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生字。
2、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為人和做事的真誠,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我們班的絕大多數同學都吃過冰糖葫蘆吧,回憶一個你所吃過的糖葫蘆的模樣,好嗎?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作者的父親。
預習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火候、竹簽、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認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
(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深刻含義?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做上記號。
2、小組合作研討。
3、班內匯報交流。
4、重點指導理解問題(3):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為什么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B、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C、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品讀體驗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驗
齊讀課文,談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為人實在、做事認真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鞏固延伸
五、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實際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親那樣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板書:
萬年牢
糖葫蘆――萬年牢
做生意――萬年牢
做人――萬年牢
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噴射、火焰、驅趕、領袖、懲罰、敬佩、造福、違抗、狠心、雙膝、啄食、肝臟、驅寒問暖、氣急敗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感悟普羅米修斯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從有關語段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情,學習復述故事。
課前準備:
課件;預習課文;讀有關的古希臘神話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美麗傳奇的神話故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等)
為了人類的幸福,女媧歷盡辛苦,煉石補天。在燦爛的人類歷史文化寶庫中,古希臘和我們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明。
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這樣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神,他就是普羅米修斯(出示課件)
讓我們一起來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下面老師要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指讀詞語,齊讀
2、預習課文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表現了普羅米修斯的偉大,讓我們深深地感動?找出最令你佩服和感動的部分,自己讀一讀。
三、交流:
師:哪些地方表現了普羅米修斯的偉大,讓我們深深感動?(鏈接3處,隨機應變)
1.指名說:“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名叫普羅米修斯的天神來到人間,看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景象,決心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拿取火種。”出示課件
讀這句話時,我們讀懂了什么?
①盜火的愿望是多么強烈,義無返顧,一心想著人類。
②天火是不容許被帶到人間的,這是天規,不能觸犯。
③盜取天火絕非易事,也許會面臨重重困難,也許將會受到主神宙斯嚴厲的懲罰。
看到人類的不幸與痛苦,沒有一笑而過,本來與己無關的事,卻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做。盡管危險重重,但他沒有害怕,更沒有退縮,他下定了——決心。你感悟到什么?
板書:善良、勇敢、舍己為人
多么偉大的普羅米修斯呀,讓我們滿懷敬意地朗讀這句話。
自從有了火,人類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指名說一說,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
出示課件:火使人類(指名說)
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寒冷走向——(溫暖)從痛苦走向——(幸福)
從疾病走向——(健康)從野蠻走向——(文明)
總之,有了火,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普羅米修斯的偉大就在于造福人類!他為人間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啊!
讓我們再帶著全人類的感激之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
2、請同學繼續說說普羅米修斯的偉大。
指名說“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出示課件。
聯系上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火神勸他歸還火種。)
(為他塑一個他正高舉著火把)
師:你們知道嗎,其實,現在我們全世界都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在紀念著這位給人類帶來火的英雄,什么活動之前都要點燃圣火?
(奧運會。)對,這就是奧運“圣火”的由來和意義。火是文明的象征,
火是希望的象征,火是普羅米修斯精神的象征。讓我們用普羅米修斯的精神之火,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火,創造之火,生命之火,愛心之火……我們期待著2008的奧運“圣火”在我們北京熊熊燃燒!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塑像嗎?
(可以塑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正在承受痛苦的折磨的樣子。讓大家記住普羅米修斯為盜火所受的懲罰,讓大家時刻珍惜火種。)
師:世界著名的作家埃斯庫羅斯有一部名著就是用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這個題目。
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大吃一驚、本事、悲慘、愈合、孤單失群、裂開”等詞語,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聯系上文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提綱
1、收集原來學過的成語故事。
2、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詞利用工具書解決。
第一課時
一、教師引入教學講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有個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領特別高強,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飛的一只大雁掉下來。你們相信嗎?這是為什么?通過學習“驚弓之鳥”(板書)這篇課文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自由默讀課文。要求:
(1)一邊讀一邊將遇到的生字、生詞圈畫出來。
(2)把每個自然段用數碼標記清楚。
2、自由朗讀。要求:
(1)看清句子的標點符號,試著讀出說話人的語氣來。
(2)把不理解的詞抄寫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全文,結合正音。
(2)指名學生列舉不理解的詞語,并鼓勵查閱工具書的同學幫助解釋。
4、指導書寫。
三、思考、討論。
1、課文寫到幾個人物?主要寫誰?為什么?(更羸、魏王兩個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張弓不搭箭就使大雁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追問:更羸是怎樣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
2、討論: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來?
(1)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句:“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
(2)引導學生揣摩詞語,誘發聯想,進而產生邏輯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飛翔,這里卻是“一只”,說明什么?②“慢慢地飛”又說明什么?為什么用“鳴”而不用“叫”?③學生自由談自己的看法。(不做統一的要求。)
四、齊讀全文,理清敘述的順序。
課文先寫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來;接著試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最后更羸介紹他是怎樣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小黑板出示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檢查正音。
2、說一說課文的敘述順序。
二、講讀全文
1、指名朗讀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學看小黑板思考問題。
提問討論: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射箭經驗特別豐富,技術特別好的人。這樣開頭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樣一個射箭能手。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獵看見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見的?學生回答:“看見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是更羸指給魏王看的。
⑶更羸與魏王的對話,使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雁就會掉下來。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
教師過渡語:更羸說的話能實現嗎?請看下文。
2、指名朗讀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學思考以下問題。
提問討論:
⑴更羸是怎樣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樣掉下來的?畫出關鍵詞。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嘣大雁:直往上飛拍翅膀掉
⑵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樣?“啊”這個詞帶有什么感情?學生回答:大吃一驚,有贊嘆之情,有驚奇之情,還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師過渡語:
你看到這種情景感到奇怪嗎?請看下文,仔細分析就會明白。
3、默讀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討論以下問題:
⑴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來?從文中對話中找畫后讀。學生畫后讀:“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
⑵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
①提問:這一自然段共幾句話,哪些講的是看到的聽到的?哪些講的是他分析的?學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話講的是看到的、聽到的。后三句講的是他分析的。
②他是怎樣一步步分析的?你覺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嗎?正確嗎?教師導讀并板書:
飛得慢——因為受過箭傷,傷口沒愈合,還在作痛。
叫得慘——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學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為前面的事實證明了“拍了兩下翅膀”說明大雁在使勁。“直掉下來”說明大雁一點也不能飛了,這與更羸說的傷口又裂開了掉下來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確的。
⑶找三位同學分別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同學共同體會文章是怎樣將這段話寫清楚的。
4、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悟出道理,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
從課文前后聯系中我們發現,更羸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正確的。那么你認為他是射箭能手嗎?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學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學生回答:我佩服他會觀察,同時會分析。
教師總結:
對,我們平時就要養成觀察的習慣、分析的習慣,同時隨著知識的增多,更要學會善于觀察、善于分析。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結論趨于正確。今天,我們學習了“驚弓之鳥”請你們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
學生回答:被弓箭嚇怕的鳥,比喻有的人受過驚嚇,遇到一點情況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據板書情況進行復述練習
要求:復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書。可用轉述方法,講給別人聽。
四、作業
將成語講給父母聽,評價反饋。
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目標:
讓學生掌握材料的
重點:
審清題意,不離題。
難點:
進行豐富的想象,把內容寫具體。
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審不清題意,內容不夠具體。
復習過程
1、提問:什么是材料?
2、:常見的材料有:一是根據圖畫,二是根據一個故事梗概擴寫,三是根據故事開頭進行續寫。
3、習作一:根據圖畫。
(1)先回顧第四單元的看圖:
這幅圖畫的圖意是什么?
這幅圖目的是要求我們懂得戰爭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或日本侵略者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怎樣才能把這幅圖畫寫具體?
詳寫被炸后的廢墟,具體描寫小孩的外表及內心。
(2)出示圖畫,讓學生先把握圖意是什么,后抓住什么景物寫。(圖略)
4、習作二:
請你認真讀下面一件事情的開頭部分,合理地展開想象,續寫一個故事。
星期二早晨的晨會課開始了,四(2)班張老師組織全班學生收看學校苗苗電視臺的<一周集錦>節目。突然,一位老大爺顫巍巍地推門進來,氣喘吁吁地問張老師:“你們班有個叫李宏民的學生嗎?”“有啊,李宏民怎么啦?”張老師驚奇地望著老大爺。老大爺激動地說:“我可找到他啦,一個懂事、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好孩子啊!”
(1)提問:要續寫這個故事,首先要弄懂什么?
(2):這肯定是一件舍己為人的事。究竟李宏民為老大爺做了什么事,就是我們的具體內容。
(3)提問:怎樣才能寫具體呢?
(4):要將事情的起因經過寫具體。
小測內容
將習作一的看圖寫好。
作業完成習作二。
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一、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二、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生反饋,并要求學生說出歸納的方法
5、師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用課題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還可以用抓住要點的方法。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合作學習,突破重點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品讀七、八自然段
2.小組代表反饋交流
師用課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探測障礙物的方法,請生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讀全文,說說你從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示?人們的哪些發明都來自動物的啟發?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根據仿生學自己動手設計一種小發明。
三、寫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提出難寫的字
3.各自說出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
5.抄寫生字詞。
四、總結
五、板書
超聲波
嘴巴
障礙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和
雷達
無線電波
天線
障礙物
反射
熒光屏
2022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