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四下語文教案
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那些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難點。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滬教版四下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滬教版四下語文教案1:列車上的“人造屏障”
教學目標:
1、 自學字詞,積累詞語“舒適快捷、座無虛席、扶老攜幼、閉目養神、竊竊私語、緩兵之計、面紅耳赤、急中生智、眾目睽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騷動、眾目睽睽、不諳”等詞語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講述的這個動人的故事。
3、 能感受到澳大利亞人民的熱情和文明。
教學重點、難點: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講述的這個動人的故事。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的整體素質,那么大家知道文明素質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嗎?
學生交流(公共場所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座、耐心熱情地回答詢問;友善對待外來人員;愛護綠化;遵守公共秩序……)
2、 今天,我們就來到一個國際化的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文明程度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看看那里發生的一件事情。(板書課題)
3、 齊讀課題,質疑
預設問題:什么是屏障?
“人造屏障”又指什么?這里的引號有什么作用?
為什么會出現“人造屏障”?
……
二、 自讀課文,感知大意。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 完成填空:
第1、2節簡要介紹了墨爾本輕軌的(車況)和(人們文明乘車的表現)。
第3——6節生動地敘述了我們在一次乘坐輕軌列車時,(熱心的澳大利亞人民)自發地用(“人造屏障”)幫助我們化解了(小外孫的“撒尿危機”)的事情。
三、感情朗讀,復述課文
1、學習第1、2節
(1)讀課文,說說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澳大利亞人非常文明。哪些地方看出?
交流并出示:
陳舊 寬敞整潔 舒適快捷
上班高峰 座無虛席 紛紛讓座
環境安靜 閱讀書報 閉目養神 壓低嗓門 竊竊私語
(2)有感情地朗讀第1、2節。
(3)用上“雖然……但是……”;“要么……要么……”;“不是……而是……”復述課文第1、2節。
2、學習第3——6節。
(1)指名讀,思考:“人造屏障”指什么?
(2)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的“人造屏障”?(為了幫助要撒尿的小外孫解決燃眉之急。)
(3)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默讀第3——6節,用浪線劃出“我”和女兒告誡、提醒、責備的語句;用直線劃出小外孫變化的有關語句。
交流,品讀這些語句,抓住關鍵詞體會“撒尿危機”。
(4)小外孫的這聲嚷嚷,猶如在平靜的水面擲了一塊石頭,原本靜悄悄的車廂,頓時掀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騷動”一詞與前文的哪個詞語相呼應?(第2節中的“安靜”),“騷動”是對安靜環境的破壞,進而轉為“牽動”,牽動什么?齊讀第5節。
(5)展開合理想象,填空:
面對小外孫吵著要撒尿,有的說:“( )?”有的說:“( )。”還有的說:“( )。”
小外孫的“撒尿危機”牽動了滿車廂乘客的心。一位金發女郎 ,
一位蓄著絡腮胡子的長者 , (誰,怎么做) ……
(6)復述方法指導。
四、總結交流
1、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墨爾本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于人類居住的城市。這不僅僅是因為它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更因為它充滿了人情味,時時讓人感到溫馨。在商店里、在車站上、在路上,隨處可見的是微笑。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澳大利亞人民的熱情和文明。
板書設計:
列車上的“人造屏障”
澳大利亞人 小外孫(撒尿危機)
化解
滬教版四下語文教案2:祖先的搖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六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過程: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讀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
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指導背誦,指導學生采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六、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滬教版四下語文教案3:日新月異的電視機
教學要求:
1、通過本文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各種電視機的特點和功能。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2、懂得說明文分類說明的特點,體會數據對說明事物特點的作用。
3、進一步理解“總起——分述——總結”的結構形式。
4、了解第6節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5、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特殊”、“智慧”、“隨心所欲”等詞語。并能用“特殊”、“智慧”造句。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了解各種電視機的特點和功能。體會數據,舉例等對說明事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用示課題
1、板書:日新月異
“日新月異”什么意思?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發展很快。
2、板書:日新月異的電視機。
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種電視機?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字連詞。
(2)說說“乖”的部首。
(3)指名分節讀課文。
(4)討論思考題。
板書:大屏幕、微型、多屏幕、遙控、電腦
三、初讀課文,理清結構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分段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找出解釋課題的句子。
3、思考:作者通過什么方法說明“電視機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4、課文中的第2~6節是圍繞第1節中哪一句話寫的?
5、齊讀第一段。
6、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組詞。
熒( ) 健( ) 鈕( )
營( ) 鍵( ) 扭( )
2、給多音字組詞。
調tiao( ) 屏ping( ) 系xi( ) 稱chen ( )
dua0( ) bing( ) ji( ) cheng( )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
2、思考:這段中介紹了電視機家族中的哪幾個成員?
3、默讀第2節。
(1)用直線劃出大屏幕電視機的特點,用曲線劃出大屏幕電視機的功能。
(2)引讀第2節。
(3)完成課后表格。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紹大屏幕電視機的?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主要運用數據進行說明。)
(5)小結學習方法。(一、默讀,二、劃句,三、填表,四、體會。)
4、用學習第2節的方法,學習第3-5小節。
5、默讀第6節。
(1)這節有幾句話?可分幾層?
三層,第1句第1層,第2-5句第二層,第6句第三層。
(2)師生配合讀。
師讀第1句。生讀第2-5句。
(3)問:第1句與第2-5句什么關系?(先概括后具體。)
(4)四小組分別讀第2-5句,集4讀第6句。
(5)問:第2-5句與第6句什么關系?第2-5句之間什么關系?(第2-5句與第6句因果關系,第2-5句之間并列關系。)
(6)完成課后表格。
6.齊讀第二大段。
小結:這一段分別介紹了大屏幕電視機、微型電視機、多屏幕電視機、遙控電視機的特點、功能。在介紹過程中,作者運用數據、舉例等方法加以說明,將被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了、形象化了。
三、學習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討論:這一段對全文起了什么作用?(起總起全文的作用。)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聯系課文說說電視機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3、造句。
特殊——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