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圖畫對照、歸類識字等方法,認識“書”“包”等11個生字,認識包字頭單人旁、竹字頭3個偏旁。會寫“早、書”5個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知道學習用品的名稱,了解它們的用處。
3、愛護文具,學著自己擺放文具,整理書包。
二.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掌握常見學習用品的名稱,認識“書”“包”等11個生字,認識包字頭、單人旁、竹字頭3個偏旁。
三.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
1、導語:孩子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看看誰猜得又快又準。
2、出示謎語,學生猜謎:帶子長長身體方,書本文具里面裝。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天天伴我來上學。
3、出示謎底,板書課題:是啊,就是書包(師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和小書包一起來學習。
4、齊讀課題,認讀“書包”:
(1)指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認讀“書包”:要求先拼讀拼音,說一說讀這個音節應該注意什么。
5、師:看看書包里裝了什么呢?
師;老師這有一個書包,請一個同學把里邊的物品都拿出來,邊拿邊出示帶拼音的詞語,書包就是把所有的學習用品都包在里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一)認讀生字,識記生字(帶圖片詞語)
1、過渡:在這首兒歌里,有6個詞語,看書自己讀一讀,下面請小朋友們領著大家讀一遍,老師把拼音去掉,你還會讀嗎?全班一起讀黑板詞語。開火車讀。
2、認讀單個生字:
(1)黑板出示生字,學生同桌互相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全班齊讀生字,一個讀兩遍。
(3)你用什么好方法記住哪個字?識記生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反義詞,組詞等等,當學生說出第一個加一加的字時,順勢歸類,把所有的加一加的生字都放在一行。隨機認識單人旁、竹字頭。重點認識竹字頭。
三、生字再現、鞏固記憶
師:孩子,這些字寶寶你都認會了嗎?這些生字都認會了,兒歌就會讀的更好聽,我們一起試試吧,注意節奏,停頓。交流識字方法。
四.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過渡:同學們已經和書包里的小居民交上朋友了,那你們想不想把它的名字寫下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寫一寫吧。首先,我們把“書”字送回家。
1、第一筆橫折略小,第二筆橫折鉤略寬,豎要直,點不碰到橫折
(1)生書空。
(2)生在田字格先描紅,再書寫。
2、“早”送回家,注意橫要寫的平直,要寫端正,日要寫的扁一點。
3、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用筆劃出“我”的小書包藏著哪些寶貝?
教師引言:同學們學生字學得非常好,現在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老師有幾句話想叮囑書包:上課的時候應該怎么做,下課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出示課文后半部分。
師:這些文具默默的為我們奉獻,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它呢?引導學生說一說。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教師建議學生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來說話。邊說邊做。
五、總結全文。這節課我們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收拾自己的書桌面。課下小朋友用“先...然后...最后...”說一說整理書包的過程。
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尾”等11個生字和提手旁、八字頭2個偏旁。會寫“長、比”等4個字和豎提1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問號、句號。學會朗讀問句,懂得回答問題要完整,先問的先答,后問的后答。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問句、答句,理解“長、短、彎、扁”等字的意思。
2.注意人字頭和八字頭的區別。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森林王國情景圖。
2.師導入故事: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小動物們相約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戲,小熊在數完10個數后,便開始尋找躲起來的小伙伴。(課件出示:與課文里動物一致的小動物的尾巴)小熊撓撓頭,不知道這些尾巴對應的是誰了,大家能幫助一下小熊嗎?(出示六種動物圖片,依次貼在黑板上)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強調“尾巴”是輕聲詞,師范讀、領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邊讀邊圈畫課文生字,多讀幾遍。
(2)與同桌相互檢查課后生字的認讀,相互評價,正音。
(3)指名朗讀課文。
2.自學檢查。
(1)課件出示帶生字詞組。(請小老師領讀,教師正音)
(2)課件出示長句子,教師范讀,生跟讀。
3.教師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師補充小結)
三、動動腦筋,自主識字
1.看拼音讀詞語。(課件出示重點詞語)
2.出示課件,學習生字。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著重指導“比”字的筆順:,注意第二筆豎提一筆寫成,并組詞練習。
第二課時
一、續編故事,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
2.師生做游戲“我說你做”,學生根據老師指令做動作。
3.我們上節課幫助小熊找到的小伙伴來了一場比尾巴大賽,我們去看看吧!
二、精讀課文,細品文段
過渡: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比尾巴的情景吧。請大家先自由讀一讀課文。
1.認識“?”,重點指導問句的讀法。
2.師生對讀,三問三答。男女生對讀。
3.表演讀第1、2小節。
師:誰愿意當小猴子、兔子或小松鼠?(讓學生自由舉手分角色朗讀)
4.請同桌對讀第3、4小節,讀準字音。(讓學生自由舉手讀,師生評議)
5.質疑問難:為什么說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出示圖片:看看這6種動物,比比誰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紋,這些花紋像什么?(眼睛)
(2)用“最”說話。自由舉手說話。
6.指導朗讀第3、4小節。
三、讀讀畫畫,認識動物尾巴
1.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動物呢?吉吉國王可說了,比尾巴大賽可不是白看的。看比賽雖不要門票,但是小朋友們必須每人畫一張畫,把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的尾巴畫下來。你們可以做到嗎?
2.讓學生自由畫畫,鼓勵學生涂顏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以同學們非常喜歡的動物小熊為引,組織“找尾巴——比尾巴——畫尾巴”的游戲。游戲貫穿整個課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十分高。本課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
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走之底和斜刀頭2個偏旁,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時間:
兩課時,本課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引入詩句。
1、同學們愛猜謎語嗎?今天我們來猜一個謎語。(燈片出示謎語)學生先讀后猜。
2、我們再來猜一個。(燈片出示一幅畫,畫上有山、水、花、鳥,并題寫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大家看到了什么?
3、(燈片圈出“山、水、花、鳥”四個字)會認這四個字嗎?(引導學生個別讀、自由讀、齊讀,再抽讀。)
4、這是一幅畫,學生讀詩題,老師板書課題。
5、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古詩,正確識字。
1、(燈片出示自讀要求)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你會認哪些字呢?讀一讀。哪些字不會認,請用鉛筆標出來,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充分朗讀:同桌互讀互考。如果發現同桌讀錯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讀幾遍。
3、指導朗讀,糾正字音。
(1)你們都會讀了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2)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嗎?
(3)誰來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燈片出示朗讀節奏)請你跟我畫一畫朗讀節奏。
(4)請你跟我這樣讀。(教讀,自讀,抽讀,帶讀,齊讀)
三、熟讀成誦,感知大意。
1、同學們朗讀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教師抽背,表揚背誦得好的同學,鼓勵背誦稍慢的同學。
4、(燈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學們,“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說)
(1)這兩句里,有兩對反義詞,你能勾出來嗎?(燈片出示反義詞遠近,有無)
(2)色,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這個字的偏旁叫刀字頭。(燈片出示刀字頭),請你跟我說一說,刀字頭,刀字頭。撇,橫撇,刀字頭。
(3)你平時看到的景象也是“近聽水無聲”嗎?這里為什么說近聽水無聲呢?因為這里說的是——畫!
5、(出示最后兩句詩),讀“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兩句又什么意思呢?
(1)這兩句里有一對反義詞,你能勾出來嗎?(燈片出示反義詞:去,來),你知道的反義詞還有哪些?(學生說)我也搜集了一些反義詞(出示燈片),請你跟我讀一讀。
演一演下面幾組反義詞,然后再說一說,讀一讀。
來——去。找學生現場演一演,體會“來、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過兩個學生的比較,體會“高、矮”的意思。
遠——近。哪里和我們近,哪里和我們遠?通過說說,體會“遠、近”的意思。
白——黑。什么東西白,什么東西黑呢?找學生說說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體會“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學生說說知道的例子,體會“早、晚”的意思。
(2)這兩句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們平時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嗎?那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這是一幅畫!畫里的花兒不會謝,鳥兒不會飛走。
6、總結引導:我們游覽時,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數是“遠看山無色,近聽水有聲。春去花不在,人來鳥兒驚”。而課文所說的景色卻剛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種情況下才會“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呢?(引出課文題目。)
四、鞏固生字,書寫生字。
1、認讀生字。
同學們,現在,這些生字寶寶離開了課文,你還知道嗎?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這個游戲叫“青蛙跳傘”,生字寶寶出來,請你使勁喊他的名字。(開始游戲)
2、我們再跳一次吧!不過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樣,我們的玩法是,請你喊出生字寶寶的反義詞。(開始游戲)
3、游戲真好玩!現在請翻書67頁,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4、引導學生觀察、跟著書空,書寫四個生字。
5、講評學生寫的字。
五、布置作業。
1、請你把這首詩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預習第7課《大小多少》
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日、上、頭、鄉”這四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詩中的詞語
2、認識“夜、床、前、光、低、故”
3、朗讀并背誦這首古詩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看圖,讀詩,加深對生字字義的理解
2、啟發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記憶字形,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圖文結合,讓學生理解一個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鄉的強烈思想感情。
古詩的教學不同于課文教學,古詩中精煉的語言,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一步一步解釋指導下,理解詞意,詩句含義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理解詩句意思。
2、難點:為什么作者通過一輪明月就會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3、解決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注意詩句之間的停頓,再結合圖片,以及背景資料,使學生明白詩句中蘊含的意思。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體現。
1、教師可通過范讀,教給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指導學生分組朗讀,交流朗讀體會。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對生字的練習要重點指導字形和字義
(二)整體感知。
1、教學古詩,要先指導學生理解每個詞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詞連起來理解每行詩句的意思
2、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理解全詩的內容和感情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釋題、簡介作者。
1、導語。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首古詩《靜夜思》靜夜思——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對家鄉的思念。全詩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夜半夢醒,獨對皓月時那種孤苦的思鄉之情
2、簡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詩人
(二)教師范讀全詩,試讀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初步感知課文
2、學生根據注音試讀詩文。
(三)借助書上插圖。解釋詩意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圖上都有什么?
2、讀全詩,品味詩意。
3、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指名說一說詩的大意
4、品詞析句,領悟詩意。
(1)第一句,解釋“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2)第二句,理解“疑”,詩人把什么當成了“霜”?理解前兩句意思
(3)第三句,理解“舉”與現在所說的舉的區別,理解后兩句意思
5、總結全詩意思。
討論:
①詩人望著明月,怎么就思念起故鄉來了呢?
②第三句與第四句在內容上有聯系嗎?
交流。
(四)布置作業。
感情朗讀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全詩。
(二)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三)教師指導寫字。
“頭”筆順是一“鄉”新部首“”
(四)朗讀背誦,體會意境。
1、教師范讀,學生體會停頓與節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自由朗讀。
3、指導背誦。
(1)回憶全詩意思,反復誦讀。
(2)參照插圖試背。
(3)指名背誦。
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找、生”等12個生字,會寫“生、里、果”3個字。認識2個偏旁“夕”“母”。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續編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朗讀感悟。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2、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續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出示多媒體畫面:小松鼠)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瞧,它是誰?
2、齊讀課文,它東張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沒有找到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標好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學生評價。
3、指導生字和有些長句(這一設計為學生鋪路架橋,降低了朗讀的難度)
三、細讀課文,促進感知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出示花生畫面)這就是花生,你能給小朋友介紹一下嗎?
(3)指導朗讀
[直觀的畫面。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花生開花的美麗景色,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多美的花生呀,小松鼠好奇極了。
(1)分角色朗讀對話
(2)松鼠認識了花生心情怎樣?它為什么高興?指導學生朗讀"它想……"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過渡:小松鼠有3個美好的愿望它盼啊盼啊,它找到果子了嗎?
(1)輕讀第三、四自然段,全班交流,抓住"每天、都、等啊等啊,、也,"并進行朗讀指導。
(2)老師引導讀第五自然段:所以小松鼠感到奇怪,自言自語地說:"……"
(3)指導朗讀"自言自語地說……"(可以加上動作、神態)
(4)表情朗讀
4、突破難點
(1)(出示多媒體畫面)小朋友,你能告訴小松鼠,花生躲到哪里去了嗎?
(2)用"因為……所以……"說,為什么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了,小松鼠也沒有看見一個花生。
[以問促讀,問促結合,有效地組織起學生的注意及興趣,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學習的環境]
四、回歸整體,表情朗讀
同桌朗讀,邊讀邊輔以動作、表情,把小松鼠找花生的情景形象地表達出來。
[課堂演讀,變"講臺"為舞臺,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華]
五、指導書寫,教認新偏旁。
1、練習生字并找朋友
2、學新偏旁,"田字格"和"母字部"注意"每"的筆順。
3、學生看筆順圖,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一年級語文上冊統編版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