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
一、談話導入。
走進秋天,我們盡情享受到了秋天給我們帶來的無數樂趣和無盡的遐想。讓我們在秋天里快樂地學習,認真地思考,我想你會從學習中體會到更多的快樂。
二、我的發現。
1、讓我們進入我的發現這一題,你認真讀讀里面的內容,說說你的發現吧!
2、出示課件,學生讀3、學生匯報
(每組都是以一個表示顏色的單音節詞打頭,接著在這四個詞的后面,擴展出表示前面這種顏色不同程度的新的詞語。)
3、祖國語言多奇妙呀!除了書上出現的一些詞語外,你還能說出一些嗎?(生說師隨機板書)
4、老師這里還收集了許多表示這些顏色的詞語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哪些你已經說過,哪些你還是不知道的。
出示課件:
黃 橘黃 枯黃 淺黃 檸檬黃 土黃 鴨黃 米黃 焦黃 蠟黃
紅 通紅 淡紅 暗紅 玫瑰紅 緋紅 肉紅 鮮紅 猩紅 杏紅 血紅
綠 青綠 蔥綠 草綠 橄欖綠 蒼綠 油綠 品綠 石綠 水綠 軍綠
藍 天藍 石藍 靛藍 瓦藍 品藍 毛藍 藏藍
5、顏色千變萬化,只要我們多觀察多思考你還會發現更多的奧妙呢。
三、日積月累。
1、讀讀背背
⑴小朋友,接著我們要走進對對子中去,讓我們先來讀讀對對子吧。
⑵學生自由讀
⑶指名學生讀,糾正錯音。
⑷同桌互讀,想想這首對對子里講的內容跟什么有關?(所講的事物都和秋天有關。)
⑸師生對讀
⑹男、女分角色讀
⑺齊讀
⑻背誦對對子
2、我會填
⑴小朋友,我們在讀、背對對子中也體會到了快樂,讓我們進入詞語搭配這一題吧。
⑵自由讀詞,想想地后應該填什么?(動詞)
⑶學生做題,教師巡回指導。⑷匯報。
四、趣味語文
1、我們剛才通過詞語搭配的活動,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呢,讓我們進入趣味語文中的繞口令吧。
2、出示課件:繞口令
3、學生練讀。⑴自由讀。⑵指名讀。⑶同桌互讀。⑷比賽讀。
4、課件,出示《顛倒歌》、《兜裝豆》、《狗與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繞口令讀。
5、交流讀
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及詩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難點:
進行語文活動一—當回小記者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萬花筒"
1、指名讀、正音。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
3、投影出示這六個字,讓學生觀察。(減、喊、感、渦、鍋、窩)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4、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引導學生用這些字組詞。
5、在田字格里描寫這些字。
二、學習"我能填"
1、投影出示。
2、指名讀,正音。
3、教師領讀。
4、引導學生分析每組兩個字的異同點,識記生字。
5、學生先獨立組詞,然后交流、討論。
6、教師小結。
{丑(小丑)扭(別扭){雛(雛鷹)準(準備)
三、學習"我能寫"
1、學生讀例句,說說自己的發現。
2、學生之間交流自己的發現及這樣寫的好處。
3、教師引導學生擴寫第一個句子。
(1)投影出示:()老師穿著一條()裙子。
(2)學生試填。提示學生括號里可以填許多不同的詞,只要語意通順就行。如:(美麗的)老師穿著一條(耀眼的紅)裙子。
(年輕的)老師穿著一條(嶄新的)裙子。
4、學生試著擴寫第二句,教師個別指導。
四、學習"百寶箱"——讀讀背背
1、課件出示古詩。
2、配樂朗讀古詩。
3、指名讀,正音。
4、齊讀古詩,說說古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5、學生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相機指導。
6、學生讀背古詩。
五、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一下自己在這節課中的學習收獲。
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故事。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真摯的師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把發生在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難點:
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點兒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師和達麗瑪的心上”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1、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標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講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內容,根據下面的提示把課文分成4段。
1、上課的時候,達麗瑪沒有聽見老師提出的問題。
2、放學以后,老師為達麗瑪補課,并且冒雨將她送回家。
3、第二天早晨,達麗瑪冒雨接老師一同到學校去。
4、內蒙古大草原上的師生情如同滋潤大地的綿綿細雨。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學生可能回答: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學生可能回答: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學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引導:“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學生可能回答:“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引導:為什么這么激動?
7、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學習第三段
1、補課后,天下起雨,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老師對達麗瑪的愛,以及達麗瑪匯報老師的愛。
七、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質疑:雨點怎么會落在人的心里?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理解。
交流中引導理解:
(1)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2)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兩個“春天的雨點”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點是潤物無聲,老師對達麗瑪的幫助,沒有大聲呵斥,是一種理解與尊重,這是潤物無聲;達麗瑪對老師的感謝不是豪言壯語,是發自內心的純真的愛,也是潤物無聲。在春雨無聲無息地滋潤下,萬物萌生。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愛護下,達麗瑪進步成長進來。廣大教師正是發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精神培養著祖國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發茁壯成長。
八、總結,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把課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5個漢字,在閱讀過程中有重點地識記“蕊”字。
2、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全詩內容,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學重點:
1、本篇課文的前四節內容十分簡單,通俗易懂。重點理解第五小節“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這句話。
2、學會仿照詩歌說話、續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直接板書“話”,提問:這是什么字?(話)一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再板書“大地的”,要求學生思考:大地會與誰對話?
3、師:大地要說的話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誰對話了,說了些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大地的話》。(多媒體出示課文內容)
二、品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
師:現在老師配上音樂把詩歌朗誦一遍,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大地在和誰說話?指名學生回答。(板書:種子、飛鳥、游魚、小草)
[設計意圖:指導閱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讀,這非常符合詩歌的特點,要在讀中體會詩歌意境,教師飽含感情的范讀,再加上音樂,讓學生很快進入詩歌意境,對詩歌有個整體感受。]
2、學生自由讀詩,自學生字詞。
(1)自由地輕聲朗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聯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同位檢查生字詞的認讀以及理解情況。
(4)全班交流。(課件出示生字詞)糾正容易讀錯的音,比如“嘟嚕”、“吐蕊”、“驅趕”等;重點識記“蕊”字。
3、默讀詩歌,理解內容。
(1)默讀詩歌,并在書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或讀后的體會,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問題。
(2)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讀,指導學生用“心”說話。
(1)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
(2)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親,你想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說些什么?其他同學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大地的話,看能否聽懂大地想對你說些什么?
(3)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接讀課文前四節,教師點擊相關課件(每一小節都制作動畫課件),讀后其余學生評價。
三、換位抒情。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或大地體內的其他生靈,聽了大地母親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母親說的?你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2、四人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四、總結升華。
1、學生齊讀最后一小節。
2、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引導學生用文中的語言回答。
3、隨機設疑:最后一句話中的省略號有什么含義?(板書:……)(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落葉、石子……)
4、聽課文錄音,放動畫課件,再次欣賞詩歌,感受大地的寬廣胸襟。
五、以說促寫。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親,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語傾訴,你還想對誰說什么?請敞開心扉,大膽地說出來吧!(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2、(課件出示)仿照詩歌前四節的結構和語言風格,將自己要傾訴的話語寫一節小詩。全班展示交流。
六、課后拓展。
(課件出示)課后繼續修改自己寫的小詩,準備活動課上評比展示。
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4、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介紹動物的睡眠方式、
5、學會作者分類進行說明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1、了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進行精彩的介紹。
課時劃分: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覺,白天工作,不會一睡幾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動物就能一睡幾個月不吃不喝,這是不是很有趣呢?這些動物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呢?學完這課,你們就會知道。(板書課題)為什么將睡眠打上引號呢?有誰知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1)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讀準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2)老師范讀。
(3)指導重點讀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2)分析重點生字。
四、學生匯報初讀的感悟。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2、學生匯報。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積累詞語。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昏昏沉沉:指蝙蝠們頭腦迷糊,神智不清。
金蟬脫殼: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蠕動:指海參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第1~3自然段,思考問題。(同學之間可相互討論)
動物睡眠是為了什么?
蝙蝠是怎樣進行冬眠的?
(2)學生匯報。
(動物睡眠是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為了休息)
老師引導:動物睡眠,特別是進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為了休息,而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
老師總結:蝙蝠睡眠比較奇特,一是集體睡眠奇,二是睡覺方式奇,三是睡眠時間奇。
2、學習課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并作匯報。
(海參靠吃海底下的蟲子——浮游生物維持生命)
(2)老師總結。
因為海參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動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維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參只能蠕動,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進行夏眠。
3、合作學習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蝸牛的睡眠。
(1)自由朗讀。
(2)自由組合合作探究蝸牛的睡眠,并作匯報。
(蝸牛在冬天的時候要進行“冬眠”)
(蝸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時要進行“夏眠”)
(蝸牛稱得上是“睡覺大王”)
(3)觀看蝸牛冬眠和夏眠錄像,加深對課文理解。
三、擴展眼神,鞏固提高。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眠方式?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2、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蝙蝠要進行“冬眠”而海參要進行“夏眠”?
板書:
蝙蝠、冬眠
海參、夏眠、適應環境的變化
蝸牛、冬眠、夏眠
最新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