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會寫“塊、非”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主要情節。
3.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并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
4.能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點】
了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并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么事都應該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
1.談話: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只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
3.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引導學生齊讀課文,啟發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歡這只猴子嗎?
2.組織同桌互相說一說。
3.組織全班交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2
022一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種子。
2、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空氣和陽光,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種子怎樣才能鉆出地面。
4、在讀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5、能夠上網搜集有關種子的圖片。
教學重點:
1、讀好指定的詞語和句子。
2、讀出土地媽媽對孩子的.關愛。
教學難點:理解種子在土壤里發芽的過程及條件。
教學準備:
學生:
1、有關種子的圖片或自己的畫。
2、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師:
1、多媒體課件《種子的生長過程》
2、有關種子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答。
師: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自由說。
師:幾陣春風,幾場春雨,萬物都醒來了,誰還在睡懶覺?快看一看。
生答。
師:對呀,就是種子小朋友!
板書課題:5種子,齊讀(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記種字字形。認識新偏旁禾木旁)
師:你知道哪些植物種子的名字?
生出示圖片或圖畫作品并說一說。
師:讓我們到課文里看一看他們吧!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拼音。
2、指名讀詞語
春雨/ 一( )春雨 春風/ 一( )春風
陽光/ 一( )陽光
化成/冰雪化成水珠
收藏
3、師:我最喜歡收藏卡通圖片,你喜歡收藏什么?
生答。
4、師:冰雪化成水珠去干什么了?指導讀句子。
冰雪早化成水珠交給土地媽媽收藏去了。
5、再讀課文,要求:不丟字、不加字。
6、個別生分段讀課文。
師:漫長的冬天過去了,種子們在干什么?
三、細讀悟情
師:學生自己讀課文,看看種子在干什么。
1、生匯報,師:你從哪知道的?(第二段)
你還知道什么?讀一讀。
出示句子:
它擰著一個個小鼻子,輕輕地呼喚著:醒醒吧!我的淘氣的孩子們。
師:想想擰是一個怎樣的動作?土地媽媽是怎樣呼喚的?想想它是怎樣擰種子寶寶的?試讀這句話。指名讀。
導:種子終于醒來了,它有哪些活動呢?
2、自己讀第三自然段。
(1)個別生讀第三段,其他學生做動作。
(2)欣賞課件,(種子生長過程)一遍看,二遍做動作,三遍背一背。
(3)不看課件背一背。
師:種子鉆出了地面,它看到了怎樣的世界,它的心情會怎樣?生讀第四自然段,指名讀,師生合作讀。
師:種子在濕潤的空氣里快樂的生長,帶著你的感受讀讀第五自然段。
3、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4、回歸整體:有語氣地朗讀全文。
四、延讀拓展
我們的種子也和我們見面了,(出示教師準備的種子幼苗) (1)認一認它們都是什么種子的幼苗。
(2)說說為什么要種下這些植物的種子?
五、總結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季節,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六、板書設計:
5 種子
打 伸 揉揉 伸出 探
七、作業:
到公園、野外去尋找種子幼苗。(有條件的學生可用數碼相機拍下來)
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3
設計理念
1、落實自主學習?,F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的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承認學生認知基礎,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獲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大膽放手把讀書感知--讀書感悟--讀書體情的權力給學生。葉老曾經說: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試著理解、試著揣摩,從而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
2、加強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利于學生間、師生間語言交流、情感溝通、思維碰撞。本課說說自己的家鄉在哪、什么樣的口語交際過程,應是在學生間、師生間進行的,教師要給學生交際的空間。可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因區域不同而定)(因興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間教師要深入小組中,注意學生思維空間的打開,在合作中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交際能力。但此過程還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3、力求學科整合。本課內容與美術學科聯系甚密,且學生因年齡小對畫畫又特別感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讓學生在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培養學生的動手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老師的指導下,描畫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點難點
說明: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要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實際和家鄉的具體情況。
1、教學重點:課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畫的內容,體會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依據第一、二冊教材實際和學生的基礎確定難點)感知課文描寫家鄉景色的美麗;說自己家鄉的樣子;(確定這個難點主要是想學生年齡小不會留心家鄉什么樣,或根本不清楚家鄉在哪。所以家鄉一詞要從廣義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鄉老家等。但不要出現說自己家所在的樓。)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準備
1、通過觀察、訪問或與家長聊天,了解自己家鄉在哪里和它的樣子。
2、用小彩筆畫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的圖片。
3、課文中圖的課件或投影片。
目的是盡可能多的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麗的家鄉畫下來嗎?我們先學一學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用畫筆,向我們介紹家鄉的?(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拉近生活與學習的距離,體現學為所用,即學習有明確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自主習得能力培養之一:鞏固拼音的拼讀技能;加強已識字的運用;學習認讀新字。)
要求:借助音節讀準字音。
2、同桌或小組內互相讀課文(合作學習體現之一)
要求:(1)互讀互助讀要努力讀正確,聽要認真,發現錯誤幫他改正。
(2)讀后標出自然段[這一過程除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外,還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學生借助他人的幫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知識不是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教材、資料、媒體、實物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檢查反饋學生初讀課文后的識字情況
(1)內容:讀帶有生字的詞語或短句,強化識字
寬 蝦 腳 撿 貝殼 原 奔 密 匹 市 樓
(2)形式:可指名讀、可開火車讀
導語:(過渡到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第一板塊
(一)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感知發現的自主學習權力留給學生,從而實現第一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自己讀課文,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匯報后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知道文章的整體:什么時間誰在做什么)
第二板塊
(二)讀課文,感悟語言
1、觀察彩圖并讀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讓兒童畫與語言之間建立聯系,又體現學科整合思想)
(1)找一找:每一個自然段與五幅彩圖的聯系。
(2)說一說:指出聯系。
(3)讀一讀:相應的自然段。
2、按自然段學習課文(了解自然段的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認識第二個整體)
說明: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結合語言與圖畫說出家鄉的美、讀出家鄉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順序進行教學--按學生喜愛自然段的興趣所需,這也體現尊重學生的選擇和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
以第二自然段為例:(自主習得能力培養之二)
(1)細讀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導學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語言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感。)
想一想這次再讀你又知道了什么?(結合插圖、投影片或電腦課件匯報,同時啟發學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畫面中的形象。)
(匯報重點指導語言表達順序及感悟語言內涵,構成單幅圖畫的美:a、家鄉在哪里;b、家鄉怎么樣;c、畫中的人在做什么。)
結合圖畫、語境了解詞語的意思。
(2)隨學生的匯報指導學生的朗讀,激發學生對家鄉的喜愛。
如: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要讀出家鄉的贊美感。
那海灘上要讀出濤濤置身于海灘享受海灘給他帶來的快樂的情感。
(3)啟發想象再朗讀本自然段,回歸自然段整體。
(合作學習體現之二)
課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也可讓學生對畫面的喜愛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伙伴。(學習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學習方法)
3、說說自己的家鄉:(學習運用書上的語言表達方法)
表述內容:
(1)家鄉實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2)想象中家鄉的美麗景色
第三板塊
(三)、有語氣地朗讀全文,體會感情。(回歸文章的整體)
1、自讀后指名讀。
2、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誦下來。
四、作業: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自己喜愛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誦全文。
2、用小畫筆畫出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讓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體現語文學科與美術的整合。)
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4
一、復習導入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內容見一課時)
2、強化讀生字字音。
二、記憶字形,學習運用,指導并練習書寫
1、記憶字形(體現自主性--有學生自主選擇要記憶的漢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2、學習運用:重在思路指導。
三、指導書寫(寫字是學生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教師要下大力量為學生打好基礎。)
以望為例
1、觀察分析:觀察結構
2、找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照例子描一描,感受位置。
4、自己照范字寫一寫,加強體驗。
5、同學互評或教師參與評價,提高認識。
6、自己獨立書寫。
四、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若有的學生沒畫完,可給一些時間繼續畫,作為課間休息。)
學生分小組互說自己筆下的家鄉,然后請代表全班交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表達交流,學用課文語言,同時表達對家鄉的喜愛或期盼之情。
五、背誦課文展示
六、作業:(略)
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獨立分析字的筆畫,正確書寫巾、衣、本、牙四個字。
2、聽故事,討論怎樣才能見到雪孩子。
3、初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文天地中的學寫字的練習。
1、獨立說說巾、衣、本、牙四字的筆順并書空。
2、玩一玩我說你寫的游戲。學生說一個字,例如:以,找另一個同學書空筆順。
3、寫字??凑l寫得又準確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術
1、 出示木字,抽生讀一讀,書空寫。
2、 你能給木字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嗎?開動腦筋想一想。(本、術、禾)
3、 出示力,請你變魔術,加兩筆后讓它變成另一個字。(辦、為)
4、 出示巴字,請你給它加偏旁,看能變成哪些字?(把、吧)
5、 你還能給哪些字變魔術?互相說一說。
三、讀一讀,繼續往下說詞語。
1、 出示詞語:青蛙、刺猬、熊、蛇,你覺得這些詞語表示的是什么?(動物類)你還能說出哪些動物名稱來?
2、 第二類:黃色、紅色、綠色,是表示顏色的,請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3、 第三類:圍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請說說表示衣物的詞。
4、 你還能說出哪些詞是一類的?
四、照樣子說一說
1、 例句:冬天的本領真大呀!
2、 句式:誰真怎么樣?
3、 請依照這種句式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 讀一讀《九九歌》
1、 自由朗讀,看你從中能讀懂點什么?
2、 你知道這首兒歌講的什么意思嗎?
3、 教師介紹有關節氣的知識。領學生揣摩兒歌的意思。
4、 讀一讀,爭取能背誦。課后背給爸爸媽媽聽。
二、聽雪孩子的故事。說一說,怎么才能見到雪孩子?
1、聽老師讀兩遍故事,可讓學生提一些關于內容的小問題,檢查學生是否聽懂了。
2、分組說一說,怎么才能再見到雪孩子?老師不要講太多的自然常識,讓學生問、學生答。
3、試著把故事接著講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語文天地的學法指導:初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
1、想一想,你從這些字中發現了什么?
2、收集這樣的字,寫在本子上,再和伙伴們交流這些字的特點。
2022一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