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材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囊荒昙壵Z文下冊新教材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材教案1
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了初夏時節(jié)江南農(nóng)村的景象。樹上掛滿了金黃色的梅子,枝頭的杏子也不小了。田野里,小麥已開花,一片雪白;菜花有的已結籽,顯得稀稀落落的;路上的人很少,籬笆邊,只有蜻蜓和蛺蝶上下翻飛。詩人筆下的鄉(xiāng)村一片寧靜祥和,充滿濃郁的農(nóng)村生活風貌。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有化花有果,有色有形.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一個部首,會寫7個生字。
2.了解采字的字理演變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體會詩人對夏日農(nóng)村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會認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xiàn)夏天的美好境界.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1.朗讀感悟
(1)在朗讀感悟之前,可通過學生課前預習介紹或教師介紹,了解詩人的情況,然后教師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節(jié)奏美。
(2)采用領讀、組內(nèi)競賽讀、個別指讀、自由讀的方法將詩讀熟。感知詩境,并能形成古詩的畫面,達到流利背誦。
(3)在詩中定位生字。
2.識字與寫字
(1)鑒于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可讓學生先自學生字:說說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記住這個字。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再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jīng)驗。教師隨機采用開火車讀卡片或同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認讀等方式強化讀音,并及時糾正容易讀錯的字。
(2)字音:“采”是平舌音?!盎h、惟、稀、蝶”的字音比較難讀,教師要采取多種讀法強化學生記憶。
(3)“采”是會意字,表示以手在樹上采摘果實和葉子。
“蝶、肥、菜、稀、惟、籬”都是形聲字,指導學生根據(jù)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
調(diào)動學生生活體驗,尋找在生活中用過哪些詞。如“我有一支黃色的鉛筆”的“黃”,“夏天很熱”的“夏”。還可以采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識記生字。
試著給這些會認的字組詞,并引導學生大聲地讀出來。教師及時糾正字音組詞的錯誤。
(4)本課要求寫的生字較多,可在課上選擇“梅、麥、采、菜”四個字指導書寫。在認讀和寫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并發(fā)現(xiàn)識字、寫字的規(guī)律?!胞湣弊值南虏恳黄埠娃嘁煺归_,“菜”中部的“爪”字要小點,“艸”要蓋住“采”。
(5)指導書寫時,教師注意不要貪多求快,努力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再下筆的好習慣。
3.活動提示
(1)連一連
設計找朋友的游戲,先在組內(nèi)找,再讓同學在全班找。找到朋友后還可以組一個詞。
(2)讀一讀
可采取組長領讀、小組領讀、個別領讀的方式強化記憶。
(3)寫一寫
重點識記兩個成語:“無中生有”、“有口無心”,試著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這兩個成語?
(4)說一說
根據(jù)題中給出的反義詞引導學生照樣子說出幾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指導學生說反義詞要注意對仗工整,以免出現(xiàn)“黑——不黑”的情況。
(5)背一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描寫了西湖的夏景,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相關資料
1.范成大(1126~1193):南宋杰出的詩人之一,字致能,別號石湖居士,吳縣(現(xiàn)江蘇省蘇州市)人。做過地方官,重視興修水利和減輕賦稅,深受人民的愛戴。曾出使金國,因抗爭不屈,差點兒被金人殺害。后因和朝廷意見不和而丟官。晚年隱居故鄉(xiāng)石湖(在今蘇州市)。他的詩清麗雅致,題材廣泛,其中田園詩尤其有名,從多方面反映了農(nóng)民的勞動和生活面貌,表明了同情勞動人民的態(tài)度.
一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材教案2
復習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基本上能做到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2、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根據(jù)拼音寫出要求學會的漢字。
3、復習鞏固大寫字母。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復習重點:
復習鞏固大寫字母。
復習難點:
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學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復習過程:
一、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關于拼音,我們復習的形式可以有:
1)按順序默寫聲母表或填寫聲母。
2)找出音節(jié)中的聲母或韻母。
3)分解音節(jié)或合成音節(jié)。
4)看圖把音節(jié)補充完整。
5)給音節(jié)標聲調(diào)。
6)在音節(jié)中找出整體認讀音節(jié)。
7)看圖選擇正確的音節(jié)。
8)分別找出聲母、韻母、音節(jié)。
二、復習大小寫字母表
1、出示字母表,認讀
2、“找朋友”游戲,找出相對應的大小寫字母。
3、嘗試背誦字母表
三、復習音序查字法
1、復習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2、復習“音序”
3、出示部分生字,使用方法進行實踐。
一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材教案3
課本分兩節(jié)。第一節(jié)描述了春天的特征,內(nèi)容淺顯,用來再現(xiàn)春天特征的景物,為學生所熟知。教學這類兒童詩往往有兩種不恰當?shù)奶幚矸椒?。一種是易化之。教師以為沒有什么講頭、練頭,領學生讀讀、背背算是完事;一種是難化之。不從詩本身的內(nèi)容出發(fā),不從教學的要求出發(fā),不從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兜了許多圈,硬塞進許多東西,大講特講,結果并未抓到根本,收到實效。邵老師教學兒童詩往往獨具匠心,本教學片斷,即表現(xiàn)出實與活的特色。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春、吹、綠、桃”,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正確書寫。
2、理解“春風、桃花”,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jié)。
3、初步感受春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4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jié)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話:你知道一年有哪四季嗎?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激情:冬去春回,春風吹得大地逐漸變暖,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播種的季節(jié),我們來聽一聽春姑娘的聲音。
二、聽朗讀錄音,初步感受課文:
1、投影出示欣賞:看著春天的畫面,聽著音樂,你有什么感受嗎?句式說話:“我看到了?!?/p>
2、是啊,春風一吹,大自然的確變了,揭示課題:春風吹
(1).拼讀音節(jié):chun春chui 吹(讀準翹舌音)
(2).識記字形,請小老師說說識記的方法。
讀課題:你能讀出“柔緩”的語氣嗎?
三、朗讀理解第一節(jié):
投影出示:春風一吹,植物有什么變化?
結合畫面,自學第一節(jié),要求:
框出生字,讀準字音,自己識記字形。
讀讀句子,想想句子寫了什么。
指導學習生字:
練習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
指導:春風一吹,景色怎么樣?用美麗的語調(diào)讀一讀。
師生對讀:
師:春風吹,春風吹——
生: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
嘗試背誦:看投影指圖朗誦;集體有感情地朗誦。
四、小結:
春天到了,植物還有哪些變化?
春風吹,_______________。
2,你想說:春天真___________________。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卡片認讀生字,口頭組詞。
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關鍵筆畫的寫法。
老師范寫。
學生練習。
六、選做作業(yè):
編兒歌:
春風一吹,大自然還有哪些變化?你能學著課文的樣子編幾句兒歌嗎?
一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材教案4
一、教材簡說
“識字3”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nèi)容都與大自然有關。教學本課應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lián)系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首先檢查預習,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
(一)識字寫字
1.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大自然,聯(lián)系實際識字:霧、霜、朝霞。
2.在積累詞語中識字:夕(陽)、(蝴)蝶、(蜜)蜂、(山清水)秀、(萬)紫(千紅)、碧(樹紅花)。
3.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木—李,木—楊,禾—秀。
4.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鞏固識字。
5.引導學生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千、楊、蜂、霜、朝、紫。
6.用“秀、語”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7.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指導的重點可以放在上下結構的字上。三個上下結構的字中,“秀、香”二字都有禾字頭,可以進行重點指導:(1)“禾”字應該寫得扁一些;(2)上撇是平撇,不能寫成斜撇;(3)豎要寫短,給下面的“乃、日”留下空間;(4)撇、捺要盡量伸展。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小聲跟讀。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師生交叉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讀完一遍后再交換。
4.學生可分三個大組拍手賽讀,優(yōu)勝組集體表演讀。
5.小組合作學習:我會讀,我能對。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想一想: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可以與哪些詞語相對?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是相對的?比如,朝陽對晚霞,山清對水秀。
(三)實踐活動
找朋友:學生各選一個詞語寫在一張紙上,再把這張紙舉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與自己相對的詞語,比比誰找到的朋友多。第一次沒找到朋友的學生,可重新選擇一個詞語,再找朋友,直到找到朋友為止。在找朋友的過程中,提倡互相幫助。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朗讀導入
1.教師范讀導語,引起學生對本組教材的興趣。
2.學生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對子。
(二)讀中識字
引導學生逐段朗讀,在讀中體會意思,在讀中引出生字,并結合對子中相對的詞語學習生字。
(三)歸類突破
1.有雨字頭的:霧、霜、霞。
2.有蟲字旁的:蝶、蜂。
(四)在活動中鞏固識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鞏固識字。
2.用熟字“加一加”鞏固生字:木—李,木—楊,禾—秀。
3.找朋友:學生各選一個詞語寫在一張紙上,再把這張紙舉在自己胸前,然后找到能與自己相對的詞語,比比誰找到的朋友多。
(五)在讀中鞏固
1.師生交叉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讀完一遍后再交換讀。
2.學生可分三個大組拍手賽讀,優(yōu)勝組集體表演讀。
(六)在積累詞語中鞏固
1.口頭組詞語。
朝()蜂()楊()
夕()蝶()李()
2.我會讀。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想一想: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可以與哪些詞語相對?
(七)在寫中鞏固
要求寫的六個字中,有三個是本課生字,要注意指導學生在寫字時復習鞏固生字。
(八)擴展練習
小組合作學習:我能對。分小組找一找,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可以對對子?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找的多。
一年級語文下冊新教材教案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云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弄清是月亮跑得慢,云彩跑得快。
2、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引導觀察及自讀,掌握生字,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圖文結合,角色朗讀,深入理解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以及勤于動腦,認真思考的習慣。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啟發(fā);貿(mào)心觀察,勤于動腦。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云彩比月亮跑得快以及判斷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問:喜歡夜空嗎?為什么?
學生反饋自己生活中的觀察。
2.教師:有一個小朋友,他不僅發(fā)現(xiàn)夜空的美,他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秘密。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4.學習生字:
二、認讀生字,疏通課文
(一)教師范讀課文:聽準每個字的讀音。
(二)檢查聽讀情況
三、隨文識字,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幾個小朋友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會兒明,一會兒暗。)
問:這句話里有一對反義詞,你能找出來嗎?
2.想象:你能想象一下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嗎?學生暢談想象,感受意境。
3.說話練習:一會兒,一會兒。學生小組內(nèi)練習說句子。集體反饋,引導學生評價。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生讀課文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問:他們說的話有什么不同?
分組讀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過渡:一開始大家贊同誰的說法?(大家相信張大勇的話。)后來呢?(大家覺得小文說得對。)這是為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文:小文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大家觀察月亮和云彩?
2.反饋交流,問:樹杈起什么作用?
學生再讀課文:這個辦法好不好?你覺得小文是個怎樣的孩子?(引導學生體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會想辦法,很聰明。)
3.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指導寫字。
3、拓展延伸,了解關于云彩和月亮的知識或故事。
教學準備:
1、收集的云彩和月亮的知識或故事。
2、田字格。
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朗讀,背誦課文。
二、指導寫字。
三、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一)問:你還能用其他的辦法告訴大家“云彩跑得比月亮快”嗎?
學生說方法,教師肯定學生合理的想法。(尋找或設置某一固定的參照物)
(二)總結: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們能像小文一樣仔細觀察生活,認真思考問題,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得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