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如何做到合理地傳授是編寫教案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在編寫教案時,不斷地認真探究學科本身的知識系統和結構,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學業水平及其認知規律,優選與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竊讀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小兵張嘎奪槍記
【教學目標】:
1.通過拼讀、練習、組詞等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地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4.通過課文的學習,理解課文中嘎子的聰明機智以及為了保護戰友與鬼子斗智斗勇的果斷勇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嘎子是個怎么樣的孩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與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抗爭。你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學生自由發言) 課件展示
2.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同學們剛剛提到過的一個抗日小英雄——張嘎子。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個片段。(播放視頻)
師:在片段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找2-3名同學回答)
3.師:關于張嘎子的事跡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張嘎子其中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26小兵張嘎奪槍記
學生齊讀課題,并根據課題進行質疑。
師:看到課題,在你腦海中產生了哪些疑問呢?
小組交流,指生匯報,師根據學生匯報內容選擇性的板書。
師: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更重要,它是我們通向新知識的橋梁,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師:只有把字音讀準確,才能把課文讀正確。
(課件出示詞語)手腕 掃帚 嚎叫 報仇 踹開 栽倒 灶邊 氣勢洶洶
開火車領讀,糾正字音。
3.多音字的教學(挑 降)
先出示課文中帶多音字的句子讀一讀,然后讓學生用另一個讀音造句。
4.成語:東()西()
學生先找出書上的詞語,再舉幾個這樣的成語,記在采集本上。
5.出示會寫字,學生指出需注意的字形,并進行書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師:字、詞大家掌握得很好,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讀一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一件什么事?(找2-3名同學回答)
3.從幾位同學們的敘述中可以看出這個故事是圍繞這把“槍”(教師在題目“槍”字下面畫著重符號)展開的。那么課文以“槍”為線索,按照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了哪幾部分內容?請同學們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來說一說。
小組交流后指2生回答:先發現槍,再奪搶,最后比試槍。(教師板書)
四、深入課文,掌握方法。
1.師: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部分(發現槍)。那么在這一部分我們最想解決什么問題呢?
生思考回答:嘎子是怎么發現槍的?
2.請學生自讀1-5自然段,邊讀邊找到答案
指生匯報讀文,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部分內容
請同學們自己也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嘎子發現槍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學生回答——
師: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的這種心情呢?
讓學生默讀,用“﹏﹏”畫出相關句子
指生匯報,屏幕出現句子:
a.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b.他目不轉睛地盯著那支槍,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來。
師:抓重點、抓關鍵詞句是讀書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內容。
請學生再讀這兩句,想一想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哪些詞語體會出什么?
學生匯報 課件演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目不轉睛地盯著”
學生抓住帶點詞語分別說體會,教師適時延伸。并在此處解決課前學生提出的為什么奪槍的問題。
教師小結:這就是神態描寫。通過對嘎子的神態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他對日本鬼子的無比憎恨。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感受一下嘎子的內心世界吧。(師范讀、指讀、齊讀)
3.師:在這一部分中,還有哪個地方對嘎子的神態進行了描寫?
學生匯報讀文
課件出示:嘎子眼珠子一轉,快步上前,橫在院門口,說:“你們想干什么?”
師:請同學們用抓住重點詞語的方法來體會一下。
學生匯報:抓住眼珠子一轉
師:此時嘎子遇到了什么情況眼珠子一轉需要想辦法?
生讀第一自然段,理解“猛然”一詞。
4.師:從這里你看出嘎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生匯報)
師:從哪些詞語看出他勇敢?
生匯報:抓住“快步上前,橫在院門口”
師:這些詞語是對嘎子的什么進行描寫?
生:動作描寫
師:通過動作描寫向我們展現出一個勇敢無畏的嘎子形象。在這句話中還對嘎子的什么進行了描寫?(語言描寫)指生讀,指導讀
師:(出示圖片)這就是當時的情景,讓我們一邊看著、想著嘎子的樣子,一邊讀讀這句話,讀出他的機智、讀出他的勇敢。
指生讀,評讀,再齊讀
5.師:還從哪些地方看出嘎子的機智,勇敢?
生默讀1-5自然段,找答案。指生回答。
出示句子:
a.嘎子故意放大聲音說:“你們想找什么,我給你們拿去還不成嗎?我家里有病人!”
b. 嘎子見攔不住,便朝里面大聲喊道: “爸爸,外面有兩個太君,非要上咱們家來!”
讓學生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來體會、理解。學生匯報。
師小結:作者又一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出小兵張嘎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沉著勇敢對付敵人的品質。
6.師:在這一部分當中還有這樣幾句話。
出示句子 學生自讀
a.一個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長槍,齜牙咧嘴地嚷了幾句,讓嘎子讓開,他們要進院里去。
b.鬼子惡狠狠地用槍把嘎子往旁邊一撥,大步往院子里闖去.
c.鬼子們氣勢洶洶地闖向正房,嘎子跟在他們身后。
師:你又是抓住哪些詞語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匯報
師小結:面對這樣兇狠的日本鬼子嘎子還是那么沉著勇敢,真不愧是我們心目中的小英雄啊!讓我們帶著對小兵張嘎的敬佩之情和對鬼子無比憎恨之情把發現槍這部分完整的讀一讀。(生齊讀1-5自然段)
五、總結。
作者通過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這些細節描寫,使一個聰明、智慧、有心計、勇敢的嘎子形象躍然紙上。那么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反映了嘎子的機智、勇敢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兵張嘎奪槍記》,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同學們通過嘎子發現槍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知道了嘎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你還能通過哪些地方知道嘎子是一個這樣的人?
二、學習課文
1.同學們自由讀6-10自然段。邊讀,邊畫,思考這個問題。
學生匯報:
a.嘎子正站在院門口,見鬼子官往外竄,急忙把門關上。(勇敢聰明)
b.嘎子連忙抓起身邊的掃帚,使出渾身力氣朝鬼子身上拍去??墒遣豁斢?,鬼子官已經把手槍掏出來了。嘎子一急,撲上去,用身子使勁壓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槍奪了下來。(勇敢、機智、不怕犧牲)
2.反復讀。
3.為什么這三句話就能讓你看出嘎子機智勇敢?關注語言文字,秘密就在里邊。自由讀,和周圍的同學交流討論一下。
匯報:(動作描寫)抓住“抓起 拍去 撲上去 壓住 咬住”理解)
師:讀書就要用心去讀,所有的秘密都在其中。讀出他的樣子,也就讀出了味道。帶著動作讀讀。
指名讀,范讀。
4.你儼然就是一個機靈的嘎子了!文章寫嘎子,為什么還有對鬼子的描寫?(出示第六自然段)
指生讀
用一個詞來形容鬼子。(兇狠,兇神惡煞,蠻橫搶掠)
討論;描寫鬼子的用意何在?
介紹側面描寫,反襯手法。
5.面對兇狠的鬼子你更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嘎子?(勇敢無畏 沉著勇敢)
老師這也有一些詞,看看你能用哪個詞來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嘎子?如果你覺得用一個詞太簡單,也可以用兩個、三個,結合課文內容寫一句話或一段話。
(詞語:渾身是膽 奮不顧身 英勇頑強 視死如歸 英勇頑強 出生入死 臨危不懼 舍死忘生 挺身而出 無所畏懼 一身是膽 )
學生寫,匯報,適當評價
小結:通過同學們的描寫
6.引讀:嘎子英勇的奪下手槍,隨著一片沖殺聲,(反攻開始了。)戰士們從屋里(涌出,沖向了大街。)鬼子們(紛紛四下逃散,)有的(被擊倒了)有的(舉手投降。)這時嘎子又在干什么?
7.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你又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嘎子?
嘎子緊緊地跟在部隊后頭,不時回轉身來,得意地比試著他剛從鬼子身上奪來的新槍,東瞄兩下,西瞄兩下,嘴里發出叭叭的聲音。他的臉上,洋溢著一種無比興奮的神情。
(這是神態描寫,我看到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嘎子。)
是啊,當時也是一個比我們大不了幾歲的孩子啊!可生活在戰爭年代的他,已經和大人們一樣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嚴酷的斗爭。
三、拓展內容
1.你還知道有關嘎子的故事嗎?(學生講2個故事)
故事1:嘎子第一次執行任務是1939年夏天。日本鬼子把六七個村的一片根據地封鎖起來了,游擊隊被困在高粱地里,又渴又餓。隊長這時交給了嘎子一項任務:給同志們搞點吃的,并且制定了“不許偷、不許搶、不許違犯紀律”的三不政策。這“三不許”可讓嘎子有點發蒙。不過隊長給了嘎子一支手槍,這是嘎子第一次摸槍。見了槍,嘎子來了精神。
他穿過封鎖線來到一個被鬼子占領的村子。在村口嘎子看見了一個賣燒餅、果子的茶水攤,可是嘎子一個錢都沒有。正在犯愁的時候,一個別著擼子槍的漢奸大搖大擺地走了過來,往長凳上一坐抓起燒餅、果子就大吃大嚼,擺攤的老大爺敢怒不敢言。嘎子眼睛一亮,計上心來,悄悄地走到漢奸的身后,大喊一聲:“別動,動就打死你!”漢奸嚇了一跳,連說“不動不動……”嘎子伸手在他腰間一捋,下了他的槍,又命令他“向前十步走,雙手抱頭蹲下”。回過頭來,嘎子對老大爺說:“我是八路的偵察員,遇到了特殊情況想賒你老這些燒餅、果子,過后由組織上來按價還錢?!崩洗鬆斖纯斓卮饝?。嘎子又叫過來漢奸,喊道:“把這些吃喝都給我拿著跟我走,你敢不老實就崩了你?!睗h奸連聲說:“饒命饒命。我跟你走?!壁s忙背著燒餅、果子,拎著茶水,和嘎子一起往前走。由于一路上有這個漢奸作掩護,嘎子順利返回了根據地。同志們吃飽喝足后,隊長表揚了嘎子,說他超額完成了一項艱巨任務。這一年嘎子才15歲。
故事2:這天,嘎子三人化裝成趕集的老百姓來到大街上。集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嘎子和同志們來到崗樓前,選擇了有利地形靜等“東霸天”出來。等了小半天,崗樓門開了,“東霸天”穿著日本黃呢軍大衣,足蹬高筒黑皮靴,帶著幾個偽軍大搖大擺地走了出來。等走到離嘎子三四米遠的時候,這家伙看見了嘎子,突然拔出槍對準嘎子大喊一聲:“舉起手來!”
嘎子一愣,心想:“被識破了嗎?不會,他這是在詐我?!庇谑茄b出非常害怕的樣子說:“老總,俺是趕集的?!睎|霸天斜楞著眼睛:“趕集的?老子看你是八路的探子?!彪S后抬腳就踢,并命令偽軍把嘎子帶到炮樓里去。嘎子邊走邊想:這進去就是個死,不如就在這兒干吧。這時“東霸天”在背后連喊帶罵、推推搡搡,嘎子借勢故意向前邁了個趔趄,就勢一滾,順手從懷里掏出槍,啪的一槍,當即擊斃了“東霸天”。隊友們也紛紛拔槍射擊,頓時全集大亂,趁著偽軍嚇昏了頭的時候,嘎子鉆入人群中不見了。
這以后嘎子又和同志們打了許許多多的勝仗,成了遠近聞名的抗日英雄。偽軍、特務們都怕他,出門時還相互提醒:“留點神,別碰上燕嘎子?!?/p>
2.師:嘎子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個小戰士中的一員,有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崛起,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了祖國的榮譽,自強不息,英勇奮戰,艱苦奮斗,譜寫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詩篇。
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作者通過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品質。老師這有一些語段,看誰能運用今天所學的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句總結出人物特點。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倔強的小紅軍
學教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
2、訓練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倔強、忍饑挨餓、疲憊、小鬼、絡腮胡子、口吻、浮現、青稞、硬邦邦的詞語。
4、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賡是怎么說、怎么做的,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了解小紅軍在行軍途中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體會他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
體會陳賡為什么要打自己一個嘴巴?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掛圖、投影片
教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培養小學生語感,能準確熟練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紅軍將士歷盡千辛萬苦,他們翻越雪山,強渡天險,橫穿草地......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更為感人的是有許多小紅軍,他們人小志大,同樣用自己的雙腳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則永遠地倒在了行軍途中,再也沒有出來。陳賡同志每次回顧自己的革命經歷,就會想起一個關于小紅軍的故事。陳賡同志把他稱作《倔強的小紅軍》。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關于這個小紅軍的故事。
看老師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請大家自己大聲地來讀讀這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詞可以多讀幾遍。
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三、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奠定情感基調,讀通課文。
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有些地方比較難讀。你們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嗎?
聽錄音朗讀全文。要求仔細聽讀,想想錄音讀的和自己有什么不同的。
四、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部分反復誦讀。
聽了錄音,同學們一定又被深深地感動了吧?沒有發現自己的讀書和錄音中的老師有差距呢?你們想讀得和這個老師一樣好,甚至更好呢?
請大家學著錄音中的老師再次讀課文。然后,選出一段你認為自己讀得最好、或最受感動的內容讀給大家聽。
學生自己練讀。教師巡回指導。
五、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學習本文生字新詞。
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匯報一下自己的讀書收獲。哪個同學愿意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讓學生有充分選擇的機會。展現自己認為讀的好的內容,以培養讀書興趣。
簡單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讀這段內容。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理解本文的新詞意思。指導書寫稞忍兩字。
對于學生沒有提到的自然段,老師提出朗讀要求??芍该首x,也可讓愿意讀的同學小組讀。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正音。
六、指名學生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讓學生回答,并且根據學生的回答作小結。學習語文重在讀,貴在品。今天這堂課同學們認真朗讀了課文,下一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課文內容,一起來品品課文中的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
2、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以小組研究學習為主,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鼓勵自己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導學生質疑,提出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今天我們將進一步來學習課文《倔強的小紅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關于這篇課文的哪些內容呢?
課文取題為《倔強的小紅軍》,請你們來想想,針對這篇課文,我們可以通過解決哪些有價值的,值得我們共同研究的問題來幫助我們學習理解課文呢?
二、學生充分質疑,老師根據學生的提問大致羅列出以下問題:(投影片)
1、為什么稱這個小紅軍為倔強的小紅軍?從哪些地方我們能夠看出來。
2、小紅軍是如何一步一步說服陳賡同志騎上馬先走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3、面對這樣倔強的小紅軍,陳賡同志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組織學生討論以上問題
同學們能夠自己發現問題,老師同樣相信,你們也一定能自己尋找答案,解決這些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嗎?
我們今天學習的方法是這樣的,一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個小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尋找,認真思考、小組討論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假如學習的過程中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問問其他小組的成員,或者直接問問老師。
四、組織交流以上問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紅軍的倔強和在陳賡同志內心的后悔、自責中表現出的對小紅軍的關心。
1 體會小紅軍的倔強。指名各小組交流自己小組的收獲。你們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這確實是一個倔強的小紅軍?
投影句子。課文第四、第六、第八、第十自然段內容。指名學生抓住小紅軍的神態動作來感悟他的倔強。
2 小紅軍的倔強和課文中的陳賡同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如何一步一步地說服陳賡同志的,也能看出他的倔強來。
對比投影課文第三、第五、第七、第九自然段。分角色朗讀課文2到10自然段。
回答怎么說服的?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
不肯騎 體力強
不肯走 等同伴
不肯吃 有干糧
3 教師小結并置疑:面對小紅軍句句在理的回答。陳賡同志終于被說服了,他騎上馬背走了。我們想一想,這個小紅軍果真像他說的一樣有這樣強的體力,需要等同伴,并且還有這么多干糧嗎?他的實際情況是?
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板書 一心想著別人
陳賡同志有沒有意識到這點?
4 學生表情朗讀課文11到16自然段。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
5出示練習題,啟發想象,深化認識。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耳光,他是多么_______________,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師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在長征途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紅軍將士都會把他人放在自己前面。同學們如果想了解更多這樣的故事,可以利用各種方法去尋找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