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實驗目標:
通過對樟樹品質的了解,聯系宋慶齡的生平,說說宋慶齡喜歡它們的原因,試著探究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的生平。圖片、投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宋慶齡的生平。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學會用重點突破的方法為課文分段。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學生交流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問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細讀課文,了解樟樹的特點。
2、通過對樟樹品質的了解,聯系宋慶齡的生平,說說宋慶齡喜歡它們的原因,試著探究樟樹的象征意義。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詞語卡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段與段是怎樣連起來的?
2、細讀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①出示課文插圖一的投影片,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
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②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
相機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書:蓬蓬勃勃)
③再讀課文,畫出具體表卅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④指導朗讀。表現樟樹特點的詞語要讀重音。
⑤指導背誦。
要求學生先理清敘述順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
(2)學習第5自然段。
①默讀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②學習第1~3句。
a、指名讀。
b、理解“繁衍、寄生”等詞語。
c、說說別的樹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學習第4~8句。
a、自由讀課文。
b、理解“可貴、仍然、拇指、高貴”等詞。
c、理解句子。
“本身”這個詞說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說明什么?讀讀課文,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樟樹能“永久保持”香氣。
(相機板書:永久保持拒蟲香氣)
④引導理解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象征意義。
A、再讀第5自然段,說說樟樹高貴在什么地方。
B、結合宋慶齡的生平說說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的體會。
C、指名說說,大家參與評點,相互補充。
⑤指導朗讀。
⑥指導背誦。
3、細讀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語。(崇敬、瞻仰)
(3)說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
(4)指導概括段意。
三、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枝干粗壯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懷念
拒蟲香氣
高貴之處
永久保持
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2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有趣的漢字、詞語超市、寫字板、閱讀欣賞
教學程序:
一、有趣的漢字:了解漢字的一字多音。
1.學生讀一讀各組詞,注意同一個字的不同讀音。
2.查找工具書,了解多音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3.積累帶有多音字的詞語。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讀一讀與“勇氣與正義”有關的成語。
2.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成語?
三、寫字板。
1.學生發現寫字板中六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寫的時候應該重點留意的筆畫。
2.學生匯報發現所得。
3.學生寫字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同桌互評寫字情況。
四、閱讀欣賞:《兒童和平條約》。
1.學生自學短文,了解短文的內容。
2.學生通過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難字詞的意思。
3.學生交流閱讀體驗。
4.寫一寫自己最深的感觸。
5.完成詞語庫的積累。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
語文生活(關注世界兒童)
學習程序:
一、提前布置。
學生準備:分組搜集反映世界兒童生活和命運的文字、視聽資料。
二、主題班會或出板報。
1.分組推選口頭或書面匯報的學生,完成任務。
2.其他同學可以提問質疑,展開互動。
三、活動小結,布置習作。
第三課時
學習要點:
語文生活(習作寫信)
學習程序:
一、明確習作要求:
1.回顧活動過程。
2.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把活動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二、學生習作。
教師巡視學生習作情況,隨時評價,并及時指導困難生的習作。
第四課時
學習要點:
語文生活(講評習作)
學習程序:
一、引導學生自評
將你的習作讀一讀,重點修改不通順的句子、標點符號,還可以增減一些內容,對文章進行潤色。
二、引導學生互評
同桌之間或者好朋友之間交換習作,互相評價。
互評重點:發現對方習作的優點;幫他提建議,如錯別字、內容方面等。
三、教師點評
1.教師評介本次習作的整體情況。
2.教師以兩三篇不同程度的習作做范本,引導學生共同點評,教師作引導講評。
新
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2個。能正確讀寫“平坦、所謂、階梯、蔥蘢、游覽、機械、慚愧、辛勞”等詞語。學生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學習課文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峨眉道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教育學生要尊重普通勞動者和它們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峨眉山的鋪路人是怎樣鋪路的,認識到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教學構想
本文語言簡潔,感情充沛,便于進行朗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留意影視中或身邊的普通勞動者,關注他們的勞動;查找有關峨眉山的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教育。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名山大川數不勝數,大家游覽過哪些名山大川?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我國的風景區峨眉山游覽一下,你們愿意嗎?(出示課題)
2、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城西南7公里,有山峰相對如峨眉,故名。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自然段的內容是看到、聽到的,哪些是想到的,做上記號。
3、指名回答。
三、學習課文,體會感情。
(一)學習第一段。
1、自由小聲讀第1段,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讀了第一句“前面沒有平坦的路了”你知道了什么?
3、作者在峨眉道上攀登的路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你從哪里讀懂的?(理解“豎”“天梯”)
4、走在這樣的路上,我們的感覺是什么?
5、指導朗讀。
(二)學習二——六段。
1、自由讀2—6段,思考:我們在途中遇到了十幾個人,他們有什么特點?是干什么的?
2、路是怎樣鋪成的?指名說,誰還想說一說?
3、讀了這幾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4、指導朗讀。
(三)學習七、八段。
1、作者由峨眉道上的鋪路人想到了什么?默讀7、8段邊讀邊畫:表現鋪路人辛勞的詞語。
2、指名讀。
3、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認真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和體會,引導學生歸納鋪路人的辛勞:
游覽路線:二百多里
石板數量:數不清
鋪路方式:不能用機械,只能用人工。
鋪路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4、想到這里,我內心感到一陣愧疚。理解“愧疚”(慚愧不安)我為什么感到愧疚?
5、鋪路工人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稱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鋪路人有哪些貢獻?
6、齊讀本段最后一句,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7、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
五、朗讀課文、指導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作業設計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2、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學習課文,用邊讀邊想的方法領會作者是怎樣表達對鋪路人的艱辛勞動的敬佩。
學生學習過程
一、檢查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1、臉對臉齊背,互相檢查。
2、開火車輪流背。
二、復習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在峨眉道上遇見鋪路人,知道了他們工作的艱辛)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為什么說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從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找答案。)
三、進一步體會感情,學習表達。
1、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停步仰望……豎在前面樹木蔥蘢的陡坡上。停步望去,只見石階出現在前面的坡上。
(1)邊讀邊想,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的好?為什么?
(2)你體會到山勢怎樣?(陡峭)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鋪起路來呢?(艱辛)
(3)范讀、指導朗讀。
(4)小結:我們邊讀邊想,找出兩組句子有何不同,通過比較,知道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好,再有感情地朗讀,現在我們就用這種方法繼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出示句子:
他們在十多里外開山取石……沖毀的路。
他們開山取石,做成石板,運上山去重鋪沖毀的路。
(1)邊讀邊想,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的好?為什么?
(2)你體會到鋪路人怎樣?(艱辛)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3)范讀、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鋪路時的情景。
3、自學:
(1)出示自學方法
A.一邊讀,一邊想,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B.從哪里看出鋪路人的艱辛,為什么?
C.邊讀、邊想象
這數不清……背上山來的嗎?
這些石板,不都是背上山來的嗎?
這么長時間,他們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
這樣日復一日……多少汗
(2)學生交流,集體訂正。
3、按內容填空
如果沒有(),沒有(),就沒有(),就沒有(),也就沒有()。
四、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
1、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課文的描述,把你想象的峨眉道上的路畫下來。
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4
《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向我們介紹了太陽的一些特點及和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文章語言通俗、明了,運用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在科學課及課外科普讀物中對太陽等相關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本課的學習學生會產生興趣,教學前應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加強對太陽的認識,教學時在讀中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說明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熱情。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信息資料】
1、自制生字詞卡片。
2、搜集有關太陽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故事嗎?誰來說說。
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接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讀懂了什么。
3、 匯報。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 讀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描寫太陽特點的部分中,你認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讀出的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體會列數字、舉列子等說明方法)
3、用你的朗讀來再現一下太陽的特點吧!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差、抵、氏、莊、稼、繁、殖”,認讀。
2、看看這些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4、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太陽》。太陽的特點大家了解嗎?誰來說說。那換一個方式來說說,把自己當成小太陽向大家介紹一下,誰來試試。
二、品讀欣賞
1、說到太陽與人類的關系真是很密切。請同學們用心讀一讀課文,找出最能表現太陽與與人類關系密切的一句話。
(學生練讀、匯報讀)
2、這只是作者的總體感受,那課文又是怎樣具體寫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4~7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什么?
在匯報時請用上“太陽與 有密切的關系”來簡單概括。
3、同學們知道了太陽與動植物、人類生活、雨雪形成、風的形成、人類健康等都有密切的關系,下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這些密切的關系吧!
4、現在同學們已經成為研究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專家啦,我現在是科技日報的記者,想采訪一下專家們了解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誰愿意接受我的采訪?
三、提升感悟,交流體會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再讀一讀全段:
比讀、齊讀。背誦。
2、太陽與人類有這么密切的關系,你有什么想說的話嗎?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獸、存、蔬、麻、較、殺、預”,引導認讀。
2、觀察字形,有什么的要注意的地方。
3、學生寫字,同桌互評。
(引導同桌評價時如果認為寫得好,就在字旁畫一朵小花;如果不好提出建議。)
五、自選作業
1、以太陽自述的形式向家長介紹今天所學。
2、搜集有關太陽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展覽后評出“天文小博士”。
【教學思路】
《太陽》是一篇精讀課文,具有科學性,而且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我覺得執教者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設計意圖,那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增長自然知識,學習用聯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同時也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弄清這些為我們教學提供了依據和出發點,圍繞著它,在設計教學時也就有一些想法。當然,這一切的基礎是要熟知三年級的教材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
本課分為兩課時,設計想法是這樣的:
1、激發興趣促進學生樂于參與:
有句話常常被引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此有同感,但學生的興趣如何來激發,使他們真的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是很難做到的,我是這樣處理的:引導學生轉變角色如當專家、扮太陽等,采取活潑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生興味盎然,當然這種活潑方式的選擇要為學習服務,要結合教學內容,切不可單純為激發學生興趣而開展無效活動。
2、以朗讀為本,交流感悟: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充分地朗讀才能真切地感受內容,訓練語感,三年級是從低向高過渡階段,很多能力和素養都是在此逐漸形成的,多種方式的朗讀學生會在讀中獲得知識,豐富自己的積累,因此自讀、匯報讀等,交流是學生個性化的一種表現,學生能充分的讀書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發表個人感受,這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詞句訓練是重點:
對于詞句的訓練應以理解和積累為主,理解時引導學生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來處理,而這些不能機械的處理,應在朗讀感悟的同時加以訓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讓學生自己指出,如果學生不能做到,教師應引出,與學生共同研究,如“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將這句抓住先整體感知,然后圍繞它展開對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具體感受,最后讓學生聯系生活結合自己的理解說出自己要表達的內容,這是對內容進行感悟提升。并將口語交際與閱讀結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習傾聽,學會表達、學會交流。
4、突出評價的實效,讓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評價是多元化的,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學生也是重要的評價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自評和他評的積極性,滲透評價方法,讓學生在評價中取長補短,不斷成長。
5、作業設計尊重學生選擇,適當加以延伸:
以往作業的處理是教師統一,布置什么,學生做什么,學生的自主性無從談起,而目前倡導的是開放型作業,給學生提供廣闊空間,課堂上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一以太陽的自述形式向家長介紹太陽;二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展覽后評選“天文小博士”。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為學生學習上的拓展與表現提供平臺。
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聯系上下文和自學理解“窘住”“不辭辛苦”和“沉吟”等關鍵詞意思。
2、在洞察人物內心世界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能利用導學稿對文章做簡單的分析,品味文本中關鍵詞句。
情感目標:感受小女孩對媽媽真摯的愛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質。以及使學生感悟到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愛自己的親人、朋友和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比較完整地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
通過具體的語句感受故事中人與人之間可貴的真情及美好品質。
教法與學法
以導學稿為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自學習慣;運用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資源
幻燈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引入課題
世間最為美好,最令人感到溫暖的莫過于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正是這愛譜寫了世間最偉大的旋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八版塊“人間真情”的第二篇文章《圣誕老人的禮物》。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導學稿研學交流
檢查導學稿
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對導學稿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
(2)學生自選感興趣的問題匯報,師隨機板書。
1、師指名讀詞語:櫥窗假發項鏈懇求不辭辛苦、遺憾包裹、純潔。
2、課文中介紹了幾個人?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請你根據上面詞語的提示,試著用三、五句話講一講這個生動的故事。
指名讀文:請同學們品一品這是一位怎樣的小女孩?
匯報最能體現小女孩特點的語句。
1、體會小女孩看到假發時的欣喜和激動。
從哪些語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順?(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時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高興、激動、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讀中,讀一讀這段心理活動的描寫。
2、體會小女孩錢不夠時的無奈和窘迫。
還從哪些語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順?(第三自然段)
小女孩因為什么為難呢?(體會項鏈的價格與假發的價格相去甚遠。)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時你心里會怎么想?(無奈、悲傷、失望、羞澀)
把理解融入朗讀中,試著讀一讀。
愿望與現實的差距太大了,小女孩有沒有放棄?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3、體會小女孩為換回假發付出的辛苦。
“想盡了一切辦法……”“但……、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小女孩所付出的難以想象的努力和辛苦。
小女孩手臂上的傷口就是無聲的語言,看著這一道道傷口,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什么畫面?
播放音樂,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
指名讀課文。
4、體會小女孩聽了老板的話表現出的堅強和失望。
小女孩聽了大胡子老板的話又怎么樣?
小女孩因什么而“憤怒”?又因什么而“憂傷”?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
指導有感情朗讀。
小結:雖然老板的回答讓小女孩的希望破滅了,但她那美好的愿望,那么多天的努力,那么多辛苦的付出她變得愈發地堅強,她那小烏鴉反哺般的美好情懷令我們感動。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四、聯系前文,再次品味
1、你知道圣誕老人是誰了嗎?
2、說說從哪里得知圣誕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3、再讀一讀這句話,在大胡子老板“沉吟”了一會兒,想象你是老板你聽到這樣的懇求,看到小女孩手臂上的傷痕和手上的零錢時,你會有何想法?
帶著對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帶著對大胡子老板的敬意,來欣賞一首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
小結:正是小女孩對媽媽的真愛感動了大胡子老板,也正是大胡子老板的真情幫助讓這母女倆在圣誕節收到了這份意外的驚喜。看到這意外而溫馨的結局,此時此刻,你想對故事的三個主人公說些什么?
其實,這個世界并不缺乏愛,我相信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愛,用我們無限的真情,就會在愛的陽光中,享受生活。
五、布置作業,展開想象
作業超市,自由選擇
1、想一想做一做,用你的實際行動表達愛。
2、給故事續編一個合理的結局。
3、從小女孩、媽媽、大胡子三個人物中選擇一個或兩個,把想對她們要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圣誕老人的禮物
換贈
小女孩假發老板
得
媽媽
課后反思:
本課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愛為線索,講述了小女孩對媽媽純真的愛————送一頂假發給媽媽,同時也講述大胡子老板對小女孩的陌生人的愛。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份美好的情感,本課教學我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一、運用多種方式讀文,感悟母愛情懷。
在初讀課文之后,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這是的一個女孩,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分別填上“有孝心”、“愛母親”或是“不辭辛勞”,并找到相關的語句進行了品讀。在學生匯報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了感悟、理解。并采用了指讀、引讀、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體會人物的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走進文本,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愛的教育。
二、創設情境,感受人間真情。
在結束全文的學習后,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中愛的存在,只要你有愛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愛的使者————圣誕老人,你能說一說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這樣設計讓學生捕捉生活中愛的信息,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圣誕老人”,讓學生的情感升華。
不足:
1、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課堂的小練筆:“我想對您說”這一環節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學生表大地也就不夠充分。
2、拓展延伸不夠,只局限于本文,沒有愛的體現。
我想,在語文課中,只有充分發揮文本、學生、教師三者的和諧統一,才能促進課堂教學質的飛躍。
新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