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
在教學?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四段。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3.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用樂觀的心態看待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做個開朗樂觀、熱愛生活的人。
【教學重點】
從語言文字中感悟明明的聰明和富有愛心。
【教學難點】
感悟“番茄太陽”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說出段意。
【教學重點】
理清課文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寫作順序,給課文分段。
【課前預學】
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理解詞語。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讀者的強烈的好奇心。你能針對課題提出什么問題?
2.番茄來自西方(番是外國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狀像柿子,果實紅色。
二、理解“番茄太陽”。
1.介紹作者
2.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字詞:番茄、盲童、天使、清脆、顏色、捐獻、親戚、忙碌、角膜、復明
(2)課文朗讀:分自然段朗讀,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讀熟課文。
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再讀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時間順序理清線索)
一(1—4)“我”在菜市場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攤位,父親常幫她通過撫摸來認識各種蔬菜。
二(5—14)盲童明明,是一個聰明富愛心的小女孩。
三(15—17)明明將接受復明治療時說要把自己的腿獻給“我”,“我”感到無比激動。
(3)分段朗讀,將“我”的內心變化與盲童明明對我的影響聯系起來體會。我原本心情如何?后來呢?是什么原因發生變化的?
3.練習用幾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組織交流,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
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引導學生理解第一句話中的“番茄太陽”指明明心中的太陽,第二句話指明明的笑臉。第三句話的理解有一定難度。
三、檢測評學:朗讀課文,摘錄課文中的精彩語句
四、作業設計:看拼音寫詞語。
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2
一、說教材: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并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文中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能激發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拓寬視野,并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形成運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價值觀。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科學家的實驗過程,正確讀寫12個生字。 難點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飛機空間安全飛行的聯系。
四、學法指導:
本課教學重點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用多種形式理解課文內容,并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試驗與原理,鼓勵學生大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五、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課題《蝙蝠和雷達》,簡介“蝙蝠”和“雷達”后質疑:蝙蝠和雷達兩者一為動物,一為電子設備,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其中的奧秘。
(意圖:通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初讀課文,找到聯系。
請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2、從文中找出能簡要概括蝙蝠和雷達關系的句子。(引導學生找到文章第二自然段的語句回答: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
(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初步理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合作閱讀,理解“試驗”。
1、人們到底是怎么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呢?先來了解蝙蝠飛行的特點。(課件出示“閱讀一”)
思考:蝙蝠飛行有什么特點?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從而做到平時用語準確。)
2、難道真是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所有物體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做了試驗。哪幾自然段寫“試驗”?做了幾次試驗?(指名回答)
3、讓我們也來當回小科學家,隨著課文與科學家一起去做試驗好嗎?學 生默讀文章4——6自然段,然后教師出示課件,學生與教師一起做試驗。(意圖:這樣設計,是想通過試驗激起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4、出示表格,讓學生根據先前的試驗填表。
(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5、引導分析三次試驗得出的結論,理解“配合”,體會用詞準確。(出示“閱讀二”)
(四)、自主閱讀,訓練語言。
1、現在你最想知道什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引導學生自 主閱讀第七自然段,讀后教師播放蝙蝠飛行的動畫引導學生得出蝙蝠飛行的原理。
2、這個秘密是科學家一下子研究出來的嗎?從哪個句子知道的?引導學生體會“反復研究,終于”的意思。
(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懂得任何一項科學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只有不怕困難,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人,才能摘下科學王冠上一顆顆閃光的寶珠,從而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是怎么工作的 呢?(出示“閱讀三”)
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然后播放飛機飛行的動畫,讓學生自己歸納得出雷 達工作的原理。
(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4、課件出示“比較”,讓學生通過對比思考:雷達天線的作用就像蝙蝠的什么?熒光屏的作用呢?
5、我們班準備辦個“小小科普展”,要招聘講解員,你想應聘嗎?先考一考:講解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達的工作原理。小講解員們準備準備吧!(指名講,再評議。)
(意圖:通過招聘講解員這樣新穎的形式,檢測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發明了( ),用它來( )。
2、我知道( )的發明是從( )身上得到啟示的。
3、我覺得還可以從( )得到啟示,來發明( ),用它來( )。
4、(結合本單元“綜合性學習”)回家可以繼續收集有關仿學生學的資料,或動手做工小實驗,小發明。
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千里馬等詞語在生活中的引申義
2、積累和動物攸關的氣象諺語
重難點:
1、 能夠通過工具書、查閱資料等辦法了解千里馬等詞語的其他含義。
2、 2、能夠抓住自己喜歡的動物的 特點來寫寫出動物讓人覺得新奇有趣后印象深刻的內容。
3、 課時劃分: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溫故知新
1、 出示題目中的詞語,讓學生讀讀
2、 指名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這些詞語中都有動物的名稱)
3、 教師:能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這些詞語的字面意思嗎?
4、 教師導讀,其實這些詞語還有其他的比喻義。例如:千里馬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5、 引得學生借助資料和工具,了解其他詞語的意思。
6、 集體反饋。
7、 補充練習:連一連
孺子牛 比喻沒有骨氣,搖尾巴乞憐的人
笑面虎 比喻在當地稱王稱霸、胡作非為的人
地頭蛇 比喻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的人
喪家犬 比喻外表善良,實際是心狠手辣的人
二、 語海拾貝
1、 學生自由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
2、 指名第一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好“焦、雷、響”等字
3、 大家一起讀一讀
4、 教師:同學們,這些都是通過動物預報天氣的諺語。讀了這些句子,你知道哪些動物都有預報天氣的本領嗎?他們又是怎么預報的呢?
5、 指名反饋
6、 拓展:你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氣象諺語?引得學生反饋他們手機的資料。
7、 再讀句子,熟讀成誦。
三、 點擊成語
1、 教師出示成語“熟能生巧”。指導學生讀一讀
2、 指名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熟讀了就能找到竅門)
3、 教師導讀:關于這個成語還有一個故事呢!生讀故事,想一想: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
4、 學生自讀短文
5、 指名反饋
6、 教師: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們受到 了什么啟發呢?只要勤學苦練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 自主閱讀園地
1、 教師導讀
2、 指名反饋
3、 教師:同學們,本文的作者不僅為我們介紹了可愛的綠毛龜,還流露了自己以及家人對綠毛龜的喜愛之情。請大家讀書時讀出感情
4、 集體反饋,指導朗讀有關的詞句
5、 教師小結:同學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他們都有的憨厚可掬,有的機靈活潑,有的姿態優雅,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他們吧
五、 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發興趣
二、詞語接龍,說含動物的的成語
活動規則:以小組為單位同時進行競賽,時間為一分鐘。小組成員一個接一個說成語, 內說的與動物有關的參與最多的小組獲勝。
三、積累歇后語
1、指名說一說收集到的和動物有關的歇后語。
2、教師出示常見的和動物有關的歇后語,大家一起讀一讀。
1)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 牛鼻子穿環------讓人牽著走
3) 老虎嘴邊的胡須---------誰敢去摸
4) 兔子不吃窩邊草---------留情(青)
5) 鯉魚跳龍門--------高升
6) 蛇頭上的蒼蠅------自來的食
7) 馬槽里伸個驢頭------------多了一張嘴
8) 羊群里跑出個駱駝-----抖什么威風
9) 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10) 雞毛炒韭菜-----------亂七八糟
11) 狗逮老鼠貓看家------反常
12) 豬嘴里挖泥鰍--------死也挖不出來
3、再讀,積累歇后語
四、 猜謎語
學生出謎面,同學們互相猜一猜。
五、 自由匯報
六、 布置作業
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4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這節課,老師要帶給你一個寓言故事,《獅子和鹿》
(板書:獅子和鹿)
二、學習短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想一想這個小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讀文,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教師梳理。
(一只鹿開始得意地欣賞自己的角精美別致,而認為自己的腿太細,太難看。后來有一只獅子向它逼近,鹿用它那四條長腿遠遠地把獅子甩在后面。就在獅子灰心喪氣的時候,鹿的角被樹枝掛住,鹿差點被獅子撲住,它用全身力氣才從樹枝中掙脫出來。于是它又嫌棄起那兩只差點讓它送命的美麗的角,而喜歡上了自己四條讓它獅口逃生的腿。)
1、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后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開始喜歡自己的角,討厭自己的腿。后來喜歡自己的腿討厭自己的角)
2、這個寓言故事中蘊涵著什么道理呢?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后匯報。
(任何事物既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我們不能只從外表上去看待事物。)
4、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呢?學習了這則寓言故事,你覺得應該怎樣去面對生活中的事情呢?
(學生結合實際,談出自己的看法,教師要正確的引導)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2、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5
教學內容:(語文大課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個深刻的道理,包含在一個有趣的故事中,這就是寓言的主要特點。有的寓言故事表面上講的是動物之間的事,實際上還是為了教育人,我們讀后也會受到很大的啟發。
二、分項訓練
語文大課堂
1、收集動物的寓言故事,填寫讀書卡片。
(1)老師在課前,布置了大家去收集寓言故事,你們都收集了嗎?又是從哪里收集到的呢?
(2)學生匯報收集到的寓言故事。
(3)在這些寓言故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呢?這個故事中又包含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4)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讀書卡片。
故事名稱
主人公
主要內容
包含的道理
選自何處
2、以小組為單位講動物寓言故事,評一評讀書卡片。
(1)小組內互相講講寓言故事。
(2)評出完成得好的讀書卡片,并說明好在哪里。
3、講、演動物寓言故事,或把故事內容畫成連環畫。
(1)剛才,同學們評出了好的讀書卡片,那你們愿不愿意講你們認為好的寓言故事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呢?
(2)下面我們就開展一個競賽活動,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表現得最好。
[學生可選擇多種方式,體現學生特長,尊重學生。]
(3)學生展示。
(看誰的故事講得生動,哪些同學演得精彩,誰的連環畫畫得形象。)
4、編、寫動物寓言故事。
(1)同學們,我們已經了解了那么多的寓言故事,你發現這些故事的共同特點了嗎?
(2)如果讓你來編一個動物寓言故事,你準備編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3)故事里有什么動物呢?它們做了什么事?說了什么話呢?
(4)你為什么要編這樣一個故事呢?故事里包含一個怎樣的道理呢?
(5)出示要求(課件)
一、故事要有趣味性;
二、故事中要包含一個道理;
三、故事內容要完整,條理清楚。
(1)同學們可以自己編,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編,編好后說一說。
(2)動筆把編好的故事寫下來。
(寫故事時可以對故事做一些修改。)
(3)出示學生寫的動物寓意言故事,讀一讀,評一評。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這節課,我們通過讀、講、演、畫、編等多種學習活動,對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自己還編寫了寓言故事,你們真是了不起!
2、把自己編寫的寓言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教學后記:
2022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