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1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隨著現代化通訊設備的日益、完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寫信是比較傳統、實用的方法。你給自己親友寫過信嗎?
(二)學習樂樂給表哥的信:
1、快速默讀樂樂給表哥的信(屏幕出示)說說信的內容
(信的內容:“我”和表哥國慶節曾見過面;元旦慶祝會上“我”被宣布為優秀少先隊員,還表演了節目,希望表哥來信告訴我怎樣過元旦的情況、盼望春節能再見面,告訴表哥他要的書已經買到,寒假帶去。)
2、結合信的內容,想想寫信的用處。請同學說。
3、與電話、傳真相比,你認為寫信有哪些優點?
預設(二):由班級實際情況轉學的同學或老師的來信,設置大環境背景,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學習需求。
(三)學習書信的格式
明確:給親友寫信首先要學會如何寫
速看屏幕,研究信的格式有什么特點?
1、逐項討論,匯報,師板書:
稱呼第一行頂格冒號
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完一件換一行,先寫重要的事
祝愿語:接正文(祝你),換行頂格(快樂)
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再另起一行頂格
演示投影,以幫助理解
姓名祝愿語的右下方(特別要注意代人寫的信)
日期姓名的下面(寫信日)
(順口溜:第一行頂格稱呼加冒號;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事情多要分段寫,要緊事情寫前面;祝愿語,可接正文寫,也可另起一行空兩格,再另起頂格祝愿詞,最后寫信人姓名和日期。)
2、信與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格式不同:二、內容有所不同。文章一般要圍繞一個中心寫,而信的內容比較廣,想告訴對方什么就寫什么。)
(四)學習信封的格式:
1、(屏幕出示信封):研究信封的寫法,學生回答;
2、總結: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與寫信人的地址不可寫顛倒。收信人姓名后的稱呼是給郵遞員看的,不能用“父親”等諸如此類的話。
3、作業:
在信封上按信封格式寫一個信封、評議。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讀1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4.初步了解我國西部貧困山區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教育的落后,產生關注我國西部發展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充分自讀,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主要內容。師提示:主人公是誰?他去哪干什么,那時,他發現了什么?于是,他做了什么?結果怎么樣?
3、朋友去哪干什么,那幾個自然段說了這個內容?
指名讀,你在預習時遇到了什么問題?
4.課件出示地圖:介紹“甘肅西部地區”、介紹“青年志愿者協會”。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sion,簡稱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各界青年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本協會通過組織和指導全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志愿服務,經常組織志愿者到西部山區支援當地教育。
二、討論、學習、理解課文
1.“朋友為什么會產生知難而退的想法?”
2.青年教師心里不平靜。
(1)當他了解到學生連冰激凌都沒有見過時,他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他的心情怎樣?又會想些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件出示:反映我國西部地區貧窮落后現狀的音像資料。
(3)讀到同學們寫的作文時,青年教師心情又是怎樣的?他會想些什么?
學生討論:為什么說“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
冰激凌是不會被感動的,更不會流下白色的眼淚(因為青年教師走過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冰激凌已經開始融化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大家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在同學們看來,就連冰激凌好像也被老師的行為感動得流淚了。這句話表面是寫冰激凌,實際上還是在寫同學們被老師買冰激凌的事情感動了。
3.冰激凌一事使青年教師改變了想法。猜猜他現在會怎么想?
學生盡情發揮想像。
課件出示音像資料:我國現在的西部大開發計劃、“春蕾計劃”、“母親水窖”工程等。
三、總結課文,暢談體會
讀了課文,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關注我國西部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及經濟的發展。
四、拓展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西部貧困地區的情況吧。(課件出示圖片)
問: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布置作業:
給那里的孩子寫寫你想說的話。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3
教學目標:
一、了解列寧兩次登山的經過(走險路),學習他自覺地磨練自己意志的堅強品質。
二、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同學們,我今天要介紹一篇好文章給你們,想了解嗎?(板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三、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1.指導朗讀。注重表揚、激勵,激發朗讀興趣。(這一次讀,要比初讀課文時讀得更好、更流利、更有感情。)
2.生談精讀課文之后的感受。
3.鼓勵學生表演課文內容。
①指名上臺表演。
②讓表演的學生評價剛才的表演情況。
(學生自主地進入角色,充分品味文章的內涵。)
4.質疑: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列寧下山為什么還要走那條危險的小路?他第一次走與第二次走有什么不同?課文題目是登山,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在山頂上看到的美麗景色呢?列寧說的那兩句話該怎樣理解?)
5.教師歸納學生的疑難問題。
四、課堂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學會書寫“卑、亢”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小約翰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仍然自食其力的事情。
3、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朗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己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了解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用“?”在文中標出。
4、把《成長》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請他們也談談聽后的感受,與家長進行交流。
教學設計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課
《女孩兒烏塔》讓我們了解和外國孩子豐富的成長經歷,我們今天學習的《成長》,再一次讓我們了解國外家長與我們不同的教育理念,國外兒童不同于我們的成長故事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自讀自悟,交流體會。
1、默讀課文,就自己的感受寫批注,提出自己的問題。
2、集體交流
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長”提出的。
(出示“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這樣”的成長是指怎樣的成長呢?
為什么說“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3、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體會1——6自然段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兩根香腸,但他又從來不買兩根。)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如果你是他,此時你會怎樣做呢?
(3)從小男孩的態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一樣,會產生很多疑問,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
語言訓練:聽了他的話,我琢磨:也許他的父母不太喜歡他,也許他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也許————,還也許————。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對自己愛吃的香腸,卻又不舍得買呢?
體會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個大雪天,約翰的媽媽開著汽車陪他給每家每戶送報紙,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報酬。但他仍然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
(2)此時,你心中又有怎樣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約翰是個很有責任感的孩子,冒著大雪堅持送報紙。
②約翰家不是沒有錢,是他自己這樣做的,他這樣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約翰的媽媽其實很愛約翰,在大雪天陪他送報,還用這種方式鼓勵他做事要堅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對小約翰或他的媽媽說些什么呢?
四、超越文本、升華情感
1、文中最后寫到“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其實約翰的父母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培養他的生活能力。使他的成長過程中懂得節儉、自律、做事有責任心。因為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
2、同學們老師相信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有和約翰一樣的經歷,請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大家說一說吧!
五、延伸主題、總結全文
是啊,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總會有很多難以忘懷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從別人的成長經歷中,吸取有益于自己成長的東西。
同學們,你們喜歡約翰嗎?就讓我記住他吧!問中有幾處是對約翰外貌描寫的句子。
(1)請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2)請大家把它抄到自己的采集本上。
同學們,這節課就要結束了,可是的成長還在繼續。因為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們可以在成長中獲得快樂、在成長中懂得道理!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4、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教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1、了解愛因斯坦。設問:愛因斯坦是誰??
(出示文字資料:愛因斯坦(1879—1955)德國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愛因斯坦的課文。(板書課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3、設疑。齊讀課題后提問: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小女孩是個怎樣的人?他們倆是怎么認識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從中又可看出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2、檢查自讀情況: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愿意讀哪部分就讀哪部分,我們其他同學可以來當小評委。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正音再讀)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評議:請我們的小評委們作一番評議吧!當然,可以是值得表揚之處,也可以指出欠缺的地方。
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也真不賴!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發表觀點。
(指名交流課文大意)
4、他們之間有過幾次交往?(三次)請大家速讀課文,找出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交流:一遇(1—3)二遇(4—5)三遇(6)
那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呢?
三、再讀課文,感悟欣賞
1、請大家再讀讀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話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話,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學生自由朗讀)
(出示四句話:
①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
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③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④從此,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指名交流(從“時間先后順序”、“不同情況下見面”、“關系越來越密切”等方面交流)。
教師相機評議(如“你讀得很仔細”、“你很會動腦筋”)
板書如下(用箭頭表示關系):
撞(愛因斯坦遇小女孩)等。
聯系前三句,最后一段的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出示句子:④從此,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他們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每天……都……坐坐)你看到他們倆在做些什么呀?
板書:教穿戴
教放東西和布置房間
教數學作業
2、大家真會讀書,能邊讀書邊思考,下面我們要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請大家再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反復朗讀,看看能讀出哪些新體會?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的先后順序)
(學生自找、自讀、自練,準備交流)
3、咱們來交流一下讀后的體會(指名交流談體會,相機出示有關句子)
句1: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句2:“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句3: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句4: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問題設計: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么?他的目光那么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在說(出示句2,引說)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對此愛因斯坦感到很欣慰,因為他也需要一種平等的交流,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衣著整潔,知識淵博,完美無缺的)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出示圖片,引說“衣衫不整”)能結合上文說具體些嗎?(出示句3)你能演示一下愛因斯坦當時的言行舉止嗎?(指名表演)你認為他會對付的又是什么呢?怎么對付的?(出示句4,補充有關資料:愛因斯坦就是這么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年輕時的他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濕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么?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讀到這,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又想對小女孩說句什么話?
(板書:善良可愛平易近人天真活潑樂于助人)
多么可敬可愛的老人,態度又是那么的誠懇,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吧(齊讀這句)。
4、同桌準備分角色選讀其中一次相遇。
哪一桌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當評委。
四、小結
我們只讀了一節課,大家就有這么多的感受和體會,相信通過下一節課的朗讀,定會讀得更好,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的。
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下節課討論。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部編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