
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
(父親為什么要步行18里?)18里=9000米
二、自由讀課文
思考:步行18里的原因。
學習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對這段話分層。)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概括這段話的意思。
2.想象:父親當時看我的眼神會是怎樣的眼神?
3.指導朗讀。
三、學習3----9自然段:
面對兒子的謊話,父親的表現是怎樣的?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揣摩人物心理,體會人物的語言。
3.想象:父親的眼神
四、討論:父親這樣做好還是不好?
(可采用辯論形式:要注意通過抓文中的詞語、句子進行辯論,注意辯論時的語氣態度,也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從而有力反駁)
五、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請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處理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文
二、復述課文
三、課后練習
1.讀句子,理解加點詞的意思
(1)一陣罪惡感涌上心頭,……真正原因
罪惡感:指嚴重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
(2)父親身心……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
沮喪:指灰心失望。
痛苦: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2.與人物對話(此題可在辯論中進行)
3.語言積累
教學設計(B案)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啟發思考
1.板書18里,說一說有多遠?
2.再板書“步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請學生說說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
(1)誰要步行18里?
(2)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二、默讀課文,思考學生提出的問題。
1. 概括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兒子為什么要說謊。
3.畫出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父親的心情。
4.指導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
5.這件事對作者有怎樣的影響。
三、與文中的人物對話,完成課后的練習題。
四、匯報自己積累的有關誠信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