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喜歡讀課文,有主動閱讀課文的興趣。
2、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文8個生字,學會書寫其中的4個字。初步認識父字頭,學習新筆畫橫折折折鉤(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生活經驗體會文中的一些動詞。
4、通過學文,初步形成尊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品格和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教學。
2、讀課文,了解平平的手的作用。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2、學生和家長談談手的作用。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引入新課
1、學生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說說你想知道些什么。(平平有一雙怎樣的手?……)
2、讀了課文,你的問題就會解決了。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平平畫了一雙小手,長輩們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識字,互相評議
1、用你喜歡的符號勾出這課的生字。(爺、拿、奶、夏、媽、爸、怎、樣)
2、學生自學生字,同桌互查互評。
3、學生當小老師鞏固識字。提醒大家注意“怎”要讀前鼻韻,“樣”要讀后鼻韻,“拿”、“奶”是鼻音。
4、用生字口頭組詞語。
5、自主識記生字。
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如“媽”是個形聲字,左邊的“女”字旁代表媽媽是女的,右邊的“馬”字代表讀音。)
6、自主探究,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要求寫的生字,欣賞漢字的形體美。
(2)重點指導寫“奶”和“爸”字。
“奶”字左窄右寬,第一畫是撇點(ㄑ),與撇折(ㄥ)進行比較,第四畫是一個新筆畫橫折折折鉤(ㄋ)。
“爸”字上面是父字頭(父),書寫時要把它擺在上半格的下中,撇、捺的開口要大一些,能蓋住下面的“巴”字。
(3)學生描描寫寫。
(4)賞評作業。先自評,把自己寫得好的字做上喜歡的符號。然后小組評價,寫得好的字,小組長畫面小紅旗獎勵。最后各組選出寫得的拿到班上展示,全班交流。
(5)自主練字:把你想寫的字寫一寫。
四、精讀課文,質疑釋疑
1、指名讀課文,大家評議。
2、學生質疑,自主釋疑。
(1)了解平平的手做過些什么?(扶爺爺到田里看過麥苗;給奶奶搖過扇;和媽媽掃過落葉;和爸爸一起送過草料。)
(2)扮演角色,邊表演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扶、搖、掃、送”等表示動作的詞。
(3)讀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是一雙怎樣的手。感悟平平對老人的尊敬、關心以及他勤勞的美德。
(4)學生通過讀文,感悟“一邊……一邊……”這組關聯詞指的是同時做事。你能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嗎?通過學生用詞說話,鞏固對這組詞的理解。
五、升華情感,總結方法
1、你能想象平平的手還做過些什么嗎?表演表演。
2、你怎樣向平平學習?
3、“夸夸我的小手”:可以介紹自己用雙手做過些什么,也可展示自己用小手做的作品。
4、孩子們都有一雙勤巧的手,讓我們一起唱一唱《我有一雙勤勞的手》這首歌吧!
5、通過這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閱讀方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韻母a o、a i,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會讀它的四聲。
2、能準確拼讀聲母與a o、a i組成的音節。
3、試著自己拼讀兒歌,感受閱讀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讀準韻母a o、a i和準確拼讀相應的音節。
教學方法
導讀法做游戲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單韻母卡,做“認讀接龍”的游戲。
二、學習a o、a i
1、引導學生回憶聲母學習方法,用相似的方法學習韻母。
2\學習a o
⑴引導看圖。
⑵出示音節詞“棉襖”,教學生讀準,引出韻母。⑶比較a o和單韻母的不同,認識復韻母。⑷對比讀a 和a o,觀察口形,體會單、復韻母發音方法的不同。⑸給a o加上聲調,練習組詞或說話。
3、學習a i
用前面的方法學習,試著讀一讀。
三、完成課后練習“拼一拼”
1、弄清題意,同桌一起用拼音卡片做拼讀游戲。
2、老師和全班小朋友做這個游戲,相機指導正音。
四、練習書寫,完成“讀讀寫寫記記”。
在學生書寫時,注意觀察他們的寫字姿勢,及時糾正不良的寫字姿勢。
五、學習兒歌
1、自己拼一拼,把有困難的音節圈出來。
2、仔細聽老師讀兒歌,注意自己圈出的有困難的音節。
3、先前覺得有困難的音節是不是學會了,給大家說說。老師相機指導。
4、用齊讀、賽讀等方式讓學生把兒歌讀熟。
5、完成“讀讀連連”
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韻母a n、a nɡ,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會讀它們的四聲。
2、能準確地拼讀韻母是a n、a nɡ的音節。體會前后鼻韻母發音的不同。
3、在教師的幫助下試著自己拼讀兒歌,感受拼讀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讀準韻母a n、a nɡ和相應的音節。
教學方法
導讀法、引導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設計
一、激趣引入
1、復習d、t一課的兒歌。出示注音字卡“團”、“甜”、“碗”,讓學生在兒歌中找找讀讀。
2、觀察,找出三個音節的相同部分。
3、(出示a n)慢慢地讀一遍“團、甜、碗”,猜猜“a n”念什么。
4、小朋友們猜得對不對呢?用表音圖檢驗一下。
二、學讀a n、a nɡ
1、學習a n。
(1)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讀準“天安門”。
(2)讀準a n,講發音要點,輔以形象的手勢演示,介紹前鼻韻母。
2、學a nɡ。看圖,讀準“昂著頭”。由“昂”引出a nɡ,講發音要點,輔以形象的手勢演示,介紹后鼻韻母。
3、讀帶調的韻母。師生共同糾正。
三、指導書寫,完成“讀讀寫寫記記”
四、拼讀練習
1、兩拼音
射線圖出示聲母與a n、a nɡ相拼的練習。
2、三拼音
拼讀帶調音節詞。
qian、mian、lan、tian、piao、yang、yuan、fang
五、學讀兒歌
六、完成“讀讀連連”。
七、指導書寫
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韻母ou、ong,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會讀它的四聲。
2、能準確拼讀聲母與ou、ong組成的音節。
3、試著自己拼讀兒歌,感受閱讀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讀準韻母ou、ong和準確拼讀相應的音節。
教學方法
導讀法做游戲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方法
導讀法做游戲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認讀ao、ai、an、ang,問:仔細看看,發現了什么?今天我們學的韻母會以什么開頭?
二、學習ou、ong
1、學習ou
看圖,讀準“藕”。出示“ou”(范讀、領讀、齊讀)
總結學法:看圖——-讀音節——-想韻母的讀音。
2、學習ong
出示“ou”,小組合作學習(范讀、領讀、齊讀)。
總結學法:看圖——-讀音節——-想韻母的讀音。
三、拼讀練習
1、練習拼讀n、l、ch、r與ou、ong組成的音節。
2、比賽讀句子。
tài、yáng、chū、lái、hóng、tōng、tōng。
西師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文8個生字,會寫4個字,并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利用優美的語言文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3、情感目標:了解臺灣島、海南島的美麗富饒,知道它們是祖國的兩大寶島,初步感知臺灣島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滲透識字方法。
2、通過朗讀,激起學生對姐妹島的喜歡、贊美,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期盼。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生字詞卡片。
學生:課前收集臺灣和海南歷史、風土人情、風景名勝、特產等資料。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問:孩子們,你知道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嗎?它像什么呀?
這就是我們祖國媽媽的樣子,在祖國媽媽的懷抱中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想不想認識它們?
2、點擊地圖上的海南島(出現海南島配樂、配畫面的自我介紹)。
(我是幸福的海南島,四周被南海的海水包圍著,溫暖著,我這里終年氣溫較高,盛產水果,有菠蘿、椰子、山竹……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3、點擊地圖上的臺灣島(出現臺灣島配樂、配畫面的自我介紹)。
(我是臺灣島,是祖國媽媽的另一個女兒。我住在東海上,我的面積比海南島大,所以是姐姐,這里有美麗的阿里山,風景如畫的日月潭,歡迎大家到臺灣來做客。)
4、聽完了介紹,你知道什么叫“島”了嗎?今天呀,我們就一起到——《姐妹島》去玩一玩,好不好?師指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看配文插圖。
2、生試讀課文,初步感知。思考: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自主識字,合作學習
1、讀準字音。
(1)學生自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
(2)課件打出要認識的8個生字。學生自主拼讀,不熟悉的生字反復練讀。
(3)相互提醒。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最容易叫錯,你給大家提個醒。
(4)四人小組合作,互認互考生字。(組內的四個同學,都拿出生字卡片,由組長領頭,互讀互考)
(5)去掉拼音,再讀生字。
(6)回文識字。這些調皮的生字娃娃藏到課文中去了,還認識嗎?課件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抽生讀,評價。
(7)生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抓住生字特點,巧記字形。
(1)課件出示8個生字。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娃娃的樣子?大家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請教一下。
(2)把小組里好的識字方法推薦給全班同學。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總結和給予鼓勵。
如:“姐”、“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
“住”:亻+主(加一加)。
“甘”:就像5根甜蔗,放在地上(聯想)。
3、鞏固識字。課件出示:海南島上,一棵高大的椰子樹上,結滿了又大又圓的椰子,每個椰子上寫有一個生字。讀準字音并正確組詞,就能摘下椰子,你能行嗎?
四、反復練讀,讀通課文
1、這些生字娃娃大家都認識了。那么,它們和文中的哪些字又交上了朋友呢?請大家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出生字詞并連起來讀讀。教師出示詞語卡片,用指名讀、抽讀或“開火車”讀的形式,檢查學生認讀詞語的情況。
2、學生試著練讀生字詞所在的句子。然后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給大家匯報讀。讀得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3、學生自由練讀全文。
4、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讀,讓學生們都能正確、流利地通讀全文。
五、描紅感知,書寫生字
1、出示要書寫的4個生字,讓學生觀察生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所在的位置。
2、學生提醒哪個字不容易寫好,師隨機指導,如“母”的筆畫順序。
3、師范寫。點撥、強調書寫要點。
4、學生完成描描寫寫。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5、展示學生優秀作品。學生自評,師生、生生互評并給予激勵。
六、細讀課文,讀中悟情
1、學習課文第一、三自然段。
(1)欣賞兩島風光片,談談你的感受。
(2)文中哪些句子,集中表現了你的感受?引導朗讀課文第一、三自然段,體會兩島之美。師相機板書(寶島)。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過渡:臺灣島和海南島,都是祖國的寶島,它們都有哪些寶貝呢?引入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1)生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兩島之美。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在臺灣島、海南島的簡筆畫地圖上添上東海、南海、阿里山、五指山、甘蔗、椰子等簡筆畫圖;隨機指導,通過說話練習和文中“又……又……”的詞語朗讀,感受兩島之美。積累詞語“又……又……”。
(2)美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表現兩島之美。
①生自由練讀。
②同桌互讀(讀得好的豎大拇指夸夸他)。
③推薦讀,自薦讀;讀后學生評價。
④師范讀,告訴朗讀小秘密(讀的時候展開想象,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
⑤生再練讀,分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
3、回歸整體,美讀全文。
七、發現規律、指導背誦
1、引導學生發現行文規律:《姐妹島》每個自然段都按先“姐”(臺灣島)后“妹”(海南島)的順序來寫。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3、自由練背。
4、能背的孩子自豪站起來背,不會背的可以看書讀。
八、交流資料,拓展延伸。
將收集到的有關兩島的歷史、風土人情、風景名勝、特產等資料,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九、教師總結、升華主題。