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
語文學習要注重聽、說、讀、寫的互動,語文與生活的結(jié)合,以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囊荒昙壷黝}教案語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1)
(一)分析教材
《騎牛比賽》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有三個自然段,寫了一為技術(shù)高超的騎手在騎牛比賽中的精神表演,給予人們啟示:高超的技術(shù)是長期刻苦鍛煉獲得的。本文和前后兩篇課文都是通過故事來告訴學生道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我所執(zhí)教的是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掌握字的筆順,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做到端正、美觀。
3、通過朗讀比較“好幾個騎手”和“一位騎手”騎牛的句子,體會那位騎手的技藝高超,明白高超的技術(shù)是靠長期刻苦訓練得來的。
(二)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體會第二自然段比賽的場面,知道這位騎手為什么沒有從牛背上摔下來。
(三)教學難點:
理解“我曾經(jīng)從牛背上摔下來上千次!”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了解騎牛比賽的比賽規(guī)則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運動會上比賽的照片)
小朋友們,還記得上學期的校運會嗎?我們好多小朋友都參加了,看,照片上我們班的誰在參加比賽?他參加的是什么比賽?
從學生熟悉的校運會比賽理解什么是“比賽”,從而引出騎牛比賽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說說所知道的騎牛比賽的規(guī)則。(這里我是在課前布置了一個搜集相關(guān)騎牛比賽的資料)
在學生交流后我再進行相應(yīng)的補充和總結(jié):騎牛比賽被稱為“瞬間運動”,騎手能在牛背上堅持8秒鐘就算成功了,另外還會根據(jù)騎手的動作及其驚險程度進行加分。它是一項只需在牛背上堅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決出勝負的比賽。激起學生對騎牛比賽的興趣。
2、在學生對騎牛比賽充滿好奇時,我說:“今天蘇老師就帶大家去南美洲看一場精彩的騎牛比賽。(板書:騎牛比賽)接著我又故意刁難孩子們,要想觀看比賽,就得有入場券,只有讀熟書的小朋友才能拿到入場券。而這入場券就是“三件事”(1、借助拼音讀課后田字格和綠色通道中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2、把生字放入課文中,碰到長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了,并給課文標好小節(jié)數(shù)。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的第幾小節(jié)寫的是騎牛比賽?)
(二)觀看比賽場面
1、等孩子們做完“三件事”,我就開始了邊學課文,邊檢查自學情況。字音的檢查我是放在了學習課文,朗讀句子中的。我的檢查是從檢查標小節(jié)數(shù)開始的。在統(tǒng)一了課文的自然段數(shù)后,我繼續(xù)檢查第三件事中讀書的思考題(課文的第幾小節(jié)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比賽啊?)我本想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在課堂上還是有孩子把第三小節(jié)一起放在里面,覺得第三小節(jié)也是在寫騎牛比賽。于是,我讓孩子再次讀讀第二和第三小節(jié),讀后我把問題拋給他們“誰來給點意見?”其中有個孩子準確又精彩地回答了出來,他說:“比賽時不可能上去獻花的,如果上去的話,會被牛踩死了,所以應(yīng)該是在比賽結(jié)束之后。”所以課堂上的預設(shè)雖然很重要,但是一些不確定因素也存在著,應(yīng)該要重視課堂生成資源的運用。接著我讓小朋友們快速地在第二小節(jié)中找找騎手騎牛的句子,用直線把句子劃出來。畢竟是一年級的孩子,有些孩子找句子不是很準確,存在找的句子不完整,或是不全面,有的只找到了一句。這方面的練習我會在今后的練習中加強。
2、交流騎手騎牛的句子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我先出示騎手騎牛的兩句句子,讓孩子清楚前一句中的:好幾個騎手“都失敗了,只有第二句中的“一個騎手”是成功了,由此引出牛是不好騎的。然后,用一段騎牛比賽的視頻讓孩子身臨其境,直觀感受公牛的“野性大發(fā)”、“瘋狂地上下蹦跳”。為了讓孩子們真正理解“野性大發(fā)”,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把公牛和動物園里的那些動物作比較,真正體會公牛的“野”,力量的大,騎牛的困難。另外我引導孩子抓住“只兩三秒鐘”這個詞語,用眨眼數(shù)數(shù)的方法感受騎手在牛背上短暫的時間,通過朗讀感受騎牛的不容易。
在體會了公牛的野性,騎牛的困難之后,我再將目光指向第二句中的騎手,通過看圖,體會騎手是“牢牢地”騎在牛背上的,從而得出騎手的“技藝高超”,最后在朗讀中感受騎手高超的本領(lǐng)。在孩子們出色地完成朗讀訓練時,我讓孩子們把掌聲送給自己,并強調(diào)掌聲的響亮,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掌聲中理解什么是“熱烈的掌聲”,并結(jié)合“熱烈”都是四點底,像火在燒,再次感受掌聲的熱烈,騎手技藝的高超。
(三)解密成功的原因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騎手成功的原因所在。關(guān)鍵是理解騎手說的“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經(jīng)從牛背上摔下來上千次”。這也是本堂課的教學難點。在教學時,我抓住了“上千次”“曾經(jīng)”這兩個關(guān)鍵詞,對“上千次”的理解,我是讓孩子自己來說說他們認為的上千次到底是多少次,有人說是一千次,有人說是無數(shù)次,有人說是數(shù)也數(shù)不清,從而加深對詞義的理解,感受騎手練習失敗次數(shù)的多。接著,我又讓孩子自由地說說“從牛背上摔下來會怎樣?”并結(jié)合圖片進行講述,理解騎手“曾經(jīng)”的失敗,感受騎手平時訓練的辛苦,他身上的超人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從而知道南美洲人特別愛看騎牛的原因就在于此,他們是被騎手超人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所吸引,回到課文的開始,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在這里,我進行了課外拓展,練習了以前學過的課文《懷素寫字》,聯(lián)系懷素寫字,再次深刻理解他們都是經(jīng)過刻苦的努力,練就了高超的本領(lǐng)。并出示《補充習題》上的第三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想成功,先下苦功。)進行總結(jié),送給孩子們,希望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苦難不害怕,遇到失敗不放棄,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四)指導書寫生字
本課田字格中有10個生字,分別是:特興觀幾兩技藝位束次
針對一年級孩子認知特點,我打算用猜字謎、換偏旁、新舊字區(qū)別、故事的方法進行字形的記憶。猜字謎的話,如“觀”:又見面了。“位”:一個人立正站好。“束”:木中加口。“次”字是用換偏旁的方法:換“口”,變“ン”。而“興”和“幾”和“頭”和“兒”進行區(qū)別。“特”字本來是想用故事來記的:今天我們一起觀看了一場特殊的比賽,是“騎牛比賽”,記住“特”的左邊是“牛”,比賽場地上都是泥土,右邊的上面是“土”,而騎手在牛背上只需很短的時間就能決出勝負,所以右邊的下面是“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寸”。后來課堂上,有孩子說可以用舊字“牧”換偏旁來記,想想也可以,就照著學生的說法來記了。剩下“技、藝”,我本來想重點指導的,可是由于時間關(guān)系沒來得及寫。原因在于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把握不好,課顯得有些前松后緊,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這方面加以改進。
(五)作業(yè)
作業(yè)方面我設(shè)計的是回家把今天學的內(nèi)容讀給爸爸媽媽聽。意在對本堂課進行鞏固復習。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jié)
六、教學后記:圓和園會混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guān)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四、小結(jié)
五、教學后記:學生學會了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獨立分析字的筆畫,正確書寫“巾、衣、本、牙”四個字。
2、聽故事,討論怎樣才能見到雪孩子。
3、初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文天地中的“學寫字”的練習。
1、獨立說說“巾、衣、本、牙”四字的筆順并書空。
2、玩一玩“我說你寫”的游戲。學生說一個字,例如:“以”,找另一個同學書空筆順。
3、寫字。看誰寫得又準確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術(shù)
1、 出示“木”字,抽生讀一讀,書空寫。
2、 你能給“木”字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嗎?開動腦筋想一想。(本、術(shù)、禾) 3、 出示“力”,請你變魔術(shù),加兩筆后讓它變成另一個字。(辦、為)
4、 出示“巴”字,請你給它加偏旁,看能變成哪些字?(把、吧)
5、 你還能給哪些字變魔術(shù)?
互相說一說。
三、讀一讀,繼續(xù)往下說詞語。
1、 出示詞語:青蛙、刺猬、熊、蛇,你覺得這些詞語表示的是什么?(動物類)你還能說出哪些動物名稱來? 2、 第二類:黃色、紅色、綠色,是表示顏色的,請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3、 第三類:圍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請說說表示衣物的詞。
4、 你還能說出哪些詞是一類的?
四、照樣子說一說
1、 例句:冬天的本領(lǐng)真大呀!
2、 句式:誰真怎么樣?
3、 請依照這種句式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 讀一讀《九九歌》
1、 自由朗讀,看你從中能讀懂點什么?
2、 你知道這首兒歌講的什么意思嗎?
3、 教師介紹有關(guān)節(jié)氣的知識。領(lǐng)學生揣摩兒歌的意思。
4、 讀一讀,爭取能背誦。課后背給爸爸媽媽聽。
二聽雪孩子的故事。說一說,怎么才能見到雪孩子?
1、聽老師讀兩遍故事,可讓學生提一些關(guān)于內(nèi)容的小問題,檢查學生是否聽懂了。
2、分組說一說,怎么才能再見到雪孩子?老師不要講太多的自然常識,讓學生問、學生答。
3、試著把故事接著講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語文天地的學法指導:初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
1、想一想,你從這些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收集這樣的字,寫在本子上,再和伙伴們交流這些字的特點。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并學會分角色朗讀。
3、了解小伙伴們對待瑪莎丟失背包這件事的不同態(tài)度,懂得要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去關(guān)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伙伴們對待瑪莎丟失背包這件事的不同態(tài)度,懂得要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去關(guān)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學難點:
了解小伙伴們對待瑪莎丟失背包這件事的不同態(tài)度,懂得要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去關(guān)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提綱:
1、認識生字,讀通課文。
2、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第一課時
一、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一)說一說,你的小伙伴是誰?
(二)板書"小伙伴",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間發(fā)生過什么事?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二)想一想,課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反饋。
(一)采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部分學生讀,其余當評委。
2、同桌同學互讀。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lǐng)同學讀。
4、指名幾位學生讀課文。
師:一個個生字寶寶,同學們都認識了,把它藏在課文中,你也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誰來念念課文?
請幾名學生讀課文
(二)學生交流匯報:
1、再讀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小朋友?誰是誰的小伙伴?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瑪莎、維加、安娜、安東。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瑪莎是維加的小伙伴。維加是瑪莎的小伙伴
。瑪莎的小伙伴有維加、安娜、安東。……)
2、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引導學生簡單敘述)
四、復習鞏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讀書小組長檢查組員識記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帶領(lǐng)組員讀,然后把會讀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會或不
熟練的,請同學相互幫忙。)
五、指導書寫"問、間、伙、伴"四個字。
(一)出示四個字,引導學生分析(有什么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并嘗試書寫。
("問、間"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偏旁是"門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偏旁都是"單人旁"。)
(二)重點指導書寫"問"、"伙"。
(三)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二、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讀課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們都在吃午飯了,惟獨瑪莎站在一旁。同學們見了,是怎么做的呢?
師生抓住對話隨機進行朗讀指導:讀出維加關(guān)心、詢問,安娜關(guān)心、責怪,瑪莎難過委屈的語氣。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進一步讀懂三個小伙伴是怎么關(guān)心瑪莎的。
(維加、安娜只有詢問關(guān)心、責備,沒有實際行動。安東用行動去關(guān)心,瑪莎很感動。)
(三)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可以配上動作表演)。
三、開展"圖文"配對活動,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細觀察插圖,并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圖上的四個小伙伴分別是誰?說清楚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語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斷,并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表達。如:從左往右數(shù),第三位是瑪莎,因為
她是兩手空空的,又低著頭,好象很難過。從右往左數(shù),第二位是瑪莎,因為旁邊的安東正掰了半片面包給它吃呢。身穿藍色
背帶褲,頭梳兩根長辮子的是瑪莎。一手拿著面包,一手拿著礦泉水的小男孩是維加,拿著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頭戴帽子,
快步走來,把把半片面包遞給瑪莎的男孩是安東。……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討論:小伙伴是怎么關(guān)心瑪莎的,誰做的最好?為什么?
2、小組同學編排課本劇,嘗試表演。
3、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三個小伙伴的不同表現(xiàn)(維加:問,說;安娜:說,說;安東:掰,放,說。),想象安東當時是怎么想的
,深入了解安東的幫助,在當時來說是最有用的,最具體的關(guān)心。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設(shè)問導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當時你就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做?這樣吧,現(xiàn)在老師就是丟了中餐的瑪莎,你們就是我的小伙伴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
會怎么做呢?為什么這樣去做呢?
(學生走近"瑪莎",采用不同方式的關(guān)心幫助。)
(二)在生活中,我們的小伙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guān)心和幫助呢?
五、鞏固生字新詞。
1、出示新字詞,學生自主識記,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
2、匯報交流,強化記憶。
六、書寫指導"共、汽"兩個字。
板書設(shè)計
小伙伴
維加 關(guān)心 詢問
安娜 關(guān)心 責怪 瑪莎
安東 掰 放 說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5)
《西柏坡》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并寫得正確、工整、美觀。
2、自主背誦兒歌,感悟從西柏坡流傳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從字里行間感悟從西柏坡流傳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有關(guān)西柏坡的課件(圖片及文字介紹)。
學生:通過收集圖片,或查閱資料,或向他人請教,了解碾子、石磨的特點及有關(guān)西柏坡的知識。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師描述:西柏坡是一個坐落在河北太行山麓的小山村。解放戰(zhàn)爭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來到西柏坡。
2、請學生齊讀課題,認讀生字“柏”、“坡”,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
二、初讀課文,認讀文中的生字
1、請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相互糾正字音。
4、利用生字卡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可抽讀或開火車讀)。提示“磨”是多音字。
5、猜字游戲。
在黑板上出示本課生字,請一生上臺遮住眼睛。師任指一字,請同學們提示記憶方法,再請該生猜教師指的字。生問:“是不是X字?”若不是,其余學生繼續(xù)提示別的記該字的方法,若是,其余學生便拍手答:“對對對,請回位。”
6、學生自主選擇給生字擴詞語,重點指導“坡”、“起”、“行”,并讀一讀第二題中的詞語。
三、指導朗讀,體會文意
1、出示課件(西柏坡風景,石頭、碾子、磨),師范讀課文。
2、請學生自己讀課文,數(shù)數(shù)有幾句話。
3、指名讀這3句話,其余學生仔細聽,聽后評議。
4、請學生自己讀文體會,提出不懂的問題。
(1)(出示課件)讓學生了解石碾、磨。
(2)可適當介紹發(fā)生在這里的抗日故事(“消息樹”、“麻雀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
學生交流的同時,借助(1)(2)兩項內(nèi)容,讓學生在體會中了解西柏坡,熱愛西柏坡。
5、指導朗讀。請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6、練習背誦。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齊讀。
2、找出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叫、行、坡、得),仔細觀察,再說說該怎樣寫才能把它們寫得美美的。教師指導寫“得”。學生仿寫一個。
3、教師示范寫“多”字,強調(diào)上下部分要豎起來。
4、學生練習寫。注意提醒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姿勢與寫字習慣。
5、學生先自己評價,再利用展示平臺評價學生的作業(yè)(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6)
《小小的船》
教學目的:
1、認識9個生字,會寫四個字。認識一個偏旁“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生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歌曲激趣,導入新課:
你們平時喜歡聽歌嗎?那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好嗎?(教師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多么動聽的旋律,多么優(yōu)美的歌詞啊!這首歌的名字就是《小小的船》。這節(jié)課呀我們要學習第七課《小小的船》(教師出示課件,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書《小小的船》一課,借助拼音讀一讀課文,然后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的生字,想出好辦法記住它。
2、全班交流,共同學習:
(教師出示課件,課文及生字)
彎:借助拼音學習生字
星:加一加,日+生=星上下結(jié)構(gòu)
這么多生字,你們都認識它們了嗎?真的認識了?那我們就讀一讀吧!
“嗚——”小小火車開起來,一開開到你這里。
3、游戲鞏固識字;(摘星星)
掛在天空中的小星星寂寞了,急著和同學們見面呢!你能叫出這些星星的名字嗎?能叫對,會組詞,就把小星星送給你。
當一名同學讀時,其他同學認真聽,你們來當小評委!好嗎?他讀對了我們就跟讀,不對就幫他指出來。
三、朗讀感悟,加深理解:
再讀課文,重點理解:
淘氣的生字寶寶又回到了課文中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直線畫出來,并且多讀幾遍,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相機指導)
學生的匯報:
生:我喜歡“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一句,我明白了月亮彎彎的像小船一樣。
(教師出示彎彎的月亮圖,隨即指導,使學生更形象的理解彎彎的。)
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彎彎的事物?
生:彎彎的香蕉、彎彎的小橋、彎彎的小船……
生:我喜歡“小小的船兒兩頭尖”一句。我明白了船的樣子是兩頭尖尖的。
彎彎的月亮就是小小的船,假如我們也到這美麗的月兒船上坐一坐,你們會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了藍天、無數(shù)的小星星。
師:書上是怎么說的?
(教師指名讀)
師:藍藍的天空像什么?閃閃的星星又像什么?
(教師出示課件)
四、表演讀文,熟讀成誦:
情感朗讀,動作表演:
夜空多美麗啊!深藍的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我們在美麗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現(xiàn)在你能不能加上動作演演,美美地讀一讀課文。(教師出示課件《小小的船》全文)
現(xiàn)在同桌之間或是自己練練。(學生讀時,教師播放音樂)
五、交流資料,了解月亮:
你們還知道關(guān)于月亮還有許多的小知識、小故事嗎?
1、學生交流:
2、教師出示:
多么神奇的月亮!其實,月亮不是總像小船一樣,它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出示課件)
六、聽歌想象,布置作業(yè):
原來,關(guān)于月亮還有這么多的知識呢!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要更加認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讓我們來欣賞《小小的船》這首歌曲。請同學們閉上眼鏡,邊聽邊想象這夜空美麗的景色。
下課后,把你想象的景色畫下來。
一年級主題教案語文(篇7)
《春夏秋冬》
一、教學要求
1、觀察圖畫,看懂圖意,對照圖畫理解句群意思。
2、學會13個生字,會寫5個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型,理解字義,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3、能主動積累有關(guān)春天的詞語。
4、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二、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學過的生字,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三、教具:課件、小黑板等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
出示拼音卡片,讀準下面的音節(jié)shuō、shuā、shū
二、指導看圖。
出示課件,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物?有什么特點?你覺得景色怎樣?
三、學習純拼音句群。
1、學生試讀并找出難讀音節(jié)。讀后檢查音節(jié)卡片上的讀音。
2、讀純拼音句群,要求:連詞讀→一句一句的讀→兩句話連起來讀。注意該課的要掌握的生字的讀音,讀后檢查。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四、圖文結(jié)合,理解全文意思。
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是什么意思?“鶯歌燕舞”呢?
2、讀其他句子,是什么景色?看圖說一說,讀準:”融”的讀音。
五、自由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指名認讀。
二、認識種筆畫和本課的5個生字。
1、學習新筆畫橫折提。
(1)進一步理解萬的意思,口頭組詞。
(2)教師示范,學生仿寫。注意本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認識齊
(1)用齊口頭組詞。
(2)書空齊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筆順規(guī)則。從上到下。
3、學習百、丁、冬、齊,筆畫和筆順,教學步驟同上。
三、學生反復練習,并用開火車檢查本課的生字的筆畫、筆順。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告訴學生用田字格寫字,要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筆在橫中線和豎中線上。
2、練習讀全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四、背誦課文。
1、指導背誦。
2、獨立背誦。同桌互背。
3、指名背誦。
五、小結(jié)。
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應(yīng)該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