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1
教學目標:
1.掌握一類生字11個,二類生字13個,能夠正確書寫和拼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降馬人的勇敢。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生字卡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指導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意。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課文。
同學們,在藝術的殿堂里,有許多藝術家通過自己的作品使馬的形象愈發活靈活現,深入人心。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在他的長篇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就有一段扣人心弦的英雄降馬描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群英降馬》吧!
1.教師范讀。
2.指名分段讀。
3.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畫出生字和生詞。
2.學習一類生字。
降:先查阝旁再查6畫左右結構
xing 字義:投降,歸順,指軍隊放下武器投向對方;降服,使馴服。
組詞:降馬、投降、寧死不降、降龍伏虎
jing 字義:下落,落下;使下落;姓。
組詞:降落、降雨、降落傘、降級、降格、降低
猛:měng 先查反犬旁再查8畫左右結構
字義:氣勢壯,力量大;忽然,突然。
組詞:猛攻、猛將、猛烈、猛虎、勇猛、猛然
兜:dōu 先查兒字旁再查9畫上下結構
字義:作用和口袋相同的東西;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承擔;環繞,圍繞。
組詞:兜子、褲兜、兜售、兜抄、兜風、兜圈子
頃:qǐng 先查頁字旁再查2畫左右結構
字義:土地面積單位,1頃等于100畝;短時間。
組詞:有頃、俄頃即去、頃聞、公頃、頃刻
丈:zhng 先查一部再查2畫獨體字
字義:長度單位,十尺;測量長度面積;對成年或老年男子的尊稱。
組詞:十丈、丈夫、丈量、丈地、老丈、丈人
罕:hǎn 先查禿寶蓋再查5畫上下結構
字義:稀少。組詞:罕見、稀罕、罕聞、罕物
詢:xn 先查讠字旁再查6畫左右結構
字義:問,征求意見。
組詞:詢問、咨詢、查詢、探尋
譽:y 先查言字旁再查6畫上下結構
字義:名譽,名聲;稱贊。
組詞:名譽、榮譽、譽為、譽滿中外、譽不絕口
矮:ǎi 先查矢字旁再查8畫左右結構
字義:人的身材短。組詞:矮胖矮小
頸:先查頁字旁再查5畫左右結構
jǐng 字義:脖子,頭和軀干相連接的部分。
組詞:長頸鹿
gěng 同“jǐng”用于“脖頸子”。
拖:tuō 先查扌旁再查5畫左右結構
字義:牽引,拉,拽;拖延,拉長時間。
組詞:拖車、拖泥帶水、拖后腿、拖拉機
3.通過不同的方法讓學生記憶課文中的詞語。
①通過查資料或查字典記住詞語。
②用比較法理解詞語。
③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④抓住重點字理解。
⑤有的詞可以采用拆合法理解。
三、總結復習。
四、作業: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課文,了解“群英”降馬的經過。
2.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準確運用動詞展現事物特點及通過對話交待情節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
劃分段落:一、小紅馬擾亂馬群。(1);二、小紅馬的來歷。(2-3);三、降馬經過。(4-5)
2.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訓練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
(2)你讀懂了什么?(小紅馬三次沖進馬群搗亂,眾牧人想盡辦法卻治不住它。)
(3)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小紅馬跑得快?
那這是一匹什么樣的馬呢?
學習第二段(以讀代講)。
(1)指名讀。(2)分角色讀,講一講這樣讀的理由(提示、指導)。(3)齊讀。
學習第三段。
(1)從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這是匹厲害的畜生?
(2)群英降馬,突出了誰熟悉馬性,身手高強?
由此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總結。
可以指出:對照內容,看題目,你發現本文有哪些不足嗎?
三、作業:預習下一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詞語,說意思。
二、換個詞而句意不變。
三、讀成語,講故事。
四、板書設計:
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2
一、習作要求
以成語故事《濫竽充數》原文,抓住重點內容,側重人物心理,展開自由想象,把原文擴寫成四百字以上的文章,做到語言通順、具體生動,題目自擬。
二、教學方法
1、學法到寫法的遷移。2、由說到寫,說寫結合,連段成。
三、教學準備
1、閱讀,研讀原文2、課件(從上下載的《濫竽充數》故事的動畫片
六、教學過程
(一)感知內容情境激趣
1、教師話語導入:《濫竽充數》是一則流傳千年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有興趣再次來回味,誰能聲情并茂地朗讀或者復述課文?學生朗讀與復述課文。
2、看課件《濫竽充數》的故事
(二)比較賞析領悟方法
1、討論動畫解說詞比較課文內容更為詳細的地方?
2、投影解說詞文字:“……當時,有個叫南郭的人,家境貧寒,又沒有一技之長,為了生活,壯著膽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參加齊宣王的竽樂隊,齊宣王不加考核,就讓他參加了竽樂隊,從此……”以上片段與原文“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做比較,說說有什么感受?
3、南郭為什么進竽樂隊,以及怎樣進的樂隊?想象其他可能的起因和成因。(答案體現開放多樣性)
4、討論南郭進樂隊,原文中哪一個動詞概括得最確切?
5、教學:“混”字最為確切,圍繞“中心詞”“混”字,通過自由想象,把南郭進竽樂隊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動)和過程講述得很明確、豐滿了。同學們圍繞“濫竽充數”成因——“混”寫片段,要求注重心理描寫。
6、課堂獨立,然后交流,激勵。
(三)方法遷移,以點及面
1、師話語導入:找到中心詞
確定擴寫點,大家寫出了南郭充數的多個原因,請大家以小組展開學習,思考原文中還可以找到哪些類似“混”的中心詞,可以作為擴寫點?
2、生小組讀文討論,教師引導。
3、:“裝”字寫出了“濫竽充數”的過程,“逃”字,它寫出了“濫竽充數”的結果。板書:擴寫點裝逃
4、說詞說句練習。說含有“裝”字的詞語,結合情境語言“畫畫”南郭吹竽的形象?
5、想象合奏時,齊宣王、吹竽者的“眾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時候,南郭此時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動)
6、說詞說句練習。圍繞“逃”來說幾個成語?教師引導,學生描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動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活動)
7、選擇“濫竽充數”的過程——“裝”,或者“濫竽充數”的結果——“逃”為題,寫一個片段。
8、交流片段“裝”,交流片段“逃”各一、二例。教師學生相機點評。
(四)升華聯接成
1、再次說說南郭人物的特點,成語“濫竽充數”的寓意。(答案體現開放)
2、同學對南郭獻上幾句勸告的忠言?生。過渡語:大家的“警世名言”暫時不作交流,留把它點睛之筆,寫在這次習作中。
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3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重點)
2.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重點)
【教具準備】
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故事導入。
教師口述:同學們都喜歡看歷史精典故事嗎?說說你看過哪些歷史精典故事?
師:本單元,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歷史精典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過渡語: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本單元第一個歷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課文,看看從中能受到什么啟示吧!(板書:《王戎不取道旁李》)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這里由故事導入,目的是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資料介紹
〔王戎〕字浚沖,晉初任荊州刺史。因平吳有功,封為安豐侯。王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竹林七賢”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魏氏春秋》說,此七人“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他們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暢,大都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透過“七賢”的文章創作,可窺到他們各自的志向意趣。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戎馬一生諸子百家競賽唯一
(重點指導生字:
戎:“戎”和“戍”是形近字,不要讀成“shù”;
諸:不要只讀一半音,不要讀成“zhě”;
競:“競”和“竟”是形近字,都讀“jìng”。)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注意聲母易讀錯:諸(zhū)競(jìng)。
注意韻母易讀錯:戎(róng)。
(2)學習多音字:折(zhéshézhē)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②讀一讀:
這兩批貨物都打折(zhé)出售,嚴重折(shé)本,他再也經不起這樣折(zhē)騰了。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嘗的確如此。
競走曾經。
唯爭著跑過去。
信然只有。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講了王戎和小朋友在路邊看到樹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爭相摘李子,王戎認為必是苦李。)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先寫(起因);再寫(經過);最后寫(結果)。
四、學習“會寫字”
戎、嘗、諸、競、唯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諸、唯”屬于“左窄右寬”;“銜”屬于左中右結構;“嘗、競”是上下結構的字,“嘗”上寬下窄;“競”上小下大;“戎”是右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筆順。)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微、緩”和上下結構的字“茂”,學生練寫。
戎:戈字左邊沒有撇、斜鉤要長,下邊一橫稍往上拉、中間是一撇不是一豎。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初步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
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4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純白金 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
3. 學習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 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2. 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激趣
同學們,伸出你們的雙手,看我們的手指是什么顏色?(黃色)你見過綠手指嗎?綠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讓我們趕快讀讀課文吧! (板書課題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問題:“綠手指”指的是什么?人們為什么稱她為“綠手指”?
2、出示生字卡片,練讀。注意讀好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指名分段朗讀,教師正音。 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讀完課文,我們回憶一下,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現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請你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在小組內讀一讀,說說喜歡的原因。
4、你讀懂了什么? 是呀,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說出了人們對園丁的稱贊,被人們稱為“綠手指”可真不簡單,那你們知道這位老奶奶為什么被人們成為“綠手指”嗎?學生自由發言。
三、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1、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綠手指、稱贊、金盞花、伺弄、沮喪、滿懷信心、兌現、驗證。
2、分段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準。
3、學生針對課文進行自主學習、交流、互相質疑。
小組內互相交流,推代表準備發言。反饋學習情況。
四、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綠手指”的含義。
五、朗讀課文。
1、討論:老奶奶是怎樣培育出純白色的金盞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結果怎樣?聽取小組學習情況匯報。
2、小結:這位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盞花,她挑選一株顏色稍微淡的,讓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種子種下去,然后再挑選顏色淡的花的種子栽種,循環往復,經過了20年,終于開出了一朵純白色的金盞花來。
3、出示文中重點句“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4、你想對老奶奶說些什么?起初,家里人對這件事情是什么態度?家人為什么那樣說?(引導學生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此時,你認為老奶奶的家人會說什么?
5、當老奶奶把這純白色的金盞花的種子寄給園藝所時,又發生了什么事情?此時,老奶奶又怎么對他們說的?
6、你們說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你能說說黑色的金盞花是怎樣種出來的嗎?
7、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8、小結:是呀,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只要認定目標、持之以恒,再困難的事情都會辦成,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9、朗讀重點句“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談感受。 有感而發,自由發言。
10、獎金不能兌現,因為年代久遠。“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自由發言。聯系實際談感受。
六、總結全文
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做到能讀會寫知其意。(知識與能力目標)
2、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讀出文章當中的情感。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3、學習聯系語言環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過程與方法目標)
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重點語句體會老奶奶的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品質。
2、學生理解“綠手指”的意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伸出一根手指,問這是什么? 預設一 學生答“1” 預設二 學生答“手指” 老師總結,這是“1”,也是手指。(板書手指),請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是什么顏色的?但是,今天,我們將去認識一位老奶奶,她被稱為綠手指。(板書“綠”)
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預設:綠手指是什么手指?為什么會是綠手指?人真的會長綠手指嗎?
師:過渡,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善于提問。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當中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2分鐘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誰最快在文中尋找到答案。
師:“綠手指”是指綠顏色的手指嗎?
生:不是。
師:那是指什么?
生:對好園丁的稱贊!
師: 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能稱為好園丁?
師:過渡,你們所說的確實是好園丁,老師想問,專家都種不出來的植物,她卻種出來了,她是好園丁?我們來看看這是怎么回事?
師: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
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三、學習生字詞
師:哪些詞語你不認識? ······ 瀏覽課文。
師: 提問: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敘述的?(事情的發展順序)事情的發展必須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想一想,這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復習生字詞。
過渡:同學們都還記得昨天學習的生字,真能干。誰還記得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嗎?
二、精讀課文,體會精神。
自由朗讀課文,學習起因。
學習“起因”部分。
師: 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從文中找出。 預設一 金盞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還沒見過。
師:從來沒見過的白色金盞花,真的能種出來嗎?
預設二 你根本不懂植物遺傳學,專家都做不到的事,你這么大年紀了,這么能做到嗎?
師:這里有哪些困難?
生:一,不懂植物遺傳學。二,專家都做不到,普通人?三,年紀大了,種花不容易。
師:這么都困難,老奶奶是這么做的?
生:老奶奶決心一個人干下去。
師:一個人。沒有家人的支持,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只是一個人。此時,老奶奶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種出白色的金盞花。
生:......
師:是啊!一定要種出白色的金盞花!證明自己能行!這是一個人的堅持,一個人的努力。我們想一想,當全世界都認為都不可能的時候,當周圍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反對的時候,你還會堅持嗎?但是,老奶奶有沒有畏懼這些困難?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堅持啊!
過渡:老奶奶決心要一個人干下去,但是,她不是專家,也不懂植物遺傳學,她是怎么走的呢?咱們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習“經過”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方法。
2、 “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兩句話:“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我們從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
師:就這樣,是指那樣?
4、理解“沮喪”,注意讀音。并用“沮喪”說一句話。
學習“結果”部分。
1、二十年過去了,老奶奶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學生感知老奶奶當時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長達一年”為什么說“長達一年”?在這學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結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種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園藝所。“他沒考慮那則啟事是否還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金的金盞花。”從這里我們體會到老奶奶對事業的執著。
4、當老奶奶接到園藝所長的.電話后怎么說的?老奶奶對著電話說:“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我們從老奶奶回答的話語中去體會老奶奶心無雜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盞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質。
三、總結
老奶奶從報上看到園藝所重金懸賞種出純白金盞花這則啟事想去試一試,老奶奶經過20年的辛苦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老奶奶這種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充滿信心和對事業的執著,這樣的園丁才是一為好園丁,在當地被稱贊為“綠手指”。“綠手指”不僅指園丁技藝出眾,更是因為精神可嘉。
四、交流討論
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 這也是老奶奶的一個心愿,讓我們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業
細讀課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盞花的艱辛。
板書設計:
起因:重金懸賞培育純白金盞花
經過:克服困難 滿懷信心 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 對事業的執著 好園丁
結果:培育出純白金盞花
語文四年級部編版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